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盛唐詩用《詩》研究
作者:劉月卿
作者(外文):LIU,YUEH-CHI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晉龍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詩經》用《詩》經學唐詩盛唐傳播Confucian Classicsthe Classics of PoemsUsing PoemsTang PoetryPrime Tang DynastyDissemin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本文乃從《詩經》傳播層面觀察盛唐十位具代表性詩家詩作用《詩》實況。蓋經學研究實乃具備「傳經」、「解經」與「用經」三面向,唯綜觀傳統經學研究,以《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所收錄「詩經學」著作觀察,則絕大部分著作,落實在「解經」研究層面上,極少部分從事「傳經」研究。至於「用經」研究著作,則幾近闕如。論到經籍,在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前的周朝,即是王官弟子學習教材;到孔子弟子有「精通六藝」者,「六經」遂成為儒家經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置「五經」博士,「五經」因成「利祿之途」,天下士子共逐之;唐代隋興,以科舉取士,儒家經典「五經」,仍是唐代學校教育與科舉考試主要內容,舉業士子所共學;而自朱熹合《論語》、《孟子》與《禮記》之〈大學〉、〈中庸〉為「四書」,「四書」參與明、清科舉考試,《五經》成《十三經》,儒家經典油然天下儒生所同習。千百年來,中國讀書人「朝於斯,暮於斯」,口舌心間之共同素養,是《四書》、《五經》、《十三經》的儒家經典。「經書」成「聖賢書」,既是中國讀書人的共同記憶,行文作對,「引經據典」,本是理所當然;唯其理所當然,遂成無所研究之緣由。而事實,在中國知識分子的創作中,對「經書」的接受與傳播,雖是自然而然,並非意味「經書」傳播議題,不具備研究價值;反而在傳播意識當道的現代,研究「經書」傳播的「用經」現象,正是「顯學」,相信往後必有更多關注,指向此一接軌全球思潮研究範疇。本論文即在此一學術嗅覺下進行研究,期許藉此展現《詩經》傳播在傳統中國的歷史淵源。
「五經」中的《詩經》,是眾人相對孰悉的儒家經典;「唐詩」是中國詩歌的高峰;「盛唐詩」更是高峰中的高峰,兩「詩」間的接受與傳播實況,是本文所意欲關照者,文分七章,第一章 緒論,分研究動機、「用詩」概說、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目的與方法論述;第二章 《詩經》與唐詩,分四部分,包括經學背景、教育科舉、詩學思潮與唐詩「用詩」分析;第三章 張說、張九齡「用詩」實況分析;第四章 王昌齡、孟浩然、王維「用詩」實況分析;第五章 李白、高適、岑參「用詩」實況分析;第六章 杜甫「用詩」實況分析;第七章 結論,分研究成果、意義與價值論述,希望經由《詩經》在盛唐詩中「用詩」實況研究,能為傳統經學研究,挹注新意,以為罕見經學「用經」研究,增添微量研究參考,是本論文寫作的初衷心意。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situation of using the Poems in prime Tang Dynasty from the dissemination perspective of the Poems.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s three-fold: disseminating, interpreting and using the Classics. With the overview of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mple research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interpret the Classics in view of the Classics of Poems included in the Complete Catalogue of the Four Treasures. Little research, however, has been explored from the dissemination aspect. In addition, studies on using Confucian Classics were few and far between. Speaking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before the Confucian time in Chou Dynasty when the education of poetry, writing, rites and music was adopted, the Classics of Poems were the learning materials for children of noble family. It was not until Confucius’ disciples mastered the Six Arts that the Six Classics, the Poems, the Book, the Changes, the Rites, the Music, and the Chun Qiu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became the classics in Confucianism. The Emperor Hanwu banned hundreds of schools of thoughts and paid supreme tribute to Confucianism, thus setting up the Five Classics Doctorate. The books of Poetry, Writing, Changes, Rites and Chun Qiu became the profit-making pathway for all the intellectuals in China. During Tang and Prime Sui Dynasties, government officials were selected throug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Five Classics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were still the main test contents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for the intellectuals to become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addition, Chu Xi compiled the Four Book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Mencius, the Great Learning,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latter two in the Book of Rites), which became the textbooks for test-taker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Five Classics became the Thirteen Classics; the Confucian classics were hence studied by all the intellectuals in China. For the past thousands or hundreds of years,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ve studied the classics day and night. What they had discussed was the Five Classics and the Thirteen Classics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e Classics has become the moral books and common memories for Chinese intellectuals. It is taken for granted that Chinese intellectuals tend to cite famous works while creating, which has been left under-researched. The fact is that the research value should not be discredited in the issues of receiving and disseminating the classics in the creations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who received and disseminated the classics whether knowingly or unknowingly. Instead,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when dissemination awareness is dominant, research on using the Classics in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the Classics from the dissemination perspective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in order to join the bandwagon of the current thoughts of the era. More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the research area in connection with the global thought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such an academic atmosphere with an aim to display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Classic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ical origins.
The Classics of Poems in the Five Classics is relatively familiar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e Tang Poems is the peak of Chinese poetry, and the poems in prime Tang Dynasty are the top of the peak. The situation of reception and dissemination between two kinds of poems is the main focus of the study. The study 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that include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the overview of using the Classics, prior studies, research purpose and methodology. Chapter Two is the Poems and the Tang Poetry,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educational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poetry thoughts, and the analysis of Using Poems in Tang Poetry. Chapter Three is the analysis of Using Poem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hang Yue and Chang Jiu-ling. Chapter Four is the analysis of Using Poem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Wang Chang-ling, Meng Hao-ran, and Wang Wei. Chapter Five is the analysis of Using Poem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 Po, Kao Shi, and Chen Shen. Chapter Six is the analysis of Using Poem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u Fu. Chapter Seven concludes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significance and value, for the purpose of bringing innova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studi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shedding light on the analysis of Using Poems in the Classics of Poems in Prime Tang Dynasty, and narrowing the gap of the extant literature on using the Classics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for future references.
