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原漢分治」下的人群隔離與跨界(1930-1960s)
作者:陳慧先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ei-hsie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婉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原漢互動番界/蕃界《蕃人讀本》《教育所用國語讀本》《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二種》《理蕃の友》《山光周刊》Ethnic relationshipAboriginal Bounda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
番�蕃界是臺灣歷史上特別的存在。自18世紀以來陸續成型固定的番界,標誌了清帝國的統治範圍,與非屬帝國版圖的界外之地。日治時期,透過五年理蕃計畫將絕大部分的蕃地納入國家統治,並於1930年代左右確立蕃界與蕃地的範圍,有效掌控整個臺灣山地。戰後的山地行政區基本上承繼日治時期的蕃地空間。從清治、日治到戰後,畫界分治下的番�蕃地與山地行政政策,其制度與實施內容雖有延續但各有異同,其間的差異反映了不同政權背後政治思維的轉變,也影響島內人群地往來與互動。
  本文首先說明原、漢分治畫界的歷史背景與制度發展,其次呈現分治下界線內、外的人群接觸時的實際限制。山地管制在戰後一度趨弛,至二二八事件、戒嚴後再趨嚴,管制的目的主要是防範平地人民進入山地,其目的包括國家對山地土地利益的奪取,以及山地國防安全的需求。再者,以初等教育為中心,呈現原、漢分治下界線的內外「文明化」歷程的異與同,除了說明同一時期原、漢世界相關制度的異同外,也突顯二戰前後政權轉換後的變化,大體而言統治者對蕃地�山地的文明化手段更為直接、粗暴,這與官方對原、漢的定位不同有關。文明化歷程中的「同」,包括透過教育使原、漢可以使用共同的語言、具備相同的文明智識,以及國家認同等;關於「異」的部分,本文則透過日治時期的《蕃人讀本》、《教育所用國語讀本》、《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二種》與戰後的山地用《國語課本》等專屬「蕃人」或高山原住民的教科書,與一般平地用教科書的內容比較,發現過去原住民族使用的教科書當中,有關「臺灣」的部分偏少,且幾乎看不到臺灣「漢人」的身影。
原、漢「文明化」歷程中相同的部分,是蕃界內、外的非邊區人群得以跨越的基礎。本文透過《理蕃ソ友》的報導與報章、日記等史料,探討臺灣漢人與高山原住民彼此間的接觸與想像。1930-60年代,臺灣的漢人與原住民族雖然有著類似的文明體驗,但由於統治者採取分隔治理、強化族群刻板印象等因素,使得原、漢雙方在某程度上仍將對方視為異質的他者。
The existence of the restricted areas of the aboriginals is particular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They were firstly set up by the Ching dynasty, but functioned then only as a mark of the limits of the empire. It is not until the Japanese rule period, after the 5-year aboriginal policy proposed b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that most of these areas were under official control. In the meantime, in the 1930''s, the borders of the restricted areas were determined, leading to an efficient surveillance over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of Taiwan. Even after the World War II (WWII), the restricted areas once determined stayed more or less the same as an administrative unit of the new government.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aiwan, from the Ching dynasty to the Japanese rule period, even to the time after the WWII, we notice,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certain continuity, several changes in the policy of rule over the restricted areas. Such changes, which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of mentalities behind various powers, did play a role of interference in the interplay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Taiwan.
In what follows, I will try, first of all, to presen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policy of demarcation between the Han and aboriginal peoples. Then, I will list the administrative practices that had prohibited contacts of people from either sides. The control over the above-mentioned regions, after a short while of relaxation since 1945, was, however, tightened once again at the outbreak of the 2.28 Incident and the enacting of the martial laws. With clear intentions of retaining resources of the territory to the state, the more rigorous surveillance aimed mainly at restricting people from entering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and the need of national security was satisfi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I will focus at the different system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as they were applied to either sides of the demarcation, showing the disparity,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courses of "civilization" promoted by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Besides, attentions will be placed in the modifications effected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fter the WWII. I will illustrate how the uneven official receptions of the Han and the aboriginal peoples had actually made a difference in the policy of civilization realized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which was more straightforward and, I must say, more impertinent.
