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
作者:王鈺婷
作者(外文):Yu-ting W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瑞明
邱貴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文學場域五○年代女性散文抒情傳統中國性Female Prose in 1950sLyrical-traditionChinesenessliterary fiel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6)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不同於以往對於五○年代文學往往集中在反共文學、傷痕文學評論的立場,在此要討論五○年代女性文學最大宗的抒情散文現象,並且提出一個新的詮釋框架「抒情傳統」,來重勘五○年代文學史與女性散文史。本論文從女性散文的抒情傳統體系:文化體制、生產建制網絡、現代性三方面來進行討論,以釐清女性抒情散文在五○年代文學場域中獨特的位置,並從文學場域多重結構之運作,來梳理女性散文與主導文化、文藝政策、市場機制以及文學思潮(比如說與菁英、前衛的現代主義之間)辯證性地交鋒,釐勾勒出女性散文與文學史建構之間的對話,並定義女性抒情美文特殊意義與價值體系,以開拓出對於五○年代女性散文更多元與嶄新的面向,呈現出美文體系複雜的文學意涵與美學傳統。先從戰後初期的文化體制談起,戰後初期唯美的女性散文美學基調,也在官方對傳統文化的擁戴與中國性(Chineseness)的塑造中,移植「抒情傳統」,而這種被標舉出的抒情傳統,也回應到英國史家霍布斯邦(Eric Hobsbawn)所提出的「創發的傳統」(invented tradition),並具有文化與社會意義,我們可以看到美文所承載的傳統價值來自於中國文化「抒情傳統的創發」,在中國語境中承接傳統主義的召喚,從傳統文言中汲取養分,承繼中國散文傳統,偏向於古典的追尋與傳統文化的特質,這也透露出建制抒情傳統現象背後的文化體制,女性散文家也參與主流文化主導的文藝體制之中,並且深刻反映出當時社會、政治、文化環境下的主流美學。
其次,將進一步探討抒情傳統美文的建制體系與意義網絡。女性散文家所發表的文學媒介是以文學副刊為主,副刊文藝在文類位階上接近『中額』(middle-brow),考察女性散文「抒情傳統」通俗美學型態,處於一個複雜的「協商妥協」(negotiation)空間,一是來自於主流權力秩序的確認(符合反共利益、實踐國家權力與社會道德合一的文藝品味、處於「國語本位」的文學生態和官方認可語言政策共構的關係),二是文學消費市場的翼助(消費市場的興起、副刊文學生態、讀者以抒情為主體的審美意識),「政治駕馭」與「市場主導」這兩種生產機制所營構的主流文化生態,是決定抒情散文在文學場域位置的關鍵主因,本論述將透過戰後初期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婦女版面《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1949.3.13~1955.4.27),與女性散文家在「書寫臺灣」與「書寫中國」兩大主題中來回應此一問題。
最後將討論女性散文家所懷抱的抒情傳統體系,如何與五○年後中後期所崛起的現代主義思潮進行辯證與協商。《文學雜誌》代表的是從五○年代反共文學與現代主義共構的文學生態,逐漸轉為英美現代主義的重要起點,檢視《文學雜誌》中有一個極為獨特的現象,就是有不少女性散文家於此發表創作,包括林海音、琦君、孟瑤、艾雯、張秀亞等代表性的作家,夏濟安除了對西方的回應之外,也深受文化民族主義的影響,所以他採取「調和中西」的策略,一方面提倡「現代性」的追求,一方面卻又寄存於國家意識型態的文化體系中提出呼籲,所以表面上不標榜任何主義的夏濟安,對於中西文化的鎔鑄,標榜傳統與西方之間巧妙的融合,無可迴避的是這其中的矛盾性,包括此一「前衛」的「新傳統典範」如何與中國民族主義之合法位置進行協商呢?或者是這其中所形塑的「新中國性」如何與「舊中國性」進行角力呢?在此將從這樣衝突的處境中,來試圖釐清女性散文家的「抒情傳統」與《文學雜誌》的「現代主義美學」之間的交會與相互辯證。張秀亞與林海音將小說美學與現代主義美學連繫起來,建立了一種獨特的女性散文家現代主義經驗╱驚豔之外,多數女性散文家以所承載的傳統審美價值,與《文學雜誌》回歸中國文化的論述管道接軌,呈現中國傳統的價值體系,以維繫《文學雜誌》與主流論述中心的接合,另一方面又在呈現眷戀舊文化的情懷,譴責現代潮流對傳統╱倫理道德的侵襲上,與《文學雜誌》所主張的「中國現代性」明顯不同道,在「現代性」的想像上逐漸分道揚鑣,最後導致女性散文家與《文學雜誌》所屬現代主義陣營之間的分裂。
女性散文家的抒情傳統美學觀放在戰後女性小說的發展脈絡中,反映出美學風格、發表場域、省籍及性別的殊異現象,六○年代女作家雖然抗拒戰後初期文學場域的抒情傳統體系,卻不一定顯示主導文化體制所依恃的審美意識已瓦解。戰後初期女性散文家所內蘊的美學傳統寓意深長,與歷史變遷下的文化政治、文化工業的種種傳播形式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台灣文學場域帶來的深遠影響力。
Unlike the leading critique of 1950s literature that often focuses on anti-communism and trauma, this dissertation concentrates on the lyrical-tradition writing phenomenon dominating the women’s literature during the decade, and proposes this “lyrical-tradition”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essential to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aiwan literary history and female prose history in 1950s.By tracing how the lyrical-tradition of female prose was developed within the literary atmosphere in the fifties, I wish to sketch the contours of this aesthetic style through three aspects—the cultural system, production network and modernity—in order to clarify the uniqueness and significance of female lyrical prose writing at that time period.
By examining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multiple structure of literary field, I wish to decipher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between female prose and the dominant culture, the policies on literature and art, the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literary trends (such as the elite and avant-garde modernism). Furthermore, by clarifying the dialogue between female pro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history, and defin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value system of lyrical-tradition writing, I attempt to present the dynamics, multiplicity of the female prose in the fifties, emphasizing the literary significance of the female lyrical prose writing system and its aesthetic tradition.
參考書目
(一)文本:
(二)
.武月卿主編,《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1949年3月至1955年4月。

