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抒情與本土:戰後臺灣文學的自我、共同體和世界圖像
作者:鍾秩維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h-wei Chu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德威
黃美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本土論抒情傳統身份(認同)政治共同體世界模擬論抒情風格Localist discourse of Taiwanese LiteraturLyrical tradi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Identity PoliticsCommunityWorldMimesisLyric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臺灣文學本土論」與「中文抒情傳統」乃是戰後臺灣史上兩支重要的文學流派,其所擘劃的史觀與視野時至今日仍是臺灣文學的創作者和批評家根本的參照體系,在吾人設想「何為臺灣/文學」、「臺灣/文學何為」等攸關此間「共同體」之人文風景與願景的問題時,提供了賴以聯想、類比的比喻系統;與此同時,「抒情」與「本土」也提供了臺灣人自我之能夠與他人同情共感、乃至和世界產生關聯的闡連機制。透過將注意力鎖定在這兩個術語,本論文試圖重探的不只是戰後臺灣文學對於「自我」與「共同體」的提問,更還有其求索「世界」的軌跡。概要而言,與「本土」相連鎖的是身份政治上的後殖民立場,透過寫實主義的模擬與代現觀念,來界定「臺灣文學」的現實,同時澄清它的認同,乃是其人的主要訴求;而不同於「本土」,「抒情」帶有後遺民離散的暗示,在美學主張上則朝向「非模擬」開展,希望藉此挖掘寫實所未及、或未竟全功的理論潛能。不過即使如此,「抒情」與「本土」的關係不必然就非得是壁壘分明的對立不可;相反地,實際回到文學史料、文壇現場,不難發現「本土」和「抒情」的論述總已經彼此依存,差異明顯的此二者實處於相互闡發的互動之中。而本論文且在「本土」和「抒情」的彼此牽連中,辨識出一種「臺灣人」殊異的表述機制,一套獨屬「臺灣文學」的文體。若然,那麼關於「抒情」與「本土」的解釋就不應該拘泥於二元框架,轉而將它們並置反倒可以曝現對方世界觀認識不了的極限。循此,一個他我失去界限的無法區分地帶於是浮顯——它大可被視為一處讓所有臺灣文學的創作者與批評家都能自我表達,其個別的世界觀亦全可被申述的共通平臺——通過這個臨界點,某一足以供任何臺灣人自我、及其世界觀都在一起共享的共同體,也有了彰顯的可能。本論文援以為範例的作家包括王禎和、白先勇、朱天文、李喬、李渝、宋澤萊、邱妙津、張文環、郭松棻、楊牧、夏宇、舞鶴、齊邦媛、鄭清文與鍾理和等人,希望廣泛觸及戰後各個世代,與各種政治的、美學的立場;文類方面,除了小說、詩和散文之外,亦處理回憶錄、文學與藝術批評等材料,藉此期待對流行於戰後文學場域中的「抒情」和「本土」論述,有更周延而且全面的認識以及詮釋。
Post-war Taiwanese Literature has often been positioned on a Localist discourse or within the Lyrical tradi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visions of these two configurations become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ud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they are highly influential among writers and literary critics. The two configurations affect how one imagines a Taiwan literary community and approach questions such as “What is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 Localist discourse and the Lyrical tradition provides two frames of reference which allow literary critics to make associations and analogies. In other words, the Localist discourse and the Lyrical tradition offers a mechanism that would enable Taiwanese to construct their own subjectivity and connect themselves with others and with the world. Therefore, with a focus on these two concept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reflect upon the discourse of “selfhood” and “community” in post-war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t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the “world.” In short, the Localist discourse is tied to the identity politics in a post-colonial setting, and is oriented towards representing the world in accordance with mimetic realism. By contrast, the Lyrical tradition is often attached with a sense of post-loyalism which advocates an aesthetics of “non-mimesis” and seek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ities beyond a realistic account. Although the Localist discourse varies largely with the Lyrical tradition, the two configurations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 pair of binary opposites. Instea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discourses reveal that they are interdependent to one and other and are mutually illuminating. Through a juxtaposition of the Lyrical tradition and the Localist discourse, the thresholds of the worldviews of both configurations are exposed and a zone of indistinction thus emerges. This zone of indistinction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all Taiwanese authors to share their individual worldview, and the common act of expression through literature connects these writers as a communit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examine writers and critic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across a wide political and aesthetic spectrum active in post-war Taiwan. Apart from fiction, essay and poetry, this research will also incorporate other genres of writings including memoir, literary and art criticism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various writers with different political positions and texts composed in various genr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ry field of post-war Taiwanese literature.
