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天人思想流變及其學術互動關係之研究-從天文與巫術切入
作者:許慧如
作者(外文):HUI-RU.XU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莊雅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先秦天人思想天文巫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2
先秦天人思想流變及其學術互動關係之研究
-從天文與巫術切入
摘 要
本論文是探討先秦之際,前諸子時期與春秋戰國諸子對天人思想的看法與主張。從天文與巫術的角度切入是基於天人思想的源流便是肇因於此,以此視野觀照天人思想能正確掌握其原始內涵與流變情勢。
「天人思想」是古代哲學思維中一個極為重要的觀念,被視作是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型塑出文化發展方向,衍生出「道」、「氣」、「陰陽」、「五行」、「命」、「心」、「性」等重要哲學範疇,影響後世的學術面貌。因此,本論文除探討肇始於天文與巫術的天人思想在先秦時期的嬗變外,亦論述所延伸出的相關議題以及彼此學術間的互動關係。
在章節的安排上,共分八章。首章陳述研究動機、研究成果回顧、研究方法;第二章就天文、巫術與天人思想的關係,以及由天人思想所發展出的重要哲學範疇予以論述;第三章至第七章以時代先後為序,從天文與巫術的角度切入,討論殷周到戰國中晚期之際天人思想的演變與所產生的學術議題,並探討其學術議題間存在著何種的互動關係;第八章總結先秦時期肇因於天文與巫術所生發出的天人思想其流變與特質,以及對後世學術思潮的影響。
總括而言,從殷商到西周,天人思想深受天道思想與巫文化的影響,此時期天人思想的內涵大致經歷兩個變化:傳統宗教性格濃厚的君權神授論、人文自覺意識反省的天命觀。從春秋到戰國,諸子始就內在超越精神的哲學思維來論述天人思想,此時期天人思想的內涵大致經歷三個變化:禮崩樂壞後的變革、養心治氣修養工夫的興起、順應天道以為施政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 先秦 天人思想 天文 巫術
On changes in pre-Qin heaven-human thought and academic interactions
- From perspectives of astronomy and witchcraft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pre-Qin scholars and scholar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n heaven-human thought. The perspectives of astronomy and witchcraft are applied because these were the origins of heaven-human thought; using this perspective to view heaven-human thought can accurately grasp its original content and evolutionary conditions.
“Heaven-human thought” wa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ancient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was seen as the origins of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forging direction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which was derived the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realms of “dao,” “qi,” “Yin-Yang,” “five elements,” “destiny,” “mind,” and “character,” which affected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in posterity. Therefore, other than exploring changes in heaven-human thought in the pre-Qin period arising from astronomy and witchcraft, this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extension issues and interactions in these academic field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8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stronomy, witchcraft, and heaven-human thought,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fields developed from heaven-human thought. Chapters 3-7 are chronological discus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stronomy and witchcraft to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heaven-human thought and the academic issues arising from them from Shang-Zhou to mid and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that arise among these academic issues. Chapter 8 summarizes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eaven-human thought in pre-Qin due to astronomy and witchcraft, as well as their influences on academic thought in later generations.
In sum, from the Shang Dynasty to Western Zhou, heaven-human thought was deeply affected by the thought on the way of heaven and witchcraft cultur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ontent of heaven-human thought generally underwent two changes: the theory of divine mandate for kings with a high level of traditional religiosity and the view of heavenly destiny with reflection of humanity self-reflection and consciousness.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various scholars began to use a philosophical thought with inner transcendence to discuss heaven-human thought. At this point, the content of heaven-human thought has generally undergone three changes: reform after the fall of music and rites, the rise of the cultivation of mind and qi, and the actual operations with following the way of heaven in governance.