.《文藝創作》,1950年至1956年。

.《自由中國》,1949年11月至1960年9月。

.《婦女創作集》第一輯,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印行,1956年4月。
.《婦女創作集》第二輯,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印行,1957年10月。
.《婦女創作集》第三輯,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印行,1959年3月。
.《婦女創作集》第四輯,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印行,1960年3月。
.《婦女創作集》第五輯,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印行,1961年3月。
.《婦女創作集》第六輯,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印行,1963年12月。
.《婦女創作集》第七輯,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印行,1963年12月。
.《文學雜誌》,1956年9月至1960年8月。

.冰心著,《寄小讀者》,上海:開明,1949年。
.冰心著,陳恕編,《中學生文學精讀:冰心》,上海:三聯,1996年。
.冰心著,卓如編,《冰心》,台北:書林,1992年。
.冰心著,浦漫汀編,《冰心名作欣賞》,北京:中國和平,1993年。
.冰心著,盧今、李華龍、鍾越編,《冰心散文》,北京:中國廣播,1996年。

.艾雯,《生死盟》,高雄:大眾,1953年。
.艾雯,《小樓春遲》,台北:帕米爾,1954年。
.艾雯,《漁港書簡》,高雄:大業,1955年2月初版。
.艾雯,《生活小品》,台北:國華,1955年。
.艾雯,《魔鬼的契約》,台南:人文,1955年。
.艾雯,《艾雯散文選》,台北:遠東,1956年。
.艾雯,《夫妻們》,台北:復興,1957年。
.艾雯,《青春篇》,高雄:大業,1958年。
.艾雯,《霧之谷》,台北:正中,1958年。
.艾雯,《一家春》,台北:正中,1959年。
.艾雯,《青春篇》,台北:爾雅,1987年。
.艾雯,《綴網集》,台北:大地,1986年。
.艾雯,《艾雯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1980年。
.艾雯,《倚風樓書簡》,漢藝色研,1990年。

