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中央—四方」看西周政治體系的形成與演變
作者:江建新
作者(外文):Chiang, Chien-Hsi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孫鐵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上古史西周冊命封建金文青銅器History of ancient ChinaWestern Zhouappointment inscriptions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sbronze inscriptionsbronze vesse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西周是第一個政治區域遍及中原地區的華夏政體,探究西周政治體系的形成,即是探究古代「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中國是如何逐步形成為一個整合的大體系」的過程。本文根據傳統文獻、青銅器銘文及考古成果,論證緊跟出土文字與歷史地理空間,重構西周政體從「中央」到「四方」的發展過程,並指出其政治體系的變化。西周王朝兩百多年間,發展出財政體系的「公私」結構、君臣化、官僚化、王權集中等制度,成為後世為政者的知識養分。
王畿是西周政體發展的核心,本文以「中央區」取代以往的「王畿說」,重新探討「中央區」的建立與王權行使。接著討論從「中央」到「四方」的王權拓展,以分封地圖呈現周人封建的地理分布,探究其內涵。在「中央區」內,周王對於政治組織的建立,人事權力的掌握,亦有所變化。冊命禮的內容,從西周早期到晚期,也有相當程度的改變。冊命禮儀,象徵著官員由姬姓之「私」,進入周王朝之「公」的過程。從世官繼承到周王的直接任命,自「族權」往「政權」發展,是西周政治體系演變的關鍵。而在廣土眾民的背景之下,周王集中王權、擴展政治區域的同時,分封四方之諸侯、邦君也在各自所屬的區域發展,逐漸各成其「國」。
論述體系的形成之後,需要回應的是體系形成背後的推力為何?周人在周原形成集團組織,歷經武王克商,周公東征,從「中央」到「四方」,擴大政治區域。隨著分封,周王朝的組織結構,也複製到「四方」。「政治力」正是推動「中央—四方」聚合的力量。而周人制禮,「冊命」代表著從一族之「私」,走入王朝之「公」。由「私」入「公」的禮儀程序,不僅發生在「中央區」,也為「四方」邦君、諸侯相繼模仿,建立君臣化組織。原先以血緣維繫的「族權」已不具有唯一性,「中央—四方」之「分」由此展開。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as the first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Central Plains.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political system is exploring “the reason why China is China” and “how China has gradually formed into a large, integrated political system.” Based on classical literature, bronze inscriptions, and archeological evidence, correlated closely with unearthed documents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this thesis reconstruc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estern Zhou regime from the “center” to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orld”, and identifies the changes in that political system. During the two hundred years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with public and private aspects, monarchy, bureaucratization, and centralization of kingship, have become the intellectual nutrients of later generations.
The “royal domain” was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is thesis replaces the previous “royal domain” theory with the “central area” and re-examin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entral area” and the exercise of royal power. Then it discusses the expansion of the royal power from the “central area” to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orl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tates established by the Zhou people is presented on a map, and the connotations are explored. In the “central area”, the King of Zhou established the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and held the power of personnel appointments. The content of the appointment inscriptions, from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later period has also undergone changes. The appointment inscriptions symbolized the process by which officials go from the “private” sphere of the family of Ji to the “public'' of the Zhou dynasty. The direct appointment by the king of Zhou, moving from “clan righ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ower”, was the key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Zhou political system. Ruling over vast lands and a large population, King Zhou concentrated political power and expanded the political area.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e princes and the chiefs of “bang” also developed in their respective regions, gradually developing their own “states”.
After discuss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system, a question that needs to be answered is: what was the power behind it? Zhou people formed a socio-political unit in the Zhou plain, expanded through subjugation of Shang by king Wu and the expedition of ZhouGong, eventually extending their area of political influence from the “center” to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orld”.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Zhou Dynasty was also copied by the state princes and the chiefs of “bang”. “Political power” was the force that promote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center” and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orld”. The Zhou people's rituals and the appointment inscriptions represented the officials moving from the “private” sphere of the Zhou family to “public” of the Zhou dynasty. This process of moving from the “private” to the “public” occurred not only in the “central area'', but was also emulated by the state princes and the chiefs of “bang”, giving rise to the split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Zhou.
