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載體到文體:兩漢至六朝碑誌文體之研究
作者:劉怡青
作者(外文):LIU,YI-CHI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黃沛榮
耿慧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兩漢六朝碑誌文體the Two Han Dynastiesthe Six DynastiesEpigraphyLiterary gen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
本論文所指之「碑誌」實指「碑」與「墓誌」,初步將兩者視為文體,源自於梁《文選》分出「碑文」與「墓誌」兩類以收文,「碑文」與「墓誌」與其他文體的不同之處,除了鐫刻在石質載體上外,此「石質載體」亦是稱之為「碑」與「墓誌」。因此,碑誌在載體與文體之間是如何轉化的?其發展脈絡為何?又碑誌文體地位確定之後有何發展?針對上述的問題,從《文選》對於碑誌的錄文,可以瞭解兩漢至六朝實為碑誌的發展期,故本論文整理現存兩漢至六朝近八百三十筆的碑誌資料,以瞭解碑誌由載體到文體的過程。此外,《文選》中雖碑與墓誌併立,但就發展而言碑早於墓誌,亦影響墓誌的出現,故以此發展次序作為本論文討論順序。
碑究竟何時出現?在先秦至東漢初年的文獻中如《三禮》、《說文》等,早有碑的記載,但此時的碑僅是器具或是豎石。對照筆者所整理的兩漢碑誌資料,直至東漢中期,原為器具的碑才成為刊刻的載體之一。又在漢代厚葬成習的影響下,立碑以昭示亡者生平蔚為風潮,碑所刊載的內容從初期簡單的官歷紀錄,到以銘、頌、誄等文體以歌詠亡者,可知碑內文之撰寫,與上述文體關係密切。隨著這類追述君父之功美的誌人之碑的廣立,「碑文」記載形式逐漸固定,並在東漢末桓、靈、獻三帝時期達到高峰,在有撰寫形式及應用方向的情況下,碑文體的概念及共識逐漸形成,如東漢末劉熙《釋名》始將碑視作為「文」,發展至劉勰《文心雕龍》時,碑文體概念臻於成熟。
在「碑」文體地位逐漸確立的同時,隨著魏晉時期禁碑令的發佈,促使碑走入墓中,故在六朝的碑誌資料中,就載體形制而言,顯示兩晉的「墓誌」多以碑的形態出現,後在配合墓穴的空間限制之下,至東晉晚期墓誌才脫離碑的影響,成為獨立的個體。隨著墓誌載體形制的確立,墓誌文體則以南北朝為主要發展的時期,且有不同的情況出現。大量的北朝墓誌出現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在北朝墓誌中可觀察出墓誌文體由簡至繁,體例確定的過程;南朝雖數量少但體例完整,可作為墓誌文體的範例討論上。結合北朝與南朝墓誌發展的特色,對於墓誌有「墓誌銘」、「墓誌銘并序」等異稱的產生,以及與內容體例之間對應關係能有更明確的說明,得以建立出墓誌從碑獨立而出之後,隨著設置場域的不同,自成一系的發展脈絡。
本論文以碑誌原始資料瞭解其文體形成的過程,而碑誌文體地位的確立,則需從歷代文獻對於碑誌的收錄與討論著手。從史書經籍志或藝文志對於碑誌書籍的收錄,到以梁《文選》為代表的文章總集對於「碑誌」錄文的分類,以及元‧潘昂霄《金石例》與明‧王行《墓銘舉例》與清‧黃宗羲《金石補例》等金石義例之書,針對碑誌體例的整理與說明。透過這些圖書文獻整理與編纂「碑誌」時的想法,從中探討碑誌成為文體之後發展的情況。
In this dissertation,“Beizhi” (a general nomenclature for epigraphy) is defined as comprising bei or stone slabs with inscribed texts, and muzhi or epitaphs. Both are understood as literary genres in the anthology Wen Xuan of the Liang Dynasty. Bei and muzhi differ from other genres in their lapidary nature: they are also a sort of physical medium. How did beizhi change from medium to genre? What is the process of change? What sort of developments took place after epigraphy became fixed literary genre? The articles recorded in the Wen Xuan form a seminal corpus that could b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epigraphy from the two Han Dynasties to the Six Dynasties. This dissertation collates and analyzes 830 surviving beiwen and muzhi dated between the two Han Dynasties to the Six Dynasti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how the two changed from medium to genre. Furthermore, while Wen Xuan places equal emphasis on beiwen and muzhi, the former appeared earlier than the latter, and plays a caus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epitaphic genre. As such, this dissertation treats the two genres in the chronological sequence of their appearance.
