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話語生態研究
作者:石美玲
作者(外文):Mei-Ling Shih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陳器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話語生態民間文學臺灣話文異國情調Japanese ReignTaiwanese literaturediscursive eco-situationfolk literatureTaiwanese alphabetizationexotic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5
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學,可包括舊文學、新文學與民間文學三大範疇;作家分為四類:以漢文創作的臺人作家、以日本語創作的臺人作家、以漢文創作的日人作家,以及以日本語創作的日人作家。舊文學指延續明清以來的古典文學,尤其是古典詩。日治前期,舊文學是臺灣文學的主流;一九二○年代新、舊文學論爭爆發後,新文學成為主流。一九三○年代臺灣知識份子受到中國俗文學運動的啟發,以及日本官方大力調查搜集臺灣民間文化/文學的刺激下,為保存不斷流失的本土文化,展開臺灣民間文學的採集整理及詮釋活動,並嘗試臺灣話文創作。一九三三年日文雜誌《иルюхД》(福爾摩沙)創刊,出現專以日本語創作的臺人作家,而臺灣文學也逐漸往現代日本文壇進軍。一九三四年楊逵的〈新聞配達夫〉(送報伕)發表於東京《文學評論》,標誌了臺灣作家日本語作品已達相當水準。其後,臺人的日本語作品多有入選或獲獎,例如:呂赫若〈牛車〉、張文環〈父ソ顏〉(〈父親的顏面〉)、龍瑛宗〈ееュчソやペ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質量可觀。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臺灣文學進入「戰爭期」;統治當局禁止漢文欄的結果,殖民者語言日本語成為文壇書寫主流,雖有深具異國風情的漢文雜誌《三六九小報》、《風月報》供文人發揮,但戰爭體制下的臺灣文壇,被要求全力配合皇民化同化運動,甚至產生「皇民文學」,而成為戰爭宣傳工具。
社會上的任何一種文化現象就是一種「話語」。「話語」由符號組成,是實際的語言運用,也是意義生成之地。符號的指意過程充滿變數,使「話語」的意義無法被說話主體所保證,因此,在任何限定的文化和歷史時間裡,每種語言的說者/寫者都會產出不同類型的話語。被說的話語會隨改朝換代或文化思潮、美學思潮、經濟生產的改變而變化,其中既具有權力的運作,也呈現社會變遷的趨勢與動力,可以說影響和控制「話語」的根本因素,就是權力,而「話語」就是掌握權力的有效途徑。
文學作品做為一個意義世界,是由有組織的話語系統構成。構成文學作品的話語,是在某種特定的生態環境中生長;話語生態是文學意義生長的土壤,也是理解和闡釋文學意義的基礎。當作家選擇以某種文學話語進行創作時,便呈顯其心理認同與價值觀,因此,文學話語所具有的影響力不限於作家個人,更擴及特定時代和文化型態的整體反映。就文學敘事的話語運作形式及其意義產生而言,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話語,與社會中的其他話語共同成為參與現實的表達形式,除有其歷史傳承之外,也必然受社會條件與時代背景的制約,以及作家個人的創作觀影響。
「文學與語言」的研究,是筆者素來戮力投入的領域。筆者過去關於「文學與語言」的研究成果有:綜論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文學語言或本土發聲、分析個別作家的小說詞彙與詞法、從結構主義與後殖民角度探析個別作家的敘事話語等等,已從語言學的詞彙解讀、詞法說明擴展至敘事話語分析。然而,取材範圍多集中於以漢文或日文書寫的新文學「小說」類作品,較少觸及舊文學或新文學的其他文類,甚至民間文學;對於個別作家的文學語言探論,多集中於臺人作家,較少觸及日人作家或原住民書寫。今為擴大研究面向與視角,擬從「話語生態」概念切入,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話語生態」,取材範圍除有新文學的小說類之外,亦兼及其他文類,同時涵蓋舊文學、民間文學以及原住民書寫;作家方面,除了有臺人作家外,亦兼及日人作家與原住民族。
本論文主要綜合運用(俄)巴赫金的話語理論、(法)米歇爾•傅柯的話語理論、(英)語言學家韓禮德的社會符號學理論以及(英)批判語言學家諾曼•費爾克拉夫的話語分析理論,從話語生態角度切入,觀察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作品內部的話語生態:首先,從美學角度觀察作家如何處理各種人物之間的對話;其次,觀察作品中所映現的社會生活樣貌,以及文人之間的互動、交際溝通,包括在動盪多變的時局中,文人們如何對應殖民文化?提出怎樣的文化主張?表達怎樣的意識型態?各個社會主體通過怎樣的話語活動構建不同的身份,以凸顯自我的立場,並探究話語背後的權力操作、文化語境,以及不同話語之間的競合與消長;其三,觀察傳統文化社會生態──作品中運用了哪些具有民族集體意識與傳統文化記憶的諺語、成語或民間故事,以延續即將失根的在地語言、文化與歷史等等。
日治五十年間,臺灣社會形成數種話語相互競爭、對抗,又相互依存、彰顯的多元共生局面:古典漢文與中國白話文,中國白話文與臺灣白話文,古典漢文與現代日文,以及臺灣白話文與現代日文,而來自各種不同話語生態的語彙被整合在同一個寫作平臺上,形成一種複合的、混雜的甚至互相抗衡的話語生態,其中包含了幾對相互抗逆因素所構成的張力場:一、從以古代書面語為標誌的文言話語生態,向以現代口語為標誌的白話話語生態的人為轉換;二、外來話語生態與我族民間話語生態的交替;三、以呼應戰爭體制為基礎的公共話語生態,與以個人經驗為基礎的個人話語生態的抗衡。
In the Japanese Reign, Taiwanese literature roughly falls into three categories: traditional literature, new literature, and folk literature, with writers in four communities – that of Taiwanese writers writing in Chinese, that of those writing in Japanese, that of Japanese writers writing in Chinese, and that of those writing in Japanese.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hen is that as a continuation of the Ming-Qing classical literature, particularly of the genre of traditional poetr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Japanese Reign,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s the mainstream. The 1920’s witnessed the News and the Olds fighting for practitioner’s sovereignty. The former won the round. In the 1930’s,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got inspired by the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 Movement an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strengthy investigation into and collection of Taiwanese folk culture/literature, and began to study and interpret Taiwanese literature, with tries to go through some Taiwanese alphabetization, so as to save and preserve local culture which was then getting lost. In 1933, the magazine《иルюхД》 (《福爾摩沙》, the Formosa) was launched in Japanese, where and when Taiwanese writers for the first time appeared to write in Japanese, which marked the gradual march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nto the field of modern Japanese literature. In 1934, Yang Kui’s (楊逵)〈新聞配達夫〉(〈送報伕〉, “The News Boy”) was published in Tokyo in 《文學評論》(The Literary Review), which was believed to represent the literary