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性別政治--對臺灣當代女性藝術發展的反思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張正霖
作者(外文):Chang, Cheng-li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67
頁次:頁46-59
主題關鍵詞:女性意識陰柔氣質身體書寫展覽體制藝術場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5
  • 點閱點閱:23
期刊論文
1.吳瑪悧(19911100)。從女性集結到新美學的建立--讓美術再成為一種知識類型。藝術家,33(5)=198,288-2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千惠(20020900)。另類春秋--女性藝術的當代研究空間。藝術家,55(3)=328,458-4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陸蓉之(20020800)。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家儀式化裝置與觀念藝術的趨向。典藏今藝術,119,6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東山(19960400)。性別與權力--藝術的女性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藝術。現代美術,65,2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珮淳(19970200)。從家居「編」展出的軟性語言:談林純如創作媒材轉變的象徵呈現(Symbolic Representation)。現代美術,70,5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葳(19951013)。哪兒有無性之所在?剖析北縣「我不知道,我渴望…」藝展。破週報,7,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佩霓(19980300)。安全感盒裝,美感封箱--從女性裝置手法探索臺灣女性藝術共相。典藏藝術,66,202-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香君、黃海鳴、汪雅玲、謝鴻均(20010900)。書寫臺灣女性藝術史。藝術家,53(3)=316,12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香君(20020800)。吳瑪悧:我的皮膚就是我的家/國。典藏今藝術,119,54-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伯欣(20010300)。從展覽政治到展覽詩學--女性藝術策展跨世紀轉向的可能性。典藏今藝術,102,98-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顧燕翎(19960800)。從移植到生根:婦女研究在臺灣(1985-1995)。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241-2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倪再沁(19910400)。西方美術.臺灣製造--臺灣現代美術的批判。雄獅美術,242,114-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嚴明惠(1990)。臺灣藝術史需要一個以『性別』為主導的藝術運動嗎?。藝術貴族,73,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心怡(1998)。血染空白的一頁:從文學與藝術中的「血」的意象談女性的創造力。第23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跨越疆界:文睪、藝術、媒介」,(會議日期: 1998年5月23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錦華(1999)。性別的美學/政治:九○年代台灣女性藝術展覽批評意識初探(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曼華(2005)。在隱匿與現身之間:解嚴後台灣女性藝術的身體書寫(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幸琴(2004)。一九九0年代台灣女性藝術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Isaak, Jo Anna、陳淑珍、吳介禎(2000)。女性笑聲的革命性力量--女性主義與當代藝術。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玉靜(1994)。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前九〇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雄獅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lxander, Jeffery C.、Seidman, Steven、林明澤(1997)。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辨。台北:立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鴻均(20030000)。陰性.酷語。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ourdieu, Pierre、Wacquant, Loïc J. D.、李猛、李康(2004)。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Riley, D.(1988)。Am I That Name? : Feminism and the Category of Women in History。London:Macmillan。  new window
7.Simpson, C. R.(1981)。SoHo: The artist in the city。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8.林珮淳(1998)。女/藝/論:臺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臺北:女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姚瑞中(20040000)。臺灣裝置藝術。臺北:木馬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香君(2004)。藝術檔案社會閱讀--藝術與社會的深層對話。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東山(2002)。臺灣當代藝術1980-2000。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琳達.諾克林、游惠貞(2005)。女性,藝術與權力。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Pollock, Griselda、陳香君(2000)。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The Guerrilla Girls、謝鴻均(2000)。游擊女孩床頭版西洋藝術史。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夏曉鵑(20050000)。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左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Irigaray, Luce、李金梅、朱重儀(2005)。此性非一。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陸蓉之(20020000)。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史:1945-2002。臺北:藝術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Anthias, Floya、Nira, Yuval-Davis(1989)。[Woman-Nation-State] Introduction。Woman-Nation-State。London:Macmillan。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