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儒道的聯合視角──天人關係下的他者倫理學
作者:陳康寧
作者(外文):TAN, KANG-LI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佳銘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他者批判倫理冥契主義美學修養氣化主體the othercriticismethicsmysticismaesthetic cultivationchi-subje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發生二戰屠殺之後,人類的理性文明受到深刻的反省,奠基在「理性」和「主體」的傳統倫理學亦面臨重大的危機,古典思想有沒有能力回應現代性的問題,也已經是學術不得不面對的挑戰。換言之,如何重建倫理學幾乎成為當代的棘手問題。近些年,臺灣學界興起了一股「莊子學」的研究熱潮,已經有許多學者紛紛提出道家式的人文主義或倫理學;對於儒家的研究,也逐漸打破道德主體的框架而走向「相偶論」或「後習俗責任倫理學」。若道家並非跟倫理學無緣,而儒家也對主體有所批判,那麼儒道兩家有沒有可能在倫理學的議題上進一步相互闡發?這樣的構想並非空穴來風,特別是放到當代的跨文化視域來檢視儒道的思想,實能夠發展出有別於過往的當代倫理學。而本文的重點放在與法哲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的跨文化對話,以提出儒道聯合視角下的他者倫理學。列維納斯的哲學,正是在回應現代性災難、反省大寫主體的脈絡下所發展出來的倫理學。不過,列維納斯仍有其侷限,透過跨文化的對話,一方面可以發展出中國哲學語境下的他者倫理學,以回應現代性的道德困境,一方面可以藉由儒道來補充、修正列維納斯的不足。之所以選擇儒道聯合,那是因為單獨一家,不容易獨立支撐起完整且深刻的他者倫理學。儒道的他者倫理學,奠基在兩家共通關懷的天人關係之基礎上,了解這一點,就能進一步思考兩家在工夫或美學修養上共享了許多相通的概念,也能更進一步辯證式地思考儒道表面存在的批判張力,其實潛存了可以相互聯合、闡發、開拓的可能性。也因為儒道的倫理關懷都重視天人關係以及工夫或美學修養,因此發展出來的他者倫理學亦跟列維納斯有相異的地方,這或可視為中國哲學的一個思想特色。
After the massacre in World War II, human beings’ civilization of reason was profoundly reviewed. Traditional ethics based on “reason” and “subject” encounter the crisis. The responses of classical thoughts to modern questions will be the challenge for the academia. In other words, the reconstruction of ethics becomes a critical issue in modern time.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of “theory of Zhuangzi” becomes popular in the academic circle of Taiwan. Many scholars proposed humanism or ethics of Taoism; research on Confucianism gradually breaks through ethical subject and turns to “theory of duality”(相偶論) or “postconventional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 When Taoism is not unrelated to ethics and Confucianists criticize the subject, will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elaborate each other on the issue of ethics? The idea is not meaningless. Upon the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moder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it can develop the contemporary ethic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ntercultural dialogue with the French philosopher Emmanuel Lévinas to propose the other ethics from the unified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Philosophy of Emmanuel Lévinas responds to modern disasters and reflects on ethics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Subject. However, Emmanuel Lévinas still shows the limitation. By intercultural dialogue, it develops the other ethics in the language context of Chinese philosophy. Besides, it can complement Emmanuel Lévinas by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he reason to adopt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s that only one school cannot support complete and profound the other ethics. The other ethic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s based on heaven-man relation concerned by two schools. Thus, it can further review the common concepts of two schools in terms of “kong-fu” or aesthetic cultivation and ponder on the critical tens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hich implies the possibility of unification, elab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ince ethical concern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focus on heaven-man relation, “kong-fu” or aesthetic cultivation, the other ethics resulted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Emmanuel Lévinas. It can be regarded 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oughts in Chinese philosophy.