As regards to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courses of civilization on both sides,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lways made its effort in popularizing the official language, cultivating in people the sense of civilization and solidifying their national identities. On the other hand, concerning their disparity, I have carefully studied three textbooks for the aboriginals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period, namely "蕃人讀本", "教育所用國語讀本", "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二種", as well as one introduced after the WWII: "國語課本"; and by comparing with common textbooks used in other regions, I have found in these materials only sparse mentions of "Taiwan," and nearly no trace of Taiwanese Han people.
Towards the end, by referring to a journal ("理蕃ソ友"), as well as other related newspapers and diaries, I investigate into the communications and imaginations between the Taiwanese Han people and the aboriginals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The certain similarity in their courses of civilization has thus served as the basis of "border crossing": evidently they have had experiences alike. Nevertheless, for the period from the 1930''s towards the 1960''s, as my study will show, it 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easures adopted by the governments, like racial segregation and the purposeful reinforcement of the racial stereotypes, that the two sides still considered each other as strangers.
徵引書目

一、史料

(一)報章、檔案與官方文獻
《大公報》1930
《山光周刊》1952-1955
《中央日報》1949-1960年代
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三)》。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3。
《公學校用國民讀本》〔卷十一〕1922
《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一種)》〔卷八〕1931
《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一種)》〔卷八〕1942
《公學校用國語讀本》〔卷九〕1914
《公學校用國語讀本•第二種》1930
《公學校修身書(兒童用)》〔卷四〕1915
《公學校修身書(兒童用)》〔卷四〕1929
《立法院公報》
全民日報社編,《臺灣省首屆參議員名鑑》。臺北:全民日報社,1951。
何鳳嬌編輯,《湯守仁案史料彙編》(一)(二)。臺北:國史館,2008。
《初級小學國語課本》1950
《旁觀雜誌》1951-1952
《高砂族ソ教育》1935-1944
《高砂族調查書》1936-1939
《高級小學 國語課本》〔第三、四冊〕1950
《國民學校 國語課本》〔初級第八冊〕1958
《教育所用國語讀本》1934
《理蕃ソ友》1932-1943
《理蕃概況》1939
《理蕃誌稿》1918-1938
《臺灣ソ蕃地開發シ蕃人》1936
《臺灣公學校教科書編簒趣意書 第二篇》1914
《臺灣日日新報》1896-1944
《臺灣出版警察報》1930-1932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4。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編,《臺灣民政》第二輯。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1948。
《臺灣省政府公報》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山地行政概要》。臺北:臺灣省民政廳,1948。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發展中的臺灣山地行政》。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71。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進步中的本省山地》。臺北:臺灣省民政廳,1954。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臺灣省山地行政法規輯要》。臺北 :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54。
臺灣省政府敎育廳編,《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臺灣省政府敎育廳,1955。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改善山胞生活》。南投:臺灣省政府,1971。
《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属ソ研究》1935
