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代台灣地方議會與領導階層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1920-1960)
作者:王御風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Fong W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鄭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6
主題關鍵詞:高雄市議會社會階層social classcity councilKaohsiung C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5
本文以1920至1960年間,高雄市四階段之議會:日治市協議會(1920~1935)、日治市會(1935~1945)、戰後市參議會(1946~1950)、戰後市議會(1950~1960)做為討論,從此觀察高雄市地方政治及社會階層之變遷。
日治市協議會、日治市會、戰後市參議會、戰後市議會為台灣市級地方議會四個階段。1920年之日治協議會員全為官派。1935年之日治市會,為台灣首次議員選舉,但仍有一半市會會員為官派。1946年之戰後參議會,所有參議員由選舉產生,但為間接民選。直到1950年之戰後市議會,議員才全由直選誕生,延續至今。由此可見,今日台灣的議會民主,為逐步擴展而成。
在議會中,議員更構成高雄市最重要的社會領導階層。高雄市在日治時期之議員是以商人及日人為主,此亦為高雄市日治協議會及市會最重要之特色。戰後日人撤退,台籍人士填補其權力真空,市參議會形成全為台人之議會。但在二二八之後,台籍政治菁英因此多半退隱,1950年之市議會改由同鄉會為主之「地方派系」掌控。
經由高雄市之經驗,對照前人之台灣地方政治研究,可發現以往認為台灣地方政治從日治至戰後,僅於二二八時發生斷層之看法,有重新討論之空間,從此亦可瞭解台灣地方政治中各區域發展均有所差距。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Kaohsiung City Council in the following four periods: city council under Japanese rule from 1920 to 1935, city council under Japanese rule from 1935 to 1945, post-war city council from 1946 to 1950, and post-war city council from 1950 to 1960.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transformations of Kaohsiung political and social stratum throughout these periods.
The above mentioned four periods also outline the developments of Taiwan local councils. In 1920, local councils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out Taiwan, with all the councilors appointed. In 1935, local councils began to be opened for election, but with half of the seats still appointed. Starting from 1946, for the first time, all seats in local councils were open for general election, although an indirect one. From 1950 onwards, local councils started to implement direct popular elections, which last till the present day.
In Kaohsiung, city councilors also constructed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class. During Japanese rule, Kaohsiung City Council was dominated by businessmen and Japanese, and this wa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city council at that time. After World War II, with the withdrawal of Japanese, Taiwan natives filled in the power vacuum, and the city council also became truly a Taiwanese organization. However, after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most Taiwanese political elites departed from public affairs, and after 1950, City Council was controlled by “local fractions” consisting of various “townsmen association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s of Kaohsiung City council, and in reference to previous studies on Taiwan local politics, the commonly believed theory that Taiwan local political developments from Japanese rule to the post war era is a continuum, with the only discontinuity happened during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needs to be reexamined. It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s in each area are in fact different.
中、日文

檔案、市志、史料彙編(按年代排列)

台灣總督府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高雄州役所
1920-1942 《高雄州報》。
1928-1939 《高雄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1985年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高雄州要覽》。1985年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高雄市役所
1939-1941 《高雄市報》。
1928 《高雄市役要覽》。 1985年3月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1932 《高雄市役要覽》。 1985年3月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1934 《高雄市役要覽》。 1985年3月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1936 《高雄市役要覽》。 1985年3月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陳誠
《石叟叢書》
不著撰人
1952 《台灣地方派系調查專報》。手寫影印本。
高雄市議會秘書室編
1953-1954 《台灣省高雄市議會第二屆歷次大會議事錄》。高市:高雄市議會秘書室。
1955-1957 《台灣省高雄市議會第三次歷次大會議事錄》。高市:高雄市議會秘書室。
1957-1960 《台灣省高雄市議會第四次歷次大會議事錄》。高市:高雄市議會秘書室。
趙性源、王世慶等編纂
1956 《高雄市志》。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尹德民等編纂
1968 《續修高雄市志》。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程玉鳳、程玉凰編
1984 《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初編》。台北:國史館。
高雄市發展史編纂小組
1985 《高雄市發展史》。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薛月順
1993 《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台灣經濟建設(上)》。台北:國史館。
1995 《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台灣經濟建設(中)》。台北:國史館。
1995 《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彙編:光復初期台灣經濟建設(下)》。台北:國史館。
何鳳嬌編
1993 《光復初期土地之接收與處理(一)》。台北:國史館。
2001 《台灣省參議會資料彙編—行政區域規劃》。台北:國史館。
葉振輝譯
1995 《半世紀前的高雄煉油廠和台鋁公司》。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歐素瑛編
2001 《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五)地方自治與選舉》。台北:國史館。

