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朝四史對《漢書》史學繼承之研究
作者:陳金城
作者(外文):Chen Chin-che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王吉林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南朝四史漢書漢書史學繼承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6
「史學」所欲探究者,即是討論對「歷史」的如何編纂成法。檢視過去所編修的歷史著作,每一時期的史書,均具有承先啟後的功用在內,形成中國史學的一個傳統。然則,一個時代與一個時代間的史家思想各異,法則見解不同,渠所形成的史學傳統,又是如何承繼?因此,萌生由傳統的實例中去檢證史學繼承的情形,當為最直接的方法,並以之所探求者,能否成為現世史學創作的參考之資。
本文則以南朝四史即:《宋》、《齊》、《梁》、《陳》四書對《漢書》傳統史學有的繼承為例,來作探討。其章節篇次如下: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南朝史學的發展情況
第三章、南四史對《漢書》的繼承情況
第四章、四夷傳的書寫與繼承
第五章、結論
以上五章:第一章,說明本文之研究旨趣、文獻回顧、研究方法與限制、章節架構、未來展望等做一敘述。第二章,鋪陳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學術背景,以見知南朝史學的發展情況,並做為對傳統史學繼承背景之認識。第三章,討論南朝四史對《漢書》史學的繼承內容,包括史體、史書題名、類傳篇目、史志篇目及敘述手法等的繼承情況。第四章,就南朝四史中對四夷傳書寫的繼承,並及於對域外關係的建立與世界觀認識的再擴大等問題做探討。第五章,結論,以為本文之總結。
司馬遷創造以「紀傳體」為主要的書寫形式,為班固所繼承而加以改變,南四史則繼承《漢書》體例而來,其中又有變異的情形,然而,在體例上「紀」、「傳」、「志」三者為是最基本的體例。從南四史對《漢書》史學繼承的探討中,可以瞭解南朝史家在史書纂修上對傳統與現實的相關聯議題,以作為吾人在繼承傳統史學意識上的參考。
參 考 書 目
一、古籍部份(按成書年代排列)
﹙漢﹚司馬遷,《史記》,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59年9月第1版,1982年11月第2版,2005年6月第19刷。
(漢)何休解詁,《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年(1815)重刊宋本.京都:中文出版社景印,1971年9月初版,1972年9月再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年(1815)重刊宋本,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1年9月初版,1974年5月三版。
﹙漢﹚班 固,《漢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62年6月第1版,2006年1月第12刷。
﹙漢﹚趙歧注,《孟子趙注》,校永懷堂本,台北:新興書局景印,民69年10月。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收錄《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年(1815)重刊宋本,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1年9月初版,1974年5月三版。
(晉)范甯集解,《春秋穀梁傳注疏》,《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年(1815)重刊宋本.京都:中文出版社景印,1971年9月初版,1972年9月再版。
(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59年12月第1版,1982年7月第2版。
(晉)釋法顯撰,(今人)楊維中譯注,《佛國記》,台北:三民書局景印,2004年1月。
﹙劉宋﹚范 瞱,《後漢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65年5月第1版,2006年3月第11刷。
﹙劉宋﹚劉義慶撰,(蕭梁)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景印,2006年6月第1版,2007年5月第2刷。
﹙梁﹚沈 約,《宋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74年10月第1版,2003年10月第8刷。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台北:文津出版社景印,民76年7。
(梁)蕭子顯,《南齊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72年1月第1版,2007年3月第9刷。
(梁)劉勰著,(清)黃叔琳校注,《文心雕龍注》,台北:宏業書局景印,民64年2月。
(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玉臺新詠》,台北:世界書局景印,1956年2月初版,2001年8月第2版第1刷。
﹙北齊﹚顏之推撰,(今人)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93年12月第1版,2002年8月第3刷。
(北齊)魏 收,《魏書》,新校本,台北:鼎文書局景印,民87年9月第9版。
﹙唐﹚姚 察、姚思廉,《梁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景印,民88年5月,二版。
﹙唐﹚姚思廉,《陳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72年3月第1版,2002年10月第8刷。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74年11月第1版,2003年6月第8刷。
﹙唐﹚魏徵等撰,《隋書》,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73年8月第1版,2002年12月第8刷。
(唐)令狐德棻,《周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景印,民69年3月第3版。
(唐)李延壽,《南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75年6月第1版,2003年6月第7刷。
(唐)李延壽,《北史》,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74年10月第1版,2003年7月第7刷。
(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嘉慶二十年(1815)重刊宋本.京都:中文出版社景印,1971年9月初版,1972年9月再版。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四部備要.子部.據常州天甯寺本校刊,台北:中華書局聚珍倣宋版景印,民59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通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景印,民82年6月。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92年第1版第1刷。
