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的再中國化(1945-1991)
作者:蔡明賢
作者(外文):Ming-Shian Tsai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所
指導教授:黃秀政
吳政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去日本化再中國化de-Japanizationre-China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0
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制定「去日本化」與「再中國化」政策方針,包括改正街道名稱、地名與國籍,查禁日本圖書、電影,禁絕日文報紙,學校中禁用日語,學校教員須受大量的「中國化」教育。國語運動中創辦《國語日報》,鼓勵恢復方言,但社會上仍需使用日文而主張緩禁。二二八事件中展現「去日本化」與「再中國化」下的文化衝突,事件出現「日本化」復辟現象,官方多主張加強「中國化」教育;在派系鬥爭中,批鬥蔣渭川和林獻堂為「御用紳士」,符合「去日本化」的政治正確原則;學校師生不少人參與事件,事件後「中國化」教育繼續加強,展現國家機器對教育的宰制。
從臺南延平郡王祠到神社的改建,到每年祭祀鄭氏的盛況,當局明顯利用鄭氏意象教化人民;鄭氏登陸300周年祭典的「復臺」與「開臺」之名,涉及到「中國化」意識形態;臺北與臺南搶建鄭氏銅像,反映其民族大義精神作為世人榜樣;其意象也涉及「反共」與「反殖民」立場,當局不斷建構鄭氏精神與「反攻大陸」的連結,為達「中國化」政治目的而濫用鄭氏意象。神社背後代表「日本化」精神,戰後神社更改其地目、產權與用途,多數神社都改建成忠烈祠;1970年代外交困局,也藉由去除神社「日本意象」來宣揚民族精神,建構「太原五百完人」忠烈之形象,拉近臺灣與國共內戰的連結,「遙祭黃陵」儀式作為忠烈祠場域中的政治操控;1969年3月臺北市完工的國民革命忠烈祠,可作為忠烈祠建物「中國化」之代表,臺人武裝抗日之烈士如余清芳等都列進入祀名單。
  國民黨與蔣中正都重視民族精神,1950年代繼續進行「去日本化」,包括學校、建物、街路名稱與文書票據等,公務機關禁用日語,此時屢頒民族精神教育原則,獨尊「中國文化」和「黨化教育」;各級學校的教科書無論是國語文、史地等都充斥「黨化教育」,教導學生「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高中增設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初中增設書法練習,以「中國文化」的素養,教導學子認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和文化。中共文革後,臺灣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國化」達到頂峰,並結合國民生活凝聚意識;退出聯合國時發起「莊敬自強」運動,1970年代電視台方言節目屢遭捍衛國語者批判,制定節慶、國旗、國歌與國父蔣公遺像的規定,明文規定看電影前必須先唱國歌;利用「孔子」意象營造中國儒家文化至上,制定孔子誕辰紀念辦法,1970年代重視儒家傳統,臺北、臺中與高雄孔廟都重建或興建,臺人姓氏祖籍溯源能反映「臺灣人為中國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也重視傳統漢人的民俗技藝。
解嚴前黨外運動質疑「中國化」政策,批判孔子、教科書與國語運動,形成「中國化」與「去中國化」的辯證關係,1980年代的「臺灣結」與「中國結」議題,反映國人不滿獨尊「中國化」;1991年6月解除看電影前唱國歌的規定,民主化改革初步成功;1981年11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出現轉向,將傳統的民俗技藝轉化成「復興中華文化」或「文化中國化」的精神,「本土化」開始與「中國化」合流,另外1991年3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改組成「文化總會」,同年底國民大會全面改選,都象徵「中國化」政策的結束。過去「日本化」與「本土化」立場都曾與「中國化」衝突,多元化的臺灣社會能使三者並行不悖,「中國化」與「本土化」不必然代表統獨立場。
After WWII , the Taiwan Provincial Governor''s Office formulated the policy of "de-Japanization" and "re-Chinalization" which included correcting street names, city and county names and nationality, banning Japanese books, movies and newspapers, prohibiting the Japanese language in schools, and requesting school teachers to receive extensive "Chinalization" education. In the Mandarin Movement, the "Mandarin Daily" newspaper was established to encourage the restoration of dialects. However, as the community still needed to use Japanese, a slowdown in the prohibition of the Japanese language was advocated. The cultural conflict between "de-Japanization" and "re-Chinalization"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The phenomenon of restoration of "Japanization" showed up in the incident, and the government advocated the strengthening of "Chinalization" education. In the factional struggle, the criticism of Wei-Chuan Chiang and Hsian-Tang Lin as the "the emperor''s gentlemen" was in line with the politically correct "de-Japanization" principle. Many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Incident, and after the Incident the "Chinalization" education continued to be strengthened. This showed the state machine’s domination of education.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Koxinga Shrine in Tainan and Shinto temples to the grand annual occasion of Zheng Cheng-Gong''s worship, the authorities clearly tried to use the image of Zheng to educate the people. The terms of “Taiwan restoration” and “Taiwan develop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300th anniversary of Zheng’s landing involve the "Chinalization" ideology. The fact that Taipei and Tainan rushed to build Zheng''s bronze statues reflects that his national spirit can be a model for the people. Zheng’s imagery also involves the "anti-communist" and "anti-colonial" stance. The authorities continued to associate Zheng''s spirit with "fighting back to the mainland", and abused Zheng''s imagery to achieve the political purpose of "Chinalization". The Shinto shrines represent "Japanization". After the war their purposes, ownerships and usages were changed, and most of them were converted into martyrs’ shrines. In the 1970s when the country faced diplomatic difficulties, the government also tried to remove the Shinto shrines’ "Japanization imagery"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built the "five hundred perfect martyrs of Taiyuan" image to associated Taiwan with the civil war between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used the "Remote Worship of the Yellow Emperor’s Tomb" ceremony as a means of political control within the martyrs’ shrine.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Martyrs’ Shrine in Taipei built in March 1969 can be us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martyrdom buildings of "Chinalization", and Taiwanese anti-Japanese armed martyrs such as Ching-Fang Yu were put on the worship list.
  Both Kuomintang and Chiang Kai-shek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national spirit. In the 1950s, "de-Japanization" continued, and the Japanese language is banned from schools, buildings, street names, documents and notes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t that time,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spiritual education was repeatedly promulgated to uphold "Chinese culture" and "Kuomintang education" only. Textbooks of national language, history and geography at all levels of schools are flooded with "Kuomintang education" to teach students to "be a dignified Chinese". Basic Chinese culture teaching materials were added to the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nd calligraphy practice was added 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The "Chinese culture" literacy was used to teach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onfucianism and culture.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Taiwan launched the Chinese Culture Renaissance Movement and reached the peak of "Chinalization", and combined it with the national life consciousness. At the time the Republic of China exited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it launched the "Self-respect and Self-reliance" campaign. In the 1970s, TV programs in dialects were repeatedly criticized by national language guardians, rules for festivals and the use of the national banner, the national anthem and the pictures of Dr. Sun Yat Sen and Chiang Kai-shek was established, and it was expressly stipulated that the national anthem must be sung before the showing of a movie. The "Confucius" image was used to create the Chinese Confucian-first culture, and the Confucius Birthday Memorial Approach was established. In the 1970s,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the Confucius Temples in Taipei, Taichung and Kaohsiung were either built or re--built. The origins of Taiwanese people’s surnames can reflect that "Taiwanese people are also Chinese people",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Renaissance Movement also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traditional Han-Chinese folk arts.
 Before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the opposition clan questioned the "Chinalization" policy, criticized Confucius, textbooks and the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and formed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lization" and "de-Chinalization". In the 1980s, the "Taiwan emotional entanglement" and "China emotional entanglement" issues reflected people’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favoring of "Chinalization". In June 1991, the national anthem was removed before the movie,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reform enjoyed its first success. In November 1981, the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ook a turn to convert traditional folk arts into "revival of Chinese culture" or the spirit of "cultural Chi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began to merge with "Chinalization". In March 1991, the “Chinese Culture Renaissance Movement Promotion Committee" was reorganized into the "Cultural Council", and at the end of the same year the National Assembly held a comprehensive re-election. These symbolized the end of the "Chinalization" policy. In the past, both "Japan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had conflicts with "Chinalization", but a diversified Taiwanese society can accommodate the three and have them go hand in hand. "Chi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do not necessarily mean a stance of unification or independence.
徵引書目
一、基本史料
(一)檔案
卷名:〈臺南縣神社改為中山公園實施辦法〉,件名:〈臺南縣神社改為中山公園請核備案〉,典藏號: 00307360012001,掃描號:014300350004、014300350006。