一、傳統文獻
〔春秋〕.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春秋〕.管仲著、黎翔鳳校注、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戰國〕.孟軻等著、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60。
〔戰國〕.荀況著、樓宇烈主撰,《荀子新注》,北京:中華書局,2018。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西漢〕.公羊壽傳、〔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西漢〕.桓寬撰、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西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文化出版社,1999。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魏〕.何宴注、〔宋〕.邢昺疏、朱漢民整理、張豈之審定,《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0。
〔唐〕.柳宗元,〈封建論〉,收入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宋〕.陳彭年等重修、林尹校訂,《新校正切宋本廣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6。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林春浦等,《古今本竹書紀年》,台北:世界書局,2009。
〔清〕.胡渭,《禹貢錐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清〕.崔述,《考信錄(三)》,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清〕.陳奐,《詩毛氏傳疏(中)》,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4。
〔清〕.焦循,《群經宮室圖》,清嘉慶五年江都焦氏半九書塾刊本。
〔清〕.畢沅,《釋名疏證》,廣東:廣雅書局,1894。
〔清〕.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上)》,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
〔清〕.顧祖禹,《讀史方與紀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
〔清〕.戴震,《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5。

二、近人論著
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8。
三輪健介,〈西周王朝の財政〉,《漢字學研究》,第2號(京都,2014.07),頁39-60。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
山東大學考古系、東營市歷史博物館,〈東營市南河厓西周煮鹽遺址〉,《考古》,第3期(北京,2010),頁37-49。
工藤元男著;廣瀨薰雄、曹峰譯,《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編刊,《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三本—兩周編之一史實與演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三代考古(六)》,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書局,200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0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中國考古學‧兩周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考古編,(三)》,北京:中華書局,2009。
尹弘兵,〈地理學與考古學視野下的昭王南征〉,《歷史研究》,第1期(北京,2015),頁4-21。
尹盛平,《西周史證》,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方勤,〈曾國歷史的考古學觀察〉,《江漢考古》,第133期(武漢,2014.04),頁109-115。
方輝,〈商周時期魯北地區海鹽業的考古學研究〉,《考古》,第4期(北京,2004),頁53-67。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毛漢光,〈緒論:中古核心區核心集團之轉移—陳寅恪先生「關隴」理論之拓展〉,收入氏著,《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
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0。
王力,《同源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14。
王子今,《秦漢時期生態環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歷史研究》,第3期(北京,1983),頁3-17。
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王玉哲,《中華遠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王仲孚,〈試論商周史重大學術議題的地圖問題〉,收入氏著,《中國上古史論文集第二本》,台北:蘭台出版社,2004。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論文集》,台北:蘭台出版社,2004。
王宇信、徐義華,《商代國家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王宇信、楊升南,《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87。
王沛,〈西周邦國的法治序構建:以新出金文為中心〉,《法學研究》,第6期(北京,2016),頁191-206。
王沛,《刑書與道術:大變局下的早期中國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王坤鵬,〈「因以其伯」—西周時期族群治理的一種方式〉,《古代文明》,第12卷第3期(長春,2018.07),頁43-52。
王坤鵬,〈西周異族邦伯考〉,《古代文明》,第10卷第2期(長春,2016.04),頁36-44。
王治國,〈金文所見西周王朝官制研究〉,北京: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
王峰、李魯滕,〈近見 器銘文略考〉,《國家博物館館刊》,第1期(北京,2012),頁107-111。
王恩田,〈隨州葉家西周曾國墓地的族屬〉,《江漢考古》,第132期(武漢,2014.03),頁67-71。
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結構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王國維,〈釋史〉,收入氏著,《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
王彪,〈西周地方封國的政治體系初探〉,《邯鄲學院學報》,第27卷第4期(邯鄲,2017.12),頁50-56。
王晶,《西周涉法銘文匯釋及考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王琳琳,〈魯北地區周代聚落形態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1。
王貴民,〈商周制度考信〉,收入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第二十六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王貴民,〈商朝官制及其歷史特點〉,《歷史研究》,第4期(北京,1986),頁107-119。
王貽梁,〈穆天子傳的史料價值〉,《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上海,1994),頁51-55。
王進峰,〈西周時期的縣〉,《學術月刊》,第50期(上海,2018.07),頁159-172。
王進鋒,〈西周時期里的管理形態—兼論里與邑的關係〉,《社會科學》,第1期(上海,2018),頁136-145。
王慎行,〈周公攝政稱王質疑〉,收入郭偉川編,《周公攝政與周初史事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王暉,〈周文王受命稱王與商周戰略形勢遽變之因〉,收入氏著,《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暉,〈周武王東都選址考辨〉,收入氏著,《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暉,〈周初唐叔受封事跡三考〉,收入氏著,《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暉,《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王德權,〈「核心集團與核心區」理論的檢討——關於古代中國國家權力形成的一點思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台北,2006.05),頁147-176。
