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世變下台灣地主層的沒落─以四大公司民營化為例(1949-1957)
作者:莊濠賓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Jhuang,Hao-Bin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黃紹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土地改革四大公司民營化地主Land reformprivatization of the Four Companieslandlord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
本論文主要在探討戰後台灣地主階層在土地改革時面臨的變動、反應及被弱化的過程。東亞的土地改革從日本開始,由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所主導的土地改革,徹底改變了日本數百年的農村情況。台灣也因為農村壓力及共產黨的威脅而展開而由陳誠(Chen Cheng)為首的官僚來推動土地改革。
中小地主被弱化的過程,從三七五減租開始造成收益減少,繼之影響到耕地出售價格,不同的地主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的衝擊亦不相同,小地主出賣的耕地面積小,所得款項也優先償還債務,大地主出賣耕地面積大,賣地款項則以投資工商業為主,他們並無立即的現金需求,償還債務也不是首選,這顯示大地主與小地主之間的經濟基盤既不相同,所採行的策略也不相同。
地主第二步被弱化的過程是最深的,其農業資本被強制性的轉化為實物債券與公營事業股票。筆者發現,先行研究均在探討公營事業股票的影響,卻忽略了實物債券的影響,為了避免坐吃山空,許多的地主紛紛出售實物債券以求得現金,受到十年貼現的影響,地主的實物債券在一開始的售價,只能達到票面價值的三至四成,而且受到地域性及品質的影響,在沒有證券交易所的情況下,地主與買主對於債券價格的撮合只能稻穀的時價來進行。加上債券本身的設計對買主有利,因此地主在此階段的弱化是必須被提及的。
而在公營事業股票方面,先行研究認為四大公司股票在一開始發放呈現低價,使得部分地主對股票毫無信心,紛紛拋售。這給了大地主及資本家一個契機,可以低價收購股票,掌握四大公司。然而,筆者的研究指出,四大公司在公營時期的經營雖受到遵行政策的影響而各有優劣,整體來看企業的體質仍是可行的。熟料民營化後,四大公司的經營產生嚴重落差,唯有台灣水泥公司能夠發放些微股息,其他三間公司則根本沒有發放股息的能力。其他三間公司,在民營化後經營非常不善,三間公司的股票價值均低於面額許多,絕大多數地主農業的三成農業資本在這個過程被弱化,甚至無以維生,數萬戶的地主正是土地改革推動下的最大受害者。
有受害者就有受益者,制度設計的缺失使得有意願者可以購買更廉價的股權委託書這種近乎賄選的方式來取得經營權。這一些受益者及少數的政治家、資本家獲得發展的機會,他們展現了人際網絡的力量,集合眾人之力購買低價股票或委託書,成為工廠的經營者,擴張事業版圖。台灣工業化的起源並不是在土地改革後才發動,自日本時代即已開始,但因為土地事業的利潤豐厚,大地主及資本家常是農業及工業的發展並行。延續到戰後,土地改革使得土地租佃事業無利可圖了,大地主及資本家只能將置於農業上的資金徹底轉向工商業,換句話說,土地改革的正面意義,正是在於加速了台灣的工業發展。
This thesis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changes, reactions and weakened process faced by the landlord class in Taiwan during the land reform of postwar period. The land reform in East Asia began in Japan, and that dominated by the General Headquarters of 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Allied Powers headed by the United States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rural situation in Japan for hundreds of years. Taiwan also launched a bureaucratic system headed by Chen Cheng to promote land reform because of rural pressure and the threa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For the landlords, the most influential is The 37.5% Arable Rent Reduction Act and The Land-to-the-Tiller Program.
The government claims that the land reform will allow the agricultural capital of the landlord could be transferred to industrial capital. The government will distribute the stocks of the public business four companies (privatization of the Four Companies) which equal to 30% of the levy land price to the landlords. Previous research believed that the stocks of the Four Companies were presented at a low price in the beginning distribute, which caused some landlords have no confidence in the stocks and sold one after another. This gives the big landlord and the capitalist a juncture to acquire stocks at a low price and master the Four Companies. But in fact, many capitalists do not buy stocks really, but buy a cheaper equity power of attorney. This kind of nearly bribery is the real harm to small and medium landl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landlords have no Company's management rights and can only hope for dividends on stocks. However, after the privatization of the Four Companies, the operating was not good. Only Taiwan Cement Company was able to distribute minor dividends , and the other three companies did not have the ability to distribute dividends at all. The other three companies after privatization have operate very poorly. Taiwan Paper Company and Taiw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mpany had to face the situations to reorganize within two to three years. The Taiwan Industrial and Mining Company did not reorganize yet. The operating is not good also. The stock value of the three companies is much lower than the denomination. The 30% of the agricultural capital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landlord is weakened in this process, and even hard to keep their live. The tens of thousands of landlords are the biggest victims driven by land reform.
