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魏晉服議中的經權研究
作者:狄君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n-Hung T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葉國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魏晉服議經權詮釋情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7
摘要
本論文研究魏晉服議中的經權觀念,並探究其產生原因。論文所稱「服議」,指學者討論喪服相關議題之言論。
論文首先勾勒魏晉時代背景,作為研究之基礎。影響服議的因素甚多,其中最主要的為社會、學術、時代思潮三大因素,故第二章討論門第社會的形成與興盛、魏晉經學之狀況以及重情思潮。
第三章焦點在儒典中的經權思想,相較於前章,本章可謂思想之背景。第一節論述《周易》、《論》、《孟》、《春秋公羊傳》以及《荀子》的經權觀,乃學者議論之知識基礎。第二節論述喪服論中的經權思想,包括《儀禮‧喪服》、《禮記》相關篇章、《荀子‧禮論》中的「稱情而立文」以及戰國竹書中的喪服論,此為服議理論之直接來源。
  第四章研究服議中守經之議論。第一節研究名實辨析。「名實」影響政治與家族人倫,歷來受到重視。魏晉之政治人倫頗異於前代,門閥婚姻使士族本宗內之人際關係趨於複雜,故學者屢屢致意於此。第二節論與血緣繼承相關之服議。血緣繼承為經典之制,而議論內容卻出現許多因應時勢的變制,凸顯時人雖堅持守經,而依舊具有權變的靈活思維。第三節論經典詮釋在服議中的運用。多數學者為使論點符合時代需求,且不違離經典,往往透過重新詮釋經典以遂其願,此在守經之中而略顯權變之內涵。
  第五章研究服議中權變之議論,凸顯「情」字的人情與情實之義。第一節論重情思潮引起學者對經典成制重新思考,在面對情感與制度的衝突時,提出與傳統經說衝突卻符合人情的論點。第二節論時代轉變,經典不足濟世時,學者如何應對現實需求,其中論及「二嫡妻」、「異姓為後」等違背經典卻符合時代需求的變制;並凸顯議論在權變之中,依舊蘊含守經之義。 第三節論「以己意推論經說」及「禮疑從重」的議論,這兩種論述常見於不同服議中,應予探究。
  末章討論「經權並重」之議論,包括「故事」、「心喪」、「奔喪」、「短喪、既葬除喪」、「公除」等的運用。這些作法或制度來源於經典,這是對「經」的重視,而在實際上透過擴大運用範圍來應對現實需求,此即「權」與「變」,藉此進行權力鬥爭、滿足個人情感、穩定政治秩序。從這些現象看來,經典在當時依然具有極高價值,此為本論文希望提供經學史的不同思考點。
Abstract
The dissertation concerns with the discussion for constancy-expediency of mourning practice in Wei and Jin dynasty, and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 discussion.
For the foundation of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Wei and Jin dynasty. There are many extern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discussion of mourning practice, including political, social, academic factors and the trend of thought. Therefore, the focus in chapter two is on how does the pedigree thrive, and the situation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s, and the trend thought of valuing affection.
In chapter three, the focus is the constancy-expediency thought of Chinese classics.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chapter, the content in this chapter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thought background of Wei and Jin dynasty.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thought of constancy-expediency in “Chou Yi”,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 analects of Mencius”, “Chun qiou Gong Yang zhuan” and “Xun Zi”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focus in second section is about the ideas of constancy-expediency in mourning practice, including “Sang Fu”, “Li Ji”,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rituals appropriate to qi” in “Xun Zi” and the discussion for mourning practice in bamboo manuscript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se are the direct sources of discussion for mourning practice in Wei and Jin dynasty.
The theme of chapter four is the opinion of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Sang Fu”. Debating on “name and reality” is the focus in the first section. “Name and reality” deeply influences politics and family relationship. Hence, the scholars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m.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Wei and Jin dynasty with previous dynasties in politics relationship. And marriages among high family standing cause complicated relations among members of the gentry in their own clan. The central issue in the second section is about blood-relationship inheritance. This kind of inheritance is following Chinese classical principles. However, owing to the turbulent period,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opinions which show people who following the regulation still have flexible thoughts. The third section is centering on classics interpretation. In Wei and Jin dynasty, many scholars who participate in discussion about mourning practice tend to make their opinions comply with the rules of Chinese classical principles, and they usually accomplish the purpose by reinterpreting classics.
The theme of chapter five is the discussion for expediency of mourning practice, and highlighted the meanings of “qi”, which means affection towards people and the situation of reality.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author discusses about the trend of emphasis on affection, which makes scholars in Wei and Jin dynasty rethink the principles of classics, and make them 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 which go against the principles of classics, but conforms the needs of affection.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focus is on the change of times which the principle of classics could not keep up, and what do scholars in Wei and Jin do about it.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issues about it: “two wives” and “heirs of different second name”. These two issues go against the principle of classics, but conform the needs of reality. Furthermore, the two issues demonstrate that constancy contains expediency ,and expediency contains constancy. In the third section, we focus on two essentials, including “inferring the interpretations of classics from one’s own understanding”, and “following kind ways to practice mourning ”. The scholars in Wei and Jin often use the two ways to solve realistic predicaments. They need to be made a thorough inquiry.
The la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opinions which equally attach importance to constancy and expediency, including “following precedents”, “mourning inward”, “hastening to funeral”, “shortening mourning period”, and “ending mourning for public affairs”. All these methods or systems come from classics, and this shows that people in Wei and Jin still value the principles of classics. And when they use these methods or systems in practice, they usually use in different ways or expand the range of application to respond to the realistic needs,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expediency. In this way, people take power, satisfy their own affection, stabilize political orders.
Keywords: Wei and Jin dynasty, the discussion of mourning practice, constancy-expediency, interpretation, affection.
引用及主要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順序)