專書、論文(按作者筆畫排列)

大園市藏
1934 《現代台灣史》。台北:日本殖民批判社。1985年3月台北成文重新出版。
1942 《台灣人事態勢と事業界》。台北:新時代社台灣支社。1999年6月台北成文重新出版。
小林英夫著,何義麟譯
1993 〈1930年代後半期以後的台灣「工業化」政策〉,收於《台灣史料研究 創刊號》。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王御風
2004 〈日治初期打狗(高雄)產業之發展(1895-1913)〉,《高市文獻》17(4):1-18。
中川理江
2005 《台灣日治時期日本民間企業發展之研究─以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為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中山馨、片山清夫
1940 《躍進高雄の全貌》。東京:力行堂。1985年3月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中村秀
1935 《大坪與一翁小傳》。未註出版地。
太田肥州
1940 《新台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產業史》。台北:台灣評論社。1999年6月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水野信太郎
1999 《日本煉瓦史の研究》。東京:法政大學。
公論報高雄分社編
1953 《大高雄》。高市:公論報台灣分社。
尹德民
1996 《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四十餘年縣市議會議員選舉》。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
2004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田中一二
1928 《台灣の新人舊人》。台北:台灣通信社。1999年6月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田中一二、芝忠一
1918 《台灣の工業地打狗港》。台北:台灣日日新報。
台北廣友會編
1936 《台灣自治名鑑》。台北:台北廣友會。1999年6月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台灣大觀社編
1923 《最近の南部台灣》。台南:台灣大觀社。1985年3月台北成文重新出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1929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1986年東京綠蔭書房重新出版)。其中第二篇中譯見: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創造。
朱雲漢
1989 〈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頁139-161。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任育德
2005 《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雄
1996 〈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收於張崑山、黃政雄主編《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頁35-51。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筱峰
1986 《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
1987 《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
李彪
1985 〈鎖鑰雄都港一灣―高雄勢力分析〉,收於時報編輯部主編《台灣地方勢力分析》頁189-206。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李達
1989 《台灣地方派系》。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何義麟
1986 《皇民化政策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003 《二二八事件》。東京:東京大學。
伊藤重郎編
1939 《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史》。東京: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東京出張所。
芝忠一
1929 《新興の高雄》。高市:台南新報。1985年3月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寺奧德三郎著,日本文教基金會譯
2000 《台灣特高警察物語》。台北:文英堂。
西川滿
1957 《黃金の人》。東京:新小說社,。
吳乃德、陳明通
1966 〈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頁351-385。台北:玉山社。
吳文星
1986 〈日據時期地方自治改革運動之探討〉,收於金祥卿編,《台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頁281-308。高市:台灣史蹟研究中心研究組。
1991 《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1992 《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吳若予
1992 《戰後台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出版社。
吳連賞
2003 《高雄市的地理—人與地的對話》。高市:高雄市政府研考會。
吳雅芳
2001 《打狗港與旗後的發展(1624~1920)》。台南: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欽賢
1988 《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台北: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榮發
2004 〈莊媽江:高雄在地西醫先行者與社會先覺者〉,《高市文獻》17(3):17~48。
吳濟華
2003 《高雄市的產業—從農工、重化到高科技》。高市:高雄市政府研考會。
杜劍峰
2001 《高雄火車站今昔》。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2002 《物換星移話鹽埕》。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2003 《失落的桃子園》。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近藤正己
1996 《総力戰と台湾》。東京:刀水書房。
林秀玲
2003 《高雄中學與二二八事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玲玲
1994 《高雄市選舉史》。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林慶宏、鍾榮富、施正鋒、簡炯仁
2000 《高雄市客家族群史研究》。高市:高雄市政府研考會。
林曙光(照史)
1983 《高雄人物評述 第一輯》。高市:春暉出版社。
1985 《高雄人物評述 第一輯》。高市:春暉出版社。
1993 《打狗瑣譚》。高市:春暉出版社。
林繼文
1996 《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係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若林正丈
2000 《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出版。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
2000 《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
松浦章著,卞鳳奎譯
2004 《日治時期台灣海運發展史》。台北:博揚。
范雅鈞
2002 《台灣酒的故事》。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周婉窈
1989 《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2003 《海行兮的年代》。台北:允晨文化。
岡本真希子
2000 〈台灣地方選舉制度問題之諸相—1930年代前半的殖民地支配與台灣人〉,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頁373-412。台北:播種者出版社。
