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禮制對於民間信仰觀形成的制約與作用─以祠廟信仰為考察的中心
作者:金相範
作者(外文):Kim Sang-Bum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邱添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禮制民間信仰祠廟信仰禁毀淫祠至上神信仰地方祭祀封號廟額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8)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8
拙稿嘗試由禮制本身所具的宗教信仰特色以及對社會現象所具的規制力量兩方面來切入,探討禮制對於中國民間信仰的開展過程中所扮演的制約與作用。
截至目前為止,有關中國宗教信仰史的研究,一般較為集中於佛、道二教方面,並且在高級僧侶的思想與活動、教派的發展演變、教理經義的考證、重要的制度儀軌等方面,累積了不少成果。除了這些所謂制度化宗教(institutionlized-religions)以外的信仰體系,似乎根本不把它們看成「宗教」,常以較為低等的儀式行為來看待,甚至以惑眾的騙術、盲目的迷信等言辭來否定他們的存在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在這種研究潮流下,至今普遍存在於傳統漢族社會基層聚落的祠廟信仰,卻始終無法引起學界的共鳴。但是這些宗教文化卻已滲透於民眾的生活之中,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這些傳統的信仰與儀式,不僅影響中國社會大多數一般民眾的思惟方式、生產活動、社會關係,而且還與帝國上層結構及象徵體系的構造,形成微妙的衝突和互補關係。因此,民間信仰的研究,不僅可以提供一個考察中國社會文化的基層的角度,而且對於理解中國社會文化的全貌亦有重要的意義。
其實,祠廟形態的祭祀所,其起源甚早,大略從漢末以來開始蓬勃發展,經過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不僅其數目暴增,也逐漸成長為一般民眾心靈寄托之最重要的宗教禮拜場所之一。就唐代祠廟的類型及其特徵而言,拙稿試把唐代祠廟分為「國家祭祀型」、「準國家祭祀型」、「民間型」的三個層次。在此所謂的國家祭祀型祠廟,專指屬於唐代國家祭祀體系的抑或是在朝廷相應的認可之下,正式受到國家管理的廟宇。國家祭祀中屬於中祀的先代帝王、嶽鎮海瀆以及屬於小祀的山林川澤,及至唐代已有「祠宇」形態的祭祀所,並漸具官民供奉的特性。尤其到了天寶年間,玄宗在全國各地的嶽鎮海瀆等著名自然神所在地,以及歷代帝王、忠臣、義士、孝婦、烈女的相關地點,大大開展設立廟宇的活動,並派遣官吏來正式致祭。安史之亂發生後,政局不安,財政惡化,中央政府無暇再次關心於這些事情,但在一些地方官的主導下,立廟的地點及對象更為持續擴大。
在唐代有為數不少的祠廟,雖是民間所主動建立,並未獲政府的正式認可及相應的保護管理,但基本上模擬或結合國家祭祀型祠廟的理念及原則而發展。拙稿指稱它為準國家祭祀型祠廟,而這些祠廟的廟神,至少在表面上都有功德於民的共同點。這些準國家祭祀型祠廟中,原先信奉民間神祇的祠廟,後來寄託地方官的功德,符合於儒家祭祀理念的形態再出現於信徒面前的事例不少。反之,祭祀地方官的廟宇逐漸吸收民間信仰的因素,增強自己的神力,並擴大祭祀圈的例子亦有出現。
除了這些基本上受到國家祭祀制度及儒家傳統祭祀理念的影響而存在的祠廟之外,民間尚有無數的祠廟,在與此完全不同的理念及背景下產生而發展。這些民間型祠廟,根據祠主的神性,大略可分為厲鬼類、神仙類、行業神類等,而其中數量最多、意義最重大者,可說是厲鬼類。
其次,就禁毀淫祠方面而言。「禮」的首要使命,即是要確證朝廷是因上承天命而得以統治天下的,也是要在所有層次上使得朝廷的國家權力神聖化。正是由於這一點,便需要對朝廷與天國進行交流的特殊權利予以特別的保護,同時也要對別人與神鬼世界發生交流的行為進行控制。在諸多規制的方法中,最積極的則為動用一些外力手段,直接禁止或撤毀的方法,亦即先判斷其交流的對象及方式是否屬於國家祭祀體系的,或是至少是否合乎儒家祭祀的原則,若不合便定為「淫祀」或「淫祠」,予以禁毀。
政府對這些不合法性祭祀的禁絕,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中已見其徵兆,至西漢時也正式出現所謂「淫祀」這一詞彙,但政府或地方官確切執行禁毀淫祠的實例,則是到了東漢以後才明顯遽增。魏晉南北朝時期,不論南方或北方,即使在由某一王室到另一王室的政權易手急速的狀態下,不少王朝仍然關心民間祠廟信仰的發展趨勢及其動態,有關禁毀淫祀的政令及地方層次的實例也比前代更為增加。這些現象,一方面反映著民間祠廟信仰本身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面則顯示出「禁毀淫祀」的措施,在此期間中,逐步成為地方官推行儒家意識形態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魏晉南北朝禁毀淫祠的事例中,格外引人注意的是不管其內在的政治目的如何,禮的推動及淫祀的禁絕幾乎同時出現。歷代統治者重視國家祭祀的原因,在於將現實的政治權威連繫於神界,藉此強化其統治地位的神聖性。因此,對中國的統治者來說,別人任意設計出交通神界的其他路線,被認為是威脅統治權威的挑戰行為,不僅是宗教層次上的事件,也是一個現實政治上的事件。雖然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與佛教得到教勢的擴展以及一些皇帝的崇奉,甚至統治者當中自稱「菩薩皇帝」者也出現。但是嚴格來說,道、佛二教也算屬於非禮之祀。因此政府採取反佛或反道的立場時,禁毀淫祠的行動往往擴及到道、佛兩教,這也是此時期禁毀淫祠所見的特徵之一。
唐代禁毀淫祠的事例,與前代相較,其規模及次數上都頗為突出。尤其,狄仁傑及李德裕禁毀淫祠之舉,此後更成為一種典範,常為後代儒家官僚所推崇,「禁絕淫祠」本身也逐步成為地方官應行的施政綱領之一。狄仁傑在垂供四(688)年,以江南巡撫使的身分焚毀過一千七百餘所淫祠。大略一百五十年後,即在穆宗長慶二(822)年,李德裕則以浙西觀察使的身分,僅在浙西四郡內也廢除過一千一百餘所淫祠。其規模之大,不但顯示出唐代儒家禮樂文化與地方通俗文化間彼此對立的深化,也反映出中央政府對於推行禮制、禁絕淫祠方面的堅定態度。這兩次禁絕淫祠的行動,雖然都以江南地區為主要對象,但因時間上的隔閡,顯示出一些差異。其中,引人注意的是狄仁傑主導禁毀淫祠時,除了夏禹、吳太伯、伍子胥、季札等四廟外,其他都徹底毀除;但李德裕就明確表示聖王、名臣、賢后等廟宇,都不包括在禁毀淫祠的範圍內,亦即民間祠廟中政府所允許的範圍似乎擴大了。其次,關於判別淫祠的標準方面,狄仁傑以中央層次的國家祀典為主要根據,而李德裕就明確表示以地方志為判定淫祠與否的標準。且李德裕推動撤毀淫祠的行動中,除了外力手段外,亦可利用具有聲望的在地人士來啟導基層民眾。這些事情都反映出唐代後期以後出現的一些時代變化。
其實,他們禁毀淫祠的過程,並不是那麼容易,可能經常面臨民間方面的反抗和申訴。況且民間信仰一旦形成之後,往往顯示出頗為堅韌的生命力,因而想要完全消除深植於民間心態的信仰活動,也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政府的管制一旦鬆懈,淫祠很快就復甦起來。但是自從漢末魏晉以來,歷代政府所陸陸續續推動的廢除淫祠之舉,終對民間祠廟信仰的開展引起了一些變化。也就是說,淫祠為了豁免廢除的命運,至少在表面上,不斷地模倣或結合國家祭祀型祠廟,藉此尋找生路。具體而言,在淫祠裡面引進國家所勸勉或是承認的另一位神祇,假裝為聖賢廟、土地廟,試圖避開禁毀的箭頭。這種趨勢從唐代以後日趨明顯,久而久之,終於影響民間祠廟本身的發展方向。
如上所述,禁毀淫祀的基本目的,在於切斷民間任意連繫神祇世界,並藉此徹底推行官方單方面的意識形態。故自東漢及魏晉以來的歷朝政府及地方官員,除了禁毀淫祀的措施外,一向都同時關懷國家正統祭祀的整備及推行,亦即所謂:「崇明正禮,廢去淫祀」。唐朝的政府官員也基本上承襲這點,以推行正祀為制約淫祀所不可或缺的辦法之一。首先,就中央層次的官方祭祀及相關事宜方面而言,到了唐代,隨著現實皇權的強化,皇帝的權力連繫於唯一至上神昊天上帝的理論及儀式也漸趨進展。且國家日益重視儀式典禮的傳播脈絡,或由儀式典禮本身所具的宣傳效果之提升,或由大赦等一些政治措施的加強,皇帝與至上神之間的緊密關係,更能確切的昭告天下民眾,使他們深深體會到皇權之神聖性及正當性。此外,承襲上古以來帝王壟斷天學資源的傳統,嚴禁民間私習天文,亦使民眾確實體認交流天上的權力,是統治者所獨佔的特權,也是別人無可侵犯的聖域。
其實,國家對神界的管制不僅限於至上神信仰方面,原則上人神之間的所有交流管道,都在國家的嚴格掌控之下方能運作。 正祀即所謂的國家祭祀當中,與民間的信仰生活常會發生接觸及衝突等,實際關係者可能是以社為中心的地方祭祀體系。如《大唐開元禮》所見一般,唐朝一向致力於相關地方祭祀理論的整備及推行。由唐代士人的文集及敦煌殘卷所見地方祭祀的運用實態,顯示出唐代地方官禁絕淫祠後推行的一些對應措施,與政府把國家祭祀體系徹底推動到民間基層組織,擬藉以控制一般人民信仰生活的努力,基本上是確切符合的。也就是說,唐代政府基本上採取徹底推行地方祭祀系統的政策,試圖防止不合於禮制的地方淫祠之蔓延,並藉此希望繼續獨佔人界與神界交流的所有路線。