(一)經部
1.易類:
三國‧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2.書類:
傳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3.詩類: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4.禮類:
(1)周禮之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2)儀禮之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宋‧車垓:《內外服制通釋》,《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李如圭:《儀禮集釋》,清‧錢儀吉輯:《經苑》(臺北:大通書局,1970,同
治7年刻本)。
元‧敖繼公:《儀禮集說》,《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
明‧朱元璋:《孝慈錄》,《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臺北: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
清‧方苞:《儀禮析疑》,《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張爾岐:《儀禮鄭注句讀》(臺北:學海出版社,1997)。
清‧淩廷堪撰,彭林點校:《禮經釋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清‧胡培翬:《儀禮正義》,《皇清經解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1965)。
清‧夏燮:《五服釋例》,《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黃以周:《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張錫恭:《喪服鄭氏學》,《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禮記之屬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宋‧衛湜:《禮記集說》,《通志堂經解》(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
清‧王夫之:《禮記章句》(長沙:岳麓書社,2010)。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2008)。
漢‧戴德編,方向東匯校集解:《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

(4)三禮總義
清‧孔廣森:《禮學卮言》,《皇清經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1965)。
清‧黃以周撰,王文錦點校:《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2007)。

(5)通禮之屬
宋‧陳祥道:《禮書》,《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江永:《禮書綱目》(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74)。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桃園: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

5.春秋類:
漢‧董仲舒撰,鍾肇鵬主編:《春秋繁露校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漢‧董仲舒撰,清‧蘇輿義證,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

6. 孝經類: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7. 五經總義類:
唐‧陸德明撰,清‧盧文弨校:《經典釋文》(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抱經堂本)。
清‧陳壽祺撰,王豐先點校:《五經異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4)。
清‧皮錫瑞撰,王豐先點校:《駁五經異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4)。
清‧皮錫瑞撰,周予同增注:《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

8. 四書類:
東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三國‧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唐‧韓愈:《論語筆解》(新北:廣文書局,2012)。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99)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2)。

9.小學類
(1)訓詁之屬: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漢‧劉熙撰,任繼昉纂:《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

