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白虎通義與東漢經學的發展
作者:邱秀春
作者(外文):CHIU HSIU-TSU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林慶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0
主題關鍵詞:白虎通義經學東漢BAIR HUU TONG YIHJING SHYUEDONG HAN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5)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9
歷來研究《白虎通義》的學者,殆半認為此書是今文學的結晶,統一了今文家說。然而經過文本的逐一對照與分析,發現《白虎通義》所引書傳,除了引用今文經說外,尚引用古文經說,而且並存今古文說不同者、今文經互有矛盾異說者,以及今古文說相同、互補者。這種現象,足以證明《白虎通義》沒有統一的經說出現。《白虎通義》不但沒有統一今文家說,而且其雜引經傳,所引文字或與本經不同,有脫訛、異本、約簡、引文不全等情形,完全沒有一致的引文規範,所以,《白虎通義》實未能達成學術大一統目的。
《白虎通義》的出現,來自於當時章句之學的煩瑣寡要、經說紛歧。就此而言,白虎觀議自有其學術目的。然而此書所引書傳偏向《禮》學,詮釋經典時側重禮制、典儀、禮文等範疇,可知其所具之規範意義,超過學術意義;換言之,其政治目的超越學術目的。考其原,乃因當時世族豪強具有割據自雄的物質力量,使大一統局面削弱,統治階級企圖憑藉儒家思想的權威,訴諸倫理規範,強化思想統治,解決當時階級矛盾等社會問題,這是漢政權提出《白虎通義》的用意,也是《白虎通義》一再強調「強幹弱枝」的原因所在。
其次,《白虎通義》大量使用「聲訓」訓釋經文,影響後學訓詁典式,不但在中國訓詁學史上意義重大,而且,後人可由《白虎通義》歸納出其在語源學、語義學研究上的貢獻。另外,《白虎通義》解經,不採取當時盛行之章句詮經方式,而是利用《公羊傳》問答式體例,在設問與應答往來之間,進行經義的詮釋或釐清,這種詮釋經典的方法,與當時盛行之章句之學明顯不同,主要原因是:《白虎通義》以要約樸實的訓詁疏通經義、詳明聖人理義與典章制度,並不敷衍碎義,也不須應敵逃難。因此,《白虎通義》代表著漢代學術在章句氛圍中,求新求變的時代要求,從繁瑣章句走向簡約學風的開端,是學術「由繁入簡」的示範。此種學風的示範,連今文大師何休都深受其影響;何休不僅在治學方法上受《白虎通義》的影響,而其《春秋公羊解詁》之說經,很多地方都承襲自《白虎通義》。
再者,《白虎通義》或援緯證經,或援經證緯,經緯始雜揉合一。不僅如此,《白虎通義》甚至以讖緯思想論斷經義或直接以緯書提問,令人懷疑《白虎通義》根本以讖緯思想為主,以其學說開展議題,再由議題申論。由此,可推測《白虎通義》多具今文經說,恐與讖緯之說近同有關。此種作法,為讖緯打開進入經典殿堂之門,讓讖緯能堂而皇之的生存在經疏之中。
《白虎通義》之所以出現大量的讖緯神學思想,乃因章帝欲從其中找到鞏固政權以及安定民心的神學上的依據,利用它將社會倫理關係的組織結構根深蒂固的繫於神學思想之下,包括「三綱六紀」中,人倫關係之所有環節、隸屬關係,資以建構社會秩序,再進一步利用緯書達成其政、教、道德合一的目的。因此,《白虎通義》一書之政治目的實超越了學術目的,規範意義超越了學術意義。
復次,《白虎通義》擺脫學派偏見,趨向綜合的學術立場,鼓舞了「兼通」學風的流行,此可由其後學者之著作方向與著述方式的改變--從專守一經,轉向兼治、兼注多家經說--看出這種學術傾向,諸如許慎《五經異義》、馬融《三傳異同說》、鄭玄《三禮注》……均是。至此通經類解經之書(尤其是通解《五經》的著作)大量出現。雖然西漢時已有通釋《五經》之書產生,諸如漢宣帝之石渠閣議奏--《石渠五經雜議》十八篇(歸於《孝經》類);劉向《五經通義》、《五經要義》;程曾《五經通難》等,然而數量甚少。直至《白虎通義》出,通經類解經之書,方成批出現,而後圖書分類目錄,須立一子目以歸之,或名之曰「經解類」、「通經類」,或名之曰「經學總義類」、「五經總義類」、「五經通義類」……等等,此類圖書遂「踵事增華」,「蔚為大國」了。故《白虎通義》一書出現後,改變了以往通一經乃至經中一傳的經注傳統,泯除師法家法的界線與限制,提供日後綜合學派成形的養分。
雖然《白虎通義》統一學術的目的沒有達成,但是其調停並初步溝通今古文經學的學術立場、兼容並蓄的學術作風,在漢代經學史、中國經學史乃至中國學術史上的意義非凡。不但替「綜合學派」開闢了道路,而且促進古文經學興盛。由許慎的《五經異義》及鄭玄的《三禮注》繼《白虎通義》之後調停今古文經說、何休從《白虎通義》走「古學路線」,皆可看出當時學術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這種學術發展趨勢,實來自《白虎通義》擺脫學派偏見、啟導自由學風之故。由此而言,《白虎通義》乃位於漢代經學轉向、學術丕變的關鍵點。
1-1 經部古典文獻之屬
周易注疏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 九八七年
周易折中 李光地等奉敕撰 瑞成書局 一九九八年
周易集解 李鼎祚著 商務印書館 一九九六年
周易鄭氏義 張惠言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尚書注疏 舊題孔安國傳、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 八七年
尚書大傳 伏勝著、陳壽祺輯校 百部叢書集成.古經解彙函 藝文印書 館 一九六七年
尚書今古文注疏 孫星衍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二年
今文尚書經說考 陳喬樅著 皇清經解續編 復興書局 一九七二年
古文尚書撰異 段玉裁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古文尚書辨偽 崔述著 崔東壁遺書 世界書局 一九六三年
