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虛妄之花──朱天文小說的後現代主義敘事策略
作者:羅夏美
作者(外文):Hsia-MeiLo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馬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朱天文後現代主義敘事倫理延異羊皮覆寫反覆敘事魔咒敘事文本互涉Chu Tien-WenPostmodernismNarrative EthicsDiff?rancePalimpsestTautologyNarrative of IncantationIntertextu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4
後現代主義小說,以千差萬別而近似商品類乎遊戲的形式,深沈的思考著、嚴肅的批判著,當代。它的敘事策略,有著怪異迷人的時代思索,和別有奇趣的書寫特徵,牽引著筆者的閱讀愉悅和深思興味。朱天文是個有「品牌」的作家,她的後現代主義小說,內容繁富而文字複麗,風格卓越特異如炫目的強光。本文聚焦於小說的敘事策略,探討文本對當代文化的反思、與後現代理論的相應與對話,及其思想的變異與書寫的特色。
全文共分七章:首章序論;第二章從柯里(Mark Currie)《後現代敘事理論》出發,梳理後現代主義的理論系譜與書寫徵象;正文以朱天文文本為主軸,細入探討後現代主義小說的關鍵議題及表現特徵;第三章安居與臉龐,以〈炎夏之都〉的敘事倫理,參照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的他者哲學,討論小說的「倫理言說」如何開展敘事空間與倫理空間;第四章真實與超真實,以〈世紀末的華麗〉,對照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消費理論,尋繹小說「反覆敘事」的文字魔咒,如何揭露影像消費的文化想像,及其背後的譫妄實質;第五章壓抑與「延異」,以《荒人手記》,相應於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解構理論,探討小說如何以「延異」的手法,開放討論同性戀與政治議題;第六章影響與新變,以《巫言》與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遊牧主體論對話,解讀小說的「百科全書式敘事」,如何探討當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並將後現代的「語言偏執狂」拓展至「語言巫術」的藝術境界。
透過文本與理論的對照分析,及批判性的檢視,本文探問朱天文小說的後現代主義敘事策略,在思想與書寫上的變異與特色。結論歸結於這一意象──虛妄之花。朱天文小說試圖在後現代文化的灰燼中,提煉著文字的鑽石,作為獻祭給當代的聖物,尋求一朵朵有感受力的讀者的,凝視。
The postmodern fiction, despite its multitudinous, commodity-like and gaming form, meditates upon and criticizes contemporary phenomena in profound and critical ways. Its narrative strategy is mark with the strange-but-charming zeitgeist and fascinating writing style, both of which stimulate my interest of reading and deliberation. Chu Tien-Wen, an iconic writer, her fictions are the quintessence of postmodern fictions—complex content and hyperbolic-yet-splendid words. In fact, Chu has a unique and peculiar style of her own, glowing like a blaze of light. As such,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four-fold: first, it delineates Chu’ narrative strategies; second, it explicates how Chu’s texts, embedded in postmodern theoretical framework, reflect our contemporary culture. Third, it demonstrates how Chu’s texts correspond and interact with postmodern theories. Finally, it probes the genealogy of Chu’s intellectual itinerary and her writing style.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It opens with an introductory chapter. The second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postmodern theories and writing style via Mark Currie’s Postmodern Narrative Theory. By using Chu’s fictions as main examples, the main body of my dissertation then illustrates some crucial topics in postmodern fiction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such topics. Chapter three, with City in Scorching Summer as textual analysis, focuses on notions of “dwelling” and “face” in Emmanuel Levinas’ philosophy of the Other. This chapter attempts to show how narrative and ethical space evolve through “ethical saying” in City. Chapter four, the “real” and “hyperreal,” interprets Fie-de-Si?cle Splendor via Jean Baudrillard’s theory of consumption. Through tautology, the story reveals the consumption of image is only an imaginary culture, a fictive sign system. Chapter five, “repression” and “difference,” parallels Notes of a Desolate Man and Jacques Derrida’s deconstruction to illuminate how Notes registers homosexual and political issues with “diff?rance” writings. Chapter six, “impact” and “transformation,” centers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Wu Yan (words of shamaness) and Gilles Deleuze’s nomadic subject. The aim is to demonstrate how the “encyclopedic narrative” of Wu Yan highlights contemporary cultural schizophrenia; moreover, such narrative strategy also elevates postmodern “language paranoia” to artistic “language shamanism.”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ext and theory in a critical lens,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postmodern narrative strategy in Chu’s fictions, along with the changes and features of her thoughts and writing. The dissertation then concludes with this symbol—the flower of falsehood. Chu’s fictions alchemize diamond of words in the ashes of postmodern culture as a sanctified offering to contemporary world, seeking the gaze of each and every sensitive reader.
一、作品集:

(一)朱天文作品集:

朱天文。《喬太守新記》。台北:皇冠,1997。
───。《傳說》。1981。台北:三三,1984。
───。《小畢的故事》。台北:遠流,1989。
朱天文、吳念真。《悲情城市》。台北:三三,1989。
朱天文。《最想念的季節》。1989。台北:遠流,1992。
朱天文、吳念真。《戀戀風塵──劇本及一部電影的開始到完成》。初版1989。台北:遠流,1992。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台北:遠流,1992。
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下午茶話題》。台北:麥田,1992。
朱天文。《淡江記》。1979。台北:遠流,1994。
───。《炎夏之都》。1989。台北:遠流;台北:印刻,2008年2月。
───。《花憶前身》,台北:麥田,1996。
───。《荒人手記》。二版。1994。台北,時報,1997。
朱天文、侯孝賢。《極上之夢:《海上花》電影全紀錄》。台北:遠流,1998。
朱天文。《巫言》。台北:印刻,2007。
───。《黃金盟誓之書》。台北:印刻,2008。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台北:印刻,2008。