﹙後晉﹚劉 昫,《舊唐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景印,民89年12月,九版。
(宋)王 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景印,2006年12月新1版。
(宋)王欽若、楊億奉敕撰,《冊府元龜》,台北:清華書局景印,民56年3月。
(宋)王應麟,《玉海》,元.後至元三年(1337)慶元路儒學刊本,台北:華文書局景印,民56年3月,再版,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台北:清華書局景印,民56年3月。
﹙宋﹚宋 祁、歐陽修,《新唐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景印,民87年10月,九版。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56年6月第1版,2005年4月第7刷。
(宋)江少虞,《皇朝類苑》,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麻沙書坊印行,清宣統三年(1911)武進董氏據日本元和七年(1721)鏤梓本重刊,台北:文海書局景印,民71年10月。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民57年3月。
(宋)章如愚,《群書考索》,明.劉氏慎獨齋校刻,影明正德戊辰年刻本,台北:新興書局景印,民58年9月,新一版。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點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景印,1987年11月第1版,2006年6月第3刷。
(宋)葉 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77年10月第1版,2009年4月第2刷。
﹙宋﹚鄭 樵,《通志》,殿本,台北:新興書局景印,民52年10月。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殿本,台北:新興書局景印,民52年10月。
(明)李 贄,《藏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景印,民63年8月。
(明)于慎行、(清)黃恩彤參訂,《讀史漫錄》,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刷。
(明)唐順之,《裨編》,明萬曆辛巳年(1581)刻本,台北:新興書局景印,民61年2月。
(明)邵經邦,《弘簡錄》,台北:廣文書局景印,民57年5月,全二十六冊。
(明)張 溥,《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清刻本,台北:新興書局景印,民57年3月,全五冊。
(明)焦 竑,《焦氏筆乘》,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民57年9月。
(明)鄭賢輯,《古今人物論》,台北:廣文書局景印,民63年6月。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點校本,台北:大化書局社景印,民66年5月。
(清)趙 翼,《廿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景印,民86年4月。
(清)趙 翼,《陔餘叢考》,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63年4月第1版,2006年10月第2刷。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台北:世界書局,民52年4月。
(清)盧文弨,《群書拾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82年11月。
(清)杭世駿,《諸史然疑》,清刻《知不足齋叢書》本,乾隆庚子(四十五年,1780)季秋校正重刊,收錄於《二十二史考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景印,2005年3月,第1版。
(清)牛運震,《讀史糾繆》,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空山堂全集》本,收錄於《二十二史考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景印,2005年3月,第1版。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台北:世界書局景印,民64年7月。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民國十年吳興嘉業堂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民57年3月台一版。
(清)徐 汾,《二十一史徵》,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檀几叢書,霞舉堂刻本,台北:新文豐書局,民78年7月,第265冊。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景印,1958年12月第1版,1999年6月第7刷。

二、今人專著(以下按姓名筆劃排列)
丁福林,《宋書校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王叔岷,《鍾嶸詩品箋證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7月第1版第1刷。
王樹民,《史部要籍解題》,台北:木鐸出版社,民72年9月。
王樹民,《中國史學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9月。
王樹民,《曙庵文史續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民80年11月,初版一刷。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0年1月。
尹 達,《中國史學發展史》,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085年。
甲 凱,《史學通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74年9月。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白壽彝,《白壽彝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任 爽,《唐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3月。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年7月。new window
朱仲玉,《古代史學家》,台北:昭文社,1998年3月。
朱季海,《南齊書校議》,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宋 晞,《中國史學論集》,台北:台灣開明書店,民63年11月。
沈剛伯,《沈剛伯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日報出版社,民71年10月。