施家順
1987 〈高雄市旗津區(旗後)的發展與變遷〉,《高雄文獻》30、31:143-170。
施威全
1996 《地方派系》。台北:揚智文化。
洪郁嫻
2003 《日治時期「高雄第一公學校」之研究》。台南: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富峰
1998 《高雄市工業發展史》。高市: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未出版。
胡佛
1998 〈台灣威權政治的傘狀結構〉,《政治變遷與民主化》,頁13-20。台北:三民書局。
1998 〈現代威權體制的轉型與民主化〉,《政治變遷與民主化》,頁21-33。台北:三民書局。
涂照彥著,李明峻譯
2003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
原幹州
1932 《台灣地方法制地方自治運動》。台北:勤勞と富源社。1999年6月台北成文影印出版。
宮崎健三
1931 《陳中和翁傳》。台北:台灣日日新報。
高淑媛、張炎憲
1998 《混亂年代的台北縣參議會(1946-1950)》。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高雄文化研究學會編
2005 《高雄文化研究2005年年刊》。高市:春暉出版社。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2004 《慶祝高雄建市80年暨打狗開港14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編
2001 《大高雄地區開發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高縣: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
2002 《高高屏地區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高縣: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
郭拔山
1976 《郭國基言論集》。高市:大舞台書苑。
1979 《郭國基選壇馳騁錄》。高市:大舞台書苑。
孫代堯
2003 《台灣威權體制及其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
許宗力等著
1984 《地方自治之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許玲齡
2003 《磚仔窯的故事》。高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許雪姬
1995 《續修高雄市志卷八社會志 二二八事件篇》。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1999 〈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71-211。
2002 〈反抗與屈從―林獻堂府評議員的任命與辭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260-295。
許雪姬、方惠芳訪問
1995 《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許淑貞
1996 《日據時期臺灣地方選舉與政治參與—以兩次市、州會議員選舉為例(1935~1940)》。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福明
1986 《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台北:正中書局。
陳明通
1995 《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明通、林繼文
1988 〈台灣地方選舉的起源與國家社會關係轉變〉,收錄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頁23-69。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思宇
2002 《台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經濟發展策略(1949-1953)—以公營事業為中心的探討》。台北:政大歷史系。
陳梅卿、朱榮貴、吳宏翔
2003 《台灣南部地區司法史料調查暨資深法界人士訪談計畫》。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未出版。
陳淑芬
2000 《戰後之疫:台灣的公共衛生問題問題與建制(1945-1954)》。台北:稻鄉出版社。
陳朝興主編
2005 《海洋傳奇—見證打狗的海洋歷史》。高市:高雄市政府海洋局。
陳翠蓮
1995 《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向》。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2003 〈抵抗與屈從之外:以日治時期自治主義路線為主的探討〉,《政治科學論叢》18,頁141-170。
陳震東
1988 《高雄市人口變遷之研究》。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黃俊傑編
1994 《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 第一輯》。高市:陳中和基金會。
1995 《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 第二輯》。高市:陳中和基金會。
1996 《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 第三輯》。高市:陳中和基金會。
1997 《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 第四輯》。高市:陳中和基金會。
黃強編
1946 《高雄要覽》。高市:高雄市政府。
黃富三
2001 《美麗島事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順興
1990 《走不完的路》。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
黃嘉樹
1996 《第三隻眼看台灣—透視國民黨的台灣經驗1945-1988》。台北:大秦出版社。
張守真
1985 〈明末打狗史事探討〉,《東海大學歷史學報》7:頁27-53。
1988 〈明鄭時期打狗史事初探〉,《高雄文獻》32、33合刊:1-19。
1996 《高雄港紀事》。高市:高雄市文化中心。
1998 《鹽埕紀事》。高市:高雄市文化中心。
2000 《旗津漁業風華》。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張宏安
1975 《高雄市府會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炎憲
1966 〈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 》,頁131-159。台北:玉山社
間島三二
1931 《南台灣の寶庫と人物》。高市:圖南社。1999年6月台北成文重新出版。
曾小傑
2000 《港都政壇故事多》。高市:作者自印。
曾鷰斐
1989 《日據高雄築港對高雄地區之影響—以人口與產業為中心》。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明敏
《自由的滋味》。台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未註出版日期。
蔡佳芸
2003 《高雄市境澎湖籍移民之研究》。台南:台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秀珍
1984 《高雄市發展史重要因素之研究》。高市:中山大學中山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振輝
1996 〈陳銀櫃先生訪問紀錄〉,《高市文獻》9(1):65-68。
2003 《高雄市的歷史與文化—從打狗到高雄》。高市:高雄市政府研考會。
2003 《開港初期打狗史事研究(1864~1874)》。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2004 《高雄市社會發展史—移民篇》。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湯熙勇
1997 〈戰後初期高雄港的整建與客貨運輸〉,收於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 第四輯》,頁161-183。高市:陳中和基金會。
楊玉姿、張守真
2004 《哈瑪星的文化故事》。高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楊玉姿
1988 〈清代打狗陳福謙家族的發展〉,《高市文獻》1(2):1-18。