但在此無法忽略的是,原本兼具行政單位及區域保護神特性的「社」,從漢代以來與基層行政組織「里」逐漸分離,產生出社的組織形態之變化,以及社神神性的世俗化傾向。到了唐代,這種趨勢持續擴大,雖然政府仍舊推行以社為中心的地方祭祀體系,擬藉以掌控人民的精神生活,但是「官社」在鄉村共同體裡面已經失去了凝聚的力量,隨著也無法實現制約的作用。在此加上地方祭祀所奉祀的神祇漸趨世俗化,與民間神祇的差別日趨縮小。如此在整個信仰環境逐漸變化的情況下,政府除了崇明正禮以制約民間淫祠的方法外,可能感到需要適應新環境的另外一套制約模式,因而拙稿認為政府對神界採取下賜封號及廟額政策之原因與此有關。
封爵之原理擴大適用於神界之事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到了唐代武則天時期及玄宗初期為止,下賜封號的對象較為集中於與統治者個人之政治目的有關的對象。但是我們不能把這些事情單純地歸結於政治事件史的範疇裡面,因為這些政策的背面,隱藏著長時期宗教信仰環境之變化所顯現出來的一些變相。其中,首先引人注意的是民間祠廟與官方祭祀之間,其界限漸趨模糊不清的情形。從漢末魏晉以來民間祠廟暴增,政府在中央及地方層次上,陸陸續續發動禁絕淫祠的行動。因此,如上所述民間祠廟常在學習或結合國家祭祀型祠廟,一方面圖謀生存,另一方面就吸引更多信徒。反之,隨著郊祀制度及儒家祭祀理論的確立,時時強調抽象性格的「社祭」和「山川祭祀」等官方祭祀,從漢末魏晉南北朝以來也表現出神格漸趨擬人化,其祭法也從壇祭逐漸變為置廟設像而祭的趨勢。
此外,禮制內部的變化與下賜封號及廟額的政策之間可能亦有一些關連。中國皇帝有「天子」及「皇帝」的兩個稱號,對祀天祭地的場合,皇帝在祝文上自稱「嗣天子」,以表示與天神地祇之間的連繫,並強調皇帝臣服於天神地祇之意。對宗廟祖靈類的祭祀,仍以地上世界統治者的面貌,直接稱「皇帝」。山川祭祀原屬天神地祇類,之前祝文上沿用「嗣天子臣某」的形式,皇帝並行拜神之禮。但是在武則天證聖元(695)年,禮官對此上奏,主張五嶽四瀆位於公侯之序,天子根本毋需拜之。到了開元元(713)年,禮官更進一步主張,其祝文的內容宜改為「皇帝謹遣某乙,敬祭於某嶽瀆之神」的形式。如果將這些禮官的意見與在郊祀制度上至上神昊天上帝的祭祀愈來愈受到重視的現象一並考慮,即可發現大唐帝國皇權的伸張具體反映於禮制上面的事實。
自天寶年間以後,對神界下賜封號及廟額的趨勢逐漸成為常制,其對象也逐漸擴張,無論是國家祭祀型、準國家祭祀型或是民間型的祠廟裡面,皆可發現受封號及廟額的事例。此時,一所祠廟若要獲得政府所下賜的封爵及廟額,就必須祠廟本身的靈應事蹟有功德於人世間才行。原本政府判斷祠廟的合法性與否時,除了「不在祀典者」的原則外,並重視《禮記.祭法》所見:「……,以勞定國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能捍大災則祀之……」的原則。由此可以發現,先行判斷祠廟神祇所示的靈驗是否有功德於民,之後才賜予封號及廟額的過程,就內涵儒家的祭祀原則。也就是說,下賜封號及廟額的政策,基本上沿襲著儒家對民間祠廟認可的基本原理。
一些地方志史料指出,在唐代後期,若祠廟顯示出靈驗則載於祀典裡面。值得注意的是李德裕推行禁毀淫祠工作時,其判斷淫祠的主要根據就是方志了。誠然,在此所謂的方志,就意味著方志中的祀典部份,因此大略可推定一所祠廟有無顯示出靈驗,也成為判別淫祠的另一項標準,若再大膽假設的話,封號或廟額的存在,自唐代後期以後,可能已經成為判別淫祠的標準了。
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封爵基本上是以貴族為下賜的對象。但是自戰國末年以來,編戶齊民的體制逐步成立,政府把下賜封爵的原理逐漸擴大適用於一般基層民眾。經過六朝時期,到了唐代,下賜封爵的範圍更超越人世間,連超自然的神祇世界也包括在裡面了。這件事情就意味著中華帝國的皇帝不僅為地上的統治者,也是管制整個神界的絕對權威者了。禮制並非限於地上世界的秩序觀念,帝國時代的中國就以禮的機制,將皇帝為中心的地上世界之秩序觀念,擴大適用於超自然的世界。如此,國家透過隱藏的社會文化機制的「禮」,不僅掌握一般人民的物質生活,亦可控制他們的精神生活。五禮當中,「吉禮」始終佔著首要的地位,其主要的原因也就在此。
參考書目
一、史料
(一)正史
《史記》,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86。
《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91。
《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78。
《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84。
《晉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92。
《宋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93。
《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75。
《梁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86。
《陳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75。
《魏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93。
《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75。
《周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87。
《南史》,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81。
《北史》,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81。
《隋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93。
《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77。
《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77。
《舊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78。
《新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標點本,1976。
(二)編年史、雜史、史注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
吳 兢《貞觀政要》,點校本,臺北:宏業書局,1990。
司馬光《資治通鑑》,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2。
李 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浙江書局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6。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台北:大化書局,1977。
趙 翼《廿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1988。
(三)政書、類書、禮書、雜家(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干寶著、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卷五,北京:中華書局,1976。
王 溥《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74。
王讜著,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王 涇《大唐郊祀錄》,適園叢書本,附刊於《大唐開元禮》,東
京:古典研究會,1972。
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94。
王應麟《玉海》,台北:華文書局,1964。
仁井田陞《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
池田 溫編輯代表《唐令拾遺補》,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宋敏求《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
李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
杜 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93。new window
徐 松撰《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