maturity of Taiwanese writers writing in Japanese. Later, there were prized awards some Japanese works written by Taiwanese writers, such as Lu Ho-juo’s (呂赫若) “The Cattle Cart” (〈牛車〉), Chang Wen-huan’s (張文環) “The Face of the Father” (〈父ソ顏〉[〈父親的顏面〉]), and Lung Ying-jung’s (龍瑛宗) “Planted with Papaya Trees, The Small Town” (〈ееュчソやペ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This shows that Taiwanese literary creation in Japanese was really blooming in the period. In 1937, the China-Japan War broke out, which defines Taiwanese literature as entering the “War Period.” Then, the Chinese Column was banned by the ruling authorities. Consequently, the colonist “Japanese language” commanded the literary writing, though the magazines The 369 Little News (《三六九小報》[San-liu-jiu hsiao-bao]) and The Wind-and-Moon News (《風月報》[Feng-yuei bao]), then also with dominant discursive exoticism underlying, were still in publication in Chinese. Then, the Taiwanese writers were all asked to fully follow the Japanese Kominka Policy, the Japanese Assimilation Movement, and produce “Kominka Literature” (皇民文學, huang-min wen-hsueh), a war propaganda literature.
All cultural phenomena each amount to one of "discourse." "Discourse" is a composition of signs/symbols, one of actual linguistic practices and one of meaning- manufacturings. The referring process of a symbol or sign varies, and the meaning of "discourse" can never be given-guaranteed by the speaking or writing subject. Situated this way, culturally and historically, speakers and writers of any language all along make efforts to get down their speech genres. The discourse manufactured changes against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reigns and the movement of cultural, aesthetic and economic thoughts. The basics of “discourse” is power, the discourse which, as a social trend, dominates the manipulation of power in its own way of “discoursing.”
The literary work as a world of meaning (Sinnwelt) is always already a well- organized discourse system. The discourse-constituted literary work comes to being, which is both particular and socio-ecological. Discourse is the soil for literary manufacturing; also, it is for later readers the basics of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e writer chooses to adopt or create a certain form of literary discourse, presenting his or her psychological identity and value consciousness. Therefore, literary discourse is never of the individual, but always overall of the specific time and its culture. For the form of discourse manipulation and its formation in literary narration, the discourse along with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the discourse otherwise in the Japanese Reign became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time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ime’s reality, all of which point to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inheritance, together with problems of social conditioning in space and time and of writer-personal value consciousness in literary creation.
The subject of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has so far for years been my devotion of study. My general accomplishments in the field include: studies of the native articulation and the literary languag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the Japanese Reign, analyses of individual writers’ lexicon and syntax in their novels, and structuralist and postcolonial studies of the narrational discourse of individual writers, studies expanding from lexical-syntactical to discourse analysis. My coverage is generally concentrated in the novels as a form of new literature in Chinese or Japanese, with less attention paid to other literary works from tradition or modern literature, or even from folk literature. To expand my research scope and reorient my methodology, I have herewith tried to employ and apply the concept of “discursive eco-situation” in the stud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the Japanese Reign, thus also having tried to cover the novels of new literature and further those genres from traditional literature, folk literature and aboriginal writings of the time. Targeted writers include Taiwanese writers, Japanese writers, and aboriginal writers.