李小樹,《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學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刷。
李士彪,《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2005年2月第2刷。
李光群,《二十六史篡修考略》,台北:自行出版,民89年4月,全二冊。
李宗侗,《史學槩要》,台北:正中書局,民63年10月,臺四版。
李宗侗,《中國史學史》,台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民68年12月,新一版。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9月。new window
李紀祥,《史記五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9月。
李炳泉、邸富生主編,《中國史學史綱》,大連: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刷。
李澄宇,《讀二十五史蠡述》,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民25年10月第1版第1刷。
李傳印,《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與政治的關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刷。
池萬興,《司馬遷民族思想闡釋》,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8月。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二冊,台北:三民書局,民87年1月初版,民91年9月再版。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71年1月初版,民72年10月三版。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第1版,2007年11月第2刷。
余鶴清,《史學方法》,台北:洪氏出版社,民62年2月,再版。
何茲全、趙儷生等著,《中國古代史學人物》,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民78年12月,初版。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初版社,年11月。
吳天任,《國史治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79年2月。
吳正嵐,《六朝江東士族之家學門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吳懷祺,《史學思想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94年5月。
岳純之,《唐代官方史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林時民,《史學三書新詮-以史學理論為中心的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9月。new window
林時民,《中國傳統史學的批評主義-劉知幾與章學誠》,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11月。new window
林家驪,《一代辭宗──沈約傳》,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胡志佳,《門閥士族時代下的司馬氏家族》,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94年8月。new window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2000年10月第2刷。
周文玖編,《晉書、「八書」、「二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1月。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台北:鼎文書局,民87年5月第8版。
范文瀾,《范文瀾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1刷。
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台北:木鐸出版社,民70年8月。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1月第1版第1刷。
柳詒徵,《柳詒徵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柳詒徵,《柳詒徵史學論文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柳詒徵,《國史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刷。
郝潤華,《六朝史籍與史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第1版第1刷。
倉修良,《中國史學名著評介》,台北:里仁書局,民83年4月。
姚振黎,《沈約及其學術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8年3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外一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2002年1月第2刷。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1996年4月第2刷。
唐燮軍,《六朝吳興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刷。
許 輝、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2004年4月第2刷。
許雲樵,《康泰吳時外國傳輯註》,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1971年3月。
許冠三,《劉知幾的實錄史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年。
許福謙,《南北朝八書二史疑年錄》,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刷。
柴德賡,《史籍舉要》,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民74年10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書局,民73年10月。
喬治忠,《中國官方史學與私家史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1刷。
陳 波、張懷民主編,《傳統文化與中國現代化之路》,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集》,台北:中研院史語所,民60年5月。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9月第1版,1998年7月第2版第2刷。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台北:里仁書局,民69年9月初版,民83年8月再版。new window
