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
作者:邱珮萱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u, Pei Hsua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何淑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原鄉臺灣散文懷鄉鄉土本土琦君余光中王鼎鈞吳晟阿盛陳冠學陳列劉克襄夏曼.藍波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0)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8
散文為臺灣現代文學的表現大宗,無論是創作量或受閱率都堪稱為主要文類的代表,但我們卻發現相較於如此耀眼的創作成績,散文在臺灣現代文學的研究領域中所受到的注目,其光環就顯得黯淡失色許多;而這種未能相應相稱的研究現象,長久以來就一直存在著,雖曾有人立於散文本身文類特質的考量,指其不似於小說詩歌在創作風格與寫作技巧上有劇烈變動之可能,而將此視為自然發展下的必然結果。 但這樣的迷思,相信將會隨著愈來愈多人投注心力在散文相關議題的研究上而被打破,可以預見的是散文研究尚有許多未開發的可觀之處,是值得我們深廣地續探其奧妙的創作天地。
當今有關臺灣現代散文的研究成果,多偏向於作家個論為重,其中散文作家琦君(1917-)、余光中(1928-)、王鼎鈞(1925-)、楊牧(1940-)、許達然(1940-)、張曉風(1941-)、簡媜(1961-)等人,都已有博碩士論文之專著對作家個人整體文學風格,進行深入而專門的探析工作;另外,更有許多期刊報章之論文,針對作家個人或單本著作甚而單篇作品,進行細緻精密的論述與整理,這些研究成果可說已積累相當有深度之成績表現。雖已有如此之研究成績,但立於文學表現人生反映現實之天性職能,我們應更進一步地探索文學世界裡的人生現實,並經此折射出屬於時代人群的大我之思,將整體研究視野朝向開放統合的方向發展。
若以此言之,就目前我們所觀察到的整體研究成果,顯然尚有極大的空間留待探索,因為不管是文學主題式的探討,或是文學場域外與社會文化議題的連結,這些重要的相關討論並不常見。其實,作家個論作品評析當為整體文學研究工作之基石,立此基石往上發展的則應是一個網絡經緯的連結工作,無論是作家與作家、作品與作品、作家作品與社會時代,都必須是學術研究領域所該關懷之重點方向。這些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散文文類上尚未成為主力發展,不若目前小說詩歌已在此方面所累積的研究成果。因此,筆者認為應積極拓展散文研究的寬廣度,將其藏而未顯的文學潛力發掘出示,以期成為整體文學研究對象的主力戰場。
學術界顯已開始朝這些重要的散文研究方向發展,其中新世代作家鍾怡雯(1969-)以其對散文創作的熱誠與散文研究的關注,在其近著《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2001),視野宏觀地選擇處理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結合了文學、社會與文化等批評方法,試圖釐清「中國」在散文書寫中的分量,並欲解讀中國圖象所以產生的緣由及意義。她雖自言這是身為馬來西亞華人,出於身分認同問題的思考,透過華文散文為媒介,以探求亞洲華人創作者如何面對「中國」,所完成之研究成果。但是這樣的研究方向對於散文研究而言無疑是一項進步,因為它嘗試處理中國認同之議題,以主題式的切入角度進行文本探析,已有突破過去研究範疇之限,提供一個未來散文研究的發展新方向。
由於此研究新方向的導引,亦出於身分認同的思索,在臺灣社會迅急巨變的發展過程中,以散文創作為觀察重點,看文學如何與之對話?在當前臺灣社會文化議題中,時隱時顯懸而未決,猶似口號標語般地被宣示操弄的一面本土認同大旗正奮力揮舞著,在這世紀交替之際,它仍是許多問題似是而非的答案,也往往是那最終判斷定奪的分界線。這種無限上綱威力無比的特殊文化體質,必然對當今社會現況甚而是未來歷史走向都有莫大的影響,面對如此的文化發展體制,不免令人深思且亟欲尋求出路。當然,這樣巨大複雜的文化議題,當非獨立單項的研究領域所能解釋與解決,希望能在文學創作場域,試圖作一溯源釐清的基本認識,以期正本清源回歸素樸的文學創作理念。
就如同我們所知的,從本土認同前溯至鄉土情懷再到反共抗戰,相應於戰後臺灣社會的歷史變動,臺灣文學的歷史發展也未嘗不是一個劇烈起伏的辯證過程。 觀察這樣的辯證發展,不禁讓人困惑於時代人心的趨向,在時代烽火戰亂流離下大陸遷臺人士之懷鄉情愁,在現代化浪潮的激流沖刷下所留存之鄉土關懷,以及在彰顯臺灣主體意識的覺醒風潮下之本土認同;的確是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學表現風格,但始終相同未變的是回歸之情,這是在鄉土失落改異的變動下所驅策出的追尋動力,追尋一個相異於當下現實景況,一個存在於過去已然消逝或希望於未來尚待成形的美好境地,此即本文所論述之原鄉意涵。