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
王輝,《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王震中,〈中國王權的誕生—兼論王權與夏商西周複合制國家結構之關係〉,《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北京,2016),頁186-208。
王震中,《商代都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白川靜著;蔡哲茂、溫天河譯,《金文的世界》,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付永敢,〈山東北部晚商西周煮鹽作坊的選址與生產組織〉,《考古》,第4期(北京,2014),頁73-81。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青銅器與金文‧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編,《考古學研究9—慶祝嚴文明先生八十壽誕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北京聯合大學考古學研究中心編,《早期中國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史存直,〈古音「真、文」兩部的分合問題〉,收入氏著,《漢語音韻學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史存直,《漢語音韻學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史念海,〈古代的關中〉,收入氏著,《河山集(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3。
史念海,〈古代的關中〉,收入氏著,《史念海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史念海,〈周原的變遷〉,收入氏著,《河山集(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史念海,〈論兩周時期黃河流域的地理特徵〉,收入氏著,《史念海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史念海,〈黃土高原及其農林牧分布地區的變遷〉,收入氏著,《河山集(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史念海,《史念海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平勢隆郎,《從城市國家到中華:殷周春秋戰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新史學》,第16卷第4期(台北,2005.12),頁1-43。
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會結構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
白川靜,〈周初殷人之活動〉,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白川靜著;溫天河、蔡哲茂譯,《金文的世界—殷周社會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白雲翔,〈關於手工業作坊遺址考古若干問題的思考〉,《中原文物》,第2期(北京,2018),頁39-50。
石井宏明,《東周王朝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99。
石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
石璋如,〈殷代的製銅工藝〉,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考古編(一)》,北京:中華書局,2009。
任桂園,《從遠古走向現代—長江三峽地區鹽業發展史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
任偉,〈西周金文中的「邦君」及相關問題〉,《中原文物》,第4期(鄭州,1999),頁54-59。
任偉,〈從考古發現看西周燕國殷移民之社會狀況〉,《中原文物》,第2期(鄭州,2010),頁55-59。
任偉,《西周封國考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伊曼紐爾‧華勒斯坦著;郭方、劉新成、張文剛譯,《現代世界體系,第一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伊藤道治,〈裘衛諸器考—關於西周土地形態所有制的我見〉,收入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四十冊》,北京:綫裝書局,2005。
伊藤道治著。江藍生譯,《中國古代王朝的形成—以出土資料為主的殷周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
印群,〈論曲阜魯國故城遺址西周時期因移民墓的腰坑殉狗〉,《東方考古》,第12集(濟南,2016.06),頁41-45。
吉本道雅,《日本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編,《慶祝張忠培先生八十歲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吉迪著、余靜譯,《中國北方邊疆地區的史前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朱鳳瀚,〈先秦時代的「里」—關於先秦基層地域組織之發展〉,收入唐嘉弘主編,《先秦史研究》,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87。
朱鳳瀚,〈論西周時期的「南國」〉,《歷史研究》,第4期(北京,2013),頁4-15。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朱鳳瀚主編,《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朱繼平,《從淮夷族群到編戶齊民—周代淮水流域族群衝突的地理學觀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江右瑜,〈《公》、《穀》二傳對忠、孝議題的看法與取捨〉,《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9期(台中,2009.12),頁89-115。
江林昌,《考古發現與文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11。
竹添光鴻,《左氏會箋‧四》,成都:巴蜀書社,2008。
西江清高,《西周王朝の形成と関中平原》,東京:同成社,2019。
西嶋定生等,《岩波講座‧世界歷史4‧古代4》,東京:岩波書店,1970。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特質—皇帝統治之出現〉,收入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
池田雄一著、鄭威譯,《中國古代的聚落與地方行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宋志英,晁岳佩選編,《穆天子傳研究文獻輯刊.第一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14。
邢義田,〈漢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論「邨」「村」關係與「村」的通稱化〉,收入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09。
邢義田、杜正勝、黃寬重、康樂、劉淑芬,〈歷史地理學與歷史研究:專訪嚴耕望院士〉,收入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下》,北京:中華書局,2006。
佐竹靖彥主編,《殷周秦漢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08。
何炳棣,《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69。
何茲全,《中國古代社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何景成,〈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5。
何景成,《西周王朝政府的行政組織與運行機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
何樹環,〈西周對外經略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
何樹環,《西周錫命銘文新研》,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
何懷宏,《世襲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吳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4。
吳振武,〈焂戒鼎補釋〉,《史學集刊》,第1期(長春,1998),頁4-5。
吳榮曾主編,《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6。
吳鎮烽,《金文人名彙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
