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
作者:張俐璇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HsuanCh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昌明
廖淑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寫實主義現代主義文學批評新鄉土小說新寫實小說RealismModernismLiterary CriticismNeo-Native-Soil FictionNeo-Realism Fi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不同於「寫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在《台灣文學史綱》與《台灣新文學史》書寫中猶如「典範」交替的褒貶流轉;也不同於過往提及「寫實主義」或「現實主義」,在台灣文學史中總是指向1930年代或1970年代;本論文意圖說明的是:每個時代,都有「寫實主義」的倡議。分由殖民主義、民族主義、自由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本文析論寫實主義在各個歷史階段,在小說形式上的不同「化身」。意即,因應不同的需求,所謂的「寫實」意識在台灣,擁有不同的想像、建構,以及展演、實踐的過程。
植基於「問題化寫實主義」以及「歷史化小說生產」的立場,本文以「寫實主義」為詮釋框架,重新省視小說生產現象;同時處理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現代主義以及現實主義的關係。首先,在日本殖民時代,出自中國五四、台灣鄉土以及結合蘇聯與日本文學觀念的「寫實」意識,分別有中國白話文、台灣話文以及日文的小說「混語」實踐;進入決戰時期,台灣小說之所以被冠以「糞現實主義」之名,則來自於無法被納入日本美好傳統,以及對應南進國策現實/現時的「差異」性,亦即,無法與日本「同一」化的「台灣性」。戰後台灣的主導文化,深受戰爭期中國文藝政策的影響,以「橋副刊論爭」來說,實則是「國統區」與「解放區」在現實主義理論體系上歧義的延續。1949年後,「寫實主義」的最大改變在於「左右換防」,在國府文藝政策下,大量具有「健康寫實」概念的長篇小說生產,包含第一人稱書寫的成長小說、二元對立的戰爭小說,以及從「回中國」到「家台灣」不斷變換「寫實」方向的長篇小說書寫。1956年之後,作為國府協力角色的學院派自由主義者,在美援文藝體制下,扭轉官方的「寫實主義」內涵:從民族寫實導向心理寫實,也將小說書寫策略從「健康寫實」轉往「黑暗寫實」;此外也呼籲以「社會寫實」打造「民族文學」,資以參與世界的「比較文學」。而體現在「中美共構」下的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則以內向性寫實與吸收美文、講究字質的短篇小說為代表。本文最後析論具有左翼意識的「現實主義」所不滿的,以及不滿「現實主義」的諸種意識形態,如何相生相乘促發「鄉土小說」、「政治小說」、「都市小說」、「後現代小說」以及「新鄉土小說」等的生產。
論文指出,「寫/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絕非對立的存在,對立與角力的是其後的民族主義、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意識形態;一如「反對現實主義」其實是台灣「後現代」小說的假命題,重點在於「新世代」意圖擺脫前行代影響的焦慮,換言之,後現代終究是「寫實」的,即便選擇逃避政治,亦是一種面對「現實」的方式。而同屬「後學」的後現代與後殖民論爭,也是面對「現實」位置與想像的殊異分歧所致。也因此鄉土文學論戰後,「鄉土小說」看似消沈,實則以變形的姿態,持續存在;一直到新鄉土、新寫實,都是直面土地之歌。諸種「寫實主義」小說的展演,都是對這塊土地上「異質」的人事物的認識與理解,以及思索未來之道。
Observed from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e evaluation on Realism and Modernism was fluctuating from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1987) to Taiwanese New Literary History (2011), and the dominant discussion on literary Realism usually referred to that of the 1930s and 1970s. Different from the two perspectives addressed above, this dissertation concentrat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sm' in each historical stage. It tries to problematize and historicize 'Realism' by analyzing the production of Taiwanese fictions from the ideologies of Colonialism, Nationalism, Liberalism and Socialism. The development of 'Realism' in Taiwan has diverse meanings, constructive processes and expression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he development of fictions was separately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narrative styles and languages of 'Realism' from China, where it was emerged from the so-called May Forth Movement; Taiwan, where it was influenced by the notions of 'Native-Soil'; and Japan, where the realistic concepts combined with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intensive wartime, Taiwan fiction was dubbed the name of 'feces realism' because it against Japan’s national policy and Japanese aesthetic tradition. In other words, it was difficult to support colonial assimilation policy. After World War II, the dominant culture in Taiwan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ROC’s policy on literature and art of the wartime. There were numerous novels, which were categorized ' Healthy Realism', were then produced. Shortly later, 'Realism' reformed from 'Healthy Realism' to 'Psychological Realism' by Liberalists under the USAID literary system. In addition, KMT-US co-constructed the aesthetics of Taiwan modernist fictions, of which the Introversive Realistic Fiction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ne.