一、古籍(按作者朝代序)
1.〔春秋〕左丘明:《國語》(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
2.〔西漢〕司馬遷:《史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東漢〕班固:《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8年)
6.〔東漢〕高誘:《戰國策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8.〔魏〕王弼:《周易略例》(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樓宇烈《王弼集校釋》本)
9.〔魏〕王弼:《老子道德真經》(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10.〔魏〕何晏:《論語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西晉﹞陳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12.〔西晉〕郭象:《爾雅注疏》(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13.〔西晉〕郭象:《莊子注》(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14.〔西晉〕摯虞著,張鵬一校補:《文章流別志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叢書集成續編》本)
15.〔東晉〕陶潛:《陶淵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本)
16.〔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7年)
17.﹝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18.〔南朝梁〕蕭統:《昭明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19.〔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0.〔南朝梁〕鍾嶸:《詩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1.〔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2.〔唐〕唐玄宗:《孝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23.〔唐〕唐玄宗:《唐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唐〕吳競:《貞觀政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4.〔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5.〔唐〕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26.〔唐〕孔穎達:《周禮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27.〔唐〕孔穎達:《儀禮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28.〔唐〕孔穎達:《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29.〔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30.〔唐〕魏徵:《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1.﹝唐﹞房玄齡:《晉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2.〔唐〕李百藥:《北齊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3.〔唐〕令狐德棻:《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4.〔唐〕歐陽詢:《藝文類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5.〔唐〕杜佑:《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6.〔唐〕王勃:《王子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廣編本)
37.〔唐〕盧照鄰、楊炯:《盧照鄰集‧楊炯集》(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38.〔清〕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9.〔唐〕李嶠:《李嶠雜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域外漢籍珍本文庫本)
40.〔唐〕陳子昂:《陳柏玉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本)
41.〔唐〕陳子昂:《新校陳子昂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42.〔唐〕張說:《張燕公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43.〔唐〕張九齡:《曲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44.〔唐〕張九齡:《唐丞相張文獻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四部叢刊續編》本)
45.〔唐〕權德輿:《權載之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46.〔唐〕高適:《高常侍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47.〔唐〕王昌齡:《詩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陳學士《吟窗雜錄》本)
48.〔唐〕孟浩然:《孟浩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9.〔唐〕韓愈:《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50.〔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51.〔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文淵閣
52.〔唐〕李賀:《李長吉歌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3.〔唐〕元結:《次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4.〔唐〕李翱:《李文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5.〔唐〕成伯璵:《毛詩指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6.〔唐〕賈島:《二南密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57.〔唐〕劉肅:《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58.〔唐〕沈亞之:《沈下賢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9.〔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文淵閣《四部叢刊》陳允吉校點本)
60.〔唐〕孟棨:《本事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61.〔唐〕殷璠:《河嶽英靈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2.〔唐〕許敬宗等《翰林學士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63.〔唐〕崔融《珠英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64.〔唐〕殷璠《單陽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65.〔唐〕殷璠《河嶽英靈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66.〔唐〕芮挺章《國秀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67.唐〔唐〕元結《箧中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68.〔唐〕李康成《玉臺後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69.〔唐〕令狐楚《御覽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70.唐〔唐〕高仲武《中興間氣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71.〔唐〕姚合《極玄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72.〔唐〕佚名《搜玉小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73.﹝唐﹞皎然:《詩式》(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何文煥《歷代詩話》本)
74.﹝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何文煥《歷代詩話》本)
75.﹝唐﹞司空圖:《司空表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初編》本)
76.﹝唐﹞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
77.〔唐〕康駢:《劇談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8.〔唐〕薛用弱:《集異記》(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
79.〔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0.〔後蜀〕韋莊《又玄集》(臺北:文史哲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81.〔後蜀〕韋縠《才調集》(臺北:文史哲版社,1999年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本)
82.〔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3.〔宋〕李昉等:《太平廣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4.〔宋〕王欽若等:《冊府元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5.〔宋〕李昉等:《文苑英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6.〔宋〕王溥:《唐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7.〔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華正書局,1976年《資治通鑑隋唐之際》本)
88.〔宋〕歐陽脩:《新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89.〔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