When did the word bei or stele appear? Earliest attestations to the are San Li, Shuowen Jiezi, and other such texts, date between the pre-Qin Dynasty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Bei refers specifically to an instrument or an erected stone slab. Survey data compiled and analyzed in this dissertation demonstrates that bei does not become a literary medium until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During the Han Dynasty, one aspect of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n mortuary practices is the erection of stelai to promote the fame of the deceased. Stelai first appeared to be inscribed with brief bureaucratic cursi of the deceased, then became more elaborate, comprising genres such as epigram, elegy, and encomium to commemorate the dead. The texts of inscribed stelai have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such literary genres. As paternal self-fashioning became widespread, the texts of inscribed stelai, or beiwen, gradually formalized and reached to its zenith during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particularly under the reign of the Emperors Huan, Ling, and Xian. With formulaism and function meticulously defined, beiwen as a genre became a social concensus. Liu Xi’s Shi Ming is the first case to equate the word bei (or stele) as wen (or text). This equation became standard following the seminal work Wenxin Diaolong by Liu Xie, leading to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 beiwen genre.
As bei became commonly accepted as a description for the literary genre beiwen, sumptuary law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drove the practice of erect stone stelai underground. This development can be observed by the form of the epitaphs of the two Jin Dynasties, which still resembled the elongated and erect stone slabs. Nevertheless, the tight quarters of the underground chambers led to further modifications of the shape of the stones of the epitaphs, leading to the separation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epitaphic form. Paralle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pidary medium is the adaptation of the beiwen to the literary taste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a spectrum of sub-genres were produced as a result. Epitaph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ppeared in volumnous quantities after Emperor Xiaowen of the Toba Wei moved the capital to Luoyang. The epitaphic genre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lso show considerable elaboration and formulaism. Epitaphs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have less surviving examples, but their formulaism is also useful for comparative purposes. The variant types such as muzhiming (epigram-type epitaphs) and muzhiming bing xu (epigram-type epitaphs with proem) could be explain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pitaphic genre dur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Later examples of epitaphs are also systematized following such spatial and historical analyses.
This dissertation uses epigraphic texts as source data to study the formation of individual epigraphic genres, and literary anthologies as evidence to stud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estige status of epigraphic genres. Historiographical, canonical, encyclopedic works and other varieties, including Wen Xuan during the Liang Dynasty, as well as Jinshili by Pan Ang-Xiao of the Yuan Dynasty, Mumingjuli by Wang Xing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Jinshibuli by Huang Zong-xi of the Qing Dynasty, yield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ationales of cataloging and categorization, col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epigraphic texts that illuminate the developments after their establishment as literary genres
一、文獻資料

《詩經注疏》 (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9。
《尚書注疏》 (西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9。
