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靜靜的生命長河――解嚴以來臺灣女性散文之主題研究
作者:溫毓詩
作者(外文):Yu-shin We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指導教授:江寶釵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女性散文生命史主題書寫臺灣文學現代文學female proselife historyTainwan literaturemodem literaturesubje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5
解嚴以來隨著在政治、經濟與文化領域的開放與轉型,過去一元化權威的意識崩解,思想與言論也得到空前的自由,散文是一種天然傾向於個人卅主體化的自由文體,由於大眾媒介的衝擊,書寫者大量雜入,純文學領域的確被大眾文學鯨吞了閱讀的版圖,但是在此時勢之中,女性「純散文」的經營,以不變應萬變,堅持屬於上述一貫的「抒情書寫傳統」,即是以美感追尋與自剖書寫作為核心。然而,客觀地說,歷史文化散文或社會人生散文,體現的應該是女性對於社會公共話題的參與,也是女性以文學話語參與社會對於自我的建構,不過,除了少數以知識份子身份進行書寫的知性作家,立基於現實發抒於感性的女作家屈指可數,這與整個社會高度狂飆的氣氛互相疏離,因此引發了本論文的問題意識:在此起彼落的眾聲喧嘩中,女性散文作為一種「話語」,她們發出了什麼聲音?
本論文在若干面向上觀察到女性散文書寫中的「負面心靈」的版塊,她們通常試圖呈現靈魂凐沒、無助的狀態,也許是來自於在社會中逐漸淪入異化自我產生的恐懼,也許是作家從心智探索中產生絕境冥想,也許是對於自身問題無法解決的空虛、矛盾、掙扎、怨恨的因緣起由、纏解不開……種種對「生命的質詢」充滿太多問號,因為她們曾經或者正處於不順遂之中,必須藉由書寫發散。在這種近似夢囈的思維中她們認為自己面對惡魔般的事物,可能正是一般人習以為常的「正常」體制、凡俗生活。作家透過無數近似神經質、空虛、自瀆、絕望的書寫,去刺痛或扭轉慣性卅惰性思維,用自我瘋狂的文字形象構築一齣令人寒顫的笑劇,那些日日在陳腔、濫調、死守成規、公式化的語彙和行為中流動的日常生活,作家想告訴我們那正是某種監獄、牢籠!在此無形牢籠中生活的人是不與真實照面的,因為習慣了思想的真空,暫停了生命要我們不斷思考的東西,變得愚蠢、順服、僵化、死亡。
因此,女性面對日常生活和生命的書寫是一「個體經驗」的表現,即生命體驗下的精神風格,她們擅長以文字藝術點石成金,從而再顯出思維主體的精神品格,這使得女性散文的思維方式帶有濃厚的經驗性特徵。多數的女性散文家將這樣的經驗思維化為一種對生命知性化的體驗,意即每每經由感性的人事物觸發,昇華為理性的調節,最後訴諸於哲理的意涵。因此這種敘事能夠在情感節制中超越現象本身,進行抽象的、哲學的思考,她們力圖將散文從平凡庸俗的日常帶入光亮。當代散文作家如張曉風、簡媜、鍾怡雯、柯裕棻、胡晴舫、張惠菁等,便善於將日常的眼光陌生化,汲取其特殊的形式意義,從自我感性的表象化中深掘、探索,把握到某種簡單卻普遍的概念,從而尋得一種出塵脫俗、一種救贖或解脫。
none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

(一)作家專書/作品集

李黎,《天地一遊人》,台北:爾雅,1992.11。
李黎,《世界的回聲》,台北:九歌,1996.06。
李黎,《晴天筆記》,台北:聯合文學,1996.09。
李黎,《玫瑰蕾的名字》,台北:聯合文學,2000.07。
李黎,《尋找紅氣球》,台北:聯合文學,2000.07。
李黎,《海枯石》,台北:印刻,2004.10。
季季,《寫給你的故事》,台北:印刻,2005。
季季,《行走的樹》,台北:印刻,2006。
季季,《我的湖》,台北:印刻,2008。
周芬伶,《絕美》,台北:九歌,1985。
周芬伶,《花房之歌》,台北:九歌,1989。
周芬伶,《閣樓上的女子》,台北:九歌,1992。
周芬伶、琹涵,《熱夜》,台北:遠流,1996。
周芬伶、琹涵,《戀物人語》,台北:九歌,2000。
周芬伶、琹涵,《汝色》,台北:二魚文化,2002。
周芬伶、琹涵,《周芬伶精選集》,台北:九歌,2002。
周芬伶、琹涵,《母系銀河》,台北:印刻,2005。
周芬伶、琹涵,《仙人掌女人收藏書》,台北:麥田,2006。
周芬伶、琹涵,《紫蓮之歌》,台北:九歌,2006。
周芬伶、琹涵,《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台北:麥田,2006。
柯裕棻,《青春無法歸類》,台北:大塊文化,2003.12。
柯裕棻,《恍惚的慢板》,台北:大塊文化,2004.08。
柯裕棻,《甜美的剎那》,台北:大塊文化,2007.10。
席慕蓉,《江山有待》,台北:洪範書店,1991.05。
席慕蓉,《黃羊.玫瑰.飛魚》,台北:爾雅,1996.07。
席慕蓉,《金色的馬鞍》,台北:九歌,2002.02。
師瓊瑜,《離家出走》,台北:平安文化,1995.05。
師瓊瑜,《寂靜之聲》,台北:聯合文學,2005.06。
郝譽翔,《逆旅》,台北:聯合文學,2000。
郝譽翔,《一瞬之夢—我的中國紀行》,台北:高寶書版,2007.01。
張讓,《空間流》,台北:大田,2001.07。
張讓,《急凍的瞬間》,台北:大田,2002.05。
張曼娟,《黃魚聽雷》,台北:皇冠,2004.08。
張惠菁,《流浪在海綿城市》,台北:新新聞,1998.10。
張惠菁,《告別》,台北:洪範,2003.11。
張惠菁,《你不相信的事》,台北:大塊文化,2005.06。
張惠菁,《給冥王星》,台北:大塊文化,2008.02。
陳玉慧,《我的靈魂感到巨大的餓》,台北:聯合文學,1997.11。
陳玉慧,《你是否愛過》,台北:聯合文學,2001.07。
陳玉慧,《巴伐利亞的藍光—一個台灣女子的德國日記》,台北:二魚文化,2002.04。
陳玉慧,《陳玉慧精選集》,台北:九歌,2006.01。
黃寶蓮,《未竟之藍》,台北:圓神,2001.05。
黃寶蓮,《仰天45度角》,台北:聯合文學,2002.05。
黃寶蓮,《芝麻米粒說》,台北:二魚文化,2005.10。
劉叔慧,《微妙的肉身》,台北:麥田,1999.06。
蔡珠兒,《花叢腹語》,台北:聯合文學,1995。
蔡珠兒,《南方絳雪》,台北:聯合文學,2002。new window
蔡珠兒,《雲吞城市》,台北:聯合文學,2003。
蔡珠兒,《紅燜廚娘》,台北:聯合文學,2005。
蔡珠兒,《饕餮書》,台北:聯合文學,2006。
龍應台,《野火集》,台北:圓神,1985。
龍應台,《乾杯吧!托瑪斯曼》,台北:時報,1996。
龍應台,《我的不安》,台北:時報,1997。
龍應台,《看世紀末向你走來》,台北:時報,1994、1997。
龍應台,《百年思索》,台北:時報,1999。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台北:天下雜誌,2008.04。
龍應台,《目送》,台北:時報,2008.07。
鍾文音,《寫給你的日記》,台北:大田,1999。
鍾文音,《昨日重現─物件和影像的家族史》,台北:大田,2001.02.28。
鍾文音,《遠逝的芳香─我的玻里尼西亞群島高更旅程紀行》,台北:玉山社,2001。
鍾文音,《情人的城市—我和莒哈絲、卡蜜兒、西蒙波娃的巴黎對話》,台北:玉山社,2003.08。
鍾文音,《美麗的苦痛》,台北:大田,2004.10。
鍾文音,《中途情書》,台北:大田,2005.11。
鍾文音,《三城三戀》,台北:大田,2007.05。
鍾怡雯,《垂釣睡眠》,台北:九歌,1998.01。
鍾怡雯,《聽說》,台北:九歌,2000.08。
鍾怡雯,《我和我豢養的宇宙》,台北:聯合文學,2002.06
鍾怡雯,《野半島》,台北:聯合文學,2007.07。
鍾怡雯,《陽光如此明媚》,台北:九歌,2007.12。
簡媜,《水問》,台北:洪範書店,1985.02。
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台北:洪範書店,1986。
簡媜,《月娘照眠牀》,台北:洪範書店,1987.02。
簡媜,《七個季節》,台北:時報文化,1987.12。
簡媜,《私房書》,台北:洪範書店,1988、1994。
簡媜,《浮在空中的魚群》,台北:漢藝色研文化,1988、1995。
簡媜,《下午茶》,台北:大雁書店,1989、洪範書店,1994。
簡媜,《夢遊書》,台北:大雁書店,1991、洪範書店,1994。
簡媜,《胭脂盆地》,台北:洪範書店,1994。
簡媜,《女兒紅》,台北:洪範書店,1996。
簡媜,《頑童小蕃茄》,台北:九歌,1997.06。
簡媜,《紅嬰仔》,台北:聯合文學,1999。
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台北:聯合文學,1999.02。
簡媜,《好一座浮島》,台北:洪範書店2004.09。
簡媜,《舊情復燃》,台北:洪範書店,2004.09。
簡媜,《微暈的樹林》,台北:洪範書店,2006.08。
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 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台北:印刻,2007.05。
簡媜、楊茂秀等,《吃朋友》,台北:印刻,2008.12。
舒國治 等,《縱橫天下—長榮寰宇文學獎》,台北:聯合文學,1998。
胡錦媛 編,《臺灣當代旅行文選》,台北:二魚文化,2004.06。
楊澤 編,《作家的衣櫃》,台北:時報,2000.12。