呂文郁,《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呂思勉、童書業編著,《古史辨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呂全義,〈兩周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研究〉,北京: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6。
宋志英,晁岳佩選編,《穆天子傳研究文獻輯刊.第一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14。
宋杰,《先秦戰略地理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宋新潮,《殷商文化區域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
宋镇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尾形勇,《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李文治,〈西周封建論—從助法考察西周的社會性質〉,《中國經濟史研究》,第4期(北京,1994),頁85-93。
李永城、羅泰主編,《中國鹽業考古,第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李永迪主編,《「周邊」與「中心」:殷墟時期安陽及安陽以外地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台北:中研院史語所,2015。
李玉潔主編,《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李亞農,《西周與東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李孟存、李尚師,《晉國史》,山西:三晉出版社,2014。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新研:歷史的剖面》,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李宗焜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
李春利,〈兩周時期采邑制度的演變〉,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
李若暉,〈諸子出於王官說平議—春秋時期世官制度之崩頹與諸子興起〉,「第二屆傳統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07。
李修松,〈周代里社初論〉,《安徽師大學報》,第1期(蕪湖,1986),頁45-51。
李剛,《中國北方青銅器的歐亞草原文化因素》,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李峰,〈西周的讀寫文化及其社會背景〉,收入氏著,《青銅器和金文書體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李峰,〈論「五等爵」稱的起源〉,收入李宗焜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12。
李峰,《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官僚制度和國家》,北京: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10。
李峰著、徐峰譯,《西周的滅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李峰,《青銅器和金文書體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李峰著;彭小軍、吳敏娜譯,〈重新認識西周國家—對早先理論和模式的反思〉,《三代考古(三)》,(北京,2009),頁124-149。
李根蟠、黃崇岳、盧勛,《中國原始社會經濟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李朝遠,《西周土地關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李裕杓,《西周王朝軍事領導機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李零,〈西周金文中的職官系統〉,收入氏著,《待兔軒文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李零,《待兔軒文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李學勤,〈班簋續考〉,《古文字研究》,第13輯(北京,1986.06),頁181-188。
李學勤,〈師兌簋與初吉〉,收入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
李學勤,〈論遂公盨及其重要意義〉,收入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李學勤,〈試論董家村青銅器群〉,收入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
李學勤,《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
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
李學勤、齊文心、艾蘭編著,《英國所藏甲骨集‧上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李鑫,《商周城市形態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村松弘一,《中國古代環境史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6。
杜正勝,〈周代封建的建立〉,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編刊,《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三本—兩周編之一史實與演變》(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
杜正勝,〈從考古資料論中原國家的起源及其早期的發展〉,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考古編(四)》,北京:中華書局,2009。
杜正勝,《古代國家與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2。
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
杜勇主編,《叩向三代文明—中國出土文獻與上古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汪中文,《西周冊命金文所見官制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
汪中文,《兩周官制論稿》,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
沈長雲、李秀亮,〈西周時期「里」的性質〉,《歷史研究》,第4期(北京,2011),頁4-14。
角道亮介,《西周王朝とその青銅器》,東京:六一書房,2014。
谷秀樹,〈西周代姫姓諸侯考—周王室系譜の再構成に関する一試論〉,《立命館文學》,第642號(京都,2015.03),頁761-782。
谷秀樹,〈西周代陝東系外諸侯帰順考—姫「冒姓」事例及び系譜改編事例に関連して〉,《立命館文學》,第631號(京都,2013.03),頁1066-1084。
谷秀樹,〈周代陝東出自者「周化」考:西周中期改革考(1)〉,《立命館文學》,第617號(京都,2010.06),頁136-117。
豆海鋒,〈長江中游地區商代文化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11。
辛樹幟,《禹貢新解》,北京:農業出版社,1964。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5。
周峭巍,〈魯北商周社會變遷研究—實踐理論在考古學研究的應用〉,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13。
周振鶴,《長治與久安》,香港:三聯書店,2016。
周振鶴、李曉杰,《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先秦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周書燦,《西周王朝經營四土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周廣業著,徐傳武、胡真校點,《經史避名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周寶宏,《逸周書考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屈萬里,〈論禹貢著成的時代〉,收入氏著,《屈萬里全集‧第二輯》,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
岳南,《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
易德生,〈周代南方的「金道錫行」試析〉,《社會科學》,第1期(上海,2018),頁146-154。
易德生,〈科技考古視野下的商王朝錫料來源與「金道錫行」〉,《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北京,2013),頁162-184。
易德生,〈商周清銅礦料開發及其與商周文明的關係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博士論文,2011。