This doctoral thesis mainly utilizes the discourse theory of M. Bakhtin, Michel Foucault''s discourse theory, the social semiotics of M. A. K. Halliday, and the discourse analysis of Norman Fairclough. Based on the point of view of “discourse,” I have observed the eco-situa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Taiwanese literary works of the time. Firstly, the conversations between characters in literature and secondly, the socio-habitatual conditions come together as issues of how literati of the time got up in face of the colonial culture, of how they produced their cultural proposals and ideologies, and of how the social subjects of the time got to find their identity, the selves therein, this way to explore the power system lurking behind the discourse and the cultural context and the comes and goes whatever then. Thirdly, I have also attended to the socio-cultural eco-situations from the tradition, as to how they were represented in the literary work, how the ethnic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memory were narrated in slangs, clichés, idioms, formed expressions, and folktales, that is, how local languages, cultures and histories, then about being up-rooted, were hoped to be narrated such and such.
During the 50 years of the Japanese Reign, the Taiwanese society came to develop several kinds of discourse, competitive, counterfighting, interdependent, manifesting multi-faceted eco-situations. Vocabularies from classical and new Chinese used in China, from new Chinese used in China and in Taiwan, from classical Chinese and modern Japanese, and from new Chinese used in Taiwan and modern Japanese are integrated on the same discourse platform, vocabularies “discoursed” shifting from one to another to compete for the priority of their respective discursive eco-situation. The discursive eco-situations include several paired reciprocal and counterfighting factors to constitute the discourse tension field. Firstly, there is the shift of the literary discourse, derived as a signatum from the ancient written language, to the modern popular discourse based on the modern and the oral. Secondly, there is the reciprocal shift of foreign discourse and of the self-ethnic folk discourse. Thirdly, there is the counterfighting shift of the public discursive call for following the warring-time regulations and the call for setting up the discursive eco-situations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s.
一、文獻資料
(一) 報刊雜誌
《臺灣慣習記事》,臺灣總督府,1901年1月~1907年
《臺灣青年》,臺灣青年雜誌社,1920年7月~1922 年2月。
《臺灣》,臺灣雜誌社,1922年4月~1924年5月。
《歌謠》,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1922年12月~1926年。
《臺灣民報》,臺灣雜誌社、臺灣民報社,1923年4月~1930年3月。
《臺灣新民報》週刊部分,臺灣民報社,1930年3月~1932年4月。
《臺灣新民報》日刊部分,臺灣民報社,1933年5月~11月,缺8月。
《臺灣大眾時報》1-10,大眾時報社,1928年5月~7月。
《新臺灣大眾時報》1:1-2:4,新臺灣大眾時報社,1930年12月~1931年7月。
《新高新報》,新高新報社,1929年5月~1938年2月。
《昭和新報》,昭和新報社,1929年5月~1938年5月。
《洪水報》,洪水報社,1930年8月。
《三六九小報》,三六九小報社,1930年9月~1935年9月。
《反普特刊》,赤崁勞動青年會,1930年9月4日。
《赤道》,赤道報社,1930年11、12月。
《南音》1:1-11,南音社,1932年1月~9月。
《理蕃ソ友》,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1932年1月~1943年12月。
《福爾摩沙》,東京臺灣藝術研究會,1933年7月~1934年6月。
《先發部隊》,臺灣文藝協會,1934年7月。
《革新》,大溪革新會,1934年10月。
《第一線》,臺灣文藝協會,1935年1月。
《臺灣文藝》1:1-3:7、8,臺灣文藝聯盟,1934年11月~1936年8月。
《臺灣新文學》1:1-2:5,臺灣新文學社,1935年12月~1937年6月。
《臺灣時報》,1935年1月~1936年12月。
《臺南新報》,1937年。
《民俗臺灣》,1941年7月~1945年1月。
《興南新聞》,1941年1月~1942年10月。
《南方》,1942 年。
(二) 歷史年表、目錄
〈民俗臺灣第一∼一五卷總目錄〉,《臺灣風物》12卷2期,1962年。
中島利郎編:《日據時期臺灣文學雜誌總目•人名索引》,臺北:前衛,1995年。
林瑞明編:〈臺灣文學史年表(未定稿)〉,收於《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2000年。
林瑞明編:〈賴和先生年表〉,《賴和全集》評論卷,臺北:前衛,2001年。
施懿琳:〈楊守愚生平及新文學作品寫作表〉,《楊守愚作品選集一詩歌之部》,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許俊雅:〈楊守愚先生生平著作年表初稿〉,《文學臺灣》23,文學臺灣雜誌社,1997年。
許俊雅:《臺灣文學家年表六種》,板橋:臺北縣文化局,2006年。
葉光南、葉芸芸主編:《葉榮鐘年表》,臺中:晨星,2002年。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大事年表》,臺中:晨星,2000年。
廖漢臣編:〈臺灣文學年表〉,《臺灣文獻》15卷1期,1964年。
鄭喜夫:〈朱鋒先生年譜〉,《臺灣風物》25卷2期,1975年。
(三) 文集、日記、回憶錄
朱 鋒:《南臺灣民俗》,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71年。
吳德功:《吳德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吳新榮著,張良澤主編:《吳新榮全集》,臺北:遠景出版,1981年。
吳新榮撰,呂興昌總編輯:《吳新榮選集(一)》,臺南:臺南縣文化基金會,1997
年。
吳守禮校勘本•施炳華註:《南戲戲文──陳三五娘(上)》,臺南:臺南縣立文