《臺灣教育》1914-1925
《臺灣教育沿革誌》1939
《臺灣教科用書國民讀本》〔卷九〕1903
《臺灣教會報》1929
《臺灣新民報》
《臺灣新生報》1945-1960年代
《臺灣學事一覽》1944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5-1945
《臺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1896-1942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科編,陳連浚、黃幼欣、陳瑜霞譯,《理蕃之友》中文初譯本卷1-3。新北:原住民委員會,2016。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陳金田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1933-1939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917-1929
《臺灣警察時報》1930-1944
《臺灣鐵道旅行案內》1924、1930、1932、1940
《蕃人教育概況》1935
《蕃人讀本》1914
《蕃人讀本編纂趣意書》1916
《蕃地警察法規》(1910以後)
《蕃童教育意見書》1914
《鐵道旅行案內》1923

(二)鄉鎮志
《牡丹鄉志》2000
《阿里山鄉志》2001
《南庄鄉志》〔上、下〕2009
《烏來鄉志》〔再版〕1997
《烏來鄉志》〔修訂版〕2010
《烏來鄉志》〔修訂第一版〕2010
《烏來鄉志》1990
《滿州鄉志》1999

(三)電子資料庫
中國國民黨史料資料庫:
http://www.lib.ntu.edu.tw/CG/resources/Taiwan/KMT.htm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數位典藏查詢系統:
http://ds2.th.gov.tw/ds3/ 
臺灣日記知識庫
http://taco.ith.sinica.edu.tw/tdk/%E9%A6%96%E9%A0%81
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
http://ndap.tpa.gov.tw/drtpa_now/index.php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http://db2.lib.nccu.edu.tw/view/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二、時人著作

大津麟平,《理蕃策原議》。日本巖手縣:大津麟平,1914。
安平水產專修學校編,《安平水產專修學校校友會雜誌•第4回》。臺南:安平水產專修學校,1937。
東臺灣研究會,《東臺е⑦ияЧЬ:蕃人教育改善私案》〔第八年第七十九編〕。臺北:東臺灣研究會,1931。
林瑞昌,〈本省山地行政的檢討〉,《旁觀雜誌》2(1951年2月1日),頁11-13。
姜琦,《臺灣鄉土教育論》。臺北:臺灣書店,1950。
持地六三郎,《臺灣殖民政策》。東京:富山房,1913。
國府種武,《臺灣ズ於んペ國語教育ソ展開》。臺北:第一教育社,1931。
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誌》。臺北:臺灣博覽會,1939。
錦章,〈亟待改善的山地教育〉(上),《聯合報》(1951年10月24日),第5版。

三、近人著作

рみю・дみヱя(Paul D. Barclay),〈蕃產交易所ズ於んペ「蕃地」ソ商業化シ秩序化〉,《台湾原住民研究》第9号(東京:風響社,2005年3月),頁70-109。
上杉允彥,〈日本統治完成期ソ「高砂族」デソ生活調查ズコゆサ : ヤт族メ中心シウサ〉,《高千穗論叢》(1987年),頁107-182。
上杉允彥,〈日本統治完成期ソ高砂族ソ生活狀況ズコゆサ〉,《高千穗論叢》(1986年),頁111-266。
久留米大學,《蕃人讀本 : 卷一、卷二、卷三、卷四、編纂趣意書合訂本》。福岡:久留米大學,2002。
中村勝,《台湾高地先住民ソ歷史人類学:清朝・日帝初期統治政策ソ研究》。東京:緑蔭書房,2003。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王泰升,〈日治時期高山族原住民族的現代法治初體驗――以關於惡行的制裁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40:1(2011年3月),頁1-98。new window
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2001。new window
王學新譯,《風港營所雜記》。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
北村嘉恵,《日本植民地下ソ台湾先住民教育史》。東京:北海道大学,2008。
古野淸人原著,葉婉奇翻譯,《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臺北:原民文化事業公司,2000。
白先勇,廖彥博編,《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臺北:時報文化,2014。
伊萬納威,〈臺灣原住民族地區鄉鎮志的發展〉,發表於「臺灣原住民地區方志編修成果與問題研討會」,時間2015年10月21日。
吉見俊哉著,《博覧会ソ政治学:ネスゥウソ近代》。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1。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等合譯,《博覽會的政治學》。臺北:群學,2010。
何清欽,《光復初期之臺灣教育》。高雄:復文,1980。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new window
吳文星等編著,《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2003。
吳俊瑩,〈戒嚴體制下的臺灣(1949-1960s)〉,收錄於呂芳上主編《戰後初期的臺灣(1945-1960’s)》(臺北:國史館,2015),頁135-195。
吳密察,〈歷史學裡的霧社事件〉,收錄於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等主辦《「霧社事件八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會議日期2010年10月25-26日)。