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2年11月。
陳國琳,《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3年3月。
張三夕,《批評史學的批評-劉知幾及其史通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1年9月。
張桂萍,《《史記》與中國史學傳統》,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2005年4月第2刷。
張致遠,《史學講話》,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73年2月。
張舜徽,《中國歷史要籍介紹》,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7月第4刷。
張舜徽,《史學三書平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2月第1版第1刷。
張舜徽,《中國歷史名著解題》,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4年2月第1版,1992年2月第8刷。
張儐生,《魏晉南北朝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67年12月。
崔明德,《兩漢民族關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章義和,《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4月初版,2007年8月再版。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學史料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第1版第1刷。
黃沛榮,《史記論文選集》,台北:長安出版社,民71年9月初版,民76年9月三版。
黃清連,《結網編》,台北:東大圖書,民87年3月。
黃清連,《結網三編》,台北:稻鄉出版社,民96年8月。new window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講演錄》,台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初版,2002年3月第二刷。new window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年3月。
詹秀惠,《蕭子顯及其文學批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3年11月。
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刷。
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7年1月。new window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9年2月。new window
楊翼襄,《南開史學家論叢-學忍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1月。
錢 穆,《中國史學名著》,台北:三民書局,民78年。
謝保成,《隋唐五代史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2月。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79年10月。
趙生群,《史記編纂學導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1刷。
鄭 欣,《魏晉南北朝史探》,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第1刷。
鄭鶴聲,《正史匯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劉 節,《中國史學史稿》,台北:弘文館出版社,民75年6月。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81年10月。new window
劉躍進,《門閥士族與永明文學》,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3月第1版第1刷。
劉躍進,《玉臺新詠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第1版第1刷。
龐天佑,《中國史學思想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合肥:黃山書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1刷。
瞿林東,《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6月第1版,2000年6月第2刷。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2000年6月第2刷。
瞿林東,《中國史學通論》,武漢:武漢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刷。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刷。
瞿林東、周文玖等編,《晉書、『八書』、『二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刷。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台北:文史哲,民81年11月。
羅根澤,《隋唐文學批評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4月,二版一刷。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台北:宗青圖書,民68年。

三、期刊論文
丁 鼎,〈略論魏晉南北朝史學對唐代史學的影響〉,《歷史學》,1994年第2期,頁27-33。
王文光、仇學琴,〈《史記》“四裔傳”與秦漢時期的邊疆民族史研究〉,《思想戰線》,2008年第2期第34卷,頁25-29。
王永平,〈六朝時期吳郡陸氏之家風與家學〉,《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6卷第1期,2002年1月,頁76-81。
王永平,〈中古吳興武康姚氏之家風與家學-從一個側面看文化因素在世族傳承中的作用〉,《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7卷第2期,2003年3月,頁65-72。
王永平,〈齊高帝蕭道成之「家教」及其門風之變化--從一個側面看蕭齊皇族的「士族化」傾向〉,《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總35),頁132-136。
王永誠,〈南齊書本紀校注〉,《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5集,民60年6月,頁113-210。
王俊傑,〈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史學史研究》,1980年第2期,頁8-24。
王淑嫻,〈南齊書體裁結構及相關評價之析論〉,《中正歷史學刊》,第2期,1999年,頁50-90。new window