尚書綜述 蔣善國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八年
毛詩注疏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 九八七年
三家詩遺說考 陳喬樅著 皇清經解續編 復興書局 一九七二年
毛詩故訓傳 段玉裁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毛詩鄭箋改字說 陳喬樅著 皇清經解續編 復興書局 一九七二年
毛詩傳箋通釋 馬瑞辰著 藝文印書館影印光緒十三年二月廣雅書局刻 本
詩古微 魏源著 皇清經解 長沙嶽麓書社 一九八九年
周禮注疏 鄭玄注、賈公彥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八七年
周官故書考 徐養原著 皇清經解續編 復興書局 一九七二年
周禮漢讀考 段玉裁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周禮正義 孫詒讓著 藝文印書館 出版年不詳
儀禮注疏 鄭玄注、賈公彥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八七年
禮記注疏 鄭玄注、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八七年
大戴禮記解詁 王聘珍解詁 世界書局 一九六一年
左傳注疏 杜預注、孔穎達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八七年
穀梁傳注疏 范甯注、楊士勛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八七 年
公羊傳注疏 何休注、徐彥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八七年
公羊何氏釋例 劉逢祿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公羊學引論 蔣慶著 遼寧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
論語注疏 何晏等注、邢昺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八七年
論語集解義疏 皇侃著 廣文書局 一九七七年
論語述何 劉逢祿著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六九年
孝經注疏 唐玄宗注、邢昺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八七年
爾雅注疏 郭璞注、邢昺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八七年
孟子注疏 趙岐注、孫奭疏 十三經注疏本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八七年
說文解字注 段玉裁注 藝文印書館 一九七九年
白虎通疏證 班固等撰集、陳立疏證、吳則虞點校 中華書局 一九九四 年
白虎通義源流考 劉師培著 劉申叔遺書 華世出版社 一九七五年
白虎通義定本 劉師培著 劉申叔遺書 華世出版社 一九七五年
白虎通義德論補釋 劉師培著 劉申叔遺書 華世出版社 一九七五年
白虎通義論補附白虎通義闕文補訂 劉師培著 劉申叔遺書 華世出版社 一九七五年
五經異義疏證 許慎著、陳壽祺疏證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六藝論 鄭玄著 叢書集成新編 新文豐出版公司 一九八五年
經典釋文 陸德明著 百部叢書集成.抱經堂叢書 藝文印書館 一九七 ○年
經典釋文序錄疏證 吳承仕著 新文豐出版公司 一九七五年
經義考 朱彞尊著 台灣中華書局 一九七九年
經義雜記 臧琳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經學卮言 孔廣森著 百部叢書集成.指海叢書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六七 年
經學通論 皮錫瑞著 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九年
經學歷史 皮錫瑞著 漢京文化公司 一九八三年
解經入門 舊題江藩著 天津市古籍書店 一九九○年
九經古義 惠棟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年
左海經辨 陳壽祺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吾亦廬稿 崔茂才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潛研堂文集 錢大昕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隸經文 江藩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六年
漢學師承記 江藩著 中華古籍叢刊一 大西洋圖書公司 一九六八年
群書治要 阮元等輯 百部叢書集成.連筠簃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六六年
新學偽經考 康有為著 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一) 宏業書局 一九七 六年
古微書 孫 輯 山東友誼書社 一九九○年
1-2 經學專著之屬
周易老子王弼注校釋 樓宇烈著 華正書局 一九八三年
史記述尚書研究 古國順著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
兩漢經學思想的變遷︲詩經部分 戴君仁著 梅園論學續集 藝文印書館 一九七四年new window