卷名:〈民政處接管各地前日本神社〉,件名:〈各地神社移歸財政處接管案〉檔案,典藏號:00326610010001,掃描號248800350005、248800350006、248800350008。

卷名:〈接收護國神社改為省忠烈祠〉,件名:〈護國神社未移交圖書物品請點交民政處接收案〉,典藏號:00312920007002,掃描號:222500350007、222500350008。

卷名:〈公產保管案〉,件名:〈據呈新竹縣通霄鄉神社土地歸屬該鄉忠烈祠放租收益一節電希遵照由〉,典藏號:0042671001589001,掃描號:00401589001001、00401589001002。

卷名:〈公產保管案〉,件名:〈為荒廢神社寺廟之不動產已屬地方公產擬請學產會管理利用似有不便希與財政廳洽辦由〉,典藏號:0042671001589002,掃描號:00401589002002。

〈請以每年八月廿七日定為鄭成功誕辰紀念日案〉檔案,典藏號:00501015910,掃描號:3901015701700087。

〈囑審定鄭成功塑像案函復查照〉檔案,典藏號:0041270025432012 掃描號:00425432012002、00425432012003、00425432012007。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收入1947年5月21日檔案,資料識別:0010260036001。http://repository.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repository/resource_content.jsp?oid=1515929(2017/07/24)

卷名:〈革命先烈事蹟〉,件名:〈臺灣省忠烈祠祭祀辦法建議2點案〉檔案,典藏號: 00301600001006,掃描號:449600350014、449600350015。

卷名:〈縣市先烈史蹟名勝調查及入祠烈士姓名〉,件名:〈據電請抄示忠烈祠入祀各先烈事蹟一案復希知照由〉,典藏號:0041270012106008 掃描號:00412106008009、 00412106008010。

卷名:〈民政處人員任免〉檔案,件名:〈民政處技正鄭定邦派任案〉,典藏號:00303231008426,掃描號:073500350015。

卷名:〈官產清理〉,件名:〈函復各地神社產業未便劃由學產會管理〉,典藏號:0042662001546008,掃描號:00401546008006。

資料類型:《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定期大會議事錄》(臺北市:臺灣省參議會,1946),頁115,典藏號:001-01-01OA-00-5-3-0-00286

卷名:〈山西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塚接管交接〉檔案,件名:〈太原五百完人成仁紀念日致祭案〉,典藏號:0042940016153004,掃描號00416153004002。

《臺灣省政府合署辦公各單位首長會談紀錄(第86次)》。
案由〈黃杰主席:八月二日參加第312次中常會〉,典藏號:00502008601,掃描號:5602008400910030、5602008400910031。

案由〈秘書長徐鼐:圓山忠烈祠重建經費追加部份〉,典藏號:00502015331 ,掃描號:5802014401550168。

卷名:〈臺灣省忠烈祠管理辦法〉,件名:〈簽為擬具省忠烈祠管理辦法及經費預算書 請核示由〉檔案,典藏號:0040710003828001,掃描號:00403828001001、00403828001003、00403828001006、00403828001007、00403828001008。

卷名:〈忠烈祠〉,件名:〈為臺南市忠烈祠廂房一律不得借與他機關使用仰遵照、為臺南市忠烈祠房屋借用案〉檔案,典藏號:0041270025428009,掃描號:00425428009001、 00425428009002。

卷名:〈忠烈祠〉,件名:〈為忠烈祠不宜借用任何宗教團體佈道案〉檔案,典藏號:0041270025428017,掃描號:00425428017001、00425428017002。

卷名:〈革命先烈事蹟〉,件名:〈臺灣省忠烈祠祭祀辦法建議2點案〉檔案,典藏號: 00301600001006,掃描號:449600350014、449600350015。

卷名:〈縣市先烈史蹟名勝調查及入祠烈士姓名〉,件名:〈查抗敵殉難忠烈祠官民祠祀及建立紀念坊碑辦法見卅八年第廾九期省府公報〉檔案,典藏號:0041270012106017,掃描號:00412106017002。

卷名:〈忠烈祠紀念碑亭塔調查表〉,件名:〈送本市忠烈祠建立情形報告書〉典藏號:0041242101466001 掃描號:00401466001003、00401466001004、00401466001005。

卷名:〈推行中華文化復興案〉,件名:〈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典藏號:0041250028708002,掃描號:00428708002005。