馬端臨《文獻通考》,台北:尚務印書館,1987。
秦蕙田《五禮通考》,台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
黑扳勝美編《令義解》,收入《新訂增補國史大系》,東京:吉川
弘文館,1989。
張敦頤著、張忺石點校《六朝事蹟類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蕭 嵩《大唐開元禮》,洪氏唐石經館叢書本,東京:古典研究
會,1972。
謝深甫《慶元條法事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
竇儀等《宋刑統》,台北:仁愛書局,1985。
不著編著《名公書判清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四)經部、子部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
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2。
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5。
劉 安等撰,劉文典校注《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班 固等撰,陳 立校注《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董仲舒撰,蘇 輿校注《春秋繁露》,北京:中華書局,1992。
應 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漢京文化公司,
1983。
(五)文集(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
元 稹《元氏長慶集》,台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本。
皮日休《皮子文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朱 熹《朱文公集》,台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本。
杜 甫著,楊倫注《杜詩鏡銓》,台北,新興書局,1962。
杜 牧《樊川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9。
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台北:華文書局,1965。
李德裕《李文饒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匹部叢刊正編本。
李 翱《李文公集》,台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本。
封 演《封氏聞見記》,上海,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本。
柳宗元《柳宗元集》,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2。
張 說《張說之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本
陸 贄《陸宣公全集》,台北,河洛出版社,1975。
鄭剛中《北山文集》,金華叢書本。
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董 誥等編《全唐文》(附唐文拾遺,唐文續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韓 愈著,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7。
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書社,1994。
(六)地志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徐 松撰,張穆補《唐兩京城坊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
徐 松輯,高敏點校《河南志》,北京:中華書局,1994。
李正宇箋注《古本敦煌鄉土志八種箋證》,台北:新文豐出版公
司,1997年,頁11。
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敏求《長安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施 宿《嘉泰會稽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范成大《吳郡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俞希魯《至順鎮江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常 棠《澉水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陳公亮《淳熙嚴州圖經》,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陳耆卿《嘉定赤城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黃巖孫《仙溪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楊潛修等《雲間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談 鑰《嘉泰吳興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盧 憲《嘉定鎮江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施 諤《淳祐臨安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潛說友《咸淳臨安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張 津等《乾道四明圖經》,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羅 願《新安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羅 濬等《賓慶四明志》,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七)其他
僧 祐《弘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
道 宣《廣弘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
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道 宣《續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
贊 寧《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圓仁著,足立喜六譯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東京:平凡社,1970。
張君房纂輯,蔣力生校注《元笈七簽》,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睡虎地秦墓竹簡》,台北:里仁書局,1981。
唐耕耦、陸宏基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蹟釋錄》(第一輯),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年,頁12-13。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吐魯番出土文書》,北京:文物出
版社,1981-1991。
黃永武編《敦煌寶藏》,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1-1986。
鄧文寬錄校《敦煌天文曆法文獻輯校》,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寧可,郝春文輯校《敦煌社邑文書輯校》,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沙 知錄校《敦煌契約文書輯校》,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趙和平輯校《敦煌表狀箋啟書儀輯校》,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二、近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中文專書