一、中、日文資料
(一)專書・專書論文
七等生,《僵局》(臺北:遠景,2003)。
大貫惠美子著,堯嘉寧譯,周俊宇審定,《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臺北:聯經,2014)。
巴赫金(Mikhail Bakhtin)著,白春仁、顧亞鈴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頁1-363。
尹雪曼編著,《中華民國文藝史》(臺北:正中1975)。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1993)。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
——著,宋偉杰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2003)。new window
——,《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2005)。
——,《後遺民寫作:時間與記憶的政治學》(臺北:麥田,2007)。
——,《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臺北:麥田,2009)。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詩與物:《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字》〉,收錄於鄭毓瑜著,《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字》(臺北:聯經,2012),頁3-9。
——,〈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齊邦媛先生與《巨流河》〉,收錄於齊邦媛編著,《洄瀾》(臺北:天下文化,2014),頁58-72。
——,《華夷風起:華語語系文學三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2015)。
——,〈典範的建立者〉,收錄於柯慶明著,《柯慶明論文學》(臺北:麥田,2016),頁13-19。
——,《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份子與藝術家》(臺北:麥田,2017)。
王德威、陳國球編,《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王德威、黃英哲編,《華麗島的冒險:日治時期日本作家的臺灣故事》(臺北:麥田,2010)。
王禎和,《香格里拉》(臺北:洪範,11印2004)。
——,《嫁妝一牛車》(臺北:洪範,九印2009)。
史書美著,楊華慶譯,蔡建鑫校定,《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臺北:聯經,2013)。
——,《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集》(臺北:聯經,2017)。
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主編,《臺灣理論關鍵字》(臺北:聯經,2019)。
白先勇,〈《現代文學》創立的時代背景及其精神風貌:寫在《現代文學》重刊之前〉,《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1995),頁273-286。
——,《孽子》(臺北:允晨文化,增訂一版1999)。
——,〈十年辛苦不尋常:我的崑曲之旅〉,《牡丹情緣:白先勇的崑曲之旅》(臺北:時報,2015),頁4-21。
——,《白先勇細說紅樓夢》(臺北:時報文化,2016)。
白先勇編,《現文因緣》(臺北:聯經,2016)。
白睿文、蔡建鑫合編,《重返現代:白先勇、《現代文學》與現代主義》(臺北:麥田,2016)。
石計生,《探索藝術的精神:班雅明、盧卡奇與楊牧》(臺北:書林,2017)。new window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彭仁郁、王紹中譯,《臨床的誕生》(臺北:時報,二版2019)。
朱天文,〈《悲情城市》十三問〉,《最好的時光》(臺北:印刻,2008),頁340-360。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新北:印刻,2002),頁61-82。
朱敦儒著,沙靈娜注釋、陳振寰審定,《樵歌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
——,鄧子勉校注,《樵歌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艾爾佛列德.巴爾著,李渝譯,《現代畫是什麼?》,(臺北:雄獅,1981)。
谷崎潤一郎著,陸少懿譯,《春琴抄》(上海:文化生活,1936)。
——,賴明珠譯,《春琴抄》(臺北:聯合文學,2004)。
——,林水福譯,《春琴抄》(臺北:木馬,2015)。
佐藤春夫著,邱若山譯,〈女誡扇綺譚〉,《殖民地之旅》(臺北:前衛,2016),頁207-265。
吳佩珍,〈《殖民地之旅》再讀之可能性:以〈女誡扇綺譚〉與〈霧社〉為例〉,佐藤春夫著,邱若山譯,《殖民地之旅》(臺北:前衛,2016),頁432-441。
吳叡人,《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臺北:衛城,2016)。
——,〈人間的條件:論臺灣獨立之必要〉,林秀幸、吳叡人編,《主權獨立的人間條件:臺灣如何成為一個自由平等、團結永續的新國家?》(臺北:經濟民主連合,2020),頁35-53。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著,車槿山譯,林志明審定,《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臺北:五南,三版2019)。
李 喬,《新版小說入門》(高雄:春暉,2016)。
——,〈殘年哭知己〉,封德平編,《最後的紳士:鄭清文紀念會暨文學展特刊》(臺北:文訊雜誌社,2018),頁40-41。
李 渝,《溫州街的故事》(臺北:洪範,1991)。
——,〈無岸之河〉,《應答的鄉岸》(臺北:洪範,1999),頁7-50。
——,《行動中的藝術家》(臺北:藝術家,2009)。
——,《拾花入夢記:李渝讀紅樓夢》(臺北:印刻,2011)。
——,〈再幻想:金絲猿的故事經典版小註〉,《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合文學,經典版2012),頁205-206。
——,〈待鶴〉,《九重葛與美少年:李渝小說十五篇》(新北:印刻,2013),頁6-52。
——,〈名家推薦〉,楊富閔著,《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臺北:九歌,2013),頁5。
李育霖,〈翻譯與地方文學生產:以王禎和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為例〉,《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臺北:書林),頁135-164。new window
李歐梵,〈一隻小調譜成的文學新曲〉,收錄於王禎和著,《香格里拉》(臺北:洪範,11印2004),頁215-230。
——著,王宏志等譯,《中國現代作家浪漫的一代》(北京:新星,二版2010)
李鴻瓊,〈臨界臺灣:阿岡本、佛教與《海角七到》的範例〉,收錄於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編,《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臺北:麥田,2016),頁233-290。new window
杜 甫著,仇兆鰲注,《杜詩詳註》(臺北:里仁,1980)。
——著,蕭滌非主編,《杜甫全集校注・卷六》(北京,人民文學,2014)。
宋澤萊,《福爾摩莎頌歌》(臺北:前衛,1983)。
——,《臺灣人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1988)。
——,《熱帶魔界》(臺北:草根,2001)。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76),頁419-447。
沈從文,〈抽象的抒情〉,《沈從文全集・第16冊》(太原:北岳文藝,2009),頁527-537。
沈曉茵,《光影羅曼史:臺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桃園:中央大學出版社,2020)。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臺北:印刻,2006)。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1997)。
——,〈後殖民之外:尋找臺灣文學的臺灣性〉,《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頁111-145。
何春蕤,《性別治理》(桃園:中央性/別研究室,2017)。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商務,2006)。new window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市:稻香,2005)。new window
林瑞明,《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文化,新版2017)。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1988)。
——,〈八○年代臺灣閨秀文學的社會問題〉,《戰後臺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0),309-319。
——,《走向現代中國之路》(臺北:人間,2018)。
河原功,『翻弄された臺灣文學:検閲と抵抗の系譜』(東京:研文出版,2009)。
思想編委會編著,《臺灣的日本症候群》(臺北:聯經,2010)。