卷名:〈推行中華文化復興案〉,件名:〈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典藏號:0041250028708004,掃描號:00428708004004、00428708004005、00428708004006。

卷名:〈推行中華文化復興案〉,件名:〈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典藏號:0041250028708006,掃描號:00428708006006、00428708006010、00428708006011、00428708006012。

案由:〈民政廳簽為臺中市長陳端堂親自策畫興建該市孔廟〉,典藏號:00501137905,掃描號:6601137813800068。

案由:〈民政廳提為宏揚中華文化,發展觀光事業,擬整修臺南市歷史古蹟一案,提請討論〉典藏號:00502036205,掃描號:6302036203620012。

(二)檔案資料彙編
王見川
2013《近代媽祖經卷文獻與鄭成功信仰資料》。臺北市:博揚文化公司。
王學新編譯
2010《日治時期籍民與國籍史料彙編》,臺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
1992《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7《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五)》。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雲漢編
1991《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史料專輯﹙上﹚(下)》。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1991《中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李福鐘、楊秀菁、薛化元編
2002《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八)新聞自由》。臺灣臺北:國史館。
何鳳嬌編
1993《政府接收臺灣史料彙編(上冊)》。臺灣臺北:國史館。
林元輝編
2009《二二八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彙編(二)》。臺北市: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2009《二二八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彙編(四)。臺北市: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侯坤宏主編
1997《國史館藏二二八檔案史料(上冊)》。臺灣臺北:國史館。
秦孝儀主編
1990《中國現代史史料彙編(第二集):臺籍志士在祖國的復臺努力》。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1984《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二十三演講。臺北市: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1984《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二十四演講。臺北市: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1984《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二十七演講。臺北市: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1984《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三十二書告。臺北市: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1972《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三十四書告。臺北市: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1984《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四十書面致詞。臺北市: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許雪姬編
2015《保密局臺灣站 二二八史料彙編(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6《保密局臺灣站 二二八史料彙編(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6《保密局臺灣站 二二八史料彙編(三)》。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張博宇編
1987《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臺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上)、(中)、(下)。臺灣臺中: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張炎憲總編,簡笙簧主編
200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一)─立法院、國家安全局檔案。臺灣臺北:國史館。
200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七)─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成功中學檔案》。臺灣臺北:國史館。
2002《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九) ─國家安全局檔案、臺灣省諮議會檔案》。臺灣臺北:國史館。
陳雲林總主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
2007《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40、82、131、149、164、195冊。中國北京市:九州出版社。
陳志奇編,國立編譯館主編
1996,《中華民國外交史料彙編15》。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陳奇祿發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第一處編
1988《文化建設重要法令彙編》。臺北市:文建會。
歐素瑛編
2004《臺灣省參議會史料彙編:教育篇》一、二。臺灣臺北:國史館。
檔案管理局編輯,陳翠蓮撰文
2005《二二八事件與青年學生─二二八事件檔案專題選集》。臺北市:檔案管理局。
薛化元,楊秀菁,林果顯編註
2004《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九)言論自由(一)》。臺灣臺北:國史館。
薛月順編
1996《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三)。臺灣臺北:國史館。

(三)政府單位出版品
《立法院公報》
1953,第42卷第12期。
1982,第72卷第29期、第71卷第36期。
1985,第74卷第68期。
1986,第75卷第30期。
1988,第77卷第83期、第77卷第95期、第78卷第24期。
1989,第78卷第2期。
1990,第79卷第12期。
《外交部公報》
1968,第33卷第3期。
《總統府公報》
1951,第302號。
1952,第337號。
1966,第1801號。
1968,第1994號。
1991,第5431號。
《國民政府公報》
1946第2583期。
1947冬字第2858期。
《教育部公報》
1978,第37期。
1981,第80期。
《臺北市政府公報》
1968,第80期。
1971,第418期。
《臺灣省政府公報》
1947,夏字第28期、夏字第37期、夏字第63期、夏字第76期、秋字第31期、秋字第79期、冬字第9期、冬字第28期、冬字第52期。
1948,春字第3期、春字第51期、夏字第13期、秋字第23期、秋字第32期、秋字第56期、冬字第8期、冬字第71期。
1949,春字31期、夏字第29期。
1950,夏字第10期、夏字第27期、夏字第39期、夏字第51期、夏字第62期、秋字第39期、冬字第27期。
1951,春字第29期、夏字第3期、秋字第11期、秋字第47期、冬字第41期、冬字第51期。
1952,春字第40期、夏字第6期、夏字第44期、夏字第72期、冬字第44期、冬字第50期、秋字第2期。
1953,春字第18期、秋字第21期、冬字第26期。
1954,冬字第3期、冬字第37期、冬字第59期。
1955,秋字第11期。
1956,春字第64期、夏字第22期 、夏字第37期、夏字第51期、夏字第61期、夏字第71期、冬字第47期。
1958,夏字第6期。
1963,夏字第24期。
1964,秋字第65期。
1967,夏字第70期、冬字第37期。
1968,冬字第74期、秋字第55期。
1971,春字第53期、秋字第8期、冬字第16期。
1972,夏字第12期、夏字第40期。
1973,春字第40期。
1975,春字第7期。
1976,冬字第26期。
1977,春字第16期、秋字第13期、冬字第39期、冬字第40期。
1978,冬字第6期、冬字第7期。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1946,第2卷7期、春字第8期、夏字第9期、夏字第27期、夏字第10期 、秋字第26期、秋字第31期、秋字第46期、冬字第30期、冬字第71期。
1947,春字第39期、春字第40期。
《臺灣省議會公報》
1966,第15卷第9期。
1967,第17卷第5期、第17卷第6期。
1968,第20卷第14期。
1969,第21卷第5期。
1974,第30卷第25期。
1976,第34卷第22期。
1980,第44卷第1期。
臺灣省議會
1964《臺灣省議會第三屆第三次大會專輯(一)》。
1966《臺灣省議會第三屆第八次大會專輯(一)》。
1972《臺灣省議會第四屆第九次大會專輯(一)》。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主編
1946《臺灣省接收工作報告》。
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
1946《三十五年度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作計畫》。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
1946《臺灣一年來之教育》。
1946《國民教育法令輯要(第一輯)》。
1947《臺灣省教育復原工作報告》。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1946《臺灣一年來之宣傳》。
1946《陳長官治臺一年來言論集》。
1946《臺灣省行政工作概覽》。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法制委員會
1946《臺灣省單行法令彙編 第一編》。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
1975《臺灣光復三十年(文化建設篇)》。
1980《臺灣光復卅五年》。
1995《文化建設與教育發展》。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
1955《十年來的臺灣教育》
1984《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國民教育篇》。
臺灣省公路特別黨部編
1947《日本殖民地教育與臺灣「二二八」事件》。
吳昆倫、林猶穆編
1969《臺灣姓氏源流》。臺灣南投: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孟立清編
1993《內政部史》。臺北市:行政院內政部。
高崑?編
1992《中華民國內政志(初稿)》。臺北市:國史館。
唐學斌
1992《臺北巿民俗藝術活動之調查研究》。臺北市:臺北巿政府發展考核委員會。
簡琬芬、秦英哲編
2007《桃園縣忠烈祠文史導覽手冊2─神社的建築與思想》。臺灣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魏永竹編
1995《抗戰與台灣光復史料輯要》。臺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四)史料性質圖書
1.文集、言論集與傳記
王聿均、孫斌合編
1977《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 史料叢刊3 朱家驊先生言論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央日報社主編
1979《文史選集》第一輯。臺北市:中央日報社。
李登輝先生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
1993《李登輝先生言論集(九)》。臺北市:正中書局。
楊仲揆
1984《中國現代化先驅─朱家驊傳》。臺北市:近代中國出版。
黃溪南發行
2006《宋斐如文集 卷二》。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蔣總統集編委員會編
1960《蔣總統集》(第一冊)。臺北市:國防研究院。
魏建功著,葉笑春、戎文敏、周方、馬鎮興編輯,
2001《魏建功文集(共五卷) 肆》。中國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2.年鑑、志書與紀要
中華民國年鑑社編輯
1972《中華民國六十一年中華民國年鑑》。臺北市:正中書局。
1973《中華民國六十二年中華民國年鑑》。臺北市:正中書局。
周鍾瑄原著,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
2005《諸羅縣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遠流出公司。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主編
1976《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上)》。臺北市:正中書局。
1985《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正中書局。
國史館中華民國史教育志編纂委員會
1990《中華民國教育志(初稿)》。臺灣臺北:國史館。
黃典權主修,趙阿南纂修
1957《臺南市志稿•文教志教育制度沿革篇》。臺南市:臺南市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編
1999《臺灣省通志稿 卷五 教育志文化事業篇21冊》。臺北市:捷幼出版社。
劉寧顏總纂
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六 文教志文化事業篇》。臺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謝本達主編
1991《第三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博愛出版社。
魏德文發行,臺灣總督府臺灣教育會編著
1995《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市:南天書局。
瞿韶華主編
1994《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中華民國39年(1950年)四至六月份》。臺灣臺北:國史館。

