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都市家庭中失能老人與主要照顧者調整生活方式之研究
作者:郝溪明
作者(外文):Hao Hsi-mi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李增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紮根理論調整生活方式質性研究Disabled elderPrimary caregiverGrounded theoryLiving adjustmentQualitative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0
本研究是以質性研究法中的紮根理論研究法蒐集分析資料,就台北地區住在家中的失能者及主要照顧者,作為研究對象,以訪談法及觀察法蒐集資料,探討其在失能發生之後,透過互動行為對於失能者生活調適過程所產生之影響。
依照紮根研究法發現本研究之核心概念為『調整生活方式』;所謂『調整生活方式』乃為失能老人在面對失能後的生活調適過程;失能老人與主要照顧者在其互動過程中,尋找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調整生活;經由照顧者的協助過程,失能老人必須覺察到失能所造成的生存情境改變,學習處理因失能產生的情緒反應,於彼此都能接受的相處關係與照顧情境中,尋找到可採取的因應策略,調整失能者生活方式;採取因應策略:包括尋求支持、調整相處方式及改變生活方式,以調整自己適應失能後的生活方式,以達成失能後生活調適的結果。
研究結論共九點,重要者為:1、『調整生活方式』係失能者在失能發生之後,重新適應生活之過程;「失能程度與歷程」為影響核心概念最直接與關鍵性因素。失能者適應狀況依每位老人失能時間而有不同,失能程度越嚴重,其適應越困難,反之若是失能程度減輕,則失能者適應情形會好轉。2、當超過一位的照顧者時,照顧者之間會找到一種彼此都認為適當且能夠接受的平衡原則,作為照顧失能者之依據;若是祇有一位照顧者時,會因為照顧失能者,而造成個人的心理、生理與情緒方面的負擔,及社會關係剝奪現象,確實需要家庭、社會或政府予以支持性服務。3、經『調整生活方式』容易達到自我統整之結果的失能老人其特徵為:(1)當覺察到生存情境改變,對於失能之後的生活期待立即改變,較能接受與認同失能事實,瞭解並接納自己現有的問題;(2)立即尋求生活型態及生活功能的改變,督促自己尋找有效的因應策略,並身體力行努力不懈;(3)在生活中表現出正向的情緒,儘量減少不良情緒反應;(4)性格特質積極樂觀,易於調整失能後與照顧者之間相處方式。失能者個性特質較為積極獨立、具有自信,雖擁有的資源並不豐富,但在失能之後,經過復健過程,生活各方面的功能恢復較好;來自失能而產生的衝擊,在無人可依靠的情況之下,將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努力尋求有效因應策略,克服失能的不良影響,在生活中成功的經由『調整生活方式』,達到自我統整。然而當生活中再度出現其他事件,影響到生活適應狀況時,失能老人較易於在最短時間內重新調整生活方式,再度達到生活適應狀態。4、不容易經『調整生活方式』達到自我統整的老人其個性特質較為保守依賴、沒有信心,雖然也許擁有豐富的資源,但在失能之後的復健過程中,生活各方面的功能恢復不好;對於來自於失能所產生的衝擊,雖然有親人可以依靠,自己卻無法接納失能的事實,無力尋求有效因應策略,以克服失能的不良影響,因此在生活中無法經由『調整生活方式』,以達到自我統整的結果。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djustment proces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for disabled elders and their primary caregivers in urban city. Data was collected by using in-depth interview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design. Participants were chosen by theoretical sampling. A total of 12 disabled elders and 14 primary caregivers those who living in Taipei participated this study. A total of 26 cases were interviewed face-to-face.Interviews were tape-recorded, and then transcribed verbatim. Transcribed data were then analyzed using the constant comparative data analysis.
A core category "living adjustment" which describes the mental process of disabled elders facing all kinds of limitations and differences in life after diseases and the disabled facts happened, emerged from the data. "Living adjustment" is a cyclic dynamic process that includes five interactive factors: detecting existing differences, generating emotional reactions, the relationship of disabled elders and their primary caregivers, the caring situation, and adopting coping strategies.