(2)字書之屬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3)韻書之屬:
宋‧毛居文:《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二)史部
1.正史類: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7)。
南朝宋‧范曄撰,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13)。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
唐‧李百藥:《北齊書‧杜弼傳》(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唐‧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2011)。
五代‧劉煦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2011)。

2. 編年類:
宋‧司馬光等:《資治通鑑》(臺北:明倫出版社,1975)。
宋‧王益之:《西漢年紀》,《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3.雜史類:
舊題左丘明撰,清‧徐元誥集解:《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6)。
漢‧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范邦瑾協校:《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傳記類:
明‧焦竑:《國朝獻徵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 載記類: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地理類: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7.政書類: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7)。
唐‧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new window
宋‧竇儀等撰,薛梅卿點校:《宋刑統》(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宋‧鄭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北京:中華書局,2009)。
宋‧徐天麟:《西漢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錢儀吉:《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清‧朱銘盤:《南朝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清‧朱銘盤:《南朝齊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清‧朱銘盤:《南朝梁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清‧朱銘盤:《南朝陳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林瑞翰、逯耀東:《晉會要》(臺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2010)new window

8.目錄類: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武
英殿本)。
清‧葉奕苞:《金石錄補》,《槐廬叢書五編》(光緒己丑年,行素草堂藏版)。

9.史評類:
清‧趙翼撰,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

(三)子部
1.儒家類:
戰國‧荀卿撰,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2000)。
舊題孔鮒撰,傅亞庶校釋:《孔叢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
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漢‧荀悅撰,明‧黃省曾注,孫啟治校補:《申鑒注校補》(北京:中華書局,2013)。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2010)。
魏‧王肅撰:《孔子家語》,《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5)。
晉‧傅玄:《傅子》,《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

2.法家類:
戰國‧韓非撰,陳奇猷集釋:《韓非子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雜家類:
(1)雜學之屬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9)。
戰國‧呂不韋等撰,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事業有限公司,1983)。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增補本)。
唐‧馬總撰,王天海、王韌校釋:《意林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
宋‧王應麟撰,清‧翁元圻等注,欒保羣、田松青、呂宗力校點:《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元‧李冶:《敬齋古今黈》,《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2)雜考之屬
清‧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3)雜說之屬
明‧焦竑:《焦氏筆乘》(北京:中華書局,2008)。

(4)類書之屬
唐‧魏徵等編:《群書治要》(天明本,日本天明七年,早稻田大學藏本,1788)。
唐‧歐陽詢編:《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5)。

4.小說家類:
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注,龔斌校釋:《世說新語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釋家類:
南朝梁‧僧佑,李小榮校箋:《弘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6.道家類:
晉‧葛洪撰,楊明照校箋:《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1)。

(四)集部
1.別集類:
漢‧王粲等撰,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三國‧嵇康撰,戴明陽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
三國‧王弼撰,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9)。
唐‧韓愈撰,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清‧方苞:《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汪中撰,李金松校箋:《述學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4)。
清‧程瑤田撰,陳冠明等點校:《程瑤田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8)。
清‧胡培翬,黃智明點校,蔣秋華校定:《胡培翬集‧復夏朗齋先生書》(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11月)。
清‧陳作霖:《可園文存》,《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馬其昶:《抱潤軒文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王國維:《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2.總集類:
南朝梁‧蕭統編:《昭明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唐‧許敬宗等:《文館詞林》,《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董誥等編:《欽定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2009)。

3.詩文評類:
南朝梁‧劉勰撰,李曰剛斠詮:《文心雕龍斠詮》(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2)。