王吉林《唐代宰相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王 青《漢朝的本土宗教與神話》,台北:聯合出版,1998。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台北:彙文堂出版社,1988。
王壽南《唐代政治史論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new window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專刊(78),new window
1996。
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new window
聯書店,1997。
孔飛力(Philip A.Khun)著,陳兼、劉昶譯《叫魂-1768年中國
妖術大恐慌(原題為Soulstealers: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上海三聯書局,1999。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new window
史念海《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甘懷真《唐代家廟禮制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90。new window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江曉原《天學真原》,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朱大渭等《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98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朱瑞熙等《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98年。
牟鍾鑒《中國宗教與文化》,台北:唐山出版社,1995年4月。new window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局,1992。
何啟民《中古門第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78。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new window
版公司,1990。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1980。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1987。new window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台北:木鐸影印本,1983年9月。
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再版。new window
周一良,趙和平《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95。
周一良著、錢文忠譯《唐代密宗》,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胡如雷《隋唐五代社會經濟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96。
姜伯勤《敦煌社會文書導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2。
姜伯勤《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96。
俞偉超《中國古代公社組織的考察─論先秦兩漢的單─僤─彈》,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1998。
馬 新《兩漢鄉村社會史》,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高明士《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東亞世界形成史的一側面》,
台北:國立編譯館,1984。
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台北:明文書局,1996年修new window
訂四版。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高國藩《敦煌民俗資料導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三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和前期的變
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1998。
韋伯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出
版社,1989年版。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
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3月。
陳俊強《魏晉南北朝恩赦制度的探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new window
年6月。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陳榮捷著、廖世德譯《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台北:文殊出版new window
社,1987年。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章 群《唐代祠祭論叢》,台北:學海出版社,1996。
康 樂《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台北:稻禾出
版社,1995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收入於《郭末若全集》卷第一,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郭 凈《儺:驅鬼‧逐疫‧酬神》,香港:珠海出版有限公司,
1993。
堀 毅《秦漢法制史論攷》,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
張 弓《漢唐佛教文化史(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1997。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new window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張國剛《唐代制度》,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1989。
張澤咸《唐代工商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張澤咸《唐代階級結構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張紫晨《中國巫術》,上海:三聯書局,1990年。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new window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1994。new window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國思想史第
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1988年9月。
馮佐哲、李富華《中國民間宗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程 薔、董乃斌《唐帝國的精神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1996。
曾一民《隋唐廣州南海神廟之探索》,台中:東魯書室,1990年new window
1月。