吳新榮,《震瀛回憶錄》。臺北:前衛,1989。
吳新榮,《震瀛隨想錄》。臺南:琑琅山房,1966。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撰,《吳新榮日記全集》1-11。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
吳叡人,〈「臺灣高山族殺人事件」――高一生、湯守仁、林瑞昌事件之政治史的初步重建〉,收於《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二二八紀念館,2008),頁325-363。
吳叡人,〈臺灣原住民自治主義的意識型態根源:樂信・瓦旦與吾雍・雅達烏猶卡那政治思想初探〉,收於洪麗完主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193-229。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錄於蘇碩斌主編,《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臺北: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2012),頁232-276。new window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2005。new window
呂興昌編,《吳新榮選集(一)》。新營:南縣文化,1997。
宋秀環,〈日治時期的殖民政策:原住民青年團的成立與其作用〉,《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33(2004年6月),頁2-23。
宋秀環,《菁英與權力的再現――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部落菁英的養成與實踐》。臺北:大新,2015。new window
巫永福,《我的風霜歲月:巫永福回憶錄》。臺北:望春風文化,2003。new window
李天民,余國芳,《臺灣舞蹈史》〔上〕。臺北:大卷文化,2005。new window
李仙得(Charles W. LeGendre)著:費德廉,蘇約翰主編:羅效德,費德廉中譯,《李仙得臺灣紀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
李雲漢,《國民革命與臺灣光復的歷史淵源》。臺北:臺灣史蹟源流硏究會,1978。new window
李源泉、呂芳上、林金田計畫主持,歐素瑛等撰,《臺灣省議會會史》。臺中:臺灣省諮議會,2011。
李筱峰,《臺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臺北:自立,1987。
沈翠蓮,《臺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五南,2004。
周婉窈,〈試論戰後臺灣關於霧社事件的詮釋〉,《臺灣風物》60:3(2010年9月),頁11-57。new window
周婉窈,〈寫實與規範之間──公學校國語讀本插畫中的臺灣人形象〉,《臺大歷史學報》34(2004年12月),頁87-147。new window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臺北:玉山社,2014。new window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3。new window
周婉窈,許佩賢,〈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總解說:制度沿革、教科和教科書〉,收錄於吳文星等編著,《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2003),頁33-42。new window
姑目・荅芭絲(Kumu Tapas),《部落記憶: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臺北:翰蘆圖書,2004。
松田吉郎,《台湾原住民ソ社会的教化事業》。東京:晃洋,2011。
松田吉郎,《台灣原住民シ日本語教育――日本統治時代台湾原住民教育史研究》。東京:晃洋,2004。
松田吉郎,《臺湾原住民ソ社会的教化事業》。東京:晃洋,2011。
松田京子,〈1930年代ソ臺湾原住民メバをペ統治実践シ表象戦略――「原始芸術」シゆよ言説ソ展開〉510(2005年2月),《日本史研究》,頁152-180。
松田京子,《帝国ソ思考 : 日本「帝国」シ臺湾原住民》。東京:有志舎,2014。
松田京子著,《帝国ソ視線:博覽会シ異文化表象》。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
松岡格,《台湾原住民社会ソ地方化―сユвэЪュソ20世紀―》。東京:研文,2012。
林元輝編註,《二二八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彙編》第1-4冊。臺北:二二八基金會,2009。
林文凱,〈晚清臺灣開山撫番事業新探:兼論十九世紀臺灣史的延續與轉型〉,《漢學研究》32:2(2014年6月),頁139-174。new window
林玉茹,詹素娟,陳志豪主編;李文良等解讀,《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new window
林玫君,《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臺北:博揚文化出版,2006。new window
林茂成,范燕秋,瓦歷斯•諾幹撰稿,《桃園縣老照片故事2:泰雅先知:樂信•瓦旦故事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5。
林修澈,《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南庄事件──根據「臺灣總督府檔案」的理解》。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new window
林栭顯,《臺灣省議會組織沿革及省諮議會之成立》。南投:省文獻會,1990。
林瑞明編、賴和著,《賴和全集》〔新詩散文卷〕。臺北:前衛,2000。
林頌恩,蘇量義,《海洋hohaiyan》〔部落的旋律•時代的脈動 回憶父親的歌 之一〕。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3。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註解,《灌園先生日記》〔四〕〔八〕〔十八〕〔十九〕〔二十〕。臺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2001-2004;2010-2011。