(二)其他專書

(1)譯著專書

Anthony Elliottand、Bryan S. Turner,《當代社會理論大師》(Profiles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李延輝、鄭郁欣、曾佳婕、駱盈伶 譯,台北:韋伯文化,2009.03。
Arthur Colman阿瑟柯爾曼、Libby Colman莉比柯爾曼,《父親:神話與角色的變換》,劉文成、王軍譯,北京:東方出版社,1988。
Ben Highmore班‧海默爾,《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導論》(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王志宏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01。
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吳叡人 譯,台北:時報,1999。
Bertrand Russell羅素,《婚姻革命》(Marital Revolution),靳建國 譯,台北:遠流,1996。
Chris Beasley克麗斯‧畢思理,《性別與性慾特質:關鍵理論與思想巨擘》(Gender and Sexuality: Critical Theories, Critical Thinkers),黃麗珍 譯,台北:韋伯,2009.02。
Clare Cooper Marcus克蕾兒‧古柏‧馬可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House as a mirror of self),徐詩思 譯,台北:張老師文化,2000。
Crang, Mike,《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 譯,高雄:巨流2003。
D. Riseman黎士曼,《寂寞的群眾》(The Lonely Crowd),蔡源煌 譯,台北:桂冠,1998。
Dominic Strinati,《通俗文化理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張茵蕙、袁千雯、林育如 譯,台北:韋伯,2005。
Edward W. Said 愛德華‧薩依德,《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蔡源林 譯,台北:立緒,2001。
Edward W. Said 愛德華‧薩依德,《知識份子論》(Representatiions of the intellectual),單德興 譯,台北:麥田,2003.03。
Erich Fromm佛洛姆,《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孟祥森 譯,台北:志文,1989.05。
Erving Goffman高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徐江敏、李姚軍 譯,台北:桂冠,1992.05。
Fredric Jameson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吳美真 譯,台北:時報,1998。
Fredric Jameson 詹明信,《快感:文化與政治》,王逢振等 譯,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1998。
Fredric Jameson 詹明信,《詹姆遜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識》(F. R. Jameson Collection),王逢振 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06。
Gaston Bachelard 加斯東‧巴舍拉,《空間詩學》(La Poétique de Ľespace),龔卓軍、王靜慧 譯,台北:張老師文化,2003.08。
Gayle Greene 格蕾‧格林、Coppelia Kahn考比里亞‧庫恩,《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AKING A DIFFERENCE: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陳引馳 譯,台北:駱駝,1995。
Harald Koisser哈洛德‧柯依瑟爾、Eugen Maria Schulak歐依根‧舒拉克,《愛、欲望、出軌的哲學》(Wenn Eros uns den Kopf verdreht. Philosophisches zum Seitensprung》,張存華 譯,台北:商周,2007.11。
Herbert‧Marcuse赫伯特‧馬庫塞,《單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劉繼 譯,台北:桂冠,1990。
Helmut Schoeck赫爾穆特‧舍克,《嫉妒與社會》(Der Neid und die Gesellschaft),王祖旺、張田英 譯,台北:時報文化,1995.01。
Hubert L. Dreyfus休伯特‧德雷福斯、Paul Rabinow保羅‧拉比諾,《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錢俊 譯、曾慶豹校閱,台北:桂冠,1992.05。
Huston Smith休斯頓‧史密斯,《超越後現代心靈》(Beyond the Post-Modern Mind),梁永安 譯,台北:立緒,2000.02。
IhaIhab Hassan 伊哈布‧哈山,《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The Postmodern Turn),劉象愚 譯,台北:時報,1993。
Iris Marion Young艾莉絲‧馬力雍‧楊,《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Throwing Like a Girl”and Other Essays),何定照 譯,台北:商周,2007.01。
James Van Praagh詹姆斯‧范普拉,《走出哀傷》(Healing Grief:Reclaiming Life After Any Loss),胡英音、張志華 譯,台北:宇宙花園,2004.12。
Jeffery C. Alexander、Steven Seidman,《文化與社會》(Culture and Society),吳潛誠 譯,台北:立緒,2002。
Jeffrey C. Alexander,《文化社會學—社會生活的意義》(THE MEANINGS OF SOCIAL LIFE A CULTURAL SOCLOLOGY),吳震環 譯,台北:五南,2008。
John O’Nell 約翰歐尼爾,《五種身體》(Five bodies : 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張旭春譯,台北:弘智文化,2001。
John Storey約翰•史都瑞,《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Cultural 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n Introduction),李根芳、周素鳳 譯,台北:巨流,2003.08。
Josef Pieper尤瑟夫‧皮柏,《閒暇:文化的基礎》(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劉森堯 譯,台北:立緒文化,2003.12。
Karla A. Henderson卡拉亨德森、M. Deboran Bialeschki黛博拉‧拜爾列席基、Susan M. Shaw蘇珊‧蕭、Valeria J. Freysinger瓦列麗亞‧弗萊辛格,《女性休閒—女性主義的視角》(Both Gains and Gaps: Feminist Perspctives on Women’s Leisure),劉耳、季斌、馬嵐 譯,中國: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08。
Kirsten Hastrup克斯汀‧海斯翠普,《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Other Histories),賈士蘅 譯,台北:麥田,1998.11。
Linda McDowell琳達.麥道威爾,《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Gender, Identity & Place: Understnading Feminist Georgraphies),徐苔玲、王志弘 譯,台北:群學,2006。
M. H. 艾布拉姆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Text and Writing),朱金鵬、朱荔中 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Milton Yinger 彌爾頓‧英格,《反文化:亂世的希望與危險》(Countercultures:the promise and peril of a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高丙中、張林 譯,台北:桂冠,1995。
M. Jean Baudrillard尚‧布希亞,《物體系》(Le Systeme Des Objects),林志明 譯,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04。
