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經濟學的「民族形式」道路:中國革命裡的馬克思經濟學說(1927-1949)
作者:邱士杰
作者(外文):Shi-Jie Qi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古偉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馬克思的經濟學說經濟學的民族形式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在比較中發現差異的方法廣義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有限論經濟特徵論郭大力王亞南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National Forms of Political Economythe Method of Rising from the Abstract to the Concretethe Method of Discovering Differences through ComparisonPolitical Economy in a Broad SenseRestrictive Version of Political EconomyEconomic Feature TheoryGuo DaliWang Yan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3
  本文是1949年以前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運動」的案例研究,而本文所研究的案例則是馬克思的經濟學說。雖然馬克思的經濟學說只是1949年以前的中國經濟學界裡面的一個流派,卻也只有這個流派努力追求經濟學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者將「中國化」的目標稱為「民族形式」),因此,本文以「經濟學的民族形式」概括馬克思經濟學說的追隨者們所致力的目標。
  又由於馬克思經濟學說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經濟,而近代中國(1840-1949)的沉淪尤其是資本主義經濟的不發展乃是同時代中國人民所獲得的具體感覺,因此中國近代沉淪觀與馬克思經濟學說之間的矛盾與調和是本文敘述時的線索。
  本文第一章以中國近代沉淪觀的形成為主題。為了替中共在1927年後努力發動的農村階級鬥爭提供理論武器、為了論證廣大的中國農民因受剝削而有革命的潛能,中共發現有必要找尋一套適當的理論來描述「地主-農民」之間的階級對立。中共以「Feudalism」的概念勾勒這樣的對立關係。中共不但使「Feudalism」逐漸成為「封建」的對譯語,甚至把馬克思的「亞細亞生產方式」解釋成具有「Feudalism」內涵的概念。但無論是「封建」還是「亞細亞生產方式」,兩者都意味著中國屬於非資本主義經濟或者中國無法向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因此兩者都蘊含著沉淪或停滯的意涵。
  本文第二章則著重分析馬克思經濟學說如何在不加改動的前提下被直接用來研究農民經濟。自中共開始關心農民問題以來,始終以分析資本主義階級分化的方式(即雇傭勞動的買賣狀況)分析農民經濟,並試圖從中規定農村的革命動力和被革命的對象。分析的方式無非兩種,一種是把農民經濟當成資本主義由外部加以侵蝕的對象(本文稱此見解為外因論),另一種則是認為農民經濟本身就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因素(本文稱此見解為內因論)。可惜,儘管中國農村經濟確實在「資本主義」的分光鏡下獲得部分分析,卻也留下無法分析的部分──即農民經濟之所以為農民經濟的邏輯。
  本文第三章著重討論馬克思經濟學說調整其研究對象的歷史過程。恩格斯生前曾經提倡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拓展到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為他所稱的「廣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上,廣義政治經濟學最適合為中國近代沉淪觀提供理論支持,因而最可能調和中國近代沉淪觀和馬克思經濟學說之間的矛盾。但諷刺的是,恩格斯過世之後真正獲得發展(甚至風行全球者)並非廣義政治經濟學,而是主張政治經濟學只能研究資本主義經濟的「政治經濟學有限論」。直到1920年代末期蘇聯農村因為集體化而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廣義政治經濟學才在蘇聯取得合法地位並開始壓制有限論的生存空間。歷史上來看,馬克思經濟學說也是以有限論的姿態在1920年代傳入中國。只是伴隨著廣義政治經濟學在蘇聯的合法化,廣義政治經濟學才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
  本文第四章是第一至三章的綜合。在整個1940年代,中共提倡的民族形式運動、廣義政治經濟學在蘇聯的合法化、蔣介石版的經濟學民族形式(《中國經濟學說》)、官僚資本問題的尖銳化,以及國民黨政權最終的敗北,這些因素都深刻影響了中國左翼經濟學家的理論進路,而本章著重討論的(共產)黨外左派王亞南,就是集中反映了這些時代因素之影響的代表性學者。
  由於中共自「二大」之後便不斷論證中國革命可以用「最好的」資本主義道路取代「不好的」資本主義道路,因此中共必須證明中國經濟仍屬非資本主義經濟。為了做出這樣的證明,中共在1920年代從國家中心論轉變為社會中心論,並在轉變中否定國民黨帶領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能力。直到抗戰爆發前的「國防經濟論爭」、直到「官僚資本」問題在抗戰勝利之後成為全國焦點,中共才一步一步向國家中心論回移。
  中共向社會中心論轉變的代表性事件是李立三在1930年提出的「封建論」以及因此爆發的中國社會性質論戰。雖然與論者各自從不同角度分析中國「是」或者「不是」資本主義經濟,但絕大多數論者只是通過某種歷史階段論為基礎的經濟特徵論來判斷中國經濟的「性質」。經濟特徵論完全對立於馬克思所謂的「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die Methode vom Konkreten zum Abstrakten / the Method of Rising from the Abstract to the Concrete)。經濟特徵論假設某種經濟必具一二特徵,進而預設能從一二特徵的存在反推出某種經濟的實存。相較之下,「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重視的不是經濟事實(Faits Économiques)上的一二特徵,而是力求掌握對象的各種足以反映其本質的抽象範疇、實現這些抽象範疇的多樣性的統一(Einheit des Mannigfaltigen / the Unity of Diverse Aspects),然後再現為人類的思維具體(ein Gedankenkonkretum / a Mental Fact)。資本主義經濟的思維具體則是馬克思畢生致力的目標。無論這個方法是對是錯,都可視為馬克思經濟學說的思想特點。
  《資本論》譯者之一的郭大力是1949年之前唯一採用馬克思方法的學者。兩者的差異僅在於馬克思為資本主義經濟建立思維具體,而郭大力則是為前資本主義的、中國的農民經濟建立思維具體。雖然《資本論》的另一譯者王亞南也深知「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他卻在郭大力的研究基礎上另外採用了「在比較中發現差異的方法」來研究中國經濟。也就是,以馬克思形成的資本主義經濟的思維具體作為基準,藉此比較出眼前的中國經濟如何不同於資本主義經濟。郭大力和王亞南各自採用的方法以及由此獲致的成果,成為1949年之前將馬克思經濟學說移植於中國的里程碑。而他們的理論成就以及1949年以前出現的各種思想趨向(比方有限論、經濟特徵論、對於小生產的不分析),將伴隨著「現代中國」(1949-)經濟建設的各種成就和挫折而不斷再現。
  This dissertation is a case study o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at took place before 1949, and the case that is studies is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учение Маркса). Although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was only one of many schools of thought in Chinese economics before 1949, only this school strove for the sinicization of economics. Marxists call the aim of sinicization “national forms,” so this dissertation uses the term “national forms of political economy” to summarize the aim that followers of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were trying to achieve.