河源功,〈臺灣文學研究之苦〉:http://ntuetlhd.pixnet.net/blog/post/22714715(2015年6月 22日瀏覽)
近藤正己,〈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政策〉,《當代》30(1998年10月),頁40-54。
近藤正己著,張旭宜譯,〈臺灣總督府的「理蕃」體制和霧社事件〉,《臺北文獻》直字111 期(1995年3月),頁163-184。
近藤正己著,許佩賢譯〈對異民族的軍事動員與皇民化政策――以臺灣軍夫為中心〉,《臺灣文獻》46:2 (1999年),頁189-223。new window
邱奕松,〈日據初期臺灣山地教育之探討〉,《臺北文獻》74(1985年12月),頁87-139。
邱雅芳,〈越界的神話故事――吳鳳傳說從日據末期到戰後初期的承接過程〉,《臺灣文獻》56:4(2005年12月),頁121-153。new window
阿威赫拔哈口述,許介鱗編著,林道生中譯,《阿威赫拔哈的霧社事件證言》。臺北:臺原,2000。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收錄於張炎憲、李筱李筱峰、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出版,1996),頁157-219。new window
施添福,〈開山與築路:晚清臺灣東西部越嶺道路的歷史地理考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0(1999年5月),頁 65-99。new window
施添福總編纂,詹素娟編纂,王河盛等修纂,《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春山明哲等著,川路祥代等翻譯,《霧社事件日文史料翻譯》上、下。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2010。
范燕秋,〈二二八、族群菁英與戰後臺灣原住民社會的歷史轉折〉,收錄於臺北市文化局、臺北二二八紀念館主辦《「二二八與臺灣戰後發展」學術演討會會議資料》(2015年8月10-11日)。
范燕秋,〈日治後期臺灣原住民族的近代變遷與族群菁英的政治活動――以泰雅族樂信・瓦旦和鄒族吾雍・亞達烏猶卡那為中心〉,收錄於高一生(矢多一生)硏究会,天理臺湾学会主催,《高一生(矢多一生)シガソ時代ソ臺湾原住民族リэみЬ:高一生生誕100周年記念国際Ё⑦рЖヨу》(天理:高一生(矢多一生)硏究會,2008),頁99-112。
范燕秋,〈原住民菁英的整肅:「湯守仁等叛亂案」〉,「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
范燕秋,〈樂信・瓦旦與二二八事件中泰雅族的動態――探尋戰後初期臺灣原住民菁英的政治實踐〉,收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編,《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臺北市文化局,2008),頁365-391。
孫大川,《Baliwakes : 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
宮崎聖子,《植民地期台湾ズれんペ靑年団シ地域ソ変容》。東京:御茶ソ水書房,2008。
徐世怡,〈觀光旅遊空間之社會歷史分析――以烏來為個案〉,《思與言》27:4(1989年11月),頁3-46。new window
涂予尹,《論多元文化主義下種族優惠性差別待遇的法正當性基礎:以臺灣原住民學生高等教育升學優待措施為中心》。臺北:元照,2015。new window
翁佳音,〈吳鳳傳說沿革考〉,《臺灣風物》36:1(1986年3月),頁39-56。new window
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編,許錫慶譯注,《臺灣教育沿革誌(中譯本)》。南投:臺灣文獻館,2010。
高一生(矢多一生)硏究会,天理台湾学会主催,《高一生(矢多一生)シガソ時代ソ台湾原住民族リэみЬ:高一生生誕100周年記念国際Ё⑦рЖヨу》。天理:高一生(矢多一生)硏究會,2008。
高一生(矢多一生)硏究会,天理台湾学会主催,《高一生(矢多一生)シガソ時代ソ臺湾原住民族リэみЬ:高一生生誕100周年記念国際Ё⑦рЖヨу》。天理:高一生(矢多一生)硏究會,2008。
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14。臺北:國史館,1996年。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編輯委員會編輯,《日月潭邵族調查報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58初版;臺北:南天,1996印刷。
康培德著,《泰雅族Msbtunux的美麗與哀愁 : 頭角與奎輝部落KButa世系群家族史》。南投:臺灣文獻館;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new window
張松,《臺灣山地行政要論》。臺北:正中,1953。
張炎憲等採訪記錄,《諸羅山城二二八》。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5。
張炎憲總編輯,《蔡培火全集》1。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張隆志,〈帝國邊陲與殖民統治:十九世紀臺灣的「番地」問題〉,《歷史月刊》199(2004年8月),頁69-75。
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收於國史館主編,《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民國以來的史料與史學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8),頁2031-2056。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二〕〔三〕〔四〕〔八〕〔九〕。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00-2004。
張耀宗,〈教育菁英vs.傳統菁英:日治時期教育影響下原住民領導機制的轉變〉,《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007年6月),頁1-27。new window