原始文獻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05。
(漢)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入阮元審定、盧宜旬校:《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魏)王弼等:《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2008。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
(明)黃宗羲等編:《宋元學案》卷13,臺北:河洛圖書公司,1975。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10。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陳鼓應:《老子註釋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2009。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9。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蔡振豐、魏千鈞、李忠達校注:《藥地炮莊校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臺北:萬卷樓圖書,1993。

中文專著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0。
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主編:《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學生書局,2010。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學生書局,2013。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
佐藤將之:《參與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余英時:《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99。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4。
杜小真:《勒維納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1994。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林順夫:《透過夢之窗口:中國古典文學與文藝理論論叢》,新竹:清大出版社,2009。
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7。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南懷瑾述著:《論語別裁》,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1986。
夏可君:《一個等待與無用的民族:莊子與海德格爾的第二次轉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殷海光:《學術與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臺北:唐山出版社,1993。
張祥龍:《海德格爾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
陳昭瑛:《荀子的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陳鼓應:《殷海光最後的話語──春蠶吐絲》,臺北:環宇出版社,1972。
黃冠閔:《感通與迴盪──唐君毅哲學論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8。
楊儒賓:《異義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8。
楊婉儀:《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7。
葉海煙:《道家倫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6。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廖明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津出版社,1994。
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2001。
劉祖信、龍永芳:《郭店楚簡綜覽》,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鄧育仁:《公民儒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賴俊雄:《回應他者──列維納斯再探》,臺北:書林出版,2014。
賴錫三:《《莊子》的跨文化編織:自然‧氣化‧身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11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錢永祥:《動情的理性:政治哲學作為道德實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

外文譯著
(法)德悉達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臺北:麥田出版,2004。
(法)傅柯著、劉北成等譯:《規訓與懲罰》,苗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1。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高雄:無境文化,2011。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沉默的中國》,高雄:無境文化,2015。
(法)弗朗索瓦‧于連著、宋剛譯:《道德奠基:孟子與啟蒙哲人的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法)單士宏著,姜丹丹、趙敏、張引弘譯:《列維納斯:與神聖性的對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8。