化中心,1997年。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1•賴和先生全集》,臺北:明潭出版,
1979年。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4•詩選集》
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臺北:明潭出版,
1979年。
李獻璋編著:《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龍文,2006年。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臺灣第一才子》,臺北:聯合文學,1995
年。
呂赫若著,張恒豪主編:《臺灣作家全集•呂赫若集》,臺北:前衛,1990年。
林幼春:《南強詩集》,臺北:龍文,1992年。
林莊生、葉芸芸主編:《葉榮鐘日記(上)》,臺中:晨星,2002年。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臺北:前衛出版,2000年。
林明德:《日本史》,臺北:三民,2005年。
周作人:《周作人全集》,臺中:藍燈,1982年。
周金波作,中島利郎、周振英編著:《周金波集》,臺北:前衛出版,2002年。
邱若山:《佐藤春夫台灣旅行關係作品研究》,臺北:致良出版社,2003年。
施 淑:《賴和小說集》,臺北:洪範書局,1994年。
施懿琳編:《周定山作品選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施懿琳編:《楊守愚作品選集》,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胡萬川總編輯:《臺中縣民間文學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2-2003年。
翁鬧、巫永福、王昶雄作,張恒豪主編:《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臺北:
前衛出版,1990年。
張良澤主編:《吳新榮日記(戰前)》,臺北:遠景出版,1981年。
張良澤編:《王詩琅全集》,高雄:德馨室,1979年。
張炎憲、翁佳音編:《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臺北:稻鄉出版,2000年。
張文環作,張恆豪主編:《張文環集》,臺北:前衛出版,1990年。
張深切:《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陽(上)、(下) 》,臺北:文經出版,1998年。
許俊雅、楊洽人編:《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許俊雅編:《楊守愚作品選集(補遺)》,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連 橫:《連雅堂先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陳芳明等編:《張深切全集──北京日記•書信•雜錄》,臺北:文經出版,1998年。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
黃得時:《評論集》,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黃得時作,江寶釵編:《黃得時全集9-論述卷三》,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12年。
黃朝琴:《我的回憶》,臺北:龍文出版,1989年。
葉光南、葉芸芸主編:《葉榮鐘年表》,臺中:晨星出版,2002年。
葉芸芸、陳昭瑛主編:《葉榮鐘早年文集》,臺中:晨星出版,2002年。
楊守愚作,張恆豪主編:《楊守愚集》,臺北:前衛,1994年。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1977年。
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作;張恒豪主編:《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
臺北:前衛出版,1990年。
楊守愚作,張恒豪主編:《台灣作家全集•楊守愚集》,臺北:前衛出版,1990
年。
賴和作,張恆豪主編:《賴和集》,臺北:前衛出版,1990年。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卷2•一群失業的人》,臺北:遠景出版,1981年。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卷6•送報伕》,臺北:遠景出版,
1981年再版。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理蕃ソ友》合訂本第一卷〔昭和八年(1933)12月號〕。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理蕃ソ友》合訂本第二卷〔昭和十一年(1936)11月號〕
龍瑛宗作,張恒豪編:《台灣作家全集•龍瑛宗集》,臺北:前衛,1990年。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臺北:遠景,1993年。
(日)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黃英哲編:《日本統治期臺湾文學•臺湾
人作家作品集》第五卷,東京:綠蔭書房,1999年。
(日)西川滿著,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高雄:春暉,1997年。
(日)佐藤春夫著,邱若山譯:《佐藤春夫:殖民地之旅》,臺北:草根出版,2002
年。
二、專著
王乃信等翻譯:《臺灣社會運動史》,原臺灣總督府警察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臺北:創造,1989年。
王詩琅譯,張炎憲、翁佳音編校:《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稻鄉出版,1988
年。
王詩琅撰,張良澤編:《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高雄:德馨室,1979年。
王德威、黃英哲主編,涂翠花、蔡建鑫翻譯:《華麗島的冒險──日治時期日本
作家的臺灣故事》,臺北:麥田出版,2010年。
王曉波編:《臺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蒲忠成):《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 生傳記》,臺北:文建會,2006年。
方珊等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
古添洪:《記號詩學》,臺北:東大圖書,1984年。new window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1989 年。
史 明:《臺灣人四百年史》,臺北:草根文化,1998年。
生安鋒:《霍米巴巴》,臺北:生智,2005年。
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臺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臺北:麥田出版,2009年。
江自得主編:《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遠流出版,2000年。
吳三連、蔡培火、葉榮鐘:《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90年。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new window
吳同瑞等編:《中國俗文學七十年:“紀念北京大學《歌謠》周刊七十周年暨俗
文學學術研討會”文集》,北京:北京大學,1994年。
吳密察:《臺灣通史辨誤》,臺北:自立晚報,1991年。
吳毓琪:《南社研究》,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new window
吳瀛濤:《臺灣民俗》,臺北:進學,1969年。new window
吳瀛濤:《臺灣諺語》,臺北:臺灣英文,1975年。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1978年。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臺北:人間,2002年。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1961年。new window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1998new window
年。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2005new window