許佩賢,〈戰爭時期的「國語」讀本解說〉,收錄於吳文星等編著,《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次・索引》(臺北:南天,2003),頁79-92。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new window
許雪姬,〈反抗與屈從――林獻堂府評議員的任命與辭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2002年5月),頁259-296。new window
許雪姬等訪問,林建廷等紀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上•下。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4。
許錫慶,〈以培養通譯為目的而設立之國語傳習所〉,《臺灣文獻館電子報》(2010年11月26日),網址:http://w3.th.gov.tw/www/epaper/view2.php?ID=67&AID=903(2015年8月22日瀏覽)
郭明正,《又見真相:賽德克族與霧社事件――66個問與答・面對面訪問霧社事件餘生遺族》。臺北:遠流,2012。
郭明正著,《真相•巴萊:《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臺北:遠流,2011。
郭杰、白安娜著,李隨安、陳進盛譯,《臺灣共產主義運動與共產國際(1924-1932)硏究・檔案》。臺北: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2010。
陳中禹,〈二二八事件中原住民族群動態與形象轉變〉,發表於「新史料與二二八研究學術研討會」(2013年11月29日至30日),頁1-29。
陳中禹,〈從入山管制到山地警備――戰後臺灣山地警備政策的建立〉(國史館186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國史館館訊》4(2010年6月),頁227。
陳中禹,〈戰後初期臺灣「山地行政」的建立與推動〉,收於黃翔瑜主編,《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第九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8),頁289-332。
陳中禹,〈戰後初期臺灣山地行政的建置與發展(1945-1959)〉,收錄於呂芳上主編《戰後初期的臺灣(1945-1960’s)》(臺北:國史館,2015),頁45-90。
陳玉美纂修,《臺東縣史•雅美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陳君愷,〈臺灣的近代化蛻變──日治時期的時代特色及其歷史意義〉(臺北,唐山,2006),頁329-351。new window
陳奇祿主編,《臺灣風土》1-4。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陳政三,〈百年前原住民海外及島內觀光記:兼論臺灣總督府「糖飴與鞭鎚」政策〉,《臺灣博物》27:4(2008年12月),頁32-41。
陳昭英,《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陳素貞,〈高山哲人其萎〉等,《臺灣文藝》2(1994年4月),頁6-51。
陳淑瑩,〈解題《教育所用國語讀本》ズコゆサ〉,收錄於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纂,笠榮治、陳淑瑩解題《教育所用國語讀本 八卷》(福岡:粒粒舍,2005),頁409-461。
陳湛綺責任編輯,《近現代旅游文獻資料輯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2009),53卷至62卷。
傅琪貽(藤井志津枝),〈誘導「嚮往文明」之旅:1897年臺灣「蕃人內地觀光」〉,《文化越界》1:3(2010年3月),頁47-74。new window
傅琪貽(藤井志津枝)計畫主持,李中邦協同主持,《日治末期臺灣原住民族皇民化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7。
傅寶玉等編,《臺灣省政府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法規政令彙編》〔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3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曾山毅,《植民地台湾シ近代ШみэИу》。東京:青弓社,2003年11月。
森丑之助撰,宋文薰編,《日據時代臺灣原住民族生活圖譜》。臺北:求精,1977。
程佳惠,《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臺北:遠流,2004。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台灣 : 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2006。
黃唯玲,〈日治時期「平地蕃人」的出現及其法律上待遇(1895-1937)〉,《臺灣史研究》19:2(2012年6月),頁99-150。new window
黃國超,〈從第一國家到第二國家:原住民歌舞的符碼轉換與政治歌唱(1945-1960)〉,《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0(2011年12月),頁37-65。 new window
黃國超,〈臺灣山地文化村、歌舞展演與觀光唱片研究(1950-1970)〉,《臺灣文獻》67:1(2016年3月),頁81-127。new window
黃得峰,王學新譯,《處蕃提要》。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黃雅芳,〈日治時期原住民菁英養成與其語文書寫――以陳實、高一生和陸森寶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8。
黃應貴,《「文明」之路》第1-3卷。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
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
楊水心著,許雪姬編註,《楊水心女士日記》〔一〕〔三〕。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4-2015。
楊和穎主編;樂信・瓦旦等撰稿,《泰雅先知:樂信・瓦旦》。桃園:桃縣文化局,2005。