王國炎,〈魏晉南北朝的儒佛融合思潮和顏之推的儒佛一體論〉,《江西大學學報》,1984年第4期,1984年4月,頁30-38。
王啟發,〈南朝時期學術走向及其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年第4期,2004年7月,頁130-140。
卞孝萱,〈陳武帝「漢高魏武之業」「無慚權備」駁議-宋齊梁陳開國四帝簡論之一〉,《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4年第3期,頁12-15。
孔 毅,〈沈約《宋書》的民族思想〉,《史學史研究》,1992年第1期,頁80轉接頁65。
孔 毅,〈論南朝齊梁士族對政治變局的回應〉,《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3期,2000年3月,頁58-65。
石榮倫,〈魏晉南北朝史學的特點及其成因〉,《江海學刊》(文史哲版),1992年第1期,頁145-150。
艾素珍,〈魏晉南北朝時期邊疆域外地理知識的發展〉,《自然辨證法通訊》,第20卷,1998年第2期,頁38-44。
田 青,〈沈約及其《宋書.樂志》〉,《中國音樂學》,2001年第1期,頁81-85。
田文棠,〈論魏晉思想的文化意義〉,《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春之卷。
任 重,〈魏晉南北朝夷蠻城市史的幾個問題〉,《廣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頁81-86。
朱 雋,〈補《陳書.藝文志》〉,《文教資料》,1999年第3期,頁110-116。
朱仲玉,〈魏晉南北朝時期史籍散論〉,《史學史資料》,1997年第4期,頁2-7。
朱紹侯,〈沈約《宋書》評述〉,《南都學壇》,第21卷第4期,2001年7月,頁17-24。
朱建明,〈沈約故里史蹟考〉,《東方博物》,2005年第1期,頁70-74。
何丙郁,〈太乙術數與《南齊書高帝本紀上》史臣曰章〉,《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六十七本,第二分,民85年6月,頁383-413。new window
余思偉,〈扶南古國初探〉,《世界歷史》,2002年第4期。
余思偉,〈扶南王國與古代中國的關係〉,《東南亞研究》,1981年第1期,頁61-68。
李 敏,〈《宋書》人物描寫的特色〉,《遼寧行政學院學報》,第9卷第3期,2007年3月,頁213-214。
李 敏,〈敘致華妍,韻情朗暢──論《宋書》記事載言的特色〉,《昭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9卷第2期,2007年4月,頁33-36。
李少雍,〈姚氏父子的文筆與史筆-讀《梁書》、《陳書》札記〉,《文學遺產》,2002年第6期,2002年7月,頁79-92。
李文才,〈試論兩晉時期的國家出版機構〉,《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8卷,第2期,2004年3月,頁85-90。
李金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海外貿易〉,《南洋問題研究》,1993年第4期,頁82-87。
李東華,〈漢隋間中國南海交通之演變〉,《史學集刊》,第11期,頁45-51。new window
李則芬,〈南北朝梁書最偽〉,《東方雜誌》(復刊),第十八卷第十二期,1985年,頁21-24。new window
李雲光,〈補《梁書》藝文志〉,《台師大國文所》,創刊號,1957年,頁1-118。
李瓊英,〈《宋書》的直筆與曲筆〉,《史學史研究》,2005年第3期,頁74-76。
李穎科,〈魏晉南北朝史學思想簡論〉,《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年第4期,頁19-25。
李穎科,〈魏晉南北朝歷史編纂學簡論〉,《西北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頁8-14。
李穎科,〈魏晉南北朝史學發達原因新探〉,《人文雜誌》,1994年第4期,頁96-98。
李穎科,〈魏晉南北朝史學中的直筆與曲筆〉,《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1期,頁16-20。
李穎科,〈關於中國史學比較研究的思考〉,《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4期,頁34-36。
杜維運,〈魏晉南北朝的衰亂與史學的極盛〉,《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1期,1996年12月,頁47-68。
沈元禎,〈沈約簡論〉,《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頁18-21。
吳志浩,〈從《陳書》看姚察父子的史學旨趣〉,《淮北煤師院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1期,頁8-10。
汪高鑫,〈論漢代公羊學的夷夏之辨〉,《南開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1期,頁87-92。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的述與作〉,《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6期(1979年12月),頁17-43。new window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的體系關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7期(1980年12月),頁1-30。new window
林時民,〈劉知幾論史家技藝〉,《國立中興大學人文學報》,第二十三期,2003年6月,頁681-698。new window
林瑞翰,〈魏晉南朝政治制度之研究〉,《台大文史哲學報》,第39期,1992年6月,頁163-188。new window
邵承芬,〈南朝史官記注傳統的建立與演變-以陳書為中心〉,《健行學報》,1995年第15期,頁241-258。
金召祥,〈六朝史官制度簡論〉,《蘇州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頁97-99。
金家詩,〈「二史」與「八書」之比較--對李延壽修撰「二史」宗旨之探討〉,《歷史學》,1992年第2期,頁77-84。
周一良,〈怎樣研究魏晉南北朝史〉,《文史知識》,1982年第7期,頁3-9。
胡曉丁,〈從《宋書蠻夷傳》看南朝宋代與日本的關系〉,《古籍整理》,1994年第1期,頁84-88。
姜寶珠,〈循吏、酷吏和其他〉,《陰山學刊》(社科版),1993年第2期,頁38-45。
高 敏,〈試論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的興盛及其特徵和原因〉,《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3期,頁55-61。
高 敏,〈論李延壽「南、北史」的規律性刪削失當〉,《史學史研究》,2000年第2期,頁45-49。
高國抗,〈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的巨大發展〉,《暨南學報》,1984年第3期,頁49-56。
許永璋,〈朱應、康泰南海諸國之行考論〉,《史學月刊》2004年第12期,頁25-30。
許殿才,〈《漢書》中的民族史撰述〉,《史學史研究》,2009年第2期,頁9-15。