渡邊欣雄《漢族的民俗宗教》,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楊閒奎《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楊 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楊 寬《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楊 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楊 寬《西周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蒲慕洲《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
1995。
蔡尚思《中國禮教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1991。
趙和平《敦煌寫本書儀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4。
劉沛林《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上海:三聯書局,1995。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
劉俊文《唐代法制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
鄭土有、王賢淼《中國城隍信仰》,上海:三聯書局,1994。
蕭登福《道教與佛教》,台北:東大,1995年10月。
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台北:商鼎,
1993。
謝重光《漢唐佛教社會史論》,台北:國際文化,1990。new window
藪內清著,李淳譯《中國科學文明》,高雄:文皇社,1976。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論》(甲、乙部),台北:中央研究
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
(二)中文論文
丁 煌〈唐高祖、太宗對符瑞的運用及其對道教的態度〉,《成功
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報》,第二號,1975年7月。
丁 煌〈唐代道教太清宮制度考〉(上、下),《成功大學歷史學
系歷史學報》,第六、七號,1979年7月、1980年8月。
丁 煌〈唐代及五代道教宗派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學
報》,第九號,1982年9月。
王 素〈吐魯番出土《功德疏》所見西州庶民的淨土信仰〉,收
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1995年。
甘懷真〈鄭玄、王肅天神觀的探討〉,《史原》第十五期,台大new window
歷史學研究所,1986年4月。
全漢勝〈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業〉《五十年來漢唐佛教寺院經
濟研究》,北京師大出版社,1985年。
牟鐘鋻〈中國宗教的歷史特點〉,《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
第二期。
牟鐘鋻〈試論儒家的宗教觀〉,《齊魯學刊》,1993年第四期。
杜正勝〈歷史研究的課題與方法─特就宗教史的研究論〉,《食new window
貨復刊》3─5,1973年8月。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人new window
觀、意義與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3。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聯合月刊》第二十六
期,1983年9月。
何炳棣〈原禮〉,《二十一世紀》第十一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new window
文化研究所,1992年6月。
巫 鴻〈漢明、魏文的禮制改革與漢代畫像藝術之盛衰〉,《九
州學報》三卷二期,1989年6月。
李文潤〈六朝地域人神的形成及其政治文化背景〉,收入谷川道
雄編《日中國際共同研究,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
的作用》,京都,玄文社,1989年。
李文潤〈漢唐荊楚鬼神文化的時代特徵〉,收入鄭學檬、冷敏述
主編《唐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
李斌城〈唐代佛教之爭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2
集。
李斌城〈五代十國佛教研究〉,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一
卷)》,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豐楙〈唐代「洞淵神咒經」寫卷與李弘─兼論神咒類道經的功
德觀〉, 收入《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漢學研究中心編印,1991年。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收入《敬天與
親人─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台北:聯經,1991。
李豐楙〈仙道的世界─道教與中國文化〉收入《敬天與親人─
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台北:聯經,1991。
李豐楙〈廟宇、廟會與休閒習俗─兼及道教廟、道士的信仰習俗〉,
收入行政院文建會主辦《中國休閒生活、文化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1992年6月。
李豐楙〈行瘟與送瘟─道教與民眾瘟疫官的交流和分歧〉,收入new window
《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
究中心,1994年4月。
吳 澤〈西周時代的社神崇拜和社祀制度研究〉,《華東師範大
學學報》,1986年第4期。
林富士〈六朝時期民間社會所祀「女性人鬼」初探〉,《新史學》
7卷4期,1996年12月。
邱添生〈由政治形態看唐宋間的歷史意義〉,《大陸雜誌》第四
十九卷第六期,1974年12月。
邱添生〈由田制與稅法看唐宋間的歷史演變〉,《國立台灣師範new window
大學歷史學報》第四期,1976年4月。
邱添生〈由貨幣經濟看唐宋間的歷史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歷史學報》第五期,1977年4月。
邱添生〈論「唐宋變革期」的歷史意義─以政治、社會、經濟之
演變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七期,1979
年4月。
邱添生〈論唐代中葉為國史中世下限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歷史學報》第十五期,1987年6月。
邱添生〈由世族盛衰看中國中世的社會變遷〉,《第一屆國際唐
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1989年2月。
周紹良〈隋唐以前之彌勒信仰〉,收入湯一介主編《中國宗教:
過去與現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林聰明〈從敦煌文書看佛教徒的造經祈福〉,收入《第二屆敦煌
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1991
年6月。
姜伯勤〈唐貞元、元和間禮的變遷─兼論唐禮的變遷與敦煌元和
書儀研〉,收入黃約瑟、劉健明主編《隋唐史論集》,香港
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3年。
姜伯勤〈天的圖像與解釋─以敦煌莫高窟窟窟頂圖像為中心〉收
入氏著《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1996年11月。
姜伯勤〈唐禮與敦煌發現的書儀〉,《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
姜伯勤〈沙州儺禮考〉,《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
姜伯勤〈高昌湖天祭祀與敦煌祆祀〉,《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
明》。
洪德先〈俎豆馨香─歷代的祭祀〉收入《敬天與親人─中國文化
新論宗教禮俗篇》,台北,聯經,1991年第6次印行。
高明士〈唐代的釋奠禮制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大陸雜誌》