楊基振原作,黃英哲,許時嘉編譯,《楊基振日記 : 附書簡、詩文》。臺北:國史館,2007。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1967初版。
溫振華,〈清帝國轄域的界線――土牛溝〉,《臺灣學通訊》87(2015年5月),頁30。
葉龍彥,〈日治時期臺灣觀光行程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45(2003年9月),頁83-110;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臺灣社會學刊》36(2006年6月),頁167-209。new window
詹素娟,〈「族系未詳」再思考:從「國勢調查」到「戶口普查」的人群分類變遷〉,《臺灣風物》60:4(2010年12月),頁77-100。new window
詹素娟,〈空間分化、雙軌行政與原住民的身分變遷(1895-1950)〉,發表於中研院臺所主辦,「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9月23-24日。
詹素娟,〈從差異到混同──日治初期「帝國臣民」架構下的熟番社會〉,收於洪麗完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南港,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71-104。
詹素娟,〈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2005年12月),頁121-166。new window
詹素娟,〈鑲嵌在歷史中的地圖――日治時代的「蕃地」建構與原住民傳統領域〉,收於封德屏主編《戴國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訊雜誌社,2011),頁229-255。
詹素娟,康培德,李宜憲主編,《山海尋跡:臺灣原住民族文獻選介》。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new window
詹素娟〈從「山胞」到「民族」――臺灣原住民的身分認定與族群意識變遷(1945-2000)〉,收錄於余敏玲主編,《兩岸分治 : 學術建制、圖像宣傳與族群政治(1945-200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頁253-280。
臺北帝臺北帝国大学土俗人種學研究室原著,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原民會,2011。
臺灣省通志館,〈臺灣省通志假定綱目〉,《臺灣省通志館館刊》1:1(1948年10月25日),頁5-20。
劉枝萬,《南投縣革命志稿》。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59。
劉枝萬口述,何鳳嬌執行編輯,《學海悠遊 : 劉枝萬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8。
潘英,《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臺北:臺原,1998。
蔡瑞月口述,蕭渥廷主編,《臺灣舞蹈的先知:蔡瑞月口述歷史》。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蔡龍保,〈日治時期臺灣鐵路與觀光事業的發展〉,《臺北文獻(直字)》142(2002年12月),頁69-86
蔡龍保,《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1895-1945):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8。new window
鄧相揚,許木柱撰稿,《臺灣原住民史・邵族史篇》。南投:省文獻會,2000。new window
鄧憲卿,〈臺灣省政府組織沿革〉,《臺灣月刊雙月電子報》(2007年8月):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9608/9608-05.htm (2015年9月21日瀏覽)。
鄭政誠,〈展示與被展示――日治時期臺灣觀光原住民在展覽會中的角色與呈現〉,《兩岸發展史研究》1(2006年8月),頁67-104。new window
鄭政誠,〈戰時體制下臺灣原住民青年與學生的觀光旅行(1937-1945)〉,《史匯》17(2014年2月),頁1-19。new window
鄭政誠,《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觀光行旅》。臺北:博揚,2005。new window
鄭梓,《本土精英與議會政治:臺灣省參議會史研究(1946-1951)》。臺北:華世,1987。
駒込武,〈植民地教育シ異文化認識―「吳鳳伝說」的変容過成―〉,《思想》802(1991年),頁104-126。
盧梅芳,《天還未亮: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臺北:藝術家出版,2007。
蕭富隆等編輯,《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職員錄(一)》。南投:臺灣文獻館,2005。
戴國煇,《戴國煇全集2・史學與臺灣研究卷二》。臺北:遠流,2011。
戴國煇編著;魏廷朝翻譯,《臺灣霧社蜂起事件:硏究與資料》。臺北:國史館,2002。
磯田一雄,〈皇民化教育シ植民地ソ國史教科書〉,收於大江志乃夫等編,《近代日本シ植民地(4)》(東京:岩波書局,1993),頁113-137。
薛宏甫,希巨•蘇飛,若琳採訪撰文;杜正宇主編,《臺籍老兵血淚故事2原民篇》。高雄: 春暉,2015。
謝世忠,〈觀光活動,文化傳統的塑模,與族群意識:烏來泰雅族Daiyan認同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8(1992年12月),頁113-129。new window
謝世忠,《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臺北:自立晚報,1994。new window
謝東閔,《歸返――我家和我的故事》。臺北:聯經,1988。
鍾淑敏,〈政商與日治時期東臺灣的開發—―以賀田金三郎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史研究》11:1(2004年6月),頁79-117。new window
顏愛靜,《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臺北:稻鄉,2004。new window