Last but not least, I analyze how the 'Realism', which involved left-wing ideology, and the 'Anti-Realism' formed the production of Native-Soil Fiction, Political fiction, Urban Fiction, Postmodern Fiction and Neo-Native-Soil Fiction.
一、小說文本
丁樹南、馬各編,《五十五年度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
七等生,《僵局》,台北:遠景出版社,2003。
二殘(劉紹銘),《二殘遊記第三集》,台北:洪範書店,1977。
二殘,《二殘遊記新篇》,台北:時報文化,1987。
文學台灣基金會編,《虛構一九八七:第二屆臺灣文學獎作品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
月藏,《鬥法》,台北:皇冠文化,2008。
王文興,《家變》,台北:洪範書店,1978。
王克潼等著,《省政文藝佳作選》,台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6。
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台北:水牛出版社,2004。
王拓,《金水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
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洪範書店,1994。
王禎和,《美人圖》,台北:洪範出版社,1982。
王禎和,《香格里拉》,台北:洪範書店,1980。
王禎和,《嫁妝一牛車》,台北:遠景出版社,1975。
王德威、黃英哲編;涂翠花、蔡建鑫譯,《華麗島的冒險:日治時期日本作家的台灣故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
王聰威,《師身》,台北:時報文化,2012。
王聰威,《複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8。
王藍,《藍與黑》,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7。
司馬中原,《荒原》,台北:風雲時代,2006。
司馬桑敦,《野馬傳》,台北:作者自印、文星書店發行,1967。
平路,《行道天涯:孫中山與宋慶齡的革命與愛情故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
甘耀明主編,《九歌101年小說選》,台北:九歌出版社,2013。
白先勇,《遊園驚夢》,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8。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1990。
石德華等著,《藤蘿上的淚珠:81年度短篇小說徵文選集》,台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1992。
伊格言,《零地點》,台北:麥田出版社,2013。
朱天文,《荒人手記》,台北:時報文化,1994。
朱西甯,《冶金者》,台北:三三書坊,1986。
朱西甯,《狼》,台北:印刻出版社,2006。
朱炎主編、文復會文藝研究促進會編輯,《文藝選粹:第二輯小說類》,台北:黎明文化,1982。
朱宥勳、黃崇凱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台北:釀出版,2011。
米果,《朝顏時光》,台北:皇冠文化,2008。
西川滿,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2》,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吳億偉,《芭樂人生》,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
吳錦發主編,《1988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
宋澤萊,《打牛湳村系列》,台北:草根出版社,2000。
宋澤萊主編,《台語小說精選卷》,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
李昂,《七世姻緣之台灣/中國情人》,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
李昂,《花季》,台北:洪範書店,1985。
李昂,《愛情試驗》,台北:洪範書店,1982。
李昂主編,《九十六年小說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
李陀編,《中國新寫實小說選》,香港:三聯書店,1995。
李喬,《告密者》,台北:自立晚報社,1986。
李喬,《李喬短篇小說精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
李喬、高天生主編,《1986台灣小說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7。
李喬編,《七十二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4。
李儀婷,《流動的郵局》,台北:聯合文學,2005。
李雙澤等著,《終戰的賠償:台灣現代小說選II》,台北:名流出版社,1986。
周芬伶、許建崑、彭錦糖、阮桃園主編,《台灣後現代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
孟瑤,《飛燕去來》,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
季季主編,《九十七年小說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9。
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台北:皇冠出版社,1967。
林瑞明、陳萬益主編,《郭松棻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一)小說卷》,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
林燿德編選、評析,黃子音等著,《甜蜜買賣:臺灣都市小說選》,台北:業強出版社,1989。
邱貴芬主編,《臺灣政治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2006。
邱貴芬編,《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台北:女書文化,2001。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編印,《第三屆南投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01。
施淑、高天生主編,《林雙不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洪醒夫編,《六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76。
紀剛,《滾滾遼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0。
孫梓評編輯,《第八屆林榮三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林榮三基金會,2013。
孫梓評編輯,《第五屆林榮三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林榮三基金會,2010。
徐鍾珮,《餘音》,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8。
翁鬧著,黃毓婷翻譯、導讀,《破曉集:翁鬧作品全集》,台北:如果出版,2013。
袁哲生,《靜止在樹上的羊》,台北:觀音山出版社,1995。
馬森編,《七十三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
張大春,《公寓導遊》,台北:時報文化,2002。
張良澤編,《鵝媽媽出嫁》,台南:大行出版社,1975。
張恆豪編,《陳虛谷、張慶堂、林越峰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
張恆豪編,《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
張恒豪編,《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
張漱菡,《意難忘》,台北:皇冠出版社,1981。
郭松棻,《奔跑的母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郭強生,《惑鄉之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12。
陳雨航主編,《九十三年小說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5。
