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末清初吳中詩學研究----以分解說為中心
作者:江仰婉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吳宏一
陳耀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分解分解說吳中吳淇明末清初金聖歎徐增顧以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7
「分解說」在中國詩學史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詩學主張,因為它只屬於詩學領域中的「鑒賞論」而已,和詩歌原理、源流、體製、作者修養等問題都沒有關係。它甚至連「鑒賞論」都不是,只能算是一種「鑒賞方法」,因為「分解說」的代表人物像金聖歎、徐增,都沒有把自己的觀點寫成詩話,也沒有建立一套完整有系統的鑒賞理論,而是以實際的評點作品來呈現他們「金針度人」的企圖心。因此我們看不到「分解說」的理論系統,卻可以藉由作品的評鑑來了解其具體的方法與用心。
金聖歎之所以會提倡「分解說」這種評論詩歌的方法,是因為傳統詩學討論詩歌的議題,常常集中在原理論、創作論、修養論等範圍,即使談到鑒賞論,也是討論一些原則性的問題,較少針對作品本身分析其細部的技巧。
就算談到了作品本身,一般人的評論法也只是含糊籠統的說幾個字的總評,像「妙」、「佳」之類很抽象的形容詞,是屬於感悟式的批評。元好問的〈論詩絕句〉挑明了說「鴛鴦繡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認為不可以把詩人創作的過程和技巧說給讀者知道。明清時期還流行「詩在可解不可解之間」的說法,似乎詩如果落意在文字上,韻味就減少了。
這種論詩的態度常常造成大家欣賞或研究詩歌時各說各話的情形,對行家來說當然無妨,但是對領悟力較弱或初學詩者,幫助是非常有限的,他們很難從前輩的評點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金聖歎很反對感悟式的批評法,他最恨「鴛鴦繡出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君」之說,還認為「詩妙處正在可解不可解之間」這句話是冬烘先生說不出詩好在哪裡的藉口。他認為詩一定能解,他也願意解詩,願意把金針度與人,讓其他人都能確實掌握住詩的妙處,所以提出了「分解說」來解決作品評鑒的問題。
「分解說」的「解」,指的是「段落」,也就是說,在評註詩歌之前,先將詩歌分出「解數」(即「段落」),再逐段分析。所以這套方法可以分成兩個層面來討論,一個是從作品的結構來研究,另一個是從文字的部分逐句分析,兩個層面互相搭配,在結構解析時,除了考慮到詩法外,還要兼顧情意的合理性。
作品分出解數的目的是為了將整首詩分析得更透徹,分析透徹後,還要再把整首詩貫串起來,讓讀者能夠深入了解整首詩到底好在哪裡,以達到金針度人的目的。
在當時認同金聖歎的作法並且繼承其觀念的,是同鄉的徐增,他也以「分解說」來評鑒詩歌。這兩人前後呼應,可以說是「分解說」的二員大將。但是除了這兩人外,在同一時代、同一地點「吳中」,也有其他人以類似的作法評詩。例如顧以安,他的時代比徐增稍晚,鑒賞詩歌的方法和「分解說」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他不講「分解」,卻會用詩法把詩歌分出段落,也會針對詩歌進行結構和文字的分析。還有吳淇,在論評詩歌時,雖然不談詩法、不分「解數」,但還是會依照文意討論結構問題,把詩歌分出段落,再逐句分析。吳淇選評詩歌的對象和他「不分解數」的作法,表面上看來和「分解說」好像無關,但是他對結構和文意的評論,作法卻和「分解說」類似。
金聖歎和徐增的確是「分解說」的核心代表,顧以安是其羽翼,而吳淇稱得上是「分解說」的外圍人物,是「分解說」的延伸。因為四人是同時期、同地點、作法類似者,故本論文將其並列為「分解說」成員。雖然後來還有作法相同的人,但因為時代較晚,所以視之為「分解說的迴響」。
  「分解說」最大的貢獻,在於能以詩法或文意將詩歌結構分析得脈絡分明,詳細解說文字技巧,還能逐句探討作者情意。若遇典故、史實,也都一一詳解。這種在結構上將詩歌分出層次,再進行細部分析的評詩法,能把詩歌的形式和內容做最緊密的結合,對讀者而言,實在有如學詩之津樑。讀者不但可以掌握住詩歌的情意,還能藉由結構的分析,學會作詩的技巧,這是一般感悟式的評點無法帶給讀者的成就。
另一方面,詩歌在「分解說」的評點下,得以盡展作者筆下未盡之胸臆,使詩歌生命力得以完全發揮,也免除感悟式批評中,讀者可能「悟不出所以然」的尷尬。藉由「分解說」的分析,為作者尋找更多的知音,這對作者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收穫?