柯慶明,《分析與同情》,(臺北:蘭臺,1971)。
——,《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再版1986)。
——,《昔往的輝光》(臺北:爾雅,1999)。
——《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二版2005)。
——,《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二版2005)。
——,《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麥田,2006)。
——,〈導讀〉,葉維廉著,《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增訂版2009),頁4-13。new window
——,〈導言〉,高友工著,《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再版2011),頁I-XIII。new window
——,《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柯慶明論文學》(臺北:麥田,2016)。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集(上)》(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new window
周 蕾,《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周婉窈,〈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海行兮的時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2002),頁33-76。new window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譯,《親密關係的變革:現代社會的性、愛、慾》(臺北:巨流,2003)。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臺灣的發明》(臺北:聯經,2017)。new window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薛化元審訂,《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柄谷行人,《定本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東京,岩波,2008)。
——著,吳佩珍譯,《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臺北:麥田,2017)。
南條竹則,『蛇女の伝說』(東京:平凡社,2000)。
哈若圖寧(Harry Harootunian)著,陳春燕、劉紀蕙編,《歷史的記憶與日常:資本主義與東亞批判研究——哈若圖寧選集》(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
哈洛威(Donna J. Haraway)著,張君玫譯,《猿猴・賽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臺北:群學,2010)。
胡 適選注,《詞選》(上海:商務,再版1928)。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2003)。new window
——,《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傳統派」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增訂版)》(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5)。
柳書琴,《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北:聯經,2009)。new window
柳書琴、張文薰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6):張文環》(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11)。
范銘如,《眾裏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綜論》(臺北,麥田,二版,2008)。
施敏輝(陳芳明)編,《臺灣意識論戰選集》(臺北:前衛,1988)。
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林中路》(上海:上海譯文,2014)。
——著,孫周興譯,《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北京:商務,重印2018)。
桑梓蘭(Tze-Lan D. Sang)著,王晴鋒譯,《浮現中的女同性戀:現代中國的女同性愛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new window
高友工,《美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再版2011)。
——,《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三版2016)。
島田謹二,「臺湾の文学的過現未」,『華麗島文学志:日本詩人の臺湾体験』(東京:明治書院,1995),頁460-481。
荊子馨(Leo Ching)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2006)。
班乃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二版2010)。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釀出版,2016)。
國木田獨步,「忘れえぬ人々」,引自青空文庫https://www.aozora.gr.jp/cards/000038/files/1409_34798.html(檢索日期:2019.06.20。)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二版二刷2019)。new window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二版2016)。
夏 宇,《腹語術》(臺北:夏宇出版,五版2017[2008])。
——,〈羅曼史作為頓悟〉,《羅曼史作為頓悟》(臺北:夏宇出版,2019),頁1-28。
陳世驤著,王靖獻編,《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1972)。
陳世驤著,張 暉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1998)。new window
——,《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2002)。
——,《臺灣新文學史(上)》(臺北:聯經,2011)。
——,《臺灣新文學史(下)》(臺北:聯經,2011)。
——,〈巨河回流〉,收錄於齊邦媛編著,《洄瀾》(臺北:天下文化,2014),頁40-43。
陳映真,〈夜行貨車〉,《上班族的一日》(臺北:洪範,2001),頁129-185。
陳政彥,《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臺北:花木蘭,2013)。new window
陳建忠,〈他們為什麼要歌唱:王禎和小說《人生歌王》〉,王禎和,《人生歌王》(臺北:聯合文學,三版2013),頁264-283。
——,〈詮釋權爭奪下的文學傳統:臺灣「大河小說」的命名、詮釋與葉石濤的文學評論〉,《記憶流域:臺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新北:南十字星,2018),頁143-174。
——,《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新北:南十字星,2018)。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
——,《想像與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2013)。
陳淑容,《一九三〇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運動及其餘波》(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2004)。
陳智德,《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香港:中華書局,2018)。
陳國球,〈傳統的睽離:論胡適的文學史重構〉,《感傷的旅程:在香港讀文學》(臺北:學生,2003),頁3-54。new window
——,《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店,2013)。
——,《香港的抒情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6)。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臺北:衛城,2017)。new window
陳萬益,〈馮夢龍的「情教」試論〉,《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1988)165-186。new window
——,〈臺灣文學的「悲情」:以葉石濤為例〉,《于無聲處聽驚雷:臺灣文學論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頁181-200。
唐文標,〈詩的沒落:香港臺灣新詩的歷史批判〉,《天國不是我們的》(臺北:聯經,1976),頁147-159。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2000)。