中國歷代詩經學 林葉連著 台灣學生書局 一九九三年new window
禮學概論 周何著 三民書局 一九九八年
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之時代新考 金春峰著 東大圖書公司 一九九三年
左傳讀敘錄 章太炎著 章氏叢書 浙江圖書館 一九一九年
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 程元敏著 台灣學生書局 一九九一年
杜預及其春秋左氏學 葉政欣著 文津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
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 黃肇基著 文津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
穀梁范注發微 王熙元著 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一九七二年new window
鄭君駁正三禮考 俞樾著 皇清經解 復興書局 一九六一年
漢魏石經殘字 屈萬里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一九八五年
許慎之經學 黃永武著 中華書局 一九七二年new window
三國時代之經學研究 汪惠敏著 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一九八○年
皇侃之經學 陳金木著 國立編譯館 一九九五年
西漢經學源流 王葆玹著 東大圖書公司 一九九四年
西漢經學與政治 楊向奎著 獨立出版社 一九四五年
東漢經學略論 錢穆著 錢賓四先生全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一九九五年new window
兩漢經學史 章權才著 萬卷樓圖書公司 一九九五年
重論經今古文學問題 錢玄同著 古史辨︲民國叢書第四編 上海書店 一九九二年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 錢穆著 東大圖書公司 一九八三年
經今古文學 周予同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五年
經今古文字考 金德建著 齊魯書社 一九八六年
經學通志 錢基博著 台灣中華書局 一九六二年
經與經學 蔣伯潛著 世界書局 一九八三年
經學史 安井小太郎等著、林慶彰先生等譯 萬卷樓圖書公司 一九九六 年
經學通論 葉國良等著 國立空中大學 一九九六年
經學教科書 劉師培著 民國叢書第二編 上海書店 一九九○年
經學概述 裴普賢著 台灣開明書店 一九六九年
十三經概論 蔣伯潛著 學海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
十三經概論 夏傳才 萬卷樓圖書公司 一九九六年
群經概論 范文瀾著 學海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
群經概論 周予同著 復文圖書出版社 一九八九年
中國經學史 本田成之著 廣文書局 一九九○年
中國經學史 馬宗霍著 上海書店 一九八七年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徐復觀著 台灣學生書局 一九八二年new window
中國經學發展史論 李威熊著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八八年new window
中國訓詁學史 胡樸安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七四年
訓詁學 楊端志著 五南出版公司 一九九七年
章句論 呂思勉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七七年
緯學源流興廢考 蔣清翊著 唐碑館刊本
古讖緯及其書錄解題 陳槃著 國立編譯館 一九九一年new window
重修緯書集成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 河北人民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
鄭玄之讖緯學 呂凱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八二年new window
讖緯探原 王令樾著 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一九八四年
讖緯論略 鍾肇鵬著 洪葉書局 一九九四年
神祕文化-讖緯文化新探 王步貴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一九九三 年
2-1 史部古典文獻之屬
史記 司馬遷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漢書 班固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後漢書 范曄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後漢紀 袁宏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東觀漢記 劉珍等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漢紀 荀悅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漢事會最人物志 惠棟輯錄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六年
漢書集解 王先謙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八年
