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天人之際論先秦儒家思想的傳承與演變
作者:何保中
作者(外文):Ho Pau-Chung
校院名稱:國立台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鄔昆如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4
主題關鍵詞:TianRenXingM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8)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0
全篇論文之主要結構分為四章︰第一章討論先秦儒家思想型態之淵源。筆
者以為在《尚書》中所形成的天人不離之思考格局,實即已勾勒出日後儒
家思想的基本型架,唯對「天」與「人」之理解,及對「天人關係」之界
定,在儒家學派出現前仍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及至春秋時代「天道」無所
不在的認定,正為此一變化最劇烈之表現。傳統信念中對「天」之認定極
可能因之而全然改變,「天」與「人」之交互關連亦不可能徹底解散,但
儒家與其餘諸子學派興起之契機,卻正蘊育於此一思想混亂的情勢之中。
第二章討論孔子思想中對「天」與「人」之理解。於文中,論證孔子以為
的「天命」與「命」是兩個不同的認定,闡釋孔子所倡之「仁」在儒家人
性論中的地位,兼而辯明「子罕言仁」的含義,並顯示孔子在傳統思想格
局中所展現的新內容,及其所以能成為一派宗師的理由。第三章則指出孟
子之「天」中的位格涵義已不明顯,而發展出一理勢原則之義的「天」。
因而「天」與「人」之關係,亦由孔子的敬承天命轉換成「事天」、「樂
天」的協同態度。在針對「人」的論題上,筆者以為孟子主張的「人性」
並非由天所降賦。天所與人,唯「良知」、「良能」及「心之官」的「思
」而已。由此等稟賦,人得以成就「人之性」,但人卻未必皆已然含具「
人之性」。因此,孟子道性善,絕非性本善,亦非性向善,而是「人之性
」必然善,人則有「性」方善。第四章論證荀子以為之「天」,並不是自
然界諸般現象本身,而是自然界背後的最高支配者。因而「天行有常」是
天自行其常,不得視之為天無意志的證據。凡「天不能」之表述,絕不等
同於「天無能」,實只顯示「天」未曾干涉「人」之自主活動。荀子明於
「天人之分」的主張,不是指天無力影響人,而是人當自求多福以成就人
道的正途。而人得以成就人道的能力,皆為「天」所賦予。因此,荀子思
想實未脫離天人不離之思考模式,時人所謂「天人分途」的說法應要妥慎
再加考慮。文中並指出荀子對人「心」、「性」分立的理解方式,且指出
荀子何以能堅持其「性惡」主張的理由。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