For instance, the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the existing difference in life would influence the disabled elders'' coping strategies and following emotional reactions. If the coping strategies are effective, the disabled elders would be able to establish new life routines easier, decrease the existing life differences, and reduce negative emotional reaction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ose who are more able to "living adjustment" are, therefore, mor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recognize the existing differences of their physical conditions, expectations, and the caring situation. Thus, they are more able to select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help themselves to establish new life routines and have more positive emotional reactions.
參 考 書 目
一、 中文部分
王香蘋(1998)。我國老人長期照護制度之探討,「台灣社會福利發展-過去、現在、未來」學術研討會論文 。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江明修(1992)。社會科學多重典範的爭辯:試論質與量研究方法的整合。政治大學學報,(64),315-344 。
李侃璞(1990)。成年智障者年老父母之需求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社會 工作研究所。
宋蕙安(1997)。老人長期照護社區化的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 研究所。
邱亨嘉(1990)。我國老年長期照護機構之規劃研究-設置標準與作業規範之建議。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邱啟潤、呂淑宜、許玉雲、朱陳宜珍、劉蘭英(1988)。居家中風病人之主要照顧者負荷情形及相關因素之探 討。護理雜誌,35(1),69-83。new window
呂寶靜(1997)。老人家屬照顧者福利服務認知之分析-家屬照顧者在社會服務體系角色之初探。台北:行政 院國科會。
呂寶靜(1997)。台灣地區老人日間照護方案功能之初探:從老人使用者及其家屬的觀點出發。政治大學社會 學報,(27),89-120。
林松齡(1993)。老人社會支持來源與老人社會需求:兼論四個社會支持模式。王國羽主編,社會安全問題之 探討(PP. 265-289)。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new window
林娟芬(1996)。計質研究與社會工作。神學與教會,21(2),182- 202。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美月(1997)。「台北市長期照護系統策略與方案公聽會」紀要。福利社會,(61),25-30。
吳味鄉(1993)。台灣地區老人照顧與社會網絡關係之研究。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中正 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吳味鄉(1993)。台灣地區老人長期疾病照顧現況分析。福利社會雙月刊,(38),17-24。
吳淑瓊(1998)。老人長期照護政策評估。長期照護,2(1),7-13。
吳淑瓊(1997)。台灣老人醫療及長期照護的需要,1997亞太國際老人照護研討會。台北。
吳淑瓊(1995)。老人長期照護研究。呂寶靜主編,老人福利政策之研究(pp. 103-132)。台北:內政部社會 司。
吳淑瓊、徐慧娟、莊瑛智、張明正(1995)。功能評估在估計老人長期照護需要之應用,高齡學術科技研討會 。台北: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new window
吳淑瓊、江東亮(1995)。台灣地區長期照護的問題與對策。中華衛生雜誌,14(3),246-255。new window
吳淑瓊(1994)。從健康服務的供需探討我國老人健康照護問題。經社法制論叢,(14),85-100。
吳淑瓊、梁浙西、林惠生(1994)。老人長期照護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吳聖良、林豐雄、張瑛昭、姚克明(1992)。台灣省社區殘障老人主要照顧者之壓力與需求之調查研究。公共 衛生,19(2), 166-177。
吳聖良、胡杏佳、姚克明(1991)。台灣地區居家照護老人主要照顧者負荷情形及其需求之調查研究。公共衛 生,18(3),237-247。
吳寧遠(1995)。老年人之家庭支持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台灣地區高齡化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南投:台灣 省社會處發展研究學會。new window
郝溪明(1998)。老人長期照護中家庭功能之初探。社區發展,(83), 265-273。new window
郝溪明(1998)。社會福利發展:雙軌模式可能性初探。東海學報, 39(5),29-50。new window
胡人傑(1982)。我國老人社會適應困難之研究--以台中市為樣本模式。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 論文。台中: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