.林海音,《流雲》,台北:明華,1960年。
.林海音,《綠藻和鹹蛋》,台北:學生,1961年。
.林海音,《作客美國》,台北:文星,1966年。
.林海音,《兩地》,台北:文星,1966年。
.林海音,《燭芯》,台北:愛眉文藝,1971年。
.林海音,《林海音自選集》,台北:黎明,1975年。
.林海音,《薇薇的週記》,台北:純文學,1980年。
.林海音,《芸窗夜讀》,台北:純文學,1982年。
.林海音,《城南舊事》,台北:爾雅,1983年。
.林海音,《春風》,台北:純文學,1983年。
.林海音,《冬青樹》,台北:純文學,1983年。
.林海音,《曉雲》,台北:純文學,1983年。
.林海音,《剪影話文壇》,台北:純文學,1984年。
.林海音,《家住書坊邊:我的京味兒回憶錄》,台北:純文學,1987年。
.林海音,《一家之主》,台北:含英,1988年。
.林海音,《隔著竹簾兒看見她》,台北:九歌,1992年。
.林海音,《寫在風中》,台北:純文學,1993年。
.林海音,《靜靜的聽》,台北:爾雅,1996年。
.林海音,《金鯉魚的百襉裙》,台北:游目族,2000年。

.徐鍾珮,《我在台北》,台北:重光文藝,1951年。
.徐鍾珮,《英倫歸來》,台北:重光文藝,1954年。
.徐鍾珮,《餘音》,台北:重光文藝,1961年。
.徐鍾珮,《多少英倫舊事》,台北:文星,1964年。
.徐鍾珮,《多少英倫舊事》,台北:大林,1969年。
.徐鍾珮,《追憶西班牙》,台北:純文學,1976年。
.徐鍾珮,《靜靜的倫敦》,台北:大林,1977年。
.徐鍾珮,《徐鍾珮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1981年。
.徐鍾珮,《我在台北及其他》,台北:純文學,1986年。

.張秀亞,《三色堇》,台北:爾雅,1952年6月。
.張秀亞,《牧羊女》,台北:虹橋,1953年。
.張秀亞,《凡妮的手冊》,高雄:大業,1956年。
.張秀亞,《懷念》,高雄:大業,1957年。
.張秀亞,《愛琳的日記》,台北:三民,1958年。
.封德屏主編,《張秀亞全集》(十五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5年。

.張漱菡,《風情畫》,高雄:大業,1953年。
.張漱菡,《張漱菡自選集》,高雄:黎明,1970年。

.琦君,《百合羹》,上海:開明,1958年。
.琦君,《煙愁》,台中:光啟,1963年。
.琦君,《琦君小品》,台北:三民,1966年。
.琦君,《紅紗燈》,台北:三民,1969年。
.琦君,《三更有夢書當枕》,台北:爾雅,1975年。
.琦君,《桂花雨》,台北:爾雅,1976年。
.琦君,《琦君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1978年。
.琦君,《琦君說童年》,台北:純文學,1981年。
.琦君,《千里懷人月在峰》,台北:爾雅,1983年。
.琦君,《細雨燈花落》,台北:爾雅,1984年。
.琦君,《琴心》,台北:爾雅,1984年。
.琦君,《菁姐》,台北:爾雅,1984年。
.琦君,《錢塘江畔》,台北:爾雅,1984年。
.琦君,《母心似天空》,台北:爾雅,1984年。
.琦君,《水是故鄉甜》,台北:九歌,1984年。
.琦君,《此處有仙桃》,台北:九歌,1985年。
.琦君,《琦君讀書》,台北:九歌,1987年。
.琦君,《燈景舊情懷》,台北:洪範,1987年。
.琦君,《青燈有味似兒時》,台北:九歌,1988年。
.琦君,《玻璃筆》,台北:九歌,1988年。
.琦君,《淚珠與珍珠》,台北:九歌,1989年。
.琦君,《母心、佛心》,台北:九歌,1990年。
.琦君,《一襲青衫萬縷情 :我的中學生活回憶》,爾雅,1991年。
.琦君,《萬水千山師友情》,台北:九歌,1995年。
.琦君,《琦君寄小讀者》,台北:健行文化,1996年。
.琦君,《永是有情人》,台北:九歌,1998年。
.琦君,《母親的金手錶》,台北:九歌,2002年。