當下現實意義不存的烏托邦理想國度,在精神心靈境地中,將能幻化為故人舊事、家園故土、人情倫常、民族文化甚或大地之愛,都是用以呼應時代人群對當下境況不美好的想像追尋。這個現實意義不存的烏托邦,實出自回歸欲望之想像鄉愁下的原鄉境地,既言回歸便存在距離,無論有形無形的距離,都致使他鄉/原鄉成為同存之命題,身居他鄉以異鄉人身分追溯原鄉是其書寫的基本模式,因此,他鄉距離、異鄉身分都是原鄉書寫之所以能成形的客觀條件。若就他鄉/原鄉同存之點觀之,便能明白兩者間所建構出的對話空間,從現實他鄉中感受到原鄉的失落改異,也從原鄉追尋中凸顯出他鄉的現實景況,所以,隨著時代變動更迭的他鄉現實,將連帶地牽動原鄉的座落位標,因此「鄉」的內涵與意義便在這樣不斷失落與追尋的反覆辯證過程中,容許一再地被塑造與創新,也同時創闢了一個綿密不絕的對話空間。
基於以上的認識,本論文所進行的是一個觀念語詞的探索,「原鄉」之義究何所指?由於語彙本身的涵容性已廣,又將其置於文學創作中使用,無異是更增添其自由發揮的魔力,盡其可能地擴大其所指涉的意涵,如此便易產生極具可塑性的作品,充滿隱喻、想像甚而刻意含混模糊的作品,非常值得我們作為探析釐清的對象。再者,因為筆者相信文學作品的探析研究,不但是重顯其藝術創作所隱含的特殊意義,同時也是一種能發掘討論議題的場所,故經由這些意涵豐富的作品之解讀過程,將能引領我們認知一個超越文學以外的世界。因此,一個由文學建構出的原鄉圖象,隨著時間流逝空間轉移,在不同的人文歷史社會背景中,將漸次開展成一個具有象徵性意義的主題書寫,是可以透過文學的微觀分析進而展延為文化建構的宏觀探索,提供研究者共同討論的空間。
如同民國初年許多人已注意到的,文學在啟蒙運動中所能發揮的影響效用,故文化之新創開展嘗以文學創作做為最佳之推廣途徑。因為文學是個人或文化環境的想像產物,所以,它不但是一個時代社會最清楚的標誌表象,也同時具有擔負文化新創開展之責的建構想像。筆者將進行的是捕捉探析不同時代、不同作家、不同作品中所舒展出的原鄉圖象,除了經此討論原鄉書寫所指向的意義結構外,更進一步想探知的則是原鄉書寫所欲新創建構之文化意識的內涵。
針對上述所欲探求的主題內涵,本論文所處理的是戰後臺灣現代散文作品中的原鄉書寫,勾勒連結此半世紀的原鄉書寫,進而尋索其演繹轉化之脈絡。首先,以戰後為本論文作品論述的時間起點,主要是考量1949年國民黨退守臺灣,隨著許多大陸遷臺人士的加入,戰後的臺灣進入一個社會重構的階段,這對剛擺脫殖民身分的臺灣社會,又是一個必須調適的重大變動;而在整個社會重構的調適過程中,濃烈中國意識的添增,更顯耀眼奪目,反共復國懷鄉情愁成了時代大合唱,這與過去對中國僅是遙遠模糊的祖國情懷之認知,出現了相當程度的轉變,而臺灣社會也自此開始了中國/臺灣劇烈辯證的歷史發展,許多社會議題的討論都無法忽略此項因素的影響效用,當然,包括原鄉主題的認知。因此,自戰後迄今的半世紀裡,擇選文學創作風格的大段落:懷鄉、鄉土、本土認同, 進行原鄉書寫主題之觀察。
本論文在章節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一個綿密不絕的對話空間,主要提出之所以擇取原鄉主題為研究重點的探知因緣,在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研究目的等項均作詳實說明。
第二、三、四章則分別就懷鄉、鄉土、本土認同等三個階段進行瞭解,均先略述時代背景創作環境,再則針對不同範疇的代表性作家與作品, 進行細密的介紹與評析,以期建構所屬時代原鄉書寫之特色風貌。其中第二章:流離遊子的中國思懷,點明那是一個背負戰亂記憶離鄉傷痛的年代,在故園之思與亡國之痛互為表裡中,致使懷鄉主體與反共意識相互強化匯結,並在社團組織運作與文藝媒體傳播的情勢主導下,得能成為時代文學的創作主調;本章擇選琦君、余光中、王鼎鈞 三位散文大家為代表,他們在散文創作上的文壇地位已無需再多加說解,而三人的大陸來臺身分過往經歷均未在其寫作中缺席,他們選擇將濃重的鄉愁具象化,琦君筆下那個充滿中國舊社會風味的有情世界,余光中以地理與歷史縱橫交織出的文化中國華夏精神,王鼎鈞以故鄉圖案流亡記憶作為留存原鄉的最佳視鏡;這些不同面向的記憶與敘寫,所共同指向的是那塊出生成長的中國大地。