胡幼慧(1996)。台灣老年人口的依賴結構初探:以老年婦女為例。人口學刊,(17),83-112。new window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 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一版)(PP. 141-157)。台北:巨流。
胡幼慧、郭淑貞、王孝仙(1996)。老人長期病患照護者對取代方案之潛在需求與困境分析。中華衛誌,15new window
( 4),275-288。
胡幼慧(1995)。談老年婦女長期照護之問題。研考會雙月刊,19(1), 27-32。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new window
胡幼慧(1995)。社區長期照護問題之檢視。社區發展,(69),125- 131。new window
胡幼慧(1995)。談老年婦女長期照護之問題。研考雙月刊,19,(1), 27-32。
胡幼慧(1994)。社區性長期照護之支持體系研究。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胡幼慧(1994)。社區參與與長期照顧:困境與突破。福利社會,(6), 29-32。
胡幼慧、周雅容(1994)。社區性長期照顧之支持體系研究:看護工、義工、專業網絡及病家網絡之需求與規 劃探討。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胡幼慧、王孝仙、郭淑貞(1994)。家人照護失能老人的困境:一項質化與量化的研究。公共衛生,22(2) ,99-113。
胡幼慧(1992)。兩性與老人照顧。社區發展,(58),170-183。new window
胡幼慧、白乃文、王孝仙(1992)。兩性與老人健康照顧之社會建構分析。台北:行政院國科會。new window
胡幼慧(1991)。中美婦女在老人照顧角色上之比較。郭實渝主編,美國婦女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pp. 139-165)。台北:中研院歐美研究所。
施教裕(1998)。老人福利社區化之理念與運作實務-以社區獨居老人為例,全國獨居老人需求與社區照顧研 討會。高雄:高雄市政府。
施教裕(1994)。老人和家庭政策:家庭關係的內涵及意含之探討。社區發展,(68),84-95。new window
施教裕(1994)。老人對機構安養之抉擇及使用的探討-以老年適應方式三種理論模式為例。經社法制論叢, (14),101-125。
施教裕(1994)。老人福利服務使用之相關因素之探討。社會工作學刊,(3),61-92。
施教裕(1993)。老人長期照護需求評估及對策探討。王國羽主編,社會安全問題之探討(PP. 291-315)。嘉 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施教裕(1992)。社區老人福利服務對老人身心健康之影響評估。社會工作學刊,(2),73-92。
姚美華(1995)。機構安養老人代間關係之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 學系。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 研究實例(PP. 47- 73)。台北:巨流。new window
徐宗國(1994)。紮根理論研究法及其對婦女研究的若干啟示,「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研討與前瞻」第二次科際 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徐宗國(1986)。由田野研究資料建立紮根的理論。台大社會學刊,(18),51-62。new window
徐亞瑛(1996)。茁根理論之介紹-以「台灣地區殘病老人家庭照護品質」研究為例。護理研究,4(3), 263-272。new window
徐亞瑛(1996)。居家照護服務及台灣的現況。長庚護理,7(3),80-85。new window
徐亞瑛、蔡文哲(1996)。照顧者、殘病老人居家護士對家庭照顧品質看法之探討。長庚護理,7(1), 56-65。new window
徐亞瑛、張媚、楊玉玟、黃久美(1992)。都市型及鄉村型社區中居家殘病老人照顧者之負荷及相關影響因素 。護理雜誌,39(3), 99-106。new window
徐亞瑛(1992)。都市及鄉村社區居家殘病中老年人家庭照顧者之照顧工作及照顧工作感受之探討。護理雜誌 ,39(4),57-64。new window
徐震(1986)。台北縣老人福利現況、需求及未來規劃之研究。台北:台北縣社會科。
徐麗君、蔡文輝(1991)。老年社會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架構之探討。社區發展,(54), 24-32。new window
梁浙西、張明正、吳淑瓊(1993)。台灣地區老人健康狀況與醫療服務之利用。李孟芬主編,台灣地區老人保 健與生活研究論文集(第一集)(pp. 2.1-2.25)。台中: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陳宇嘉、鐘文君(1998)。老人福利提供與需求評估。台中:東海大學社工系。
陳宇嘉、黃松林、姚淑芬、簡美娜(1996)。臺灣省民對老人福利措施意向調查研究。社會發展研究學刊,new window
( 2),69-91。
陳宇嘉、林瑞欽、陳燕禎、魏季李(1995)。「臺灣省安老計劃」實施現況及未來需求評估報告。台中:東海 大學社會工作系。
陳世堅(1998)。老人長期照護系統之規劃,台灣地區老人服務輸送體系及網絡的建立學術研討會。台中:東 海大學社工系。
陳武宗(1995)。家庭照護及其支持系統:概念與議題。中華醫務社會學刊,(5),60-69。
陳金玲(1995)。失智老人照護體系中社會工作專業的角色。中華醫務社會工作學刊,(5),70-80。
陳妙盡、王德睦、莊義利(1997)。台灣地區老人健康狀況與居住安排。孫得雄、齊力、李美玲主編,人口老 化與老年照護(pp. 325-358)。台北:中華民國人口學會。new window
陳妙盡 (1996)。影響老年人居住安排因素之分析。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 利研究所。
陳婷蕙(1997)。婚姻暴力中受虐婦女對脫離受虐關係的因應行為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陳寬政、涂肇慶、楊靜利(1993)。台灣地區人口老化的速度,中國人口學會人口與發展研討會。台北:中國 人口學會。
陳寬政(1985)。人口轉型的形式動態。人口學刊,(8),1-23。new window