——,《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臺北:麥田,2012)。
梅家玲、楊富閔、鍾秩維,〈李渝研究綜述〉,梅家玲、楊富閔、鍾秩維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8):李渝》(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19),頁69-90。
張 泉,〈北京淪陷時期的臺灣文人聚落:以共時的殖民體制差異和歷時的殖民演化形態為切入點〉,《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1),頁331-362。
張文環,『地に這うもの』(臺北:鴻儒堂,1975)。
——著,廖清秀譯,《滾地郎》(臺北:鴻儒堂,1976)。
——著,陳千武譯,《張文環全集卷五:爬在地上的人》(豐原:臺中縣文化局,2002)。
張文薰,〈「故鄉」:記往與想像的敘事學——論張文環文學之梅山地區書寫〉,柳書琴、張文薰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6):張文環》(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11),頁339-364。new window
張君玫,《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慾望》(臺北:群學,2012)。
——,《後殖民賽伯格:哈洛威和史畢華克的批判書寫》(臺北:群學,2016)。
張我軍著,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臺北:人間,2003)。
張明敏,《村上春樹文學在臺灣的翻譯與文化》(臺北:聯合文學,2009)。
張淑香,《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臺北:長安,1980)。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1992)。
——,〈杜麗娘在花園:一個時間的地點〉,華瑋編《湯顯祖與牡丹亭(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頁259-280。
張俐璇,《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臺北:秀威,2016)。new window
張誦聖,〈現代主義與臺灣現代派小說〉,《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頁7-36。new window
——,〈臺灣冷戰年代的「非常態」文學生產〉,陳建忠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1),頁17-38。
——,林俊宏譯。〈高層文化理想與主流小說轉變〉,收錄於李奭學編,《異地繁花:海外臺灣文論選譯(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321-355。new window
——,《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2015)。
郭松棻,〈論寫作〉,《郭松棻集》(臺北:前衛,1993),頁391-516。
——,《奔跑的母親》(臺北:麥田,2002)。
——著,李渝、簡義明編,《郭松棻文集:哲學卷》(臺北:印刻,2014)。
莊信正,《面對尤利西斯》(臺北:九歌,增訂新版,2016)。
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收錄於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2003)。
黃奕珍,《象徵與家國:杜甫論文新集》(臺北:唐山,2010)。new window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4)。new window
黃恕寧、康來新編,《嘲諷與逆變:《家變》專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new window
黃涵榆,〈佔領〉,收錄於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主編,《臺灣理論關鍵字》(臺北:聯經,2019),頁81-91。
黃錦樹,〈隔壁房間的裂縫:論駱以軍的抒情轉折〉,《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2003),頁339-362。new window
——,〈遊魂:亡兄、孤兒、廢人〉,《文與魂與體:論中國現代性》(臺北:麥田,2006),頁325-344。
——,《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麥田,增訂版2012)。
——,《論嘗試文》(臺北:麥田,2016)。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流,1978)。
許南村(陳映真),〈「鄉土文學」的盲點〉,收錄於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流,1978),頁93-99。new window
許雪姬編,《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2)。
——,《日治時期臺灣人在滿洲國的生活經驗》(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14)。
曹雪芹,《紅樓夢》(臺北:時報文化,2016)。
曹淑娟,《流變中的書寫:祁彪佳與園林論述》(臺北:里仁,2006)。
勝又浩著,唐先容、楊偉譯,《日本私小說千年史》(重慶:西南師範大學,2019)。
琳恩・傑米森(Lynn Jamieson)著,蔡明璋譯,《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臺北:群學,2002)。
陸士衡(陸機),〈文賦〉,蕭統編,李善注,《文選(上冊)》(臺北:五南,1991),頁415-424。
葉 浩,〈歷史灰燼底下的三顆珍珠與後極權政治的出路:鄂蘭《政治的承諾》導讀〉,收錄於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蔡佩君譯,《政治的承諾》(臺北:左岸,2017),頁7-28。
葉石濤,〈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收錄於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流,1978),頁69-92。new window
——,《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87)。
——,《臺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1992)。
——,〈孤絕的作家、孤高的文學:序舞鶴《拾骨》〉,《葉石濤全集16・評論卷(四)》,(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高雄:高雄市文化局,2008),頁385-387。
葉維廉,《現象.經驗.表現》(臺北:文藝書屋,1969)。
——,《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增訂版2009)。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91)。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群學,2009)。new window
——,《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臺北:群學,2012)。
須文蔚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0):楊牧》(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13)。
傅錫任注譯,《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初版十二刷2001)。
解志熙,《生之執著:存在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1999)。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臺北:聯經 2011)。new window
漢寶德,《域外抒情:一個建築人的歐洲遊記》(臺北:洪範,1978)。
楊 牧,《山風海雨》(臺北:洪範,1987)。
——,《失去的樂土》(臺北:洪範,2002)。
——,〈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楊牧詩選》(臺北:洪範,2014),頁177-185。
楊 照,《霧與畫:戰後臺灣文學史散論》,(臺北:麥田,2010)。
——,〈一個抒情傳統的誕生:楊牧〉,《詩人的黃金存摺》(臺北:印刻,2016),頁253-329。
楊富閔,《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臺北:九歌,2013)。
楊凱麟,〈駱以軍與pastiche〉,《字母LETTER:駱以軍專輯》(臺北:衛城,2017),頁22-28。
歐麗娟選注,《唐詩選注》(臺北:里仁,第五次增訂版2008)。
舞 鶴,《悲傷》(臺北:麥田,2001)。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下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1997)。new window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陳雅馨譯,《液態現代性》(臺北:商周出版,2018)。