《周禮注疏》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9。
《儀禮注疏》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9。
《禮記注疏》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9。
《釋名疏證補附》 (東漢)劉熙 收於《王先謙譔集》 出版地、年月不詳。
《隸釋、隸續》 (宋)洪适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5。

《史記》 (西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5。
《漢書補注》 (東漢)班固 ,(唐)顏師古注 ,(清)王先謙補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4。
《東觀漢記校注》 (東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
《後漢書》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 臺北:鼎文書局 1981。
《晉書斠注》 (唐)房玄齡等撰,吳士鑑、劉承幹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94。
《宋書》 (梁)沈約 臺北:鼎文書局 1980。
《南齊書》 (梁)蕭子顯 臺北:鼎文書局,1980
《水經注》 (東漢)桑欽撰,(北魏)酈道元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魏書》 (北齊)魏收 北京:中華書局 2003。
《北齊書》 (唐)李百藥 北京:中華書局 2010。
《周書》 (唐)令孤德芬等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03。
《隋書》 (唐)魏徵、令狐德芬等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02。
《唐六典》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2。
《通典》 (唐)杜祐 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 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2007。
《舊唐書》 (後晉)劉昫 臺北: 鼎文書局 1981。
《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祈等撰 臺北: 鼎文書局 1981。
《通志》 (宋)鄭樵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7。
《遂初堂書目》 (宋)尤袤 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 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2007。
《直齋書錄解題》 (宋)陳振孫 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 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2007。
《郡齋讀書志》 (宋)晁公武 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 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2007。
《宋史》 (元)脫脫等撰 臺北: 鼎文書局 1980。
《四庫全書總目》 (清)永瑢等撰 北京:中華書局 2003。
《語石、語石異同評》 (清)葉昌熾撰,(清)柯昌泗評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2005。
《金石萃編》 (清)王 昶 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887~891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八瓊室金石補正》 (清)陸增祥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5。
《八瓊室金石祛偽》 (清)陸增祥 收於《歷代石刻史料彙編》第一冊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0。
《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 趙萬里 臺北:鼎文書局 1972。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趙超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8再版。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 羅新、葉煒 北京:中華書局 2005。
《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全16冊) 國家圖書館善本金石組編 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00。
《漢魏六朝碑刻校注》 毛遠明校注 北京:線裝書局 2008。

《呂氏春秋新校釋》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荀子集解考證》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 臺北:世界書局 2005。
《鹽鐵論》 (西漢)桓寬撰,(明)張之象注 《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 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2007。
《論衡》 (東漢)王充 《四部叢刊初編》子部第七五冊 上海:上海書店 1993。
《風俗通義校注》 (東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3。
《顏氏家訓集解》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 北京:中華書局 2010。
《初學記》 (唐)徐堅等著 北京:中華書局 2010。
《大唐新語》 (唐)劉肅 北京:中華書局 1984。
《邵氏聞見後錄》 (宋)邵博 北京:中華書局 1983。
《太平廣記》 (宋)李昉等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61。
《湘山野錄》 (宋)釋文瑩 北京:中華書局 1984。
《容齋隨筆》 (宋)洪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癸辛雜識》 (宋)周密撰,吳企明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8。
《春朝退朝錄》 (宋)宋敏求 北京:中華書局 1980。
《續夷堅志》 (金)元好問 北京:中華書局 1985。
《南村輟耕錄》 (明)陶宗儀 北京:中華書局 1959。
《水東日記》 (明)葉盛撰,魏中平校點 北京:中華書局 1980。
《菽園雜記》 (明)陸容 北京:中華書局 1985。
《戒庵老人漫筆》 (明)李詡撰,魏連科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2。
《四友齋叢說》 (明)何良俊 北京:中華書局 1959。
《萬曆野獲編》 (明)沈德符 北京:中華書局 1959。
《見聞雜記》 (明)李樂 臺北:偉文圖書 1977。
《日知錄》 (清)顧炎武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79。
《古夫于亭雜錄》 (清)王士禛 北京:中華書局 1988。
《柳南隨筆》 (清)王應奎 北京:中華書局 1983。
《不下帶編》 (清)金埴撰,王湜華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2。
《浪跡叢談》 (清)梁章鉅撰,陳鐵民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1。
《履園叢話》 (清)錢泳撰,張偉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79。
《冷廬雜識》 (清)陸以湉撰,崔凡芝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4。