3.照片集
何培齊主編
2007《日治時期的臺南》。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林輝堂發行
1997《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三集》。臺中市: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張加佳撰文
2015《曙光黎明─臺灣光復檔案專題選輯》。新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4.回憶錄、日記與口述訪問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編輯
1993《口述歷史4.二二八事件專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朱昭陽口述
1994《朱昭陽回憶錄─風雨延平出清流》。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吳新榮原著,張良澤總編
2008《吳新榮日記全集8(1945-1947)》。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
許雪姬編
2007《灌園先生日記(十三)一九四一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07《灌園先生日記(十四)一九四二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08《灌園先生日記(十五)一九四三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0《灌園先生日記(十七)一九四五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0《灌園先生日記(十八)一九四六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1《灌園先生日記(十九)一九四七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彭明敏
1995《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張炎憲總編輯,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訪記錄
1995《嘉義驛前二二八》。臺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總編,李彩芬、吳麗娟主編,
2005《臺北都會二二八》。臺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黃朝琴
2001《朝琴回憶錄之台灣政商耆宿》。臺灣臺北:龍文出版社。
蔡慧玉編
1997《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臺北市: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蕭富隆主編
2008《走過兩個時代的公務員續錄》。臺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5.工作報告書
李世彥總編
2007《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修繕工程施工紀錄暨工作報告書》。臺灣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郭俊沛建築師事務所編
2005《苗栗縣通霄鎮「通霄神社-忠烈祠」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臺灣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張玉璜建築師事務所編
2005《台南市市定古蹟「原台南神社事務所」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臺南市:張玉璜建築師事務所。

6.教科書
臺灣書局編
1946《國語》(初級小學適用第8冊)。臺北市:臺灣書局。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
1950《國語課本》(高級小學第1冊)。
1950《國語課本》(高級小學第4冊)。
1950《國語常識課本》(初級小學第6冊)
1955《國語常識課本》(初級第5冊)。
1951《國語常識課本》(初級小學第1冊)。
1957《國語課本》(高級第4冊)。
國立編譯館編
1952《國語課本》(初級小學第7冊)。
1961《國語課本》(初級第2冊)。
1961《國語課本》(初級第7冊)。
1966《社會課本》(第1冊)。
1967《社會課本》(第4冊)。
1970《國語課本》(第9冊)。
國立編譯館、柯維俊、屠炳春編
1963《社會教學指引》(第1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1968《社會課本》(第1冊)。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
1983《高級中學課程標準》。
華岡出版部
1972《國民精神教育基本基本教材》。

7.文學
吳濁流
1995《無花果》。臺北市:草根出版公司。
曾健民研評
2003《新二二八史像─最新出土事件小說•詩•報導•評論》。臺北市:臺灣社會科學出版社。
葉石濤
2000《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8.機關團體出版品
方師鐸
1969《五十年中國國語運動史》。臺北市:國語日報出版社。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
1977《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實踐與展望》。臺北市:文復會。
1978《總統 蔣公倡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十周年紀念專輯》。臺北市:文復會。
王壽南編
1984《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紀要》。臺北市: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1993《論中華文化復興推行委員會的組織與工作》。臺北市: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二屆討論會。
文復會臺灣省屏東縣總支會
1974《屏東縣全面實踐「國民生活須知」競賽工作總報告》。臺灣屏東: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文復會臺灣省分會
1971《臺灣加強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暨社會教育工作會議報告》。
1978《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臺灣省分會六十七年度工作研討會會議紀要》。臺北市:文復會臺灣省分會。
1989《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臺灣省分會第十九全體委員會會議紀錄》。臺北市:文復會臺灣省分會。
內政部委託,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承辦,莊柏和召集
1990《臺灣地區民俗調查研究》。臺北市: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李園會編
1996《光復後之台中師範學校》。臺灣臺中市:台中師範學校校友會。
楊緒賢編
1979《臺灣區姓氏堂號考》。臺北市:文復會臺灣省分會、臺北市分會、省文獻會、臺北市文獻會。
黃典權編
1961《鄭成功復臺三百年史畫》。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
臺中市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編印,臺中市孔廟導覽,全一頁。
臺中市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編印,臺中忠烈祠導覽,全一頁。
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編
1979《臺北市孔廟與釋奠簡介》。臺北市: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
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編
1988《臺北市孔廟碑文集》。臺北市: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