——著,谷蕾、胡欣譯,《廢棄社會:過剩消費、無用人口,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廢棄物》(臺北:麥年,2018)。
齊邦媛,《千年之淚類》(臺北:爾雅,1990)。
——,《巨流河》(臺北:天下文化,2009)。
——編著,《洄瀾》(臺北:天下文化,2014)。
——,《霧起霧散之際》(臺北:天下,2017)。
劉心皇,〈五○年代〉《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臺北:天視,1981)。
劉正忠,〈樹在火中成長:臺灣詩論中的洛夫〉,劉正忠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3):洛夫》(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13),頁111-123。
劉克襄,〈教授〉,《漂鳥的故鄉》(臺北:前衛,1984),頁61-66。
劉紀蕙,〈倫理主體與話語結構的歷史拓樸環節:從傅柯回到海德格〉,《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臺北:行人,2011),頁217-246。new window
劉資愧(劉克襄),《河下游》(臺南:德華,1978)。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1981)。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臺北:九歌,2001)。
——,《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臺灣小說專論》(臺北:麥田,2006)。
賴 和,〈前進〉,《賴和全集(二)新詩散文卷》(臺北:前衛,2000),頁249-253。
——,〈讀臺灣通史之七〉,《賴和全集(漢詩卷・下)》(臺北:前衛,2000),頁322。
聯副編輯部,《抒情傳統: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詩卷》(臺北:聯合報社,1982)。
鄭 騫,《詞選》(臺北:文化大學,1995)。
——,《景午叢編(上編)》(臺北:中華書局,2016)。
鄭文惠、歐麗娟、陳文華、吳彩娥選注,《歷代詩選注》(臺北:里仁,1998)。
鄭清文,《臺灣文學的基點》(高雄:派色文化,1992)。
——,《三腳馬》(臺北:麥田,1998)。
——,《小國家大文學》(臺北:玉山社,2000)。
——,《多情與嚴法》(臺北:玉山社,2004)。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2000)。new window
——,《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字》(臺北:聯經,2012)。
——,《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全新增訂版2014)。
——,〈轉向的領航者〉,顏崑陽著,《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2017),頁3-8。
——,《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臺北:麥田,2017)。
鍾理和,〈同姓之婚〉,《鍾理和全集(1):短篇小說卷(上)》(岡山: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9),頁85-102。new window
——,《鍾理和全集(3):中篇小說卷》(岡山: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9)。
——,〈鍾理和生平大事年表〉,《鍾理和全集(8):特別收錄》(岡山: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9),頁408-429。
鍾秩維,〈最後一朵的火焰:讀李渝《九重葛與美少年》〉,梅家玲、楊富閔、鍾秩維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8):李渝》(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19),頁193-201。
應鳳凰編,《鍾理和論述:1996-2000》(高雄:春暉,2004)。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鍾理和》(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11)。
謝世宗,《階級攸關: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文學再現》(臺北:群學,2019)。new window
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2017)。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一九七〇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二版2010)。new window
——,《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2012)。
簡 媜,〈一出手,山河震動〉,收錄於齊邦媛編著,《洄瀾》(臺北:天下文化,2014),頁17-22。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臺灣文學這一百年》(臺北:麥田,2004)。
蘇碩斌,《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臺北: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臺北:左岸,2005)。new window
(二)中、日文期刊論文
Bernard Duyfhuizen著,黃嘉音譯,〈書信體敘事的傳遞和踰越〉,《中外文學》22卷11期(1994.4),頁8-32。new window
王德威,〈「世界中」的中國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第31期(2017.6),頁1-26。new window
——,〈華夷之變:華語語系研究的新視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第34期(2018.12),頁1-28。
本社,〈發刊詞〉,《現代文學》第一期(1960.3),頁2。
史書美著,紀大偉譯,〈全球的文學,認可的機制〉,《清華學報》34卷1期(2004.6),頁1-29。new window
——著,楊露迻譯,張錦忠校正,〈關係的比較學〉,《中山人文學報》39期(2015.7),頁1-19。new window
灰(賴和),〈一個同志的批信〉,《臺灣新文學》創刊號(1936.1),頁67-69。new window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上)〉,《中外文學》6卷4期(1977.9),頁24-54。new window
——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下)〉,《中外文學》6卷5期(1977.10),頁113-31。new window
吳聰敏,〈臺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1945-1950)〉,《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0期(2006.12),頁129-159。new window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卷2期(2006.6),頁127-218。new window
——,〈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之初步比較分析〉,《臺灣史研究》16卷3期(2009.9),頁133-163。
老川慶喜,〈「満州」の自動車市場と同和自動車工業の設立〉,《立教経済学研究》51卷2號(2006.3),頁1-26。
李 喬,〈臺灣文學正解〉,《臺灣文藝》第83期(1983.7),頁6-7。
——,〈「寒夜三部曲」序〉,《寒夜》(臺北:遠景,六版2001),頁1-3。
李 渝,〈待鶴〉,《印刻文學生活誌》6卷11期(2010.7),頁38-59。
——,〈鄉的方向:李渝和編輯部對談〉,《印刻文學生活誌》6卷11期(2010.7),頁74-87。
邱貴芬,〈「世界華文文學」、「華語語系文學」、「世界文學」:以楊牧探測三種研究臺灣文學的跨文學框架〉,《臺灣文學學報》第35期(2019.12),頁127-157。new window
佘筠珺,〈邊緣到中心的流動:論朱敦儒詞中「身份認同」的自傳書寫〉,《成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4.6),頁139-176。new window
林巾力,〈殖民地的文學史建構:重探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史」書寫〉,《臺灣史研究》23卷4期(2016.12),頁81-122。new window
周婉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臺灣史料研究》(2011.6)第37號,頁2-31。new window
翁文嫻,〈《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討〉,《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31期(2007.9),頁121-148。new window
陳志信,〈理想世界的形塑經典詮釋的形式:以朱熹《詩集傳》的〈二南〉詮釋為例〉,《漢學研究》第21卷1期(2003.6),頁279-306。new window