《嘯亭雜錄》 (清)昭槤撰,何英芳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0。


《蔡中郎集》 (東漢)蔡邕 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71臺二版。
《文選》 (南梁)蕭統編,(唐)李善注 臺北:藝文印書館 2007。
《文心雕龍注釋》 (南梁)劉勰著,周振甫注 臺北:里仁書局 2007。
《古文苑》 (唐)不知編者、(宋)章樵注 收於《四部叢刊》初編第316冊 上海:上海書店 1980。
《歐陽脩全集》 (宋)歐陽脩 北京:中國書店 1986。
《文苑英華》 (宋)李昉等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5。
《唐文粹》 (宋)姚鉉等編 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43、1344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宋文鑑》 (宋)呂祖謙奉敕編 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0、1351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文章正宗》 (宋)德真秀編 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5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元文類》 (元)蘇天爵編 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67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明文衡》 (明)程敏政編 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73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文編》 (明)唐順之編 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78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唐宋八大家文鈔》 (明)茅坤編 收於《景印四庫全書》第1383、1384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3。
《金石古文》 (明)楊慎編 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98冊 台南:莊嚴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97。
《文體明辨》 (明)徐師曾編 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330~332冊 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1997。
《文體序說三種》 (明)吳訥等著 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8。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清)嚴可均 北京:中華書局 1995。
《金石全例(外一種)》 (清)朱記榮輯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8。
《金石例》十卷 (元)潘昂霄
《墓銘舉例》四卷 (明)王 行
《金石要例》一卷 (清)黃宗羲
《誌銘廣例》二卷 (清)梁玉繩
《金石例補》二卷 (清)郭 麐
《漢石例》六卷 (清)劉寶楠
《漢魏六朝墓銘纂例》四卷 (清)李富孫
《金石綜例》四卷 (清)馮登府
《石經閣金石跋文》一卷 (清)馮登府
《金石稱例》四卷 (清)梁廷枏
《續金石稱例》四卷 (清)梁廷枏
《碑版文廣例》十卷 (清)王芑孫
《金石訂例》四卷 (清)鮑振方
《歷代文話》 王水熙編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二、今人研究
《文體論纂要》 蔣伯潛 臺北:正中書局 1942年初版 1979年臺二版。
《文體論》 薛鳳昌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1。
《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 毛漢光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new window
《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臺北:國史研究室 1973。
《金石學》 朱劍心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1。
《中國金石學》 陸和九 臺北:明文書局 1981。
《凡將齋金石叢稿》 馬 衡 臺北:明文書局 1984。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 楊 寬 臺北:谷風出版社 1987。
《中國社會政治史》 薩孟武 臺北:三民書局 1988(增訂五版)。
《石學蠡探》 葉國良 臺北:大安出版社 1989。
《秦漢碑述》 袁維春 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1990。
《漢碑研究》 鄒振亞、王思禮、賴非編 濟南:齊魯書社 1990。
《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補本)》 褚斌杰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0。new window
《中國青銅器》 馬承源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中國古代石刻概論》 趙 超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7。
《漢魏石刻文學考釋》 葉程義 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997 。
《石學論叢》 程章燦 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9。
《石學續探》 葉國良 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9。
《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 信立祥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0。
《中國碑文化》 金其楨 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1。
《古代墓誌通論》 趙 超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3。
《魏晉南北朝文體學》 李士彪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漢魏晉南北朝誄碑文研究》 黃金明 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中國古代文論管窺(增補本)》 王運熙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 郭英德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
《漢代婚葬禮俗考》 楊樹達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閱讀草紙,書寫歷史》 【美】羅傑‧巴格諾爾著;宋立宏、鄭陽譯 上海:三聯書局 2007,
《漢魏洛陽故城南郊東漢刑徒墓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中國古代文體分類研究》 馬建智 北京:中華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
《古刻新詮》 程章燦 北京:北京中華書局 2009。
《碑刻文獻學通論》 毛遠明 北京:中華書局 2010。
《漢碑文學研究》 何如月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0。