  Because the main subject of research of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is the capitalist economy, and the decline of “Modern” (Jindai, 1840-1949) China — especially the underdevelopment of capitalist economy in China— was the concrete impression felt by Chinese people at that time, contradictions and compromises between the view that modern China was in decline on the one hand and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on the other form the narrative thread of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1 of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as its theme the formation of the view that modern China was in declin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weapons for the agrarian class struggle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was trying to launch after 1927, and to prove that that Chinese peasants in the broad sense had revolutionary potential because of the exploitation they suffered, the CPC found it necessary to seek a set of suitable theories to describe the class antagonism between landlords (Dizhu) and peasants (Nongmin). The CPC used the concept of “feudalism” to define this kind of antagonistic relation. The CPC not only gradually made “feudalism” into the equivalent of the Chinese word “fengjian,” but even interpreted Marx’s “Asian mode of production” as a concept having implications of “feudalism.” However,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fengjian” or “the Asian mode of production,” both of them imply that China had a non-capitalist economy or that China was incapable of developing toward a capitalist economy, so both of them contain the sense of decline or stagnation.
  Chapter 2 principally analyses how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has been directly used to research peasant economy under the premise of not being altered. Ever since the CPC became concerned with the peasant question, it has always paid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pitalist economy and the peasant economy. There are two forms of such analysis. The first views the peasant economy as an object that is being eroded by the capitalist economy. This dissertation calls this approach the external factor theory. The other believes that the peasant economy itself is a subject that can spontaneously transform into a capitalist economy. This dissertation calls this approach the internal factor theory. Although the Chinese agrarian economy can be analyzed to some extent by using both these approaches, the reason why the peasant economy is the peasant economy cannot be discovered from these two approaches.
  Chapter 3 mainly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how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adjusted its subject of research. Friedrich Engels once advocated broadening political economy’s subject of research to include non-capitalist economies, developing into what he called “political economy in a broad sense.” In theory, political economy in a broad sense is the most suitable thing for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view that modern China was in decline, so it has the best chance of finding a compromise for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at view and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Ironically, however, after Engels’ death, what was really developed, and even caught on all over the world, was not political economy in a broad sense but the restrictive vers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Ограничительной версии Предмета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Экономии), which advocates that political economy can only research the capitalist economy. By the late 1920s, because of collectivization, the Soviet Union’s countryside entered the “socialist stage.” Only then did political economy in a broad sense gain a legal status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start to squeeze out the restrictive version. Historically speaking, it was in the state of the restrictive version that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arrived in China in the 1920s, but following the legalizat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a broad sense in the Soviet Union, the broad-sense version gradually spread in China.
  Chapter 4 is a synthesis of Chapters 1 to 3. Throughout the 1940s, the national-forms movement advocated by the CPC, the legalizat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a broad sense in the Soviet Union, Chiang Kai-shek’s version of the national form of political economy (Chinese Economic Theory), the sharpening of the bureaucratic capital question and the final defeat of the Kuomintang regime — these factors all deeply influenced the theoretical path taken by Chinese left-wing economists. Chapter 4 mainly discusses Wang Yanan, a leftist outside the CPC, who is a representative economist who intensely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f his time.
  Following the Second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1922), there was continuous debate about the Chinese resolution could use the “best” capitalist path to replace the “bad” capitalist path, and because of this the CPC had to prove that China’s economy was still non-capitalist in nature. To produce such a proof, in the 1920s the CPC shifted from a state-centered theory to a social-centered theory, and in making this shift negated the Kuomintang regime’s ability to take China along a capitalist path. With the advent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economy debate” before the breakout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when the question of “bureaucratic capitalism” became a nationwide focus following victory in the resistance war, the CPC step by step shifted back toward a state-centered theory.
  The representative event of the CPC’s shift toward a social-centered theory was the “feudalism theory” proposed by Li Lisan in 1930 and the debate that consequently broke out about the nature of Chinese society. Although those who took part in the debate analyzed, from their respective points of view, whether China “was” or “was not” a capitalist economy,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m only judged the “nature” of China’s economy through some kind of economic feature theory based on historical stage theory. Economic feature theory stands in complete opposition to what Marx called “the method of rising from the abstract to the concrete (die Methode vom Konkreten zum Abstrakten).” Economic feature theory supposes that an economy must have such-and-such features and then supposes that one can deduce the existence of one or another kind of economy from the existence of such-and-such features. In comparison, the method of rising from the abstract to the concrete does not give importance to such-and-such features of the “economic facts (faits économiques),” but instead strives to grasp the various abstract determination of form (Bestimmtheit) that are able to reflect its nature, realize the unity of diverse aspects of these abstract determination of form and then re-realize them into a mental fact (ein Gedankenkonkretum). A mental fact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y is the aim Marx was trying to achieve throughout his life. No matter whether this method is right or wrong, it can be seen as an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Guo Dali, one of the translators of Marx’s 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into Chinese, was the only economist who employed Marx’s method before 194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x and Guo is only that Marx established a mental fact for the capitalist economy, while Guo Dali established a mental fact for the pre-capitalist Chinese peasant economy. Although Wang Yanan, another translator of Das Kapital, also ha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hod of rising from the abstract to the concrete, he, on the basis of Guo Dali’s research, additionally employed “the method of discovering differences through comparison” to research the Chinese economy. In other words, using the mental fact that Marx formed for the capitalist economy as benchmarks, he used them to make comparisons showing how China’s existing economy was different from the capitalist economy. The methods used by Guo and Wang and the results they gained from them became milestones in the tranfer of Marxist economic doctrine to China before 1949, and their research achievements, along with the various ideological trends that emerged before 1949, such as the restrictive version, the economic features theory and the non-analysis of “petty mode of production (Kleinbetrieb)” have kept reappearing in the course of all the achievements and setbacks of “Modern” (Xiandai, post-1949)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未出版之檔案】
《蔣介石日記》。
〈經濟建議(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80108-00010。
〈蔡孝乾〉,《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典藏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01。
【1979年前的報紙】
The New York Times, New York.
