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母性鄉音與客家影像敘事:臺灣電影中的客家族群與文化意象
書刊名:客家研究
作者:黃儀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Yi-kua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1
頁次:頁59-96
主題關鍵詞:客家客家族群客家影像文化意象臺灣電影客家文學HakkaHakka ethnic groupHakka cultureHakka filmTaiwan cinemaHakka literature原鄉人童年往事青春無悔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8
  • 點閱點閱:155
Other
1.鍾理和(1988)。白薯的悲哀,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理和(1977)。原鄉人,台北:遠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廖金鳳(19941100)。邁向「健康寫實」電影的定義--臺灣電影史的一份備忘筆記。電影欣賞,12(6)=72,38-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南村(19770800)。原鄉的失落--試評<夾竹桃>(鍾理和全集)。現代文學,復刊1,83-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玉玲、張瓊惠(19960900)。女性童年的烏托邦。中外文學,25(4)=292,103-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寧(19900100)。尋根一族與原鄉主題的變形--莫言、韓少功、劉恆的小說。中外文學,18:8=212,頁155-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秀姿(2004)。文學作為休閒產業的文化資本:客家桐花祭。第四屆臺灣客家文學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41214)。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全球客家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天文(1990)。朱天文電影小說集。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晏子、吳孟樵(1993)。青春無悔。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鍾鐵民(1999)。原鄉人及其他。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肇政(1999)。原鄉人。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運貴、徐漢斌(1996)。客家與臺灣。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焦雄屏(1988)。臺灣新電影。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仁(1994)。悲情臺語片。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金鳳(2001)。消逝的影像:臺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彭瑞金(1991)。應是屬於荖濃溪的作家--吳錦發。吳錦發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晏子(1993)。站到一個不一樣的位置。青春無悔。台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振亞(2000)。歷史空間/空間歷史。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焦雄屏(1991)。《童年往事》--台灣四十年。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國富(1990)。《童年往事》--時代的記憶。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德威(1993)。原鄉神話的追逐者--沈從文、宋澤萊、莫言、李永平。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映真(1984)。原鄉的失落:試評《夾竹桃》。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