M. Jean Baudrillard尚‧布希亞,《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es et Simulation),洪凌 譯,台北:時報,1998。
M. Jean Baudrillard尚‧布希亞,《消費社會》(La société de consommation),劉成富、全志鋼 譯,中國: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10。
M. Jean Baudrillard尚‧布希亞,《象徵交換與死亡》(Ľ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車槿山 譯,中國:譯林出版社,2006.04。
Martin Heidegger海德格,《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王慶節、陳嘉映 譯,台北:桂冠,1994.08。
Max Scheler馬克斯‧謝勒,《情感現象學》(The Narure of Sympathy),陳仁華 譯,台北:遠流,1991。
Max Scheler馬克斯‧謝勒,《謝勒論文集—位格與自我的價值》(Person and Self-Value),陳仁華譯,台北:遠流,1991。
Max Scheler馬克斯‧謝勒,《愛的秩序》(Ordo Amoris),林克 譯,香港:三聯出版社,1994。
Michael Payne邁可‧潘恩,《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Reading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o Lacan, Derrida, and Kristeva),李奭學 譯,台北:書林,2005。
Michel Foucault傅柯,《知識考古學》(Larcheologie du Savoir),謝強、馬月 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
Michel Foucault傅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劉北成、楊遠嬰 譯,台北:桂冠,1998。
Michele L. Crossley,《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Introducing Narrative Psychology),朱儀羚等 譯,台北:揚智2006。
Mircea Eliad伊利亞德,《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楊素娥 譯,台北:桂冠,2001.01。
Pasi Falk、Colin Campbell(編),《血拼經驗》(The Shopping Experience),陳冠廷 譯,台北:弘智文化,2003.07。
Patrice Bonnewitz朋尼維茲,《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孫智綺 譯,台北:麥田,2002。
Paul-Laurent Assoun 保羅-羅宏‧亞舜,《佛洛伊德與女性》(Freud Et La Femme ),楊明敏 譯,台北:遠流,2002.07。
Paul Newman保羅‧紐曼,《恐怖:起源、發展和演變》(A History of Terror: Fear & Dread Through the Age),趙康、于洋 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Pierre Bourdieu皮耶‧布赫迪厄、Loïc Wacquant華康德,《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李猛、李康 譯,台北:麥田,2008.12。
Raymond Williams雷蒙‧威廉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劉建基 譯,台北:巨流,2003。
Rene Wellek韋勒克、A. Warren華倫,《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Theory of Literature),王夢鷗、許國衡 譯,台北:志文,1971。
Richard A.Posner理查.波斯納,《公共知識份子》,韓文正 譯,台北:時報,2004.12。
Richard Sennett理查.桑內特,《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Flesh and Stone),黃煜文 譯,台北:麥田,2003。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文之悅》(Le Plaisir du texte),屠友祥 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06。
Rollo May 羅洛‧梅,《自由與命運》(Freedom and Destiny),龔卓軍、石世明 譯,台北:立緒,2001.03。
Rollo May 羅洛‧梅,《愛與意志》(Love and Will),彭仁郁 譯,台北:立緒,2001.04。
Rollo May 羅洛‧梅,《哭喊神話》(The Cry for Myth),朱侃如 譯,台北:立緒,2003.03。
Rollo May 羅洛‧梅,《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朱侃如 譯,台北:立緒,2004.08。
Roman Ingarden羅曼•英加登,《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陳燕谷、曉未 譯,台北:商鼎,1991.12。
Shoshana Felman費修珊、Dori Laub勞德瑞,《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劉裘蒂 譯,台北:麥田,1997。
Simon Parker,《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Urban Theory and Urban Experience: Encountering the City),王志弘、徐苔玲譯,台北:群學,2007.11。
Susanne. K. Langer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Feeling and Form),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台北:商鼎,1991.10。
Susan Sontag蘇珊‧桑塔格,《重點所在》(Where the Stress Falls),陶潔 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05。
Slavoj Žižek斯拉維‧紀傑克,《神經質主體》(The Ticklish Subject : The Absent Center of Political Ontology),萬毓澤 譯,台北:桂冠,2004.05。
Slavoj Žižek斯拉維‧紀傑克,《幻見的瘟疫》(The Plague of Fantasies),朱立群 譯,台北:桂冠,2004.08。
Slavoj Žižek斯拉維‧紀傑克,《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Looking Awry—An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e),蔡淑惠 譯,台北:桂冠,2008.09。
Tim Cresswell,《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徐苔玲、王志弘 譯,台北:群學出版,2006.12。
Toril Moi,《性 / 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Sexual / Textual Politics: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王奕婷、陳潔詩 譯,台北:駱駝,1995。
Ulrich Beck、Elisabeth beck-gernsheim,《愛情的正常性混亂》(Das Ganz Normale Chaos der Liebe),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 譯,台北:立緒,2000.09。
Walter Benjamin班雅明,《啟迪—本雅明文選》,張旭東、王斑 譯,台北: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Walter Benjamin班雅明,《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張旭東、魏文生 譯,台北:臉譜,2002。
Waters、Malcolm,《全球化》,徐偉傑 譯,台北:弘智文化,2000。
William McKinley Runyan,《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hy),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 譯,台北:遠流,2002.08。
Yi-Fu Tuan段義孚,《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Sap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潘桂成 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03。