《民國日報》,廣州。
《人民日報》,北京。
《人民日報》,福州(閩變時期)。
《申報》,上海。
《文匯報》,上海。
《東南日報》,無錫。
《申報》,上海。
《重慶時事新報》,重慶。
《華商報》,香港。
《星島晚報》,香港。
【1979年前的期刊】
Science and Society, New York.
Amerasia: A Review of America and Asia, New York.
《二十世紀》,上海
《大眾論壇》,上海。
《中国研究所所報》(一般社団法人中国研究所機關刊物),東京。
《中國建設》,上海。
《中國農村》,上海。
《中國論壇》,上海。
《文化雜誌》,上海。
《文摘》,上海。
《平平旬刊》,上海。
《世界雜誌》,上海。
《台大校刊》,台北。
《台灣》,東京。
《布爾塞維克》(中共中央理論刊物),上海。
《民鳴週刊》,上海。
《自修大學》,上海。
《昌言》,上海。
《光明報》,香港。
《社會科學戰線》,上海。
《前衛》(日共中央理論刊物),東京。
《紅旗》(中共中央理論刊物),北京。
《時事類編》,重慶。
《時與文》,上海。
《商業雜誌》,上海。
《自由文摘》,廣州。
《國立中央大學半月刊》,南京。
《國立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季刊》,北京。
《國立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季刊》,武漢。
《國立勞動大學勞動季刊》,上海。
《國聞週報》,上海。
《満鉄支那月誌》(南満州鉄道上海事務所編),上海。
《廈大校刊》,廈門。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廈門。
《新中華》,上海。
《新台灣大眾時報》(台灣文化協會機關刊物),東京。
《新生命》,上海。
《新青年季刊》(中共中央理論刊物),上海。
《新青年不定期刊》(前身即《新青年季刊》),上海。
《新建設》(前身即《中國建設》),上海。
《新思潮》,上海。
《新思想月刊》(前身即《新思潮》),上海。
《新廈大》,廈門。
《新東方》,北平。
《經濟科學》,廣東坪石。
《經濟評論》,上海。
《經濟週報》,上海。
《經濟論叢》,京都。
《經濟學季刊》,上海。
《群眾》(新華日報社附屬刊物),重慶。
《群眾》,香港。
《農村復興委員會會報》,南京。
《農業週報》,南京。
《福建省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匯報》,福建。
《福建省研究院研究彙報》,福建永安。
《福建訓練月刊》,福建。
《廣東省銀行季刊》,廣東。
《學習雜誌》,北京。
《聯合周報》,福建。
《嚮導週報》,上海。
《讀者》,上海。
《讀書與出版》上海。
《讀書雜誌》,上海。
【本文著重研究的經濟學者相關著作】
[羅莎盧森堡(Róża Luksemburg)]
Rosa Luxemberg.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London and New York, 2004.
ローザ・ルクセンブルグ著,佐野文夫譯,《経済学入門》,東京:叢文閣,1926。
羅撒盧森堡著、陳壽僧[授蓀]譯、胡漢民校訂,《新經濟學》,上海:中國新文社,1927。
[波格丹諾夫(А. А. Богданов)]
バグダーノフ著,赤松克麿訳,《経済科学十二講》,東京:白揚社,1924。
ボグダーノフ著,林房雄訳,《経済科学概論》,東京:白揚社,1925。
波格達諾夫著,周佛海譯,《經濟科學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波格達諾夫著,陶伯譯,《新經濟學問答》,上海:泰東圖書局,1929。
波格達諾夫著,施存統譯,《經濟科學大綱》,上海:大江書鋪,1929。
波格達諾夫著、陳望道與施存統譯,《社會意識學大綱》,上海:大江書鋪,1930。
[考茨基(K. Kautsky)與伯恩斯坦(E. Bernstein)]
柯祖基著,陳溥賢譯,《馬克思經濟學說》,上海:商務印書館,1920。
考茨基著、戴季陶、胡漢民、朱執信、李漢俊合譯,《資本論解說》,上海:民智書局,1927。
考茨基著,汪馥泉譯,《馬克思底經濟學說:通俗的敘述及解說》,上海:神州國光社,1930。
伯恩斯坦著,殷敘彝譯,《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北京:三聯書店,1965。
[馬札亞爾(Л. И. Мадьяр)]
Людвиг Мадьяр. Экономика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в Китае. Москв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1931.