9.黨國教育材料
中央日報編
《蔣總統密錄7(第十四冊)─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
1974。臺北市:中央日報譯印。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編
1984《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叢書之五─中國國民黨與文化教育》。臺北市:正中書局。
何應欽
1981《八年抗戰與臺灣光復》。臺北市:黎明文化公司。
吳寄萍編
1970《蔣總統教育思想》。臺北市:正中書局。
國防部史政處編
1979《太原五百完人成仁三十週年紀念》。臺北市:山西文獻社。
張其昀
1979《黨史概要 第三冊》。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蔣中正
1956《蘇俄在中國》。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10.其他圖書
吉野秀公
1997《台湾教育史》。臺北市:南天書局。
佐藤源治
1943《台灣教育ソ進展》。臺北州: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
林德龍編著,陳芳明導讀
2007《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連橫著,胡軌發行
1988《臺灣通史》。臺北市:幼獅文化公司。
郭為藩
1991《文化建設與社會教育》。臺北市:正中書局。
郭廷以
1954《臺灣史事概說》。臺北市:正中書局。
張博宇編
1974,《臺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奇祿
1982《民族與文化》。臺北市:黎明文化公司。
黃富三、曹永和主編
1980《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市:眾文圖書公司。
篠原正巳
1980《台中・日本統治時代ソ記録》。日本東京市:有限會社Д⑦кэ⑦Ъュ⑦ヲ。

(五)雜誌與期刊
士林 阿南
1988(投稿文章)〈看戲唱國歌不倫不類〉,《民進報》,第22期。
山西文獻社
1973〈閻錫山先生事略〉,《山西文獻》,創刊號。
王孟武
1970〈對普及福佬話注音符號的面面觀〉,《中國語文》,第27卷第2期。
王景華
1972〈與電視臺談方言節目─讀電視週刊四八三期一○八頁「關於方言節目」有感〉,《中國語文》第30卷第6期。
李進民
1988〈「打拼」北京話翻成「革命造反」?〉,《民進報》,第26期。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
1986,〈解開「臺灣結」與「中國結」的結─青年座談紀錄〉,《中
國論壇》,第23卷第2期。
1987,〈突破中國結與台灣結的困境〉,《中國論壇》,第25卷第2
期。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
1968〈國民生活須知〉,《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卷第3 期。
李敏勇
1989〈統治神話的解構與解體─宜蘭縣長陳定南旗像措施的文化解放意義〉,《臺灣春秋》,第13期。
李金銓
1987〈電視文化何處去?─處在中國結與台灣結的夾縫中〉,《中國論壇》,第25卷第1期。
吳先堯
1987〈談台灣傳統民俗文化所面臨的幾個問題〉,《台灣新文化》,第7期。
何容
1972〈國語跟方言的關係〉,《中國語文》,第30卷第6期。
林斌
1953〈明延平郡王─鄭成功論〉,《臺南文化》,第2卷第4期。
林旺
1988〈誰的國文?誰的歷史?從國中、高中課本看國民黨洗腦術〉,《台灣新文化》,第16期。
林啟仁
1988〈五個臺灣人為什麼列榜〉,《台灣新文化》,第16期。
林雙不
1988〈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社會〉,《台灣新文化》,第16期。
林衡哲
1986〈論現代化國家的文化建設〉,《台灣新文化》,第3期。
林玉体
1988〈亟待解決的臺灣教育問題〉,《臺灣春秋》,第3期。
1989〈台灣的語言文化與教育〉,《臺灣春秋》,第9期。
林央敏
1987〈鄉音已改鬢未衰〉,《台灣新文化》,第8期。
1987〈從中國文化到台灣新文化〉,《台灣新文化》,第12期。
林晉輝
1980〈開放閩南語電視台的幾點補充意見〉,《亞洲人》,第1卷第1期。
林濁水
1988〈臺灣本土意識的建立 (中)〉,《民進報》,第25期。
邱斐顯紀錄
1988〈打破教科書一元化─現階段高中國文教科書檢討座談會〉,
《台灣新文化》,第16期。
邱新德
1988〈台灣意識的見解提示〉,《臺灣文藝》,第118期。
洪鯤
1984〈「臺灣話」和「臺北國語」〉,《夏潮論壇》,第8卷第3期。
洪金聲
1987〈台灣民族的誕生〉,《台灣新文化》,第10期。
洪惟仁
1989〈台語文化的命運與前途〉,《臺灣春秋》,第14期。
施吉雄
1987〈獨立快樂說〉,《台灣新文化》,第13期。
省文獻會
1961〈鄭成功復臺三百週年紀念座談會紀錄〉,《臺灣文獻》,第12
卷第1期。
范勝雄
1988〈「被遺棄之古蹟」延平郡王祠〉。《臺南文化》,新25期。
徐璐主編
1986〈從通識教育到教育自由〉,《八十年代》,第104號。
《亞洲人》週刊編輯部
1981〈社論•我們對中國統一問題的基本態度〉,《亞洲人》,第1
卷第6期。
1985〈國共互搶孔子〉,《亞洲人》,第50號。
馬武
1985〈大陸『河山』不見了,如何反攻?〉,《亞洲人》,第54號。
翁金珠
1986〈紮下鄉土音樂教育的根〉,《台灣新文化》,第1期。
陳川流
1986〈不要再製造「特多龍」─中國近現代史的教學目標應改弦更張〉,《八十年代》,第111號。
張炎憲
1988〈當年臺灣史教育的問題〉,《臺灣春秋》,第3期。
張茂桂、蕭新煌
1987〈大學生的「中國結」與「台灣結」─自我認定與通婚觀念的分析〉,《中國論壇》,第25卷第1期。
連景初
1961〈明延平郡王祠沿革考〉,《臺南文化》,第7卷第2期。
游施和
1973〈淺談當前國文教育〉,《中國語文》,第33卷第3期。
葉蓁
1969〈三民主義與中華文化之復興〉,《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2
卷第7期。
葉芸芸整理
1984〈「台灣人意識」、「臺灣民族」的虛相與真相〉,《夏潮論壇》,
第8卷第1期。
黃光國
1986〈「臺灣結」和「中國結」的社會心理分析〉,《中國論壇》,第23卷第2期。
黃守誠
1972〈方言傳播─傷害國家、民族及文化的大敵!〉,《中國語文》,
第30卷第6期。
黃宣範
1990〈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春秋》,第16期。
貴無
1988〈我們需要台灣〉,《臺灣文藝》,第119期。
楊青矗
1987〈開闢民主活路 解開政治死結〉,《台灣新文化》,第11期。