Keywords: pre-Qin heaven-human thought astronomy witchcraft
參考文獻

【傳統文獻】(依作者時代先後為序)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左傳注疏》(臺北:藝文
印書館,1997年8月,《十三經注疏》)。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7年8月,《十三經注疏》)。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
文印書館,1997年8月,《十三經注疏》)。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
月,《十三經注疏》)。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
三家注》(台北:鼎文書局,1993年2月)。
[漢]劉向編訂、明潔輯評:《戰國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12月)。
[漢]班固著:《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月臺一
版)。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說文解字》(臺北:書銘出版事業有
限公司,1997年8月8版)。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
月,《十三經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十三經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十三經注疏》)。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十三經注疏》)。
﹝漢﹞袁康、吳平著、徐儒宗點校:《越絕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年11月)。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清]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
局,2008年6月)。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
月,《十三經注疏》)。
[吳]韋昭注、明潔輯評:《國語》(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12月)。
[魏]王弼注、[晉]韓康伯、[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7年8月,《十三經注疏》)。
[魏]王弼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2月)。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十三經注疏》)。
[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年8月,《十三經注疏》)。
〔梁〕昭明太子撰、[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12月)。
[唐]房玄齡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11月)。
[唐]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
月,《十三經注疏》)。
[宋]朱熹著:《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95年12月)。
[明]憨山釋德清著:《莊子內篇注》(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2013年6月)。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奕保羣、呂宗力點校:《日知錄集釋》(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清]王夫之著、王孝魚點校:《老子衍 莊子通 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
2009年5月)。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年12月)。
[清]阮元撰、鄧經元點校:《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陳立撰:《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8月)。
[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9月)。
[清]郭慶藩撰:《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第2版)。
[清]孫詒讓著、孫以楷點校:《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9月)。


【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書店
出版社,2011年1月)。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二版)。
王中江:《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王巧慧:《淮南子的自然哲學思想》(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月修訂二版)。new window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社,2010年9月)。new window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7月)。
王軍:《荀子思想研究:禮樂重構的視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年6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
王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new window
王博:《易傳通論》(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第2版)。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王愛和:《中國古代宇宙觀與政治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3月)。
王聰明:《《中庸》形上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9月)。new window
王讚源:《墨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
尹振環:《重識老子與《老子》-其人其書其術其演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年2月)。
白奚:《稷下學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9月)。
朱心怡:《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new window
年5月)。
朱心怡:《孔子人道思想的開展-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簡牘的比較分析》(臺北:
文津出版社,2014年6月)。
朱謙之、任繼愈:《老子釋證》(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8月)。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臺北:康德出版社,2008年3月)。new window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8月再版)。
牟宗三:《原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2009年10月)。new window
江曉原:《天學真原》(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4月)。
江曉原:《新說中國古代技術與發明》(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7
月)。
江曉原:《世界歷史上的星占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
呂凱:《鄭玄之讖緯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2月二版)。new window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到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
限公司,2005年4月)。
杜維明:《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4月)。
宋兆麟:《巫與祭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7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
年8月)。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new window
公司,2014年1月)。
李小光:《中國先秦之信仰與宇宙論-以《太一生水》為中心的考察》(成都:四
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年5月)。
李天虹:《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new window
月)。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9月)。
李步嘉:《越絕書校譯》(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5月)。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7年6月四版)。
李勉:《管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
李添瑞:《巫及其與先秦文化之關係》(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李振興:《尚書學述》(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5月)。
李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5月)。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修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年1月第2版)。
李零:《孫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8月第2版)。
李零:《兵以詐立-我讀《孫子》》(增訂典藏本)(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月)。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維新書局,1968年元月)。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12
月)。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
李澤厚:《說巫史傳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6月)。
李澤厚:《由巫到禮 釋禮歸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1
月)。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new window
中心,2013年12月)。
孟天運《先秦社會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金白鉉:《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8月)。new window
金景芳:《先秦思想史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9new window
月)。
林玫玲:《先秦哲學的命論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12月)。new window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9月)。
林靜茉:《帛書《黃帝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五版)。new window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二版)。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7月四版)。new window