(2)中文專書

王小章,《貝爾》(Daniel Bell),台北:生智文化,1999.10。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2000。new window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1993.02。
王岳川編,《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中國: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07。
北川東子,《齊美爾—生存形式》,趙玉婷 譯,中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01。
王德威等,《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台北:麥田,2005.05。
王德威,《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2005.09。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11。new window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台北:學生書局,2000.04。new window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2002.02。
江寶釵,《台灣全志‧卷十二文化志‧文學篇》,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9.06。
吳寧,《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06。
汪民安、陳永國 編,《後身體:文化、權力與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2。
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12。
汪民安編,《文化研究關鍵詞》,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01。
李士勛、徐小青譯,《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台北:允晨,2003.04。
李幼蒸譯,《純粹現象學通論》,香港:商務出版,2002.07。
李林榮,《嬗變的文體:社會歷史景深中的中國現當代散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07。
李癸雲,《朦朧、清明與流動—論台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台北:萬卷樓,2000.05。
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1989-2003》評論卷(二),台北:九歌,2003.10。
李奭學,《書話台灣》,台北:九歌,1994。
李歐梵,《都市漫遊者:文化觀察》,香港:牛津大學,2002。
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台灣新文學史論》,台北:揚智,2006.01。
邵建,《知識份子與人文》,台北:秀威資訊,2008.01。
林燿德,《浪跡都市》,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08。
周憲,《現代性的張力》,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2001.10,
周芬伶,《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台北:麥田,2006.12。
周芬伶,《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台北:印刻,2007.03。
周英雄、劉紀蕙 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2000.04。
周慶華,《台灣當代文學理論》,台北:揚智,1996.08。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1997.03。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
胡錦媛編,《台灣當代旅行文選》,台北:二魚,2004。
胡晴舫,《旅人》,台北:新新聞出版,2000.12。
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 主編,《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2002.12。new window
柏棣主編,《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中國:廣西師範大學,2007.01.01。
洪子誠,《作家的姿態與自我意識》,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06。
約翰凱利,《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趙冉、季斌 譯,中國: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
夏鑄九編著,《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88.4.30。
馬國明,《班雅明》,台北:東大,1998.09。
高宣揚,《哈伯瑪斯論》,台北:遠流,1991。
高宣揚,《後現代論》,台北:五南,1999.10。new window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五南,2004.10。
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2004.12。
張旭東,《批評的蹤跡:文化理論與文化批評:1985-2002》,北京:三聯書店,2003.08。
張小虹,《自戀女人》,台北:聯合文學,1996.10。
張小虹,《情慾微物論》,台北:大田,1999.02.28。
張小虹,《絕對衣性戀》,台北:時報,2001.02。
張小虹,《在百貨公司遇見狼》,台北:聯合文學,2002.09。new window
張小虹,《感覺結構》,台北:聯合文學,2005。
張小虹,《膚淺》,台北:聯合文學,2005.09。
張小虹,《穿衣與不穿衣的城市》,台北:聯合文學,2007.01。
張小虹,《假全球化》,台北:聯合文學,2008.01。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2002.12。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2006.02.15。
張瑞芬a,《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04。
張瑞芬b,《狩獵月光》,台北:聯合文學,2007.04。
張瑞芬,《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台北:聯合文學,2009.06。new window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06.01。
張曉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台北:九歌,1987。
張曉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小說卷一‧序》,台北:九歌,1989。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2006。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臺灣小說論》,台北:麥田,2004。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大學,2005.03。
郭洪紀,《新資本主義》,台北:揚智,2002.08。
郭愛妹,《女性主義心理學》(Feminist Psychology),中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台北:麥田, 2000。new window
鹿憶鹿,《走看臺灣九十年代的散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2000.02。
馮俊等著,《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馮俊等著、(美)弗蘭西斯‧弗‧西博格、(法)高宣揚、(英)瑪麗安‧霍布森、石計生 著,陳喜貴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08初版、2005.03二刷。
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1999.12。
彭瑞金、許素蘭、李敏勇編,《一九九四‧台灣文學選》,台北:前衛,1995。
須文蔚編,《文學@台灣—11位新銳台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台灣文學》,台北:相映文化,2008.09。
辜振豐,《布爾喬亞: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台北:果實出版社,2003.3。
舒國治,《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台北:大塊文化,2006。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台北市:遠流,2006年。
黃瑞祺,《現代與後現代》(第二版),台北:巨流,2002.03。new window
黃瑞祺編,《後學新論—後現代 / 後結構 / 後殖民》,台北:左岸文化,2003.02。
黃俊傑、何寄澎主編,《台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2.03。
黃孫權等編著,《隱逸的城市靈魂》,台北:北市文化局,2005.12。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05。new window
游淙祺,《社會世界與文化差異:現象學的考察》,國立編譯館主編,台北:大雁文化(漫遊者文化),2007.03。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7。new window
楊澤編,《作家的衣櫃‧序》,台北:時報文化,2000.12。
楊大春譯著,《解構理論》,台北:揚智,1994。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上海:三聯書店,1999.10。new window
楊雪冬,《全球化》,台北:揚智文化,2003。
葉維廉,《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台北:東大,1992.03初版,1999.04再版。
詹偉雄,《美學的經濟—台灣社會變遷的60個微型觀察》,台北:藍鯨,2005.07。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臺灣文學五十年》,台北:九歌,1998。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1。
郝譽翔,《大虛構時代—當代台灣文學光譜》,台北:聯合文學,2008.09。new window
廖咸浩,《愛與解構—當代台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台北:聯合文學,1995。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1994.09。new window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 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2003.09、大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08。
廖炳惠,《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文化,2004.01。
廖炳惠,《台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2006.05。new window
劉康,《對話的喧囂: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2005.07。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new window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 = Orphan, goddess, and the writing of the negative : the performance of our symptoms》,台北:立緒,2000.05。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2001.03。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2004.09。new window
劉紀蕙,《文化的視覺系統I:帝國—亞洲—主體性》,台北:麥田,2006.09。new window
劉紀蕙,《文化的視覺系統Ⅱ: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台北:麥田,2006.09。new window
歐陽英,《走進西方政治哲學—歷史、模式與解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01。
潘淑滿,《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2004.03。
錢永祥 總編,《思想8—後解嚴的台灣文學》,台北:聯經,2008.01。
陳光興主編,《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2000.12。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2006.10new window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5。new window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1994。
陳芳明,《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1996。
陳芳明,《深山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1。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04,
陳芳明、張瑞芬 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台北:麥田,2006.02.15。
陳信元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台北:蘭亭書店,1986。
陳曉林,《學術巨人與理性困境—韋柏、巴柏、哈伯瑪斯》,台北:時報文化,1987.6.20。
陳國偉,《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台北:五南,2007.01。
陳義芝編,《台灣文學二十年集 1978-1998‧散文二十家》,台北:九歌,1998.04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12。
陳義芝編,《散文教室》,台北:九歌出版,2002。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98。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台北:萬卷樓,2001。new window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2004.09。new window
鍾怡雯、陳大為主編,《天下散文選》,台北:天下文化,2001.10。
鍾慧玲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書局,1997。
簡瑛瑛,《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台北:立緒,1997.11。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五四書店,1989。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1986。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1987。new window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1989。
鄭明娳、林燿德,《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1991。
鄭明娳a,《現代散文欣賞》,台北:東大,1992。
鄭明娳b,《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1992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1993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1994。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台北:時報,1995。
鄭明娳編著,《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1999。
顧燕翎、劉至慧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1999.10。
龔鵬程編著,《美學在台灣的發展》,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08。