漢書補注 王先謙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八年
三國志 陳壽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晉書 房玄齡等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南史 李延壽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北史 李延壽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宋書 沈約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南齊書 蕭子顯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梁書 姚思廉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陳書 姚思廉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隋書 魏徵等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舊唐書 劉昫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新唐書 歐陽修著 鼎文書局 一九九七年
國語 左丘明著 四部備要 台灣中華書局 一九六五年
資治通鑑 司馬光著 西南書局 一九八二年
漢舊儀 衛宏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五年
漢制考 王應麟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七七年
通典 杜佑著 長沙岳麓書社 一九九五年
史通通釋 劉知幾著、浦起龍釋 中華書局 一九七○年
文獻通考 馬端臨著 中文出版社 一九七八年
文史通義、校讎通義 章學誠著 中華書局 一九九四年
2-2 史學、史學史專著之屬
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 顧頡剛著 洪葉書局 一九八四年
古史辨 顧頡剛著 明倫出版社 一九七○年
先秦文史資料考辨 屈萬里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一九八三年
秦漢史 錢穆著 東大圖書公司 一九九二年
秦漢史 姚秀彥著 三民書局 一九七五年
秦漢史論稿 邢義田著 東大圖書公司 一九八七年new window
秦漢法制史研究 (日)大庭脩著 東京創文社 一九八二年
秦漢出土文獻 謝桂華、李均明合著 文物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
新編秦漢史 林劍鳴著 五南圖書公司 一九九二年
秦漢文化史 韓養民著 駱駝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
2-3 史志、書目、藏書志之屬
補後漢書藝文志一卷 錢大昭撰 史學─叢書集成新編 新文豐出版公司 一九八五年
補後漢書藝文志四卷 侯康撰 史學─叢書集成新編 新文豐出版公司 一九八五年
補後漢書藝文志四卷 姚振宗撰 適園叢書─叢書集成續篇 新文豐出版 公司 一九八九年
補後漢書藝文志十卷 顧櫰三撰 今陵叢書─叢書集成續篇 新文豐出版 公司 一九八五年
補三國藝文志四卷 侯康撰 史學─叢書集成新編 新文豐出版公司 一 九八五年
直齋書錄解題 陳振孫著 書目續編本 廣文書局 一九六八年
千頃堂書目 黃虞稷著 書目叢編本 廣文書局 一九六七年
郡齋讀書志 晁公武編 書目續編本 廣文書局 一九六八年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永瑢等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八五年
中國歷代藝文總志.經部 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主編 國立中央圖書館 特藏組編印 一九八四年
3-1 子部古典文獻之屬
老子釋譯 朱謙之釋、任繼愈譯 里仁書局 一九八五年
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經 老子著 廣文書局 一九六○年
莊子集釋 郭慶藩編 河洛圖書出版社 一九七四年
荀子集解 王先謙集解 世界書局 一九八七年
呂氏春秋 呂不韋著、高誘注 世界書局 一九五五年
鹽鐵論 桓寬著 百部叢書集成.岱南閣叢書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六七年
淮南子 劉安著、高誘注 台灣中華書局 一九八三年
論衡 王充著 台灣中華書局 一九六五年
潛夫論 王符著 百部叢書集成.湖海樓叢書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六六年
申鑒 荀悅著 百部叢書集成.小萬卷樓叢書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六六年
中論 徐幹著 百部叢書集成.小萬卷樓叢書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六六年
風俗通義 應劭著 百部叢書集成.論叢與雜論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六六 年
顏氏家訓 顏之推著 百部叢書集成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六七年
世說新語箋疏 余嘉錫著 華正書局 一九八九年
拾遺記 王嘉著 程榮《漢魏叢書》輯本 株式會庄中文出版社 一九七 八年
太平御覽 李昉等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九七年