1946〈臺灣省各縣市圖書館近況〉,《圖書月刊》第1卷第3期。
劉一德
1988〈社論•全面發起「忠烈祠換靈運動」〉,《民進報》,第1期。
1988〈社論•剷除蔣介石雕像〉,《民進報》,第7期。
1988(行動檔案)〈各唱各的國歌〉,《民進報》,第9期。
劉天鵬
1987〈大學生,你在那裡─校園的政治文化〉,《台灣新文化》,第
5期。
《臺灣新文化》編輯部
1987〈在文化上,我們應是革命政黨─民進黨文化綱領檢討座談會〉,《台灣新文化》,第7期。
《臺灣春秋》編輯部
1990〈臺灣的本土化與國際化〉座談會紀錄,《臺灣春秋》,第21
期。
謝碧蓮
1952〈先烈血濺臺江─鄭成功復臺記〉,《臺南文化》,第2卷第2
期。
蔣中正
1968〈中山樓中華文化堂落成紀念文〉,《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
1卷第1期。
顏興
1953〈鄭氏家廟與延平郡王祠〉,《臺南文化》,第3卷2期。
薛正良
1990〈歷史告白,所謂何來?〉,《臺灣春秋》,第19期。
(六)報紙文章
《台灣新生報》
魏建功
1946年3月17日〈國語的文化凝結性〉,《台灣新生報》,第2版。
1946年5月6日〈論國語的德性〉,《台灣新生報》,第2版。
1946年5月28日〈何以要提倡從台灣話學習國語〉,《台灣新生報》第2版。
1946年6月4日〈國語的四大涵義〉,《台灣新生報》,第6版。.
1946年10月1日〈臺語即是國語的一種〉,《台灣新生報》,第6版。
1946年7月16日〈談注音符號教學方法〉,《台灣新生報》,第6版。
1946年7月16日〈學國語應該注意的事情〉,《台灣新生報》,第6版。
1946年7月30日〈台灣語受日本與影響的情形〉,《台灣新生報》,第6版。
《中央日報》
1950年1月15日)〈吳主席勉勵壯士 個個都是鄭成功〉,第4版。
1950年2月2日〈發揚鄭成功精神 為民族復興奮鬥〉,第8版。
1950年2月24日〈建鄭成功像 吳主席贊同〉,第4版。
1950年8月27日〈紀念鄭成功應有的認識〉,第2版。
1950年8月27日〈發揚鄭成功的精神〉,第3版。
1952年6月16 日〈整理文化遺產與改進民族習性〉,第1版。
1954年10月2日〈南市將籌鑄鄭成功銅像〉,第6版。
1954年10月7日〈臺南市中區鑄成延平郡王銅像 定光復節揭幕〉,第5版。
1960年6月19日〈美總統昨蒞忠烈祠 向我先烈獻花致敬〉,第1版。
1961年1月18日〈鄭成功的復臺〉,第7版。
1961年4月29日〈鄭成功新塑像〉,第4版。
1961年4月29日〈鄭成功文物在北市展出〉,第4版。
1961年4月30日〈紀念鄭成功復臺三百年 臺省各界昨在南市隆重祭祀延
平郡王日〉,第3版。
1961年4月30日〈紀念鄭成功復臺三百年 臺省各界昨在南市隆重祭祀延
平郡王日〉,第4版。
1963年4月29日〈國祭鄭延平〉,第2版。
1963年4月30日〈全國各界昨在南市舉行鄭成功祭祀禮〉,第3版。
1972年5月30日〈維護我釣魚台主權 譴責美日私相授受〉,第2版。
《民報》
1946年6月1日〈日人神社,改為忠烈詞〉,第2版。
1946年1月1日〈除去日本色彩省垣改正街路名稱〉,第4版。
1946年2月16日〈帝國主義侵略思想影片何再上映,台南市民有煩言〉,第
2版。
1946年3月10日〈日本影片,禁止放映〉,第2版。
1946年3月26日〈臺北各神社,改為忠烈堂〉,第2版。
1946年5月1日〈本省人完全奴化了〝哲學〞處長如是〝認識〞團員憤慨決
嚴重抗議〉,第2版。
1946年5月22日〈改建忠烈祠,日人時代護國神社〉,第2版。
1946年6月12日〈社論•如何中國化?〉,第1版。
1946年9月11日〈社論•中國化的真精神〉,第1版。
1946年9月14日〈臺灣致敬團在西安舉行遙祭黃陵大典〉,第2版。
1946年10月16日〈政府最緊要任務 首使臺胞中國化〉,第3版。
1946年12月8日〈臺中神社改建忠烈祠〉,第4版。
1947年1月26日〈重修延平郡王祠,定三月上旬開工〉,第4版。
1947年2月8日〈台灣史為海軍史〉,第3版。
1947年2月8日〈台南仰慕民族英雄 春祭延平郡王〉,第4版。

《商工日報》
1954年10月22日〈九屆省運聖火昨南市引燃〉,第4版。
1956年4月6日〈中樞遙祭黃陵,王德溥代表,總統主祭,省會祭典由謝東
閔主祭〉,第1版。