在一一詳說典故、解析技巧的同時,「分解說」的成員為了力求詳盡,常被批評為「牽強附會」。不過所謂「牽強附會」,其實是個人的評詩習慣,問題不在「分解說」這個方法的本身。只是因為「分解說」比「感悟式批評法」詳細,所以以「分解說」評詩者,個人「牽強附會」顯露的機會較多,而「感悟式批評法」則「少說少錯」,如此罷了。是故「牽強附會」者是「人」,不是「分解說」,「分解說」只不過提供了比較多的機會讓人「牽強附會」而已。
再者,讀者認知也會影響對於「牽強附會」一事的看法。有時除非作者親自說詩,或者讀者已找出具體實證,否則主觀認為只有自己掌握住作者心意,而指責他人「牽強附會」,並不公允。何況作品在脫離作者後,有其獨立的生命,在「欣賞即是創作」的開放觀念中,讀者論詩本來就可以持有和作者不同的看法,這樣應該也就沒有所謂「牽強附會」之事了。所以是否真的「牽強附會」,牽涉到讀者的認知問題,不見得一定是「分解說」的缺點。整體而言,「分解說」在詩學上的貢獻,應該是功大於過的。
不過傳統詩學的觀念,向來都希望能保全詩歌意象的完整性,金聖歎等人如此分解詩歌,引起許多人的誤會與不滿,認為他破壞了詩歌的完整性。更不巧的是「分解說」提出不久, 北方竟出現了「神韻說」。雖然「分解說」的評詩方法十分科學,但是它畢竟只是一種「鑒賞方法」,連「鑒賞論」都稱不上,而且它的主力詩學家也只有金聖歎、徐增二人,顧以安和吳淇都已經是「分解說」的轉變。而「神韻說」的提出者是詩學泰斗王士禎,王士禎的詩友、門人眾多,這對學說的傳播十分有利。
「神韻說」的內涵是以發揚詩歌的意境之美為主,它並不從詩法來要求詩歌,但是在審美的觀念上,卻迎合了傳統詩學的主流思想,所以「神韻說」一出,就盛行於詩壇,「分解說」也因而被「神韻說」的光芒蓋過。就算後來詩人覺得「神韻說」太過空廓,想再回頭掌握一些實際的詩法,也還有沈德潛從「神韻說」修正而來的「格調說」,所以不管是內在條件或外在環境,都不利於「分解說」的發展。
可貴的是「分解說」在清代仍然得到不少迴響,越來越多人放棄感悟式的評點法,開始詳細分析詩歌。雍正朝、乾隆朝、道光朝,陸陸續續都出現了以「分解說」評詩的作品。甚至到民國初俞陛雲作《詩境淺說》評解唐詩,所採用的方法也一樣是「分解說」。這樣的作法一直沿續現今,現今坊間流行許多賞析類著作或所謂的「賞析辭典」,雖然已從「分解說」演變成不從詩法分解的「逐句分析法」,但是他們詳盡介紹典故、技巧、作者情意的作法,其實都是本著金聖歎當初「金針度人」的精神。
從「分解說」演變到現代的「逐句分析」,在解詩的詳盡度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差別只是在於「結構分析」的部分被忽略了。不過讀者的需求會領導評論的方法,從「分解說」演變到「逐句分析」應該也是時勢所驅。因為民國以來,鑽研於傳統文學的人越來越少,目前坊間流行的賞析著作及詞典,可以方便讀者在即使沒有詩學基礎的條件下,用最短的時間體會到古典文學之美。這些讀者不見得有耐心研讀詩法,也不見得想藉由研習詩法來學寫詩,「分解說」對他們來說可能太過繁瑣,也太過專業;「逐句分析法」就剛好符合讀者需求。所以「分解說」會被「逐句分析法」取代,應該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中的應變之道。雖然「逐句分析法」在方法上簡化了,可是精神還是延續了「分解說」。
參考書目
一、「分解說」評著
聖歎選批唐才子詩 金聖歎 臺北‧正中書局 民國45年初版
才子杜詩解 金聖歎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68年初版
杜詩欣賞 金聖歎 臺北‧新陸書局 民國44年初版
金聖歎評點才子全集 林乾主編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金聖歎全集 金聖歎 臺北‧長安出版社 民國75年9月初版
而菴說唐詩 徐增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0年12月1版
唐律消夏錄 顧以安 清光緒刊本
六朝選詩定論 吳淇 雨蕉齋藏版
古詩十九首解 張庚 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第1版
古詩賞析 張玉穀 光緒十三年姑蘇思義堂刊本
唐詩三百首注疏 蘅塘退士選輯 章燮注疏 臺北‧華正書局 民國63年1版
月午樓古詩十九首詳解 饒學斌 光緒元年至二年刊本
詩境淺說 俞陛雲 上海‧開明書店 民國36年初版
二、圖輿、方志
中國歷代地圖集 譚其驤主編 臺北‧曉園出版社 1991年1版
清史稿地理志 臺北‧洪氏出版社 民國70年初版
蘇州府志 中國方志叢書 臺北‧成文出版社 民國72年
正德姑蘇志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 上海‧上海書店 1990年1版
崇禎吳縣志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 上海‧上海書店 1990年1版
乾隆吳縣志 中國地方志集成 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1年1版
吳縣志 中國方志叢書 臺北‧成文出版社 民國72年
長洲縣志 明 張德夫等 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 北京‧中國書店 1992年1版
乾隆長洲縣志 清 李光祚等 中國地方志集成 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1年1版
乾隆元和縣志 清 許治等 中國地方志集成 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1年1版
常熟縣志 吳相湘主編 中國史學叢書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54年1版
吳地記 唐 陸廣微 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1版
吳郡志 宋 范成大 百部叢書集成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4年初版
外岡志(見重輯楓涇小志) 曹相駿纂許光墉增纂. 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 上海‧上海書店 1992年1版
吳邑志 楊循吉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 上海‧上海書店 1990年1版
三、吳地發展史料
江蘇史綱 江蘇社會科學院 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1版