困學紀聞 王應麟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六年
蛾術編 王鳴盛著 信誼書局 一九七六年
3-2 子學專著之屬
先秦諸子考佚 阮廷焯著 鼎文書局 一九八○年new window
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 李漢三著 鐘鼎文化出版公司 一九六七年
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 孫廣德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九三 年new window
陰陽五行及其體系 鄺芷人著 文津出版社 一九九八年new window
董仲舒與新儒學 黃朴民著 文津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漢代思想史 金春峰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
西漢政治思想論集 賀凌虛著 五南圖書公司 一九八八年
東漢士風及其轉變 張蓓蓓著 臺大出版委員會 一九八五年new window
東漢宗教史 宋佩韋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七年
東漢瓦解 王榮文總編 遠流出版公司 一九八五年
兩漢思想史 徐復觀著 香港中文大學 一九七五年
兩漢儒學研究 夏長樸著 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一九七八年new window
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 陳福濱著 輔仁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
兩漢中央政治制度與法儒思想 楊樹藩著 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 七年
兩漢禮法思想析論 詹哲裕著 大航家企業公司 一九九七年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湯用彤著 駱駝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
兩漢學術發微論 劉師培著 國民出版社 一九五九年
漢代學術史略 顧頡剛著 天山書局 一九八五年
漢晉學術編年 劉汝霖著 長安出版社 一九七九年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 錢穆著 錢賓四先生全集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一 九九五年
六朝社會文化心態 趙輝著 文津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
中國哲學史 勞思光著 三民書局 一九八七年
中國哲學家與哲學專題 王邦雄等著 國立空中大學 一九八九年
中國哲學發展史 任繼愈主編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
中國倫理思想史 唐宇元著 文津出版社 一九九六年
注釋學綱要 汪耀楠著 北京語文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
偽書通考 張心澂著 香港友聯書局 出版年不詳
4.集部之屬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嚴可均校輯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九一年
文心雕龍 劉勰著 百部叢書集成.兩京遺編 藝文印書館 一九六六年
北堂書鈔 虞世南著 宏業書局 一九七四年
歐陽文忠公集 歐陽修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七年
東坡續集 蘇軾著 錢孫保手校 明嘉靖十三年江西布政司刊蘇文忠公全 集本
宋文鑑 呂祖謙詮次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八年
戴震文集 戴震著 香港中華書局 一九七四年
東塾讀書記 陳澧著 台灣中華書局 一九六五年
許廎學林 胡玉縉著 世界書局 一九六三年
黃侃論學雜著 黃侃著 學藝出版社 一九七○年
5.社會學專著之屬
古代禮制與風俗 葉國良著 台灣書店 一九九七年
中國古代漢族婚喪風俗 李仲祥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九四年
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 徐復觀 台灣學生書局 一九七六年
秦漢禮制研究 陳戍國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
秦漢社會文明 林劍鳴著 谷風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
漢書與漢代生活 何浩天著 中華叢書編委會 一九六七年
西漢選士制度 曾維垣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七二年
漢代社會與漢代思想 侯外廬著 嵩華出版事業公司 一九八七年
漢代婚姻制度 劉增貴著 華世出版社 一九八○年new window
漢代婚喪禮俗考 張亮采、尚秉和合著 上海書店 一九八九年
漢代小學教科書研究 方麗娜著 台灣省教育廳 一九八八年
兩漢太學探源 李久沂編著 正中書局 一九七五年
兩漢的經濟思想 韓復智著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一九六九年
兩漢地方制度 楊樹藩著 正中書局 一九六三年