2005 《高雄開發史》。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楊金虎
《七十回憶》。未註出版地點日期。
趙永茂
1978 《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高雄:德馨室。
趙祐志
1996 〈日據時期高雄地區企業的發展〉,收於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 第三輯》,頁123-208。高市:陳中和基金會。
1998 《日據時期台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台北:稻鄉出版社。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
1995 《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
廖忠俊
1997 《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允晨文化。
1997 《台灣地方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物》。台北:允晨文化。
蔡明惠
1998 《台灣鄉鎮派系與政治變遷》。台北:洪葉出版社。
蔡明惠、張茂桂
1994 〈地方派系的形成與變遷:河口鎮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125-156。
樓子芳
2003 《抗日烽火中的台灣義勇隊》。台北:世界綜合出版社。
賴澤涵主編
1993 《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賴澤涵、吳文星、許雪姬、黃秀政、黃富三
1994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簡炯仁
1997 《台灣共產主義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2001 《台灣民眾黨》。台北:稻鄉出版社。
鄭水萍編
2001 《2001年高雄研究學報》。高市:春暉出版社。
2002 《2002年高雄研究學報》。高市:春暉出版社。
鄭志敏
1988 〈二二八事件前高屏地區的傳染病防治—以霍亂與天花為中心的探討〉,《臺灣文獻》55(2):247-288。
鄭梓(鄭牧心)
1988 《台灣議會政治40年》。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社。
1993 《戰後台灣議會運動史之研究—本土精英與議會政治(1946~1951)》。作者自印。
1994 《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北:新化書局。
1994 〈中央政府遷臺初期試行地方自治之歷史探源(1949~1950)〉,《國父建黨革命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台北:國史館主辦。
1996 〈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頁233-272。台北:玉山社。
1996 〈初探:戰後五十年台灣省政之變革―從行政長官到民選省長(1945~1995)〉,收於台灣省議會秘書室編印,《台灣省議會成立五十週年紀念專刊》,頁283-309。台中:台灣省議會。
2000 〈戰後北台灣地方政制之變革—從「台北州」到「台北縣」為例〉,《台灣史研究》6(1):93-131。
2000 〈戰後台灣地方與中央關係之演進與轉折—從「光復邊區」到「反共中樞」(1945-1950)〉,《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第五屆討論會》,頁2025-2052。台北:國史館。
薛化元
1996 《「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台北:稻鄉出版社。
2001 〈台灣地方自治體制的歷史考察―以動員戡亂時期為中心的探討〉,收錄於《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頁169-121。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2 〈陳誠與國民政府統治基盤的奠定—以一九四九台灣省主席任內為中心的探討〉,收錄於《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261-284。台北:國史館。
興臺文化服務社編
1950 《新台灣縣市長》。台北:興臺文化服務社。
橋本白水
1924 《評論台灣之官民》。台北:南國出版協會。1999年6月台北成文重新出版。
關口剛司
2003 《三井財閥與日據時期臺灣之關係》。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欣純
2002 《郭國基與戰後台灣地方自治》。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掙強
1952 《視察記》。高市:高雄市政府秘書處。
戴寶村
1987 《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1996 〈陳中和與新興製糖株式會社之發展〉,收於黃俊傑主編,《高雄歷史與文化 第三輯》,頁71-91。高市:陳中和基金會。
2000 《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船》。台北:玉山社。
戴寶村編著
2004 《高雄市常民生活史》。高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顏清梅
1993 〈光復初期台灣米荒問題初探〉,收於賴澤涵主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頁83-87。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龔宜君
1998 《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出版社。