陳映真,《我的弟弟康雄(1959-1964)》,台北:洪範書店,2001。
陳映真,《唐倩的喜劇(1964-1967)》,台北:洪範書店,2001。
陳映真,《鈴璫花(1983-1994)》,台北:洪範書店,2001。
陳紀瀅,《荻村傳》,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1。
彭小妍主編,《八十八年小說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5.小說卷II》,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
彭瑞金編,《天上聖母的祭典:葉石濤小說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13。
彭瑞金編,《河畔的悲劇:葉石濤小說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13。
彭瑞金編選,《賺食世家:葉石濤黑色幽默小說選》,台北:圓神出版社,2001。
彭歌,《落月》,台北:遠景出版社,1977。
童偉格,《王考》,台北:印刻出版社,2002。
舒暢,《舒暢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1975。
賀景濱,《去年在阿魯吧》,台北:寶瓶文化,2011。
黃凡,《反對者》,台北:自立晚報社,1984。
黃凡,《東區連環泡》,台北:希代出版社,1989。
黃凡,《黃凡後現代小說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5。
黃凡、林燿德主編,《新世代小說大系:政治卷》,台北:希代出版社,1989。
黃凡、林燿德主編,《新世代小說大系:都市卷》,台北:希代出版社,1989。
黃凡主編,《海峽小說1986年度選.代表作》,台北:希代出版社,1987。
黃凡主編,《海峽小說1987年度選.代表作》,台北:希代出版社,1988。
黃凡主編,《海峽小說1990年度選.代表作》,台北:希代出版社,1991。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
黃春明,《莎喲娜啦.再見》,台北:皇冠出版社,2000。
瘂弦主編,《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
葉石濤,《三月的媽祖:戰後初期(1946~1950)葉石濤小說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
葉石濤,《紅鞋子》,台北:自立晚報社,1989。
葉石濤,《異族的婚禮:葉石濤短篇小說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94。
葉石濤、鍾肇政主編,《一杆稱仔》,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葉石濤、鍾肇政主編,《送報伕》,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葉石濤、鍾肇政主編,《豚》,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葉石濤、鍾肇政主編,《閹雞》,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廖咸浩編,《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96。
廖清秀,《恩仇血淚記》,台北:自費出版,1957。
齊邦媛主編,《中國現代文學選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
劉大任,《杜鵑啼血》,台北:遠景出版社,1984。
劉大任,《浮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
劉紹銘編,《台灣本地作家短篇小說選》,台北:大地出版社,2003。
歐坦生,《鵝仔:歐坦生作品集》,台北:人間出版社,2000。
歐陽子,《那長頭髮的女孩》,台北:文星書店,1967。
歐陽子,《秋葉》,台北:晨鐘出版社,1971。
潘人木,《蓮漪表妹》,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
蔡素芬,《燭光盛宴》,台北:九歌出版社,2009。
蔣曉雲,《紅柳娃》,台北:印刻出版社,2013。
鄭明娳編,《六十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72。
鄭清文,《峽地》,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
鄭清文、李喬、陳映真著,《三腳馬:台灣現代小說選III》,台北:名流出版社,1986。
賴香吟,《島》,台北:聯合文學,2000。
濱田隼雄,黃玉燕譯,《南方移民村》,台北:柏室科技藝術,2004。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一群失業的人》,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隱地編,《五十九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71。
隱地編,《五十八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70。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台北:時報文化,1997。
蘇偉貞,《沉默之島》,台北:時報文化,1994。
蘇偉貞編,《各領風騷:台灣歷年最受爭議的小說十二篇》,台中:晨星出版社,1990。

二、中文書目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
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1。
尹雪曼,《中國新文學史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
尹雪曼主編,《中華民國文藝史》,台北:正中書局,1975。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new window
王文興,《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9。
王守仁,《新編美國文學史》第四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王國安,《台灣後現代小說的發展:以黃凡、平路、張大春與林燿德的創作為觀察文本》,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new window
王集叢,《三民主義與文藝》,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王集叢,《文藝新論》,台北:帕米爾書店,1965。
王集叢,《民族文學與時代精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王集叢,《戰鬥文藝論》,台北:文壇社,1955。
王鼎鈞,《文學江湖: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四》,台北:爾雅,2009。
王福湘,《悲壯的歷程:中國革命現實主義文學思潮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1986。
王德威編著,《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
丘為君、陳連順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文鏡文庫,1978。
仙人掌雜誌社編輯部編選,《民族文學的再出發》,台北:故鄉文化,1979。
北京社會主義學院編,《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4。
古添洪、陳慧樺編著,《比較文學的墾拓在臺灣》,台北:東大圖書,1976。
古遠清,《幾度飄零:大陸赴台文人沈浮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10。
古繼堂,《臺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
任卓宣,《文學和語文》,台北:帕米爾書店,1966。
朱立元、李鈞主編,《20世紀西方文論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台北:漢京文化,1982。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朱光潛,《現實主義的美學》,台北:金楓出版社,1991。
朱宥勳,《學校不敢教的事》,台北:寶瓶文化,2014。
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麥田出版社,2009。
伍蠡甫、林驤華編著,《現代西方文論選:論現代各種主義及學派》,台北:書林出版社,1992。
江寶釵,《臺灣全志,卷十二,文化志,文學篇》,南投:臺灣文獻館,2009。