(二)台灣作品集:

平路。《禁書啟示錄》。台北:麥田,1997。
───。《五印封緘》。台北:圓神,1998。
平路、張系國合著。《捕諜人》。台北:洪範,1992。
朱天心。《我記得》。台北:遠流,1989。
───。《時移事往》。台北:遠流,1992a。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1992b。
───。《古都》。台北:麥田,1997。
朱西寧。《破曉時分》。台北:遠流,1994。
朱國珍。《夜夜要喝長島冰茶的女人》。台北:聯合文學,1997。
成英姝。《公主徹夜未眠》。台北:聯合文學,1994。
李昂。《禁色的暗夜》。台北:皇冠,1999。
邱妙津。《鬼的狂歡》。台北:聯合文學,1991。
───。《鱷魚手記》。台北:聯合文學,1994。
───。《蒙馬特遺書》。台北:聯合文學,1996。
吳錦發。《消失的男性》。台北:晨星,1986。
林宜雲。《惡魚》。台北:麥田,1997。
林裕翼。《我愛張愛玲》。台北:聯合文學,1992。
___。《在山上演奏的星子們》。台北:聯合文學,1998。
林耀德。《惡地形》。台北:希代,1988。
───。《一九四七高砂百合》。台北:聯合文學,1990。
───。《大日如來》。台北:希代,1993。
───。《時間龍》。台北:時報,1994。
───。《大東區》。台北:聯合文學,1995。
洪凌。《異端吸血鬼列傳》。台北:平氏,1995a。
───。《肢解異獸》。台北:遠流,1995b。
───。《末日玫瑰雨》。台北:遠流,1997。
紀大偉。《感官世界》。台北:平氏,1995。
───。《戀物癖》。台北:時報,1998。
───。《膜》。1996。台北:聯經,1999。
胡蘭成。《今日何日兮》。台北:遠流,1990a。
───。《禪是一枝花》。台北:遠流,1990b。
───。《閒愁萬種》。台北:遠流,1991a。
───。《中國文學史話》。台北:遠流,1991b。
───。《中國的禮樂風景》。台北:遠流,1991c。
───。《今生今世》。1976。台北:遠景,1995。
馬森。《M的旅程》。台北:時報,1994。
郝譽翔。《衣櫃裏的秘密旅行》。台北:天培,2000。
陳豐偉。〈好男好女〉。《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廖咸浩編。台北:爾雅,1996。
張大春。《公寓導遊》。台北:時報,1986。
───。《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88。
───。《大說謊家》。台北:遠流,1989。
───。《病變》。台北:時報,1990。
───。《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台北:聯合文學,1992。
───。《我妹妹》。台北:聯合文學,1993。
───。《沒人寫信給上校》。台北:遠流,1994。
───。《撒謊的信徒》。台北:聯合文學,1996。
張系國。《不朽者》。1983。台北:洪範,1990。
張啟疆。《如花初綻的容顏》。台北:聯合文學,1991。
───。〈老大姊注視你〉。《幼獅文藝》,1994年3月。
───。《導盲者》。台北:聯合文學,1997。
張愛玲。《流言》。1968。台北:皇冠,1991a。
───。《怨女》。1966。台北:皇冠,1991b。
───。《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1968。台北:皇冠,1991c。
郭箏。《好個蹺課天》。台北:遠流,1989。
陳映真。《唐倩的喜劇──1964-1967小僻》。台北:人間,1998。
陳裕盛。《騙局》。台北:光復,1988。
陳雪。《惡女書》。台北:皇冠,1995。
───。《夢遊1994》。台北:遠流,1996。
陳豐偉。〈好男好女〉。《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廖咸浩編。台北:爾雅,1996。
陳燁。《燃燒的天》。台北:遠流,1991。
曾陽晴。《謀殺愛情的人》。台北:遠流,1990。
黃凡。《賴索》〉台北:時報,1980。
───。《大時代》。台北:時報,1981。
───。《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台北:聯合文學,1987。
───。《曼娜舞蹈教室》。台北:聯合文學,1987。
───。《都市生活》。台北:希代,1987。
───。《大學之賊》。台北:聯合文學,2004。
黃啟泰。〈少年維特的煩惱導讀〉。《聯合文學》5.5(1989)。
黃秋芳。《我的故事你愛聽嗎?》。台北:希代,1988。
楊照。〈溫柔考古〉。《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廖咸浩編。台北:爾雅,1996。
葉姿麟。《都市的雲》。台北:時報,1986。
廖咸浩編。《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1996。
楊麗玲。《失血玫瑰》。台北:尚書,1990。
駱以軍。《紅字團》。台北:聯合文學,1993。
───。〈降生十二星座〉。《八十二年短篇小說選》。陳義芝編。台北,爾雅,1994。
嚴歌苓。《扶桑》。台北:聯經,1997。
蘇偉貞。《沈默之島》。台北:時報,1994。


二、中文書目:

(一)、學術專書

王晴佳、古偉瀛著。《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台北:巨流,1990。new window

王賓。《後現代在當代中國的命運──主體性的困惑》。廣東:廣東人民,1998。

王欽峰。《後現代主義小說論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1。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2002。new window
行政院文建會編。《林耀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

朱雙一。《近二十年台灣文學流脈》。廈門:廈門大學,1999。

呂正惠主編。《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台北:正中,1991。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2。