However, there were also some beneficiaries. A very small number of politicians and capitalists got the developing opportunity which in the process of privatization. They showed the power of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 and bought low-priced stocks by gather the power of everyone and became the managers of the factory. And let the business landscape to expand. The origin of Taiwan's industrialization was not launched behind the land reform, it has started since the Japanese era already. However, causing the lucrative of land business, the big landlords and capitalists are often paralle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Continuation to the postwar, the land reform made the land renting business unprofitable. The big landlords and capitalists could only turn the funds placed in agriculture completely into the industry and business. In other words,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the land reform is the acceleration Taiwa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一、史料
《臺灣省級機關檔案》,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典藏。
《行政院經濟安定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
《國營事業司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
《資源委員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國史館典藏。
《台灣省議會資料總庫》,台灣省諮議會、台灣大學數位典藏中心典藏。
《台灣省政府地政處檔案》,國史館典藏。
《臺灣省議會檔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所典藏。
二、政府相關單位出版品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8《台灣之農家經營問題》。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9《台灣工業化之研究》。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內政部、農復會聯合主辦
1969《台灣農村地主佃農經濟調查研究》。台北:內政部、農復會。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1955《台灣土地改革》。台北: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1951-1976《農復會工作報告》。台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1956《台灣民政概況》。台北: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行政院
1951《行政院施政計畫綱要》。台北:行政院。
經濟部
1971《台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第一期-第四期》。台北:經濟部。
經濟部工礦計畫聯繫組
1964《第三期台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工礦部門計畫提要》。經濟部工礦計畫
聯繫組。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編
1955《台灣土地改革》。台北: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地政局編。
三、報刊雜誌
《公論報》(臺北:公論報報社,1947-1961)。
《聯合報》(臺北:聯合報社,1955-2012)。
《中國時報》(臺北:中國時報社,1968-2012)。
《中國經濟》〈台北:中國經濟月刊社,1950-1996〉。
《台灣經濟》〈台北:台灣經濟月刊社,1952-1962〉。
《財政經濟月刊》〈台北:財政經濟月刊社,1950-1959〉。
《經濟參考資料》〈台北:經濟部,1951-1968〉。
四、專書
(一)中文專書
陸年青
1965《台灣省實施耕者有其田地價繳清前領地農戶農家經濟分析》。台北:
台灣土地銀行研究處。
石田浩
2007《台灣民主化與中台經濟關係》。台北: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
石田浩
2007《台灣經濟的結構與開展》。台北: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
陳玉璽
1995《台灣的依附型發展》。台北:人間出版社。
高安邦
1993《馬克思的經濟思想》。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斯蒂芬.哈格德
2009《走出邊緣-新興工業化經濟體成長的政治》。長春:吉林出版集團公
司。
禹貞恩編
2008《發展型國家》。長春:吉林出版集團公司。
E.AWincker、S.Greenhalgh
2005《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台北:人間出版。
谷浦孝雄
2003《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台北:人間出版。
劉士永
1996《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的檢討》。台北:稻鄉出版。
段承璞
1992《台灣戰後經濟》。台北:人間出版社。
劉進慶
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
隅谷三喜男
1993《台灣的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人間出版社。
徐勇、趙永茂
2005《土地流轉與鄉村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蔡宏進
1967《台灣農地改革對社會經濟影響的研究》。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于宗先編
1976《台灣經濟發展重要文獻》。台北:聯經出版。
周琇環編
1995《台灣光復後美援史料》。台北:國史館。
何鳳嬌編
1990《政府接收台灣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檔案管理局編