第三章:回歸鄉土的現實關懷,指出臺灣社會在國際外交困境下所激引出的民族意識與現實關懷,因時代變局讓臺灣社會的真實生活經驗獲得重視,這個發現臺灣的存在事實,開始震搖過去以中國大陸為正統的主流思想價值體系,使得臺灣社會能在中國意識的大原則下,出現一個較以往明顯的建構契機。而文壇則引爆現代詩論戰與鄉土文學論戰予以回應,提出回歸大原則,回歸民族、回歸現實,要求文學應具有反應社會現實的功能,如此的創作理念,讓臺灣社會真實生活的各個面向成為文學的載寫主體與探討對象。在這部分的代表作家,首以長期關愛臺灣農村執著於鄉土書寫的吳晟為先,他遠走都市文明回身擁抱鄉土倫常,以尊崇心靈素樸文字細細鏤刻土地上的生活勞動,衷情於臺灣農村圖象的建構和鄉民高貴生活美德的紀錄,為浮沈現代文明洶湧潮流下的人心,留存一個深刻典型的農村原鄉;再者,雖是同有鄉土之愛,但阿盛(1950-)卻是一個身居繁華都市胸懷鄉野熱情的采風說書人,他以自己充滿稻穗的成長過程和天成於土地的鄉村教養,吟哦說唱著鄉野舊事的過往今昔,為在臺灣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的年代變局裡,那些不得不遠離鄉野奔走生存於城市,卻又無法忘情土地的滄桑世代,留住一個撫慰人心的鄉土舊夢。最後,素有隱逸文學作家之稱的陳冠學,則是選擇更為決絕的生活方式,棄絕世塵薰染遁居鄉野田園,以一枝清透靈智之筆覆頌昔日老田園之美,從昔日田園追憶到理念伸張敷陳,其所重複強化的是對現實人世俗事之檢省,將那片理想的人間樂土完全經營於臺灣昔日田園的特有風情之中。三位作家雖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對現世人生思索的答案卻是相同一致,一分根基於臺灣農村真實生活所牽繫而成的鄉土情愫,一分來自於土地之愛的鄉土意識,都成為映照當時臺灣社會所面臨的傳統農村倫常與現代工商文明間變遷消長之思。
第四章:標舉本土的臺灣經驗,則是臺灣社會在政治力量的強勢觸發引動下,一股臺灣主體意識的覺醒風潮迅急蔓延燃燒,將前期籠罩於中國意識下的臺灣經驗由隱伏轉為浮現,文學創作者受此風潮之影響,標舉自主性與本土化作為積極回應,亟欲在文學場域彰顯臺灣文學的存在意義與價值。這樣的臺灣文學本土論是以臺灣意識為主張,具體內容則當以臺灣現實經驗作為物質基礎,用生長在這塊土地上人民的生活經驗來表述臺灣,具有強烈濃重的本土認同精神性格。在土地生活經驗的強調下,才能出現陳列持懷著寬厚博大的悲憫之情,注目人間眾生自然萬物,用心收納同屬這塊土地上的歡喜憂愁,深具當時所倡行之報導文學的創作精神。再者,若細心連結陳冠學、陳列之寫作素材的承續關係,將會明白為何能出現八0年代強調環境保育生態平衡的自然寫作之興起,其中執著於本土生態自然觀察的劉克襄(1957-),更是投注多年的辛勤努力,長期用旅次腳印踏實地關懷臺灣這塊土地。在這些本土認同所激盪出的多元聲音中,族群文化議題則是重新省思弱勢邊緣族群文化問題的契機,其中原住民文學創作尤為此類之代表,而當中以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1957-)那一篇篇充滿海洋氣味的作品,最為迷人且深刻。他回到蘭嶼,重返屬於自己族群文化的原點,在傳統生產技藝的勞動實作中,與部落耆老智慧的經驗傳承下,學習自信尊嚴地延續達悟民族的文化傳統,展現出探索母體文化的自我生命經驗。這些源自本土認同的原鄉書寫,雖在寫作內容上有著極大的分野,但相同的是都為真實的臺灣土地生活經驗,是關心土地關心人民的文學創作。
第五章:原鄉書寫之常與變,則是立基於前述作家與作品之觀察,尋索出戰後臺灣散文之原鄉書寫的演繹轉化脈絡,主要針對書寫之追尋動力來源、時代環境創作背景及其虛實交織之寫作風格,深入地比較分析其常變異同之處。關於原鄉主題之相關討論,則已有王德威之〈原鄉神話之追逐者〉(1993)、〈國族論述與鄉土修辭〉(1998)二篇,就小說作品分析研究提出較具規模的論述。
第六章結論:結/解,則以結/解的關係,一方面說明我們對原鄉書寫作品的閱讀態度,因為當展讀每一個深具時代意義的代表性原鄉書寫時,就猶似在解開一個個以文學原鄉世界與現實時空環境所打出的精緻繁複的繩結;另一方面則以此呈現原鄉書寫作品的整體發展脈絡,鬆脫特殊定點空間的執念,朝向無空間定點的開闊寬廣之思,如此已將過去深具意識情結的「結」解開,湧進更為鮮活靈動的時代對話。
最後,本論文所嘗試處理的是一個相當含混而頗具象徵意義的詞彙:原鄉,希冀透過其書寫之意義指向,藉以探知臺灣社會的歷史文化發展過程,明瞭過去,是為了更精確地辨識當下,以迎接未來。
作家作品 博碩士論文
作家作品
作者 出版年 書名 出版地:出版社
王鼎鈞 1970 《情人眼》 臺北:大林
1978 《碎琉璃》 臺北:九歌
1982 《海水天涯中國人》 臺北:爾雅
1984 《看不透的城市》 臺北:爾雅
1988a 《單身溫度》 臺北:爾雅
1988b 《左心房漩渦》 臺北:爾雅
1990 《情人眼》 臺北:吳氏圖書
1992a 《山裡山外》 臺北:吳氏圖書
1992b 《昨天的雲》 臺北:吳氏圖書
1995 《怒目少年》 臺北:吳氏圖書
1997 《隨緣破密》 臺北:爾雅
1999a 《千手補蝶》 臺北:爾雅
1999b 《活到老,真好》 臺北:爾雅
2000 《風雨陰晴》 臺北:爾雅
余光中 1968 《望鄉的牧神》 臺北:純文學