王符潛夫論所反映之東漢情勢 劉文起著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五年
社會學:理論與實際 唐學斌著 台北市社區發展學會 一九七七年
6-1 博、碩士論文之屬
三禮鄭氏學發凡 李雲光著 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 一九六四年new window
兩漢尚書學及其對當時政治的影響 李偉泰著 台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七二年new window
漢代天人合一思想研究 林麗雪著 台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七三 年
白虎通義引禮考述 陳玉台著 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七四 年
白虎通義研究 王新華著 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七五年
王肅之經學 李振興著 台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 一九七六年new window
東漢讖緯與政治 陳郁芬著 台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七七年
東漢時代之春秋左氏學 程南洲著 政治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 一九七八 年new window
漢代天文學與陰陽五行說之關係 王璧寰著 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八○年
東漢儒學與東漢風俗 劉瀚平著 政治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八三年
西漢儒家政治思想與現實政治的互動-以奏議為中心的考察 盧瑞容著 台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八四年
漢代豪族研究:豪族的士族化與官僚化 劉增貴著 台灣大學歷史所博士 論文 一九八五年new window
漢代崇儒政策的研究 洪神皆著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一九八 六年new window
兩漢公羊學及其對當時政治之影響 何照清著 輔仁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八六年
何休春秋公羊解詁研究 張廣慶撰 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 八九年
從漢代陰陽五行說與禪讓說的結合看新政權的建立 李順民著 台灣師範 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一九九○年
史記引經考 魏聰祺著 東吳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九一年
讖緯中的宇宙秩序 殷善培著 淡江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九一年new window
白虎通義禮制思想研究 唐兆君著 輔仁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九四 年
漢代學官制度與儒家典籍的發展 邱秀春著 淡江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九五年
漢代社會婚喪禮法中女性地位之研究 杜慧卿著 成功大學史語所碩士論 文 一九九五年
兩漢儒、法思想研究 張建群著 文化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 一九九六年
漢代尚書讖緯學述 黃復山著 輔仁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 一九九六年
讖緯思想研究 殷善培著 政治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 一九九六年new window
東漢禮學史 汪惠蘭著 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九七年
讖緯思想之歷史研究 周德良著 淡江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九七年
東漢郊祀與宗廟祭祀制度研究 洪千惠著 中興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 九九七年
漢代解經學中的作者論及其運用方式之含義 陳麒仰著 淡江大學中研所 碩士論文 一九九八年
兩漢名教思想研究 張意文著 淡江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一九九九年
6-2 國科會獎助論文、論文集論文之屬
白虎通義與王充論衡之關係 金德建著 古籍叢考 台灣中華書局 一九 六七年
讖緯思想下的政治社會-東漢時期 金發根著 國科會獎助論文 一九六 八年
讖緯思想下的東漢政治和經學 金發根著 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 一九七六年
白虎通義研究序說 (日)邊土名朝邦著 荒木教授退休記念中國哲學史 研究論集 福岡葦書房 一九八一年
訓詁與治經 林尹著 經學研究論集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一九八一年new window
經疏的衍成 戴君仁著 經學研究論集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一九八一年new window