呂正惠、趙遐秋主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北京:昆倉,2001。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2002。

李德恩主?。《後現代主義文學導讀》(上)(下)。河南:河南大學,2007。

吳達芸。《女性閱讀與小說評論》。台南:南市文化中心,1996。
───。《台灣當代小說論評》。高雄:春暉,1999。
───。《當代小說論評:閱讀與創作之間》。高雄:春暉,2003。

林耀德。《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林水福主編。《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外語學院,1998。

孟樊。《後現代併發症──當代台灣社會文化批判》。台北:桂冠,1998。

孟樊、林耀德編。《世紀末偏航──八O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

飛揚(馬森)、熊好蘭編譯。《當代最佳英文小說導讀II》。台北:文化生活新知,1991。

馬森。《台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宜蘭:佛光,2004。
───。《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台北:聯合文學,1997。

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台北:元尊,1997。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1997。

施建生。《198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99d。

徐賁。《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

徐岱。《邊緣敘事──20世紀中國女性小說個案批評》。上海:學林,2002。

高宣揚。《後現代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new window

張錯。《當代美國詩與後期現代主義》。台北:聯經,1989。new window

陳義芝。《台灣現代小說史縱論》。台北:聯經,1998。

陳義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1999。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2000。

張旭東編,詹明信原著。《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香港:牛津,1996。

高偉光。《前現代主義、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

黃瑞祺等著。《現代性、後現代性和全球化》。台北:左岸文化,2003。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new window

張小虹。《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1998。new window
───。《怪胎家族羅曼史》。台北:時報文化,2000a。

黃凡、林燿德編。《新世代小說大系──都市卷》。台北:希代,1989。

曾豔兵。《西方後現代主義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科,2006。

楊大春。《德希達》。台北:生智,1995a。

黎活仁主編。《台灣後設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1998。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小說、性別、文化、美學》。台北:九歌,2001。
───。《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1987。台北:雅典,1998。

劉耀中。《超越死亡──煉金術與文學藝術》。北京:東方,1995。

賴俊雄。《晚期解構主義》。台北市:揚智,2005。
───。〈全球化下的生存美學:傅柯的權力網絡與自我技術〉。《傅柯與文學》。賴俊雄主編。台北:書林,2008。1-34。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5。

鄭祥福。《李歐塔》。台北:生智,1995。
───。《後現代政治意識》。台北:揚智,1996。
───。《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1999。

簡瑛瑛主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2003。

鍾明德。《從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書林,1995。

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1997。

簡政珍。《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2004。

應鳳凰等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

應鳳凰。《台灣文學花園》。台北:玉山社,2003。

譚國根。《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2000。

羅青。《詩人之燈》。台北:光復,1998。

羅貴祥。《德勒茲》。台北:東大,1997。

羅鋼編。《後現代主義文學作品選》。北京:高等教育,2002。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1996。


三、中譯書目

(一)、外國作品集

巴塞姆(Donald Barthelme)著。《白雪公主》。王偉慶等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0。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著。《波赫士全集》。王永年等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

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吳潛誠譯。台北:時報,1993。

德里羅(Don Delillo)著。《白噪音》。何致和譯。台北:寶瓶文化,2009。

艾可(Umberto Eco)。《玫瑰的名字》。謝瑤玲譯。台北:皇冠,1983。

哈金(Ha Jin)著。《等待》。金亮譯。台北:時報,2000。

萊辛(Doris Lessing)著。《金色筆記》。程惠勤譯。台北:時報,1998。

馬奎斯(Gabriel Garcfa Marquez)著。《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楊耐冬譯。台北:志文,1988。

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著。《蒙田隨筆全集》。潘麗珍等譯。台北:台灣商務,1997。

歐布萊恩(Tim O’Brien)著。《鬱林湖失蹤紀事》。汪芸譯。台北:天下文化,1998。

巴斯特納克(Boris Leonidovich Pasternak)著。《齊瓦哥醫生》。黃燕德譯。台北:桂冠,1994。

品欽(Thomas Pynchon)著。《萬有引力之虹》。張文字、黃向榮譯。南京:譯林,2009。

魯西迪(Salman Rushdie)著。《魔鬼詩篇》。雅言文化譯。台北:雅言文化,2002。

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著。《化身博士》。楊玉娘譯。台北:林鬱文化,1996。


(二)、學術專著

巴特(Roland Barthes)著。《寫作的零度》。李幼蒸譯。台北:桂冠,1991。
───。《戀人絮語》。汪耀進等譯。台北:桂冠,1997。 ? ?
───。《文之悅》。屠友祥譯。上海:上海人民,2002。

貝爾(Daniel Bell)著。《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高銛等譯。台北:桂冠,1989。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物體系》。林志明譯。台北:時報,1997。
───。《擬仿物與擬像》。洪凌譯。台北:時報,1998。
───。《美國》。吳昌杰譯。台北:時報,1999。
───。《波灣戰爭不曾發生》。黃建宏譯。台北:麥田,2003。
───。《消費社會》。劉成富譯。南京:南京大學,2006。

伯頓斯(Hans Bertens)著。〈後現代主義世界觀及其與現代主義的關係〉。《走向後現代主義》。佛克馬(Douwe Fokkema and Hans Bertens)等著。王寧等譯。台北:淑馨,1992。11-64。

貝斯特(Steven Best & Douglas Kellner)等著。《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朱元鴻等中譯。台北:巨流,1994。

博格(Ronald Bogue)著。《德勒茲論文學》。李育霖譯。台北:麥田,2006。

布斯(Wayne C. Booth)著。《小說修辭學》。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北京:北京大學,1989。