1972 《焚鶴人》 臺北:純文學
1974 《聽聽那冷雨》 臺北:純文學
1977 《青青邊愁》 臺北:純文學
1980 《左手的繆思》 臺北:時報
1984 《逍遙遊》 臺北:時報
1987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臺北:洪範
1988 《憑一張地圖》 臺北:九歌
1990 《隔水呼渡》 臺北:九歌
1998a 《五行無阻》 臺北:九歌
1998b 《日不落家》 臺北:九歌
2000 《逍遙遊》 臺北:九歌
吳晟 1982 《農婦》 臺北:洪範
1985a 《店仔頭》 臺北:洪範
1985b 《飄搖》 臺北:洪範
1985c 《吾鄉印象》 臺北:洪範
1985d 《向孩子說》 臺北:洪範
1992 《無悔》 臺北:開拓
1994 《不如相忘》 臺北:開拓
2000 《吳晟詩選》 臺北:洪範
2002a 《一首詩一個故事》 臺北:聯合文學
2002b 《筆記濁水溪》 臺北:聯合文學
阿盛 1981 《唱起唐山謠》 臺北:蓬萊
1984a 《兩面鼓》 臺北:時報
1984b 《行過急水溪》 臺北:時報
1985 《綠袖紅塵》 臺北:前衛
1986a 《散文阿盛(自選集)》 臺北:希代
1986b 《如歌的行板》 臺北:林白
1986c 《春秋麻黃》 臺北:林白
1987 《阿盛別裁(自選集)》 臺北:希代
1991 《心情兩紀年》 臺北:聯合文學
夏曼.藍波安 1992 《八代灣的神話》 臺中:晨星
1997 《冷海情深》 臺北:聯合文學
1999 《黑色的翅膀》 臺中:晨星
2002 《海浪的記憶》 臺北:聯合文學
陳列 1989 《地上歲月》 臺北:漢藝色研
1991 《永遠的山》 南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陳冠學 1983 《田園之秋─初秋篇》 臺北:前衛
1984 《田園之秋─仲秋篇》 臺北:前衛
1985 《田園之秋─晚秋篇》 臺北:東大
1987 《父女對話》 臺北:圓神
1988 《訪草》 臺北:前衛
琦君 1969 《紅紗燈》 臺北:三民
1975 《三更有夢書當枕》 臺北:爾雅
1976 《桂花雨》 臺北:爾雅
1977 《細雨燈花落》 臺北:爾雅
1978 《千里懷人月在峰》 臺北:爾雅
1980a 《留予他年說夢痕》 臺北:洪範
1980b 《琴心》 臺北:爾雅
1981a 《煙愁》 臺北:爾雅
1981b 《母心似天空》 臺北:爾雅
1983 《燈景舊情懷》 臺北:洪範
1984 《水是故鄉甜》 臺北:九歌
1985 《此處有仙桃》 臺北:九歌
1986 《玻璃筆》 臺北:九歌
1988 《青燈有味似兒時》 臺北:九歌
1990 《母心.佛心》 臺北:九歌
1991 《一襲青衫萬縷情》 臺北:爾雅
1992 《媽媽銀行》 臺北:九歌
1995 《萬水千山師友情》 臺北:九歌
劉克襄 1982 《旅次札記─天空最後的英雄》 臺北:時報文化
1984a 《旅鳥的驛站》 臺北: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1984b 《漂鳥的故鄉》 臺北:前衛
1985 《隨鳥走天涯》 臺北:洪範
1986 《消失中的亞熱帶》 臺中:晨星
1988 《小鼯鼠的看法》 臺北:合志
1992 《自然旅情》 臺中:晨星
1994 《山黃麻家書》 臺中:晨星
1995a 《小綠山之歌》 臺北:時報
1995b 《小綠山之舞》 臺北:時報
1995c 《小綠山精靈》 臺北:時報
1996 《偷窺自然》 臺北:迪茂
2001 《安靜的遊蕩》 臺北:皇冠
博碩士論文
作者 年份 書名
傅怡禎 1983 《五0年代臺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
李祖琛 1986 《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
張智文 1990 《從族類意識(ethnicity)的角度分析當代本土文學的「臺灣意識」現象》
藍博堂 1992 《臺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 1971—1987》
陳玉芬 1993 《余光中散文研究》
謝春馨 1995 《八0年代「臺灣文學」正名論》
李麗玲 1995 《五0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臺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研究》
蔡芳玲 1996 《一九四九年前後遷臺作家之研究》
蕭義玲 1998 《臺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像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new window