《歷代金石考古要籍序跋集錄》(五卷) 桑椹編纂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0。
《中國古代文體功能研究——以漢代文體為中心》 郗文倩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10。
《中國文體學與文體史研究》 吳承學、何詩海編 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1。
《漢代文體問題研究》 呂逸新 濟南:齊魯書社 2011。
《宋代金石學研究》 葉國良 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2011。new window
《中國古代文體論思辨》 姚愛斌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2。
《中國古代文體學(上下卷)》 曾棗莊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2。


三、單篇論文
〈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 許倬雲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五本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4。new window
〈論文選文體分類〉 田鳳台 《復興崗學報》第36期 1986.12。new window
〈論我國古今散文體類分合之價值原則及方法〉 王更生 《孔孟學報》54 1987.09。new window
〈略論碑誌文、史傳文和雜史傳記:以歐陽詹的傳記為例〉 倪豪士 收於《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 臺北:中華民國唐代研究學者聯誼會 1989。
〈墓誌銘起源初探〉 吳 煒 《東南文化》1990年第3期總第125期。
〈碑誌源流淺說〉 劉 林 西安碑林博物館輯《碑林集刊》第一輯 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3。
〈許慎生平繫年〉 潘天烈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十卷第四期 1994.10。
〈山東金鄉魚山發現兩座漢墓〉 顧承銀、卓先勝、李登柯 《考古》第五期 1995。
〈石刻分類與石刻集釋〉 毛漢光 《漢學研究》第七卷第二期 1998.12。new window
〈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磚誌銘誌墓習俗的發展及演變〉 范淑英 西安碑林博物館輯《碑林集刊》第七輯 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1。
〈中國古代墓誌銘的源流〉 李永明 《山東圖書館季刊》第一期 2003。
〈儒家孝文化:碑誌文體的文化意蘊〉 張慧禾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第13卷第4期 2003。
〈清代碑誌義例:金石學與辭章學的交匯〉 黨聖元、陳志揚 《浙江學刊》2007.2。
〈秦漢時期頌體的禮儀性創作及其賦頌辨析——兼談文體功能研究的重要意義〉郗文倩 《中國韻文學刊》第21卷第1期 2007.3。
〈拘守與變通:清代碑誌義例的抉擇〉 陳志揚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46卷第5期 2007.9。
〈試論碑在兩漢間的演變〉 李 凱 西安碑林博物館輯《碑林集刊》第十三輯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7。
〈從碑石、碑頌、碑傳到碑文:論漢唐之間碑文體演變之大趨勢〉 程章燦 《唐研究》卷13 2007。
〈試論北魏碑誌關係的轉化與墓誌形制演變〉 馬立軍 《史林》第2卷 2008。
〈碑與中國古代的準文體〉 張 然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 2008。
〈東漢碑銘創作的文學史意義〉 任英群 《學術論壇》第9期 2008。
〈碑文與銘文、頌文及誄文的文體關係〉 李貴銀 《社會科學輯刊》第6期 2009。
〈從漢唐碑誌的文體演變看韓愈碑誌的正與變〉 周 悅 《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 2009。
〈秦漢碑誌文體研究〉 徐海容 《唐都學刊》第25卷第2期 2009.3。
〈潘昂霄《金石例》小考〉 慈 波 《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 2009.6。
〈商周銘文文體論〉 陳彥輝 《文學評論》第4期 2009。
〈漢代旌表方式初探〉 韓 帥 《秦漢研究》第3輯 2009。
〈漢魏六朝散體賦中「亂」之沿革〉 丁玲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3期 2011.6。
〈唐代碑誌文商品化傾向與文體嬗變〉 徐海容 《北方論叢》2011年第4期。
〈漢碑的經典化進程及其影響——以蔡邕碑文為例〉 何如月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41卷第4期 2012.7。
〈墓碑誌文學性及其在唐代的嬗變論略—以陝西新出土墓碑誌文為重點的考察〉 王長順 《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5期 2012.09。
〈蔡邕碑文「諛墓受金」說考辯〉 陳海燕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第12卷第3期 2012.9。
〈論墓誌文體誌文與銘文的特點、功用及相互關係—以新出土唐代墓誌為中心的考察〉 孟國棟、胡可先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6期 2012.11。
〈東晉南朝墓誌文體演進及其文化意涵〉 朱智武 西安碑林博物館輯《碑林集刊》第十八輯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2。
〈漢魏晉誄體文的功能與篇章結構——以抒哀脈絡為主的討論〉 羅漪文 《東華漢學》第16期 2012。new window
〈漢代頌體風貌以及頌與賦的關係〉 彭安湘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2期 2015.3。


四、學位論文
《蔡邕及其碑傳文研究》 劉香蘭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90。
《韓愈所作墓誌銘研究》 金太熙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96。
《金石學歷史析論》 耿慧玲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1997。new window
《魏晉南北朝墓誌銘研究》 陳文豪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1998。new window
《姚鼐墓誌銘作品研究》 郝蔚倫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 碩士論文 2001。
《漢代銘文研究》 張甲子 吉林:東北師範大學 碩士論文 2005。
《歐陽脩與王安石墓誌銘研究——以韓愈文體改創為中心的討論》 陳玉蓉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碩士論文 2005。
《王安石墓誌銘研究》 陳德財 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 2005。
《唐前碑誌文文體研究》 李貴銀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博士論文 2008。
《北朝碑誌文研究》 魏宏利 西安: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2008。
《漢魏南北朝墓誌的起源與發展》 邱建智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碩士論文 2011。
《東漢至中唐碑誌文體書寫演變》 羅漪文 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博士論文 2011。new window
《唐代墓誌義例研究》 楊向奎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博士論文 201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