第61卷第5期,1980年11月。
高明士〈隋唐廟學制度的成立與道統的關係〉,《台大歷史系學new window
報》第九期,1982年。
高明士〈隋唐廟學制度的成立與道統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歷new window
史系學報》第九期,1982年。
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漢學研究》4-2,1986年12月。new window
高明士〈隋代的制禮作樂─隋代的立國政策研究之二〉,收入黃
約瑟、劉健明主編《隋唐史論集》,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1993。
高明士 〈論武德到貞觀禮的成立─唐朝立國政策的研究之一〉,new window
收入唐代學術主編《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
北:文津出版社,1993。
高明士〈皇帝制度下的廟制系統─秦漢至隋唐為考察中心〉,《文new window
史哲學報》40期,1993。
高明士〈從律令制論開皇、大業、武德、貞觀的繼受關係〉,收
入《第三屆中國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
唐代學會,1997年6月。
高國藩〈唐代敦煌的看相與算命〉,《歷史月刊》第二十七期,
1990年4月。
高國藩〈唐代人如何解夢〉,《歷史月刊》第三十九期,1991
年4月。
高國藩〈敦煌巫術形態─兼與中外巫術之比較〉,收入《第二屆
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編印,1991
年6月。
唐君毅〈秦漢以後天命思想之發展〉,《新亞學報》6─2。new window
唐長孺〈北朝的彌勒信仰及其衰落〉收入《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長孺〈魏晉期間北方天師道的傳播〉,收入《魏晉南北朝史論
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耕耦〈房山石經題記中的唐代社邑〉,《文獻》,1989年第1期
(總第39期)。
孫昌武〈唐代文人的維摩信仰〉,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
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郝春文〈隋唐五代宋初佛社與寺院的關係〉,《敦煌學輯刊》,
1990年第1期(總17期)。
郝春文〈中古時期儒佛文化對民間結社的影響及其變化〉,收入
鄭學檬、冷敏述主編《唐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4年11月。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沙洲僧尼的宗教收入(一)─兼論儭司〉,
收入《潘石禪先生九秩華誕敦煌學特刊》,台北:文津出版
社,1996年9月。
凌純聲〈中國古代社之源流〉,《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十七期,
1964年春。
席澤宗〈天文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收入《科學史八講》,
台北:聯經,1994年。
夏日新〈魏晉南北朝時期荊州地區佛教的傳播與發展〉,收入
谷川道雄編《日中國際共同研究,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
上所起的作用》,京都,玄文社,1989年。
晁福林〈戰國時期的鬼神觀念及其社會影響〉《中國史研究》,
1998年第2期。
莊吉發〈民間祕密宗教的社會功能〉,《歷史月刊》第八十六期,
1995年3月。
章 群〈唐代之祠廟與神廟〉,收入《嚴耕望先生紀念論文集》,
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10月。
陶希聖〈武廟之政治社會的演變─武成王廟、關帝廟、關岳廟〉,
《食貨月刊》2─5,1972年8月。
陶希聖〈天道人倫一以貫之─太一論與天心論(上、下)〉,《食
貨月刊》16─1、16─3,1986年9月、1986年12月。
陳 華〈中國歷史上的彌勒─未來佛與救世主〉,《歷史月刊》
第八十六期,1995年3月。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考〉,收入《陳寅恪先生文集(二)》,
台北:里仁書局,1982。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收入《陳寅恪先生文集(二)》,
台北:里仁書局,1982。
陳寅恪〈天師道與濱海地區之關係〉,收入《陳寅恪先生文集new window
(二)》,台北:里仁書局,1982。
陳國燦〈唐五代敦煌縣鄉里制的演變〉,《敦煌研究》,1989年第
3期。
陳弱水〈思想史中的杜甫〉,《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第六十new window
九本,第一分,1998年3月。
陳 槃〈泰山主死亦主生說〉,《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第51
本3分,1980。
陳榮捷〈中國宗教中的個人〉收入《中國人的心靈:中國哲學與new window
文化要義》,台北:聯經,1984。
梁滿倉〈論六朝時期的民間祭祀〉,《中國史研究》1991年第3
期。
郭 鋒〈敦煌的“社”及其活動〉,《敦煌學輯刊》第4期,1983
年6月。
康 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研院史語所
集刊》第六十七本,第一分,1996年3月。
張 弓〈唐人的釋門散文〉,收入於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一
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 珣〈台灣的媽祖信仰─研究回顧〉《新史學》六卷四期,1995
年12月。
張寅成〈鄭玄六天說之研究〉,《史原》第十五期,台大歷史學new window
研究所,1986年4月。
張榮明〈論殷周上帝觀〉,《齊魯學刊》,1992年第4期。
張澤洪〈城隍神及其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
期。
勞 榦〈漢代社祀的源流〉,《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十一本,
1947年。
黃一農、張嘉鳳〈中國古代天文對政治的影響─以漢相翟方進自new window
殺為例〉,《清華學報》新二十卷第二期,1990年12月。
黃一農〈敦煌本具注曆日新探〉,《新史學》三卷四期,1992new window
年12月。
黃一農〈通書─中國傳統天文與社會的交融〉,《漢學研究》第new window
14卷第2期,1996年12月。
黃永年〈說狄仁傑的奏毀淫祠〉,收入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
第六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黃克武〈欽天監與太醫院─歷代的科學研究機構〉,收入《中國
文化新論科技篇,格物與成器》,聯經,1982。
黃敏枝〈唐代民間的彌勒信仰及其活動〉,《大陸雜誌》第78
卷第6期。
黃進興〈道統與治統之間:從明嘉靖九年孔廟改制談起〉,《中new window
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六十一本第四分,1992年12月。
黃進興〈權力與信仰:孔廟祭祀制度的形成〉,《大陸雜誌》86new window
─5,1993年5月。
卿希泰〈道教產生的歷史條件和思想淵源〉,《世界宗教研究》,
1980年第2集。
湯一介〈論道教的產生和他的特點〉,收入於湯一介主編《中
國宗教:過去與現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傅樂成〈李唐王室與道教〉,《食貨月刊》9─10,1980年1月。
傅樂成〈唐人的生活〉,收入氏著《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new window
1987年。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收入氏著《漢唐史論集》,聯new window
經,1987年。
蒲慕洲〈西方近年來的生活史研究〉,《新史學》三卷四期,1992
年12月。
楊晉龍〈神統與聖統─鄭玄、王肅「感生說」異解探異〉,中國
文哲研究所集刊第三期,1993年3月。
楊惠南〈一葦渡江‧白蓮東來─佛教的輸入與本土化〉,收入於
《敬天與親人─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台北:聯經,
1991。
楊聯陞〈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食貨》第三卷第八