——,〈未歇的風化力量、未歇的經典意涵:論《毛詩鄭箋》、《詩集傳》與《杲溪詩經補注》的二南注釋〉,《鵝湖學誌》第47期(20011.12),頁41-70。
陳春燕,〈非關認同:從儂曦、舞鶴談「共時性」的倫理〉,《中外文學》35卷5期(2006.10),頁123-162。new window
——,〈全球情境,荒人觀點〉,《中外文學》37卷1期(2008.3),頁117-152。
——,〈時間與他者:後殖民全球化的當下〉,《英美文學評論》13期(2008.12),頁119-155。
——,〈文學(中)的身份:讀邱妙津日記〉,《中外文學》40卷3期(2011.9),頁97-138。
——,〈意義遲後:文學的當代位置〉,《英美文學評論》28期(2016.6),頁101-129。
——,〈文字、影像、媒介:淡水河畔的玻璃詩〉,《中外文學》45卷4期(2016.12),頁171-203。
陳世驤著,楊銘塗譯,〈中國的抒情傳統〉,《純文學》10卷6期(1971.12),頁4-9。
陳相因,〈自我的符碼與戲碼:論瞿秋白筆下「多餘的人」與《多餘的話》〉,《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4期(2014.3),頁79-142。new window
陳培豐,〈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臺灣史研究》15:2(2008.6),頁79-133。new window
——,〈鄉土文學、歷史與歌謠:重層殖民統治下臺灣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臺灣史研究》18卷4期(2011.12),頁109-164。
——,〈由「閨怨」、港邊男性到日本唱腔:1930-1960臺灣流行歌的演變〉,《臺灣史研究》第22卷4期(2015.2),頁35-82。
陳國球,〈如何瞭解「漢學家」:以普實克為例〉,《中國文哲通訊》17卷4期(2007.12),頁105-109。
——,〈「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淡江中文學報》18期(2008.6),頁225-251。
梅家玲,〈夏濟安、《文學雜誌》與臺灣大學:兼論臺灣「學院派」文學雜誌及其與「文化場域」和「教育空間」的互涉〉,《臺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2),頁61-102。new window
——,〈《中外文學》與中國/臺灣文學研究:以「學院派文學雜誌」為視角的考察〉,《中外文學》41卷4期(2012.12),頁141-174。
張我軍,〈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本文原刊於《臺灣民報》2卷7號(1924.4.21)。
張我軍,〈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本文原刊於《臺灣民報》3卷1號(1925.1.1)。new window
張誦聖著,金林譯,〈二十世紀中國現代主義與全球現代性:以臺灣新電影的三位作者導演為考察中心〉,《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8期,頁115-123。
——,〈談談幾個研究「東亞現代主義文學」的新框架:以臺灣為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5期(2009.2),頁41-58。
——,〈郭松棻〈月印〉和二十世紀中葉的文學史斷裂〉,《文學評論》2016年第2期,頁169-176。
——,〈戰時臺灣文壇:「世界文學體系」的一個案例研究〉,《臺灣文學學報》31期(2017.12),頁1-32。
張淑香,〈男性情色幻想的美典:溫庭筠詞的女性再現〉,《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9),頁69-138。new window
黃美娥,〈從「福建」看近代臺灣與東亞漢詩文的交涉互動意義:以《送米溪先生詩文》為分析場域〉,《臺灣文學學報》28期(2015.12),頁1-38。new window
——,〈戰後初期臺灣通俗小說初探:從「作家論」到「場域論」的考察〉,《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6期(2018.4),頁185-220。
黃雅嫻,〈從限制到蔓延:德希達哲學中的「隱喻」〉,《哲學與文化》33卷5期(2006.5),頁53-68。
黃福慶,〈九一八事變後滿鐵調查機關的組織體系(1932-1943)〉,《中研院近史所研究集刊》第24期上冊(1995.6),頁365-409。new window
黃錦樹,〈作為離散論述的抒情傳統:讀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中外文學》41卷3期(2012.9),頁191-197。new window
尉天驄,〈消費文明下的屈辱和憤怒:談王禎和的〈小林來臺北〉〉,《聯合文學》第74期(1990.12),頁38-41。
梁秉鈞,〈中國現代抒情小說(上)〉,《文訊》第64期(1991.2),頁63-68。
——,〈中國現代抒情小說(下)〉,《文訊》第65期(1991.3),頁54-59。
葉石濤,〈評《人生歌王》〉,《文訊》第30期(1987.6),頁215-218。
——,〈世界文學的寫實主義與臺灣新文學的寫實主義〉,《文學臺灣》第34期(2002.4),頁47-66。
葉振富,〈走向永恆的香格里拉〉,《中國時報》(1990.9.4),第31版。
游勝冠,〈啟蒙、人道主義與前現代我族的凝視:呂赫若作為左翼作家歷史定位的再商榷〉,《臺灣文學學報》第16期(2010.6),頁1-32。new window
楊玉成,〈世界像一張畫:唐五代「如畫」的觀念系譜與世界圖景〉,《東華漢學》第3期(2005.5),頁113-219。new window
——,〈詩與時:陶詩與中古時間詞語〉,《東華漢學》第11期(2010.6),頁29-121。
楊儒賓,〈屈原為什麼抒情〉,《臺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3),頁101-144。new window
詹閔旭,〈在世界邊緣寫作:李永平成為臺灣作家之路〉,《東華漢學》第27期(2018.6),頁211-240。new window
廖肇亨,〈長島怪沫、忠義淵藪、碧水長流:明清海洋詩學中的世界秩序〉,《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期(2008.3),頁41-71。new window
劉亮雅,〈臺灣理論與知識生產:以一九九○年代臺灣後殖民與酷兒論述為分析對象〉,《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8期(2015.8),頁45-81。new window
劉紹銘,〈談臺灣土生土長的作家:序《臺灣本地作家短篇小說集》〉,《聯合報》第12版(1976.08.11-12)。
——,〈談臺灣土生土長的作家:序「臺灣本地作家短篇小說選集」(下)〉,《聯合報》第12版(1976.8.12)。
蔣興立,〈論李渝小說中的庭園書寫〉,《國文學報》第11期(2010.1),頁119-138。new window
鍾秩維,〈抒情的政治、理論與傳統:重探一個臺灣文學的批判論述〉,《中外文學》48卷2期(2019.6),頁169-226。new window
——,〈設想臺灣人的華語語系觀點:關於「中國」與「共同體」的提問〉,《臺灣文學學報》第34期(2019.6),頁133-164。
謝世宗,〈侯孝賢的末世圖像與時間意識:從《尼羅河女兒》、《南國再見,南國》到《千禧曼波》和〈青春夢〉〉,《東吳中文學報》第36期(2018.11),頁155-180。new window
顏元叔,〈《白蛇傳》與《蕾米亞》:一個比較文學的課題〉,《幼獅文藝》第32卷1期(1970.1),頁86-93。new window
——,〈唐文標事件〉,《中外文學》2卷5期(1973.10),頁4-8。
蘇碩斌,〈活字印刷與臺灣意識:日治時期臺灣民族想像的社會機制〉,《新聞學研究》109期(2011.10),頁1-41。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王鈺婷,《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許倍榕,〈日治時期臺灣的「文學」概念演變〉(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new window
楊紫淇,〈臺灣當代「私小說」的受容與展演:以陳雪與駱以軍為觀察中心〉(嘉義: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四)會議論文
陳春燕,〈文學的承諾:奧爾巴哈與洪席耶〉,「理論的世代:廖朝陽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臺大外文系,2018.3.3-24。
鍾秩維,〈行動中的藝術家:李渝文學的「當代性」〉,「論寫作:郭松棻李渝文學研討會」,臺北:臺大臺文所,2017.12.17-18。
二、英文資料
(一)專書・專書論文
Arne Melberg, Theories of Mime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Aristotle, Aristotle’s Theory of Poetry and fine Art, trans. and with critical notes by S.H. Butcher. (Mineola,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51).
Alfred H. Barr Jr., What is Modern Painting?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1970).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Books, 2016).