.鍾梅音,《冷泉心影》,重光文藝出版社,1951年。
.鍾梅音,《母親的憶念》,復興出版社,1954年。
.鍾梅音,《海濱隨筆》,大華晚報出版社,1954年。
.鍾梅音,《遲開的茉莉》,台北:三民,1957年。
.鍾梅音,《小樓聽雨集》,大中國圖書,1958年。
.鍾梅音,《遲開的茉莉》,台北:三民,1959年。
.鍾梅音,《十月小陽春》,台北:文星,1964年。
.鍾梅音,《塞上行》,台北:光啟,1964年。
.鍾梅音,《摘星文選》,台北:三民,1966年。
.鍾梅音,《我祇追求一個「圓」》,台北:三民,1968年。
.鍾梅音,《風樓隨筆》,台北:三民,1969年。
.鍾梅音,《夢與希望》,台北:三民,1975年。
.鍾梅音,《這就是春天》,台北:皇冠,1978年。
.鍾梅音,《海天遊蹤》,台北:大華晚報社發行,1978年。
.鍾梅音,《蘭苑隨筆》,台北:三民,1979年。

.蘇雪林著,《棘心》,香港:順風,1956年。
.蘇雪林著,《讀與寫》,光啟,1959年。
.蘇雪林著,《我論魯迅》,文星,1967年。
.蘇雪林著,《人生三部曲》,文星,1967年。
.蘇雪林著,《眼淚的海》,文星,1967年。
.蘇雪林著,《雪林自選集》,黎明,1977年。
.蘇雪林著,《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純文學,1983年。
.蘇雪林著,《綠天》,光啟,1983年。
.蘇雪林著,《浮生九四:雪林回憶錄》,三民,1991年。

(二)文學史著作
.尹雪曼,《中華民國文藝史》,中正書局,1976年6月。
.尹雪曼,《中國新文學史論》,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3年9月。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2004年2月。new window
.白少帆等,《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12月。
.呂正惠,《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崑崙出版,2002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1979年7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聯合文學》178期至220期。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1991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87年2月。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1971年。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1998年7月。

(三)專書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1998年10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台北:麥田,2001年。
.王德威,《典律的生成》,台北:爾雅,1998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年。
.王集叢撰,《戰鬥文藝論》,台北 :文壇,1955年。
.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論評》,台北:成文 ,1979年。
.史書美,《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2007年。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文星 ,1965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1997年9月。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台灣女作家》,台北:元尊文化,1998
年。
.邱貴芬/計畫召集人,陳建忠等/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2007年3
月。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年9月。new window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2年12月。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2002年6月。
.何寄澎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5-散文批評》,台北:正中,1992年。
.邵瀅,《中國文學批評現代建構之反思-以京派為例》,武漢:湖北教育,2006年。
.林瑞明,《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台北:允晨,1993年8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1996年7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1996年7月。
.周策縱著,周子平等譯,《五四運動:近代中國的思想革命》,江蘇:江蘇人民,1999年6月。
.范培松,《中國現代散文史》,南京:江蘇教育,1994年。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1997年6月。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年3月。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2006年new window
.唐小兵,《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7年。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new window
學,2000年4月初版。
.孫大川編,《台灣原住民文學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下》,2003年5月,
印刻出版。
.袁勇麟,《當代漢語散文流變論》,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陳世驤,《中國的抒情傳統》,台北:志文 ,1972年7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1990年。
.陳平原主編,《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安徽:安徽教育,2006年1月。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8年。
.陳萬益,《于無聲處聽驚雷》,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年10月。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年11月。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週邊》,台北:麥田,2002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年6月。new window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new window
.陳建忠,《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 ,2004年。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臺灣文學論集》,台北:五南 ,2006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年,
.陳麗芬,〈文學批評與文化身分-周蕾•後殖民•香港〉,《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台北:書林,2000年。
.郭楓,《美麗島文學評論集》,台北:台北縣文化局,2001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張小虹主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1998年8月。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2006年。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2007年4月。new window
.張瑞芬,《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台北:聯合文學,2007年4月。new window
.張瑞芬,《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當代文學論集》,台北:秀威資訊,2007年4月。
.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1993年2月。new window
.張寶琴、邵玉銘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4年。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2年。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年10月。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小說論》,台北:麥田,2004年9月。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叢: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師大書苑,1997年3月。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市:渤海堂,2005年2月。
.尉天聰,《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2001年10月,台北:聯合報社。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7年6月。new window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2001年。new window
.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時報,1993年5月。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聯合文學出版,1995年10月。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4月。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東大,1998年。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台北:巨流,2001年11月。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2003年9月。
.廖炳惠,《台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2006年5月。new window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1980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長安,1986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1987年。new window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1989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1992年8月。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1993年5月。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1997年7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1999年。
.劉亮雅,《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台北:元尊,1998年3月。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台北:九歌,2001年9月。
.劉紀蕙、周英雄主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 ,1990年8月。
.劉禾,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90-1937)》,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6月。
.蔡江珍,《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應鳳凰,《五○年代臺灣文學論集》,高雄:春暉,2004年。
.應鳳凰,《五○年代文學出版顯影》,台中:台中市新聞局 ,2006年。
.戴維•斯沃茨(David Swartz)著,陶東風譯,《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5月。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允晨 ,1999年。
.龔鵬程,《台灣文學在台灣》,台北:駱駝,1997年3月。
.Betty Friedan著,李令儀譯,《女性迷思》,台北:月旦出版,1995年9月。
.Eric Hobsbawn等著,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 ,2002年。
.Fredric Jameson著,張京媛譯,《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1994年。
.Lucien Goldmann,吳岳添譯,《論小說的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6月。
.Michel Foucault,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1999 年。
.Pierre Bourdieu,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2001年。
.Robert C.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1994年6月。
.Toril Moi著,陳潔詩譯,《性別與文本政治:女性主義理論》,台北:駱駝,1995年。
.Susan S. Lanser著,黃必康譯,《虛構的權威-女性作家與敘述聲音》,北京:北京大學,2002年。
.Spivak, Gayatri C.,《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張君玫譯),台北:群學。2006年。
.Kristeva, Julia.1977. About Chinese Women. Trans. Anita Barrows.London:Marion Boyars.
.Sung-Sheng Yvonne Chang.1993.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Durham&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

