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歐陽修詩中的禽鳥書寫看其凡俗與超越
書刊名:應華學報
作者:呂梅
作者(外文):Lyu, Me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2
頁次:頁155-192
主題關鍵詞:歐陽修禽鳥凡俗超越OuyangXiuPoetryBirdsMundaneTranscend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4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傅樂成(19721200)。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國立編譯館館刊,1(4),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吉川幸次郎、鄭清茂(19770900)。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6(4),24-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顏崑陽(20080600)。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18,279-3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剛(2013)。「日常化」的意義及其局限--以歐陽修為中心。文學遺產,2013(2),5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允吉(1998)。王維惘川〈華子岡〉詩與佛家「飛鳥喻」。文學遺產,19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寧(2018)。盛衰體驗對歐陽修詩歌日常化書寫的影響。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1),120-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2002)。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永義(1980)。元代文學批評資料彙編。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歐陽修、洪本健(2009)。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勰、范文瀾(1962)。文心雕龍。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孔穎達(1980)。毛詩正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若愚、杜國清(1985)。中國詩學。台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水照(2007)。歷代文話。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宇文所安(2019)。詩的引誘。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湘琳(2012)。歐陽修的文學與情感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維、陳鐡民(1997)。王維集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水照(1997)。宋代文學通論。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吉川幸次郎、郭清茂(2012)。宋詩概說。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熹、黎靖德、王星賢(1994)。朱子語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歐陽修、李之亮(2007)。歐陽修集編年箋注。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維廉(1980)。中國古典和英美詩中山水美感意識的演變。飲之太和--葉維廉文學論文二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維廉(1980)。無言獨化:道家美學論要。飮之太和:葉維廉文學論文二集。臺北:時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正惠(2011)。杜甫與六朝詩人。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湖北:華中師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awes, Colin、劉寧(2007)。凡俗中的超越--論歐陽修詩歌對日常題材的表現。歐陽修與宋代士大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莫礪鋒(2001)。論宋詩的「以俗為雅」及其文化背景。唐宋詩論稿。遼寧:遼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舒憲(1994)。摹聲、重言、嬰兒語--漢語的詩歌功能與中國詩的發生。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聯添(1980)。從兩個觀點試釋唐宋文化精神的差異。唐代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毓瑜(1997)。觀看與存有:試論六朝由人倫品鑒至於山水詩的寓目美學觀。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