江寶釵主編,《黃得時全集1創作卷一:漢詩、中文隨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艾曉明,《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何凡,《從大學生到草地人》,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
余光中、顏元叔、朱炎等著,《消失在長廊盡處:追憶朱立民教授》,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余光中編,《秋之頌:梁實秋先生紀念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
吳音寧,《江湖在哪裡?——台灣農業觀察》,台北:印刻出版社,2007。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0。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
呂健忠、李奭學編譯,《近代西洋文學:新古典主義迄現代》,台北:書林出版社,2006。
宋澤萊,《誰怕宋澤萊》,台北:前衛出版社,1986。
李育霖,《翻譯閾境:主體、倫理、美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
李辰冬,《文學與生活》,台北:水牛出版社,1971。
李敏忠,《殖民地風景的現代性:1930年代臺灣白話小說文體風格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2014。
李喬,《小說入門》,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
李瑞騰,《文學的出路》,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
李瑞騰、蔡宗陽主編,《雅舍的春華秋實——梁實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
李漢偉,《台灣小說的三種悲情》,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
李豐楙,《山海經——神話的故鄉》,台北:時報文化,2012。new window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易安等評,《省政文藝評介選輯》,台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72。
松尾直太,《濱田隼雄研究——文學創作於臺灣(1940-1945)》,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7。
林央敏,《台語小說史及作品總評》,台北:印刻出版社,2012。new window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new window
林梵,《楊逵畫像》,台北:筆架山出版社,1978。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
林燿德,《都市之甍》,台北:漢光文化,1989。
林燿德,《都市終端機》,台北:書林出版社,1988。
林燿德,《觀念對話——當代詩言談錄》,台北:漢光出版社,1989。
林麗雲,《尋畫——吳耀忠的畫作、朋友與左翼精神》,台北:印刻文學,2012。
姚一葦,《欣賞與批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封德屏主編,《臺灣文學期刊史導論(1910-1949)》,台南:台灣文學館,2012。
封德屏總編輯,《2007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台北:文訊雜誌社,2008。
封德屏總編輯,《百年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
柳書琴,《荊棘之道:台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new window
柳書琴、張文薰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6 張文環》,台南:台灣文學館,2011。
紀剛,《諸神退位》,台北:允晨文化,1990。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編,《紅樓夢獎2010得獎作品專輯:論駱以軍《西夏旅館》》,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12。
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1928~1949年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文學運動》,台北:人間出版社,2011。new window
唐文標,《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
夏志清,《夏志清文學評論經典:愛情.社會.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夏志清原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1991。
秦賢次編,《張我軍評論集》,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台北:里仁書局,1987。
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編印,《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
馬森,《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new window
馬森,《東方戲劇.西方戲劇》,台南:文化生活新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馬森,《馬森戲劇論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
高千惠,《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台北:三民書局,1997。
高行健,《現代小說技巧初探》,廣州:花城出版社,1981。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所主編,《第三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婁子匡編,《新文學雜誌叢刊復刻本1 南音》,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81。
尉天驄,《路不是一個人走得出來的》,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
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
康來新編,《王文興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0。
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主編;劉季倫、薛化元、潘光哲編輯,《什麼是自由主義》,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
張明雄,《台灣現代小說的誕生》,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
張俐璇,《兩大報文學獎與台灣文學生態之形構》,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10。
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new window
張道藩、梁實秋、趙友培等撰,《文藝論戰》,重慶:正中書局,1944(古籍網http://world.bookinlife.net複本)。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
張德祥,《現實主義當代流變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
梁宗之編著,《小說概論》,台北:康樂月刊社,1954。
梁實秋,《梁實秋論文學》,台北:時報文化,1978。
梁實秋、葉公超編,《新月散文選》,台北:雕龍出版社,1978。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〇與八、九〇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莊紫蓉,《廖清秀苦學與寫作》,台北:北縣文化局,2004。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new window
許南村,《知識人的偏執》,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
郭紀舟,《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出版社,1999。