Ching-wen Cheng (鄭清文), Three-Legged Hors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C.H. Wang (王靖獻), 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Chi Xiao (蕭馳), The Chinese Garden as Lyric Enclave: A Generic Study of the Story of Stone. (Ann Arbor, Michigan: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1).
David Damrosch, What is World Literatur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David Der-wei Wang (王德威), 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 and Fictional Writing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c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David Der-wei Wang ed., 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Elzbieta Ettinger, Hannah Arendt and Martin Heidegger.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1995).
Erich Auerbach, Mimes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 trans. Willard R. Trask.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Eric Hobsbawm, “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s,” in eds. Eric Hobsbawm and Terence Ranger,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pp.
Edward Said, “Introduction to the Fifteenth-Anniversary Edition,” in Erich Auerbach, Mimes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 trans. Willard R. Trask.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I-XXIV.
Franco Moretti, The Way of the World: The Bildungsroman in Europe Culture. (London: Verso, New Edition 2000).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ure, eds. Cary Nelson and Laurence Grossberg.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1988), 271-313.
Giorgio Agamben, The Coming Community, trans. Michael Hard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 The End of the Poem: Studies in Poetics, trans. Daniel Heller-Roaze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 Infancy and History: The Destruction of Experience, trans. Liz Heron. (London& New York: Verso, 2007).
——, The Signature of All Things: On Method, trans. Luca D’lsanto with Kevin Attell. (New York: Zone Books, 2009).
——, “The Friend,” “What is Apparatus?” and Other Essays, trans. David Kishik and Stefan Pedatell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25-38.
G.W.f. Hegel, Aesthetics: Lectures on Fine Art Volume II, trans. T.M.Knox.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George Kerr, Formosa Betray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65).
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 The Promise of Politics, ed. Jerome K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2005).
Homi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Routledge Classic 2004).
Harry Harootunian, Overcome by Modernity: History, Culture, Community in Interwar Japa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Hubert L. Dreyfus and Mark A. Wrathall eds., A Companion to Phenomenology and Existentialism ( Oxford : Wiley-Blackwell, 2009).
Frederic Burwick, Mimesis and its Romantic Reflections. (University Park, P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1).
Fredric Jameson,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in 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eds. Hal Foster. (Port Townsend, WA.: Bay Press, 1983), pp.111-125.
Françoise Lionnet and Shu-mei Shih, eds. Minor Transnation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Jacques Rancière, Mute Speech: Literature, Critical Theory and Politics, trans. James Swens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1).
Jonathan Culler, Structuralist Poetics: Structuralism,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ies of Literature. (London: Routledge, Routledge Classics 2002).
——, Theory of the Lyric.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Judith Butler,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Julia De Pree, The Ravishment of Persephone: Epistolary Lyric in the Siecle des Lumieres.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8).
Julia Kristeva,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 Kristeva Reader. ed., Toril Moi.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89-136.
José Esteban Muñoz, Disidentifications: Queers of Color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olitic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9).
Jean-Luc Nancy, Being Singular Plural, trans. Robert D. Richardson and Anne E. O’Byrne.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Jing Tsu (石靜遠), Sound and Script in Chinese Diaspor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Jing Tsu and David Der-Wei Wang eds., Global Chinese Literature: Critical Essays. (Leiden: Brill, 2010).
Jean-Paul Sartre, “What is Writing,” in Literature and Existentialism, trans. Bernard Frechtman. (New York: Citadel Press, 1977), pp.7-38.