陳麗雲(1994)。社區照顧:概念及技巧。陳麗雲主編,社區工作-社區照顧實踐(PP. 39-57)。香港:社會 工作人員協會。
秦燕(1994)。住院老年病患主要照顧者的壓力與需求研究。台中:台中榮民總醫院。
曾竹寧(1998)。老人長期照護服務非正式支持系統之探討,台灣地區老人服務輸送體系及網絡的建立學術研 討會。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
曾美玲(1992)。老年人終老知覺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東海大學社 會工作研究所。
湯麗玉、毛家舲、周照芳、陳榮基、劉秀枝(1992)。癡呆症老人照顧者的負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 誌,39(3),89-98。new window
張月霞譯(1997)。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台北:五南。
張苙雲、蕭新煌、陳寬政(1983)。我國老人福利之研究-服務網絡之結構分析。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張弘樺(1996)。無自顧能力老人療養現況與未來療養需求推估。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張淑英(1995)。老人醫療服務需求。老人學學術研究年鑑,255-264。
張淑英(1993)。家庭照顧與老年長期照護。福利社會,(38),8-16。
張淑英(1992)。台北地區老年中風患者使用長期安養方式影響因素之研究。社區發展,(60),103-110。new window
張意真(1988)。精神疾病患者支持系統與社會復健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 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莊耀嘉、楊國樞(1989)。傳統孝道的變遷與實踐:一項社會心理之探討。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 理與行為。台北:桂冠。new window
馮燕、李明政譯(1990)。社會工作實務研究法。台北:桂冠。
萬育維(1995)。兩代之間研究議題與反省:兼論相關政策的配合策略。老人學學術研究年鑑,207-222。
萬育維、羅詠娜(1993)。台北市居家照顧服務人力資源之探究。社區發展,(62),34-42。new window
萬育維、李孟修(1993)。老年貧窮與社會支持網絡運用之回溯分析-質化研究之初探。社區發展,(63), 31-43。new window
萬育維(1992)。台灣地區老人長期照顧的發展。理想雜誌,(1), 40-43。
黃堅厚(1993)。現代生活中孝的實踐。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聖原(1993)。現代生活中孝的實踐。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黃碧苑(1992)。居家中風患者家庭功能、照顧負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 北: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
黃維憲(1982)。老人的照顧是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憲政思潮,(6), 20-27。
黃建忠、韓文瑞(1993)。台灣地區老人的生活狀況與福利需求。社區發展,(62),50-61。new window
彭懷真(1994)。運用家庭系統強化專業服務。社會福利,(113),11-13。
楊培珊(1998)。論長期照顧中非正式照顧者支持網絡之建立,「台灣社會福利發展-過去、現在、未來」學 術研討會。台北:台大社會學系。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199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十一版)。台北:東華。new window
楊國樞(1989)。孝道的心理學探討-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中國化的一項實例。台大評論,(14),4-64。new window
楊國樞、葉光輝、黃麗莉(1988)。孝道的社會態度與行為:理論與測量。中央研究院民俗學研究所刊集,( 65),171-227。new window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及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39-55。new window
楊珮琪(1993)。影響老人癡呆症之主要照顧者意願之因素探討。陳燕禎主編,老人養護論叢(pp. 409-419) 。彰化:彰化老人養護中心。
楊珮琪(1991)。老年癡呆症病患家屬之壓力與需求探討。當代社會工作學刊,(創刊號),147-172。
溫秀珠(1996)。家庭中婦女照顧者角色形成因素與照顧過程之探討-以失能老人之照顧為例。台灣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詹火生(1994)。建構以民眾需求為導向的社會福利政策。社區發展,(67),28-32。new window
詹火生(1993)。都會地區老人福利需求與老人福利規劃之實證研究。台北:國科會。
詹火生(1993)。人口高齡化問題之對策-政府、家庭與民間的分工。研考雙月刊,17(2),52-57。
詹火生(1986)。老人福利需求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科學發展月刊,11(12),1625-1632。
詹浚煌(1995)。老人的家庭互動關係之相關因素探討。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社 會福利學系。
賴建仲(1998)。老人居家服務整合之研究,台灣地區老人服務輸送體系及網絡的建立學術研討會。台中:東 海大學社會工作系。
蔡秀美(1994)。老人照護體系之探討-兼論長期照護之規劃,人口變遷國民健康與社會安全國際學術研討會 。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蔡秀美(1993)。老年人健康狀況與醫療照護利用之分析。王國羽主編,社會安全問題之探討論文集(pp. 215-242)。嘉義:中華民國社會福利學會。