90.〔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91.〔宋〕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2.〔宋〕計有功:《唐詩紀事》(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93.〔宋〕歐陽修:《六一詞》《欽定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四庫全書》本)
94.〔宋〕王安石:《唐百家詩選》(臺北:臺灣商務書印館,1968年)
95.〔宋〕蘇軾:《蘇東坡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86年)
96.〔宋〕蘇軾:《東坡題跋》(臺北:廣文書局,1986年)
97.〔宋〕黃庭堅:《山谷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98.〔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四部叢刊續編》本)
99.〔宋〕張舜民:《畫墁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00.〔宋〕陳應行:《吟窗雜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01.〔宋〕王洙:《杜工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
102.〔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年)
103.〔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華正書局,1977年)
104.〔宋〕洪邁:《容齋隨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05.〔宋〕洪邁:《唐人萬首絕句》(臺北:臺灣商務書印館,1968年)
106.〔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何文煥《歷代詩話》本)
107.〔宋〕嚴羽:《滄浪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何文煥《歷代詩話》本)
108.〔宋〕吳聿:《觀林詩話》(臺北:藝文出版社, 1983年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本)
109.〔宋〕葉適:《習學記言》(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110.〔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中華書局,1985年)
111.〔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2.〔宋〕葛立方:《韻語陽秋》(臺北:中華書局,1985年)
113.〔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14.〔宋〕朱弁:《風月堂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5.〔宋〕陳巖肖:《庚溪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6.〔金〕元好問:《遺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7.〔元〕方回:《瀛奎律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8.〔元〕方回《桐江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9.〔明〕胡應麟:《詩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20.〔明〕胡震亨:《唐音癸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21.〔明〕高棅:《唐詩品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22.〔明〕王嗣奭:《杜臆》(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123.〔明〕王世貞:《藝苑卮言》(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本)
124.〔明〕陸時雍:《詩鏡總論》(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本)
125.〔明〕陸時雍:《唐詩鏡》(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26.〔明〕徐世溥:《榆溪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127.〔明〕謝榛:《四溟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本)
128.〔明〕楊慎:《升庵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本)
129.〔明〕李東陽:《麓堂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本)
130.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131.〔清〕王夫之:《薑齋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 1972年丁福保《清詩話》本)
132.〔清〕顧炎武:《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33.〔清〕王士禛:《香祖筆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4.〔清〕紀昀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135.朱學勤:《四庫簡明目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朱修伯批本)
136.〔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137.〔清〕郝玉麟:《廣東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8.﹝清﹞朱鶴齡:《愚庵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9.〔清〕董誥:《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40.〔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41.〔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42.〔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局,1994年)
143.[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144.〔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1975年)
145.[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
146.〔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四部備要》本)
147.〔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漢京文化出版社,2004年)
148.〔清〕皮錫瑞:《尚書大傳書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149.〔清〕清聖祖:《御定全唐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50.〔清〕清聖祖:《全唐詩》(臺南:平平出版社,1985年)
151.〔清〕永瑢等:《御選唐宋詩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52.王重民等:《全唐詩補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153.〔清〕金聖嘆:《金聖嘆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154.〔清〕梁章鉅:《退庵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155.〔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8年)
156.〔清〕陳沆:《詩比興箋》(臺北:藝文印書局,1970年)
157.〔清〕沈德潛:《唐詩別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158.〔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159.〔清〕沈德潛:《古詩源》(臺北:中華書局,2000年)
160.〔清〕徐松:《登科考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161.〔清〕錢謙益:《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本)
162.〔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163.〔清〕劉熙載:《藝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四部刊要》本)
164.〔清〕洪亮吉:《江北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65.〔清〕黃雲鶴:《群經引詩大旨》(北京:北京中出版社,2000年《四庫未收書輯刊》本)
166.〔清〕阮元:《詩書古訓》(北京:中華局,1985年)
167.〔清〕崔述:《讀風偶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68.〔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169.〔清〕張度:《說文補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70.〔清〕勞孝輿:《春秋詩話》(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171.〔清〕焦循:《易餘籥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9198年《叢書集成續編》本)
172.〔清〕王士禎:《帶經堂詩話》(臺北:清流出版社,1975年)
173.〔清〕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李永祥《唐人萬首絕句選校注》本)
174.〔清〕施補華:《峴傭說詩》(臺北:藝文印書局,1965年丁福保《清詩話》本)
175.〔清〕周容:《春酒堂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郭紹虞《清詩話續編》本)
176.〔清〕吳喬:《圍爐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郭紹虞《清詩話續編》本)
177.〔清〕溫汝適:《曲江集考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四部叢刊續編》之《唐丞相張文獻集》本)
178.〔清〕賀貽孫:《詩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郭紹虞《清詩話續編》本)
179.〔清〕朱庭珍:《筱園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郭紹虞《清詩話續編》本)
180.〔清〕方東樹:《昭昧詹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郭紹虞《清詩話續編》本)
181.〔清〕張潛:《讀書堂杜工部詩集註解》(臺北:大通書局,1974年)
182.〔清〕錢謙益:《杜詩錢注》(臺北:世界書局,1969年)
183.〔清〕包世臣:《藝舟雙楫》(北京:商務印書館,1935年)