年。
李壬癸:《台灣原住民史──語言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new window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臺北:書林出版,2008年。
李郁蕙:《日本語文學與臺灣──去邊緣化的軌跡》,臺北:前衛出版,2002年。
李承機、李育霖主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
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李榮啟:《文學語言學》,北京:人民出版,2005年。
阮斐娜著,吳佩珍譯:《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臺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臺北:
麥田出版,2010年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報系,1989年。new window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2003年。
周 憲:《文化表徵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
季羨林編:《民間文藝學及其歷史──鍾敬文自選集》,濟南:山東教育,1998年。
林松源主編:《首屆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員林:臺灣省磺溪文化學會,1997年。
林美容編集:《白話圖說臺風雜記:臺日風俗一百年》,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林春蘭:《楊雲萍的文化活動及其精神歷程》,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2002年。
林莊生:《兩個海外臺灣人的閒情心思》,臺北:前衛,2000年。
林惠祥:《民俗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林瑞明:《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1993年。
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本土觀察》,臺北:允晨,1996年。new window
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1996年。new window
林載爵:《臺灣文學的兩種精神》,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1994年。
金榮華:《民間故事論集》,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施 淑:《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出版,1997年。
施翠峰:《臺灣民譚探源》,臺北:漢光,1985年。
施翠峰:《臺灣鄉土的神話與傳說》,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年。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
2000年。
洪長泰著,董曉萍譯:《到民間去:1918-1937年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運
動》,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年。
胡民祥編:《臺灣文學入門文選》,臺北:前衛出版,1998年。
胡萬川:《民間文學工作手冊》,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胡萬川編:《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政府文化處,1998
年。
胡萬川、呂興昌、陳萬益編:《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
清華大學中文系,1998年。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華大學,2004年。new window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清華大學,2004年。new window
婁子匡、朱介凡編著:《五十年來的中國俗文學》,臺北:正中書局,1987年。
高 玉:《“話語”視角的文學問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國立編譯館主編,翁聖?著:《日據時代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五南圖書,2006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1995年。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二十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和國家建構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 年。
張炎憲等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6年。
張桃洲:《現代漢語的詩性空間──新詩話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05年。
張紫晨:《中國民俗學史》,長春:吉林文史,1993年。
張清民:《話語與秩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
梁明雄:《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1996年。new window
梁明雄:《張深切與《臺灣文藝》研究》,臺北:文經,2002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1998年。new window
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編:《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暨說唱傳承表演論文集》
,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年。
莊永明:《臺灣歌謠追想曲》,臺北:前衛,1994年。new window
許世楷著,李明峻、賴郁君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2005年。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年。new window
許俊雅:《日據時代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1995年。new window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1997年。
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1997年。new window
許 鈺:《口傳故事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9年。
許寶強、羅永生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2002年。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1988年。
連曉青(廖漢臣):《清代臺灣三大奇案》,臺北:南華,1955年。
連曉青(廖漢臣):《臺灣兩大奇聞》,臺北:南華,1956年。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臺灣》,臺北:巨流,2000年。
陳 原:《社會語言學論叢》,湖南:湖南出版社,1991年。
陳芳明主編:《楊逵的文學生涯》,臺北:前衛出版,1991年。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new window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04年。
陳建忠:《書寫臺灣•臺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2004年。
陳建忠:《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臺北:五南圖書,