期,1973年11月。
蔣竹山〈湯斌禁毀五通神─清初政治菁英打擊通俗文化的個案〉new window
《新史學》六卷二期,1995年6月。
蔣竹山〈宋至清代的國家與祠神信仰研究的回顧與討論〉《新史new window
學》第八卷第二期,1997年6月。
寧 可〈記《晉當利里社碑》〉,《文物》,1979年第12期(總283
期)。
寧 可〈漢代的社〉,《文史》第九期,1980年6月。
寧 可〈關於《漢待廷里父老僤賣田約束石券》〉《文物》,1982
年第12期(總319期)。
寧 可〈述社邑〉,《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期。
寧 可〈五斗米道、張魯政權和“社”〉,《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
三聯書店,1988。
寧 可、郝春文〈北朝至隋唐五代間的女人結社〉,《北京師範學
院學報》,1990年第5期。
劉子健〈論中國的宗教和信仰體系〉,《九州學刊》二卷三期,
1988年4月。
劉苑如〈六朝志怪中的女性陰神崇拜之正當化策略初探〉《思與new window
言》第35卷第2期,1997年6月。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研院史語所集new window
刊》第六十三本,第三分,1993年7月。
劉淑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與唐代尊勝經幢的建立─經幢研
究之一〉,《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六十七本,第一分,1996
年3月。
劉增貴〈天堂與地獄:漢代的泰山信仰〉,《大陸雜誌》第九十
四卷,第五期,1997年5月。
鄧嗣禹〈城隍考〉,《史學年報》第2卷第2期,1935年9月。
錢 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收入氏
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年12月第四版。
戴 仁〈敦煌寫本中的解夢書〉〈敦煌的宗教活動和斷代寫本〉,
收入謝和耐等著,耿昇譯《法國學者敦煌學論文選萃》,北
京:中華書局,1993年12月。
戴君仁〈河圖洛書的本質及其原來的功用〉,《台大文史哲學報》new window
第15期,1966年8月。
謝世忠〈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的本質、體系與過程理論─英文論述
中的幾個主要結構論模型〉,《文史哲學報》43期,國立
台灣大學,1995年12月。
顏尚文〈法華思想與佛教社區共同體─以東魏〈李氏合邑造像碑〉
為例〉,《中國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年。
韓國磐〈唐代的食封制度〉《中國史研究》,1982-4。
羅彤華〈漢代的民間結社〉,《大陸雜誌》第82卷第6期,1991
年6月。
嚴耀中〈唐代江南的淫祠與佛教〉,《唐研究》第二卷,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收入《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四new window
本)》,中研院史語所,1972。
饒宗頤〈神道思想與理性主義〉,收入《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new window
四本)》,中研院史語所,1972。
艾麗白〈敦煌寫本中的“大儺”儀禮〉,收入謝和耐等著,耿昇
譯《法國學者敦煌學論文選萃》,北京:中華書局,1993
年12月。
艾麗白〈敦煌寫本中的兒郎偉〉,《法國學者敦煌學論文選萃》。
楊慶堃著、段昌國譯〈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之間的功能關係〉收
入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
業公司,1979。
金子修一〈關於唐代後半的郊祀和帝室宗廟〉收入《第二屆國際
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6月。
妹尾達彥〈河東鹽池的池神廟與鹽專賣制度〉,收入中國唐代學
會主編《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文津
出版社,1993年6月。
春日井明〈中國古代的“氣”和“鬼”〉,《中國史研究》,1989
年第2期。
Arthur F. Wright著,段昌國譯〈隋代思想意識的形成〉,《中國
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1979。
Arthur F. Wright著,陶晉生譯〈唐太宗與佛教〉,收入《唐史論
文選集》,台北:幼獅文化,1990年。
Arthur P. Wolf著,張珣譯《神‧鬼和祖先》,《思與言》第35new window
卷第3期,1997年9月。
李福清(B. Riftin)〈關公傳說與關帝崇拜〉,收入《民間信仰new window
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4
年4月。
M.E.斯波洛著,郭振華摘譯〈宗教:定義與解釋問題〉(譯自《文
化與人生》,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87),《世界宗教》,
1992年1月。
康 豹(Paul Katz)〈中國近世宗教社會史的研究路徑〉,《史
匯》創刊號,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6年。
Terry F. Kleeman〈由祭祀看中國宗教的分類〉,收入李豐楙、朱
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Wolfram Eberhard著、劉紉尼譯〈漢代天文學與天文學家的政治
功能〉,收入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
聯經,1979年修訂本。
(三)中文學位論文
張寅成《西漢的宗廟與郊祀》,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85年。
甘懷真〈唐代京城社會與士大夫禮儀之研究〉,國立台彎大學歷new window
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12月。
金相範《唐代封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6月。
張文昌《唐代禮典的編纂與傳承─以《大唐開元禮》為中心》,new window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陳正宜《唐代傳奇中的道教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11月。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理念的形成及政策的推展》,國立new window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6月。
羅彤華《唐代民間借貸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new window
士論文,1996年3月。
(四)日文專書
中村治兵衛《中國シャームニズムの研究》,東京:刀水書房,1992
年6月。
中村裕一《唐代制敕研究(上、下)》,東京:汲古書院,1991
年。
中村裕一《唐代公文書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6年。
池田溫《中國古代籍帳研究─概觀‧錄文》,東京:東京大學出
版會,1979。
池田溫責任編集《敦煌の社會》,敦煌講座3,大東出版社,東
京:1981
那波利貞《唐代社會文化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74。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國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
版會,1983年初版。
谷川道雄《中國中世社會と共同體》,東京:國書刊行會,1976。
金岡照光《敦煌の民眾─生活と思想》,東京評論社,1983。
尾形勇《中國古代の家と國家─皇帝支配下の秩序構造》,東京:
岩波書店,1979年。
宮川尚志《六朝史研究(宗教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77
年第三刷。
堀敏一《中國古代の家と集落》,東京:汲古書院,1996年。
渡邉義浩《後漢國家の支配と儒教》,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會