二、專著(依姓氏筆畫遞增排序)
丁鼎:《《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丁凌華:《五服制度與傳統法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new window
王仲犖:《曹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王尹同:《五朝門第》(北京:中華書局,2006)。
王永平:《六朝家族》(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王鶴鳴:《中國家譜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田餘慶:《拓跋史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牟復禮:《中國思想之淵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第二版)。
何茲全:《中國古代社會及其向中世社會的過渡》(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第一版,2016第二版)。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
呂思勉:《中國社會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吳金華:《世說新語考釋》(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吳麗娛:《終極之典-中古喪葬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吳麗娛:《禮俗之間-敦煌書儀散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new window
李峰:《西周的政體》(北京:三聯書店,2010)。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辰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沈文倬:《菿闇文存-宗周禮樂文明與中國文化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阮芝生:《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new window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孟昭蘭:《人類情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林素英師:《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
芮逸夫:《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出版,1989)。
金景芳、呂紹剛:《周易全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徐揚杰:《中國家族制度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馬良懷:《崩潰與重建中的困惑-魏晉風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高二旺:《魏晉南北朝喪禮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張晉藩:《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1992)。
張承宗、魏向東:《中國風俗通史‧魏晉南北朝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張立文主編,周桂鈿,李祥俊著:《中國學術通史‧秦漢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new window
張國剛主編,王利華著:《中國家庭史‧先秦至南北朝時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張榮明、董志廣:《中國政治思想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2014)。
莊華峰:《魏晉南北朝史新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許抗生等:《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new window
出版社,2014)。
陶希聖:《婚姻與家族》(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陳柱:《公羊家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4)。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new window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秦漢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魏晉南北朝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勞榦:《魏晉南北朝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1)。
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11)。
曾憲義:《新編中國法制史》(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87)。
程樹德:《九朝律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程維榮:《中國繼承制度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馮漢驥著,徐志誠譯:《中國親屬稱謂指南》(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1989)。
馮爾康:《中國古代的宗族和祠堂》(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黃竹齋:《傷寒雜病論會通》(西安: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1981)。
黃源盛:《漢唐法制與儒家傳統》(臺北:元照出版社,2009)。new window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臺北:雲龍出版社,1994)。
熊十力撰,蕭萐父主編:《熊十力全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劉振東:《中國儒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
劉廣明:《宗法中國-中國宗法社會型態的定型、完型和發展動力》(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鄧聲國:《清代《儀禮》文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閻步克編著:《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2017)。
韓國磐:《中國古代法制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薛瑞澤:《嬗變中的婚姻-魏晉南北朝婚姻型態研究》(陝西:三秦出版社,2000)。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