吳文化史叢 王友三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3年1版
蘇州地區社會經濟史 范金民、夏維中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版
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 傅衣凌 臺北‧谷風出版社 民國75年1版
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 傅衣凌 臺北‧谷風出版社 民國75年1版
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 傅衣凌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年初版
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 傅衣凌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年初版
廣志繹 王士性 元明史料筆記叢刊 北京‧中華書局 1981年1版
二十二史劄記 趙翼 百部叢書集成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5年初版
明清蘇州工商業碑刻集 蘇州歷史博物館, 江蘇師範學院歷史系,南京大學明清史研究室合編 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1年1版
江蘇航運史 束方昆主編. 中國水運史叢書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9年初版
明清蘇州農村經濟資料 洪煥椿編.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8年1版
復社紀略 陸世儀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
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 謝國楨 臺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67年3版
四、傳記資料
中吳紀聞 宋 龔明之 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1版
唐才子傳 元 辛文房 臺北‧廣文書局 民國58年1版
吳中舊事 元 陸友仁 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1版
吳中人物志 明 張昶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1版
姑蘇名賢小紀 明 文震孟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版
吳中往哲記 明 楊循吉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85年初版
續吳中往哲記、補遺 明 黃魯曾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民國85年初版
吳郡五百名賢圖傳贊 清 顧沅 臺北‧廣文書局 1978年1版
吳門耆舊記 清 顧承 百部叢書集成三編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60年初版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清 李桓輯 清代傳記叢刊 臺北‧明文書局 民74年初版
靈隱寺志 清 孫治、徐增 中國佛寺誌叢刊 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初版
明清江蘇文人年表 張慧劍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版
吳地文史家 夔寧、韓文寧 吳文化知識叢書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1996年1版
金聖歎傳 陳登原 臺北‧華世出版社 民國65年1版
江浙藏書家史略 吳辰伯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71年初版
江蘇歷代文學家 李紹成等 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年初版
皇清書史 李放 百部叢書集成續編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9年1版
清代七百名人傳 蔡冠洛 清代傳記叢刊 臺北‧明文書局 民國74年初版
碑傳集補 閔爾昌 四庫善本叢書 臺北‧藝文印書館 不著版期
清人室名別號字號索引 楊廷福、楊同甫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1版
清代文讞紀略 歸靜先 臺北‧文海出版社 1971年出版
列朝詩集小傳 錢謙益 臺北‧世界書局 民國74年3版
本朝名家詩鈔小傳 鄭方坤 百部叢書集成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5年
五、詩話
二十四詩品 司空圖 (收錄於歷代詩話) 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72年初版
藏海詩話 吳可 百部叢書集成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4年初版
六一詩話 歐陽修 (收錄於歷代詩話) 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72年初版
中山詩話 劉攽 (收錄於歷代詩話) 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72年初版
王直方詩話 王直方 (收錄於宋詩話輯佚) 臺北‧華正書局 民國70年初版
石林詩話 葉夢得 (收錄於歷代詩話) 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72年初版
詩人玉屑 魏慶之 臺北‧世界書局 民國69年5版
歲寒堂詩話 張戒 (收錄於歷代詩話續編) 臺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72年初版
滄浪詩話 嚴羽 (收錄於歷代詩話) 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72年初版