蔡美華(1996)。台灣地區老人社會福利需求之綜合研究。社會發展研究,(2),199-223。new window
蔡孟蓉(1999)。住院老人出院回家建立新生活常規之適應過程。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長 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蔡明璋(1984)。功能論與形象互動論比較研究。社會研究,(23), 52-63。
蔡啟源(1995)。台灣地區高齡志工及協助高齡者工作模式之研究。台北:雙葉。
蔡啟源(1994)。老人福利服務:研究與實務。台北:五南。
蔡素玲(1997)。醫療網長期照護規劃與老人保護。福利社會,(60), 23-25。
蕭世槐、阮子凌、謝穎慧、毛莉雯、張家禎、邱亨嘉、劉宏文(1995)。台灣地區未來二十年需要長期照護服 務人口數之推估。老人學術研究年鑑,337-350。
蕭金菊(1995)。家屬長期照顧慢性病老人對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 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蕭新煌(1991)。台灣的老人福利與家庭福利功能之再檢討,中國家庭及其變遷研討會。香港:亞太研究所。
蕭蔚(1991)。老人居家照護的需求分析。社區發展,(55),64-73。new window
熊惠英(1992)。機構照護或居家照護隻抉擇-以台灣地區無自顧能力老年人口為例。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
賴秀芬、胡幼慧(1996)。失能老人家庭照顧者社區支持體系之動員初步行動研究-哪些社區資源真的可以用 ?。孫得雄、齊力、李美玲主編,人口老化與老年照護(pp. 263-290)。台北:中華民國人口學會。
錢玉芬(1994)。整合質與量研究法再思。政治大學學報,(68),1- 16。
劉仲冬(1996)。質與量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 及本土女性研究實 例(第一版)(pp. 121-139)。台北:巨流。
劉仲冬(1994)。台灣、日本、美國之長期臥病女性老人照顧者分佈情形。婦女研究通訊,(31),2-7。
劉毓秀(1997)。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戴玉慈(1993)。罹患中風對家庭的衝擊。陳燕禎主編,老人養護論叢。彰化:彰化老人養護中心。
戴玉慈、余玉眉、連倚南(1990)。罹患中風對家庭的衝擊。公共衛生,17(2),171-180。
謝美娥(1997)。從失能老人社區照顧的需求初探服務網絡之建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7),47-88。
謝美娥、劉淑娟(1995)。建立台北市社區老人照顧網絡之研究-失能老人社區照顧需求調查。台北:台北市 政府社會局。
謝美娥(1993)。老人長期照護的相關論題。台北:桂冠。new window
謝美娥(1992)。台北市老人居家福利需求與照顧網絡之研究。台北:台北市社會局。
謝高橋(1994)。老人需求與老人福利措施。社區發展季刊,(67), 180-189。new window
謝高橋(1994)。台灣地區既有老人社會福利相關研究之綜合分析。內政部委託研究。台北:內政部。
謝高橋(1994)。邁向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之規劃與整合-老人福利需求初步評估報告。內政部委託研究。台 北:內政部。
謝高橋(1980)。家戶組成、結構與生育。台北:政大社會系人口調查研究室。
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質化研究法。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 13-32。new window
藍忠孚、熊惠英(1993)。台灣地區長期照護服務之現況及其問題。護理雜誌,40(3),15-24。new window
藍春琪(1993)。台灣地區老年生活支持-交換理論的適用性初探。社區發展,(46),9-20。new window
顏毓真、吳淑瓊(1998)。功能障礙老人的家庭照護者對支持性方案的需求,關心家庭學術研討會(pp. 15-30 )。台北: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羅詠娜(1993)。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關銳渲(1996)。老人社會工作實務。台北:桂冠。
關銳渲(1980)。從社會工作角度看老人的心理衛生。社區發展,(7),51-53。
蘇景輝(1998)。結合社區資源從事老人社區照顧,台灣地區老人服務輸送體系及網絡的建立學術研討會。台 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
蘇景輝(1995)。台灣推展社區照顧的方向,台港社區照顧研討會論文集(pp. 65-75)。
蘇景輝(1994)。社區照顧:台灣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社區照顧與華人社區,55-62。香港:聖公會教區福利 協會。
譚開元(1998)。現行醫療與福利相關措施重點報告。台北:全國社會福利會議。
內政部社會司(1994)。我國老人福利工作執行概況。社區發展,(67), 172-179。new window
內政部社會司(1987)。台灣地區老人養護問題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內政部社會福利業務報告(1998)。全國社會福利會議特刊-跨世紀社會福利的新方向。社區發展(全國社會 福利會議特刊),7-14。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內政部統計處(1999)。老人福利機構需求概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統計處(1997)。中華民國八十五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統計處(1997)。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分析,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省社會發展研究學會。
