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迷園》論--一個女性觀點的閱讀
書刊名: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學報
作者:游淑珺
出版日期:2004
卷期:6
頁次:頁199-216
主題關鍵詞:李昂迷園閨秀文學伊底帕斯情結閹割陰性化女性主體Oedipus camplex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6
  • 點閱點閱:57
     臺灣現代文學的發展,從日據時期的抗議文學,到五、六○年代反共文學、七○年皮現代主義與鄉土文學等階段,隨著政治的改變,文學也隨之變革。傳覺的文學領域,一如父權體制的編排,多由男性扮演主導地位,至於被邊緣化的女性作家,常被冠上婉約溫柔的標籤,個人特質與風格並未受到重視。七○末到八○牛代初期,女作家們突然湧出文壇的現象,被稱為「閨秀文學」,包含蕭麗紅、袁瓊瓊、朱天文等人。但真正能作為一個新標誌的作品,要以九○年備貸李昂的《迷園》為代表,可說是進入了書寫女性主體的時刻。《迷園》象徵著與閨秀文學道別,進入新視界的重要關鍵,本文便透過女性自我(feminine self)的觀點,呈現《迷園》的另一種閱讀風貌。
期刊論文
1.李昂(199110)。作家不是白癡--答呂正惠評《迷園》。聯合文學,7(12),194-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頌聖(1995)。袁瓊瓊與八O年代台灣女作家的「張愛玲熱」。中外文學,2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正惠(19910900)。《迷園》的兩性關係與臺灣企業主的真貌。聯合文學,7(11)=83,161-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恆杰(19920200)。「性」與「金錢」--名門世家朱影紅的世界:評李昂的《迷園》。聯合文學,8(4)=88,107-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蔣淑貞(1995)。當代女性小説的歷史批判--以李昂的《迷園》為例。第二屆傳播生態研討會。新竹:交大傳播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郝譽翔(200001)。世紀末的女性情慾帝國/迷宮/廢墟--從《迷園》到《北港香爐人人插》。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oi, Toril、陳潔詩(1995)。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板橋: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昂(199103)。迷園。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維登.克莉絲、白曉紅(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貴芬(1998)。(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台灣女作家。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呂正惠(19910616)。"迷園"的雙線與困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德威(1992)。華麗的世紀末--台灣、女作家、邊緣詩學。小説中國。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毓秀(19930515)。迷園中的性與政治。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彭小妍(19970430)。李昂小説中的語言--由<花季>到《迷園》。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芳玫(1997)。《迷園》解析: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的弔詭。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邱貴芬(20000000)。女性的「鄉土想像」--台灣當代鄉土女性小說初探。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