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之研究
作者:張柏恩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顏崑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集體諷諭意識諷諭類型諷諭書寫策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8
本論文以「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研究」為題,旨在以甲午戰爭詩作整體性考察,尋找這些詩篇眾多、詩人思想背景各異的共性,把他們聯繫起來的核心是「士階層」共同心靈結構的普遍特徵,也就是「政教諷諭」。
我們透過「詩用」行為這種「諷諭意圖」的意向性所建立的甲午戰爭詩傳訊模式,來探討甲午戰爭詩的意義,分別從三個向度「集體諷諭意識」、「諷諭類型與詩史體現」、「諷諭書寫策略與目的」,離開文學本位的價值立場,從文學活動所關係到的社會文化行為這個視域,去論述中國自古以來即普遍存在的「詩用」現象;面對中國千年不曾遭遇的大變局甲午戰爭,知識階層的整體存在感是如何
?甲午戰爭詩人的「諷諭意圖」如何顯發?
基於此,「甲午世代」詩人在「集體諷諭意識」之下,所創製甲午戰爭詩的深層思維方式是什麼?也就是要問的是他們繼承傳統士人階層的「諷諭性詩用模式」為何?然後接著從作者創作意向性觀之,「甲午世代」作者繼承傳統士人階層的「諷諭性詩用模式」創製甲午戰爭詩,即含「諷諭意圖」於其中,他們透過戰爭詩書寫的社會文化行為,所欲發言的「諷諭動機」為何?又他們所欲發言的「諷諭對象」為何?
所謂的「諷諭類型」,即是討論戰爭詩諷諭性的形式結構。什麼樣的戰爭詩文本形式結構,可以讓讀者不僅讀到戰事的敘述,而且能體會到戰事敘述所欲指涉的「諷諭意圖」所在?戰爭詩文本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形式結構才能讓受言者體會到這種意涵?而這樣的形式結構又可以分成幾種類型,各自導引的「諷諭意圖」有什麼不同?黃遵憲與洪棄生兩位「甲午世代」詩人的作品被後人推崇為「詩史」。那麼黃遵憲甲午戰紀之「詩史」體現為何?洪棄生臺灣戰紀「詩史」體現又為何?
至於,「諷諭書寫策略」要探討的是「甲午世代」詩人多在近體組詩的體製上「直抒其情」;多在古體樂府體製上「敘事見義」;而沒有選擇特定的詩歌體製上「比興寄託」。我們要問的是戰爭詩「直抒其情」、「敘事見義」、「比興寄託」三種「諷諭書寫策略」,各自有什麼可操作的方式?能達到什麼效用?基於此,要比較正確理解「甲午世代」詩人群體發言的真正目的,依靠的不僅是對詩歌語言成規的掌握,更是在此基礎上,對諷諭書寫目的之「外語境」與「內語境」作綜合的考慮。我們要問的是諷諭書寫目的之「外語境」為何?諷諭書寫目的之「內語境」為何?我們對甲午戰爭詩內、外語境的綜合考察後,甲午世代群體「諷諭性詩用」的文化行為現象,其發言最終「目的」又為何?