經學之發展與今古文之分合 盧元駿著 經學研究論集 黎明文化事業公 司 一九八一年new window
漢代經學之復興 程發韌著 經學研究論集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一九八 一年
談漢石經 于大成著 經學研究論集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一九八一年new window
東漢孝廉的身份背景 邢義田著 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 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中心印行 一九八三年
白虎通義在漢代學術發展史上的意義 林麗雪著 國科會獎助論文 一九 八三年
白虎通義「三綱」說與儒法之辨 林麗雪著 國科會獎助論文 一九八四 年
東漢社會哲學之研究 鄔昆如 國科會獎助論文 一九八五年
經今古文學問題綜論 徐中舒著 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 成都巴蜀書社 一九九○年
兩漢私人講學考略 羅義俊著 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 成都巴蜀書社 一九九○年
白虎通德論之思想體系及其倫理價值觀 張永 著 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
兩漢章句之學重探 林慶彰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 九九二年
史記與漢代經學 劉家和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 九二年
毛傳條例探原 蕭璋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二 年
杜預與春經傳集解 葉政欣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 九九二年
易傳的作者思想評述 高亨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 九九二年
五經異義的內容及影響 張啟煥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中國經學與語言文字學 何耿鏞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中國經學史分期意見述評 張志哲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白虎通義的思想體系 楊向奎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范寧及其穀梁集解 王熙元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 九九二年new window
從實驗上窺見漢石經之一斑 馬衡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 社 一九九二年new window
經學與史學 金景芳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二 年
論兩漢經學的流變 章權才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 九九二年
論漢代讖緯神學 黃開國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 九二年
論何休 楊向奎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論鄭玄通學產生的歷史原因 楊廣偉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 版社 一九九二年
論鄭玄三禮注 楊天宇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 二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經學 牟鍾鑒著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文史哲出版社 一九九二年
書春秋公羊傳解詁後 王國維著 觀堂集林 民國叢書第四編 上海書店 一九九二年
漢魏博士考 王國維著 觀堂集林 民國叢書第四編 上海書店 一九九 二年
魏石經考 王國維著 觀堂集林 民國叢書第四編 上海書店 一九九二 年
白虎通義 後漢 學術 (日)池田秀三著 中國古代禮制研究 京都大 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一九九五年三月
白虎通義的倫理價值觀及其現代意義 陳福濱著 輔仁大學哲學論集 一 九九五年五月new window
6-3 期刊論文之屬
經今古文之爭及其異同 周予同著 民鐸第六卷第二、三期 一九二五年 二、三月
漢魏六朝中國社會 胡秋原著 國際文化雜誌第一期 一九三二年五月
兩漢政治風氣對社會的影響 楊道平著 政治評論第十七卷第二期 一九 三三年一月
東漢之社會與政治 陶希聖著 中國經濟第一卷第六期 一九三三年九月
述今古文之源流及其異同 章太炎著 國學論衡第二期 一九三三年十二 月
西漢的經濟結構與社會矛盾 錢亦石著 東方雜誌第三十卷第二十三期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
白虎通義五經異議辨證 李源澄著 學術世界第一卷第七、九、十一、十 二期 一九八七年一十二月
王捍鄭白虎通義引書表補正 沈瓞民著 制言半月刊第三十、三十一期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白虎觀與議諸儒學派考 金德建著 制言半月刊第五十九期 一九三九年 十二月