藤井志津枝,〈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9。
藤井志津枝,《理蕃 : 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1997。
藤井志津枝,《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南投:省文獻會,2001。
蘇瑤崇,〈追求公平正義的時代――論解嚴前後(1981-1989)第七、八屆省議會與臺灣社會的轉型發展〉,《臺灣史學雜誌》12(2012年6月),頁105。new window
蘇碩斌,〈日治時期的臺北都市觀光:殖民地與本地的交會〉,收入蘇碩斌主編,《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臺北: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2012),頁278-279。
顧恒湛,〈主體缺席的書寫:戰後初期「山胞論述」之歷史初探(1945-1955)〉,《臺灣學誌》9(2014年4月),頁83-109。new window
Barclay, Paul D., Cultural Brokerage and Interethnic Marriage in Colonial Taiwan: Japanese Subalterns and Their Aborigine Wives, 1895-1930.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 (May 2005):323-360.
Chan Kai Yiu(陳計堯),“Production and Exchange in the Seclusion of Taiwan’s Mountainous Region: The Alishan Area Under Japanese Colonialism, 1895-1945”,收錄於洪麗完主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離歷史研究》(南港,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105-149。

四、學位論文

中村平,〈國家意識的誕生:泰雅人的日治殖民經驗與當代歷史追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1。
王慧芬,〈淸代臺灣的番界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
石丸雅邦,〈臺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伊萬納威,〈臺灣原住民族政策的發展:透過身份、語言、生計的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new window
朱佳陽,〈戰後臺灣山地教育「特殊化階段」教科書之研究――以國語科、社會科為例1951-195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李佳玲,〈日治時期蕃童教育所之研究(1904-1937年)〉,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
李敏慧,〈日治時期臺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林佳陵,〈論關於臺灣原住民土地之統治政策與法令〉。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林益陸,〈臺灣原住民行政體制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素珍,〈日治後期的理蕃――傀儡與愚民的教化政策(1930-1945)〉,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林淑雅,〈解�重構臺灣原住民族土地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施聖文,〈劃界的政治――山地治理下的傳統領域,1895-2005〉,臺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new window
胡曉俠,〈日據時期理蕃事業下的原住民集團移住之研究〉,中壢: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1996。
涂予尹,〈論多元文化主義下種族優惠性差別待遇的法正當性基礎:以臺灣原住民學生高等教育升學優待措施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new window
高德義,〈我國山地政策之研究――政治整合的理論途徑〉,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許鈞淑,〈霧社事件文本的記憶與認同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論文,2006。

陳偉智,〈殖民主義、「蕃情」與人類學——日治初期臺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1895-19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陳瑛,〈從「部落民」到「國民」日據時期高砂青年團的教育性格〉,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黃雅芳,〈日治時期原住民菁英養成與其語文書寫――以陳實、高一生和陸森寶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8。
蔡迪清,〈集團移住與宗教變遷對部落環境行動之影響――以太魯閣三棧部落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鄭安晞,〈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1。
羅任鎗,〈帝國邊陲的救贖――日治時期蕃地醫療政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五、硏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泰升,〈臺灣原住民的法律地位〉。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199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