易德生,〈周代南方的「金道錫行」試析—兼論青銅原料集散中心「繁湯」的形成〉,《中國社會科學》,第1期(北京,2008),頁146-154。
松丸道雄,〈殷周國家の構造〉,西嶋定生等著,《岩波講座‧世界歷史4‧古代4》,東京:岩波書店,1970。
松丸道雄編,《西周青銅器とその國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0。
松井嘉德,〈西周鄭(奠)考〉,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松井嘉德,《周代国制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2。197-202。
松本光雄,〈中國古代の邑と民、人との關係〉,《山梨大學學藝學部研究報告》3,(山梨,1952),頁81-91。
林甘泉,〈對西周土地關係的幾點認識〉,《文物》,第5期(北京,1976),頁45-49。
林美娟,〈西周冊命金文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0。
林森,〈西周基層地域組織研究〉,長春:吉林大學考古學系博士論文,2015。
林嘉誠,《政治系統的工程師—伊士頓》,台北:允晨文化,1982。
林澐,《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98。
武剛,〈「內服」還是「外服」:西周甸服問題研究—兼論西周王畿的形成過程〉,《史學月刊》,第3期(鄭州,2018),頁34-46
武剛、王暉,〈西周金文中「內國」一詞的政治地理雙重含義考察〉,《寧夏社會科學》,第2期(銀川,2018.03),頁188-193。
近藤晴香,〈大周原地區鑄銅遺存與西周的政體〉,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三代考古(六)》,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邵望平,《邵望平史學、考古學文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3。
邵蓓,〈西周伯制考索〉,《北京中國史研究》,第2期(2008),頁3-12。
邵蓓,〈西周的諸侯與邦君〉,收入杜勇主編,《叩向三代文明—中國出土文獻與上古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金正耀,《中國鉛同位素考古》,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8。
金兆梓,〈封邑邦國方辨〉,收入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九冊》,北京:綫裝書局,2005。
金春峯,《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台北:東大圖書,1993。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侯仰軍,《考古發現與夏商起源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
俞偉超,《中國古代公社組織的考察—論先秦兩漢的單—僤—彈》,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姚朔民,《中國貨幣通史‧第一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
姚曉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施勁松,〈盤龍城與長江中游的青銅文明〉,《考古》,第8期(北京,2016),頁75-85。
柄谷行人著、林暉鈞譯,《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15。
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胡留元、馮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韋心瀅,《殷代商王國政治地理結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唐嘉弘主編,《先秦史研究》,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87。
唐曉峰,《從混沌到秩序:中國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0。
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
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66。
孫亞冰、林歡,《商代地理與方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宮崎市定著、邱添生譯,《中國史》,台北:華世出版社,1980。
宮崎市定,〈關於中國聚落型體的變遷〉,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島邦男著,濮茅左、顧偉良譯,《殷墟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徐中舒,〈西周史論述〉,收入氏著,《先秦史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15。
徐良高,〈家國天下——西周的社會與政體〉,《三代考古(七)》,(北京,2017),頁476-494。
徐朝華注,《爾雅今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
晁福林,〈試論西周分封制的若干問題〉,陝西歷史博物館編,《西周史論文集‧下》,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上海博物館編,《兩周封國論衡:陝西韓城出土芮國文物暨周代封國考古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陝西歷史博物館編,《西周史論文集》,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馬立博,《中國環境史:從史前到現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馬如森,《商周銘文選注譯》,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3。
馬賽,〈西周時期關中地區的聚落分布與變遷〉,《南方文物》,(南昌,2017.03),頁70-78。
馬賽,〈周原遺址西周時期人群構成情況研究—以墓葬材料為中心〉,《古代文明》,第8卷(長春,2010.11),頁138-162。
高明士,《天下秩序與文化圈的探索:以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高廣仁,〈海岱區商、周、秦考古研究〉,收入氏著,《海岱區先秦考古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高廣仁,《海岱區先秦考古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曹斌,〈周文化统治的历史格局在「東土」〉,《考古》,第6期(北京,2017),頁93-101。
曹斌,〈周代的東土—山東地區西周時期的文化譜系及與文獻的整合〉,北京: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論文,2012。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
商承祚,〈殷契佚存〉,收入宋镇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1。
商艷濤,《西周軍事銘文研究》,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
張天恩,〈西周社會結構的考古學觀察〉,《考古與文物》,第5期(西安,2013),頁53-62
張經緯,《四夷居中國—東亞大陸類簡史》,北京:中華書局,2018。
雷少,〈關中地區西周墓地等級現象的初步研究〉,西安: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10。
張天恩,〈晉南已發現的西周國族初析〉,《考古與文物》,第1期(西安,2010),頁50-56。
張以仁,〈國語集證卷一上—周語上卷第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文獻考訂編(五)》,北京:中華書局,2009。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
張光直,〈華北農業村落生活的確立與中原文化的黎明〉,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考古編(三)》,北京:中華書局,2009。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張光直,〈連續與破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收入氏著,《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
張光直,《考古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張光直,〈中國相互作用圈與文明的形成〉,收入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編輯組編,《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張光直,〈對中國先秦史新結構的一個建議〉,收入氏著,《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