184.〔清〕方廷珪:《增訂昭明文選集成詳註》(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年)
185.〔清〕郝玉麟:《廣東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86.〔清〕溫汝適:《曲江集考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四部叢刊續編》本)
187.〔清〕黃汝成:《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88.〔清〕趙松谷:《王右丞集箋注》(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189.〔清〕王琦:《李太白全集》(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190.〔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91.〔清〕楊倫:《杜詩鏡詮》(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192.〔清〕馮浩:《玉谿生詩詳注》(臺北:華正書局,1977年)
193.〔清〕馮集梧:《樊川詩集注》(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二、近現代專著
(一)詩經學專著(按作者姓氏筆劃序)
1.王妍:《經學以前的《詩經》》(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
2.王淑娟:《韓詩外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王靖献《鐘與鼓——〈詩經〉的套語及其創作方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4.白川靜著、杜正勝譯:《詩經的世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年)
5.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頂淵出版社,2001年)
6.朱自清:《朱自清說詩》(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
7.朱自清:《朱自清講詩》(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8.朱金發:《先秦詩經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9.朱孟庭:《清代詩經的文學闡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10.向熹:《詩經語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李山:《詩經的文化精神》(北京:東方民出版社, 1997年)
12.佘正松:《《詩經》的接受與影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3.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14.林晉士師:《來自遠古的情感密碼:詩經的第一堂課》(臺北:圓神出版社,2008年)
15.林葉連:《中國歷代詩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16.汪祚民:《詩經文學闡釋史(先秦--隋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林慶彰:《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18.周滿江:《詩經》(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19.洪湛侯:《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
20.徐復觀:《中國詩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21.徐英:《詩經學纂要》(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22.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
23.夏傳才:《詩經語言藝術新編》(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年)
24.夏傳才:《二十世紀詩經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25.夏傳才、董治安:《詩經要籍提要》(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26.夏傳才:《詩經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書局,2007年)
27.黃忠慎:《宋代《詩經》學探析:以歐陽修、蘇軾等六家為中心的考察》(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28.黃忠慎:《南宋三家詩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29.黃振民:《詩經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2年)
30.黃震雲:《先秦詩經學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
31.胡樸安:《詩經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32.張啟成:《詩經研究史論稿》(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33.張啟成:《詩經入門》(貴陽:貴州出版社,1997年)
34.陳文采《清末民初《詩經》學史論》(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35.郭萬金:《偉大傳統:詩經二十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
36.聞一多:《詩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37.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西安:西安人民出版社,2005年)
38.趙沛霖:《現代學術文化思潮與詩經研究──二十世紀詩經研究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39.劉立志:《漢代《詩經》學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40.劉立志:《《詩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41.劉毓慶:《從經學到文學--明代《詩經》學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42.譚德興:《宋代《詩經》學研究》(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
43.馬銀琴:《兩周詩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44.黃震雲:《先秦詩經學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
45.張啟成:《詩經入門》(貴陽:貴州出版社,1997年)
46.傅道彬:《《詩》外詩論箋》(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47.裴普賢:《詩經研讀指導》(臺北:東大出版社,1977年)
48.裴普賢:《詩經評註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49.蘇雪林:《詩經雜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50.謝无量:《詩經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51.謝建忠:《《毛詩》及其經學闡釋對唐詩的影響》(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二)用《詩》專著(按作者姓氏筆劃序)
1.王秀臣:《三禮用詩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2.毛振華:《左傳賦詩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朱寄川:《《說文解字》引《詩》考異》(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4.何志華、陳雄根:《先秦兩漢典籍引《詩經》資料彙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5.林志明:《西周用詩考》(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
6.夏鐵生:《左傳國語引詩之研究》(臺北:夏鐵生,1966年)
7.曾勤良:《左傳賦詩引詩之詩教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8.張素卿:《左傳稱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年)
9.楊向時:《左傳賦詩引詩考》(臺北:中華叢書編輯委員會,1972年)


(三)唐詩相關專著(按作者姓氏筆畫序)
1.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五十家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王重民等:《全唐詩外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3.方瑜:《唐詩形成的研究》(臺北:牧童出版社,1975年)
4.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唐代詩學》(臺北:正中書局,1973年)
5.西北師範學院中文系:《唐代邊塞詩研究論文選粹》(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8年)
6.朱金城:《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7.余冠英:《唐詩選》(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8.李國勝:《王昌齡詩校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
9.李景白:《孟浩然詩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70年)
10.李建崑:《賈島詩集注》(臺北:里仁書局,1970年)
11.李永祥:《唐人萬首選絕句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12.阮廷瑜:《高常侍詩校注》(臺北:中華叢書,1965年)
13.邱燮友:《孟郊詩集校注》(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14.邱燮友:《新譯唐詩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1972年)
15.林于弘:《初唐前期詩歌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16.林庚:《唐詩綜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17.吳在慶:《唐代文士的生活心態與文學》(合肥:黃山書社,2006)
18.柳無忌:《全唐詩精華》(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19.陳鐵民:《岑參集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四部刊要》本)
20.孫望:《新校元次山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21.孫桂平:《唐人選唐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版社,1999年)