二、期刊論文/單篇論文

王志弘(1999),〈翻譯的文化政治與品管問題〉,收錄於《文化研究在台灣》,陳光興主編,台北:巨流出版,2000.12。
王德威(1997/1998),〈典律的生成—小說爾雅三十年〉,收錄於《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1998.12,頁549-567。
王德威(2000),〈國族論述與鄉土修辭〉,收錄於《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周英雄、劉紀蕙 編,台北:麥田出版,2000,頁65。new window
石曉楓,〈解嚴後台灣女作家散文中的性別書寫〉,收錄於《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主編,台北:萬卷樓出版,2000.09。頁453-485。
向陽(1996),〈是歷史的悲哀,也是台灣的無奈〉,收錄於《乾杯吧,托瑪斯曼》,龍應台 著,台北:時報出版,1996.05,頁42。
江寶釵(1997/1998),〈現代主義的興盛、影響與去化—當代台灣小說現象研究〉,收錄於《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1998.12,頁121-140。
朱崇儀(1997),〈女性自傳:透過性別來重讀卅重塑文類?〉,《中外文學》第26卷第4 期,1997.09,頁133-150。new window
朱崇儀(2000),〈性別與書寫的關連——談陰性書寫〉,《文史學報》三十期,2000.6。new window
何寄澎(1999),〈一半壯士一半地母——論簡媜《女兒紅》〉,《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1999,頁400-412。
何寄澎(2000),〈當代台灣散文的蛻變:以八○、九○年代為焦點的考察〉,收錄於《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何寄澎 主編,台北:行政院文建會出版,2000,頁23-40。
何寄澎(2003),〈孤寂與愛的美學〉,《聯合文學》19卷9期,頁62。
何寄澎(2006),〈試論林文月、蔡珠兒的「飲食散文」──兼述台灣當代散文體式與格調的轉變〉,《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創刊號》,台灣大學台文所出版,2006.02。new window
余光中(1965),〈剪掉散文的辮子〉,《逍遙遊》,台北:文星出版。
余光中(2003),〈總序〉,收錄於《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1989-2003》,台北:九歌出版,2003.10,頁①-⑭。
吳叡人(1999),〈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收錄於《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著,吳叡人 譯,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04。
吳明益(2008),〈書寫沈默的島嶼—當代台灣散文〉,收錄於須文蔚編,《文學@台灣—11位新銳台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台灣文學》,台北:相映文化,2008.09,頁221-234。
呂正惠(1995),〈臺灣女性作家與現代女性問題〉一文,收入《戰後臺灣文學經驗》,1995,台北:新地出版。
宋美璍(1997),〈自我主體、階級認定與國族論述:論狄福、菲爾定和包士威爾的旅行書〉,《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09。new window
李元貞(1998),〈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下的台灣文壇—立基於一九八六年的省察〉,《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台灣篇)》,子宛玉編,台北:谷風,1988,頁197-216。
李依倩(2005),〈土懷舊與洋復古—流行風潮的年代建構與歷史想像〉,發表於《去國‧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2005年1月8-9日,台灣新竹:交通大學。
李歐梵(2005),〈辦公室的悲喜劇〉,收錄於《辦公室‧序》,胡晴舫 著,台北:印刻出版,2005.12,頁7-13。
李奭學(2007),〈何索震盪--評季季《行走的樹—向傷痕告別》〉,《文訊》2007年第0 卷第256 期,頁104-105。
沈清松(2001),〈導讀:以智慧醫治心靈〉,收錄於《愛與意志》(Love and Will),Rollo May 羅洛‧梅 著,彭仁郁 譯,台北:立緒,2001.04,頁15-19。
沈清松(2003),〈導讀:休閒與哲思—人生自我超越的契機〉,收錄於《閒暇:文化的基礎》(Leisure: The Basis of Culture),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著,劉森堯 譯,台北:立緒文化出版,2003.12,頁34-35。
阮桃園(1999),〈從憂傷到浪漫—現代台灣旅遊文學中的情懷轉折〉,收錄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單位:東海大學中文系,會議時間:民國88年3月13日,台北:文津,2000.01,頁165-181。
林唯莉(2007),〈完美的存有:家族書寫中的戀物(sexual Fetishism)意象—以《戀物人語》、《昨日重現》作為探究對象〉,收錄於《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應鳳凰 編,台北:秀威出版,2007.10,頁81-98。
林蔚穎(2007),〈「眷物無斁」的她—試析周芬伶散文書寫中的「戀物」意涵〉,收錄於《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應鳳凰 編,台北:秀威出版,2007.10,頁139-165。
林燿德(1988),〈台灣報導文學的成長與危機〉,陳幸蕙編,《七十六年文學批評選》,台北:光復書局,頁199-226。
林耀盛(2001),〈一個人,多種生活—梭越於自由的質量與命運的重量之間〉,收錄於《自由與命運》(Freedom and Destiny),羅洛‧梅(Rollo May)著,龔卓軍、石世明 譯,頁14-21。
周蕾(1995),〈現代性和敘事—女性的細節敘述〉,收錄於氏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台北:麥田出版,1995.11,頁171。
易鵬(2000),〈異鄉的我們—從《異鄉客的我們》讀起〉,收錄於《文化研究在台灣》,陳光興主編,台北:巨流出版,2000.12,頁75-95。
邱貴芬(1997),〈女性的「鄉土想像」:台灣當代鄉土女性小說初探〉,收錄於《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出版,1997.03,頁74-103。new window
邱貴芬(2001),〈落後的時間與台灣歷史敘述:試探現代主義時期女作家創作裡另類時間的救贖可能〉,論文初稿宣讀於「現代主義與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辦,2001年6月2日~3日。new window
邱詠婷(2005),〈你台北了嗎?〉,收錄於《隱逸的城市靈魂》,黃孫權等作,黃孫權主編,台北:北市文化局,2005.12,頁70。
胡錦媛(1996a),〈繞著地球跑-當代台灣旅行文學(上)〉,《幼獅文藝》第515 期,1996.11,頁24-28。
胡錦媛(1996b),〈繞著地球跑-當代台灣旅行文學(下)〉,《幼獅文藝》第516 期,1996.12,頁51-59。
胡錦媛(1997),〈回歸與出發點在旅行學中的重要性〉,《幼獅文藝》第521 期,1997.05,頁43-46。
胡錦媛(1999),〈遠離非洲,遠離女性:《黑暗之心》中的旅行敘事〉,《中外文學》第27卷第12 期,1999.05,頁97-115。new window
胡錦媛(1999/2000),〈靜止與游牧—《印度之旅》中的兩種旅行〉,收錄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單位:東海大學中文系,會議時間:民國88年3月13日,台北:文津,2000.01,頁182-205。
胡錦媛(2000),〈遠足離家——迷路回家〉收錄於《台灣當代旅行文選‧序論》,胡錦媛 主編,台北:二魚文化,2004年。頁8。
胡錦媛(2006),〈台灣當代旅行文學〉,收錄於《台灣旅行文學論文集》,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 編,台北:五南出版,2006.06,頁271-275。