郭澤寬,《官方視角下的鄉土:省政文藝叢書研究》,高雄:麗文文化,2010。
陳少廷,《台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77。
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1987。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陳芳明,《楓香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9。
陳芳明、張炎憲等編,《張深切全集(卷11).北京日記.書信.雜錄》,台北:文經出版社,1998。
陳芳明、張炎憲等編,《張深切全集(卷3)我與我的思想》,台北:文經出版社,1998。
陳建忠,《書寫台灣.台灣書寫: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2004。new window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陳建忠主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出版,2011。
陳建忠等著,《洪醒夫作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2。
陳映真,《中國結:政論及批判卷》,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
陳映真,《趙南棟及陳映真短文選》,台北:人間出版社,1987。
陳映真、曾健民編,《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
陳映真編輯,《左翼傳統的復歸: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台北:人間出版社,2008。
陳映真總編輯,《學習楊逵精神》,台北:人間出版社,2007。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
陳紀瀅,《百年來中國文藝的發展》,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0。
陳紀瀅等著,《戰鬪文藝與自由文藝》,台北:文壇社,1955。
陳紀瀅等撰,《我對推行新文藝運動之意見》,台北:青年戰士報社,1965。
陳國偉,《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new window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台北:群學出版社,2013。new window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台灣五〇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陳淑容,《「曙光」初現——台灣新文學的萌芽時期(1920-1930)》,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陳惠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0。
陳順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轉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陳萬益,《于無聲處聽驚雷》,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
陳萬益,《台灣文學論說與記憶》,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10。
陳萬益主編,《張文環全集》卷3,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9.詩文卷(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12.書信卷》,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
彭瑞金,《鍾肇政文學評傳》,高雄:春暉出版社,2009。
彭瑞金主編,《葉石濤全集.13-20,評論卷.資料卷》,台南:台灣文學館;高雄:高市文化局,2008。
彭歌,《憶春臺舊友》,台北:九歌出版社,2009。
彭懷恩,《台灣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
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
曾健民主編,《噤啞的論爭》,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
游勝冠,《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臺灣解殖文學》,台北:群學出版社,2012。new window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出版社,2009。new window
程光煒主編,《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黃英哲編,《許壽裳臺灣時代文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
黃惠禎編選,《楊逵》,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new window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
溫儒敏,《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葉石濤,《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〇年代》,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
葉石濤,《小說筆記》,台北:前衛出版社,1983。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
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出版社,1998。
葉渭渠,《日本文學思潮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晨鐘出版社,1970。new window
葉維廉主編,《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
葛賢寧,《論戰鬥的文學》,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
董保中,《文學.政治.自由》,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
詹宏志,《閱讀的反叛:大致與小說有關的札記》,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
道藩文藝中心主編,《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
廖淑芳、包雅文,《探索的年代——戰後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及其發展》,台南:台灣文學館,2013。new window
漆高儒,《蔣經國評傳:我是台灣人》,台北:正中書局,1997。
臺南市立圖書館編,《第十二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6。
趙一凡,《從盧卡奇到薩義德:西方文論講稿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9。
趙知悌編著,《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
趙彦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台北:巨流出版社,2001。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趙慶華主編,《涉大川:紀剛口述傳記》,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
趙勳達,《台灣文學史長編10——日治時代:台灣新文學的高峰期(1930-1937)》,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
齊邦媛,《千年之淚:當代台灣小說論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new window
劉大任,《遠方有風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10。
劉昌元,《盧卡奇及其文哲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new window