張光裕,〈西周士百父盨銘所見史事試釋〉,收入陳昭容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
張光直,〈對中國先秦史新結構的一個建議〉,收入氏著,《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
張利軍,〈五服制視角下西周王朝治邊策略與國家認同〉,《東北師大學報》,第6期(長春,2017),頁130-136。
張利軍,《商周服制與早期國家管理模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
張其昀,《中華五千年史‧第一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61。
張信通,〈西周時期「里君」、「里居」、「里人」辨析〉,《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興義,2013.08),頁11-15。
張信通,〈秦漢里治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博士論文,2013。
張政烺,《甲骨金文與商周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張政烺著、朱鳳瀚等整理,《張政烺批注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
張新斌,《河南歷史考古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
張海,〈「邦」、「國」之別—兼談兩周銅器銘文所示西周王朝之國家結構〉,收入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青銅器與金文‧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張海,〈西周建侯制度與邊域政治地理研究〉,北京: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7。
張經,《西周土地關係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6。
張廣志,《西周史與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
張蔭麟,《上古史》,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
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張禮艶,《豐鎬地區西周墓葬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張禮艷、燕妮,〈西周都邑人群構成的比較分析—從墓葬材料考察〉,《東北史地》,(長春,2015.06),頁50-54。
盛冬鈴,〈西周銅器銘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斷代的意義〉,收入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九冊》,北京:綫裝書局,2005。
許宏,《大都無城—中國古代的動態解讀》,北京: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16。
許宏,《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許宏,《最早的中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許倬雲,〈中國人群組合的方式與普世帝國〉,收入氏著,《歷史分光鏡》,北京:中華書局,2015。
許倬雲,〈漢代中國體系的網路〉,收入許倬雲等著,《中國歷史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許倬雲,《西周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
許倬雲等著,《中國歷史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郭永秉,《帝系新研—楚地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傳說時代古帝王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郭永秉,〈近年出土戰國文獻給古史傳說研究帶來的若干新知與反思〉,收入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分中心編,《出土文獻的世界—第六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上海:中西書局,2018。
郭克煜、梁方健、陈東、杨朝明,《魯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郭沫若,《卜辭通纂》,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郭沫若,〈金文所無考〉,收入氏著,《金文叢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及考釋》,台北:大通書局,1971。
郭沫若,《金文叢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陳平,《燕史紀事編年會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陳光祖,〈商代錫料來源初探〉,《考古》,第6期(北京,2012),頁53-68。
陳光祖主編,《東亞考古學的再思—張光直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
陳良佐,〈從生態學的交會帶(ecotone)、邊緣效應(edge effect)試論史前中原核心文明的形成〉,收入臧振華編輯,《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陳建立、張周瑜、種建榮、雷興山,〈西周時期周原地區的周原出土周原鍍錫技術及文化意義〉,《南方文物》,(南昌,2016.01),頁103-114。
陳松長等,《秦代官制考論》,上海:中西書局,2018。
陳星燦、劉莉、趙春燕,〈解鹽與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收入李水城、羅泰主編,《中國鹽業考古‧第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陳昭容,〈「夨姬」與「散姬」—從女性稱名規律談夨國族姓及其相關問題〉,收入李宗焜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三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
陳昭容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
陳恩林,〈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周代諸侯五等爵〉,《歷史研究》第6期(北京,1994),頁59-72。
陳絜,〈卜辭滳水與晚商東土地理〉,《中國史研究》,第4期(北京,2017),頁29-44。
陳絜,〈血族組織地緣化與地緣組織血族化—關於周代基層組織與基層社會的幾點看法〉,《社會科學戰線》,第1期(長春,2009),頁116-123。
陳絜,〈周代農村基層聚落初探〉,收入朱鳳瀚主編,《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陳寅恪,《陳寅恪集‧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陳槃,《不見於〈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撰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9。
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
陳贇,〈賜姓命氏與西周封建的創制〉,《廣西大學學報》,第37卷第6期(南寧,2015.11),頁10-30。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1980。
傅斯年,〈大東小東說〉,收入氏著,《傅斯年全集‧卷三》,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傅斯年,〈周東封與殷遺民〉,收入氏著,《傅斯年全集‧卷三》,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卷三》,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彭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彭懷恩,《新世紀政治學辭典》,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7。
景紅艷,〈西周賞賜制度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
曾又芳,《商周至漢初民族文化區域互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渡邊英幸,《古代〈中華〉観念の形成》,東京:岩波書店,2010。
游逸飛,〈四方、天下、郡國—周秦漢天下觀的變革與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9。
湯洁娟,〈中原地區的兩周手工業遺存研究〉,鄭州:鄭州大學博士論文,2017。