22.許總:《唐詩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23.許總:《杜詩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
24.高步瀛:《唐宋詩舉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5.翁麗雪:《唐詩二十講》(臺北:里仁出版社,2011年)
26.陶文鵬:《盛唐山水田園詩賞析》(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27.陳坤祥:《唐人論唐詩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1983年)
28.陳鐵民:《岑參集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四部刊要》本)
29.陳貽焮:《唐詩論叢》(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30.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上海知識出版社,1990年)
31.張步雲:《唐代詩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
32.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33.黃剛:《邊塞詩論稿》(合肥:黃山書社,1996年)
34.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35.葉蔥奇:《李賀詩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36.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注》(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37.蔡守湘:《歷代詩話論詩經楚辭》(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
38.劉開陽:《唐詩通論》(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39.錢仲聯:《韓昌黎詩繫年集釋》(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40.瞿蛻園:《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41.羅宗強:《唐詩小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年1987)
42.蘇雪林:《唐詩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70年)
43.聞一多:《唐詩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4)
44.蘇珊玉:《盛唐邊塞詩的審美特質》(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45.龔勤:《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四)唐詩家相關專著(按作者姓氏筆畫序)
1.中華書局編輯:《杜甫研究論文集(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2.史墨卿:《岑參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3.汪中:《杜甫》(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7年)
4.李白研究學會:《李白研究論叢》(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5.金啟華:《杜甫詩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6.周勳初:《李白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7.周紹賢:《論李杜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5年)
8.高明:《張九齡》(臺北:錦繡出版社,1992年《唐詩欣賞》本)
9.夏敬觀:《李太白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10.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11.黃麗容:《李白色彩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12.陳必正:《王昌齡詩論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13.陳鐵民:《王維新論》(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2001年)
14.陳敬介:《李白詩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15.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16.蔡振念:《高適詩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17.劉中和:《杜詩研究》(臺北:益智書局,1986年)
18.劉遠智:《陳子昂及其感遇詩研究》(臺北:益智書局,1986年)
19.韓理洲:《陳子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0.柳晟俊:《王維詩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21.師長泰:《王維研究第一輯》(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
22.蕭繼宗師:《孟浩然詩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五)其他專著(按作者姓氏筆畫序)
1.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2.丁福保:《清詩話》(臺北:藝文書局,1965年)
3.王寅:《什麼是認知語言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4.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5.王國維:《人間詞話》(臺北:里仁出版社,1994年)
6.王道成:《科舉史話》(北京:中華書局,年1988)
7.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經聯出版社,1986年)
8.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9.朱光潛:《詩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0.朱自清:《經典常談》(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11.李宗為:《唐人傳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2.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13.沈兼士:《中國考試制度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14.林辰:《古代小說概論》(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年)
15.林慶彰:《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16.林慶彰:《清代揚州學術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17.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18.洪蘭:《見人見智》(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19.胡適:《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0.張健:《王士禎絕句三十首箋證》(臺北:文哲出版社,1994年)
21.黃壽祺:《周易譯註》(臺北:頂淵出版社,2000年《四部刊要》本)
22.黃忠天師:《周易程傳註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
23.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24.陶文鵬:《詩歌史話》(臺北:國家出社,2004年)
25.黃凱:《文心雕龍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6.陳慶輝:《中國詩學》(臺北:文哲出版社,1994年)
27.陳尚君:《唐代文學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28.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29.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30.傅樂成:《中國通史》(臺北:弘揚圖書有限公司,2009年)
31.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32.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33.郭紹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4.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35.楊牧:《失去的樂土》(臺北:洪範書局,2004年)
36.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37.葉國良等:《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38.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39.葉程義:《漢魏石刻文學考釋》(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40.董治安:《先秦文獻與先秦文學》(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41.聞一多:《神話與詩》(臺中:藍燈出版社,1975年)
42.聞一多:《聞一多全集》(北京: 三聯書店,1982年)
43.逯欽立:《先秦漢魏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44.費振剛:《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45.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6.鄭洪:《中華姓氏通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47.劉大杰:《中國文學發達史》(臺北:華正書局,2002年)
48.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年)
49.簡博賢:《今存三國兩晉經學遺籍考》(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5年)
50.聶石樵:《唐代文學史》(臺北:華正書局,2002年)
51. 顧頡剛:《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52.龔鵬程:《中國文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七)翻譯專著(按作者漢譯姓氏筆畫序)