2004年。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1998年。
陳益源:《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臺北:里仁,1997年。
陳益源:《臺灣民間文學採錄》,臺北:里仁,2000年。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
北:麥田,2006 年。
陳培豐:《想像與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2013年。new window
陳淑容:《1930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2004 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1997年。new window
陳鈴蓉:《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陳碧笙:《臺灣人民歷史》,臺北:人間出版,1996年。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2003年。new window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出版,1996年。new window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出版,new window
1993年。
黃武忠:《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作家小傳》,臺北:時報出版,1980年。
黃俊傑、何寄澎主編:《臺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臺北:臺灣大學, 2002年。
黃昭堂:《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1996年。new window
黃美玲:《連雅堂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2000年。new window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new window
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黃惠禎:《楊逵及其作品研究》,臺北:麥田出版,1994年。new window
楊碧川:《臺灣歷史年表》,臺北:自立晚報,1988年。
楊 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臺北:稻new window
鄉出版,2003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2000年。
葉石濤:《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社,1990年。
葉芸芸主編、葉榮鐘著:《臺灣人物群像》,臺中:晨星出版,2000年。
葉榮鐘、吳三連、蔡培火等:《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71年。new window
廖漢臣:《臺灣兒歌》,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0年。
暢廣元:《文藝學的人文視野》,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1年。
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劉 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1998年。
蔡培火:《與日本本國民書》,臺北:學術出版社,1974年。
鄭政誠:《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觀光行旅》,臺北:博揚文化,new window
2005年。
戴國煇著,魏廷朝譯:《台灣總體相──住民•歷史•心性》,臺北:遠流,1996new window
年。
謝雲聲編:《臺灣情歌集》,臺北:東方文化,1970年重印。
謝雲聲編:《福建故事(上)》,臺北:東方文化,1973年重印。
(日)下村作次郎:《從文學讀臺灣》,臺北:前衛,1998年。
(日)中島利郎編:《1930 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2003年。
(日)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出版,1994年。
(日)平澤丁東編:《臺灣ソ歌謠シ名著物語》,臺北:晃文館,1917 年。
(日)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4年。
(日)伊能嘉矩,臺灣省文獻會編譯:《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
年。
(日)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年。
(日)佐藤春夫:《霧社》,河原功監修:《日本植民地文學精選集(台灣編)5》,東京:株式會社フネズ書房,2000年。
(日)尾崎秀樹著,陸平舟、間ツイ子共譯:《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臺北:人間
出版,2004年。
(日)垂水千惠著,涂翠花譯:《臺灣的日本語文學》,臺北:前衛出版,1998年。
(日)鹿野忠雄著,楊南郡譯註:《山、雲與蕃人》,臺北:玉山社,2000年。
(日)鈴木清一郎著,高賢治、馮作民編繹:《(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new window
眾文出版,1981年。
(日)駒込武著,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譯:《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日)橫路啟子:《文學的流離與回歸——三○年代鄉土文學論戰》,臺北:聯合文
學,2009年。
(日)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臺灣文學這一百年》,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澳)比爾•阿希克洛夫特(Bill Ashcroft)、嘉雷斯•格里菲斯(Gareth Griffiths)、
凱倫•蒂芬(Helen Tiffin)合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
論與實踐》,板橋:駱駝出版,1998年。
(英)查•索•博爾尼(Burne,Charlotte Sophia)著,程德祺等譯:《民俗學手冊》,
上海:上海文藝,1995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吳康、丁傅林、趙善華譯:
《心理類型》,臺北:桂冠,1999年。
(美) 克利福德•吉爾茲(Clifford Geertz)著,王海龍、張家瑄譯:《地方性知識
──闡釋人類學論文集》,北京:中央編譯,2004年。
(美)查斯•斯圖爾特(Chase, stuaht)著,關雲譯:《語言的暴力》,臺北:三山,
1978年.
(英)艾勒克•博埃默(Elleke Boehmer)著,盛寧、韓敏中譯:《殖民與後殖民文
學》,瀋陽:遼寧教育,1998年。
(美)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ia Tsurumi)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
宜蘭: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 年。
(英)艾瑞克•霍布斯邦(E. J. Hobsbawn)著,賈士蘅譯:《帝國的年代:1875-1917》,
臺北:麥田出版,1997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著,錢佼汝等譯:《語言的牢籠•馬
克思主義與形式》,江西:百花洲文藝,1995年。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
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下卷,上海:上海譯文,2004年。
(美)詹姆斯•保羅•吉(James Paul Gee)著,楊信彰導讀:《話語分析入門:理
論與方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年。
(法)蜜雪兒•福柯(Michael Foucault)著,謝強、馬月譯:《知識考古學》,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法)米歇爾•傅柯(Micha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
