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前衛 : 六〇年代複合藝術
作者:賴瑛瑛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3
出版項:臺北:遠流
集叢:藝術館;69
ISBN:957324960X
主題關鍵詞:美術臺灣
學門:藝術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3
期刊論文
1.郭承豐(196910)。老大帝國抽象畫--兼介陳正雄的畫。大學雜誌,22,3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朝湖(196308)。龐圖國際藝術運動及展出作品評介。自由青年,30(4),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仲生(19660301)。戰後繪畫的新趨向--反傳統的現實回歸。前衛,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鎮庚(1920)。東方、五月以及60、70年代臺灣現代藝壇的現象。藝術貴族,30,106-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鎮庚(1992)。70年代的臺灣藝文現象。藝術貴族,32,2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向邇(196603)。我看東方畫展。前衛,2,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仲生(1951)。藝術團體與藝術運動。新藝術,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長俊(1980)。多媒體藝術:董振平個展評介。雄獅美術,108,86-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錫奇(196905)。創造的本質。大學雜誌,17,44-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道明、許碩舜(1993)。黃華成--這就是原則。電影欣賞,11(5)=65,30-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道明、許碩舜(199309)。莊靈--新聞性的手法。電影欣賞,11(5),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呂正惠(1990)。文學「小雜誌」與六十年代的臺灣文學。幼獅文藝,437,8-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呂清夫(1995)。虛無與唯物之間。炎黃藝術,70,7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余光中(1962)。樸素的五月「現代繪畫赴美展覽預展」觀後。文星,56,7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辛鬱(197202)。從試探中建立風格--談李鍚奇的畫。美術雜誌,16,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何政廣(1968)。評「第十一屆東方畫展」。中國一周,927,2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何政廣(196804)。現代美術與新素材的表現。自由青年,2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惺嶽(198902)。彩筆耕耘下的臺灣藝術。美術,254,136-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炎黃藝術編輯室(199509)。人物臉譜--蘇新田、李長俊、馬凱照、李錫奇、顧重光。炎黃藝術,70,89-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馬嘯釗(1988)。40年來的政治逮捕與肅清。人間,37,161-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莊伯和(198005)。劃家的另一對父子畫家--劉文裕、劉生容。雄獅美術,111,6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莊喆(196401)。從現代繪畫的多元性談幾個問題。文星,87,5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莊喆(1986)。從現代畫的繪畫性看中國傳統畫。藝術家,133,64-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莊靈(196501)。現代攝影展評介。這一代,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莊靈(1978)。黃永松的鄕土世界。雄獅美術,83,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小亭(199509)。那一年,我很「達達」!。炎黃藝術,70,85-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映真(1990)。回憶《劇場》雜誌。幼獅文藝,71(5)=437,28-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信元(1990)。前瞻性與反省性的《文星雜誌》。幼獅文藝,71(5),26-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耀圻(196512)。皇城的《先知》第一次演出感言。劇場,4,277-2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黃海鳴(199107)。另一種對傳統的方法。炎黃藝術,23,8-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黃華成(196201)。皇城。現代文學,23,141-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黃華成(196202)。孝子。現代文學,24,193-2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黃華成(196201)。青石。現代文學,23,141-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郭少宗(199308)。八母代裝置藝術的前浪與後波。現代美術,49,1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郭松棻(196612)。大臺北畫派1996秋展。劇場,8,218-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郭承豐(196911)。畫外「話」會。大學雜誌,23,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郭承豐(197002)。非賞心悦目。大學雜誌,26,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郭承豐(197006)。從看「70超級大展」的拓荒精神。大學雜誌,30,45-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張建隆(198410)。從李仲生到異度空閊展談中國現代繪畫的拓展。雄獅美術,164,7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維(196812)。「黃郭蘇」展看後。設計家,9,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許南村(196512)。現代主義的再開發--演出《等待果陀》底隨想。劇場,4,268-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許碩舜(199309)。陳耀圻--走到生活裡找主題。電影欣賞,11(5),1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馬凱照(199401)。畫外畫會之思想。藝術家,224,478-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飛卿(196612)。沒有畫的畫展--黃華成達成的第一回合。劇場,8,225-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程延平(198008)。看哪!豐厚蒼闊的大地--試述莊喆二十年的心路歷程。