(四)期刊論文

.夏濟安,〈評「彭歌」的「落月」兼論現代小說〉,《文學雜誌》第1卷2期,1956年10月20日。
.夏濟安,〈舊文化與新小說〉,《文學雜誌》第3卷1期,1957年9月20日。
.梅家玲,〈夏濟安•《文學雜誌》與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台北: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2月。
.楊宗翰,〈《文學雜誌》與台灣現代詩史〉,《臺灣文學學報》第二期,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2001年2月。new window
.張素貞,〈五○年代臺灣新文學運動〉,《中外文學》14卷1期。new window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第21期,1953年1月1日。
.林燿德,<傳統之軸與前衛之鑰-半世紀的台灣散文面目>,《聯合文學》第11卷12期,1995年10月。
.楊錦郁紀錄,<「當代文學問題討論會」之五>,《文訊》32期,1987年10月。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學經驗的定義與結構>,《中外文學》第7卷11期,1979年4月。new window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美學經驗的定義與結構>,《中外文學》第7卷12期,1979年5月。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第34卷2期,2005年7月。new window
.黃錦樹,〈世俗的救贖:論張派作家胡蘭成的超越之路〉,《中山人文學報》第13期,中山大學,2002年3月。new window
.黃錦樹,〈胡蘭成與新儒家﹕債務關係、護法招魂與禮樂革命新舊案〉,《中山人文》第14期,中山大學,2002年9月。new window
.黃錦樹,〈文之餘?論現代文學系統中之現代散文,其歷史類型及與週邊文類之互動,及相應的詩語言問題〉,《中外文學》第32卷7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朱耀偉,〈誰的“中國性”?〉,《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19期,2001年春/夏季。
.陳紀瀅,〈泛論五四及新文藝運動〉,《文藝創作》第49期,1955年5月1日。
.葛賢寧,〈由五四的「文學革命」論當前的「戰鬥文藝」運動〉,《文藝創作》第49期,1955年5月1日。
.胡適,〈「自由中國」的宗旨〉,《自由中國》第1卷1期,1949年11月20日。
.殷海光,〈胡適與國運〉,《自由中國》第20卷9期,1959年5月1日。
.陳奕麟,〈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3期,1999年3月。new window
.楊照,〈透過張愛玲看人間──七○、八○年代之交台灣小說的浪漫轉向〉,收於《夢與灰燼》,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鄭闖琦,〈從夏志清到李歐梵和王德威-一條八○年代以來影響深遠的文學史敘事線索〉,《文學理論與批評》,2004年1期。
.陳芳明,〈第十一章: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199期,2001年5月。
.趙友培,<論文藝教育>,《文藝創作》第37期,1954年5月1日。
.蘇雪林,<談文藝功用與其對國民品性的影響>,《文藝創作》第57期,1956年1月1日。
.郭楓,〈四十年來台灣文學的環境與生態〉,《新地文學》,1990年6月。
.彭歌,<當前文藝發展方向的檢討-對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的另一種看法>,《文藝創作》第22期,1953年2月1日。
.胡錦媛著,<書寫自我:《譚郎的書信》中的書信形式>,《中外文學》第22卷11期,1994年4月。new window
.范銘如,〈我觀察•我思味•我同情〉,《文訊》233卷,2005年3月。
.張瑞芬,〈張秀亞的散文美學及其文學史意義〉,《文訊》233卷,2005年3月。
.張瑞芬 ,<琦君散文及五○、六○年代女性創作位置>,政治大學《台灣文學學報》第六期,2005年6月。new window
.瘂弦,〈臺灣婦女寫作的燃燈人——從早期學思生活的發軔到「美文」創作版圖的完成〉,《文訊》233卷,2005年3月。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第6卷2期,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12月。new window
.陳麗芬,〈闡釋「台灣」-九十年代台灣文學╱文化批評本土論述〉,《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5卷1期,香港:嶺南大學,2001年7月。new window
.劉開鈴,<女性書信特質:《女英雄們》與《米花拉書簡》>,《中外文學》第22卷11期,1994年4月。new window
.賴維菁,<觀景•景觀:檢視三部維多利亞時期遊記如何書寫「番邦」的自然景物>,《中外文學》第29卷6期,2000年11月。new window
.劉心皇,<自由中國五十年代的散文>,《文訊》第9期,1984年3月。
.褚昱志,〈五○年代的《文學雜誌》與夏濟安〉,《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4期,1991年11月,頁73-74。
.David Spurr,廖瀚譯,<帝國的措辭:在新聞、遊記和帝國、行政中的殖民話語>,《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社,2004年。
.Pierre Bourdieu著,朱國華譯,〈《區隔:趣味判斷的社會批判》引言〉,《文化研究》第4輯,北京﹕中央編譯,2003年8月。
.Bernard Duyfhuizen著,黃嘉音譯,<書信體敘事的傳遞與踰越>,《中外文學》第22卷11期,1994年4月。new window
.Sara Mills,張惠慈譯,<女性主義批評中的女遊書寫>,《中外文學》第27卷12期,1999年5月。new window