マヂャール著,井上照丸譯,《支那農業經濟論》,東京:學藝社,1935。
マヂヤル著,早川二郎譯,《支那の農業經濟》,東京:白揚社,1936。
マデァール著,プロレタリア科学研究所中国問題研究会譯,《中国農村経済研究》,上,東京:希望閣,1931。
馬嘉著,宗華譯,《中國農村經濟之特性》,上海:北新書局,1930。
馬札亞爾著,陳代青與彭桂秋譯,《中國農村經濟研究》,上海:神州國光社,1930。
[寬恩(А. Кон)]
アー・コーン著,村田正譯,《プロレタリア経済学の方法論》,東京:叢文閣,1929。
寬恩著,彭桂秋譯,《新經濟學方法論》,上海:南強書局,1929。
科因著,陳寶驊與邢墨卿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方法論》,上海:新生命書局,1930。
[斯捷潘諾夫(И. Степанов)]
ステパーノフ等著,河野重弘譯,《経済学の根本問題:マルクス主義経済学方法論の諸問題》,東京:共生閣,1932。
史蒂班諾夫著,陸一遠譯,《什麼是政治經濟學》,上海:樂群書店,1930。
[阿別茲高茲(Г. Абезгауз)和杜科爾(Г. Дукор)]
ドウーコル、アベズガウス著,稲葉明男と岡本誠一郎譯,《弁証法的経済学方法論》,東京:白揚社,1933。
阿貝支加烏斯與杜科爾著,莫耐軍譯,《政治經濟學方法論》,上海:一般書店,1937。
[拉比多斯(И. А. Лапидус)和奧斯特羅維佳諾夫(К. В. Островитянов)]
オストロヴイチヤーノフとラピダス著,入江武一訳,《プロレタリア経済学》,上下巻(東京:白揚社,1930)。
ラピドスとオストロヴイテイヤノフ著,荻野茂訳,《マルクス主義經濟學:經濟學とサヴイエート經濟の理論》(東京:希望閣,1930)。
ラビドスとオストロヴイチヤノフ著,橋本弘毅訳,《新経済学入門(二巻本)》,上巻,東京:慶応書房,1937。
拉皮多斯與阿斯托羅維將諸諾夫著,陸一遠譯,《政治經濟學》,上海:江南書局,1929。
拉比托斯與渥斯特羅維查諾夫著,李達與熊得山譯,《政治經濟學教程》,上冊,北平:筆耕堂書店,1932。
拉皮多士與渥斯托洛維遷諾夫著,吳清友譯,《政治經濟學方法論》,上海:神州國光社,1933。
拉皮多斯與阿斯托羅維將諾夫著,周維渥譯,《政治經濟學》,上下,上海:春秋書店,1932。
拉比杜斯與奧斯特羅維采諾夫著,陶達[季陶達]譯,《政治經濟學[第八版]》,北平:寒微社,1935。
[拉狄克(К. Б. Ра́дек)與杜博洛夫斯基(С. М. Дубровский)]
拉狄克著,克仁譯,《中國革命運動史》,上海:新宇宙書店,1929。
拉狄克著,克仁譯,《中國歷史之理論的分析》,上海:辛墾書店,1933。
杜博洛夫斯基著,吳清友譯,《亞細亞生產方式、封建制度、農奴制度及商業資本之本質問題》,上海:神州國光社,1933。
[河上肇]
河上肇,〈マクルスの謂ゆる社会的意識形態について〉,《経済論叢》第22巻第1号,1926,京都。
河上肇,〈再びマルクスの社会的意識形態について(かねて福本和夫氏の批評に答ふ)〉,《経済論叢》第24巻第1号,1927,京都。
河上肇著,郭沫若譯,《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
河上肇著,何崧齡等譯,《唯物史觀研究》,上海:中華學藝社,1926。
河上肇,《資本論入門》,第1卷第1、2分册,京都:弘文堂書房,1928。
河上肇著、儲元熹譯,《河上肇自傳》,上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河上肇,《經濟學大綱》,收錄於《河上肇全集》,第15卷,東京:岩波書店,1983。
[福本和夫(附福本和夫研究相關著作)]
福本和夫,《社会の構成並に変革の過程》,東京:白揚社,1926。
福本和夫,《経済学批判のために》,東京:改造社,1927。
福本和夫,《日本農村の階級區分:その原則と方法の正しい確立のための理論的ならびに実態的、統計的研究》,東京:理論社,1952。
福本和夫著,施復亮[存統]譯,《社會進化論——社會底構成及變革過程》,上海:大江書鋪,1930。
福本和夫,《唯物史観と経験批判論》,收錄於氏著,《福本和夫著作集》,第1巻「マルクス主義の理論の研究I」,東京:こぶし書房,2010。
しまねきよし,《評伝:福本和夫》,東京:しまねきよし遺稿刊行会發行,1988。
石見尚,《福本和夫:日本ルネッサンス史論』をめぐる思想と人間》,東京:論創社,1993。
小島亮編,《福本和夫の思想:研究論文集成》,東京:こぶし書房,2005。
[山川均]
山川均著,《山川均全集》,第7卷,東京:勁草書房,1976。
山川均著,蕉農[宋斐如]譯,《台灣民眾的悲哀》,北平:新亞洲書局,1930。
[矢內原忠雄]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岩波書店,1929。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
矢內原忠雄,《植民及植民政策》(1926),收錄於楊井克己等編,《矢內原忠雄全集》,第1卷,東京:岩波書店,1963。
[王學文]
汪鐵峰[王學文],〈日本帝國主義治下的台灣──植民地台灣之經濟的意義〉,《世界雜誌》第1卷第1期,1929,上海,頁111-18。
汪鐵峰[王學文],〈日本帝國主義治下的台灣──植民地台灣之經濟的意義(續完)〉,《世界雜誌》第1卷第2期,1929,上海,頁327-50。
王學文,〈中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其發展及其前途〉,《新思潮》第5期「中國經濟研究專號」(1930,上海),抽印頁25。
王學文,《王學文經濟文選(一九二五-一九四九)》,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6。
[沈志遠]
沈志遠,《新經濟學大綱[1934年初版重印本]》,下冊,北京:三聯書店,2012。
沈志遠,《新經濟學大綱[修訂版]》,北平:經濟學社,1936。
沈志遠,《新經濟學大綱[第10版]》,上海:生活書店,1946。
沈志遠,《新經濟學大綱[長春解放版]》,北平:三聯書店,1949。
[陳豹隱]
陳豹隱,《經濟現象的體系》,上海:樂群書店,1929。
陳豹隱,《經濟學原理十講》,北平:好望書店,1931。
陳豹隱,《經濟學講話》,北平:好望書店,1933。
[陳翰笙]
陳翰笙,《封建社會的農村生產關係》,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1930。
陳翰笙,《廣東農村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館,1934。
陳翰笙著,陳絳譯,《帝國主義工業資本與中國農民》,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
陳翰笙,《四個時代的我》,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
[王亞南]
王漁邨[王亞南],《中國社會經濟史綱》,上海:生活書店,1936。
王漁邨[王亞南],《中國經濟讀本》,上海:一般書店,1937。
王亞南,《經濟學史》,上卷,上海:民智書局,1933。
王亞南,《中國經濟論叢》,重慶:五十年代出版社,1944。
王亞南,《社會科學論綱》,永安:東南出版社,1945。
王亞南,《中國經濟原論》,永安:經濟科學出版社,1946,初版。
王亞南,《中國經濟原論》,上海:生活書店,1947,二版。
王亞南,《中國經濟原論》,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0,三版。
王亞南,《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經濟形態硏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即《中國經濟原論》第四版。
王亞南,《政治經濟學史大綱》,上海:中華書局,1949。
王亞南,《中國社會經濟改造問題研究》,上海:中華書局,1949。
王亞南,《中國社會經濟改造思想研究》,上海:中華書局,1950。
柯爾[G. D. H. Cole]著,王漁邨[王亞南]與王搏今[王禮錫]譯,《世界經濟機構總體系》,上下,上海:中華書局,1939。
[郭大力]
郭大力,《我們的農村生產》,江西:中華正氣出版社,1942。
郭大力,《物價論》,江西:中華正氣出版社,1943。
郭大力,《生產建設論》,永安:經濟科學出版社,1947。
[蔡孝乾]
楊明山[蔡孝乾],《新興經濟學研究》,上海:樂華圖書公司,1929。
楊明山[蔡孝乾],《新經濟學ABC》,上海:樂華圖書公司,1934。
「蔡孝乾自白書及供詞」(1950年8月29日),〈蔡孝乾〉,《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典藏號: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01
蔡孝乾,《江西蘇區.紅軍西竄回憶》,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70。
[許滌新和陳伯達]
許滌新,《官僚資本論》,大連:光華書店,1948。
許滌新,《廣義政治經濟學》,第1卷,香港:新中國書局,1949。
許滌新與吳承明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陳伯達,《中國四大家族》,華東新華書店,1949。
[陶希聖和嚴靈峰]
嚴靈峰,《追擊與反攻》,上海:神州國光社,1932。
陶希聖,《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上海:新生命書局,1929。
[馬寅初和李權時]
馬寅初,《中國經濟改造》,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李權時,《統制經濟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李權時,《經濟學原理》,上海:民智書局,1933。
[劉進慶]
劉進慶,〈「帝国主義下の台湾」における「資本主義化」の問題点について〉,《東大中国同学会会報•暖流》第12期,1970,東京。
劉進慶,《戰後台灣經濟分析:一九四五年から一九六五年まで》,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75。
劉進慶著,邱士杰編,《劉進慶文選:我的抵抗與學問》,上下卷,人間出版社:台北,2015。
【資料匯編】
XV Cъезд ВКП(б): Стен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отчет. Москва - Ленинград: Госиздат, 1928.
오미일[吳美一]編,《식민지시대 사회성격과 농업문제[殖民地時代的社會性格和 農業問題]》。서울:풀빛,1991。
《中國的土地改革》編輯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及經濟研究所現代經濟史組編,《中國土地改革史料選編》,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8。