邱久榮,〈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一統”思想〉,《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4期,頁45-51。
邱添生,〈由杜佑『通典』管窺唐代史學的創新〉,第三屆中國唐代文化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台北:樂學書局,民86年6月。
郎華芳,〈《史記》、《漢書》民族史的撰述及意義〉,《溫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2期,頁42-45。
姚振黎,〈沈約隱逸思想探源〉,《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期,民78年3月,頁87-110。
姚振黎,〈沈約宋書撰述之原委與評述〉,《孔孟月刊》,第26卷第10期,1988年6月,頁26-35。new window
姚曉菲,〈略論宋齊之際琅邪王儉之學術成就〉,《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11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25-128。
郭振鐸、張華騰,〈《吳時外國傳》初探〉,《殷都學刊》,1989年第3期,頁25-30。
祝總斌,〈從《宋書.蔡興宗傳》看封建王朝的「廢昏立明」〉,《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7年第2期,頁47-52。
唐春生,〈蕭嶷與齊武帝之「夙嫌」析--兼及與文惠太子之關係〉,《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1期,2001年1月,頁73-78。
唐春生,〈蕭子良研究的幾個問題〉,《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4期,2002年4月,頁75-79。
唐燮軍,〈詩人之外的沈約:對沈約思想與生平的文化考察〉,《文學遺產》,2006年第4期,頁37-45。
唐燮軍,〈沈約《宋書》平議〉,《晉陽學刊》,2007年第5期,頁90-94。
袁 峰,〈論漢魏思想的演變〉,《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1期,頁51-55。
孫 立,〈梁朝史學簡論〉,《蘇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93年第2期,頁100-102。
孫蓉蓉,〈劉勰與沈約考論〉,《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頁157-162。
陳 洪,〈《梁書》中人物生卒年歲辨誤補遺〉,《古籍整理與研究》,1992年第7期,頁50。
陳 周,〈讀南朝四史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第6期,頁39-41。
陳 群,〈吳興沈氏與劉宋皇權政治〉,《淮陰師院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2期,頁262-267。
陳表儀,〈姚思廉所著梁、陳二書簡論〉,《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2期,頁66-70。
陳表儀,〈姚思廉及其《梁書》、《陳書》淺論〉,《暨南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2期,頁72-77。
陳連慶,〈孫吳時期朱應、康泰的扶南之行〉,《東北師大學報》(哲社版),1986年第4期,頁32-40。
陳桐生,〈司馬遷有沒有突破傳統民族思想〉,《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第32卷,頁8-9。
張子俠,〈唐修八史散論〉,《淮北煤師院學報》(哲社版),第22卷第6期,2001年12月,頁55-62。
張元濟,〈南齊書跋〉,《圖書館學季刊》,第4卷第3、4期合刊,民19年12月,頁484-486。
張天來,〈魏晉南北朝儒學、家學與家族觀念〉,《東北師大學報》,1986年第2期,1986年2月,頁111-117。
張亞軍,〈論南朝四史史傳人物的文學地位〉,《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第4卷第8期,2005年8月,51-54頁。
張金蓮,〈六世紀前的交趾與內地交通〉,《學術探索》,2005年第1期,2005年2月,頁109-114。
張承宗,〈南朝史官制度述論〉,《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8卷第2期,2004年3月,頁78-84。
張祥光,〈南朝政權更迭頻繁的原因〉,《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3年第8期,頁23-28。
張連生,〈論南朝時期貴族教育的失誤〉,《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8卷,第2期,2004年3月,頁91-96。
張新民,〈司馬遷、班固的民族觀及史學實證精神異同論──從《史記》、《漢書》“西南夷傳”談起〉,《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頁66-73。
張新科,〈從唐前史傳論贊看駢文的演變軌跡〉,《文學評論》,2007年第6期,頁3-5。
張新科,〈《史記》民族列傳的價值〉,《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32卷第1期,頁25-31。
張榮芳,〈魏晉至唐時期的《漢書》學〉,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289-311。new window
張壽安,〈龔自針論「六經」與「六藝」-學術源流與知識分化的第一步〉,收入於《史學與史識:王爾敏教授八秩嵩壽榮慶學術論文集》,頁19-40。new window
張嫦豔、顏浩,〈魏晉南北朝的海上絲綢之路及對外貿易的發展〉,《歷史研究》2008年第5期,頁19-21。
張儐生,〈漢書著述目錄考〉,《女師大學術季刊》,第2卷第2期,頁1-67。
賀昌群,〈漢以後中國人對於世界地理知識之演進〉,《禹貢半月刊》,第5卷第3、4期合刊,頁291-306。
程 舉,〈儒家民族觀的幾個範疇〉,《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總23卷第6期,2002年6月,頁17-20。
陶希聖,〈南朝士族之社會地位與政治權力(上)-劉宋(公元420-479)〉,《食貨月刊》,復刊第4卷第8期,民63年11月,頁317-353。
陶希聖,〈南朝士族之社會地位與政治權力(下)-齊梁〉,《食貨月刊》,復刊第4卷第11期,民64年2月,頁471-492。
郭常斐,〈二十世紀以來沈約研究綜述〉,《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8卷第4期,2007年8月,頁63-67。
彭益林,〈《南齊書.天文志》補校〉,《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88年第3期,1988年1月。
彭建英,〈論我國古代民族觀的演變〉,《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1996年第3期,頁56-62。
葛志毅,〈論大一統與嚴夷夏之防〉,《管子學刊》,1997年第1期,頁62-70。
葛懷東,〈曾鞏整理古籍的活動與影響〉,《中國典籍與文化》,1999年第4期,頁38-41。
楊惠如,〈1950年以來兩岸三地魏晉南北朝史學史的研究〉,《景女學報》,第2期,2002年1月,頁85-106。