雄獅美術,114,3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程延平(198106)。通過東方、五月的足跡--重看中國現代繪畫的幾個問題。雄獅美術,124,116-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楚戈(197310)。二十年來中國繪畫。人與社會,1(4),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雷田(197709)。從「臺陽」的歷程談時代的樣式--寫於四十屆臺陽展前夕。雄獅美術,79,2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劉國松(196306)。無畫處留成妙境。文星,12(2),4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蕭瓊瑞(199509)。現代繪畫運動後期的「五月」、「東方」。炎黃藝術,70,8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簡慧蓉(198811)。舶來文藝。人間,37,66-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連德誠(198805)。論拼貼﹣﹣從新展望談起。雄獅美術,207,13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賴瑛瑛(199402)。複合美術訪談錄I取得上帝通行證與信用卡的藝術家--訪羅門談國內複合美術的發展。現代美術,53,52-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賴瑛瑛(199406)。複合美術訪談錄II:跨越繪畫與非繪畫間的鴻溝--訪李錫奇談複合美術。現代美術,55,13-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賴瑛瑛(199410)。複合美術訪談錄III:現代影像的遊戲者--訪張照堂談六n年代複合美術。現代美術,57,27-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賴瑛瑛(199502)。複合美術訪談錄IV:浮州里的文化勇士們--訪黃永松談UP生命。現代美術,59,26-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賴瑛瑛(199506)。複合美術訪談錄V:時代訊息的躐人-一訪郭承豐談廣告設計與複合美術。現代美術,61,4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賴瑛瑛(199508)。複合美術訪談錄VI:孤寂蒼涼的吶喊訪李朝進談複合美術的創作歷程。現代美術,62,5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賴瑛瑛(199511)。複合藝術家群像I:孤行的另類藝術家--李元佳。藝術家,246,374-3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賴瑛瑛(199512)。複合藝術家群像II:燃燒生命的能量--劉生容。藝術家,247,334-3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賴瑛瑛(199601)。複合藝術家群像II:藝術是生命的自白--劉鍾珣。藝術家,248,348-3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賴瑛瑛(199602)。複合藝術家群像IV:永恒太陽的信仰者--李朝進。藝術家,249,422-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賴瑛瑛(199603)。複合藝術家群像V:畫壇的變調鳥--李錫奇。藝術家,250,314-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賴瑛瑛(199604)。複合藝術家群像VI:從頹廢虛無到文化紮根--黃永松。藝術家,2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賴瑛暎(199605)。材質、物體與隠喻-複合藝術溯源,1910-1945。輔大學報,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霍剛(197605)。回顧東方畫會。雄獅美術,63,102-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藍鬱(196612)。一直想做第一的黃華成。劇場,8,224-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聶贏(197902)。敏感而聰明的虛無者張照堂-推介1979年生活筆記的攝影。雄獅美術,96,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顏娟英(1988)。臺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藝術家,168/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蘇新田(199312)。畫外畫會非達達亦不虛無。藝術家,223,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蘇新田(199401)。畫外畫會非達達亦不虛無。藝術家,224,478-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蘇新田(199502)。政治恐怖陰影中生存的臺灣人:二二八事件、四六軍件、白色恐怖。臺灣畫,15,28-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蘇新田(199502)。戰後初期臺尥靈會活動,1945-1995。臺灣畫,15,46-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劉生容(197005)。作品No.326。藝術生活,5,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劉生容(197006)。殷時代の「燒金」私の繪。藝術新潮,1(249),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郭少宗(198510)。重看「七超級大展」的拓荒精神。藝術家,125,156-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劉國松(19590501)。不是宣言--寫在「五月畫展」之前。筆匯月刊,1(1),2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余光中(196406)。從靈視主義出發。文星,80,4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鄭水萍(19940100)。臺灣戰後雕塑的破與立。雄獅美術,275,59-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鄭水萍(19931100)。臺灣戰後雕塑的破與立。雄獅美術,273,2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鄭水萍(19931200)。臺灣戰後雕塑的破與立。雄獅美術,274,57-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黃華成(1966)。大臺北畫派宣言。劇場,5,101-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劉大任(196512)。演出之前。劇場,4,267-2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王秀雄(19860600)。美術教育的功能探討。教育資料集刊,11,1-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呂正惠(19881200)。現代主義在臺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臺灣社會研究,1(4),181-2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許碩舜、邱剛健(1994)。疏.離--邱剛健談「劇場」時代及短片。Fa電影欣賞,12(6)=72,6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Daval, Jean-Luc(199202)。向所有定義、理論挑戰的新進路。現代美術,40,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秀雄(1990)。