吳進安:《孔子之仁與墨子兼愛比較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10月)。new window
呂應鐘:《周髀算經天文研究》(臺北:天工書局,2000年2月)。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2月)。new window
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2
月)。
艾蘭、汪濤、范毓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
出版社,1998年6月)。
艾蘭:《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11月)。
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
出版社,2000年5月)。
高明、涂白奎:《古文字類編》(縮印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
月)。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4月)。new window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馬空群:《尚書洪範五行正義》(臺北:海獅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馬保平:《中國方數文化思想方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12月)。
馬保平:《古方數研究導引》(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2new window
月)。
袁信愛:《先秦人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new window
晁福林:《先秦社會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6月)。
晁福林:《天命與彝倫:先秦社會思想探研》(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年3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6年9
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6
年10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1989年11
月全集校訂版)。
唐端正:《先秦諸子論叢》(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5 月)。
容肇祖:《容肇祖集》(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9月)。
孫中原、吳進安、李賢中:《墨翟與《墨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2012年3月)。
席澤宗:《科學史八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8月)。
徐旭昇:《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出版年月不詳)。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59年10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
月)。
徐漢昌:《管子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6月)。new window
徐漢昌:《先秦諸子》(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9月)。
徐振韜﹕《中國古代天文學詞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2月)。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8月)。
婁良樂:《管子評議》(出版年月不詳)。new window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年1月)。
張立文:《中國哲學思潮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new window
年11月)。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2月)。new window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6月再版)。new window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4月)。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9月)。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5月)。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第二
版)。
張鴻愷:《先秦至漢初《老子》思想之發展與變遷》(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new window
公司,2009年8月)。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6月)。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9月)。
章啟群:《星空與帝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2月)。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4月)。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三輯)(重慶:西
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增訂
臺一版)。
馮時:《出土古代天文學文獻研究》(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
月)。
馮時:《天文學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元月)。
馮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月修訂
版)。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月)。
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12月)。
曾春海:《先秦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
黃一農:《社會天文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黃俊傑:《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11 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 月)。new window
黃俊傑:《孟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9月)。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6月二版)。
黃懷信、孔德立、周海生:《大戴禮記彙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1
月)。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3月)。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傅武光:《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9月)。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
會,1993年2月)。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1月)。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8月增訂十
版)。
喬清舉:《儒家生態思想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1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5月)。
楊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0月)。new window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8月再版)。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
年6月)。
楊儒賓、黃俊傑:《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臺new window
初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1月修訂二new window
版)。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new window
年12月)。
詹志華:《中國科學史學史概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6月)。
新城新藏:《中國天文學研究》(臺北:翔太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莊師雅州:《夏小正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5月)。
莊耀郎:《原氣》(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9月)。
趙士林:《荀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6月)。
趙中偉:《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紅葉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2004年4月)。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陳久金:《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new window
年5月)。
陳久金:《中國星座神話》(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6月)。
陳久金:《中國星占揭秘》(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
陳久金、楊怡:《中國古代天文與曆法》(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年9
月)。
陳大齊:《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年6月新一版)。
陳江風:《天文與社會》(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new window
年6月)。
陳來:《古代思想的文化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new window
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1月)。
陳來:《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年4月)。
陳奇猷:《韓非子集解》(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7月二版)。
陳美東:《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12月)。
陳邦懷:《甲骨文零拾》(附考釋)(東京:汲古書院,1970年6月)。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
月)。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
陳鼓應:《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年)。
陳鼓應:《管子四篇銓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2月)。
陳鼓應:《道家的人文精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8
月)。
陳福濱:《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出