柯里(Mark Currie)著。《後現代敘事理論》。寧一中譯。北京:北京大學,2003。

德勒茲等(Gilles Deleuze and Felix Guattari)著。《遊牧思想》。陳永國編譯。長春:吉林人民,2003。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人文科學話語中的結構、符號與遊戲〉。《書寫與差異》。張寧譯。台北:麥田,2004。545-68。
───。《論文字學》。汪堂家譯。上海:上海譯文,1999。

德漢(Theo D’haen)。〈美國小說和藝術中的後現代主義〉。《走向後現代主義》。佛克馬(Douwe Fokkema)編。王寧等譯。台北:淑馨,1992。247-70。

肯迪斯(David R. Dickens)等著。《後現代主義與社會研究》。周曉亮等譯。重慶:重慶,2006。

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著。〈是其之所是(essence)與無是∕無私(d?sint?ressement)〉。伍曉明譯。《中外文學》419(2007年12月):65-114。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規訓與懲罰》。劉北成譯。北京:三聯,1999。

佛克馬(Douwe Fokkema and Hans Bertens)等著。《走向後現代主義》。王寧等譯。台北:淑馨,1992。

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著。《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易之新譯。台北:張老師文化,2000。

哈山(Ihab Hassan)著。《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劉象愚譯。台北:時報,1993。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張京媛譯。香港:牛津,1994。
───。〈處於跨國資本主義中的第三世界文學〉。《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張京媛譯。香港:牛津,1994。87-112。
───。《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吳美真譯。台北:時報,1998。
───。《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識──詹姆遜文集第3卷》。王逢振編。北京:人民大學,2004。

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後現代歷史學──從卡耳和愛爾頓到羅逖與懷特》。江政寬譯。台北:麥田,1999。

克爾凱郭爾〈Soren Kierkegaard〉著。《論反諷概念──以蘇格拉底為主線》。湯晨溪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著。《神話學:生食與熟食》。周昌忠譯。台北:時報,1992。
───。《野性的思維》。趙建兵譯。北京:京華,2000。
───。《結構人類學》。張祖建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6。
───。《憂鬱的熱帶》。王志明譯。台北:聯經,1989。

李歐塔(Jean Francois Lyotard)著。《後現代狀況──有關知識之研究報告》。羅青譯。《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學生,1989。131-302。

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意識型態與烏托邦》。張明貴譯。台北:桂冠,2006。

馬庫色(Herbert Marcuse)著。《單面向的人》。李亦華譯。台北:學英,1989。

馬丁(Wallace Martin)著。《當代敘事學》。伍曉明譯。北京:北京大學,2005。

羅斯諾(Pauline Marie Rosenau)著。《後現代主義與社會科學》。張國清譯。上海:譯文,1998。

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yault)著。《互文性研究》。紹煒譯。天津:天津人民,2003。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普通語言學教程》。劉麗譯。台北:九州,2007。

渥厄(Patricia Waugh)著。《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錢競、劉雁濱譯。台北:駱駝,1995。

懷特(Hayden White)著。《後現代歷史敘事學》。陳永國譯。北京:中國社科,2003。


四、學術論文

(一)、學位論文

王國安。〈台灣後現代小?的發展──從黃凡、平?、張大春與?燿德做文本觀察〉。博士論文。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2008。

呂金霙。〈解嚴之後朱天文的小說創作傾向研究──以《世紀末的華麗》、〈荒人手記》為探討對象〉。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

洪素萱。〈「對他∕她,亦是存亡之秋」──由書寫治療論《荒人手記》〉。碩士論文。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

徐正芬。〈朱天文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1。

葛正儀。〈朱天文《巫言》之研究〉。碩士論文。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2009。

蔡曉婷。〈潛海入底,探驪得珠──朱天文及其長篇小說《荒人手記》研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

劉叔慧。〈華麗的修行──朱天文的文學實踐〉。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6。

謝采紋。〈朱天文、朱天心小說分期及主題探究〉。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

蕭義玲。〈臺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7。new window

賴俊雄。“Spectrohistory: New Historicism and Beyond in Salman Rushdie’s Novels. Diss. U of Nottingham, 1999.


(二)單篇論文

王德威。〈從〈狂人日記〉到《荒人手記》——朱天文論〉。《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2002。19-34。new window
───。〈張愛玲成了祖師奶奶〉。《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337-41。

王斑。〈呼喚靈韻的美學──朱天文小說中的商品與懷舊〉。《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劉紀蕙、周英雄編。台北:麥田,2000。343-59。new window

王浩威。〈重組的星空──林耀德的後現代論述〉。《林耀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295-320。

王建元。〈從美學到批判教育理論:後現代台灣小說與啟蒙小說嬗變〉。張錦忠譯。《中外文學》23.11(1995年4月):7-23。new window

王良芬。〈朱天文紐約演講「廢墟裡的新天使」自述創作歷程〉。《中國時報》,1999年5月2日。

朱偉誠。〈受困主流的同志荒人──朱天文《荒人手記》的同志閱讀〉。《中外文學》24.3(1995年8月):141-52。new window

丘延亮。〈從傅柯在台「露頭」談學術世界體系及其映象〉。《後現代政治》。台北:唐山,1995。new window

卡維波。〈什麼是酷兒?〉。《酷兒理論與政治》。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編。中壢:中央大學,1998。73-81。

向陽。〈「台北的」與「台灣的」:初論台灣現代文學的城鄉差距〉。《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1995。39-57。