一、甲午戰爭詩總集、選集、專集編注
(一)總集、選集
孔廣德,《普天忠憤集》,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刻本。
連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阿英,《甲午中日戰爭文學集.詩詞》,臺北:廣雅出版社,1982年。
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李生輝、劉鎮偉,《甲午戰爭詩歌選注》,遼寧:大連出版社,1994年。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臺南:臺灣文學館,2011年。

(二)專集編注
康有為,《汗漫舫詩集》,臺北:宏業出版社,1976年。
黃遵憲著、錢仲聯箋注,《人境廬詩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房毓琛,《隅夢草堂詩草》,北京:中國書店據1928年木刻版重印,1986年。
王松,《友竹詩集.滄海遺民賸稿》,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吳德功,《瑞桃齋詩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後蘇龕詩鈔》,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洪棄生,《寄鶴齋詩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王闓運著、馬積高編,《湘綺樓詩文集.杜若集》,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易順鼎著、王飈編,《琴志樓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陳玉樹,《後樂堂詩存》,收錄王春瑜編,《中國稀見史料》,福建:廈門大學出版 社,2007年。
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鄭觀應,《羅浮偫鶴山人詩草》,據清宣統元年上海著易堂鉛印本影印,國家清史
編輯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陳季同著、沈岩校注,《清代陳季同《學古吟》手稿校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二、古代典籍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禮樂志》,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注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十三
經注疏版》,1973年。
(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臺北: 藝文印書館,1981年。
(漢)王逸撰,(宋)洪興祖註,《楚辭章句.序》,臺北:天工書局,1989年。
(晉)杜預注,《春秋左氏傳注》,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
(南朝)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唐)元稹,《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詩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洪興祖注,(清)蔣冀補注,《楚辭補注.山帶閣注楚辭》,臺北:長安出版社,1984年。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錢謙益,《錢牧齋全集.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陳沆,《詩比興箋》,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華世出版社,1999年。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
(清)李鴻章,《李鴻章全集》,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清)易順鼎著、陳松青編,《易順鼎詩文集》,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清)鄭觀應著、夏東元編,《鄭觀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黃遵憲著、傳陳錚編,《黃遵憲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康有為著、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梁啓超《戊戌政變記》,臺北:中華書局,1969年。
(清)梁啟超,《李文忠公事略》,重慶:重慶出版社,1994年。
(清)王松,《臺陽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清)吳德功著、江寶釵校註,《瑞桃齋詩話校註》,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年。
(清)洪棄生,《瀛海偕亡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清)連橫,《臺灣通史》,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5年。
(清)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海軍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鐵崖編,《中外舊約章彙編》,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
王彥威編,《清季外交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爭》,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6年。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編.中日戰爭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96
中國史學會主編,《洋務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中研院近史所編,《清季中日韓關係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1972年。
戚其章編,《中日戰爭叢刊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楊家駱主編,《中日戰爭文獻會編》,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
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三、現代學術論著專書
白壽彝,《史記新論》,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年。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導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new window
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new window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王輝斌,《唐後樂府詩史》,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
王向遠,《中國百年國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王嘉弘,《如此江山—乙未割台文學與文獻》,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年。new window
王福棟,《唐代戰爭詩研究》,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
史秀菊,《語境與語言得體性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4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江寶釵,《台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汪守德,《中國戰爭詩歌》,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9年。
李瑞騰,《詩心與國魂》,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公司,1982年。new window
李健,《比興思維研究-對中國古代一種思維方式的美學考察》,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永生,《語境動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喜所,《近代留學生與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李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9年。