版,1999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月)。
陳慧、廖名春、李銳:《天、人、性:讀郭店楚簡與上博竹簡》(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14年4月)。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臺北:五
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月)。
陳遵嬀:《中國天文學史》(第一冊)(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1
月再版)。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4new window
月)。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05年4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5月)。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修訂本)(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9
月)。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劉彬:《帛書《要》篇校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9月)。
劉緒義:《天人視界:先秦諸子發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劉瑛:《《左傳》、《國語》方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陸思賢、李迪:《天文考古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4月)。
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從數術史的角度》(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7
月)。
陶磊:《從巫術到數術-上古信仰的歷史嬗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
年6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4月)。new window
盧央:《中國古代星占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3月)。
過常寶:《楚辭與原始宗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4年9月)。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3月修訂十七
版)。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8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卷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2月)。new window
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new window
月二版)。
蔡仁厚:《墨家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三版)。
蔡尚思:《中國思想研究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6
月臺一版)。
蔡尚思:《十家論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謝昆恭:《先秦知識分子的歷史述論》(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new window
韓雲波、郝敬、張莉:《日者觀天錄》(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年3月)。
蔣廣學:《古代百科學術與中國思想的發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4
月)。
薄樹人:《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5月)。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3月)。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7月)。new window
鄭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9年1月)。
鄭慧生:《認星識曆—古代天文曆法初步》(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4
月)。
譚寶剛:《老子及其遺著研究-關於戰國楚簡《老子》、《太一生水》、《恆先》的
考察》(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年11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0月再版)。
羅新慧:《曾子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1月)。
顧頡剛:《古史辨》(第五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5月)。
顧頡剛:《古史辨自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2月增訂二new window
版)。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田富美:《清代荀子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年5月)。
何保中:《由天人之際論先秦儒家思想的傳承與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new window
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
吳建明:《先秦儒家「天人合德」思想之演進與發展》(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5年1月)
房慧真:《陰陽刑德研究—黃學、陰陽與黃老三者之間的交會融通》(臺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張子良:《先秦儒家天人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new window
文,1980年7月)。
張忠宏:《戰國黃老的「天道」與「道」—以黃帝四經及管子四篇為中心》(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7月)。
張嘉鳳:《中國傳統天文的興起及其歷史功能》(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1年7月)
梅政清:《中國上古天文學之社會文化意涵》(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3年1月)。
梅政清:《天之文理—中國上古天文知識的變遷》(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new window
所博士論文,2011年)。
黃百穗:《《左傳》的天文與人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0年6月)。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new window
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莊曙瑜:《《管子˙幼官圖》析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6年1月)。
陳明宏:《《說文》中巫術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年7月)。
陳明恩:《氣化宇宙論主體架構的形成及其開展》(臺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陳熾彬:《左傳中巫術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1989年6月)。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王初慶:〈左傳信鬼好巫辨—天〉《輔仁學誌》第十六期(1987年6月)。new window
王夢鷗:〈陰陽五行家與星歷及占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new window
十三本第三分(1971年11月)。
李美燕:〈戰國末秦漢之際黃老學說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
第三十三期(1989年)。
李新霖:〈「以德配天」思想的演進—以《書》、《詩》、《左傳》、《論語》經典為例〉
《哲學與文化》三十六卷第十二期(2009年12月)。
李賢中:〈從名家看天人關係—以儒、道、墨家的觀點為例〉《哲學與文化》三new window
十六卷第十二期(2009年12月)。
李賢中:〈墨家的天人關係〉《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九卷第四期(2012年4月)。new window
林啟屏:〈先秦儒學思想中的「遇合」問題-以〈窮達以時〉為討論起點〉《鵝
湖學誌》第31期(2003年12月)。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
化》三十九卷第四期,(2012年4月)。
周啓成:〈莊子學派天人觀辨析〉《哲學與文化》二十七卷第二期(2000年2月)。
吳進安:〈墨家天人關係論探析〉三十六卷第十二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原來:〈甲骨文「巫」字之形義探究〉《實踐博雅學報》第十三期(2010年1 月)。new window
唐君毅:〈先秦思想中之天命觀〉《新亞學報》第二卷第二期(1957年2 月)。new window
曹峰:〈郭店楚簡中的「天」、「命」、「性」〉《哲學與文化》三十九卷第四期(2012
年4月)。
章啟群:〈論《管子》與鄒衍學派〉《中國哲學》2012年第二期(2012年2月)。
曾春海:〈導言:先秦天人關係〉《哲學與文化》三十六卷第十二期(2009年12
月)。
曾春海:〈《周易》天人關係說之形成與涵義〉《哲學與文化》三十六卷第十二期new window
(2009年12月)。
楊儒賓:〈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new window
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6月)。
楊儒賓:〈論「管子˙白心、心術上下、內業」四篇的精氣說與全心論-兼論其
身體觀與形上學的繫聯〉《漢學研究》第9卷第1期(1991年6月)。
楊儒賓:〈詩-禮-樂的「性與天道」論〉《中正漢學研究》2013年第1期(2013new window
年6月)。
莊師雅州:〈左傳占星術析論〉《第五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5月)。
廖名春:〈從郭店楚簡論先秦儒家與《周易》的關係〉《漢學研究》第18卷第1new window
期(2000年6月)。
廖秀珍:〈由簡牘帛書中的「刑德」觀探析儒家天人思想之變化〉《明新學報》new window
第32期(2006年)。
郭梨華:〈出土文獻中儒、道「天」-「人」關係論的異同〉《哲學與文化》三
十六卷第十二期(2009年12月)。
陳槃:〈論早期讖緯及其與鄒衍書說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new window
第二十本上冊(1971年1月再版)。
陳德興:《殷周至兩漢陰陽五行思想的天人關懷》《哲學與文化》三十六卷第十new window
二期(2009年12月)。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12月)。
盧文信:〈西漢天人思想於天文學中的體現與影響-依《漢書˙天文志》立論〉
《輔大中研所學刊》第八期(1998年)。
賴錫三:〈《莊子》精、氣、神的功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漢new window
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
韓德民:《荀子天人觀的哲學透視》《哲學與文化》二十七卷第二期(2000年2new window
月)。
鄒濬智:《原巫-試說中國先秦「巫」文化的演變》《醒吾學報》第三十九期(2008
年)。
簡有儀:〈孔子天人思想之微探〉《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五期(1995年)。new window


【網路論文】
白菘:〈水的陰陽平衡〉《看生活》第十八期,(2008年8月13日),
www.watchinese.co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