朱天文、舞鶴。〈凝視朱天文──小說家舞鶴專訪小說家朱天文〉。《印刻文學生活誌》1(2003年12月):24-43。2003c。

朱雲濤。〈一種必要的立場與價值區分——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藝術百家》87(2006年1月):141-44。

呂正惠。〈台灣的「後現代」知識份子〉。《後現代併發症──當代台灣社會文化批判》。孟樊編。台北:桂冠,1989。
───。〈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聯合文學〉206(2001年12月):138-45。

李育霖。〈游牧在語言之間:台灣現代文學的語言地形學考察〉。「台灣文化研究學會2005華文文化研究會議」。新竹:交通大學,2005年1月8-9日。<www.srcs.nctu.edu.tw/CSA2005/page/agenda_list.html>。

何春蕤。〈簡介 Eve Kosofsky Sedgwick〉。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編。《酷兒理論與政治》,中壢:中央大學,1998。26-31。

吳潛誠。〈《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後現代小說的閱讀與愛戀〉。《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卡爾維諾著。吳潛誠譯。台北:時報,1993。7-18。

林文淇。〈電視、身體、慾望的競技場:大衛,康寧保〈錄影帶謀殺案》中的後現代主體性〉。《中外文學》25.12(1997年5月):83-92。new window

林文珮記錄。〈第一屆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會議記實──有關《荒人手記》的部份〉。《荒人手記》。朱天文著。二版。台北:時報文化,2001。221-29。

林芳玫。(《迷園》解析──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的弔詭)。《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鍾慧玲主編。台北:里仁,1997。271-96。new window

林耀德。〈刺蝟學狐狸的寓言──羅門 vs. 後現代〉。《幼獅文藝》80.2(1994年8月):54-60。
───。〈台灣新世代小說家〉。《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1991。

林精華。〈俄羅斯後現代主義文學:一種地域化的敘述策略與功能〉。《外國文學》2001.1(2002年1月):46-52。

林志明。〈譯序──描繪一個不存在於任何地方的圓周〉。《物體系》。布希亞著。林志明譯。台北:時報,1997a。ix-xxvii。
───。〈譯後記:一個閱讀〉。《物體系》。布希亞著。林志明譯。台北:時報,1997b。217-58。

邱貴芬。〈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3.11(1995年4月):141-47。new window
───。(歷史記憶的重組與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及《暗巷迷夜》的記憶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5.5(1996年10月):6-27。
───。〈台灣〈女性〉小說史學方法初探──女性創作與九0年代台灣文學史的建構與書寫〉。《中外文學》27.9(1999年2月):5-24。
───。〈「後殖民」的台灣演繹〉。《文化研究在台灣》。陳光興編。台北:巨流,2000。285-318。
───。〈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2002年11月22日。

邱妙津。〈中國傳統裡的烏托邦──兼論《荒人手紀》中的「情色」與「色情」烏托邦〉。《聯合文學》11.11(1995年9月):32-39。

芮小河。〈《占有:一個羅曼史》的互文性研究〉。《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15.4(2007年4月):68-71。

孟樊。〈後現代主義在台灣的反思〉。《台北評論》6(1988年8月):337-43。

孟樊、林耀德。〈以當代視野書寫八0年代台灣文學史〉。《世紀末偏航──八0年代台灣文學論》。孟樊、林耀德編。台北:時報,1990。7-12。

周慶華。〈形式與意義的全方位開放──後現代主義文學述評〉。《台灣文學觀察雜誌》7(1993年6月):42-44。
───。〈台灣後設小說中的社會批判──一個本體論和方法論的反省〉。《秩序的探索──當代文學論述的省察》。周慶華編。台北:東大,1994。21-40。
范銘如。〈騎著仙女棒的女巫──評《巫言》〉。《印刻文學生活誌》4.9(2008年5月):144-45。

施淑。〈文化工業下的個性店〉。《荒人手記》。朱天文著。二版。台北:時報文化,2001。230-32。

施建生。〈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上〉。《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2.7(1999年7月):8-10。1999a。
───。〈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2.8(1999年8月):8-11。1999b。
───。〈台灣經濟發展的前途〉。《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2.9(1999年9月):8-11。1999c。

柏右銘(Yomi Braester)。(台灣認同與記憶的危機──蔣後的迷態敘述)。《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周英雄,劉紀蕙編。台北:麥田,2000。233-51。new window

紀大偉。〈帶餓思潑辣:《荒人手紀》的酷兒閱讀〉。《中外文學》24.3(1995年8月):153-60。1995a。
───。〈在荒原上製造同性戀聲音——閱讀《荒人手記》〉。《島嶼邊緣》14(1995年9月):81-89。1995b。

夏鑄九。〈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20(1995年8月):57-102。new window

唐小兵。〈〈古都〉?廢墟?桃花源外〉。《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劉紀蕙、周英雄編。台北:麥田,2000。391-402。new window

梅家玲。〈八、九0年代眷村小說家的家國想像與書寫政治〉。《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陳義芝編。台北:聯經,1998a。385-417。new window
───。〈少年台灣:八、九0年代台灣小說中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家國想像〉。《漢學研究》16.2(1988年12月):115-138。1998b。
馬森。〈對「後現代主義劇場」的再思考與質疑〉。《中外文學》22.7(1994年12月):72-77。new window

馬嘉蘭。〈慾望與俗世:閱讀紀大偉的《戀物癖》〉。《戀物癖》。紀大偉著。台北:時報文化,1998。5-11。

徐宗潔。〈厭棄或耽溺?論朱天文「炎夏之都」中的身體意識〉。《台灣人文》8(2003年12月):1-18。

奚密。〈後現代的迷障──〈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的反思〉。《當代》71(1992年3月):54-68。