唐諾(謝材俊)(2008),〈文學在乎解嚴嗎?〉,收錄於《思想8—後解嚴的台灣文學》,錢永祥 總編,台北:聯經,2008.01,頁109-116。new window
唐維敏(1999),〈文化研究的翻譯—初步考察〉,收錄於《文化研究在台灣》,陳光興主編,台北:巨流,2000.12。
徐賁,〈布迪厄的文藝社會學在中國的跨語境轉換問題〉,載於《世紀中國》,2002.4.12。
畢恆達(2003),〈家的想像與性別差異〉,收錄於《空間詩學》(La Poétique de Ľespace),(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 著,龔卓軍、王靜慧 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2003.08,頁16。new window
張小虹(1997),〈族國建構與當代台灣女性小說的認同政治〉,收錄同氏著:《性 / 別 研究讀本》,台北:麥田,1998.08。new window
張小虹(1999),〈「貓狗小事」與微關政治〉,收錄於《情慾微物論》,台北:大田出版,1999.02.28。
張瑞芬(2001a),〈追憶往事如煙—周芬伶《戀物人語》、張讓《剎那之眼》、隱地《漲潮日》三書評介〉,《明道文藝》298期,2001.01,頁60-68。
張瑞芬(2001b),〈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期,2001年5月,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出版,頁73-96。new window
張瑞芬(2002a),〈被邊緣化的台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第205期,2002.11,頁55-57。
張瑞芬(2002b),〈建構女性散文在當今台灣文學史的地位〉,成大: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研討會,2002.11,頁14。
張瑞芬(2002c),〈彷彿在君父的城邦—郝譽翔《逆旅》、駱以軍《月球姓氏》、朱天心《漫遊者》〉,收錄於同氏著《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出版,2002.12,頁51-62。
張瑞芬(2003),〈文學兩「鍾」書—徐鍾佩與鍾梅音散文的再評價〉,《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 編,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3.05。
張瑞芬(2005),〈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 2005年6月,頁1-26。new window
張瑞芬(2006),〈高原上的山百合〉,收錄於《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2006..02.15,頁196-200。
張瑞芬(2007a),〈「女性散文」研究對台灣文學史的突破〉,收錄於《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04,頁41-42。new window
張瑞芬(2007b),〈辛酸的幸福滋味—評周芬伶「酸柚與甜瓜」〉,收錄於《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台北:聯合文學,2007.04,頁47-54。new window
張旭東(1989),〈本雅明的意義〉,收錄於同氏著《批評的蹤跡:文化理論與文化批評 1985-2002》,中國:北京三聯書店,2003.08,頁48。
張堂錡(1999),〈跨越邊界—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原載於《文訊》,1999年9月號,收入於《跨越邊界:現代中文文學研究論叢》,台北:文史哲出版;及《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1989-2003》評論卷(二),李瑞騰主編,台北:九歌出版,2003.10,頁1166-1182。
張誦聖(2000),〈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收錄於《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梅家玲 編,台北:麥田,2000.10,頁149-367,或見同氏著《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1。new window
張錦忠(2008),〈一九八七:之前與之後〉,收錄於《思想8—後解嚴的台灣文學》,錢永祥 總編,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01,頁117-122。new window
許建崑(1999),〈文化現場的再造與迷思—論余秋雨散文二書所表現的文人情懷〉,收錄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單位:東海大學中文系,會議時間:民國88年3月13日,台北:文津,2000.01,頁206-231。
須文蔚(1995),〈報導文學在台灣,1949-194〉,《新聞學研究》51集,頁121- 142。
須文蔚(2008),〈繁花似錦的文學年代—八○年代以降的台灣文學〉,收錄於同氏編《文學@台灣—11位新銳台灣文學研究者帶你認識台灣文學》,台北:相映文化,2008.09,頁181-196。
黃宗慧(2005a),〈走出歇斯底里之後--試論以戀物癖建構女性主體之可能與困境〉,《歐美研究》,94.03,頁51-95。new window
黃宗慧(2005b),〈戀物情深的宇宙觀--讀鍾怡雯「我和我豢養的宇宙」〉,《聯合文學》,91.09,頁156-158。
黃宗慧(2006),〈誘惑無理?享受無罪〉,於「眾生眾身:第一屆文化研究會議」宣讀,國立中央大學舉辦2006.0107-08。後修改為〈愛美有理、奢華無罪?--從臺灣社會的皮草時尚風談自戀、誘惑與享受〉並發表於《台灣社會研究》,2007.03。new window
黃光國(2001),〈導讀:面對死亡,追求本真的存在〉,收錄於《愛與意志》(Love and Will),Rollo May 羅洛‧梅 著,彭仁郁 譯,台北:立緒,2001.04,頁8-14。
黃碧端(1992),〈銳利的觀察者—評龍應台的《寫給台灣的信》〉,台北:《聯合文學》第八卷第七期,1992.05,頁170-172。
黃錦樹(2003),〈即將過去的未來〉,收錄於《聯合文學》225期,2003.07。
瘂弦(1996),〈理性與感性的交光互影〉,收錄於《期待一個城市‧序》,黃碧端 著,台北:天下文化,1996.06,
單德興(2003),《知識份子論‧緒論》,收錄於《知識份子論》(Representatiions of the intellectual),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著,單德興 譯,台北:麥田2003,頁15。
傅佩榮(2001),〈導讀:自由與命運之間〉,收錄於《自由與命運》(Freedom and Destiny),Rollo May 羅洛‧梅著,龔卓軍、石世明 譯,台北:立緒,2001.03,頁8-13。
詹宏志(1999),〈硬派旅行文學〉,收錄於《聯合文學》167期,〈縱橫天下——長榮環宇文學獎專輯〉,1999.09,頁98-101。
楊翠(2005),〈父族‧母系:五年級女性家族史書寫的幾個向度—以鍾文音、郝譽翔、利格拉樂‧阿烏為討論對象〉,發表於國家台灣文學館主辦「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1月19~20 日,頁7。
楊澤(2000),〈衣服有如人的僮僕〉,收錄在《作家的衣櫃‧序》,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0.12,頁6-23。
楊錦郁記錄整理(1983),〈從寂地出發,終歸於幻滅──李瑞騰專訪簡媜〉,《文訊》,革新57 期,1983 年10 月。
廖玉蕙(2000),〈虛構與真實──談散文創作與閱讀的弔詭〉,《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二期。new window
廖玉蕙(2001),〈創意聲發與反常合道──散文創作中的生活思考〉,《明道文藝》,第期306,2001.09。
廖冬梅(2003),〈「瘋癲」女性對傳統男權意識的抗爭—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女性小說中的「瘋癲」女性書寫〉,《嘉應大學學報》,21:75-78。