楊壽彭,〈補陳書藝文志〉,《台師大國研所》,創刊號,1957年,頁119-133。
臧世俊,〈《梁書》略論〉,《歷史教學問題》,1992年第4期,頁29-33。
蔣伯良,〈《梁書》《陳書》舛誤辨〉,《寧波大學學報》(人科版),2003年9月,頁62-65。
蔣義斌,〈荀悅家學與漢末晉初史學〉,《史學彙刊》,第15期,頁1-26。new window
蔣義斌,〈中國正史書志體的結構──以《史記》、《漢書》為例〉,《第二屆國際華學研究會議論文集》,頁275-302。
蔣家驊,〈論魏晉南北朝史學興盛及其原因〉,《雲南民族學院學報》,1989年第2期,頁61-67。
趙 俊,〈姚思廉的史學〉,《遼寧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總92),頁103-106。
趙 俊,〈《梁書》、《陳書》的編纂得失〉,《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4年第3期,頁17-24。
趙和曼,〈《吳國時外國傳》考釋〉,《東南亞縱橫》,1983年第4期,頁30-39。
趙樹功,〈魏晉六朝「文義」考釋〉,《文學遺產》,2005年第6期,2005年7月,頁75-84。
廖大珂,〈略論扶南的海上貿易〉,《南洋問題研究》,1994年第4期,頁51-58。
熊清元,〈姚氏父子與《梁書》〉,《黃崗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頁8-15。
熊清元,〈《梁書》點校本訂補〉,《文史》,2002年第4輯,頁249-252。
鄧仕樑,〈蕭子顯的文論〉,《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8期,1987年,頁193-213。
黎子耀,〈史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新地位〉,《杭州大學學報》,第9卷第3期,1979年9月,頁67-72。
黎子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編纂學〉,《杭州大學學報》,第11卷第1期,1981年3月,頁119-125。
黎子耀,〈魏晉南北朝史學的旁支--地記與譜學〉,《杭州大學學報》,第12卷第2期,1982年6月,頁74-80。
雷家驥,〈中國史家的史德修養及其根源〉,《華學月刊》,114期,1981年8月,頁41-56。new window
雷家驥,〈漢唐之間二體論與古今正史之爭〉,《東吳文史學報》,第五號,民75年8月,頁26-52。new window
雷家驥,〈唐前期國史官修體制的演變-兼論館院學派的史學批評及其影響〉,《東吳文史學報》,第七號,民78年3月,頁1-36。new window
劉 莘,〈南朝君主的思想傾向與意識形態的多元化〉,《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3期,頁22-32。
劉松來,〈史記互見法初探〉,《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4年第4期,頁92-97。
劉依琪,〈《史記》《漢書》〈循吏(列)傳較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1期,頁1-20。
劉范弟,〈《三國志》四夷傳偏缺原因試探〉,《長沙水電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第3期,頁84-89。
劉重來,〈沈約《宋書.范曄傳》考辨〉,《文獻》,1995年第3期,頁130-140。
劉隆有,〈士族門閥制度與魏晉南北朝史學〉,《齊魯學刊》,1986年第2期。
劉躍進,〈從武力強宗到文化士族--吳興沈氏的衰微與沈約的奮起〉,《浙江學刊》,1990年第4期。
魯雲華,〈論《宋書》的寫人藝術〉,《浙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2003年3月,頁40-45。
魯雲華,〈論《宋書》的文學史料價值〉,《浙江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2005年7月,頁42-46。
蔡學海,〈近五年(1987-1991)來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報導〉,《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5期,民82年9月,頁205-230。
盧外侯,〈從《宋書》史論看沈約的天命觀與處世觀〉,《中國史研究》,1994年第1期。
盧建榮,〈沈約(441-513)的思想--結合歷史評論與社會評論〉,《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83年6月,頁15-29。
閻沁恒,〈史記及兩漢書作者對邊疆民族文化之認識〉,《史學集刊》,第7期,頁195-208。
顏尚文,〈沈約的宋書與史學〉,《師大歷史學報》,第10期,頁53-81。new window
瞿林東,〈談談記述南北朝史事的「八書」「二史」〉(上),《文史知識》,1982年第7期,頁41-46。
瞿林東,〈談談記述南北朝史事的「八書」「二史」〉(下),《文史知識》,1982年第8期,頁18-24。
瞿林東,〈評趙翼論《南史》與南朝四史之比較〉,《東南文化》,1989年第2期,頁17-21。
龐天佑,〈門閥士族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史學〉,《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頁74-79。
龐天佑,〈玄學與魏晉史學〉,《中州學刊》,1999年第2期,頁122-126。
龐天佑,〈論沈約的史學思想〉,《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2003年4月,頁32-39。
羅運治,〈魏晉南北朝史學蓬勃發展因素的探討〉,《淡江史學》,1999年第10期,頁46-52。new window
譚其驤,〈補陳書疆域志(一)〉,《禹貢半月刊》,第5卷第6期,1936年5月,頁7-18。
譚其驤,〈補陳書疆域志(二)〉,《禹貢半月刊》,第5卷第10期,1936年7月,頁3-31。
譚其驤,〈《梁書.元帝記》勘誤一則〉,《學術研究》,2006第6期,頁146。
嚴耕望,〈梁書盧陵王續奪譌〉,《大陸雜誌》,第13卷第2期,1956年7月,頁66。
顧頡剛、童書業,〈漢代以前中國人的世界觀念與域外交通的故事〉,《禹貢半月刊》,第5卷第3、4期合刊,頁267-290。

四、學位論文
方碧玉,〈東晉南北朝世族家庭教育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5年6月,307頁。new window
王若嫻,〈梁武帝蕭衍與梁代文風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4年6月,357頁。new window
王淑嫻,〈蕭子顯與《南齊書》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87年7月,188頁。
安贊淳,〈初唐史學家文論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年6月,171頁。
吳瑞秀,〈清末各省官書局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8年1月,262頁。
吳欣茹,〈沈約學術成就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年6月,170頁。
邱炫煜,〈中國中古時期與南海諸國之關係與認識──以正史記載為中心的考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7月,401頁。new window