臺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中國•現代˙美術一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美術館。135-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秀雄(199111)。日據時代臺灣官展的發展與風格探釋--兼論其背後的大衆傳播與藝術批評。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臺北:市立美術館。287-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北市立美術館(1988)。「歷史、神話、影響」達達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歷史、神話、影響達達國際研討會,(會議日期: 1988/07)。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臺北市立美術館(1990)。中國•現代•美術--兼論日韓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現代•美術--兼論日韓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北市立美術館(1992)。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長俊(1995)。現階段臺灣美術史研究的方法論觀察。國立科學博物館研討會。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才郎(1992)。50年代臺灣的文化政策及其時代氛園。中華民國美術思潮研討會。臺北:市立美術館。267-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朝湖(1965)。為中國現代畫壇辯護。臺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楚戈(1968)。視覺生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arris, M. E.(1987)。The Art at Black Mountain College。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new window
4.Seitz, William C.(1961)。The Art of Assemblage。New York。  new window
5.臺北市立美術館(1986)。中國現代繪畫回顧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北市立美術館(1988)。達達與現代美術。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北市立美術館(1988)。一九八八中華民國現代美術新展望。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沈冬(1969)。劉鍾珣的世界。高雄:殷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為白(1988)。朱為白畫展。臺北:三原色藝術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元佳(1968)。李元佳。堪伯蘭:李元佳畫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元佳(1971)。李元佳美術館簡介。堪伯蘭:李元佳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READ, Hebert、李長俊(1980)。現代雕塑史。臺北:大陸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Alexandrian, Sarane、李長俊(1982)。超現霣主義的藝術。臺北:大陸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朝進(1992)。李朝進.文件.1941-1991。臺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呂清夫(2001)。藝術史的軌跡。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佟景韓、易英(1995)。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造型藝術美學卷。臺北: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奚淞(1987)。姆媽,看這片繁花。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倪再泌(1995)。藝術家卜-臺灣美術。臺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時報出版公司(1984)。現代繪畫先驅李仲生。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莊世和(1972)。畫人漫談。高雄:三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照堂(1989)。張照堂--臺灣攝影家群象。臺北:躍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國立歷史博物館(1987)。中華民國一九八七現代繪畫新貌。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國立歷史博物館(1987)。中華民國當代繪畫。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彭懷恩(1993)。臺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葉玉靜(1995)。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前90年代「臺灣美術」論戰選集。臺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楊蔚(1968)。為現代畫搖旗的。臺北:仙人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蔡信安(1988)。洛克悟性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劉國松(1965)。中國現代畫的路。臺北:文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蕭勤(1993)。游藝札記。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盧明德(1992)。綜合媒體。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謝里法(1977)。日據時代臺邋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謝東山(1995)。當代藝術評論的疆界。臺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957)。文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954)。幼獅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983)。現代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1967)。設計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971)。雄獅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950)。新藝術。二十世紀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1959)。筆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1965)。劇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1975)。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中原佑介(1982)。現代雕刻。東京:美術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ALLOWAY, Lawrence(1960)。"Junk Culture as Tradition", New Media New Forms。N.Y.:Martha Jackson Gallery。  new window