中央檔案館與上海市檔案館編,《上海革命歷史文件匯集(甲種本),出版地不明:中央檔案館與上海市檔案館,1986。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公開本)》,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黨史報告選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與中央檔案館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2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編,《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 (1927-1931)》,上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編,《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6-1927)》,上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4。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與中央檔案館編,《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文獻選編》,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與中央檔案館編,《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檔案文獻選編》,上下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
中共中央黨史徵集委員會與中央檔案館編,《八七會議》,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
中共廈門大學委員會黨史編委會編編,《廈門大學黨史資料》,第2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
中共廈門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廈門革命歷史文獻資料選編》,第9集「1946年-1949年10月」,廈門:中共廈門市委黨史研究室,1992。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等編,《中國革命與機會主義》,上海:民志書局,1929。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學術資料室編,《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資料彙編》,上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社,198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編,《封建名實問題討論文集》,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日本近代化とアジア主義研究会編,《「中国統一化」論争資料集》,東京:アジア経済研究所,1971。
王正華等編,《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台北:國史館,2010-2011。
王訓昭等編,《郭沫若研究資料》,中卷,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江西省檔案館與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編,《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上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江西省檔案館與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編,《中央革命根據地史料選編》,上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社會運動史》,第1-5卷,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
四川聯合大學硏經濟硏究所與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物價史料匯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
村田陽一編,《コミンテルン資料集》,第1巻「革命的危機とコミンテルン:1918.12-1921.7」,東京:大月書店,1978。
村田陽一編,《資料コミンテルンと日本》,第1-3巻,東京:大月書店,1986。
村田陽一編,《資料集.初期日本共產党とコミンテルン》,東京:大月書店,1993。
和田春樹とG.M.アジベーコフ監修,富田武と和田春樹編訳編,《資料集.コミンテルンと日本共産党》,東京:岩波書店,2014。
洪謙,《西方現代資產階級哲學論著選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重慶市檔案館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經濟法規》,上下,北京:檔案出版社,1992。
徐廼翔編,《文學的「民族形式」討論資料》,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
郝鎮華編,《外國學者論亞細亞生產方式》,上下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高軍編,《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資料選輯)》,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張東蓀編,《唯物辯證法論戰》,北平:民友書局,1934。
陳翰笙、薛暮橋、馮和法編,《解放前的中國農村》,第1-3輯,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7。
廈門大學校史編委會編,《廈大校史資料》,第2輯「1937-1949」,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
經濟研究編輯部編,《經濟研究:關於我國過渡時期的經濟規律問題討論專輯》,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福建省檔案館編,《福建事變檔案資料(1933.11-1934.1》,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劇錦文編,《中國經濟學百年經典》,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5。
鄭異凡編譯,《蘇聯「無產階級文化派」論爭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歷史研究編輯部編,《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討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
【個人文集】
Sibnarayan Ray, ed. Selected works of M.N. Roy, Vol.I-III(1923-1927). Delhi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山田盛太郎著,小林賢齊等編,《山田盛太郎著作集》,1-5卷、別卷,東京:岩波書店,1984。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李立三百年誕辰紀念集》,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9。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毛澤東著,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毛澤東著,中共中央文獻硏究室編,《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毛澤東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與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
毛澤東著,竹內實監修.編集,《毛澤東集》,東京:蒼蒼社,1983。
王亞南著,《王亞南文集》編委會編,《王亞南文集》,第1-5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王明,《王明言論選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弗朗斯瓦.魁奈著,吳斐丹與張草紉譯,《魁奈經濟著作選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列寧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米夫著,王福曾等編,《米夫關於中國革命言論》,人民出版社:北京,1986。
宋斐如,《宋斐如文集》,第5卷「日本經濟」,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6。
周恩來著,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周恩來選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近藤康男,《近藤康男著作集》,第2卷「農業経済論」,東京都:農山漁村文化協會,1974。
胡適著,曹伯言編,《胡適日記全集》,第6冊(1930-1933),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孫冶方著,《孫冶方全集》編輯出版委員會編,《孫冶方全集》,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8。
秦邦憲著,無錫市史志辦公室編,《秦邦憲(博古)文集》,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