(德)阿克塞爾‧霍耐特著;胡繼華譯、曹衛東校:《為承認而鬥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德)阿克塞爾‧霍耐特著;羅名珍:《物化:承認理論探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8。
(德)霍耐特著,童建廷譯:《權力的批判:批判社會理論反思的幾個階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德)海德格爾著、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德)羅哲海著;陳咏明、瞿德瑜譯:《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英)齊格蒙特‧鮑曼著、張成崗譯:《後現代倫理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英)齊格蒙‧鮑曼著、楊渝東、史建華譯、彭剛校:《現代性與大屠殺》,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美)狄培理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
(美)L. Kohlberg著、單文經譯:《道德發展的哲學》,臺北:黎明文化,1986。
(美)Carol Gilligan著、王雅各譯:《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2002。
(美)海特著、姚怡平譯:《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臺北:大塊文化出版,2015。
(美)威廉‧詹姆斯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美)史泰司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
(美)Holmes Rolston著;王瑞香、黃道琳譯:《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
(美)James Pustejovsky著、謝舒凱譯:〈語意類型系統〉,收錄於宋作艷、黃居仁主編:《生成詞庫理論與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頁34-67。
陳祖為著;周昭德、韓銳、陳永政譯:《儒家致善主義──現代政治哲學重構》,香港:商務印書館,2016。

期刊論文
(法)費德希克•格霍著、何乏筆譯:〈哲學生命與藝術作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4(2010.12),頁11-21。
(美)任博克:〈作為哲學家的莊子〉,《商丘師範學院學報》31:4(2015.04),頁33-41。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2012.09),頁5-39。
丁亮:〈從身體感論中國古代君子之「威」〉,《考古人類學刊》,74(2011),頁89-118。
王欽賢:〈從密契主義觀點來看孔子之天道與仁道觀〉,《鵝湖月刊》371(2006.5),頁23-33。
伍振勳:〈荀子「天論」的旨趣:「知天」論述的主題〉,《臺大中文學報》46(2014. 09),頁51-86。
何乏筆:〈平淡的勇氣:嵇康與文人美學的批判性〉,《哲學與文化》37:9(2010.09),頁 141-154。
何乏筆:〈批判性的跨文化修養論如何可能?〉,《文化研究》8(2009.03),頁157-163。
何乏筆:〈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3(2000.09),頁293-308。
何乏筆:〈哲學生命與工夫論的批判意涵:關於晚期傅柯主體觀的反思〉,《文化研究》11(2010.06),頁143-167。
何乏筆:〈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4(2012.12),頁41-73。
何乏筆:〈混雜現代化、跨文化轉向與漢語思想的批判性重構(與朱利安「對-話」)〉,《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4(2014.12),頁79-136。
何乏筆:〈創傷與創造:台灣的文化糾結與中華文化的重構〉,《思想》25(2014.05),頁159-168。
何乏筆:〈越界與平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4 (2010 .12),頁43-59。
宋灝:〈由列維納斯的回應思維與日本石庭來談論《莊子》「與物化」〉,《臺大文史哲學報》,87(2017.08),頁151-178。
宋灝:〈物我相處之境:論日本庭園〉,《中正漢學研究》2(2014.12),頁271-292。
宋灝:〈逆轉與收回:《莊子》作為一種運動試驗場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2012.09),頁169-187。
宋灝:〈就海德格論觀看部署與山水畫〉《哲學與文化》43:7(2016.07),頁107-125。
李雨鐘:〈從人「性」論到共「同」體:孟子與荀子的方案〉,《臺大中文學報》60(2018.6),頁49-86。
李俊增:〈傅柯倫理學中自我與他者之關係〉,《思與言》53:1(2015.03),頁109-150。
赤塚忠著,佐藤將之、林明照譯:〈荀子研究的若干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1(2003.12),頁85-110。
林明照:〈《莊子》他者倫理中的情感性〉《哲學論集》49(2018.02),頁61-79。
林明照:〈《莊子》的兩行思維模式及其倫理意涵〉,《文與哲》28(2016.06),頁269-292。
林遠澤:〈論霍耐特的承認理論與做為社會病理學診斷的批判理論〉,《哲學與文化》43:4(2016.04.1),頁5-32。
洪世謙:〈「我們是誰,誰是我們」的另徑詮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4(2010.09),38(2017.07),頁159-196。
孫隆基:〈「唐宋變革論」在新興的全球史中如何定位?〉,《漢學研究通訊》32:3(2013.08),頁1-7。
孫雲平:〈海德格之自由觀的類型及其意涵〉,《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8(2007.07),頁29-74。
徐聖心:〈「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臺大中文學報》17(2002.12),頁21-65。