廖咸浩(1998),〈悲喜莫若世紀末:九○年代的台灣後現代詩〉,收錄於《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林水福編,台北:輔大外語學院主辦,頁36-50。
廖炳惠(1995),〈比較文學與現代詩篇—試論台灣的「後現代詩」〉,《中外文學》第24卷第2期,頁67-84。new window
廖炳惠(2000),〈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收錄於《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周英雄、劉紀蕙 編,台北:麥田出版,2000.04,頁93-94。
廖炳惠(2003),〈流離與記憶──追思從《文化與帝國主義》到《鄉關何處》的薩依德〉,收錄於《當代》194期—「悼念 薩依德專輯」,頁8。
廖炳惠(2006),〈旅行、記憶與認同〉,收錄於同氏著《台灣與世界文學匯流》,台北:聯合文學,2006.05,頁187-188。
廖炳惠(2006a),〈記憶寫作〉,收錄於同氏著《台灣與世界文學匯流》,台北:聯合文學,2006.05,頁196-201。
廖炳惠(2006b),〈散文的愉悅〉,《台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出版,2006.05,頁271-272。new window
廖朝陽(1993),〈《後現代的轉向》導讀〉,收錄於伊哈步‧哈山 著,劉象愚 譯,《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3.01,頁1-7~1-11。
廖朝陽(2001),〈「匈牙利之水」導讀〉,收錄於《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下)》,邱貴芬 主編,台北:女書文化,頁188-192。
郝譽翔(1999),〈「旅行」?或是「文學」?〉,收錄於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單位:東海大學中文系,會議時間:民國88年3月13日,台北:文津,2000.01,頁279-302。
劉心皇,〈自由中國五十年代散文〉,《文訊》,第9期,「文學的再出發」專輯,頁73。
劉亮雅(2002),〈九○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31卷6期,2002.11,頁133-157、163-195。new window
劉紀蕙、劉佳玲(1999),〈台灣近年來文化研究的議題範疇分布〉,收錄於《文化研究在台灣》,陳光興 主編,台北:巨流出版,2000.12,頁388-389。
黎活仁(1996),〈從戀父到「教育媽媽」的發展〉,出於氏著《林語堂、瘂弦和簡媜筆下的男性與女性》,台北:大安出版,1998.12,頁51-82。
賴廷恆(1996),〈龍應台以長鏡頭閱讀台灣〉,《自由時報》,1996.04.29,版32。
賴香吟(2005),〈童女之戰〉,賴香吟序,收錄於《母系銀河》,周芬伶,2005:12。
陳長房(1998),〈疆域越界:論後現代英文旅行文學〉,《中外文學》,27卷,第5期,1998.10,頁12。new window
陳芳明(2001),〈溫婉而古典──評林文月《飲膳札記》〉,收錄於氏著《深山夜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2001年,頁208-209。
陳芳明(2002),〈女性自傳文學的重建與再現〉,收錄於氏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04,頁152、159-164。
陳芳明(2006),〈在母性與女性之間—五0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散文的流變〉,收錄於《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序》,台北:麥田。
陳芳明(2007),〈向誰叛逆—解嚴後的女性書寫〉,陳芳明與周芬伶對談,演講時間:2004年4月3日,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記錄整理:葉昊謹。收錄於《猶疑的座標/十場台灣當代文學的心靈饗宴2:國立台灣文學館‧第二季週末文學對談》,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2007.12,頁104-141。new window
陳芳明(2008),〈複數記憶的浮現:解嚴後的台灣文學趨向〉,收錄於《思想8—後解嚴的台灣文學》,錢永祥總編,台北:聯經,2008.01,頁131-140。new window
陳義芝(1994),〈在散文創作的平面上〉,《聯合報》第42版,1994.11.24。
陳幸蕙(2000)編,《七十八年散文選‧序》,台北:九歌出版,2000.05,頁2-10。
陳燕遐(2005),〈旅行,所為何事?──後現代卅後殖民文化論述中的旅行隱喻〉,《去國‧汶化‧華文祭:2005年華文文化研究會議》,2005.01.08-09,頁2-3。
陳鵬翔(1983),〈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同氏著《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11月,頁15-16。new window
蔡昌雄(2003),〈導讀:悠遊於神話中尋找心靈〉,收錄於《哭喊神話》(The Cry for Myth),Rollo May 羅洛‧梅 著,朱侃如 譯,台北:立緒,2003.03。
蔡昌雄(2004),〈導讀:從焦慮的意義看意義的焦慮〉,收錄於《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朱侃如 譯,台北:立緒,2004.08。
蔡淑惠(2008),〈譯序—當巨星出現在世界轉角巔峰處〉,收錄於《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紀傑克 著,蔡淑惠 譯,台北:桂冠,2008,頁⑩-⑳。
蔡錚雲(2000),〈超越與超脫〉,收錄於《超越後現代心靈‧序》,Huston Smith 著,梁永安 譯,台北:立緒,2000.02,頁序14-15。
鍾文音(2004),〈自序:旅行年代的美麗遺跡〉,《最美的旅程》,台北:閱讀地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04,頁2。
鍾怡雯(2004),〈記憶的舌頭—美食在散文的出沒方式〉,收錄於同氏著《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2004.09,頁160-161。new window
鍾怡雯(2008),〈旅行中的書寫:一個次文類的成立〉,《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四期,2008年。頁48。new window
應蕙芬(2006),〈從兩大旅行文學獎談產業跨界的藝文聯盟〉,收錄於《台灣旅行文學論文集》,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 編,台北:五南出版,2006.06,頁237。
顏崑陽(2006),〈台灣當代『期待型知識份子』在高度資本化社會中的陷落與超越〉,收錄於《文訊》253期,2006.11.01,頁71-80。
羅智成(1998a),〈好的旅行,以及好的文學〉,收錄於《聯合文學》167期「縱橫天下—長榮寰宇文學獎專輯」,1998年9月,頁95。
羅智成(1998b),〈序:關於這個星球的知識是不可分割的〉,收錄於《縱橫天下—長榮寰宇文學獎》,舒國治 等著,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8,頁6。
羅智成(2000),〈序:神遊於娓娓陳述的的海角天涯〉,收錄於《在夢想的地圖上—第三屆華航旅行文學獎作品集》,台北:天培文化,2000年,頁7。
鄭明娳(1991),〈台灣散文創作的反省〉,《中縣文藝》,1991.10,頁18-24,。
鄭明娳(1992),〈當代台灣女作家散文中的父親形象〉,《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3:2,1992.08。
龔卓軍(2001),〈從政治自由到心理自由〉,收錄於收錄於《自由與命運》(Freedom and Destiny),Rollo May 羅洛‧梅著,龔卓軍、石世明 譯,台北:立緒,2001.03,頁22-26。
龔鵬程(2000),〈吃喝拉撒睡—散文的後現代性〉,原發表於香港大學中國散文國際研討會講稿,2000.10.25日。收錄於《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1989-2003》評論卷(二),李瑞騰主編,台北:九歌出版,2003.10,頁808-822。new window