三、專書論文(依姓氏筆畫遞增排序)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的君臣關係〉,氏著:《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new window
甘懷真〈漢唐間的喪服禮與政治秩序〉,氏著:《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西馬拉雅基金會,2003)。new window
余英時:〈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氏著:《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初版第八刷)。new window
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氏著:《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初版第八刷)。
何澤恆師:〈《論語》《孟子》中所說的「權」〉,氏著:《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黃寬重、劉增貴主編:《國家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邢義田:〈從戰國至西漢的族居、族葬、世業論中國古代宗族社會的延續〉,黃寬重、劉增貴主編:《國家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new window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林素娟:〈緣情制禮-戰國楚簡中的情、禮課題〉,《經學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林慶章先生榮退紀念討論會論文集》2015年8月。
姜廣輝:〈傳統的詮釋與詮釋學的傳統-儒家經學思潮的演變軌跡與詮釋學導向〉,中國哲學編輯部:《中國哲學‧經學今詮初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第22輯
祝總斌:〈略論晉律之「儒家化」〉,氏著:《材不材齋史學叢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
唐長孺:〈晉書趙至傳中所見的曹魏士家制度〉,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12)。
唐長孺:〈九品中正制度試釋〉,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12)。
唐長孺:〈清談與清議〉,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12)。
唐長孺:〈魏晉才性論的政治意義〉,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12)。
唐長孺:〈魏晉玄學之形成及其發展〉,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12)。
唐長孺:〈南朝寒人的興起〉,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長孺:〈東漢末期的大姓名士〉,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長孺:〈士族的形成和升降〉,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長孺:〈西晉分封與宗王出鎮〉,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長孺:〈王敦之亂與所謂刻碎之政〉,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長孺:〈魏晉南朝的君父先後論〉,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長孺:〈讀史釋詞〉,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
張蓓蓓:〈孔融新論〉,氏著:《魏晉學術人物新研》(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new window
張壽安:〈「嫂叔無服?」「嫂叔有服?」—「男女有別」觀念的鬆動〉,氏著:《十八世紀理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new window
張隆溪:〈經典在闡釋學上的意義〉,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new window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new window
張煥君:〈禮制與人情之調適-以魏晉時期特殊「母」名喪服為中心〉,楊晉龍、劉柏宏主編:《魏晉南北朝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
梁濤:〈「親親相隱」與「隱而任之」〉,氏著:《「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許子濱:〈論杜預《春秋經傳集解》中的「既葬除喪」說〉,氏著:《《春秋》《左傳》 禮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陳榮華:〈從高達美的應用(Anwendung)概念論儒家的道德知識〉,陸敬忠主編:《詮釋之生化:應用,差異與理解―西方詮釋學與漢語哲學(貳)》(臺北: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1)。new window
陳昭瑛:〈「通」與「儒」:荀子的通變觀與經典詮釋問題〉,收入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new window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讀《人物志》》,《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1995)。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new window
黃俊傑:〈儒家論述中的歷史敘述與普遍理則〉,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new window
楊聯陞:〈東漢的豪族〉,氏著:《東漢的豪族》(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楊寬:〈論秦漢的分封制〉,氏著:《古史探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詹福瑞:《論經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
劉樂賢:〈郭店楚簡〈六德〉初探〉,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葉國良師:〈論淩廷堪的《禮經釋例》〉,氏著《禮學研究的諸面向》(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魯迅:《魏晉風度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錢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北京:九洲出版社,2011)。new window
錢穆:〈政治與社會〉,氏著:《晚學盲言》(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瞿同祖:《瞿同祖法學論著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四、期刊論文(以出版先後為序)
孔德成:〈《儀禮》十七篇之淵源及傳授〉,《東海學報》第8卷第1期(1967年1月)。new window
馮承基:〈論魏晉名士之政治生涯〉,《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卷第2期(1973年9月)。
石磊:〈儀禮喪服篇所表現的親屬結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3期1982年春季。
葉妙娜:〈東晉南朝僑姓士族之婚媾-陳郡謝氏個案研究〉,《歷史研究》1986年第3期。
劉迪瑞:〈試論兩漢任子制度的影響〉,《江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1期。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思想中的經權問題〉,《臺大文史哲學報》第38期(1990年12月。new window
林麗真:〈魏晉人對傳統禮制與道德之反省-從服喪論、同姓婚論與忠孝論談起〉, 《臺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6月)。new window