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張聞天著,中央黨史研究室張聞天選集傳記組編,《張聞天文集》,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0。
張聞天著,張聞天選集編輯組編,《張聞天選集》,第1卷,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
陳荒煤,《陳荒煤文集》,第4卷「文學評論.上.1936-1979」,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
嵇文甫著,鄭州大學嵇文甫文集編輯組編,《嵇文甫文集》,上中下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普列漢諾夫,〈「農夫們在暴動」(1905.3)〉,虛容譯,《普列漢諾夫機會主義文選 (一九○三——一九○八年) 》,上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4。
斯大林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斯大林選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楊逵著,彭小妍編,《楊逵全集》,第14卷「資料卷」,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硏究中心籌備處,2001。
劉少奇著,人民出版社資料室編,《批判資料:中國赫魯曉夫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言論集》,「1958.6-1967.7」,北京:人民出版社資料室,1967。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鄧中夏,《鄧中夏全集》,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魯迅著,何凝[瞿秋白]編,《魯迅雜感選集》,上海:青光書局,1933。
橘樸著,橘樸著作集刊行委員會編,《橘樸著作集》,第1卷「中国研究」,東京:勁草書房,1966。
戴國煇著,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編,《戴國煇全集》,第8卷「未結集2:中國社會史論戰」,台北:文訊雜誌社,2011。
瞿秋白著,瞿秋白文集編輯組編,《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中日文專著】
B. I. 史華慈,《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Immanuel Wallerstein著、路愛國等譯,《歷史資本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Rudhard Stollberg著,吳衡康等譯,《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Б. H. 别索諾夫,《在「新馬克思主義」旗幟下的反馬克思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
Д. К. 特里福諾夫與Л. Д. 希羅科拉德,《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Ф. В. 康斯坦丁諾夫,《蘇聯哲學百科全書》,第1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Э. В. Ильенков著,孫開煥等譯,《馬克思《資本論》中抽象和具體的辯證法》,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作者譯名為艾.瓦.伊林柯夫。
アジア経済研究所編,《「中囯統一化」論争の研究》,東京:アジア経済研究所,1971。
カール・マルクス著、佐野学訳,《経済学批判》,收錄於《マルクス全集》,第10巻,東京:大鐙閣,1923。
カール・マルクス著、宮川実訳,《経済学批判》,東京:叢文閣,1926。
カール・マルクス著、猪俣津南雄訳,《経済学批判》,收錄於《マルクス著作集》,第1巻,東京:新潮社,1926。
ソ連科學アカデミー極東研究所編,《中囯革命とソ連の顧問たち》,東京:日本囯際問題研究所,1977。
三田剛史,《甦る河上肇:近代中国の知の源泉》,東京:藤原書店,2003。
久留間鮫造等編,《資本論辞典:縮刷普及版》,東京:青木書店,1966。
大崎平八郎と木原正雄編著,《社会主義経済学の生成と発展》,東京:青木書店,1965。
小山弘健,《日本資本主義論争史》,上卷,東京:青木書店,1953。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
中共廈門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共廈門地方史話: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
中西功,《中国革命と毛沢東思想:中国革命史の再検討》,東京:青木書店,1970。
中村雅秀,《帝囯主義と資本の輸出:パクス・ブリタニカの盛衰とアジア 》,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0。
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中國共產黨之透視》,出版地不明: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調査科,1935。
中嶌太一,《中国官僚資本主義研究序說:帝国主義下の半植民地的後進資本制の構造》,大津:滋賀大学経済学部,1970。
木原正雄,《社会主義経済の理論》,東京:有斐閣,1966。
王岱平與蔣夷牧編,《王亞南與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
王豪杰編,《南強記憶:老廈大的故事》,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卡爾.馬克思著、郭大力與王亞南譯,《資本論》,第3卷,上海:讀書生活出版社,1938。
卡爾.柯爾施著、王南湜等譯,《馬克思主義和哲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
司馬璐,《中共歷史的見證:司馬璐回憶錄》,紐約:明鏡出版社,2004。
石母田正,《歴史と民族の発見──歴史学の課題と方法》,東京:平凡社,2003。
石仲泉,〈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收入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編,《毛澤東的讀書生活》,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
石河康囯,《労農派マルクス主義:理論.ひと.歴史》,上下,東京:社会評論社,2008。
呂新雨,《鄉村與革命:中國新自由主義批判三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列寧著、彭葦秋和杜畏之譯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上海:新生命書局,1932。
列寧著,曹葆華譯,《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凃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
向青,《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關係史稿》,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多布[M. Dobb]著,梁純夫譯,《蘇聯經濟新論(附:蘇聯資本主義化問題論戰)》,重慶:生活書店,1946。
守屋典郎,《日本マルクス主義理論の形成と發展》,東京:青木書店,1967。
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郭忠華譯,《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批判:權力、財產與國家》,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何幹之,《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上海:生活書店,1937。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
吳克泰,《吳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吳易風,《英國古典經濟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李一氓,《模糊的熒屏:李一氓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李伯重,《江南農業的發展,1620-185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李達編,《中國產業革命概觀.第2版》,上海:昆侖書店,1929。
杜岡.巴拉諾夫斯基著,趙維良等譯,《政治經濟學原理》,上下,北京:商務印學館,1987。
汪暉,《亞洲視野:中國歷史的敘述》,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下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2006。
望月清司著,韓立新譯,《馬克思歷史理論的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沙健孫編,《中國共產黨通史》,第2卷「在大革命的洪流中」,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周偉嘉,《中国革命と第三党》,東京: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1998。
和田春樹,《マルクス.エンゲルスと革命ロシア》,東京:勁草書房,1975。
季豐等編,《國際共運史上的一大論戰:關於恩格斯的《馬克思〈法蘭西階級鬥爭〉導言》的爭論和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
社會科學講座社編,《社會科學講座(第一卷)》,上海:社會科學講座社,1930。
社會經濟勞働研究所與小山弘健編,《日本民主革命論爭史》,東京:伊藤書店,1947。