李正春,《唐代組詩研究》,江蘇:鳳凰出版社,2011年。
沈謙,《修辭方法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美玲,《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邱燮友,《散文結構》,臺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new window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new window
周英雄,《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new window
林美秀,《傳統詩文的殖民地變奏-王松詩話與詩的現代詮釋》,臺北:春暉出版社,2007年。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清遺民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的轉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苑書義,《李鴻章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胡雲翼,《唐代的戰爭文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胡大雷,《金戈鐵馬 詩裡乾坤-漢魏晉南北朝軍事戰爭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洪讚,《唐代戰爭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馬亞中,《中國近代詩歌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馬大康,《詩性語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施瑛,《舊詩作法講話》,臺北:啟明書局,1972年。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5年。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new window
曹逢甫,《從語言學看文學》,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1994年。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陳寅恪,《柳如是列傳》,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陳文華,《杜甫傳記唐宋資料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陳槃,《左傳春秋義例辨》,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松青,《易順鼎研究》,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硏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之古典詩歌》,1997年。
張夢機,《近體詩發凡》,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new window
張廷杰,《宋夏戰事詩研究》,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2年。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4年。
張娣明,《戎馬不解鞍,鎧甲不離傍-三國時代戰爭詩研究》,臺北:萬卷樓圖 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張娣明,《仰看明月詩當枕—論中國古典詩》,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張宏,《秦漢魏晉游仙詩的淵源流變考略》,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北京:三聯書店,2012年。
彭海鈴,《汪兆鏞與近代粵澳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程相占,《中國古代敘事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湯志鈞,《戊戌變法人物傳稿》,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戚其章,《甲午戰爭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戚其章,《中日戰爭國際關係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戚其章,《走近甲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3年。
黃昭堂,《臺灣民主國之研究》,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出版,1993年。
黃葳威,《文化傳播》,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黃麗月,《汪元量詩史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10年。new window
載君仁,《春秋義例》,臺北:中華叢書編輯委員會,1964年。
楊枝生,《樂府詩史》,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雜記》,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懷榮,《賦比興與中國詩學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新版。
葉嘉瑩,《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臺北:大塊文化,2012年。
趙毅衡,《文學符號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9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new window
魏仲祐,《晚清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鍾優民,《新樂府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關捷,《中日甲午戰爭全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嚴迪昌,《清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新版。
顧頡剛,《古史辨》,臺北:明倫出版社,更名為《中國古史研究》。
羅宗濤、胡萬川等著,《中國詩歌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年。
顏崑陽:《李商隱箋釋方法論》,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new window
龔鵬程,《古詩今唱-季節篇》,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2000年。
龔鵬程,《中國詩歌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龔鵬程,《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龔顯宗,《臺灣文學研究》,臺北:五南書局,1995年。
四、外文翻譯專著
(日)陸奧宗光,《蹇蹇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63年。
(日)藤村道生著、米慶餘譯,《日清戰爭》,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
(日)松浦友九撰、孫昌五、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日)安岡昭男著、林和生、李心纯譯,《日本近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加)施吉瑞著、孫洛丹譯,《人境廬內—黃遵憲其人其詩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法)米歇爾.傅柯著、莫偉明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1年。
(德)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美)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臺北:幼獅出版社,1979年。
(美)鮑樂德(Athur Pollard)著、董崇選譯,《何謂諷刺》,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