《更生報》
1955〈省運會聖火自南市傳出〉,第4版。

《臺灣民聲日報》
1948年3月17日〈臺中忠烈祠設計就緒 將公開招廠投標承建〉,第2版。
1948年1月8日〈臺南忠烈祠,開始興建〉,第2版。
1948年4月7日〈大甲區忠烈祠全部落成〉,第2版。
1948年4月22日〈大甲忠烈祠全部落成 隆重舉行落成典禮〉,第2版。
1949年3月15日〈宜蘭孔子廟將遷神社址〉,第4版。
1950年8月27日〈慶祝孔子、鄭成功誕辰暨紀念教師節特刊─紀念鄭成功
標語〉,第3版、第4版。
1953年10月11日〈省運聖火傳遞,南市排定日程〉,第5版。
1953年10月15日〈傳遞省運火炬,路線已決定〉,第4版。
1954年1月13日〈神社建築 限期拆除〉,第3版。
1954年9月21日〈鐵砧山忠烈祠 遊客絡繹參拜〉,第5版。
1955年2月6日〈鐵砧山忠烈祠 參拜者頗踴躍〉,第3版。
1955年7月4日〈南市各界籌建國父總統暨鄭成功銅像〉,第3版。
1955年10月22日〈延平王祠點燃聖火 昨自南市北上〉第4版。
1956年2月20日〈陳進德樂捐 修建忠烈祠〉,第4版。
1956年10月24日〈延平王祠點燃聖火〉,第3版。
1956年10月25日〈象徵勝利、和平、光明〉,第3版。
1958年6月21日〈鐵砧山忠烈祠 今參拜者 必為擁擠〉,第5版。
1958年11月10日〈投中神社改為花園〉,第2版。
1959年6月8日〈鄭成功祠 端節例祭〉,第2版。
1960年10月15日〈十五屆省運會聖火 昨在台南延平王祠引燃出發〉,第3
版。
1961年4月11日〈民族英雄延平郡王 鐵砧山上萬民共仰〉,第2版。
1962年10月16日〈自由勝利象徵十七屆省運聖火,昨臺南引燃出發〉,第2
版。
1962年12月4日〈鄭成功史蹟修建委員會,呼籲台南各界贊助修建延平郡
王遺蹟〉,第5版。
1962年12月4日〈鄭成功史蹟修建委員會,呼籲台南各界贊助修建延平郡
王遺蹟〉,第5版。

《人民日報》
1966年8月9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
第1版。
1966年6月1日〈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第1版。
《聯合報》
1976年7月17日〈加拿大不讓我使用國號 我國毅然退出本屆奧運〉,第1
版。
《自立晚報》
社論
1987年7月19日〈讓文化發展有更開闊的空間〉,第1版。
楊惠君
1987年8月7日〈加速推行本土化政策〉,第2版。
陳育群
1987年6月20日〈臺灣需要一臺專播臺語的電視臺〉,第3版。
黃光國
1987年4月6日〈解開「臺灣結」「中國結」的根本途徑〉,第2版。

二、專書
子安宣邦著,董炳月譯
2007《國家與祭祀》。中國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方豪
1994《臺灣早期史綱》。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王啟宗
1996《清代臺灣的教育與科舉》。臺灣南投: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2002《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2005《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中國上海市:上
海人民出版社。
玉樹圖書公司編輯部
1997《臺灣重大事件紀實》。臺灣臺北:玉樹圖書公司。
江仁傑
2006《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臺北市:三民書
局。
朱漢國、楊群主編
2006《中華民國史(第五冊)》。中國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
朱國華
2004《權力的文化邏輯》。中國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
竹中信子
2009《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 下 1926-1945)》
。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吉登斯著,胡宗澤譯
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中國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
書店。
呂訴上
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市:銀華出版社。
呂紹理
1998《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市:遠流
出版公司。
吳文星
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
吳家瑩
1990《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臺北市:五南出版公司。
何世忠、謝進炎
2000《鄭成功傳奇性的一生》。臺南市:安平開臺天后宮。
李敖
2011《李敖秘密談話錄 大江大海騙了你》。臺北市:李敖出版社。
任知初
1996《紅衛兵與嬉皮士》。中國香港:明鏡出版社。
周宏
2003《理解與批判─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文本學研究》。中國上
海市:上海三聯書店。
周宗賢
1985《台灣的民間組織》。臺北市:幼獅文化公司。
若林正丈
2014《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市:臺大
出版中心。
林再復
1987《閩南人》。臺北市:三民書局。
林茂生
2000《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
析與探討》。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公司。
林滿紅
2002《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洪惟仁
1995《台灣語言危機》。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派翠西亞•鶴見(E.Patricia Tsurumi),林正芳譯
1999《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臺灣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
徐崇溫
1994《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臺北市:結構群文化公司。
高賢治、馮作民
1978《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市:衆文圖書公司。
翁佳音
1986《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市:臺灣大學
出版委員會。
許極燉
1992《台灣語概論》。臺北市:台灣語文研究發展基金會。
許佩賢
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陳翠蓮
2008《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臺北市:
時報文化公司
陳鳴鐘、陳興唐
1989《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上)》。中國南京市:南京出
版社。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
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
同》。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陳其南
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市:允晨文化公司。
陳孔立
2003《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中國北京市:九州出版社。
彭明輝
2002《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張憲文、張玉法主編
2015《中華民國專題史─教育的變革與發展》。中國南京市:南京
大學出版社。
張玉法
1998《中國現代史》。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張炎憲總編,黃秀政等執筆
2006《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臺北市:二二八事件紀念
基金會。
黃俊傑
1995《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市:正中書局。
黃英哲
2007《「去日本化」 「再中國化」戰後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
臺北市:城邦文化。
黃宣範
2001《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臺北市:文
鶴出版公司。
黃仁
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臺北市:萬象圖書公司。
黃美英
1990《台灣文化斷層》。臺北市:稻香出版社。
葉石濤
2000《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葉龍彥
2004《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臺北市:玉山社。
褚靜濤
1992《二二八事件實錄(上卷)》。臺北市:自立晚報出版部。
廖祖堯譯
1992《台灣武裝抗日密史》。廖祖堯自行發行出版。
漆高儒
1998《蔣經國評傳─我是台灣人》。臺北市:正中書局。
鄭梓
1994《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市:
新化圖書。
蔡培火
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市:新亞出版社。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
1993《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臺北市:時報文化公司。
戴寶村
2006《臺灣政治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簡榮聰、謝嘉梁主修
1997《臺灣近代史 文化篇》。臺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5《臺灣近代史 政治篇》。臺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謝重光
1994《陳元光與漳州早期開發史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薛化元、陳翠蓮、吳鯤魯、李福鐘、楊秀菁
2003《戰後臺灣人權史》。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藍博洲
1993《白色恐怖》。臺北市:揚智文化公司。