童書業,《春秋史》,北京:中華書局,2012。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菊地利夫,《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華覺明,《中國古代金屬技術》,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
馮友蘭,〈馮序〉,收入羅根澤編著,《古史辨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
黃風春、胡剛,〈說西周金文中的南公—兼論隨州葉家山西周曾國墓地的族屬〉,《江漢考古》,第131期(武漢,2014.02),頁50-55。
黃然偉,《殷周青銅器賞賜銘文研究》,香港:龍門書店,1978。
黃愛梅,《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黃聖松,〈《左傳》綴以「隧」字地名與「鄉遂」制度蠡測〉,《文與哲》,第31期(高雄,2017),頁53-100。
黃聖松,〈左傳「郊」考〉,《文與哲》,第25期(高雄,2014),頁131-181。
黃聖松,《左傳國人研究》,台中:天空數位圖書有限公司,2013。
黃銘崇,〈從基於親屬的政府到官僚的政府—殷周變革的一個重要面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9.2(台北,2018),頁279-338。
黃銘崇,〈晚商王朝的政治地景〉,收入氏主編,《中國史新論》,台北:聯經出版社,2016。
黃銘崇主編,《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16。
黃寬重〈導言〉,收入氏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09。
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2009。
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
楊升南、王宇信,《甲骨學一百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楊升南、馬季凡,《商代經濟與科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
楊建華、邵會秋、潘玲,《歐亞草原東部的金屬之路:絲綢之路與匈奴聯盟的孕育過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楊思植、杜甫亭,〈西安地區河流及水系的歷史變遷〉,《陝西師大學報》,第3期(西安,1985),頁91-97。
楊振紅,《出土簡牘與秦漢社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楊寬,〈西周列國考〉,收入氏著,《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楊寬,〈從少府職掌看秦漢封建統治者的經濟特權〉,收入氏著,《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楊寬,〈試論西周春秋間的鄉遂制度與社會結構〉,收入氏著,《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1965。
楊寬,〈贄見禮新探〉,收入氏著,《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1965。
楊寬,《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1965。
楊寬,《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楊寬,《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楊慶中、廖娟編,《疑古、出土文獻與古史重建》,桂林:灕江出版社,2012。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溝口雄三著、鄭靜譯,《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萬全文,《長江中游先秦考古學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演講錄》,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
葉達雄,《西周政治史研究》,台北:明文書局,1982。
葛兆光,《歷史中國的內與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董作賓,〈帚矛說—骨臼刻辭研究〉,收入氏著,《董作賓先生全集‧甲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
董作賓,《董作賓先生全集‧甲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
董楚平,《吳越文化新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裘錫圭,〈關於晉侯銅器銘文的幾個問題〉,收入氏著,《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三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甲骨卜辭中所見的田、牧、衛等職官的研究〉,收入氏著,《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五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說殷墟卜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收入氏著,《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五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收入氏著,《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五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鄒安,《周金文存》,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8。
鄒芙都、查非能,《西周「非對揚王休」銘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鄒衡,〈論早期晉都〉,收入氏著,《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雷晉豪,《周道:封建時代的官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蒙文通,〈姜戎南侵〉,收入氏著,《中國古代民族史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趙世超,《周代國野關係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趙光賢,〈從裘衛諸器看西周的土地交易〉,收入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四十冊》,北京:綫裝書局,2005。
趙光賢,《周代社會辨析》,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趙伯雄,《周代國家形態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趙春青,〈《禹貢》「五服」的考古學觀察〉,收入北京聯合大學考古學研究中心編,《早期中國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趙慶淼,〈商周時期的族群遷移與地名變遷〉,天津: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16。
趙曉龍,〈先秦世祿制向俸祿制的歷史轉變〉,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9。
趙燕姣,〈西周時期「南國」、「南土」範圍芻議〉,《南方文物》,(南昌,2013.04),頁52-56。
趙燕姣、吳偉華,〈金文所見昭王南征路線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33:2(西安,2018.04),頁50-58。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寧鎮疆,〈由清華簡《繫年》「帝 」申論周代「籍田」的相關問題—兼說商代無「籍田」、「籍禮」的相關問題〉,李守奎編,《清華簡《繫年》與古史新探》(上海:中西書局,2016)。
劉招成,《美國中國學研究─以施堅雅模式社會科學化取向為中心的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劉建國,〈陝西周原七星河流域考古信息系統的建設與分析〉,《考古》,第3期(北京,2006),頁79-83。
劉東生主編,《西北地區自然環境演變及其發展趨勢》,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劉雨、張亞初,《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劉國忠,《走進清華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劉莉、陳星燦,《中國考古學: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
劉源,〈五等爵制與殷周貴族政治〉,《歷史研究》,第1期(北京,2014),頁62-78。
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二十八冊》,北京:綫裝書局,2005。
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三十九冊》,北京:綫裝書局,2005。