2007《二二八事件與公營事業-二二八事件檔案專題選輯》。台北:檔案管
理局。
謝國興
1999《臺南幫:一個臺灣本土企業集團的興起》。台北:遠流。
吳若予
1992《戰後臺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台北:業強。
蕭峯雄
1994《我國產業政策與發展》。台北:遠東經濟研究顧問社。
尹仲容
1963《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台北:美援運用委員會。
尹仲容
1963《台灣經濟十年來的發展之檢討與展望》。台北: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
員會。
吳元黎
1989《台灣:走向工業化社會》。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李國鼎
1997《台灣經濟發展背後的政策演變》。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李國鼎
1995《台灣的經濟計畫及其實施》。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李國鼎
1995《台灣的工業化》。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李國鼎
1968《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一-六》。台北: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
趙既昌
1985《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徐實圃
1964《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經緯》。桃園市。
湯惠蓀
1954《臺灣之土地改革》。台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二)日文專書
島田克美
1994 ,《東アジアと台湾の経済─政府、市場、組織,ネツトワ─クの役割》(東京:學文社)。
小林英夫、林倬史
1993,《アセアン諸囯の工業化と外囯企業》(東京:中央經濟社)。
粨谷雄二
1996 ,《转換期の東アジア経済と日本》(東京:成文堂)。
平川均、朴一
1995,《アジアNIEs─转換期の韓囯‧台湾‧香港‧シンガポ─ル─》(東京:世
界思想社)。
陳振雄
2003,《台湾の経済發展と政府の役割》(東京:專修大學出版局)。
(三)學位論文
李君星
1995〈經安會與台灣工業的發展(民國42-47年)〉。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黎中興
1992〈國民政府與臺灣終戰初期的政治經濟(1945-1952)〉。台北:東吳大學
社會所碩士論文。
尚瑞國
1998〈政府行為、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以台灣戰後土地改革為例〉。台北: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陳璦莉
1999〈臺灣地主對戰後土地改革之回應與社會地位變動:個案與類型的分
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兆勇
2011〈土地改革與政權鞏固:戰後台灣土地改革政策變革中的國家、地主與
農民(1945-1953〉。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劉榕樺
1994〈尹仲容與臺灣之工業化(1949-1963)〉。台中: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
文。
朱旭華
1992〈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與臺灣土地改革1948-1965〉。台北:政治大
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2)。
陳思宇
1998〈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經濟發展策略1949-1953──以公營事
業為中心的探討〉。台北: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五、期刊論文
張怡敏
1999〈戰後臺灣民間資本累積之探討──以紅糖經營者為例〉,《臺灣社會研
究季刊》35:119-162。
徐世榮
2010〈悲慘的共有出租耕地業主-台灣的土地改革〉,收錄於謝國興編,《改
革與改造:冷戰初期兩岸的糧食、土地與工商業變革》。台北:中央研究院
近史所,47-95。
陳慈玉
2010〈「計畫經濟」體制下的台灣鋁業〉,收錄於謝國興編,《改革與改造:
冷戰初期兩岸的糧食、土地與工商業變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233-274。
毛育剛
1992〈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與臺灣土地改革〉收錄於《臺灣歷史上的土
地問題》。台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305-322。
蔡宏進
1992〈台灣近代工業化與都市化對農地利用與問題之影響〉收錄於《臺灣歷
史上的土地問題》。台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323-342。
吳聰敏
1994〈臺灣戰後的惡性膨脹〉收錄於梁國樹編《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集》。(台
北:時報出版,141-181。
李憲文
1985〈農地改革後對地主佃農之經濟狀況〉,收錄於李登輝編,《台灣農地改
革對鄉村社會之貢獻》。台北:李登輝,11-21。
黃大洲
1985〈台灣農地改革對農村地主之影響〉,收錄於李登輝編,《台灣農地改革
對鄉村社會之貢獻》。台北:李登輝,70-114。
黃俊傑
1992〈光復初期台灣土地改革過程中的幾個問題:雷正琪函件解讀〉,《人文
及社會集刊》5(1):31-56。
徐世榮、蕭新煌
2003〈戰後初期台灣業佃關係之探討-兼論耕者有其田政策〉,《台灣史研究》
10(2):35-66。
徐世榮、蕭新煌
2001〈台灣土地改革再審視-一個內因說的嘗試〉,《台灣史研究》8(1):
89-124。
劉志偉、柯志明
2002〈戰後糧政體制的建立與土地制度轉型過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
(1945-1953)〉,《台灣史研究》9(1):107-180。
張景森
1992〈虛構的革命:國民黨土地改革政策的形成與轉化(1905-1989)〉,《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13:161-194。
黃俊傑
1986〈光復以來臺灣省議會議員農林質詢內容中所呈現的農民形象
1946-1981〉,《臺灣風物》36(2):7-21。
謝國興
2013〈日本植民地期台湾中小企業の戦後への継承〉,謝國興編,《近代台湾
の経済社会変遷―日本とのかかわりをめぐって》,頁307-331,日本(中央
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愛知大學東亞同文書院大學紀念中心):中央研究院
臺灣史研究所與東方書店合作出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