陳光興。〈歷史、理論、政治: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評介〉。《當代》16(1987年8月):76-90。1987b。

陳長房。〈後現代主義與當代台灣小說創作〉。《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卲玉銘等編。台北:聯合文學,1995。231-54。

陳芳明。〈當後殖民遇到後現代──誤讀張大春《撒謊的信徒》〉。《中外文學》25.4(1996年9月):149-54。new window
───。〈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劉紀蕙編。台北:麥田,2000。41-64。
───。〈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78(1999年8月):162-73。
───。〈後戒嚴時期的後殖民文學──台灣作家的歷史記憶之再現(一九八七──一九九七)〉。《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a。
───。(挑戰大敘述──後戒嚴時期的女性文學與國家認同)。《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b。

陳映真。〈以意識型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89(2000年7月):140-61。

陳綾琪。〈世紀末的荒人美學,朱天文的〈世紀末的華麗〉與《荒人手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7(2000年3月):102-13。
───。〈顛覆性的模倣與雜匯,由朱天文的《荒人手記》談台灣文學的後現代〉。《中外文學》30.10(2002年3月):156-71。

陳柏伶。〈鐘面下的「荒人」面目──以美學質素「時間」觀照《荒人手記》的主題意識〉。《當代小說論評─閱讀與創作之間》。吳達芸主編。高雄:春暉,2003。49-63。

張小虹。〈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導讀〉。《文學台灣》38(2001年4月):137-40。

張志維。〈以同聲字鍊製造同性之戀──《荒人手記》的ㄈㄨˋ語術〉。《中外文學》25.10(1997年3月):160-79。new window

張誦聖。〈朱天文與台灣文化及文學的新動向〉。《中外文學》22.10(1994年3月):81-98。new window
───。〈當代台灣文學與文化場域的變遷〉。《中外文學》24.5(1995年10月):128-32。

張惠娟。〈台灣後設小說試論〉。《世紀末偏航》。孟樊等編。台北:時報,1990。299-322。
───。〈後現代與女性主義之糾葛──試論當代女性烏托邦小說〉。《中外文學》23.11(1995年4月):26-39。

張啟豐。〈我唸著我自個的經──《荒人手記》中荒人形象之探討〉。《當代小說論評──閱讀與創作之間》。吳達芸主編。高雄:春暉,2003。65-82。

張瑞芬。〈方舟上的獨白──評朱天文《巫言》〉。《文訊》270(2008年4月):116-17。

楊大春。〈解構的保守性〉。《哲學研究》6(1995b):59-64。

傅士珍。〈德希達與「悅納異己」〉。《中外文學》34.8(2006年1月):87-106。new window

黃錦樹。〈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中外文學》24.10(1996年3月):104-12。
───。〈直到自己也成為路徑──評《巫言》〉。2008年2月5日<www.wretch.cc/blog/dailyworking/9171542>。2008a。
?───。〈巫言亂語──關於兩部長篇小說的評注〉。「舞鶴作品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2008年6月20日。1-34。2008b。

黃宗慧譯。〈Lyotard後現代狀況〉。《中外文學》24.7(1995年12月):5-18。new window

湯惠蘭。〈滿紙荒唐話《巫言》〉。政大台文所。台灣文學部落格。2008年5月20日<140.119.61.161/blog/index.php.2008>。

湯禎兆。〈朱天文的《巫言》〉。2008年2月5日<www.geocities.com/tongsiu_hk/sun/sun0311/sun031106.htm.2008>。

程錫麟。〈後現代主義作家系列:美國作家唐納德?巴塞爾姆〉。《外國文學》2001.3(2001年5月):3-16。

張明。〈後現代主義作家系列:澳大利亞作家彼得?凱里〉。《外國文學》2001.4(2001年7月):3-20。

莊子芳。〈(美國)唐納德?巴塞爾姆〉。《迷宮里的死亡圖案──外國後現代主義小說(一)》。莊子芳選編。蘭州:敦煌文藝,1996。191-267。
───。〈(美國)品欽〉。《迷宮里的死亡圖案──外國後現代主義小說》。莊子芳選編。蘭州:敦煌文藝,1996。336-63。

楊仁敬。〈關注歷史和政治的美國後現代作家──E. L 多克托羅〉。《後現代主義文學導讀》(上)。李德恩主?。河南:河南大學,2007。384-93。

楊明蒼。〈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與台灣〉。《中外文學》22.3(1993年8月):30-47。new window

楊照。〈從「鄉土寫實」到「超越現實」──八0年代的台灣小說〉。《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灣文學發展現象(2)》。封德屏編。台北:文建會,1996。137-50。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台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34.2(2005年7月):133-55。new window

楊麗麗。〈從列維-斯特勞斯的神話模式研究看結構主義文論的局限性〉。《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13.4(2005年4月):75-77。

郝譽翔。〈我是誰?!:論八0年代臺灣小說中的政治政治迷惘〉。《中外文學》26.12(1998年5月):150-70。new window

葉石濤。〈八0年代文學的特質〉。《台灣文學的困境》。台北:派色,1992。

詹宏志。〈一種老去的聲音──讀朱天文的《世紀末的華麗》〉。《世紀末的華麗》。朱天文著。台北:遠流,1992。7-14。

寧一中。〈譯後記〉。《後現代敘事理論》。柯里著。寧一中譯。北京:北京大學,2003。192-94。

廖炳惠。〈在台灣談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述〉。《當代》87(1993年7月):94-107。new window
───。〈比較文學與現代詩篇:試論台灣的「後現代詩」〉。《中外文學》24.2(1995年7月):67-84。
───。〈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周英雄、劉紀蕙編。台北:麥田,2000。85-100。