田出版,1993年。
(俄)巴赫金(Mikhail Bakhtin)著,李兆林、夏忠憲等譯:《弗朗索瓦•拉伯雷的
創作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民間文化》,收入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
:第6卷—拉伯雷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1998年。
(英)諾曼•費爾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著,殷曉蓉譯:《話語與社會變遷》
,北京:華夏出版,2003年。
(法)皮埃爾.布爾迪厄(P. Bourdieu)著,褚思真等譯:《言語意味著什麽》,北京:商務,2005年。
(法)皮埃爾•布爾迪厄(P. Bourdieu)著,
(英)保爾•湯普遜(Paul Thompson)著,覃方明、渠東、張旅平譯:《過去的聲
音──口述史》,瀋陽:遼寧大學,2000年。
(美)羅伯特.司格勒斯(Robert Scholes)著,譚一明譯:《符號學與文學》,臺北:
結構群,1989年。
(美)費修珊(Shoshana Felman)、勞德瑞(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
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出版,1997年。
三、期刊論文
王詩琅:〈日據初期的籠絡政策〉,《臺灣文獻》第廿六卷第四期、第廿七卷第一new window
期合訂本(1976年3月)。
石美玲:〈敘事與語言:描述話語作為殖民情境的標記──呂赫若敘事文本《牛
車》之分析〉,《興大中文學報》第二十期(2006年12月)。
吳濁流:〈新文學運動的氛圍氣〉,《臺北文物》第三卷第二期(1954年8月)。
林巾力:〈帝國底下的兩個「南方」:從西川滿與龍瑛宗的詩作看起〉,《臺灣文new window
學研究期刊》第九期(2011年2月)。
林巾力:〈向「民間」靠近──臺灣三○年代民間文學論述及其文化意涵〉,《臺new window
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三期(2011年10月)。
洪惟仁:〈臺北褒歌之美〉,《傳統藝術雙月刊》第15期(2001年10月)。
洪秋芬:〈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集刊》21期,(1992年6月)。
李 震:〈當代漢語文學話語生態分析初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35卷第2期(2006年3月)。
邱貴芬:〈尋找「臺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new window
第34卷第4期(2003年9月)。
邱雅芳:〈殖民地的隱喻:以佐藤春夫的臺灣旅行書寫為中心〉,《中外文學》,第new window
34卷•第11期(2006年4月)。
胡萬川:〈台灣民間文學的過去與現在〉,《台灣史料研究》第一期(1993年2月)。new window
馬相武:《當代漢語文學的語言背景觀察》,《文藝爭鳴》第4期,1992年。
梅家玲:〈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
張恒豪:〈張文環的思想與精神〉,《臺灣文藝》第八十一期(1983年3月)。
許俊雅:〈文化傳統與歷史選擇——談日據時期臺灣小說中的文化內涵〉,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上)》(1995年4月)。
陳器文:〈臺灣原住民族的寫文化〉,《清華中文學報》第五期•中國敘述卅敘事new window
學專題(2011年6月)。
陳益源:〈明清時期的臺灣民間文學〉,《中正中文學報年刊》第3期(2000年9new window
月)。
陳培豐:〈鄉土文學、歷史與歌謠:重層殖民統治下臺灣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new window
〉,《臺灣史研究》第十八卷第四期(2011年12月)。
陳建忠:〈新興的悲哀──論蔡秋桐小說中的反殖民現代性思想〉,《臺灣文學學new window
報》第1期(2000年6月)。
陳淑容:〈宣傳與煽動—工農運動與「三字集」的臺灣話文文體實驗〉,《傳播研
究與實踐》第6卷第2期(2016年7月)。
梁一萍:〈《死者曆書》的「(反)文化書寫」:文學與人類學的可譯性探討〉,《中
外文學》,第29卷•第5期(2000年10月)。
黃得時:〈關於臺灣歌謠的搜集〉,《臺灣文化》6:3、4期合刊(1950年12月)。
黃得時:〈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臺北文物》第三卷第二期(1954年8月)。
黃美娥:〈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台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當代》第
二二一期(2006年1月1日)。
黃美娥:〈尋找歷史的軌跡:臺灣新、舊文學的承接與過渡〉,中央研究院全灣史
研究所:《臺灣史研究》第十一卷第二期(2004年12月)。
廖毓文:〈同好者面影(二) ──李獻璋先生〉,《臺灣文藝》2:2(1935年2月)。
廖漢臣:〈新舊文學之爭──臺灣文壇一筆流水賬〉,《臺北文物》第三卷第二期(1954年8月)。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北部新文學,新劇運動座談會〉,《臺北文物》第三卷第二
期(1954年8月)。
劉向東:〈話語生態、自媒體與後現代——社會符號學視角〉,《重慶工商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2015年8月)。
(日)松永正義(Masayoshi Matsunaga)著,何世雄譯:〈臺灣的日語文學及臺語new window
文學〉,《中外文學》第31卷第10期(2003年3月)。
四、論文集論文
王淑津:〈高砂圖像—鹽月桃甫的臺灣原住民題材畫作〉,《何謂臺灣?:近代臺
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年。
朱 鋒:〈不堪回首話當年〉,李南衡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
選集》,臺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呂興昌:〈論鄭坤五的「臺灣國風」〉,胡萬川總編輯:《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化處,1997年。
阮斐娜:〈本地文化與殖民想像──鬼怪、景觀與歷史陳述〉,柳書琴、邱貴芬主
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
處,2006年。
吳福助:〈臺灣高山紀行文學的經典巨著──鹿野忠雄《山、雲與蕃人》的高山
自然生態描寫〉,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臺灣自然生態文學論文集》,臺
北:文津,2002年。
周作人:〈《歌謠》週刊發刊詞〉,《歌謠》1號(1922年12月),收於《周作人民
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1999年。
邱貴芬:〈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new window
同》,臺北:麥田,1995年。
施學習:〈臺灣藝術研究會成立與福爾摩沙Formosa創刊〉,原載《臺北文物》
三卷二期(1954年8月20日),收於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
文獻資料選集》,臺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施懿琳:〈周定山對民間文學的采錄及素材之運用〉,胡萬川、陳萬益、呂興昌
主編:《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1998
年。
胡萬川:〈賴和先生及李獻璋先生等民間文學觀念及工作之探討〉,《賴和及其同new window
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1994
年。
胡萬川:〈民族、語言、傳統與民間文學運動──從近代的歐洲到日治時期的台
灣〉,胡萬川、呂興昌、陳萬益總編輯:《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新竹:清華大學中文系,1998年。
胡萬川:〈論民間文學集體性之質變與發展〉,《第二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