行政院經建會(1998)。我國社會福利現況、問題與對策。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1986)。我國社會福利制度整體規劃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行政院衛生署(1998)。長期長期照護三年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1989)。衛生統計。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二、英文部分
Atchley, R. C. (1997). Social forces and aging: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gerontology.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le, D. (1982). Lives in stress. CA: Sage.
Blau, P. M. (1973). The organization of academic work. New York: Wiley.
Blau, P. 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Wiley.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urr, W. R., Leigh, G. K., Day, R. D., & Constantine, J. (1979). Symbolic interaction and the family. In W. R. Burr, R. Hill, F. I. Nye, & I. L. Reiss (Eds.), Contemporary theories about the family Volume II (pp. 42-111).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Cantor, M. H. (1983). Strain among caregivers: A study of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Gerontologist, 23 (6), 587-603.
Caplan, G. (1976). Support system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Y: Grune & Stratton.
Clipp, E. C., & George, L. K. (1990). Psychotropic drug use among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dementia. Journal of American Geriatric Society, 38 (3), 227-235.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5), 423-429.
Cox, E. O., & Parsons, R. J. (1994). Empowerment-oriented social work practice with the elderly. CA: Brooks Cole.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Cumming, E., & Henry, W. E. (1961). Growing old: The process of disengage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Da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calmer, P., & Glendenning, F. (1993). The mistreatment of elderly people. London: Sage.
Evashwick, C. J. (1996). The continuum of long term care. In S. J. Williams, & P. R. Torrens (Eds.), Introduction to health services. NY: John Wiley & Sons.
Finch, J., & Groves, D. (1980). Community care and the family: A case of equal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9, 4.
Glaser, B. G. (1992). 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
Glaser, B. G. (1978).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Advances in the methodology of grounded theory.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
Glaser, B. G., & Strauss, A. L.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Chicago: Aldine.
Glesne, C., & Peshkin, A. (1992).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NY: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Gottleib, B. H. (1987). Marshalling social support for medical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Canadian Psychology, 28,201-217.
Gubrium, J. F., & Sanker, A. (1994). Qualitative methods in aging research. CA: Sage.