廖咸浩。〈後現代風潮與本土創作〉。《聯合報》1996年2月2日。1996a。
───。〈離散與聚焦之間八十年代後現代詩與本土詩〉。《台灣現代詩史論》。文訊主編。台北:文訊,1996b。437-50。
───。〈合成人羅曼史──當代台灣文化中後現代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互動〉。《當代》144(1999年8月):110-31。
───。〈只可哥哥害得弟弟──《迷園》與〈第凡內早餐〉對身分「國族(主義)化」的商榷。《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周英雄,劉紀蕙編。台北:麥田,2000。371-42。

廖勇超,〈尋求認同,洞穿幻見:《荒人手記》中(同性情欲)創傷空間與認同政治的對話〉。《中外文學》32.3(2003年8月):79-103。new window

廖朝陽。〈《後現代的轉向》導讀〉。《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哈山著。劉象愚譯。台北:時報,1993。7-11。

劉亮雅。〈擺盪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朱天文近期作品中的國族,世代,性別,情慾問題〉。《中外文學》24.1(1995年6月):7-19。new window
───。〈酷怪的慾望迷宮:評紀大偉的《感官世界》〉。《中外文學》24.9(1996年2月):13-38。
───。〈九0年代台灣的女同性戀小說──以邱妙津,陳雪,洪凌為例〉。《中外文學》26.2(1997年7月):115-29。1997a。
───。〈衍異性與性別:酷兒小說與研究〉。《中外文學》26.3(1997年8月):8-30。1997b。
───。〈世紀末台灣小說裡的性別跨界與頹廢,以李昂、朱天文、邱妙津、成英姝為例〉。《中外文學》28.6(1999年11月):109-34。
───。〈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台灣小說史論》。陳建忠等合著。台北:麥田,2007。317-401。

劉俊。〈時空變形後的人間生態及其意義——論朱天文的《巫時》和《E界》〉。《上海文學》1(2005年1月):109-10。

劉紀雯。〈喧譁繁衍大哉問──後現代主義簡介〉。2008年10月3日<www.eng.fju.edu.tw/Literary_Criticism/postmodernism/intro_chinese.html.1998>。

劉紀蕙。〈林耀德現象與台灣文學史的後現代轉折〉。《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何寄澎主編。台北:文建會,2000。197-243。

鄧元尉。〈列維納斯語言哲學中的文本觀〉。《中外文學》36.4(2007年12月):159-89。new window

蔡春露。〈後現代主義作家系列:奧布賴恩〉。《外國文學》1(2003):23-39。

蔡玫姿。〈閨秀,文藝腔與成長:朱天文〈小畢的故事〉性別∕國族議題〉。《第三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社會學學術發表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2004。

賴俊雄。〈洞見另類真理:在柏拉圖的洞穴裡閱讀後現代小說〉。《中國時報》。2006年7月30日。時報科學與人文專欄。
───。〈回歸倫理:論列維納斯的倫理政治〉。《中外文學》36.4(2007年12月):11-38。

鍾明德。〈抵拒性後現代主義或對後現代主義的抵拒──台灣第二代小劇場的出現和後現代劇場的轉折〉。《中外文學》23.5(1994年10月):106-35。new window

羅青。〈台灣地區後現代狀況及年表初編〉〈上〉〈中〉〈下〉。台北評論4-6(1988):347-351、346-375、344-383。

羅敬堯。〈如果在世紀末,一個荒人,荒人手記中的主體形構與當代台灣酷兒文化〉。《第二屆全國研究生文學社會學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2。102-16。

羅夏美。《陳映真小說研究──以盧卡奇理論為主要探討途徑》。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
───。〈成英姝《公主徹夜未眠》的寫作技巧探討〉。〈台灣文學評論〉2.2(2002年4月):93-104。2002a。
───。〈延展夢境碎片;折射人生冷光──解讀馬森《M的旅程》〉。《閱讀馬森》。龔鵬程編。台北:聯合文學,2003。109-28。
───。〈論後現代主義對台灣小說的影響──以林燿德《一九四七高砂百合》為例〉。《台灣文學評論》2.6(2006):137-56。
───。〈意象的變奏──論廖俊逞《致波赫士》表演策略的文化意涵〉。《南台科技大學學報》31(2006):197-208。
───。〈拼貼生命敘述:論黃凡《大學之賊》的後現代敘事策略〉。「再思生命哲學與文學」。第一屆台南市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台南:台南市哲學學會,2007年12月22日。130-45。
───。〈後現代思潮中的主體遊牧與世界觀察──論陳玉慧旅行散文集《你是否愛過?》〉。《台灣文學評論》8.2(2008年4月):77-95。
───。〈影響與新變:論朱天文《巫言》的後現代主義敘事策略〉。「哲學與創新:各領域的實踐」。第二屆台南市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台南:台南市哲學學會,2008年12月6日。40-67。
───。〈安居與臉龐:朱天文《炎夏之都》的敘事倫理〉。「列維納斯與文學」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文學院暨外文系,2009年5月9日。80-99。
───。〈真實或超真實?──〈世紀末的華麗〉的日常敘事〉。「日常生活:哲學、文學與美學」。第三屆台南市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台南:台南市哲學學會,2009年11月28日。1-23。
國家圖書館當代文學史料系統「朱天文」條。<http://lit.ncl.edu.tw/hypage.cgi>。


五、英文書目

Althusser, Louis. For Marx . London: NLB, 1977a.
────. “Ideology and State Apparatus.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Trans. B. Brewster. London: New Left Books, 1977b.
────. Politics and History: Montesquieu, Rousseau, Marx. Trans. Ben Brewster. London: Verso, 2007.