1.〔美〕史提夫羅傑(Steven Roger Fischer):《閱讀的歷史》(臺北:博雅書屋有限公司,2009年)
2.〔日〕平岡武夫:《唐代的詩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日〕平岡武夫:《唐代的詩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日〕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臺北:廣文書局,2000年)
5.〔日〕安井小太郎著,連清吉、林慶彰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6.〔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賈晉華譯:《初唐詩》(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7.〔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賈晉華譯:《盛唐詩》(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
8.〔美〕高友工著,梅祖麟譯:《唐詩的魅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
9.〔日〕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彙校彙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盧盛江校考本)


三、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按發表時間序)
1.譚顯宗:《唐詩四論》(北京: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2.曾香綾:《《詩經》成語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3.馮一鳴:《西漢用《詩》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4.杜明明:《杜詩對中庸思想的奉守及其詩論和創作》(蘭州:西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5.曾小夢:《先秦典籍引《詩》考論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6.李金坤:《《風》《騷》詩脈傳承論--兼論《毛詩正義》經學話語對唐人詩心之激發》(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7.周睿:《張說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8.李園:《孟浩然及其詩歌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9.應曉琴:《唐代邊塞詩綜論》(南京: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10.謝建忠:《《毛詩》及其經學闡釋對唐詩的影響》,(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11.顧建國:《張九齡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12.佘正松:《中國邊塞詩史論(先秦至隋唐)》(成都: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13.邱昌員:《詩與唐代文言小說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14.許連軍:《皎然《詩式》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15.侯美珍:《晚明詩經學評點之學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16.林文禾:《清末民初詩經學史論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17.楊晉龍師:《明代詩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18.林奉仙:《詩經學興詩研究》(臺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19.林葉連:《中國歷代《詩經》學》(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20.黃忠慎:《宋代之詩經學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二)碩士論文(按發表時間序)
1.陳曉燕:《漢魏六朝賦引《詩》研究》(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2.陳曉燕:《漢魏六朝賦引《詩》研究》(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3.肖奕希:《《水經注》引詩考論》(成都: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4.馬麗梅:《蘇軾詩用典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5.朱珍珍:《《漢書》引《詩》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6.趙魯靈:《《左傳》「引詩」的篇章銜接分析》(杭州: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韓囡:《《太平御覽》引《詩》考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7.黃曉芳:《詩入史傳研究》(西安:陝西師範碩士論文,2012年。
8.王豔:《漢初子書引《詩》考》(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9.陳曦:《漢賦引《詩》考》(哈爾濱: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10.宇迪:《詮釋學視域下的《荀子》引《詩》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11.齊文英:《《孟子》《荀子》引《詩》、說《詩》比較研究》(長沙:長沙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12.黃皓杏:《《韓詩外傳》引《詩》說理研究》(臺中: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13.曾建華:《《左傳》用詩淵源考辨》(南寧: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14.洪暉:《先秦諸子引《詩》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15.袁芬:《《文心雕龍》引《經》書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16.朱明明:《對中庸思想的奉守及其詩論和創作》(蘭州: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17.張嘉芳:《韓愈詩文與《詩經》關係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18.趙巍:《從《史記》看司馬遷的《詩》學觀(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19.劉月卿:《高中國文融入式經典教學研究-以95暫綱之四十篇文言選文及相關篇章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0.朱聞宇:《《左傳》「君子曰」引《詩》考論》(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21.童春華:《《說文解字》引《詩》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22.王昭粲:《《文心雕龍》稱引《詩經》考論》(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23.李曉娟:《司馬遷的《詩》學觀》(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24.蔡玉惠:《《詩經》與初唐詩作關係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9年)。
25.劉娟:《周代禮樂文化與《詩經》的編訂》(開封: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26.羅健蔚:《鄭玄《三禮注》說《詩》引《詩》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7.葉秀娟:《《詩經》與元白詩作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8.鄭雅婷:《王逸《楚辭章句》引《詩》研究》(臺北: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9.高燕:《清代高郵王氏研究《詩經》語言的成就與方法》(揚州: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30.梁鳳居:《《段注》校引《詩》《傳》《箋》評議》(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31.陳英立:《《荀子》用《詩》考論》(哈爾濱:黑龍江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32.呂蒙:《北魏碑刻引用《詩經》研究》(蘭州: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33.劉永峰:《李善《文選注》引詩考》(蘭州: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34.艾海青:《《左傳》引《詩》研究》(南寧:廣西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35.孫敏:《《左傳》、《國語》賦詩、引詩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36.林柏儀:《王維詩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37.朱國祥:《《說文解字》書證引《詩》考》(湘潭:湘潭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38.鄭靖暄:《先秦稱《詩》及其《詩經》詮釋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39.繆愛紅:《《左傳》用詩與春秋時期思維的理性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40.房瑞麗:《《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詩論》與《詩經》研究》(鄭州: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41.葉保宜:《從「風格語言學」賞析《三國演義》中所引詩詞;以有題目的作品為範疇》(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碩士學位班論文,2003年)。
42.趙桂玲:《《論語》引《詩》芻議》(瀋陽:遼寧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43.王志弘:《孟荀「引詩論證」之比較研究》(南投: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44.徐華中:《張九齡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學院碩士論文,1982年)。





四、學術論文
(一)詩經學論文(按發表時間序)
1.楊晉龍師:〈伊斯蘭學者與儒家的交流:論穆斯林四大著譯家的《詩經》應用〉(中研院文哲所「文化交流與關照想像:中國文哲所的多元視角」,2016年12月)