陳明柔 1998 《典範的更替/消解與臺灣八0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new window
邱珮萱 1998 《琦君及其散文研究》
簡義明 1998 《臺灣「自然寫作」研究—以1981~1997為範圍》
蔡倩茹 2001 《王鼎鈞散文研究》
陳秀滿 2002 《散文捕蝶人—王鼎鈞散文研究》
楊曉琪 2002 《七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暨文學場域的變遷》
中文書目
作者 出版年 書名
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 1985 《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
王立 1994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
王志健 1984 《三民主義文藝運動》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new window
王德威 1993 《小說中國》
1998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丘為君等編 1979 《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
仙人掌雜誌社 1979 《民族主義的再出發》
古繼堂 1982 《臺灣小說發展史》
司徒衛 1960 《書評續集》
白少帆等著 1987 《現代臺灣文學史》
江宜樺 1998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new window
朱雙一 1999 《近二十年臺灣文學流脈》
何欣 1979 《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
何寄澎編 1993 《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
余光中主編 1972 《中國現代文學大系》
余光中總編 1989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
吳叡人譯 1999 《想像的共同體》(班奈迪克.安德遜著)
呂正惠 1995 《戰後臺灣文學經驗》
沈謙 1995 《修辭學》
李金梅譯 1997 《民族與民族主義》(艾瑞克.霍布斯邦著)
李筱峰 1989 《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
周芬伶.鍾怡雯主編 2002 《散文讀本》
周英雄.劉紀蕙主編 2001 《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new window
周蕾 1995 《寫在家國之外》
林燿德編 1993 《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
邵玉銘等編 1995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會議》
邱貴芬 1997 《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
南方朔 1979 《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
施敏輝編 1988 《臺灣意識論戰選集》
施淑 1997 《兩岸文學論集》
胡民祥編 1989 《臺灣文學入門》
若林正丈編廖兆陽譯 1988 《中日會診臺灣-轉型期的政治》
夏鑄九 1995 《空間,歷史與社會》
尉天驄主編 1980 《鄉土文學討論集》
張大春 1992 《張大春的文學意見》
張京媛編 1995 《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
張智文 1993 《當代文學的臺灣意識》
張曉風主編 1989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
許達然主編 1989 《臺灣當代散文精選》
陳芳明 1977 《詩和現實》
1994 《典範的追求》
陳惇主編 1997 《比較文學》
陳清僑編 1997 《文化想像與意識形態》
陳義芝主編 1998 《臺灣文學二十年集1978—1998:散文二十家》
1999 《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
陳鵬翔編 1983 《主題學研究論文集》