劉亮雅,《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new window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出版社,2000。
劉捷,《臺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出版社,1994。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台北:爾雅出版社,1976。
歐陽子,《移植的櫻花》,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
歐陽子編,《現代文學小說選集(二)》,台北:爾雅出版社,1977。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文學術語新銓》,台北:雅典出版社,1998。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5。
鄭炯明編,《越浪前行的一代:葉石濤及其同時代作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2。
鄭樹森,《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台北:洪範書店,2013。
黎活仁、林金龍、楊宗翰編,《閱讀楊逵》,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會所,2008。new window
閻連科,《發現小說》,台北:印刻出版社,2011。
戴文鋒主編,《葉笛全集13翻譯卷六:台灣文學史料彙編》,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new window
謝里法,《美術書簡:在信中與阿笠談美術》,台北:雄獅圖書,1989。
鍾肇政,《鍾肇政全集30演講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2。
顏元叔,《文學經驗》,台北:志文新潮叢書,1972。
顏元叔,《何謂文學》,台北:學生書局,1976。
顏元叔,《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顏元叔,《談民族文學》,台北:學生書局,1973。
魏偉莉,《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10。
羅聿倫主編,《一場追尋文學的旅程》,台南:台灣文學館,2012。
羅秀美,《近代白話書寫現象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new window
蘇偉貞,《描紅:台灣張派作家世代論》,台北:三民書局,2006。

三、英文及翻譯書目
Anthony Arblaster,曹海軍等譯,《西方自由主義的興衰》,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
Cary Nelson & Lawrence Grossberg (ed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Cleanth Brooks & Robert Penn Warren,主萬、馮亦代等譯,《小說鑒賞:雙語修訂第3版》,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
Collingwood,何兆武、張文杰、陳新譯,《歷史的觀念(增補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Damian Grant著,蔡娜娜譯,顏元叔主譯「西洋文學術語叢刊」(The Critical Idiom)《寫實主義》,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3。
D. C. Muecke著,顏鋃淵譯,顏元叔主譯「西洋文學術語叢刊」(The Critical Idiom)《反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3。
Douwe Fokkema and Hans Bertens (eds.), 王寧、顧棟華、黃桂友、趙白生譯,《走向後現代主義》,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Erich Auerbach,吳麟綬、周新建、高艷婷譯,《摹仿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Erich Auerbach,張平男譯,《模擬:西洋文學中現實的呈現》,台北:幼獅文化,1980。
Faye Yuan Kleeman(阮斐娜),吳佩珍譯,《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台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
Frances S. Saunders,曹大鵬譯,《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
Fredric Jameson,王逢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作為社會象徵行為的敘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Fredric Jameson,王逢振主編,《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Fredric Jameson,王逢振主編,《詹姆遜文集第2卷:批評理論和敘事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Fredric Jameson,王逢振主編,《詹姆遜文集第4卷:現代性、後現代性和全球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Fredric Jameson,蘇仲廣、陳廣興、王逢振譯,《詹姆遜文集第5卷:論現代主義文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Georg Lukacs,陳文昌譯,《現實主義論》,台北:雅典文庫,1988。
Georg Lukacs,黃丘隆譯,《歷史與階級意識: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1989。
George Levine, The Realistic Imagination: English Fiction from Frankenstein to Lady Chatterle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H. Tsoukas and C. Knudse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Theor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Helmut Scheuer等著,黃偉等譯,《重解偉大的傳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Ian watt,魯燕萍譯,《小說的興起》,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J. Hillis Miller,單德興編譯,《跨越邊界:翻譯‧文學‧批評》,台北:書林出版社,1995。
J. P. Stern,單德興譯,《寫實主義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9。
John Carey,吳慶宏譯,《知識分子與大眾:文學知識界的傲慢與偏見,1880-1939》,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John Crowe Ransom,王臘寶、張哲譯,《新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John Guillory,江寧康、高巍譯,《文化資本:論文學經典的建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Julia Kristeva,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3。
Leon Edel,陳祖文譯,《亨利.詹姆士》,台北:學生英文雜誌社,1977。
Lilian R. Furst, Peter N. Skrine,李永平譯,顏元叔主譯「西洋文學術語叢刊」(The Critical Idiom)《自然主義論》,台北:黎明文化,1973。
Linda Hutcheon,李楊、李鋒譯,《後現代主義詩學:歷史.理論.小說》,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Linda Hutcheon,徐曉雯譯,《反諷之鋒芒:反諷的理論與政見》,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
Lydia H. Liu(劉禾),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北京:三聯書店,2002。