J. Keith Vincent, Two-Timing Modernity: Homosocial Narrative in Modern Japanese Fic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2).
Jonathan Wordsworth, “William Wordsworth: The Preclude,” ed., Duncan Wu. A Companion to Romanticism. (Oxford: Blackwell, reprinted 2001), pp.179-190.
Leland de la Durantaye, Giorgio Agambe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Lionel Trilling, Sincerity and Authentic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Lisa Lai-ming Wong, Rays of the Searching Sun: The Transcultural Poetics of Yang Mu. (New York: P.I.E. Peter Lang, 2009).
Lisa Parks and Nicole Starosielski eds., Signal Traffic: Critical Studies of Media Infrastructures. (Urbana, Chicago and Springfiel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15).
M. H. Abrams, The Mirror and 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Mikhail Bakhtin, “Discourse in the Novel,”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eds. Michael Holquist and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pp.259-434.
Marshall Berman, The Politics of Authenticity: Radical Individualism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Society (New York: Verso, 2009).
Maurice Blanchot. “The Community of Lovers,” The Unavowable Community, trans. Pierre Joris. (New York: Station Hill, 1988), pp.29-56.
Martin Heidegger, Language, Poetry, Thought, trans. Albert Hofstadter. (New York: Harper& Row, 1971).
——, “The Age of the World Picture,”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 trans. William Lovitt. (New York and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77), pp.115-154.
——, Being and Time, trans. Joan Stambaugh. (Albany, Sunny Press, 1996).
——, Off the Beaten Track, trans. and eds. Julian Young and Kenneth Hayn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 eds. David Farrell Krell. (London: Routledge, Revised Version 2008).
Matthew Potolsky, Mimesis.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Pascale Casanova, The World Republic of World letters, trans. M.B. DeBevois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ang-yuan Chi (齊邦媛), “Forward,” Three-Legged Hors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ix-xiiii.
Paul Boghossian, “Three Kinds of Relativism,” in ed. Steven Hales, A Companion to Relativism. (London: Wiley-Blackwell, 2011), pp.53-69.
Pheng Cheah, What is a World: O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as World Literatur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6).
Raman Selde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5th ed. (New York: Pearson/Longman, 2005).
Ping-Hui Liao (廖炳惠), “Print Culture and the Emergent Public Sphere in Colonial Taiwan, 1895-1945,”eds. Ping-Hui Liao and David Der-wei Wang.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1895-1945: History, Culture, Memory. (New York: Columbia UP, 2006), pp.78-94.
Shih-shiang Chen (陳世驤), “The Cultural Essence of Chinses Literature.” in Interrelations of Cultures: Their Contribution to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Paris: Unesco, 1953).
Stuart Curran, “Lyrical Drama: Prometheus Unbound and Hellas,”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eds. Michael O'Neill, Anthony Howe an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Madeleine Callagh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289-298.
Stanley Fish, “Is There a Text in this Class?” eds. H. A. Veeseer, The Stanley Fish Reader. (London: Wiley-Blackwell, 1999), pp.38-54.
Shu-mei Shih (史書美), Visuality and Identity: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Shu-mei Shih, Chien-hsin Tsai, and Brian Bernards, eds. Sinophone Studies: A Critical Read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
Stephen Mulhall, Heidegger and Being and Time. (New York: Routledge, 2nd edition 2005).
Stephen Owen,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Omen of the World,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85).
Sung-sheng Yvonne Chang (張誦聖),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3).
——,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 “Representing Taiwan: Shifting Geopolitical frameworks.” in Writing Taiwan: A New Literary History, eds. David Der-wei Wang and Carlos Roja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17-25.
Thomas Borstelmann, The 1970s: A New Global History from Civil Rights to Economic Inequal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3).
Thomas Flynn, Existent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Roland Barthes, S/Z, trans. Richard Miller.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0).
Rey Chow (周蕾),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3).
Ralph Freedman, The Lyrical Novel: Studies in Hermann Hesse, Andre Gide and Virginia Woolf.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Virginia Jackson and Yopie Prins eds. The Lyric Theory Reader: A Critical Anthology.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4).
Walter Benjamin, “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Illuminations, ed. Hannah Arendt and trans. Harry Z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pp. 253-264.
——, The Writer of Modern Life: Essays on Charles Baudelai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William Watkin, Agamben and Indifference: A Critical Overview. (London and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International, 2013).
(二)期刊論文
Jacques Rancière, “Auerbach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Realism.” Critical Inquiry 44 (Winter 2018), pp.227-241.
Shih-shiang Chen (陳世驤), “The Shih Ching: Its Generic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Poetics,”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39.1 (1969.1), pp.371-413.new window
——, “On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Opening Address to Panel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AS Meeting, 1971,” Tamkang Review 2.2 & 3.1 (1971.10-1972.4)new window
——, “The Genesis of Poetic Time: The Greatness of Chu Yuan, a New Critical Approach.”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Vol.10 No.1 (1973.6), pp.1-44.new window
Shu-mei Shih (史書美),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significance of Taiwan.” Postcolonial Studies 6.2 (2003), pp.143-53.
Simon Morgan Wortham, “Law of Friendship: Agamben and Derrida.” News Formation no.62 (Autumn 2007), pp.89-105.
Tom Frost, “Redemption between Politics and Ontology: Agamben on the Coming Politics.” Ephemera: Theory & Politics in Organization vol.16(2) (2016.5), pp.125-136.
Yu-lin Lee and Chun-yen Chen, “Introduction: World Enough,” Ex-position 2 (June 2019), pp.1-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