柯金虎〈晉代離亂引發喪服爭議之商榷〉,《政大文史哲論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理學院,1992)。
張端穗:〈《春秋公羊傳》經權歸念的緣起〉,《東海中文學報》第10期(1992年8月)。new window
林麗真:〈論魏晉的孝道觀念及其與政治、哲學、宗教的關係〉,《臺大文史哲學報》第40期1993年。new window
易圖強:〈試析兩晉南朝士族門第婚姻形成的原因〉,《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第3期。
甘懷真:〈魏晉時期官人間的喪服禮〉,《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7期(1995年9月)。new window
張兆凱:〈任子制新探〉,《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1期)。
馮爾康:〈擬制血親與宗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4份(1997年12月)。new window
林素英師:〈降服的文化結構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1998年3月)。
龐樸:〈孔孟之間-郭店楚簡的思想史地位〉,《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第5期。
劉樂賢:〈〈性自命出〉與《淮南子‧繆稱》論「情」〉,《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4期。
彭林:〈六德柬釋〉,《清華簡帛研究》第1輯,2000年8月(正式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編:《簡帛研究》第4輯)。
馬育良:〈仁、義與孔孟的經權思想〉,《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11月。
顏世鉉:〈郭店楚簡〈六德〉箋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2份(2001年6月)。new window
彭林:〈再論郭店簡〈六德〉「為父絕君」及相關問題〉,《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2期。
魏啟鵬:〈釋〈六德〉「為父繼君」-兼答彭林先生〉,《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2期。
馬育良:〈先秦儒家對於「情」的理論探索〉,《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1年1月)。
刁小龍:《〈喪服〉「報服」考述》,《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
林素英師:〈郭店簡「為父絕君」在服制中的文化意義〉,《中國學術年刊》第23期(2002年6月)。
呂麗:〈漢魏晉「故事」辨析〉,《法學研究》2002年第6期。
楊天宇:〈略論漢代的三年喪〉,《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5期(2002年9月)。
甘懷真:〈中國古代君臣間的敬禮及其經典詮釋〉,《臺大歷史學報》第31期(2003年6月)。new window
林素娟:〈古代婚禮「廟見成婦」說問題探究〉,《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2003年6月)。new window
呂麗:〈漢魏晉的禮儀立法與禮儀故事〉,《法治與社會發展》2003年第3期總第51期。
呂麗:〈故事與漢魏晉的法律-兼談對於《唐六典》注和《晉書‧刑法志》中相關內容的理解〉,《當代法學》第18卷第3期(2004年5月)。
朱子彥:〈論先秦秦漢時期的兩重君主觀〉,《史學月刊》2004年第2期。
林素娟:〈漢代后妃的嫡庶之辨―以葬禮及相關經義為探究核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new window
李存山:〈再說為父絕君〉,《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高敏:〈魏晉「送故」制度考略〉,《歷史研究》2006年第6期。
車麗娜:〈中國古代教師文化的考察〉,《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
任中強:〈先秦儒家經權論的涵義及歷史價值〉,《船山學刊》2007年第3期總第65期。
劉厚琴:〈宗法倫理與漢代家系繼承制度〉,《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27卷第3期(2007年5月)。
劉厚琴:〈漢代身份繼承制度探析〉,《天府新論》2008年第6期。
張磊:〈郭店楚簡《六德》與早期儒家孝道觀〉,《齊魯文化研究》總第7期2008年。
謝君直:〈郭店楚簡〈六德〉的德性與倫理涵義〉,《人文研究期刊》第5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鄒遠志:〈魏晉養子現象的合禮化進程-晉人宗法觀念當代性轉換的一個向度〉,《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29卷第1期(2009年1月)。
郭昕:〈境遇與經權的不謀而合-弗萊徹境遇倫理和孔孟經權說之比思〉,《學術論壇》2009年第9期總第224期。
馬育良:〈關于中國性情論史的學術思考〉,《皖西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10年2月)。
高二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心喪」之禮〉,《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30卷第3期,2010年5月。
胡中生:〈異姓承繼及其上譜的争論與收族理念的轉變〉,《徽學》第六卷2010年。
盧桂珍〈嵇志內蘊解析─兼論嵇康之矛盾與統合〉《成大中文學報》第30期(2010年10月)。new window
鄒遠志、陳戍國:〈論兩晉民間異姓相養現象-宗族倫理弱化下自我保障的體制外訴求〉,《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6期(2010年11月)。
朱松美:〈「權變」與《公羊春秋》在漢代的興盛〉,《孔子研究》2010年第6期。
韓國良:〈論老莊的權變思想-兼論魏晉玄佛學者對它的發揮〉,《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1期(2011年1月)。
劉滄龍:〈〈性自命出〉的情性論與禮樂觀〉,《鵝湖月刊》第36卷第9期總號第429(2011年3月)。new window
王志楣:〈論戰國時期「情」概念的發展-以《孟子》、《莊子》、〈性自命出〉、《荀子》為範圍的考察〉,《先秦兩漢學術》第16卷,2011年。new window
楊暉、胡藝丹:〈試論《易經》的「變易」觀念〉,《船山學刊》2011年第1期。
彭衛民:〈「昭穆制」的歷史意義與功能(二)──敬宗收族:家祭、譜法中宗族 政治的盱衡〉,《社會科學論壇》2011年6月。new window
黎漢基:〈權變的論證-以《春秋》祭仲廢立事件為研究案例〉,《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第52卷總239期。
劉長安:〈試論《儀禮‧喪服》中的「唯子不報」〉,《中國哲學史》2012 年第4期。
鄒遠志:〈論「母以子貴」觀念在漢晉時期的合理化〉,《船山學刊》2012年第1期。
閠曉君:〈漢代繼承問題芻議〉,《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歐陽禎人、朱小明:〈〈六德〉中政治、道德和宗教的「三位一體」〉,《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13年第10輯。
吳麗娛:〈關於中古皇帝喪服「權制」的再思考〉,《中國史研究》2014年04期。
楊暉、羅興萍:〈試論《易傳》中「變易」觀念〉,《寧夏社會科學》2015年1月第1期。
張煥君:〈從魏晉時期心喪制度的確立看禮制與時代之關係〉,《中國文化》2015年第2期。
高二旺:〈魏晉南北朝喪禮制度中的變禮〉,《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8期(2015年8月)。
葉師國良:〈禮崩樂壞時代聖賢君子的堅持與抉擇〉,《嶺南學報》第四輯(2015年12月)。
狄君宏:〈論魏晉時期的嫂叔服議〉,《政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16年6月)。new window
鄒遠志、陳戍國:〈從喪服禮視角看西周至晉代師弟子一倫發展的政治邏輯〉,《甘肅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
金玲:〈說「報服」〉,《浙江社會科學》2016年第4期。
梁滿倉:〈論魏晉南北朝「禮」與「法」的結合〉,《求是學刊》2016年11月第43卷第6期。