44.ARAEEN, Rasheed(1989)。"Taking the Bull by the Horns", The Other Story A fro-Asian Artists in post-war Britain。Britain London:South Bank Center, Hayward Gallery。  new window
45.Gamwell, Lynn(1980)。Cubist Criticism Ann Arbor。UMI:Research Press。  new window
46.Henri, Adrian(1974)。Total Art。N.Y.:Toronto, Oxford Univ. Press。  new window
47.Hertz, Richard(1985)。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Art。N.J.:Prentice-Hall, Inc.。  new window
48.organized by Pontus Hulten(1987)。Futurism and Futurisms。N.Y.:Thames and Hudson。  new window
49.Miller, Dorothy Canning(1959)。Sixteen Americans, exhibition catalog。N.Y.:MOMA。  new window
50.Nicholson, Winifred、Nicholson, Andrew。Unknown Colour: Paintings, Letters, Writings。London:Faber andFaber L。  new window
51.洪根深(1999)。邊陲風雲--高雄市現代繪畫發展紀事(1970-1997)。高雄: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管理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謝里法(1997)。探索臺灣的歷史視野。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李筱峰(199301)。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Rotzler, Willy、吳瑪俐(1991)。物體藝術。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何政廣(1968)。歐美現代美術。臺北:藝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林惺嶽(1993)。臺灣美術風雲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王秀雄(19950000)。台灣美術發展史論。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席德進(1982)。席德進書簡--致莊佳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王素峰(1995)。1945-1995台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葉維廉(19871200)。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中國現代畫的生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郭繼生(1995)。臺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臺北:藝術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郭繼生(1991)。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姚瑞中(2002)。臺灣裝置藝術。臺北:木馬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蕭瓊瑞(19910000)。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臺北:東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Argan, Giulio Carlo、Fagiolo, Maurizio、曾堉、葉劉天(1992)。藝術史學的基礎。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鍾明德(1996)。繼續前衛--尋找整體藝術和當代臺北文化。臺北: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謝東山(19960000)。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臺灣美術。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陳秉璋、陳信木(1993)。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Fry, Edward F.、陳品秀(1991)。立體派。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李仲生、蕭瓊瑞(1994)。李仲生文集。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林鐘雄(1987)。臺灣經濟發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蕭瓊瑞(19950000)。觀看與思維: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Waldman, Diane(1992)。Collage, Assemblage, and the Found Object。New York:Harry N. Abrams。  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黃俊傑(1992)。戰後臺灣的社會文化變遷現象與解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莊喆(19630802)。龐圖與中國靜觀精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50)。中央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45)。臺灣新生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51)。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鎭庚(19670701)。圖圖、UP畫展觀畫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北辰(197606)。畫壇的新苗哪介圖圖畫會首屆展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向邇(19671120)。班門弄斧--看不定型藝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凡(19571106)。「響馬」畫展,(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沱風(19690904)。現代南部美展評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光中(19640718)。偉大的前夕--記第八屆五月畫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范泛(19730427)。視覺藝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如森(19830406)。民俗溶入藝術•冥紙派上用場•神秘抽象震風•打入東瀛藝壇•存我國文化特色•劉生容獲傳統啓發•屢在世界各地展覽•風格獨特被稱譽鬼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施翠峰(19630630)。評第二屆黑白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施翠峰(19570512)。茁壯中的藝術新人一介紹五月畫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洪荒(19671120)。不定型藝展的作品簡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洪根深(19900503)。