傅孟麗 1999 《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
彭瑞金 1991 《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
1995 《臺灣文學探索》
彭歌 1977 《回憶的文學》
游勝冠 1997 《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new window
焦桐 1999 《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1977~世紀末)》
張誦聖 2001 《文學場域的變遷》
傅德岷 1988 《散文藝術論》
黃重添 1990 《臺灣長篇小說論》
黃維樑主編 1979 《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
1994 《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評論集(1979—1993)》
楊昌年 1988 《現代散文新風貌》
楊昌年等編 1997 《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
楊照 1995 《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
1998 《夢與灰燼》
楊澤編 1994 《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
葉石濤 1985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
1996 《臺灣文學史綱》
廖咸浩 1995 《愛與解構—當代臺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
趙知悌主編 1978 《現代文學的考察》
齊邦媛 1990 《千年之淚》
1998 《霧漸漸散的時候-臺灣文學五十年》
齊邦媛等著 1993 《評論十家》
蔡倩茹 2002 《王鼎鈞論》
蔡源煌 1989 《海峽兩岸小說的風貌》
簡瑛瑛主編 1997 《認同、差異、主體性》
鄭明娳 1988 《現代散文縱橫論》
1988 《現代散文類型論》
1989 《現代散文構成論》
1992 《現代散文現象論》
鄭明娳主編 1994 《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
盧建榮 1999 《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new window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 1982 《風雲三十年-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史料卷》
鍾怡雯 2001 《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像(1949-1999) 》new window
鍾玲主編 1999 《與永恆對壘:余光中先生七十壽慶詩文集》
隱地編 1980 《琦君的世界》
蘇其康主編 1999 《結網與詩風:余光中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
巴蘇亞.博伊哲努 2002.07 〈海洋思維的悸動〉 收入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臺北:聯合文學,頁9—12。
王拓 1977.04 〈「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有關「鄉土文學」的史的分析〉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100—119。原刊《仙人掌雜誌》2號。
王威智 1994.11.03 〈臺灣本土人物傳—陳列其人、文學與政治的天平〉 《臺灣時報》22版,1994年11月3日。
王家祥 1995.02.09 〈攻登山頂的小憩〉 《中國時報》人間版,1995年2月9日。
王鼎鈞 1976.01.15 〈花語〉 《中華日報》,1976年1月15日。另收入隱地編《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頁167—168。
司徒衛 1984.03 〈五0年代自由中國的新文學〉 《文訊》9期,頁13-24。
田新彬 1985.06 〈質樸溫厚、敏銳犀利兼而有之,作品呈多樣風貌的阿盛〉 收入阿盛《阿盛別裁》,臺北:希代,頁235—247。原刊《我們的雜誌》3期,頁114—117。