報紙雜誌(按出刊年代排列)

《台灣日日新報》大正9年(1920年)~昭和19年(1944年)3月。
《台南新報》大正12年(1923年)5月~昭和12年(1937年)1月。
《高雄商工時報》昭和13年(1938年)7月~昭和14年(1939年)12月。
《民報》民國34年(1945年)11月~36年(1947年)2月。

《台灣新生報》民國34年(1945年)11月~36年(1947年)2月。
《中華日報(南部版)》民國35年(1946年)2月~49年(1960年)。
《國聲報》民國36年(1947年)1月~2月、5月~6月。
《聯合報》民國40年(1951年)9月~49年(1960年)。

英文(含中譯)

Bosco, Joseph
1992 “Taiwan Faction: Guanxi, Patronage, and the State in Local Politics” Ethnology, pp157-183.
1994 “Faction Versus Ideology: Mobilization Strategies in Taiwan’s Elec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pp28-62.
Gold, Thomas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aiwan Miracle , New York: M. E. Sharpe, Inc. 中譯:艾思明譯,《台灣奇蹟》。台北:洞察出版社。1987年。
Huntington, Samuel P.
1970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One-Party System” in Samuel P. Huntington and Clement H. Moore eds. 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Jacob, Bruce
1990 “Taiwanese and Chinese Nationalists, 1937-1945: The Origins of Taiwan’s Half-Mountain People”, Modern China 16.1.
Kerr, George H.
1965 Formosa Betrayed,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中譯:陳榮成譯,《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
Kuo, Julian Jeng-liang.
1995 “The Reach of the Party-State: Organizing Local Politics in Taiwan,”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Lai, Tse-Han, Roman H. Myers, Wei Wou
1991 A Tragic Beginning: The Taiwan Uprising of February 28,1947,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譯:羅珞珈譯,《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
Linz, Juan J.
1970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Spain”, in Erik Allardt and Stein Rokkan eds, Mass Politics: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Lin, Chia-lung
1998 “Paths to Democracy: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Lin, Jih-wen
1996 “Consequences of the 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ing Rule: Comparing the Japan and Taiwan Experience,” Los Ang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Roman H. Myers, Mark R. Peattie ed
1984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ien, Hung-mao
1989 The Great Transition: 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Repuplic of China,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中譯:李晴暉、丁連財譯,《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與歷史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9年。
Tsurumi, E. Patricia
1977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nckler, Edwin A.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No.99.
Wu, Nai-the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published Ph.D.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