2.楊晉龍師:〈明清經學關聯性的一種考察--論清代官編《詩經》專著徵引名人的詮解及其他〉(中央大學「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III」學術研討會,2016年10月)
3.陳柏言:〈《論語》的學《詩》與引《詩》--以「語錄」與「詩用」為進路〉,《有鳳初鳴年刊》第10期(2015年11月),頁13-2。
4.楊晉龍師:〈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當代儒學研究》第21期(2015年12月),頁27-29、31-85。
5.楊晉龍師:〈民國肇建前新竹地區鸞書使用《詩經》表現探論〉,《清華中文學報》第13期(2015年06月),頁107-152。
6.楊晉龍師:〈臺灣地區光復前基督徒的儒家經學傳播一斑-─李春生著作中的詩經學訊息──〉,《文與哲研》第24期(2014年6月),頁155-192。
7.楊晉龍師:〈臺灣光復前竹塹地區詩文應用《詩經》探論--以現存古典詩集和鸞書為對象的觀察〉,《東吳中文學報》第28期(2014年11月),頁271-306。
8.黃婷:《《藝文類聚》所引《詩經》的學術價值》,《中國典籍與文化》第91期(2014年),頁11-16。
9.楊晉龍師:〈穆斯林學者王岱輿著作引述及應用經書探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3期(2013年9月),頁173-216。
10.楊晉龍師:〈民國肇建前新竹地區鸞書引述《詩傳》表現探論與傳播〉
(中央大學中文系,2013年10月《2013年「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學術研討會》),頁1-28。
11.楊晉龍師:〈論《埤雅》及其在宋代《詩經》專著的傳播〉,《中國學術年刊》第35-1期(2013年3月),頁25-61。
12.黃忠慎:〈理解、運用與解釋:析論孔孟荀在《詩經》學史上的貢獻與意義〉,《東吳中文學報》,第25期(2013年5月),頁1-29。
13.韓囡:《《太平御覽》引《詩》考論》,《語文知識》第1期(2012年),頁70-72。
14.謝春聘:〈論語一書引詩論詩之探討〉,《通識教育學報》第2期(2012年6月),頁62-81。
15.楊晉龍師:〈詩經學之刪詩問題述評〉,《2011年儒學與語言學術研討會》,臺北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11年6月),頁1-18。
16.楊晉龍師:〈陳奐及《詩傳》的評論與傳播〉《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9期(2011年9月),頁146-186。
17.林苹:〈孟子引論《詩》之研究〉,《福建商業高等專科校學報》第1期(2011年2月),頁100-103。
18.趙新:〈論學庸的引詩用詩-《大學》與《中庸》血脈關係的新探討〉,《孝感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2010年1月),頁77-82。
19.楊晉龍師:〈經學對通俗文學的滲透──論《西遊記》的「引經據典」〉,《漢學研究》第28期(2010年9月),頁63-97。
20.楊晉龍師:〈論清代臺灣詩經學的研究方法及其可能性之探討〉,《中國哲學》第26輯(2010年7月),頁29-78。
21.葛立斌:〈戰國出土文獻稱引《詩》條綴〉,《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09年2月),頁75-80。
22.楊晉龍師:〈經學與基督教:明清專著中的西學概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第五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99-438。
23.楊晉龍師:〈明代學者〈秦風.蒹葭〉詮釋析論──明代詩經學史研究的進一步探討〉,《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5期(2008年9月),頁1-46。
24.楊晉龍師:〈「兩岸比較詩經學」前論:二十世紀五O年代後臺灣學者對〈秦風.蒹葭〉的詮釋〉,《中國詮釋學》第5輯(2008年3月),頁117-162。
25.楊晉龍師:〈「《詩經》的形成與流傳」研究初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11月林慶彰等編《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頁121-189。
26.郭持華:〈從《詩》的早期傳播看《詩》的經典化〉,《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27卷第4期(2006年7月),頁27-32。
27.劉芳:〈孟子論《詩》的政教色彩及其原因〉,《江寧行政學院學報》,第5期(2008年),頁174-178。
28.楊晉龍師:〈明代詩經學論著運用佛典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6月林明德、黃文吉主編《臺灣學術新視野:經學之部》),頁126-169。
29.鄭傑文:〈先秦《詩》學觀與《詩》學系統〉,《文學評論》第6期(2007年),頁1-14。
30.林崗:〈論引詩〉《文藝理論研究》,第4期(2007年),頁43-49。
31.簡澤峰:〈《荀子》引《詩》用《詩》及其相關問題〉,《興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6年6月),頁265-29。
32.江瀚:〈先秦用詩與儒家論詩〉,《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第11卷第3期(2006年6月),頁71-77。
33.葉文舉:〈從孔、孟、荀引詩、說詩看儒家《詩》的經學化進程〉,《東疆學刊》第23卷第2期(2006年4月),頁31-36。
34.林政華:〈《詩經》成語研究〉,《臺北師專學報》第10期(1983年6月),頁105-132。
35.艾春明:〈《韓詩外傳》解詩說〉,《遼東學院學報》第6期(2006年12月),頁47-52。
36.馬瑜:〈從劉向著作引詩看劉向的《詩》學觀〉,《雁北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6年2月),頁60-63。
37.蔣方:《唐人引《詩》之考察》,《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9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85-91。
38.黃文熙:春秋時代稱〈《詩》之風對孔子「詩教」的影響〉,《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2005年12月),頁101-103。
39.潘秀玲:〈《世說新語》中的《詩經》〉,《中華技術學院學報》第30期(2004年6月),頁15-31。
40.楊晉龍師:〈詩經學研究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5月林慶彰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頁91-159。
41.馬銀琴:〈西周早期的儀式樂歌與周康王時期代詩文本的第一次結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詩經研究叢刊二》),頁1-54。
42.楊晉龍師:〈《經傳釋詞》內《詩經》條目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祁威龍,林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頁677-717。
43.楊晉龍師:〈《文昌化書》內《詩經》資料研究〉,(張家界:中國詩經學會,2001年8月《第五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
44.林宜均:〈論荀卿之實用文學觀--以其引詩及創作為例〉,《輔仁國文學報》,第17期(2001年11月),頁33-54。
45.楊晉龍師:〈《經傳釋詞》內《詩經》條目析論〉,(揚州大學人文學院,2000年04月《清代揚州學派學術研究會》)
46.王兆鵬:〈傳播與接受:文學史研究的另兩個維度〉,《江海學刊》第3期(1998年)。
47.鄭毓瑜:〈重複短語與風土譬喻──從詩經「原有……隰有……」、「南有……」重複短語談起〉,《漢學研究集刊》第39卷第1期(2008年3月),頁1-29。
48.林葉連:〈劉向《列女傳》與《詩經》的對應關係研究〉,《漢學研究集刊》第7期(2008年12月),頁1-42。
49.林正義:〈孔子對《詩》的詮釋方法〉,《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評論》第35期(2004年),頁105-154。
50.張振龍:〈曹操引用《詩經》的文學史價值〉,《江漢論壇》第36卷第4期(2011年),頁117-121。
51.鄧聲國:〈《周禮注》引《詩》探析〉,《書目季刊》第36卷第4期(2003年),頁91-105。
52.劉家幸:〈曹孟德樂府詩中的《詩經》淵源研究〉,《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4期(2008年),頁67-90。
53.韋運韜:〈曹操對四言詩的繼承與創新〉,《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第132期(2008年),頁92-96。
54.何求斌:〈古詩今用 不拘一格--析金庸小說引詩的出格處〉,《中文》第11期(2005年),頁46-50。
55.劉生良:〈春秋賦詩:《詩》之傳播接受史上的獨特景觀〉,(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第五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9。
56.夏傳才:〈詩經學四大公案的現代進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3期(1997年9月),頁17-34。
57.蔡豐村:〈藝文類聚歲時部(上)引詩考〉,《甲工學報》第13期(1996年6月),頁1-20。
58.錢佩文:〈孟子引詩說詩研究〉,《中原學報》第23卷第2期(1995年4月),頁71-79。
59.張美煜:〈荀子引用「詩經」的方式及其涵義〉,《國文學報》第24期(1995年6月),頁111-142。
60.董治安:〈關於戰國時期「詩三百」的流傳〉,《先秦文獻與先秦文學》(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頁52-56。
61.顧頡剛:〈詩經在春秋戰國間的地位〉,《古史辨(第三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頁309-366。
62.曾勤良:〈左傳引詩賦詩解析〉,《國立臺北商專學報》第34期(1990年6月),頁33-78。
63.林耀潾:〈周代言語引詩之詩教意義〉,《東方雜誌》第19卷第3期(1985年9月),頁36-40。
64.林政華:〈《詩經》成語研究〉,《臺北師專學報》第10期(1984年),頁27-36。
65.奚敏芳:〈左傳賦詩引詩之研究〉,《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第10期(1983年6月),頁105-121。
66.夏鐵生:〈左傳國語引詩賦之比較研究〉,《逢甲學報》第14期(1981年11月),頁125-188。
67.翁同文:〈漫談脂硯齋批語引詩〉,《紅樓夢研究專刊》第11期(1974年12),頁44-48。
68.劉克雄:〈據先秦諸子引詩論孔子刪詩之說〉,《孔孟月刊》第10卷第9期(1972年5月),頁21-22。
69.陳建雄:〈說文引詩証義與詩毛氏傳同異考〉,《明志工專學報》第3期(1971年11月),頁129-229。
70.朱廷獻:〈論孟引詩書之探討〉,《孔孟月刊》第10卷第4期(1971年12月),頁16-22。
71.黃振民:〈論古人之賦詩及引詩〉,《師大學報》第15期(1970年6月),頁83-95。
72.張英琴:〈左傳引詩的研究〉,《思與言》第6卷第6期(1969年3月),頁36-40。
73.吳家驥:〈誰人不引詩經?〉,《學粹》第12卷第1期(1969年12月),頁16。
74.余培林:〈群經引詩考〉,《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8號(1964年6月),頁363-458。
75.楊向時:〈左傳引詩考〉,《淡江學報》第3期(1964年11月),頁157-180。
76.趙海金:〈孟子引詩天之方蹶無然泄泄解〉,《大陸雜誌》第18卷第3期(1959年2月),頁32。

(二)唐詩論文(按發表時間序)
1.岳娟:〈唐音的代表-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赤子》第10期(2015年9月),頁61-61。