社,1995年2月初版
澤田瑞穗《中國の民間信仰》,工作舍,1982年。
(五)日文論文
土肥義和〈唐‧北宋間の「社」の組織形態に關る一考察─敦煌
の場合を中心に〉,收入堀敏一先生古稀記念《中國古代の
國家と民眾(下冊)》,東京:汲古書院,1995年3月。
小島 毅〈郊祀制度の變遷〉,《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08
期(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9年2月。
小島 毅〈城隍制度の確立〉,《思想》792號,1990年。
小島 毅〈正祠と淫祠─福建地方志における記述と論理〉《東
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14冊,1991。
仁井田陞〈唐代の封爵及び食封制〉,《東方學報》,十冊之一,1939
年10月。
中村哲夫〈城隍信仰からみた舊中國の國家と社會〉,收入於氏
著《近代中國社會史研究序說》,法律文化社,1984年。
今枝二郎〈玄宗治下民眾動向〉,收入《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賀
紀念論集》,東京:圖書刊行會,1982年。
池田末利〈中國における至上神儀禮の成立〉收入氏著《中國古
代宗教史研究》,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1年。
好並隆司〈中國古代祭天思想の展開〉,《思想》608,後來收
入氏著《秦漢帝國史研究》,東京,未來社,1984年。
好並隆司〈中國古代における山川神祭祀の變貌〉,收入氏著 《秦
漢帝國史研究》,東京:未來社,1984年第一版。
守屋美都雄〈社の研究〉,《史學雜誌》59-7,東京大學文學部
史學會,1950年7月。
西嶋定生〈漢代における即位儀禮─とくに帝位繼承のばあい
について〉《山本博士還曆紀念東洋史論叢》,東京:山川出
版社,1972年。
金子修一〈中國古代における皇帝祭祀の一考察〉,東京,《史
學雜誌》,87-2,1978年。
金子修一〈魏晉より隋唐に至る郊祀‧宗廟の制度について〉,
東京,《史學雜誌》,88-10,1979年。
金子修一〈國家と祭祀:中國─郊祀と宗廟と明堂及び封禪〉收
入《東アジア世界における日本古代史講座》,東京:學生
社,1982年。
金子修一〈則天武后の明堂について─その政治的性格の檢討〉,
收入《律令制─中國、朝鮮の法と國家》,東京,汲古書院,
1986。
金子修一〈唐代皇帝祭祀の親祭と有司攝事〉,收入《東洋史研
究》第四十七卷第二號,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會,1988年9
月。
金子修一〈唐後半期の郊廟親祭について─唐代における皇帝の
郊廟親祭その(3)〉,《東洋史研究》,第55卷第2號,
1996年。
金井德幸〈宋代の村社と社神〉,《東洋史研究》38-2,1979
年9月。
金井德幸〈宋代の村社と宗族─休寧縣と白水縣における二例〉,
收入《歷史における民眾と文化─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賀記
念論文》,東京:國史刊行會,1982年9月。
金井德幸〈宋代浙西の村社と土神─宋代鄉村社會の宗教構造〉,
收入《宋代史研究會研究報告》第二集,東京:汲古書院,
1986年10月。
金井德幸〈南宋における社稷壇と社廟について─鬼の信仰を中
心として〉,收入酒井忠夫主編《台灣の宗教と中國文化》,
東京:風嚮社,1992年。
金井德幸〈南宋の祠廟と賜額について─釋文向と劉克莊の視
點〉,收入宋代史研究會編《宋代の知識人─思想‧制度‧
地域社會》,東京:汲古書院,1992年。
松本浩一〈宋代の賜額‧賜號について─主として『宋會要輯稿』
にみえる史料から〉,收入野口鐵郎編《中國史における中
央政治と地方政治》,昭和六十年度科研費報告,1986年。
松本浩一〈中國村落における祠廟とその變遷─中國の祠廟に關
する研究動向問題點1〉《社會文化史學》第31號,1993年
9月。
妹尾達彥〈唐代長安の盛り場(中)─皇帝儀禮の舞台を中心に〉
《史流》第三十號,1989年。
妹尾達彥〈唐長安城の儀禮空閒─皇帝儀禮の舞台を中心に〉《東
洋文化》第七二號,1992年。
竺沙雅章〈敦煌出土「社」文書の研究〉,《東方學報》,第35冊,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64年3月。
須江隆〈徐偃王廟考─宋代の祠廟と關する一考察〉,《集刊東洋
學》69,1993。
須江隆〈唐宋期における祠廟の廟額、封號の下賜について〉, 《中
國─社會と文化》第九號,1994年6月,中國社會文化學
會。
森田憲司〈文昌帝君の成立─地方神から科舉神へ〉,收入梅原
郁《中國近世の都市と文化》第九號,1984。
濱島敦俊〈明初城隍考〉,《榎博士頌壽紀念‧東洋史論叢》,汲
古書院,1988。
濱島敦俊〈明清江南城隍考〉,唐代史研究會編《中國都市の歷
史的研究》,刀水書房,1988。
濱島敦俊〈明清時代、江南農村の「社」と土地廟〉收入《山根
幸夫教授退休記念明代史論叢》,東京:汲古書院,1990年。
礪波護〈隋の貌閱と唐初の食實封〉,《東方學報》三七,1966
年。
(六)英文專書
Brian E. McKnight, The Quality of Mercy - Amnesti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Justic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1. David Johnson, Andrew Nathan, Evelyn Rawski,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Howard J. Wechsler, Offerings of Jade and Silk: Ritual and Symbol
in the Legitimation of the T’ang Dynasty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1985.
Michael Loewe, Chinese Ideas of Life and Death;Faith, Myth and
Reason in the Han Period(B.C202-A.D.220),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82.
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Sidney D.Gamble, Ting Hsien, a North China Rural Community,
New York, 1954
Stephen Teiser, 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New Jerse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Valerie Hansen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New
Jerse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Yang,C.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6.
(七)英文論文
David Johnson“The City-God Cults of T’ang and Sung China”
Havard Journal of Asia,Vol.45,No.2.
Erik Zurcher,“Buddhist influence on Early Taoism”, T’oung Pao
65.1-3,1980.
Stephen F. Teiser“Popular Religio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4, No.2, May1995.
Stephen F. Teiser“The Groth of Pugatory”In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China, Edited by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Peter N.Gregor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3.
Terry F Kleeman“The Expansion of The Wen-Chang Cult” In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China, Edited by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Peter N.Gregor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