美術十年高雄現代畫發展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秦松(19671120)。現代藝術的開拓寫在第一次不定型藝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朝湖(19670715)。評UP--個動人的前衛性展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朝湖(19641115)。一個高潮的展出-評第八屆東方畫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華成(19670807)。評介中國的「霣驗電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姍(19681118)。畫不驚人死不休,黃郭蘇聯合畫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博鏞(19581111)。繪畫革命的最前衛運動--兼介東方畫展及其聯合舉辦的國際畫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忠倫(19680324)。〈從「畫外畫會」看現代畫動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胡永(19700506)。看「70超級大展」化單調為美感,無物不具異趣,日常生活中處處是鈣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楚戈(19670611)。楚戈評李錫奇是畫壇變調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文三(19700904)。關於「南部現代美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國松(19620729)。黒白展觀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蔣杰(19671113)。觀衆眼中的不定型藝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戴獨行(19671112)。「不定型」藝展使生活中事物成為藝術,以實物表達抽象的意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藍美湖(19670729)。一個靜態的、詩意的衋展--評首屆圖圖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隆延(19600517)。五月蠆展,(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蕭勤(19570625)。越石社及其作家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顧勤(19570910)。西班牙青年藝術家作品十一月在臺邋展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羅門(19790625)。宇宙病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余光中(19630526)。無鞍騎士頌•五月美展短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哲雄(1987)。從西方實驗藝術的肇始到市立美術館的「行為與空間」。實驗藝術一為與空間。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雪蘭(1990)。畫會、畫廊、美術館在臺灣。臺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仲生(1984)。我在臺北舉行畫展的經過。現代繪畫先驅李仲生。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亦園(1988)。臺灣光復以來文化發展的經驗與評估。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清夫(1984)。近二十年來的造形藝術。現代藝術--現代藝術資訊專輯。臺北:中華民國現代畫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清夫(1993)。現代主義的實驗期。臺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清夫(1993)。十年來國內藝壇的個性與群性。臺北現代美術十年(一)。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昊(1984)。念李仲生老師談「東方畫會」。現代繪畫先驅李仲生。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政廣、何懷碩(1985)。社會變遷與現代中國美術--三十年來中國美術在臺灣發展的回顧與省思。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國論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姜若樂、CLARK, John(1990)。中國繪畫的現代性問題。中國現代繪畫發展素描。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光男(1990)。藝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臺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光男(1993)。館長序。臺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光男(1993)。臺北市立美術館與歷史、文化的發展。臺北現代美術十年(一)。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朝湖(1986)。中國現代繪畫運動的回顧與展望。中國現代繪畫回顧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陸蓉之(1993)。臺北現代美術十年。臺北現代美術十年〈一)。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蔣勳(1993)。回歸本土--七〇年代臺灣美術大展。臺お美術新風貌,1945-1993。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顧獻樑(1973)。劉生容,中日新畫因緣錄第一篇。劉生容畫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賴瑛瑛(1988)。臺北•類達達。達達的世界。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賴瑛瑛(1988)。臺北•類達達。達達與現代藝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IDANTO, Arthur(1977)。The Art is tic Enfranchisement of Real Objects: The Artworld。Aesthetics, a Critical Anthology。N.Y.:Martins Press。  new window
21.Milman, Estera(1988)。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Dada and the Contemporary Arts。The World According to Dada。Taipei:TFAM。  new window
22.Sanouillet, Michel(1988)。Marchel Duchamp and the Aesthetics of In difference。Dada Conquers! The History, the Myth, and the Legac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Taipei:TFAM。  new window
23.WEITZ, Morris(1977)。Artasan Open. Concept: from the Opening Mind。Aesthetics, a Critical Anthology。N.Y.:Martins Press。  new window
24.林惺嶽(1993)。探索「臺灣美術新風貌」大展的時代脈絡。臺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臺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莊喆(1986)。五月畫會之興起及其社會背景。中國現代繪畫回顧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