2.陳美朱:〈《唐宋詩醇》與《唐詩別裁集》之「李杜並稱」比較〉,《成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4年6月),頁251-286。
3.王海樹:〈開元政壇文場元帥 盛唐清澹詩風先導──試析張九齡對對唐詩歌發展的貢獻〉,《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9月),頁1-6。
4.胡明:〈關于唐詩──兼論近百年來的唐詩研究〉,《中國華文教育網》(2014年),頁1-16。
5.熊飛:〈張說文史地位之再認識──寫在《張說集校注》之前〉,《韶關學院學報》,第34卷第11期(2013年11月),頁28-35。
6.薛新萍:〈張說、張九齡「大手筆」考論〉,《蘭州學院學報》,第28卷第2期(2012年4月),頁10-12、132。
7.薛新萍:〈張說「大手筆」考論〉,《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1卷第2期(2012年6月),頁56-58。
8.王紅麗:〈盛唐氣象的分解〉,《淮海工學院學報》第10卷第11期(2012年7月),頁27-29。
9.雒海寧:〈「盛唐氣象」與盛唐邊塞詩〉,《青海大學學報》第33卷第2期(2011年3月),頁80-82、130。
10.雒海寧:〈「盛唐氣象」與盛唐邊塞詩〉,《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2期(2011年5月),頁80-82、130。
11.唐淑莉:〈中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流變〉,《文教資料》第9期(2011年7月),頁10-12。
12.張采民:〈對初唐詩歌革新論的再認識〉,《南京師大學報》第6期(2011年11月),頁128-134。
13.蔡瑜:〈王昌齡的「身境」論-《詩格》析義〉,《漢學研究》第28卷第2期(2010年6月),頁297-325。
14.李晶:〈從《詩經》、《楚辭》到漢賦-山水田園詩在秦漢的醞釀萌芽〉,《北方文學》第5期(2010年7月),頁51-51。
15.劉啟剛:〈盛唐時期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研究〉,《大舞臺》第4期(2010年7月),頁138-139。
16.郭瑞霞:〈論張說在初盛唐詩風轉折中的貢獻〉,《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2010年),頁1-2。
17.朱曉燕:〈王昌齡的邊塞詩與盛唐氣象〉,《現代語文》(2009年1月),頁19-21。
18.許遠賢:〈張九齡研究四題〉,《韶關學院學報》第30卷第2期(2009年2月),頁17-20。
19.鄭雯馨:〈試就郭店簡本〈緇衣〉引《詩》與《論語》探究其作者及相關問題〉,《中國文學研究》第28期(2009年6月),頁37-69。
20.王凡:〈燕國公張說的文學創作探析〉,《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第21卷第2期(2008年4月),頁158-160。
21.楊振旗:〈盛唐山水田園詩初探〉,《現代語文》,第11期(2008年7月),頁32-33。
22.薛天緯:〈高適、岑參與唐詩邊塞詩人的人性內涵〉,《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29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127-133。
23.肖波:〈從建安風骨到盛唐氣象的重要拐點──論陳子昂對建安文學的傳播玉接受〉,《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8年),頁39-43。
24.子規:〈「盛唐氣象」的提出及其內涵〉,《文史雜誌‧文苑漫步》第3期(2008年),頁58-59。
25.查屏球:〈時風、家風與陳子昂風骨精神〉,《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2008年),頁21-27。
26.王初慶:〈由上海博物館所藏「孔子詩論」論孔門詩學〉,《輔仁學誌》第29期(2007年7月),頁1-21。
27.廖瑜:〈聲律與風骨兼備──論張九齡詩歌藝術的盛唐氣象〉,《文學論研究》(2007年5月),頁83-84。
28.廖瑜:〈聲律與風骨兼備──論張九齡詩歌藝術的盛唐氣象〉,《文學理論研究》(2007年5月),頁83-84。
29.廖瑜:〈張九齡詩歌與盛唐氣象──論張九齡詩歌對盛唐一代詩人的影響〉,《紅河學院學報》(2007年6月),頁39-41、47。
30.廖瑜:〈張九齡詩歌與盛唐氣象──論張九齡詩歌對盛唐一代詩人的影響〉,《紅河學院學報》第5卷第3期(2007年6月),頁39-47。
31.許珍:〈論王維山水田園詩〉,《科技信息》,第18期(2007年7月),頁276-276。
32.吳和清:〈今存「唐人選唐詩」為何忽略杜甫詩探源〉,《河南大學學報》第4期(2007年10月),頁1-7。
33.余德:〈盛唐氣象視域下王維心態探究〉,《史教資料》(2007年),頁7-9。
34.曲景毅:〈張說在世名聲消解之原因初探〉,《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第4期(2007年),頁56-62。
35.雒海寧:〈從唐詩看盛唐氣象〉,《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第32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25-128。
36.顧建國:〈初盛唐之際的詩壇格局與張九齡的創作定位〉,《貴州社會科學》第2期(2006年3月),頁130-132、166。
37.王秀芹:〈盛唐氣象的淵源及其開展──從社會思潮看唐詩特質〉,《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4期(2006年4月),頁32-35。
38.許遠賢:〈張九齡:推動盛唐詩發展的關鍵人物〉,《韶關學院學報》(2006年8月),頁7-11。
39.邢蕊傑:〈詩壇過渡的使者──重塑張說蘇頲的詩人身分〉,《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18卷第9期(2006年9月),頁172-175。
40.孟祥光:〈治世之音安以樂──論孟浩然詩中的盛唐氣象〉,《襄陽學院學報》,第27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111-116。
41.曾智安:〈論張說推動盛唐詩歌高潮到來的曲折過程〉,《文學遺產》,第1期(2006年),頁57-65。
42.梁桂芳:〈杜甫與盛唐氣象〉,《南京師大學報》第3期(2005年3月),頁113-117。
43.張連舉:〈詩歌盛唐氣象論〉,《河北學刊》第25卷第3期(2005年5月),頁174-178。
44.何始愼:〈杜詩引《詩》考」〉,《古漢語研究》第3期(2005年10月),頁81-86。
45.李岳:〈論盛唐氣象〉,《語文學刊》,第7期(2005年),頁73-75。
46.丁放:〈從張說張九齡創作的一同看盛唐詩歌的演進〉,《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1月),頁45-50。
47.李懷:〈盛唐氣象簡論〉,《河北建築科技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4年3月),頁64-63。
48.王志東:〈陳子昂「興寄」說的質實及其歷史地位〉,《湖南工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卷第2期(2004年6月),頁55-57、101。
49.牛海蓉:〈張九齡的「興象」創造〉,《唐都學刊》,第20卷第4期(2004年7月),頁83-84。
50.雷恩海:〈杜甫的夔州七律與盛唐氣象〉,《甘肅社會科學院》第5期(2004年),頁59-62。
51.蔡振雄:〈李白之悲的再審視──兼對「盛唐氣象」的再理解〉,《陰山學刊》第16卷第5期(2003年9月),頁73-75。
52.蔡振雄:〈李白之悲的再審視──兼對「盛唐氣象」的再理解〉,《陰山學刊》第16卷,第5期(2003年9月),頁27-31。
53.湯芳:〈從建安風骨到盛唐氣象〉,《文化論壇‧青年文學家》,頁206-207。
54.陳建森:〈張九齡對盛唐詩歌發展的貢獻〉,《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8月),頁77-82。
55.譚優學〈邊塞詩泛論〉,《唐代邊塞詩研究論文選粹》(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8年西北師範學院中文系),頁1-18。
56.胡大浚:〈邊塞詩之義涵與唐代邊塞詩的繁榮〉,《唐代邊塞詩研究論文選粹》(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8年西北師範學院中文系),頁36-25。

(三)一般論文(按發表時間序)
1.楊晉龍師:〈元代文化視域下的王應麟:傳播意義下的考徵〉(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七)近當代」,2016年11月)
2.趙麗雅:〈傳播成為一門「意義科學」的想像與準備:跨符號的觀點〉,《中華傳播學刊》第17期(2010年6月),頁307-350。
3.趙麗雅:〈傳播有神麼意義〉,《中華傳播學刊》第19期(2011年6月),頁2-24。
4.周和軍:〈文化經典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建構──中國文化經典傳播研究的現實意義〉,《理論月刊》第3期(2011年7月),頁81-83。
5.鄭淑玲:〈從漢初四言詩的繼承論其對漢魏四言詩之影響〉,《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4卷第2期(2011年),頁1-33。
6.樊露露:〈頌讚與四言詩文體辨析〉,《西華大學學報》,第36卷第4期(2008年),頁1-5。
7.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頁279-302。
8.魏榮:〈戰國出土文獻稱引《搜神記》中的韻文研究〉,《南都學壇(人文社會學報)》第29卷第1期(2009年1月),頁43-46。
9.肖雲儒:〈經典文化五題議〉,《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第25卷第1期(2005年3月),頁84-87。
10.陳鵬:〈從六朝駢文頌讚與四六化的進程〉,《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45卷第2期(2009年),頁26-30。
11.王初慶:〈由《左傳》中成語勘雅俗之辨〉(臺北:新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第二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4。
12.劉遵明、王兆鵬:〈從傳播看李清照的詞史地位──詞學研究定量分析之一〉,《文獻》(1997年3月),頁27-49。
13.黃師忠天:〈「經」字探義〉,《孔孟月刊》第30卷第5期(1992年1月),頁27-29。

五、網路資料
1.陳郁夫:《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年)
2.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全文檢索系統》(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版)
3.《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www.ncl.edu.tw/information_270_3461.html
4.《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ndds.stpi.narl.org.tw/jsp/common/ndltdt.jsp
5.《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系列數據庫》
6.中國華文教育網http://big5.hwjyw.com/zhwh/ctwh/zgwx/wxyj/200710/t20071011_8329.shtml
7.易文網
http://www.ewen.cc
8.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5206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