徐聖心:〈位移•開眼•合一•反相――《莊子》論天人關係重探〉,《臺大中文學報》57(2017.06),17-58。
祝平次:〈權威、言行關係與仁:論《論語》中的問答形式〉,《東吳哲學學報》18(2008.08),頁23-56。
張鼎國:〈「誰是我們?」/「我們是誰?」對海德格納粹時期「政治」探問的回顧〉,《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4(2010.09),頁1-43。
張忠宏:〈莊子論「道」、「技」與「養生」:以「庖丁解牛」為線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48(2014.10),頁81-122。
許名珠:〈《莊子‧養生主》「養親」一詞釋義〉,《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11(2010.09),頁1-20。
陳康寧:〈倫理與美學的雙環迴中:《孟》、《莊》在當代的修養與批判〉,《清華學報》49:2(2019.06),頁229-266。
陳琪薇:〈清人「以儒解《莊》」的莊周風貌〉,《中極學刊》3(2003.12),頁73-90。
陳瑞麟:〈科學哲學在「科技與社會」中的角色與挑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2007.12),頁227-266。
傅佩榮:〈人性向善論──對古典儒家的一種理解〉,《哲學與文化》12:6(1985.06),頁25-30。
楊婉儀:〈以「同一當中的大寫他者」論萊維納斯的責任與倫理意涵〉,《東吳哲學學報》,26(2012.08),頁109-135。
楊儒賓:〈先秦儒家與冥契論述〉,《中國文化》35(2012.5),頁12-29。
趙雅博:〈殷墟甲骨文中上帝與人魂不死的觀念之探索〉,《哲學與文化》33:1(2006.01),頁107-112。
劉國英:〈戰爭、和平與愛──列維納斯的邏輯〉,《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8(2017.07),頁1-48。
劉文瑾:〈「虛空的虛空......」(《傳道書》1:2):歐洲精神的悲劇與勒維納斯的反思」〉,《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33(2010.7),頁199-228。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3(2006),頁33-54。
劉苑如:〈從外遊、內觀到遊觀《遊 觀―作爲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導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4(2009.12),頁19-32。
劉滄龍:〈自然與自由──莊子的主體與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5(2016.01),頁1-35。
劉滄龍:〈承認自然-霍耐特承認理論與王夫之氣的思想〉,《國文學報》61(2017.06),頁69-93。
劉滄龍:〈論尼采的美學自由〉,《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56(2018.10),頁1-38。
蕭振聲:〈荀子性善說獻疑〉,《東吳哲學學報》34(2016.08),頁61-96。
賴錫三:〈《老子》的渾沌思維與倫理關懷〉,《臺大中文學報》49(2015.06),頁1-42。
賴錫三:〈《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的跨文化對話〉,《清華學報》46:3(2016.09),頁405-456。
賴錫三:〈《莊子》「即物而道」的身體現象學解讀〉,《中正漢學研究》22(2013.12), 頁91-135。
賴錫三:〈《莊子》的他者倫理-以〈德充符〉的文學書寫為例〉,《東華漢學》30(2019.12),頁1-51。
賴錫三:〈《莊子》對「禮」之真意的批判反思──質文辯證與倫理重估〉,《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019.05),頁1-24。
賴錫三:〈《莊子》與霍耐特的跨文化對話-承認自然與承認人文的平等辯證〉,《國文學報》61(2017.06),頁23-67。
賴錫三:〈論惠施與莊子兩種思維差異的自然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8:2(2011.12),頁129-176。
錢穆:〈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新亞生活月刊》36:4(2008.12),頁17-19。
謝世民、蔡英文、蘇慧婕、陳俊宏、葉浩、陳昭如、吳乃德:〈轉型正義的政治與法律哲學論壇-加害者的過去與現在式〉,《政治與社會哲學論評》59(2016.12),頁153-205。
謝君讚:〈檢證《論語》-論孔子思想中的冥契主義向度〉,《鵝湖學誌》61 ( 2018.12) 頁 45-92。
謝明陽:〈竟陵派詩學視野中的《莊子》詮釋-譚元春《遇莊》論析〉,《臺大中文學報》36(2012.03),頁157-192。
鍾振宇:〈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2(2013.03),頁109-148。
鍾振宇:〈道家的器具存有論—與海德格器具理論之跨文化對話〉,《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3(2013.09),頁135-171。
鍾振宇:〈無用與機心的當代意涵──海德格對莊子思想的闡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51(2017.09),頁65-94。
韓振華:〈「內在超越」:——宗教性的,還是批判性的?──訪羅哲海教授〉,《哲學動態》5(2019),頁124-128。
Cheng Chung-ying, “Preface: Lévinas for chinese philosophy”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5.4(2008. 11), pp. 545-547.
Josip OSLIĆ, “Etika Drugoga U Emmanuel Lévinas” Bogoslovska smotra 71.1(2001.12), pp. 17-54.
Wu Xiao-ming, “Mengzi and Levinas: the Heart and Sensibility” Jorunal of Chinese Philisophy 35.4(2008. 11), pp. 571-577.