(美)孔恩(Thamas S.Kuhn)著、王道還等編譯,《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5年。
(美)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美)舒茲(Alfred Schutz)著、盧嵐蘭譯,《社會世界現象學The Phenomenology of Social World》,臺北:九大文化、桂冠圖書公司聯合出版,1991年。
(美)席維林(Werner J. Severin)、鄧軻(James W. Tankard)著、羅世宏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臺北:時英出版社,1992年。
(美)馮.戴伊克(Van.Dijk)著,施旭、馮冰編譯,《話語.心理.社會》,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美)杰夫瑞(Jeffrey C.Alexander)、史蒂芬(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臺北:立緒出版社,1997年。
(美)詹姆斯.費倫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美)Malcolm Williams撰、王盈智譯,《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5年。

五、期刊、論文集、學位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運熙,〈諷諭詩與新樂府的關係和區別〉,《復旦學報》,第6期,1991年。
王玫珍,〈元初詩人伯顏及其戰爭詩研究〉,《嘉義技術學院學報》,第55 期,1997年12月。
王國瓔,〈個體意識的自覺—兩漢文學中之個體意識〉,《漢學研究》,21卷2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朱我芯,〈唐代新樂府之發展關鍵—李白開創之功與杜甫、元結之雙線發展〉,《政大中文學報》,第7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何寄澎,〈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臺大中文學報》,第七期,1995年4月。new window
李侃,〈甲午衝擊在思想文學領域引起的變化〉,《近代史研究》,第5期,1984 年。
李生輝,〈風雲甲午正氣篇─甲午戰爭詩歌綜論〉,《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4年。
李生輝,〈論甲午戰爭詩歌的藝術成就〉,《丹東師專學報》,第2期,1994年。
李生輝,〈近代愛國詩人房毓琛乙未〈雜感〉考評〉,《丹東師專學報》,第4期,1994年。
李知灝,〈吳德功的割臺經歷與心境轉變〉,《彰化文獻》,第六期。
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四分,2002年12月。new window
余美玲,〈日治時期臺灣秋懷組詩探析〉,《東海大學文學院報》,第45卷,2004年07月。new window
林韻梅,〈悲情與反省-談戰爭詩歌中的含義〉,《中國語文》,第74 卷3期,1994年3月。
胡大浚,〈邊塞詩之涵義與唐代邊塞詩的繁榮〉,《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第二期,1986年。
夏曉虹,〈日本漢詩中的甲午戰爭〉,《讀書》,第11期,2000年。
施懿琳,〈日據時期臺灣古典詩的抗議精神與比興諷諭傳統〉,《古典文學》,第12期,1992年10月。
桑兵,〈民國學界的老輩〉,《歷史研究》,2005年6月。
陳漢光,〈乙未之戰與中國詩壇〉,《臺北文物》,第9卷第1期,1960年。
陳國球,〈「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new window
張治安、翟新菊,〈詩經征戍詩簡論〉,《揚州大學學報》,第五期,2006年。
程玉鳳,〈從藝文反映臺胞乙未抗日史詩〉,《藝文誌》,第136期,1977年。
曾迺碩,〈乙未割臺詩選〉,《臺灣文獻》第10卷,第4期,1959年。
戚其章,〈中日甲午戰爭史研究的世紀回顧〉,《歷史研究》,第1期,2000年。
黃美華,〈公原天假以悲鳴-滄海遺民王松的詩歌精神〉,《臺北文獻》,直字第125期,1998年9月。
楊淑玲,〈王松詩歌與道教〉,《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鄒兆崎,〈慈禧挪用海軍軍費造頤和園史實考證〉,《學術月刊》,第5期,1984年。
葉志和、唐益年,〈光緒朝三海工程與北洋海軍〉,《歷史檔案》,第1期,1986年。
廖漢臣,〈乙未抗日在文壇的反應〉,《文獻專刊》第2卷,第3、4期合刊,1951年。
廖漢臣,〈甲午之役在文壇上的反應〉,《臺灣文獻》,第7卷第1期,1956年。new window
裴效維,〈甲午百年祭—近代甲午戰爭文學略論〉,《文學遺產》,第5期,1995年。
蔡國梁,〈甲午戰爭的重視—中東大戰演義〉,《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88年。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三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賴探玄,〈臺灣民主國詩話〉,《臺北文物》,第6卷第1期,1957年。
魏中林、零夏江,〈「普天忠憤」鑄詩魂:論甲午戰爭愛國詩潮〉,《學術論壇》,第1期,2006年。
錢志熙,〈樂府古辭的經典價值〉,《文學評論》,第2期,1998年。
顏崑陽,〈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第28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顏崑陽,〈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東華人文
學報》,第1期,1999年7月。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顏崑陽,〈論先秦「詩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年1月。new window
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顏崑陽、蔡英俊,〈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現代視域與方法-「百年論學」學術對談〉,《政大中文學報》,第九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顏崑陽,〈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
顏崑陽,〈從混融、交涉、衍變到別用、分流、佈體—「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顏崑陽,〈當代「中國古典詩學研究」的反思及其轉向〉,《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53卷,2012年12月。new window
顏崑陽,〈文學創作在文體規範下的經緯結構歷程關係〉,《文與哲》,第20期,2013年6月。new window
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0月。new window

(二)論文集
山東社會科學院甲午戰爭研究中心編,《甲午戰爭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1994年。
台灣成功大學中文系,《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
台灣逢甲大學人文社會研教中心,《丘逢甲、丘念台父子及其時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逢甲大學人文社會研教中心,1999年。
西北師範學院中文系編,《唐代邊塞詩研究論文選萃》,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8年。
方豪,《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出版社,1999年。
李豐楙主編,《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年。
柯慶明、蕭馳合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0年。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川路祥代,《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臺南:成大中國文學系new window
博士論文,2002年。
王淳純,《馬關割臺與乙未抗日之詩壇評議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王嘉弘,《乙未割臺文學文獻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高嘉謙,《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張在存,《三國軍旅詩賦研究》,山東: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北: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