長岡新吉,《日本資本主義論争の群像》,東京:ミネルヴァ書房,1984。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著,翁賀凱譯,《革命與歷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約瑟夫.熊彼特著,朱泱等譯,《經濟分析史》,第1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韋伯著、張旺山譯注,《韋伯方法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恩麥特[W. H. Emmett]著,湯澄波譯,《資本論概要》,上海:遠東圖書公司,1929。
秦孝儀總編纂編,《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3-5卷,出版地不明:出版者不明,1978。
馬文奇等譯校,《社會主義經濟研究資料.國外部分》,第1輯「H. ·沃茲涅先斯基文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0。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馬克思,《剩餘價值學說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馬克.薛爾頓編,《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1989。
張世英,《黑格爾的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張卓元、周叔蓮與呂政等編,《中國百名經濟學家理論貢獻精要》,第1卷,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0。
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第1卷,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張問敏,《中國政治經濟學史大綱:1899-1992》,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
劉會軍,《陳豹隱傳》,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
盛岳,《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中國革命》,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章振乾撰述,《福建文史資料》,第35輯「閩西農村調查日記(1945年4月-7月)」,福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6。
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張寧與陳銘康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陳中民,《官僚資本批判》,出版地不詳:帕米爾書店,1948。
陳其人,〈《商業性質概論》評述〉,收入理查德坎蒂隆著,《商業性質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陳其人,《世界經濟發展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森谷克己,《支那社會經濟史》,東京:章華社,1934。
童小鵬,《少小離家老大回.童小鵬回憶錄》,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馮友蘭,《中國現代哲學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馮天瑜,《「封建」考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北京:中華書局,1992。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北京:中華書局,1986。
塩沢富美子,《野呂栄太郎の想い出》,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76。
奧村哲,《中国の資本主義と社会主義:近現代史像の再構成》,東京:櫻井書店,2004。
楊國光,《一個台灣人的軌跡》,台北:人間出版社,2001。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
路易.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與艾蒂安.巴里巴爾[Balibar Étienne]著,李其慶與馮文光譯,《讀《資本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
鈴木小兵衛,《満洲の農業機構》,東京:白揚社,1936。
廖謙珂著,吳覺農等譯,《農業經濟學》,上海:黎明書局,1934。
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2。new window
蔣夷牧與王岱平,《生命的轍印》,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6。
鄧力群編,《毛澤東讀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批注和談話(簡本)》,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2000。
鄭文貞,《不息的波濤:廈門大學解放前革命鬥爭風貌》,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6。
鄭超麟,《鄭超麟回憶錄》,上下卷,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鄭會欣,《從投資公司到「官辦商行」:中國建設銀公司的創立及其經營活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鄭會欣編,《國民政府戰時統制經濟與貿易研究(1937-1945)》,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9。
鄭學稼,《社會史論戰簡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
魯道夫.希法亭著,福民等譯,《金融資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橋本勳,《商業資本と流通問題》,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1970。
盧卡奇著,杜章智等譯,《歷史與階級意識:關於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羅曼.羅斯多爾斯基[Roman Rosdolsky]著,魏塤等譯,《馬克思《資本論》的形成》,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
【西文專著】
Chiang Kai-Shek. Chiang Kai-shek''s China''s Destiny & Chinese Economic Theory: With Notes and Commentary By Philip Jaffe. New York: Roy Publishers, 1946.
David Harvey. The New Imperialism.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Ernesto Laclau, and Chantal Mouffe.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London: Verso, 1985.
Ellen Meiksins Wood. The retreat from class : a new "true" socialism. New York: Verso, 1998.
Hoston, Marxism and the Crisis of Development in Prewar Japa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Karl Marx. 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ekonomie. Vol. Buch I: Der Produktionsprocess des Kapitals, Hamburg: Otto Meissner, 1867.
Louis Althusser, and Balibar Étienne. Lire le Capital. Vol. II, Paris: François Maspero, 1968.
Samir Amin. Accumulation on a World Scale: A Critique of the Theory of Underdevelopment.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4.
Terrell Carver. Marx and Engels: The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Brighton, Sussex: Wheatsheak Books, 1983.
【期刊論文】
丁景唐,〈「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的《社會科學講座》〉,《出版史料》第2期,1983,北京,頁41-46。
小谷汪之,〈(半)植民地・半封建社会構成の概念規定──中西功・大上末広の所説の検討〉,《歴史学研究》446号,1977,東京,頁68-76。
王德權,〈古代中國體系的摶成——關於許倬雲先生「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討論〉,《新史學》第14卷第2期,2003,台北,頁143-201。new window
甘民重與林其泉,〈王亞南傳略〉,《黨史研究與教學》1987年第4期,1987,福建,頁22-32。
原朗,〈『日本資本主義分析』原稿の一考察:山田盛太郎関係資料の検討〉,《歴史と経済》第58卷第2号,2016,東京,頁1-18。
吳易風,〈論政治經濟學或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中國社會科學》第2期,1997,北京,頁52-65。
姚宏志,〈毛澤東與抗戰時期「學術中國化」運動〉,《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2015,安徽,頁272-77。
浅田喬二,〈「満州経済論争」をめぐる諸問題〉,《駒沢大学経済学論集》第14卷第1号,1982,東京,頁33-79。