林祁乾,〈陳書本紀校注〉,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年6月,246頁。
林素珍,〈魏晉南北朝家訓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3年6月,291頁。new window
林淑玲,〈陸心源及其《皕宋樓藏書志》史部宋刊本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0年12月,348頁。new window
柯金木,〈唐人史鑒意識之探析〉,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5年6月,210頁。new window
洪文琪,〈姚察父子修撰《梁、陳》二書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4年12月,185頁。
耿慶梅,〈梁書本紀校注〉,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0年6月。
莊宇清,〈史記三代周秦諸〈表〉研究〉,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歷史系碩士論文,民94年6月。
陳金城,〈劉知幾及其《史通》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4年6月,199頁。
許東海,〈永明體之研究──以沈約文論及其作品為主〉,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0年12月,384頁。new window
梁承德,〈沈約及其作品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民80年6月,頁219。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轉變及其特色--以雜傳為範圍所作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59年,352頁。new window
楊惠如,〈經世鑒戒--魏晉南北朝史學教育〉,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93年6月,177頁。
楊俊峰,〈南朝末年士人的處境及其北遷問題〉,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0月,144頁。
趙惠芬,〈二十四史版本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0年12月,385頁。new window
蔡琳琳,〈劉勰《文心雕龍.史傳》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6月,180頁。
蔡禎恩,〈沈約《宋書》之文學及其史觀研究〉,嘉義:嘉義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7年6月,148頁。
劉慧珠,〈齊梁竟陵八友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1年6月,307頁。
蘇博群,〈《梁書》、《陳書》修纂之研究〉,台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7年6月,117頁。

五、外文論著
(日)川谷道雄,《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京都:日本學術振興會,1988年3月。
(日)內藤虎次郎,《支那史學史》,東京:清水弘文堂書房,昭和42年3月。
(日)吉川忠夫,〈沈約の傳紀上とその生活〉,收錄《日本東海大學文學部紀要》,11期,1996年。
(日)越智重明,〈沈約と宋書〉,收在氏著《魏晉南朝の人と社會》東京:研文社,1985年3月。
(日)稻葉一郎,《中國の歷史思想》,東京:創文社,1999年3月。

六、叢刊檢索及工具書
方詩銘、方小芬編著,《中國史歷日和中西歷日對照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刷。
北京圖書館,《北京圖書館珍藏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年4月。
徐德明、吳平主編,《清代學術筆記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刷,全70冊。
賈貴榮輯成,《日本藏漢籍善本書志書目集成》,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全4冊。
賈貴榮、殷夢霞輯,《疑年錄集成》,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9月,全8冊。
傅璇宗主編,《中國古典散文基礎文庫.史傳卷》,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傅璇宗主編,《中國古典散文基礎文庫.序跋卷》,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國家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序跋集錄》,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民82,全四冊。
編輯委員會,《新編叢書集成》,台北:新文豐書局,民74年1月,全120冊。
編輯委員會,《北京圖書館古籍珍夲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全120冊。
編輯委員會,《續編叢書集成》,台北:新文豐書局,民78年7月,全280冊。
編輯委員會,《文淵閣四庫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5年3月,1500冊。
編輯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8月。
編輯委員會,《三編叢書集成》,台北:新文豐書局,民86年3月,全100冊。
編輯委員會,《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全300冊。
編輯委員會,《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2月,全310冊。
編輯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編輯委員會,《廿五史補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3月。
編輯委員會,《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編輯委員會,《文津閣四庫全書提要匯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1月,全5冊。
(日)荒井秀夫,《尊經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錄》,東京:千代田株式會社ゆまに書房,平成10年3月。
(日)京都大學,《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漢籍目錄》,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昭和54年3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