Baudrillard, Jean.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Trans. Mark Poster. St. Louis: Telos Press, 1975.
────. Simulations. New York: Semiotext, 1883.
────. Fatal Strategies. Trans. Philip Beitchman. New York: Semiotext (e), 1990.
───.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Trans. Iain Hamilton Grant. London: Sage, 1993.
───.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Trans. Sheila Faria Glaser. Ann Arbor: Michigan UP, 1994.
────.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1970. Trans. Chris. Turner. London: Sage, 1998.
───. The Vital Illusion. Ed. Julia Witwer. New York: Columbia UP, 2000.
───. The Uncollected Baudrillard. Ed. Gary Genosko. London: Sage, 2001.
───. The Intelligence of Evil or the Lucidity Pact. Trans. Chris Turner. New York: Oxford, 2005.

Barry, Peter. Beginning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Manchester: Manchester UP, 2002.

Barthelme, Donald. Snow Whit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Bell, Danie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l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Boer, Therdore de. “An Ethical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Addressing Levinas. Ed. Richard A Cohen. Albany: State U of NY Press, 1986. 83-116.

Currie, Mark. Postmodern Narrative Theo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Cohen, Richard A. Foreword. 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 By Emmanuel Levinas. Trans. Alphonso Lingis. Pittsburgh: Duquesne UP, 1998. xi-xvi.

Critchley, Simon. The Ethics of Deconstruction: Derrida and Levinas. 2nd ed. Edinburgh: Edinburgh UP, 1999.

Deleuze, Gilles, and F?lix Guattari. 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Robert Hurley, Mark Seem and Helen R. Lane. Minneapolis: Minnesota UP, 1983.
───.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Minnesota UP, 1987.

DeLillo, Don. White Noise. New York: Penguin, 1999.

Derrida, Jacques. Of Grammatology. Trans.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1976.
───. Margins of Philosophy. Trans. Alan Bass. Chicago: Chicago UP, 1982.
───. Adieu to Emmanuel Levinas. Trans. Pascale-Anne Brault and Michael Naas. Stanford: Stanford UP, 1999.

Foster, Hal. “Postmodernism: A Preface. 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Ed. Hal Foster. Washington: Bay Press,1983. ix- xvi.

Foucault, Michel.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Trans. A.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 Vintage Random House,1975.
───. “The Subject and Power.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Ed. Hubert L. Dreyfus and Paul Rabinow. 2nd ed. Chicago: Chicago UP, 1983. 208-22.
───.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 Ed. Luther H. Martin, Huck Gutman, and Patrick H. Hutton. Amherst :U of Massachusetts P, 1988.
───.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1: An Introduction. Trans. Robert Hurley. New York: Vintage, 1990.
───.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2: The Use of Pleasure. Trans. Robert Hurley. New York: Vintage, 1990.
───.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3: The Care of the Self. Trans. Robert Hurley. New York: Vintage,1990.
───. “The Ethic of Care for the Self as a Practice of Freedom. The Final Foucault. Trans. J. D. Gauthier. Ed. James Bernauer and David Rasmussen. London &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94. 1-20.
───.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 A. M. Sheridan Smith. London: Routledge, 1995.
───.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 1995.
───.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Lectures at the College de France, 1981-1982. Trans. Graham Burchell.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Fraser, Nancy, and Linda J. Nicholson. “Social Criticism without Philosophy: an Encounter Between Feminism and Postmodernism. Postmodernism: A Reader. Ed. Thomas Docherty. New York: Harvester Weatsheaf, 1993. 415-32.

Heidegger, Martin. Being and Time. Trans.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Oxford: Blackwell, 1962.
───.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ans. Albert Hofstadter.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5.

Jameson, Fredric.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Ithaca: Cornell UP, 1981.
───. “ Literary Innovation and Modes of Production: A Commentar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1 (September 1984): 67-77.
───.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Postmodern Culture. 2nd ed. Ed. Foster Hal. London and Sydrey: Pluto Press, 1987. 111-25.
───.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e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Duke UP, 1991.
Lauzen, Sarah. “Notes on Metafiction. Postmodern Fiction:A Bio-Bibliographical Guid. Ed. Larry Mccaffery. New York: Greenwood, 1986. 93-116.

Levinas, Emmanuel . Totality and Infinity:an Essay on Exteriority. Trans. Alphonso Lingis. Pittsburgh: Duquesne UP, 1969.
───. 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 Trans. Alphonso Lingis. Pittsburgh: Duquesne UP, 1998.

Lyotard, Jean-Francois, and Jean-Loup Thebaud. “The Three Pragmatic Positions. Just Gaming. Trans. Wlad Godzich. Minneapolis: Minnesota UP, 1985. 19-43.
───.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 Trans.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Minnesota UP, 1988.

McHale, Brian. Postmodernist Fiction. New York: Methuen, 1987.

Newton, Adam Zachary. Narrative Ethics. London: Harvard UP, 1995.

Worton, Michael, and Judith Still, eds. Intertextually: Theories and Practice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P, 1990.

Zukim, Sharon. “The Postmodern Debate over Urban Form.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5.2-3 (June 1988): 431-4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