(五)研討會論文
.何寄澎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研討會」,成大台灣文學所主辦,2002年11月22日~24日。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籌備處,2003年5月。
.《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研討會論文集》,東海大學中文系主辦,2003年11月29~30日。
.《時代與世代:台灣現代散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2004年。
.聯合報副刊編輯,《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
.《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中文系主辦,2005年。
.《永不凋謝的三色堇:張秀亞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出版,2005年。
.「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家台灣文學館、成大台文所主辦,2005年10月15日。
.「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家台灣文學館、清大台文所主辦,2005年11月19日。
.「女性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家台灣文學館、靜宜大學主辦,2006年9月30日。
.「苦悶與蛻變:60、70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東海大學中文系、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2006年11月11~12日。

(六)碩博士論文:

1.博士論文: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臺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東海大學中文所博論,1999年6月。new window
.鍾怡雯,《亞洲現代散文的中國圖象 (1949-1999)》,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邱珮萱《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臺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臺灣大學歷史所博論,2003年7月。
.盛鍇,《歷史與現代性:1970年代台灣文學與美術中的鄉土運動》,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蔡玫姿,《閨秀風格小說歷時衍生與文學體制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許珮馨,《五○年代遷台女作家散文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2.碩士論文: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蔡其昌,《戰後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1945-1959〉》,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邱珮萱,《琦君及其散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簡義明,《臺灣「自然寫作」研究-以1981-1997為範圍》,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張君慧,《蘇雪林散文研究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吳復華,《反共╱懷鄉:戰爭中國家對分類秩序(集體認同)的重構-以1949年版中央日報臺灣版為分析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楊曉琪,《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暨文學場域的變遷》,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臺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3年。
.簡弘毅,《陳紀瀅文學與五○年代反共文藝體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李雅婷,《建構台灣藝術主體性的困境--戰後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徐崇嵐,《「鄉土」如何論戰?一個場域與權力的分析》,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唐玉純,《反共時期的女性書寫策略-以「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為中心》,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鈺雯,《琦君散文的抒情傳統》,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陳姿宇,《琦君散文人物刻劃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黃怡文,《林海音及其散文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
.傅如絹,《張秀亞散文研究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游曉婷,《張秀亞散文研究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