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四十冊》,北京:綫裝書局,2005。
劉澤華,《中國傳統政治思維》,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劉澤華,《王權思想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黎明釗,《輻輳與秩序:漢帝國地方社會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黎海超,〈資源與社會:以商周時期銅器流通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論文,2016。
增淵龍夫著、呂靜譯,《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潘英,《中國上古史新探‧上》,台北:明文書局,1985。
潘銘基,〈《史記》與先秦兩漢互見典籍避諱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9期(香港,2009),頁35-64。
箮浩波,〈從近年出土文獻看楚國早期中心區域〉,《文物》,(北京,2012.02),頁57-65。
蔡運章,《甲骨金文與古史新探》,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鄭杰祥,《商代地理概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鄭海峰,《中國古代官制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鄭張尚芳,《上古音系(第二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魯西奇,《中國歷史的空間結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黎海超,〈長江中下游地區商周時期採礦遺址研究〉,《考古》,第10期(北京,2016),頁81-91。
冀朝鼎,《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燕生東,《商周時期渤海南岸地區的鹽業》,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盧連成、尹盛平,〈古夨國遺址、墓地調查記〉,《文物》,(北京,1982.02),頁48-57。
賴建誠,《布勞代爾的史學解析》,台北:桂冠圖書,2004。
錢玄、錢興奇,《三禮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錢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
錢穆,〈周公與中國文化〉,收入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台北:三民書局,2017。
閻步克,《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
霍布斯邦著、黃煜文譯,《論歷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戴維‧伊士頓著、王浦劬譯,《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
戴維‧伊士頓著、馬清槐譯,《政治體系—政治學狀況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魏鴻鈞、李存智,〈上古「舌尖鼻音韻尾」各部之合韻分析〉,《成大中文學報》,第46期(台南,2014.09),頁33-68。
繆文遠等譯注,《戰國策》,北京:中華書局,2007。
謝乃和,《古代社會與政治—周代的政體及其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謝博霖,〈西周青銅器銘文人銘及斷代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1。
謝維揚,《周代家庭形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鍾柏生,《殷商卜辭地理論叢》,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
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2006。
韓兆琦注譯,《新譯史記》,台北:三民書局,2011。
韓金秋,《夏商西周中原的北方系青銅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韓建業,《先秦考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韓連琪,《先秦兩漢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1986。
韓巍,〈西周金文世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7。
韓巍,〈新出金文與西周諸侯稱謂的再認識——以首陽齋藏器為中心的考察〉,「二十年來新見古代中國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首陽齋藏器及其他」論文,芝加哥:芝加哥大學,2010.11.10。
韓巍,〈從葉家山墓地看西周南宮氏與曾國—兼論「周初賜姓說」〉,收入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青銅器與金文‧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
魏芃,〈西周春秋時期五等爵稱研究〉,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2。
魏東,《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新疆哈密地區古代人群的變遷與交流模式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
羅振玉,〈夨彝考釋〉,收入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二十八冊》,北京:綫裝書局,2005。
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收入宋鎮豪、段志洪主編,《甲骨文獻集成‧第七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羅泰,《宗子維城:從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國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羅素著,何兆武、肖巍、張文杰譯,《論歷史》,北京:新華書店,1991。
羅新慧,《首陽吉金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7。
嚴志斌,《商代青銅器銘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嚴耕望,〈秦漢郎吏制度考〉,收入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下》,北京:中華書局,2006。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下》,北京:中華書局,2006。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蘇秉琦,《滿天星斗:蘇秉琦論遠古中國》,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顧頡剛,〈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收入氏編著,《古史辨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顧頡剛,〈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與辨偽〉,收入呂思勉、童書業編著,《古史辨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顧頡剛,〈顧序〉,收入羅根澤編著,《古史辨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
顧頡剛編著,《古史辨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David N. Keightley. Review: 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Volume one: The Western Chou Empir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30, No. 3, (May, 1971): 655-658.
Herrlee G. Creel.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 Volume one: The Western Chou Empire.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三、網路資訊
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http://www.ihp.sinica.edu.tw/~bronze/
中研院史語所殷周青銅器地理資訊系統」:https://bronzevessel.appspot.com/m.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