五、學位論文(以出版先後為序)
林麗真:《魏晉淸談主題之硏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戴君仁、何佑森教授指導,1978)。
李振興:《王肅之經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高明、熊公哲教授指導)。new window
孫瑞琴《魏晉士人論禮:以喪服議為中心之探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呂凱教授指導)。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李貞德教授指導)。new window
陳燕梅《魏晉時期喪服禮議考》(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朱曉海教授指導)。
張煥君:《魏晉南北朝喪服制度研究》(北京: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5年4月,彭林教授指導)。
許慧如:《東晉前期禮學述論》(新竹:私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柯金虎教授指導)。
王興華:《論漢代的身份繼承與財產繼承制度-以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為中心》(吉林: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10月,張鶴全教授指導)。
鄒遠志:《經典與社會的互動:兩晉禮學議題研究》(湖南: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博士論文,2010年11月,陳戍國教授指導)。
鄭憲志:《先秦至漢初儒家「經權」思想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黃忠天教授指導)。
蕭美齡:《從儒家之「經權辯證」論道德衝突問題》(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鄺錦倫教授指導)。new window
鄭雯馨:《論《儀禮》禮例研究法-以鄭玄、賈公彥、淩廷堪為討論中心》(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5月,葉國良教授指導)。new window
章管煒:《兩晉南北朝皇家公除心喪禮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4月,牟發松教授指導)。
羅健蔚:《鄭玄會通三《禮》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葉國良教授指導)。new window

六、外國著作(以出版先後為序)
日‧藤川正數:《魏晉時代における喪服禮の研究》(東京:敬文社,1960)。
俄‧K.A. 施瓦爾茨曼撰,石木摘譯:〈平約‧弗來切爾的《境遇倫理學》〉,《哲學譯叢》1981年第4期。原載俄國《哲學問題》1981年第1期。
美‧約瑟夫‧弗萊徹撰,程立顯譯:《境遇倫理學-新道德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美‧帕瑪撰,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
韓‧尹在碩:〈睡虎地秦簡和張家山漢簡反映的秦漢時期後子制和家系繼承〉,《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1期。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撰,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日‧內藤湖南撰,夏應元選編並監譯:《中國史通論》(北京:社會科文獻出版社,2004)。
日‧岡村繁撰,陸曉光譯:《漢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日‧谷川道雄撰,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德‧漢斯-格奧爾格‧伽達默爾撰,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美‧大衛‧科澤著,王海洲譯:《儀式、政治與權力》(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