:::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三六九小報.新聲律啟蒙》語言美學初探
作者:楊秀芳
書刊名:聚焦臺灣:作家.媒介與文學史的連結;洪淑苓 (主編)
頁次:19-63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主題關鍵詞:三六九小報新聲律啟蒙語言美學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楊秀芳(2009)。詞族研究在方言本字考求上的運用。語言學論叢,40,194-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秀芳(20040500)。論「故」的虛化及其在閩方言中的表現。臺大文史哲學報,60,199-2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秀芳(20051200)。論閩南語「若」的用法及其來源。漢學研究,23(2)=47,355-3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秀芳(20010700)。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語言暨語言學,2(2),261-2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秀芳(19920600)。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著」及持續貌。漢學研究,10(1)=19,349-3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思宇(2011)。《三六九小報.新聲律啟蒙》人文現象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麗真(2011)。從《聲律啟蒙》到「新聲律啟蒙」(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高友工、梅祖麟、李世耀(1989)。唐詩的魅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倩影、子曰店主(1930)。三六九小報。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笠翁、車萬育、李宏健(2001)。笠翁對韻聲律啟蒙合璧。臺北:蕙風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秀芳(1999)。方言本字研究的探義法。Studies on Chinese historical syntax and morphology: Linguistic essays in honor of Mei Tsu-lin。Paris: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new window  new window
2.楊秀芳(2007)。論文白異讀。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秀芳(2010)。論「庪閣」與「頍戴」。羅杰瑞先生七秩晉三壽慶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