Marston Anderson(安敏成),姜濤譯,《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Marx,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出版發行,2001。
Matei Calinescu(馬泰.卡林內斯庫),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Michel Foucault,鄭義愷譯,《傅柯說真話》,台北:群學出版社,2005。
Morris Dickstein,劉玉宇譯,《途中的鏡子:文學與現實世界》,上海:三聯書店,2008。
Patricia Waugh,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Peter Burger,蔡佩君譯,《前衛藝術理論》,台北:時報出版社,1998。
Peter Gay,梁永安譯,《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台北:國立編譯館與立緒文化事業合作翻譯發行,2009。
Peter Gay,劉森堯譯,《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台北:立緒文化,2004。
Plato,Benjamin Jowett英譯,侯健中譯,國立編譯館主編,《柏拉圖理想國》,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
Raymond Williams,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Raymond Williams,倪偉譯,《漫長的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Raymond Williams,彭淮棟譯,《文化與社會:1780年1950英國文化觀念之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
Raymond Williams,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Raymond Williams,樊柯、王衛芬譯,《政治與文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Raymond Williams,閻嘉譯,《現代主義的政治:反對新國教派》,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Rene Wellek,張今言譯,《批評的概念》,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
Roger Garaudy,吳岳添譯,《論無邊的現實主義》,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
Sigmund Freud,林克明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
Susan Sontag,黃茗芬譯,《反詮釋:桑塔格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Terry Eagleton,文寶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7。
Terry Eagleton,馬海良譯,《歷史中的政治、哲學、愛慾》,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Virginia Woolf,王蕆真譯,《三枚金幣》,台北:天培文化,2001。
Virginia Woolf,瞿世鏡譯,《論小說與小說家》,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
William K. Wimsatt & Jr. Cleanth Brooks,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台北:志文出版社,1972。
Zygmunt Bauman,張君玫譯,《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台北:群學出版社,2001。
子安宣邦,趙京華編譯,《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小熊英二,黃阿有等譯,《「日本人」的國境界——從沖繩、愛奴、台灣、朝鮮的殖民地統治到回歸運動》,嘉義: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台灣文化研究中心,2011。
朱雯等編選,《文學中的自然主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竹內好,孫歌編,《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聯書店,2005。
竹內好,靳叢林編譯,《從「絕望」開始》,北京:三聯書店,2013。
竹村民郎,林邦由譯,《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台北:玉山社,2010。
何欣、鄭臻譯,《從卡夫卡到貝克特》,台北:水晶出版社,1970。
阪口直樹,宋宜靜譯,《十五年戰爭期的中國文學》,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
苅部直、片岡龍編,《日本思想史入門》,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
柄谷行人,趙京華譯,《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北京:三聯書店,2003。
許寶強等選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
貴志俊彥、土屋由香著,林鴻亦編,李啟章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2012。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四冊,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橫地剛,陸平舟譯,《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
顏元叔編譯,福克納、海明威等著,《翻譯與創作》,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
藤井省三,張季琳譯,《臺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鶴見俊輔,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台北:行人出版社,2008。

四、報章期刊
中央社,〈陸作家:莫言得獎在於現實主義〉,《聯合報》,2012年10月11日。
中央社,〈第三屆嘉新新聞獎 得獎名單公佈〉,《徵信新聞報》,1967年6月16日,第2版。
王晴佳,〈臺灣史學的「變」與「不變」:1949~1999〉,《臺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年12月)。new window
何欣,〈寫實主義與現實〉,《現代文學》復刊第3期(1978年3月)。
呂焜霖,〈島田謹二文學史書寫的暗面〉,《台灣文學學報》第二十期(2012年6月)。new window
李牧,〈關於「新現實主義」的問題:試論「現實主義」在我國發展的概況〉,《中央月刊》15:3(1983年1月)。
李瑞騰,〈新世紀.新世代.新鄉土〉,《聯合文學》299期(2009年9月)。
李義男,〈美新處「學生英文雜誌」內容分析:該刊傳播目的與技術之探討〉,《新聞學研究》第九集(1972年5月)。new window
李歐梵著,林秀玲譯,〈在台灣發現卡夫卡:一段個人回憶〉,《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總第354期「王文興專號」(2001年11月)。
林巾力,〈西川滿「糞現實主義」論述中的西方、日本與台灣〉,《中外文學》第34卷第7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林紫慧記錄,〈八〇年代臺灣小說的發展——蔡源煌與張大春對談〉,《國文天地》41期(1988年10月)。
林瑞明,〈目的與手段之別——試論黃春明與陳映真〉,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5號(1999年12月)。new window
林燿德,〈現實與意識之間的蜃影:粗窺一九八〇年以前王禎和的小說創作〉,《聯合文學》第7卷第2期(1990年12月)。
邱雅方,〈向南延伸的帝國軌跡:西川滿從〈龍脈記〉到《台灣縱貫鐵道》的台灣開拓史書寫〉,《臺灣學研究》第七期(2009年6月)。
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4:台灣的七十年代》,台北:聯經出版社,2007。
思想編委會編著,《思想6:鄉土、本土、在地》,台北:聯經出版社,2007。
徐夏,〈駱以軍:暴力是我核心的驅動力〉,《南都周刊》140期(2007年7月)。