會論文集》,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
胡萬川:〈反思與認同──1920-30年代中國與臺灣民間文學運動的異同〉,《第六
屆「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文化與臺灣文化
:延續與斷裂】》,臺北:政治大學,2005年。
柳書琴:〈從官製到民製──自我同文主義到興亞文學(Taiwan, 1937-1942)〉,
王德威、黃錦樹編:《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2005年。
郭秋生:〈建設臺灣話文一提案〉,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
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
童慶元:〈全球化語境與文學的民族性問題〉,童慶炳主編:《全球化語境與民族
文化、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楊智景:〈解題──帝國下的青春大夢與自我放逐〉,王德威、黃英哲主編,涂翠
花、蔡建鑫譯:《華麗島的冒險──日治時期日本作家的臺灣故事》,臺北:麥
田,2010年。
黃得時:〈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文獻資料
選集》,臺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黃得時:〈民間文學的認識〉,原載於《第一線》創刊號(1935年1月6日),收
於李南衡主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臺北:明潭出版
社,1979年。
黃得時:〈光復前之臺灣研究(代序)〉,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臺
北:眾文圖書公司,1990年。
黃朝琴:〈漢文改革論〉,李南衡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
集》,臺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廖咸浩:〈在解構與解體之間徘徊──臺灣現代小說中「中國身分」的轉變〉,收new window
於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醒民(黃周):〈整理歌謠的一個提議〉,李南衡主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文獻
資料選集》,臺北:明潭出版社,1979年。
顏杏如:〈天長節鬥熱鬧:帝國的節日與殖民地臺灣社會〉,李承機、李育霖主編
:《「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5年。
劉禾:〈一場難斷的「山歌」案〉,彭小妍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臺北:中
研院文哲所,1999年。
蘇碩斌:〈空間治理與地方夾縫:日本近代帝國統治下的臺北社會演變〉,李承機
、李育霖主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
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羅成純:〈龍瑛宗研究〉,收於龍瑛宗作,張恒豪主編:《臺灣作家全集•龍瑛宗
集》,臺北:前衛出版,1990年。
伊爾日•列維:〈信息論與文學過程〉,(俄)波利亞科夫編,佟景韓譯:《結構—
符號學文藝學──方法論體系和論爭》,北京:文化藝術,1994年。
五、學位論文
王美惠:《1930年代臺灣新文學作家的民間文學理念與實踐──以《臺灣民間文
學集》為考察中心》,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周佩雯:《楊守愚及其作品之研究——以小說與新詩為中心》,臺北:文化大學
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林培雅:《臺灣地區邱罔舍故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
邱雅芳:《南方作為帝國欲望──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臺北:政治new window
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8月。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以《福爾摩沙》系統new window
作家為中心》,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柯喬文:《《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3年。
洪儀真:《三○年代和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左翼思想及其背景之比較》,
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崔末順:《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new window
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張志相:《張深切及其著作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年。
張桂華:《苦悶時代下的文學——1932 年《南音》的文學訴求》,臺南:成功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許倍榕:《30 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臺南:成功大
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連惠珠:《「萬生反」——十九世紀後期臺灣民間文化之歷史觀察》,臺中:東
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陳明柔:《日據時代臺灣知識分子的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究》,臺北:淡
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韻如:《郭秋生文學歷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
游勝冠:《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新竹:清華大學中new window
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 年。
黃文車:《日治時期臺灣福佬歌謠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2005年。
黃文車:《黃石輝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
黃琪椿:《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新竹:清華
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
楊克隆:《臺灣流行歌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年。
楊 翠:《鄉土與記憶——七O年代以來臺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葉瓊霞:《王詩琅研究》,臺南:成大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廖祺正:《三十年代臺灣鄉土話文運動》,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0年。
趙勳達:《臺灣新文學》(1935-1937)的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蔡蕙如:《與鄭成功有關的傳說》,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1年。
蔡孟珂:《蔡秋桐及其小說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戴文鋒:《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臺灣民俗學——以《民俗臺灣》為分析場域》,new window
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嚴小實:《楊守愚生平及其作品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