懷麓堂詩話 李東陽 (收錄於歷代詩話續編) 臺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72年初版
四溟詩話 謝榛 (收錄於歷代詩話續編) 臺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72年初版
藝苑卮言 王世貞 (收錄於歷代詩話續編) 臺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72年初版
逸老堂詩話 俞弁 (收錄於歷代詩話續編) 臺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72年初版
薑齋詩話 王夫之 (收錄於清詩話)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66年再版
梅村詩話 吳偉業 叢書集成續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8年1版
詩筏 賀貽孫 (收錄於清詩話續編)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74年初版
圍爐詩話 吳喬 百部叢書集成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4年初版
西崑發微 吳喬 百部叢書集成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4年初版
原詩 葉燮 (收錄於清詩話)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66年再版
帶經堂詩話 王士禎 臺北‧廣文書局 民國60年初版
蠖齋詩話 施閏章 (收錄於清詩話)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66年再版
說詩晬語 沈德潛 (收錄於清詩話)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66年再版
隨園詩話 袁枚 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73年初版
昭昧詹言 方東樹 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74年初版
六、前人詩文集、雜著
文心雕龍 劉勰 百部叢書集成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4年出版
樊川文集 杜牧 四部叢刊 臺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79年初版
張右史文集 張耒 四部叢刊 臺北‧商務印書館 1989年1版
夢溪筆談 沈括 百部叢書集成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4年出版
鹽鐵論 桓寬 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1年1版
萬曆野獲編 沈德符 筆記小說大觀 臺北‧新興書局 民國77年初版
吳中故語 楊循吉 筆記小說大觀 臺北‧新興書局 民國77年初版
絳雲樓書目 錢謙益 百部叢書集成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5年初版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 黃丕烈 百部叢書集成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55年初版
縣笥瑣探摘抄 劉昌 叢書集成初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1版
澹生堂藏書約 祁承 火 業 叢書集成新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5年初版
藏書紀要 孫從添 叢書集成新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5年初版
經籍會通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 明萬曆間刊本
藏書紀事詩 葉昌熾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9年1版
韋蘇州集 韋應物 四部備要 臺北‧中華書局 民國54年1版
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四部叢刊 臺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68年1版
文徵明集 文徵明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1版
瀛奎律髓 方回 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72年
高青丘集 高啟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版
震川先生集 歸有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1版
唐伯虎詩輯逸箋註 鄭騫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71年初版
焚書 李贄 四部刊要 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73年初版
白蘇齋類集 袁宗道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1版
袁宏道集 袁宏道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1版
隱秀軒集 鍾惺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1版
牧齋初學集 錢謙益 四部叢刊初編 上海‧上海書店 1989年初版
牧齋有學集 錢謙益 四部叢刊初編 上海‧上海書店 1989年初版
安雅堂稿 陳子龍 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 民國64年
陳忠裕全集 陳子龍 清嘉慶八年簳山草堂刊本
梅村家藏稿 吳偉業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64年初版