張俐璇,〈問題化「寫實主義」:以《飛燕去來》與《家在臺北》的臺北(人)再現為例〉,《文史台灣學報》第七期(2013年12月)。new window
張誦聖,〈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崛起〉,《台灣文學學報》第11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梅家玲,〈夏濟安、《文學雜誌》與臺灣大學——兼論臺灣「學院派」文學雜誌及其與「文化場域」和「教育空間」的互涉〉,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臺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年2月)。
陳允元,〈問題化「後現代」:以八〇年代中期台灣「後現代詩」的想像建構為觀察中心〉,《中外文學》442期(2013年9月)。new window
陳宛茜,〈在我們的時代裡:致這一代的小說家〉,《聯合文學》331期(2012年5月)。
陳宛茜,〈後浪潮現象六:新世代面目模糊?〉,《聯合文學》299期(2009年9月)
陳昌明,〈從國藝會補助機制,論近十年長篇小說生態發展〉,《文訊》「傾聽書寫的聲音:近十年長篇小說生態發展」專題(2014年8月)。
陳昌明,〈戰後台灣文學一甲子〉,林瑞明總編輯,《2005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
陳芳明,〈《秋葉》與《家變》的意義〉,《文訊》292期(2010年2月)。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查中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第52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陳建忠,〈回顧新世紀以來的台灣長篇小說:幾點觀察與評論〉,《文訊》「傾聽書寫的聲音:近十年長篇小說生態發展」專題(2014年8月)。
陳建忠,〈從恨世者到擺渡人:閱讀東年的新寫實主義小說《城市微光》〉,《聯合文學》346期(2013年8月)。
陳若曦,〈誰要辦《現代文學》?〉,《聯合報》,2011年11月12日。
陳國偉,〈後1972的華文小說書寫──世代與記憶的倫理學〉,《聯合文學》331期(2012年5月)。
喻麗清,〈由流亡到生根,從漂泊到回歸〉,《文訊》總號172「鄉愁的方位——從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2000年2月)。
游勝冠,〈「轉向」及藝術派反動的純文學論——台灣文藝聯盟路線之爭〉,《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1期(2010年10月)。new window
黃錦樹,〈第四人語——與黎紫書對談後(上)〉,《聯合報》,2014年8月3日。
舞鶴訪談、李渝整理,〈不為何為誰而寫——在紐約訪談郭松棻〉,《印刻文學生活誌》23期(2005年7月)。
劉乃慈,〈九〇年代台灣小說與類菁英文化趨向〉,政治大學《台灣文學學報》第11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蔡芳玲記錄,〈「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四〇—六〇年代」研討會記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3期(1996年9月)。
鄧鴻樹,〈史學家的小說情結〉,《中國時報》開卷每周書評,2004年11月14日,B2版。
謝里法,〈把台灣美術放在49年座標上〉,《文訊》286期「回顧關鍵年代:1949文化事件簿(下)」(2009年8月)。
蘇新、楊雲萍、陳奇祿主編,《台湾文化》覆刻版,台北:傳文文化事業,1994。
龔弘口述、俞嬋衢整理,〈回顧健康寫實路線〉,《電影欣賞》72期「一九六〇年代臺灣電影「健康寫實」影片之意涵」專輯(1994年11-12月)。

五、學位論文
何京津,《從「鄉土」到「在地」:論90年代以降新世代鄉土小說》,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吳宇棠,《臺灣美術中的「寫實」(1910-1954):語境形成與歷史》,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杉森藍,《翁鬧生平及新出土作品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林巾力,《「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
林培瑩,《被誤解的本土現代主義者——歐陽子作品初探》,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
邱雅萍,《從日刊報紙「漢文欄廢止」探究「臺灣式白話文」的面貌》,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2009。new window
洪珊慧,《新刻的石像: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及作品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new window
胡芳琪,《一九五〇年代台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
胡馨丹,《中國現代戲劇的「寫實」與「擬寫實」問題研究——以20至49年間的劇作為研究對象》,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許倍榕,《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台灣八〇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陳修齊,《研究台灣文學的史觀探討——以「寫實主義史觀」為中心的檢討》,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曾萍萍,《「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曾薰慧,《台灣五〇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0。
黃玉蘭《台灣五〇年代長篇小說的禁制與想像——以文化清潔運動與禁書為探討主軸》,台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黃懿慧,《學運世代知識分子的知識實踐:賴香吟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楊傑銘,《魯迅思想在台傳播與辯證(1923~1949):一個精神史的側面》,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〇年代以來臺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台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
廖淑芳,《國家想像、現代主義文學與文學現代性:以七等生文學現象為核心》,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裴海燕,《從「現實」到「寫實」——八〇年代兩岸女性寫實小說之比較》,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new window
趙勳達,《「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一九三〇年代台灣左、右翼知識份子與新傳統主義者的文化思維及其角力》,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劉羿宏,《「只是朱顏改」:1960至1970年代台大外文系改革之於台灣外文系的生成構作》,桃園: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盧瑋雯,《顏元叔與其狂飆的文學批評年代》,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賴松輝,《日據時期台灣小說思想與書寫模式之研究(1920-1937)》,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簡明海,《五四意識在台灣》,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蘇益芳,《夏志清與戰後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六、數位資料
「新聞知識庫」http://hunteq.com/ttsnews.htm
「台灣民報系列資料庫」http://www.dhcdb.com.tw/TM/
陳昌明,〈近十年台灣小說發展觀察報告〉,「國藝會線上誌」2014年1月號。http://www.ncafroc.org.tw/mag/news1_show.asp?id=15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