三、論文集
朱榮貴
1997〈臺灣延平郡王信仰初探─兼論臺灣民間宗教的特殊性〉。收於李豐楙、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頁166。臺北市: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吳文星
1996〈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選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編輯,《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頁266-267。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林衡道
1980〈由民俗看臺灣與大陸的關係〉。選自陳奇祿等,《中國的臺灣》,頁258-276。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
柳書琴
2008〈帝國空間重塑、近衛新體制與臺灣「地方文化」〉。選自吳密察策畫,《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頁13-17。臺北市:播種者出版公司。
陳明通
1993〈派系政治與陳儀治臺論〉一文。選自賴澤涵主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頁27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研究所。
陳其南
1987〈台灣本土意識的形成與其含意〉。選自黃康顯主編,《近代台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頁90-96。中國香港: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
張旭成
1989〈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響〉。選自陳芳明主編,《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111。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張世瑛
2000〈太原五百完人:一段國共戰爭歷史的想像與塑造〉。取自何智霖編輯,《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621-622。新北市:國史館發行。
黃東治
2006〈運動文化與國家認同初探〉。收於施正鋒主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頁604。臺北市:臺灣國際研究學會。
楊式昭
1999〈光復後臺灣重要文化政策之觀察1945-1994〉。選自《1901-2000台灣文化百年論文集I》,頁136。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蕭全政
2001〈臺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選自於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四、期刊論文
Chantal Mouffe著,張榮哲譯
1991〈葛蘭西的霸權與意識形態論〉,《島嶼邊緣》(葛蘭西100專輯),第1卷第1期。
李國祁
1978〈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文化學報》第5卷第2期。
沈松僑
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
高淑媛紀錄,蔡錦堂主講
1992〈日據時期臺灣之宗教政策〉,〈第八十五回臺灣研究研討會演講記錄〉,《臺灣風物》,第42卷第4期。
許雪姬
1991〈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第29卷第4期。
1999〈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第31期下。
林滿紅
2002〈界定台灣主權歸屬的國際條約─簽訂於五十年前的《中日和約》〉,《近代中國》,第148期。
周婉窈
1995〈台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第6卷第2期。
2007〈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
張世瑛
2010〈國民政府對抗戰忠烈事蹟的調查與紀念〉,《國史館館刊》第26期。
楊聰榮
1993〈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臺灣的中國化〉,《台灣文藝》,第138期。
黃秀政
1977〈清代台灣內地化政策的發軔:論藍鼎元的積極治台主張〉,《興大文史學報》,第7期。
黃雯娟
2014〈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第73期。
2014〈命名的規範:臺南市街路命名的文化政治〉,《臺灣史研究》,
第21卷第4期。
湯熙勇
2005〈恢復國籍的爭議:戰後旅外臺灣人的復籍問題(1945-1947)〉,《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7卷第2期。
陳翼漢
2004〈歷史與文化資產之於「過去」〉,《博物館學季刊》,第18卷第2期。
陳譽仁
2011〈藝術的代價─蒲添生戰後初期的政治性銅像與國家贊助者〉,《雕術研究》,第5期。
蔡錦堂
1992〈日本據臺末期神社的建造─以「一街庄一社」政策為中心」〉,《淡江史學》,第4期。
2011〈再論日本治臺末期神社與宗教結社諸問題─以寺廟整理之後的臺南州為例〉,《師大臺灣史學報》第4期。
2010〈臺灣的忠烈祠與日本護國神社•靖國神社之比較研究〉,《師大臺灣史學報》,第3期。
1991〈日據末期臺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中心〉,《思與言》,第29卷第4期。
蔡盛琦
2005〈戰後初期臺灣的圖書出版─1945至1949年〉,《國史館學術集刊》,第5期。
羅久蓉
1993〈抗戰勝利後教育甄審的理論與實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下。
蘇梅芳
1987〈論明鄭降清官兵與清初中俄戰役之關係─林興珠與藤牌兵〉,《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報》,第13期。
蘇?楠
2012〈臺南市忠烈祠原臺南神社神馬銅像的興廢〉,《臺灣文獻•別冊》,第42期。

五、學位論文
吳儒佳
2004〈一個消失中的意識型態─以三民主義在台灣的傳播為例〉,
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淑芬
1997〈洪炎秋的生平和事功研究〉,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六、網路資料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頁─延平郡王祠(含鄭成功文物館)部分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itycase/cityCase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DA09910000003&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cityId=16&menu=1(2015/08/05)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文物科網頁,「古蹟文物介紹」部分,編號延平郡王祠-133。網頁: http://culture.tainan.gov.tw/historic/archives/index-1.php?m2=180&id=859(2015/08/05)

國史館網站: http://www.drnh.gov.tw/Content_Display.aspx?MenuKey=48(2017/05/21)

臺中市西區忠孝國小:
http://www.jses.tc.edu.tw/about/introduction(2016/04/21)

臺中市北區篤行國小:http://www.dxes.tc.edu.tw/dxeshtml/sch/sch_a/sch_a_2.ht(2016/04/21)

宜蘭縣宜蘭市光復國小:
http://140.111.111.11/khs/(2016/04/21)

臺南市中西區永福國小:http://www.yfes.tn.edu.tw/2006/leftpage/number1/a03.html(2016/04/21)

二二八事件檔案展網頁,檔名:皇民奉公,案由:呂○川報告在皇民奉公會工作概況。
http://atc.archives.gov.tw/228/228online/Type1Content.htm(2017/05/14)

二二八事件檔案展網頁,案名:本府人員任免,案由:該員此事變實在初鹿教日本軍歌應予撤職。http://atc.archives.gov.tw/228/228online/Type4Content.htm(2017/05/14)
二二八事件檔案展網頁,案名:二二八事件學生各項處理卷,案由:二二八事件後中等學校訓導注意事項。http://atc.archives.gov.tw/228/228online/Type4/000000249/index.htm(2017/05/14)

臺北市大直高中國中部「天真少年隊」製作的「忠城烈事─國民革命忠烈祠」網站: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6/huigogo/index2/index2_2.html(2016/07/27)

內政部統計處: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10521(2016/08/02)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祠祀葬厝:
http://afrc.mnd.gov.tw/martyr/index.html(2016/08/02)

中華民國內政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http://glrs.moi.gov.tw/LawContent.aspx?id=FL004513(2016/10/10)

文化部孔廟文化資訊網:http://confucius.culture.tw/temple/temple10_1.htm(2016/08/15)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高雄旅遊網:
http://khh.travel/Article.aspx?a=6455&l=1&stype=1059&sitem=4139(2016/08/16)

中華文化總會網站:
http://www.gacc.org.tw/about_us/組織沿革-2.html(2017/05/1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