專書論文
何乏筆:〈身體與山水──探索「自然」的當代性〉,收錄於楊儒賓、張再林主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頁247-260。
祝平次:〈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收錄於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頁261-324。
陳俊啟:〈晚清小說的現代性追求:以公案/偵探/推理小說為探討中心〉,收錄於《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09,頁317-346。
張穎:〈論後人文主義時代對人文主義的反思: 從列維納斯的「他者的人文主義」到道家的「自然人文觀」〉,收錄於丁福寧主編:《中西哲學的人文意蘊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2013,頁201-230。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1,頁50-77。
蔣年豐:〈荀子與霍布斯的公道世界之形成〉,收錄於《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頁279-310。
鄧元尉:〈列維納斯語言哲學中的文本觀〉,收錄於賴俊雄編:《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臺北:麥田出版,2009,頁121-155。
賴錫三:〈他者暴力與自然無名──論道家的原始倫理學如何治療罪惡與卑汙〉,收錄於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3),頁1-78。
賴錫三:〈他者暴力與自然無名──論道家的原始倫理學如何治療罪惡與卑汙〉,收錄於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3,頁1-78。
謝世民:〈理性之規範性〉,收錄於謝世民主編:《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龔卓軍:〈現象學論死亡──以列維納斯為線索〉,收錄於賴俊雄編:《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臺北:麥田出版,2009,頁95-120。
Kenneth Womack, “Ethical Criticism.” in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Ed. Julian Wolfreys. Edinburgh: Edinburgh UP, 2002), pp. 106-125.
Wang Li-ping, “Transcendence or Immanence? Lévinas, Bergson, and Chinese Thought ,” in Nicholas Bunnin, Dachun Yang, and Linyu Gu edited, Lévinas: Chinese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 Published Online, 2009, pp. 98-104.


西文專書
Axel Honneth,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The moral Grammar of Social Conflicts, translated by Joel Anderson, Cambridge: Polity Pess, 1995.
Axel Honneth, Reification: A New Look at on Old Ide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Emmanuel Levinas, “Language and Proximity ” in Collected Philosophical Papers, translated by Alphonso Lingis, The Hague: Martinus Nijihoff Publishers, 1987.
Emmanuel Levinas, The Provocation of Levinas: Rethinking the Other, Ed. Robert Bernasconi and David Wood. New York: Routledge, 1988.
Emmanuel Levinas, Humanismus des anderen Menschen, translation by Ludwig Wenzler, Hamburg: 1989.
Emmanuel Levinas, Difficult Freedom: Essays on Judaism, translated by Sean Hand.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P, 1990.
Emmanuel Levinas, Basic Philosophical Writings, Ed. Adriaan T. Peperzak, Simon Critchley, and Robert Bernasconi,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96.
Emmanuel Levinas, Of God Who Comes to Mind, translated by Bettina Berg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Emmanuel Levinas, God, death, and Time, translated by Bettina Berg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Emmanuel Levinas, Totality and Infinity: An Essay on Exteriority, translated by Alphonso Lingis,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2008.
Emmanuel Levinas, 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 translated by Alphonso Lingis, Pittsburgh: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2009.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2.
Halperin, David. Saint-Foucault, Towards a Gay Hagi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Jacques Derrida, Writing and difference , translated by Alan Bass,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Michel Foucault, Fearless Speech, Los Angeles: Semiotext(e), 2001.
Michaël de Saint Cheron, Conversations with Emmanuel Levinas, 1983-1994, translated by Gary D,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translated by Kathleen Blame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aul Ricoeur, The Course of Recognition, translated by David Pellau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Stephen Darwall, Philosophical Ethics,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8.
Stephen David Ross, The Gift of Property: Having the Good / Betraying Genitivity, Economy and Ecology, An Ethic of the Earth.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imon Critchley, The Ethics of Deconstruction: Derrida and Levinas, USA: Blackwell, 1992.
Susan Handelman, Fragments of Redemption: Jewish Thought and Literary Theory in Benjamin, Scholem, and Levinas,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91.
Simone de Beauvoir, The Second Sex, translated by Howard Madison Parshley, New Yorl: Vintage Books Press, 1989.
Theodor W. Adorno, 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lated by E.B.Ashton, Abingdon: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4.
W. T. Stace, Mysticism and Philosophy, London: Macmillan Pub Ltd Published, 1960.
Zygmunt Bauman, Postmodern Ethics, Cambridge: Blackwell, 199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