三、會議論文

〈知識份子與社會發展座談會紀實〉,《文訊》253期,2006.11,頁86。
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西方學者眼中的西方現代美學》,1987。
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編,《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悼念一顆耀眼文學之星的殞滅》,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1997.06。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單位:東海大學中文系,會議時間:民國88年3月13日,台北:文津,2000.01。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聯經,1999.06。
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台北:秀威資訊,2007.09。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3.05。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編,《台灣旅行文學論文集》,台北:五南,2006.06。
國立師大國文學系 編,《解嚴以來的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萬卷樓,2000.09。
國立台灣文學館主編,《猶疑的座標/十場台灣當代文學的心靈饗宴2:國立台灣文學館‧第二季週末文學對談》,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2007.12。

四、網路資料

〈文化研究月報—文化批判論壇〉,網址: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forum_11.htm
〈季季訪問稿〉,李麗敏整理,2007.02.02。引用文網路位址:「台灣文學部落格」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per.php?member_id=126
〈柏格森—工業設計〉,引用文之網路位址:http://tw.myblog.yahoo.com/jw!DZvFcfKDBRKwVFuDbD2bq.VpDYqVmw--/article?mid=232
〈追憶逝水年華〉,林季陽網路引文,引用位址: http://member.giga.net.tw/hoshizora/computer/MEMORY.doc
〈新銳文化工作坊—文化研究〉,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culturestudy/p3.htm
《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網路論文位址:http://www.feminist.sinica.edu.tw/2003semi/paper/1-4.doc
「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資料庫系統,國立台灣文學館,網址:http://www3.nmtl.gov.tw/Writer2/writer_search.php
「台灣文學議題導讀」,網址:http://dcc.ndhu.edu.tw/literature/subject3.htm
「維基百科—民粹」條目,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91%E7%B2%B9%E4%B8%BB%E7%BE%A9
「維基百科-自戀」條目,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6%88%80
「維基百科—陰性書寫」條目,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0%E6%80%A7%E6%9B%B8%E5%AF%AB
Happy,〈作家鍾文音,用旅行和生命對話〉,資料來源:〈美學網:十全十美〉http://www.bestlife.tw/bestlife.php?iid=15&gid=8
中國學術論壇‧ 法國思想文化,http://www.frchina.net/forumnew/viewthread.php?tid=11510
王文基(2005),〈消費主義〉,論文網路位址:http://blog.yam.com/felixwmk/article/233628
王宇,〈20世紀文學日常生活話語中的性別政治〉,原載於大陸《學術月刊》,2007。論文網路位址: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ID=27024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2007.11。論文網路位址: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America/wang-de-wei/wang-de-wei_03.htmnew window
朱國華,〈文學場的邏輯:布迪厄的文學觀〉網路位址:「中國論文網」:http://www.lunwen.net.cn/html/134/4/4436/1.htm
朱崇儀,〈性別與書寫的關聯—談陰性書寫〉,2000.02,論文網路位址:http://web.nchu.edu.tw/~cychu/2000-2.pdfnew window
宋國誠,〈觀看自己的痛苦─漢娜.威爾克的女性主義身體藝術(下)〉,資料來源:http://pots.tw/node/886
李根芳,〈旅行書寫與性別專題導言〉,《文化研究月報》第70期,2007.07.25,網址: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70/journal_park700.htm
林民昌,《當代台灣小說文本知識的構成》第一章,1997,論文網路位址:「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l/lim-bin-chhiong/sek-su/ch-01.htm
邱貴芬,〈落後的時間與台灣歷史敘述:試探現代主義時期女作家創作裡另類時間的救贖可能〉,論文初稿宣讀於「現代主義與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辦,2001年6月2日~3日。論文網路位址:http://benz.nchu.edu.tw/~intergrams/intergrams/032/032-chiu.htmnew window
參見杜國清,〈台灣都市文學與世紀末〉,論文網路位址:http://www.eastasian.ucsb.edu/projects/fswlc/tlsd/research/Journal06/foreword6c.html
參見遠流博識網「旅人創遊館——旅人手記」。http://www.ylib.com/travel/notes/oneview000725.htm
梁淑玲、邱素雲、陳麗明、徐千惠合撰,〈旅行書寫的理論與應用──區域文學探索之七〉,論文位址:http://chincenter.fg.tp.edu.tw/cerc/archives.php?id=175
陳可勇,〈價值顛倒與價值虛無—從後現代社會「消費社會」、「市場人格」到廣告文化說起〉, http://www.dbi.org.hk/xingqing/issue09/philosophy_1.htm
陳萬益,〈內斂沈思與平靜溫柔—論陳列的《地上歲月》〉,1997 年12 月13 日,第一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網址參考: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t/tan-ban-ek/te-siong-sue-goat.htm
陳韻琳,〈後現代提問〉,論文網路位址:http://life.fhl.net/gospel_psycho/book3/cri202.htm
楊孟珠,〈現代安特蘭桃的奔赴困境—評夏行「奔赴落日而顯現狼」〉,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網路位址:http://gsa.twl.ncku.edu.tw/conference2005/d2.pdf
楊樹清,〈行走的樹──季季及那個時代同行者的傷痕與告別〉,引文網路位址:http://blog.udn.com/moozuu888/724971
劉紀蕙,〈林燿德現象與台灣文學史的後現代轉折:從《時間龍》的虛擬暴力書寫談起〉,論文網路位址:http://www.srcs.nctu.edu.tw/taiwanlit/index1.htm
蕭瑞莆,〈從記憶認同政治到差異政治:看《姓越名南》與台灣當代小說中之歷史書寫〉,1996.09.11,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TaiwanLit/online_papers/Rhonda1.html#no2
蘇惠昭〈韓良憶享受《在歐洲,逛市集》〉的幸福,網路位址:http://www.kingstone.com.tw/publish/PublishInfo.asp?Kind=1&Pub_Date=2009/09/28


貳、西文部份


Allan Pred: “Structuration and Place: On the Becoming of Snsi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eeling, ”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 Behevior, Vol, 13, No. 1, March, 1983, p. 45-68.(〈結構後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結構的形成過程〉,艾倫‧普瑞德 著,許坤榮 譯,收錄於《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 編譯,台北:明文書局,1988.4.30,頁120。)new window
Anthony Elliott and Bryan S. Turner:〈馬庫色〉, Profiles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當代社會理論大師》,2009,頁88-89。
Barthes, Roland: A lover’s Discourse: Fragments. Tr. Richard Howard. New York: The Noonday Press, 1989.—S/Z.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4.
Bell Gale Chevigny: Edelman, Hope, Motherless Daughter, Delta: New York, 1995.
Dean MacCannell: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London: Macmillan, 1976, p.5.~11.(轉引自《旅行:跨文化想像》,郭少棠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03,頁14。)
Elaine Showalter: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ë to Less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轉引自胡錦媛(2006):〈台灣當代旅行文學〉,收錄於《台灣旅行文學論文集》,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 編,台北:五南出版,2006.06,頁274-275。)
Elaine Showalter:〈女性主義與文學〉(收錄於《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in the Western World),柏隸 主編,大陸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01,頁8。)
Georges Van Den Abbeele: Travel As Metaphor from Montaigne to Rousseu. Minneapolis and Oxfor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2.
埃萊娜‧西蘇(Hélène Cixous),〈閹割抑或斬首〉,收錄於《論符號》(Hélène Cixous,“Castration or Decapitation?”Signs 7, no. 1, Autumn 1981, p.45)
James Strachey. London: Hogarth, 1955. 217-252.(轉引自《台灣旅行文學論文集》,國立台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 編,台北:五南出版,2006.06,頁217-252。)
John Davis(約翰戴維斯):〈歷史與歐洲以外的民族〉,(收錄於《他者的歷史---社會人類學與歷史製作》(Other Histories),克斯汀‧海斯翠普(Kirsten Hastrup) 編,賈士蘅 譯,台北:麥田出版,1998.11,頁45。)
Kristeva, Julia,1991: Strangers to Ourselves, Leon S. Roudie(trans.), New York: Harvester.(轉引自《文化研究在台灣》,陳光興 主編,台北:巨流出版,2000.12,頁85。)
Lyotard, Jean-Francois. 1992. The Postmodern Explained to Children: Correspondence 1982-1985, ed. by Julian & Morgam Thomas. Sydney: Power Publication.
Marcel Proust(1939): Du Core de chez Swann , Vol. 1, Paris, 256.(《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Encountering the City),Simon Parker ,王志弘、徐苔玲 譯,台北:群學出版,2007.11,頁26。)
M.H..艾布拉姆斯,《歐美文學術語辭典》「Text and Writing」,朱金鵬、朱荔中 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頁370—374。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