經今古文平議 邵祖平著 東方雜誌第四十二卷第十一期 一九四六年六 月
關于兩漢社會性質問題的檢討 王恩治等 歷史研究一九五五年一期 一 九五五年一月
關于兩漢社會性質問題的探討 杜文凱著 歷史研究一九五五年一期 一 九五五年二月
漢代白虎觀宗教會議與神學法典白虎通義︱︱兼論王充對白虎觀神學的批 判歷史研究 侯外廬著 歷史研究五期 一九五六年五月
王充論衡與白虎通義的世界觀 張德鈞著 爭鳴第一期 一九五六年
試論兩漢時代的社會性質 張恆壽著 歷史研究一九五七年九期 一九五 七年十月
西漢政治制度與法儒兩家思想 楊樹藩著 台大社會科學第九期 一九五 九年七月
東漢社會內部的主要矛盾 王恩治著 史學月刊一九六○年一期 一九六 ○年一月
小戴禮記考源 王夢鷗著 政大學報第三期 一九六一年
兩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 許倬雲著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五期 一九六四年九月new window
賴炎元:〈董仲舒與何休公羊學之比較〉,︽南洋學報︾第三期,一九六 九年
漢代政治組織及其功能 勞榦著 清華學報第八期 一九七○年八月new window
王弼何晏的經學 戴君仁著 孔孟學報第二十期 一九七○年九月new window
漢代爵位試釋 廖伯源著 新亞學報第十卷第一期(下) 一九七三年七 月new window
周秦漢間的社會史問題 任卓宣著 大陸雜誌第四十八卷第六期 一九七 四年六月
馬融與東漢經學 李威熊著 孔孟月刊第十五卷第九期 一九七七年五月new window
北朝經學與胡人漢化 李威熊著 孔孟月刊第十七卷第二期 一九七八年 十月new window
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 黃彰健著 大陸雜誌第五十八卷第二期,第六十卷 第一、二期,第六十一卷第一、二期,第六十四卷第一期 一九七九 年二月,一九八○年一、二、八月,一九八二年一月new window
論讖緯神學和階級鬥爭 鍾肇鵬著 中國哲學第二輯 一九八○年
漢代經學與魏晉玄學 方立天著 哲學研究一九八○年第三期 一九八○ 年三月
白虎通義神學宇宙觀批判 于首奎著 江漢論壇一九八一年二期 一九八 一年二月
荊州學風與三國時代經學之關係 汪惠敏著 孔孟月刊第十九卷第四期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new window
白虎通義封建倫理觀批判 于首奎著 中國哲學史研究集刊一九八二年二 期 一九八二年七月
白虎通義與讖緯 林麗雪著 孔孟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三期 一九八三年十 一月new window
堯典與五帝本紀字句之比較研究 陳琪著 書目季刊第十七卷第三期 一 九八三年十二月
兩漢時期的經學和白虎觀會議 余敦康著 中國哲學十二輯 一九八六年 四月
兩漢經學的發展與影響 臧云浦著 徐州師範學院學報一九八四年四期 一九八四年
陳壽祺父子三家詩遺說研究 江乾益著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 三十期 一九八六年
季漢荊州經學 程元敏著 漢學研究第四卷第一期 一九八六年六月new window
有關白虎通義的著錄及校勘諸問題 林麗雪著 孔孟月刊第二十五卷第四 期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new window
東漢末年經學的衰落與黨錮之禍 金春峰著 求索一九八七年第三期 一 九八七年
論兩漢綜合學術 龐也風著 齊魯學刊一九八七年六期 一九八七年
兩漢學者治經方法與態度的比較 黃瑞枝著 屏東師範學院學報第一期 一九八八年new window
儒學對專制政體的相容性與抗爭性-董仲舒思想中出現法家傾向之檢討 林聰舜著 清華學報第十九卷第二期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new window
讖緯思想與訓詁符號-以白虎通為例 羅肇錦著 台北師院學報第三期 一九八○年六月
從禮樂觀側重點的轉移看漢代的社會政治 黃朴民著 歷史教學一九九○ 年七期 一九九○年
白虎通義的哲學和神學思想 鍾肇鵬著 中國史研究一九九○年四期 一 九九○年
鄭學、王學之爭史略 黃志祥著 孔孟月刊第二十九卷第十二期 一九九 八七年八月
儒玄合流與陸德明之南學思想 黃坤堯著 孔孟月刊第二十九卷第十二期 一九九一年八月new window
伏生《尚書大傳》的解經方法與思想內容 丁亞傑著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論文集刊第四期 一九九二年一月
漢代第一位經學大師伏生 程元敏著 國文天地第七卷第八期 一九九二 年一月new window
孔子的倫理思想與宗法制度 東方朔著 孔孟月刊第三十卷第六期 一九 九二年一月new window
魏晉玄學的方法論及其解析 毛文芳著 孔孟月刊第三十卷第七期 一九 九二年三月new window
文心雕龍正緯探微 許琇禎著 孔孟學報第六十四期 一九九二年八月
白虎通對訓詁學的貢獻 盧烈紅著 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一九九二年 五期 一九九二年
董仲舒的道德價值論 李宗桂著 孔孟月刊第三十卷第六期 一九九三年 二月new window
白虎通與伊川易傳天人觀的比較 鍾彩鈞著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 一九九三年三月new window
兩漢經學時期「儒學法家化」之探析 詹哲裕著 復興崗學報第五十四期 一九九五年六月
從文明衝突看孔子與儒家的和諧理念 鄭炳碩著 鵝湖月刊二十五卷第三 期 一九九九年九月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