朴玄埰著、朴一訳,〈現代韓国社会の性格と発展段階に関する研究(1) ― 韓国資本主義の性格をめぐる従属理論批判〉,《社会科学(同志社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41,1988,京都,頁90-138。
金仁洙,〈「植民地の知識国家」論:一九三〇年代の朝鮮における社会性格論争再考〉,《思想》,第1067号(2013,東京),頁87-118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12.1)〉,《黨的文獻》1989年第1期,1989,北京,頁40-45。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紅旗》1958年第1期,1958,北京,頁3-4。
吉田浤一,〈1930年代中国農村経済研究の一整理〉,《東洋史研究》第33卷第2号,1974,京都,頁110-20。
Л. Д. 希羅科拉德著、鄭異凡譯,〈蘇聯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與政權〉,《俄羅斯學刊》2012年第 5期,2012,哈爾濱,頁73-76。
李根蟠,〈馬克思恩格斯原始社會理論的若干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集刊》第9輯,1987,北京。
李根蟠,〈中國封建經濟史若干理論觀點的邏輯關係及得失淺議〉,《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3期,北京,頁125-129
李根蟠,〈中國「封建」概念的演變和「封建地主制」理論的形成〉,《歷史研究》2004年第3期,2004,北京,頁146-72。
邱士杰,〈從〈黎明期的台灣〉走向「中國改造論」——由許乃昌的思想經歷看兩岸變革運動與論爭(1923-1927)〉,《史繹》第35期,2007,台北,頁69-140。
邱士杰,〈試論陳映真的社會性質論〉,《現代中文學刊》第5卷第6期,2013,上海,頁48-67。
張一兵,〈物.關係.拜物教:一場已經被忘卻的思想交鋒——評1908年普烈漢諾夫與波格丹諾夫的哲學論戰〉,《學術論壇》2007,頁1-7。
鄭會欣,〈戰後「官辦商行」的興起以中國孚中實業公司的創立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2009年第4期,2009,北京。
鄭會欣,〈戰後中國的「官辦商行」〉,《民國檔案》2014年第1期,2014,北京。
陳映真口述,〈陳映真自剖「統一情結」──陳映真:我又要提筆上陣了!〉,《財訊》第132期,1993,台北,頁163-65。
陳映真與黎湘萍,〈陳映真先生談臺灣後現代問題〉,《東方藝術》1996年第3期,1996,頁18-21。
嚴靈峰口述,翁佳尹整理,〈嚴靈峰的青年時代〉,《人間》1988年3月號,1988,頁76-85。
小竹一彰,〈ロミナーゼの中国革命論〉,《近代中囯硏究彙報》1986年第8号,1986,東京,頁13-22。
【析出文獻】
Harry W. Pearson. "The Economy Has No Surplus: Critique of A Theory of Development." In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 economies in history and theory, edited by Karl Polanyi, Conrad M. Arensberg and Harry W. Pearson, 320-41. Glencoe, Ill.: Free Press, 1957.
Karl Polanyi. "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 economies in history and theory, edited by Karl Polanyi, Conrad M. Arensberg and Harry W. Pearson, 243-69. Glencoe, Ill.: Free Press, 1957.
K. A. ウィットフォーゲル,〈中国の経済表〉,收入平野義太郎編,《新訂.解体過程にある中国の経済と社会》,下,東京:原書房,1977。
しまねきよし,〈日本共産党労働者派——水野成夫〉,收入思想の科学硏究会編,《共同硏究:転向》,上,東京:平凡社,1960。
史大林,〈東方大學的政治任務(1925.5.18)〉,收入李鐵冰編,《論民族革命問題》,出版地不明:火炬出版社,1937。
大石嘉一郎,〈《日本資本主義発達史講座》刊行事情〉,《日本資本主義発達史講座刊行五十周年紀念復刻版》,別冊1「解說.資料」,東京:岩波書店,1982。
千家駒,〈三十年代譯校《資本論》的回憶〉,收入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編,《《資本論》研究資料和動態》,第4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
中村哲,〈中國前近代史理論的重構──序說〉,收錄於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編,《中國前近代史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吳敏超,〈馬寅初被捕前後:一個經濟學家的政治選擇〉,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13年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高景欽[고경흠],〈朝鮮に於ける農民問題〉,收錄於「インタナショナル」編輯部編,《朝鮮問題》(東京:戦旗社,1930),頁95-104。
周元良與胡培兆,〈王亞南傳略〉,收入晉陽學刊編輯部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傳略》,第1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波格丹諾夫,〈偶像國家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收入《馬列著作編譯資料》編輯部編,《馬列著作編譯資料》,第14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張聖才,〈我與民聯(民革)的關係和工作情況〉,收入福建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編》,第4卷「政治軍事編第5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秦望山,〈安那其主義者在福建的一些活動〉,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福建文史資料》,第24輯,福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0。
陳其人,〈理察德.坎蒂隆的經濟思想──一種從分析土地關係開始研究社會經濟的理論〉,收入高崧等編,《馬克思主義來源研究論叢》,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黃宗智,〈中國革命中的農村階級鬥爭——從土改到「文革」時期的表達性現實與客觀性現實〉,收入於氏編,《中國鄉村研究》,第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黃宗智,〈認識中國──走向從實踐出發的社會科學〉,收錄於氏著,《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楊宗麒,〈魁奈經濟表中流通的貨幣量究竟需要多少?〉,收入高崧等編,《馬克思主義來源研究論叢》,第8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楊明偉,〈周恩來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收入于俊道編,《中南海里的博覽群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楊明偉,〈周恩來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及其思考〉,收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研究組與浙江省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編,《風範.思想.鄉情——紀念周恩來誕辰95周年文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
楊奎章等口述,〈台灣省民盟活動簡況〉,收入曾理編,《南方民盟歷史》,廣州:《南方民盟曆史》編輯委員會,1991。
趙國恩,〈馬寅初被捕始末〉,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重慶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重慶文史資料選輯》,第9輯,重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重慶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0。
鄭易里,〈最早的中文全譯本《資本論》〉,收入北京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編,《《資本論》研究論叢 第四輯(1966—1979)》,。
遠山茂樹,〈近代.現代の画期〉,收入家永三郎等編,《岩波講座:日本歷史》,別巻1,東京:岩波書店,1963。
王奇生,〈革命的底層動員;中共早期農民運動的動員參與機制〉,收入徐秀麗與王先明編,《中國近代鄉村的危機與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郭寶璘與王希和,〈為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而奮鬥一生──記郭大力〉,收入劉海藩與朱滿良編,《中共中央黨校名師》,第1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
野沢豐,〈序章 中国の国民革命についての序論的考察〉,收入野沢豐編,《中国国民革命史の硏究》,東京:靑木書店,1974。
陳其人,〈在與苦難、逆境和病魔抗爭中蹣跚〉,收入熊詩平與徐邊編,《經濟學家之路》,第3輯,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陳岱孫,〈魁奈《經濟表》中再生產規模的問題──從《經濟表》的版本、模式講起〉,收入高崧等編,《馬克思主義來源研究論叢》,第1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紀明,〈評《現代中國經濟教程》〉,收入馬寅初編,《新經濟的道路》,上海:文匯報館,194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