白先勇 1977.06 〈《現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 收入歐陽子編《現代文學小說選集》,臺北:爾雅,頁5—18。
石家駒 1978.08 〈在民族文學的旗幟下團結起來〉 收入仙人掌雜誌社編《民族文學的再出發》,臺北:故鄉,頁223—238。原刊《仙人掌》12號。
向陽 1982.06 〈憂鬱而冷靜的外野手—為劉克襄的《旅次札記》加油〉 收入劉克襄《旅次札記》,臺北:時報文化,頁1—11。
1984.06 〈七十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 《文訊》12期,頁47—76。
1984.12.08 〈不規不矩求規矩—來看阿盛《行過急水溪》〉 《中國時報》人間版,1984年12月8日。
1985.09 〈新營到臺北—阿盛散文集《綠袖紅塵》序〉 收入阿盛《綠袖紅塵》,臺北:前衛,頁3—10。
1986.11 〈島事島物不島氣〉 收入阿盛《春秋麻黃》,臺北:林白,頁7—15。
1987.01 〈文學、土地、人—「臺灣作家的定位」之淺見〉 《臺灣文藝》104期,頁7—8。
1994.07 〈打開意識型態地圖—回看戰後臺灣文學傳播的媒介運作〉 收入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頁75—105。
朱西甯 1977.04 〈回歸何處?如何回歸?〉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204—226。原刊《仙人掌雜誌》2號。
1977.09 〈論反共文學〉 《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4期,頁2—9。
羊子喬 1987.01 〈在轉捩點上,先確立座標〉 《臺灣文藝》104期,頁8—10。
何欣 1983.03.10 〈析《田園之秋》〉 《自立晚報》1983年3月10日。
何淑貞 1999.06 〈蘊藉雋永話《煙愁》〉 收入陳義芝編《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頁333—345。
余光中 1977.08 〈狼來了〉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204—226。原刊1977.08.20《聯合報》副刊。
1989.05 〈《中華現代文學大系》總序〉 收入余光中總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北:九歌,頁1—20。
吳江波 1987.06.08 〈阿盛體散文〉 收入阿盛《阿盛別裁》,臺北:希代,頁27—37。原刊《自由》副刊,1987年6月8日。
吳晟 1997.09.24 〈詩集因緣—《吾鄉印象》〉 《自由時報》,1997年9月24日。
2000.06.13 〈詩名〉 《中國時報》人間版,2000年6月13日。
2000.05.23 〈詩與詩緣〉 《聯合報》,2000年5月23日。
呂昱 1986.09.03 〈土地失去後怎麼辦—試論阿盛的散文〉 收入阿盛《散文阿盛》,臺北:希代,頁37—47。原刊《自立晚報》,1986年9月3日。
宋水田 1991.10 〈「吾鄉印象」的鄉土美學—論吳晟(上)〉 《臺灣文藝》127期,頁42—106。
1991.12 〈「吾鄉印象」的鄉土美學—論吳晟(中)〉 《臺灣文藝》128期,頁78—97。
1992.02 〈「吾鄉印象」的鄉土美學—論吳晟(下)〉 《臺灣文藝》129期,頁42—73。
宋冬陽 1984.01 〈現階段臺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 《臺灣文藝》86期,頁10—40。
1986.09 〈島嶼文學的豐收─試論阿盛散文〉 收入阿盛《散文阿盛》,臺北:希代,頁25—36。
1987.10 〈跨過文學批評禁區-「放膽文章拼命酒」後記〉 《臺灣新文化》13期,頁60—61。
宋澤萊 1996.12 〈論吳晟散文的重大價值—日據時期以來臺灣農村生活記實文學的巔峰〉 《臺灣新文學》6期,頁206—215。
李又寧 1979.12.29 〈談琦君的散文〉 《聯合報》,1979年12月29日。另收入隱地編《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頁211—219。
1996.09.16 〈擁抱文化的原鄉〉 《聯合報》41版,1996年9月16日。
李元洛 1994.10 〈海外遊子的戀歌—讀余光中的〈鄉愁〉與〈鄉愁四韻〉〉 收入黃維樑編《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九歌,頁125—133。