翁山文外 屈大均 四庫禁燬書叢刊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8年1版
獨漉堂詩集 陳恭尹 四庫禁燬書叢刊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8年1版
鈍吟雜錄 馮班 叢書集成新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5年初版
撫雲集 錢良擇 舊鈔本
已畦文集 葉燮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民國86年初版
曝書亭集 朱彞尊 四部叢刊 臺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79年初版
艮齋雜說‧續說 尤侗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1版
香祖筆記 王士禎 臺北‧廣文書局 民國57年1版
海虞詩苑 王應奎 舊鈔本
柳南隨筆 王應奎 叢書集成新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75年初版
落帆樓文集 沈垚 吳興叢書 民國七年吳興劉氏嘉業堂刊本
侯朝宗文鈔 侯方域 舊鈔本
劉大櫆集 劉大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1版
惜抱軒文集 姚鼐 清嘉慶辛酉年刊本
清人文集別錄 張舜徽 北京‧中華書局 1963年1版
陳確文集 陳確 北京‧中華書局 1979年1版
清詩匯 徐世昌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6年初版
四庫全書總目題要 紀昀等 板橋‧藝文印書館 民國68年5版
清詩紀事初編 鄧之誠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初版
七、詩文總集
增補六臣註文選 蕭統編 李善等註 臺北‧華正書局 民國70年
河嶽英靈集 殷璠 四部叢刊 臺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79年初版
吳都文粹 鄭虎臣 四庫全書珍本 臺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65年
吳都文粹續集 錢穀 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72年
明文海 黃宗羲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1版
詩歸 鍾惺、譚元春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民國86年初版
全唐詩稿本 錢謙益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68年1版
唐人萬首絕句選 王士禎 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70年2版
飴山詩集 趙執信 四部備要 臺灣‧中華書局 1927-1935年
明詩綜 沈德潛 臺北‧世界書局 民國59年再版
八、詩文集評、註
集千家注批點補遺杜詩集 劉辰翁批點 高楚芳編 臺北‧大通書局 民國63年初版
杜工部詩范德機批選 范木亨 批點 臺北‧大通書局 民國63年初版
名賢詩評 俞允文編 臺北‧廣文書局 民國61年初版
虞山二馮先生評閱才調集 馮舒、馮班 宛委堂刊本
紀昀刪正二馮先生評閱才調集 紀昀 鏡煙堂本
唐賢三昧集箋註 王士禎選、黃香石評、吳退庵等註 臺北‧廣文書局 民國57年初版
唐詩別裁集 沉德潛 香港‧中華書局 1977年1版
杜詩評鈔 沉德潛 臺北‧廣文書局 民國65年初版
杜詩偶評 沉德潛 北京‧中文出版社 民國66年初版
評選古詩源 沈德潛 光緒二十年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影印本
方東樹評今體詩鈔 方東樹 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64年初版
古詩評選 王夫之 臺北‧太平洋書店 民國22年
古詩評註 王文濡 臺北‧廣文書局 民國71年再版
九、今人論集
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 朱自清 大千出版社 不著版期
劉師培全集 劉師培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1997年1版
古典文學論叢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增刊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版
夢苕庵詩話 錢仲聯 山東‧齊魯書社 1996年1版
中國詩學體系論 陳良運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版
詩學‧詩觀‧詩美 陳良運 南昌市‧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1年初版
錢謙益與明末清初文學 孫之梅 山東‧齊魯書社 1996年1版
中國古代文論研究論文集 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論資料編選組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1版
中國古代文論研究方法論集 華東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 山東‧齊魯書社 1987年1版
中國古代美學範疇 曾祖蔭 臺北‧丹青圖書公司 民國86年初版
道家與道家文學 李炳海 臺北‧麗文文化公司 民國83年初版
清代詩論研究 王英志 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6年1版
中國詩話史 蔡鎮楚 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 1988年初版
復古學派與明代文學思潮 廖可斌 臺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83年初版
清代廣東詩歌研究 嚴明 臺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80年初版
清代詩歌發展史 霍有明 臺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83年初版