Guti''errez L. M., Parsons, R. J., & Cox, E. O. (1998).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Hendricks, J., & Rosenthal, C. J. (Eds.) (1993). The remainder of their days: Domestic policy and older famil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Homans, G. C. (1961). 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 New York: Brace & World.
Hooyman, N. R., & Gonyea, J. G. (1995). Family caregiving.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Nineteenth Edition. Silver Spring, M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Hyduk, C. A. (1991).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and functioning on formal and informal care. Cleveland, Ohio: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Johnson, Norman (1987) .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elfare pluralism. Great Britain: Wheatsheaf Books ltd.
Kane, R. A., & Kane, R. L. (1987). Long-term care: Principles, programs, and policies. New York: Springer.
Kelly, H. H., & Thibant, J. W. (1978).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 study of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Wiley.
Labouvie-Vief, G., Hakim-Larson, J., & Hobart, C. (1987). Age, ego level, and the life span development of coping and defense processes. Psychology and Aging, 2, 286-293.
Lieberman, M. A., & Fisher, L. (1995). The impact of chronic illness on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family members. The Gerontolgist, 35, 94-102.
Lieberman, M. A., & Kramer, J. H. (1991). Factors affecting decisions to institutionalize demented elderly. The Gerontolgist, 31,371-374.
Lin, C. (1985).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mong Chinese immigrant families: A study of filial piety. Ph.D. Disserr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
Manton, K. G., Corder, L. S., & Stallard, E. (1993). Estimates of change in chronic disa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elderly population from the 1982, 1984, and 1989 national long-term-care survey. Journal of Gerontology, 48 (4), s153- s166.
McRoy, Ruth G. (1995).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Work.(19th Ed.)(pp. 2009-2020)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Mead, G. H. (1934 ).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chanic, D. (1987). Challenges in long-term care policy. Health Affairs, 6,22-34.
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Primary care research: 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 In Crabtree &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3-28). CA: Sage.
Norbeck, J. S., Lindsey A. M., & Carrieri, V. L.(1981).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social support. Nursing Research, 30 (5), 264-269.
Nye, F. I. (1982). Family relationships: Rewards and costs. Beverly Hills, CA: Sage.
Parsons, T. (1964). Family, soci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process. London: Routledgen and Kegan Paul.
Patter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 Sage.
Rice D. P., & Feldman J. J. (1993). Living longer in the United States: Demographic changes and health needs of the elderly. Milbank Memoreial Fund Quarterly.
Robin, J. (1986). Health, control, and aging. In M. M. Balttes & P. B.Balttles (Eds.), The psychology of control and aging,(pp.139-165). Hillsdale, N J: Lawrence Erblbaum.
Roy, C. S. (1984). Introduction to nursing an adaptation model. (2nd ed). N J: Prentice-Hall, Inc.
Roy, C. S., & Andrews, H. A. (1991). The Roy adaptation model. (2nd ed). Norwalk: Appleton & Lange.
Roy, C. L. (1995). Developing nursing knowledge: Practice issues raised from four philosophies perspectives. 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 8(2), 79-85.
Sabatelli, R. M., & Shehan, C. L. (1993). Exchange and resource theory. In P. G. Boss et al. (Eds.),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pp. 386-411). New York: Plenum Press.
Sarason, I. G., Levine, H. M., Basham, R. B.,& Sarason, B. R. (1983). Saddening social support: 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127-139.
Schatzman, L. (1991). Dimensional analysis: Notes on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e grounding of the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 R. Maines (Ed.),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process (pp. 303-313). New York, NY: Water de Gruyter, Inc.
Stern, P. N. (1980).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Its uses and processes. Image, 12 (1), 20-23.
Strauss, A. L. (1994).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Milbourne, Austral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auss, A., & Cobin, J. (1994). 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 A discovery.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273-285).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rauss, A., & Co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Tutty, Leslie M., Rothery, Michael A., & Grinnel, Jr., R. M.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social workers. MA: Allen & Bacon.
Vaux, Alan (1988). Social support: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New York: Praeger.
Willmott, P., & Young, M. (1986). Family and kinship in east London. London: Routedge & K. Pau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