清詩流派史 劉世南 臺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84年初版
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 郭紹虞 臺北‧丹青圖書公司 民國74年1版
中國詩學大綱 陳鴻烈 臺北‧商務印書館 民國65年1版
顧頡剛讀書筆記 顧頡剛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民國79年初版
中國詩學 劉若愚原著 杜國清中譯 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70年3版
中國文學理論 劉若愚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74年2版
清代詩學初探 吳師宏一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5年再版
清代文學批評論集 吳師宏一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998年1版
明清文學批評 張健 臺北‧國家出版社 民國72年初版new window
清代詩話研究 張建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民國82年初版
王漁洋詩論之研究 黃景進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69年初版
隨園及其性靈詩說之研究 司仲敖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77年初版
詩筏研究 龔顯宗 高雄‧復文圖書 民國82年初版
歷朝詩話析探 龔顯宗 高雄‧復文圖書 民國79年初版
詩話續探 龔顯宗 高雄‧復文圖書 民國78年再版
明代文學批評研究 簡錦松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8年初版
清初虞山派詩論 胡幼峰 臺北‧國立編譯館 民國83年初版
沈德潛詩論探研 胡幼峰 臺北‧學海出版社 民國75年出版
中國文學批評史 郭紹虞 臺北‧明倫出版社 民國60年初版
中國文學批評史 顧易生、王運熙主編 臺北‧五南出版公司 民國82年2版
中國文學理論史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 臺北‧洪業文化公司 1994年初版
明代文學批評史 鄔國平、王鎮遠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1版
清代文學批評史 鄔國平、王鎮遠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版
清代文學評論史 青木正兒 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民國58年出版
錢謙益藏書研究 簡秀娟 臺北‧漢美圖書公司 民國80初版
清初藏書家錢曾研究 湯糸旬 臺北‧漢美圖書公司 民國80年初版
十、學位論文
金聖歎的文學批評考述 陳萬益 民62 台大中文 碩士論文
金聖歎詩學研究 廖淑慧 民80 輔大中文 碩士論文
金聖歎文學批評理論之研究 李文赫 民88 政大中文 博士論文new window
而菴說唐詩研究 郭寶元 民82 東吳中文 碩士論文
明代中葉吳中名士詩歌研究 林賢得 民75 師大國文 碩士論文
明代中期吳中文壇研究----一個地域文學的考察 范宜如 民89 師大國文 博士論文new window
明代中期蘇州文人生活研究 邵曼珣 民89 東吳中文 博士論文new window
明代書坊之研究 陳昭珍 民74 臺大圖書資訊 碩士論文
明代蘇常地區出版事業之研究 麥杰安 民85 臺大圖書管 碩士論文
明代的蘇州藏書----藏書家與藏書生活 陳冠至 民87 文化史學 碩士論文
十一、期刊論文、單篇論文
題畫詩與畫題詩 鄭騫 中外文學 8卷6期 民國68年11月new window
明代蘇州營利出版事業及其社會效應 邱澎生 九州學刊 5卷2期 民國81年10月
吟邊小識 俞陛雲 同聲月刊 第1卷11號
杜詩「沉鬱頓挫」新解 蕭麗華 國立編譯館館刊16卷1期 民國76年1月
詩之妙可解?不可解? 黃景進 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1年
區域特性與文學傳統 龔鵬程 古典文學第十二集 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81年new window
明代中期蘇州文人尚趣之研究 邵曼珣 古典文學第十二集 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81年new window
金聖歎詩歌評點中的美學問題 邵曼珣 文學與美學第五集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84年
金聖歎與哭廟案考辨 陳潛之 明清小說研究 6輯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浪翻古今是非場──從作品過程看金聖歎詩歌評點接受 劉苑如 中華學苑 44期new window
《詩筏》「化境」說研究 江仰婉 東吳文史學報11期 民國82年3月new window
明代「畸人」與「畸人文學」 鄭利華 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7年1月
論吳體 郭紹虞 古典文學論叢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增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
金批唐詩論 胡光波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
金聖歎杜詩批解的文學批評學透視 周興陸 文學遺產 1998年 第3期
十二、西方美學理論引用書目
美學原理 克羅齊 臺北‧正中書局 民國36年初版
藝術論 托爾斯泰 臺北‧遠流出版社 民國78年初版
文藝心理學 朱光潛 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民國73年增定7版new window
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 朱光潛 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民國73年1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