李弦 1987.04 〈變中天地—阿盛的散文風格〉 《文訊》29期,頁201—207。
李昂 1986.08.20 〈臺灣作家的定位—記「現代中國文學大同世界」(上)〉 《中國時報》人間版,1986年8月20日。
1986.08.21 〈臺灣作家的定位—記「現代中國文學大同世界」(下)〉 《中國時報》人間版,1986年8月21日。
李明白 1991.08 〈一位執著於人和土地之間的作家—訪吳晟〉 《臺灣文藝》126期,頁49—57。
李牧 1984.03 〈新文學運動歷程中的關鍵時代:試探五0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思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 《文訊》7期,頁144-161。
李祖琛 1987.05 〈「鄉土文學論戰」之後的臺灣文學〉 《臺灣文藝》105期,頁45—52。
李國偉 1973.05 〈文學的新生代〉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214—227。原刊《中外文學》1卷12期。new window
1973.07 〈略論社會文學〉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228—233。原刊《中外文學》2卷2期。
李敏勇 1987.01 〈臺灣作家的再定位—對角色和功能的思考〉 《臺灣文藝》104期,頁5—6。
李瑞騰 1981.09 〈說給你們少年聽—談起阿盛的散文〉 收入阿盛《唱起唐山謠》,臺北:蓬萊,頁205—208。
1988.09 〈張道藩先生〈我們所需要的藝文政策〉試論〉 《市立圖書館館訊》6卷1期,頁96—103。
李豐懋 1986.03 〈寫實的農村隨筆—評吳晟《店仔頭》〉 《聯合文學》17期,頁212—213。
沈乃慧 1997.11.30 〈大地之歌,黎民之光—閱讀陳列〉 《更生日報》,1997年11月30日。
沈冬青 1996.08 〈搖鈴走世看臺灣—創作者阿盛〉 《幼獅文藝》512期,頁4—9。
1997.06 〈觀察、解說與創造:閱讀劉克襄〉 《幼獅文藝》84卷6期,頁15—20。
沈謙 1983.11 〈愛的世界—讀琦君〈想念荷花〉〉 《幼獅少年》85期,頁118—121。
1994.10 〈左手的散文魔術—讀余光中《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收入黃維樑編《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九歌,頁366—375。
1997.06 〈駱駝背上的樹—王鼎鈞散文的人格與風格〉 「臺灣現代散文研討會」論文,臺北:九歌文教基金會。亦刊於《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6期,頁217—234。
林文義 1981.09 〈唐山,是我們的歌〉 《明道文藝》66期,頁122—123。
林明德 1995.01 〈臺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以吳晟的作品為例〉 《文學臺灣》13期,頁288—320。
林載爵 1973.12 〈臺灣文學的兩種精神〉 《中外文學》2卷7期,頁4—20。
牧子 1975.03 〈詩的社會性與民族性—兼論現代詩的歸屬性〉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179—188。原刊《臺大青年》73期。
阿盛 1986.02 〈放馬天地散文間—序《一九八五臺灣散文選》〉 收入《一九八五臺灣散文選》,臺北:前衛,頁9—12。
1986.08 〈放心下筆大是好—《綠袖紅塵》新版序〉 收入阿盛《綠袖紅塵》,臺北:前衛,頁1—5。
1987.08 〈不信美好喚不回—序《歲月鄉情》〉 收入阿盛編《歲月鄉情》,臺北:書評書目,頁3—7。
亮軒 1975.09 〈流不盡的菩薩泉—看琦君《三更有夢書當枕》有感〉 《書評書目》29期,頁19—24。另收入隱地編《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頁153—160。
南方朔 1977.08 〈到處都是鐘聲—鄉土文學業已宣告死亡〉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306—312。原刊《中國時報》人間版1977.08.18。
1979.09 〈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大學雜誌的量底分析〉 收入氏著《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臺北:四季,頁1—63。
2001.02.03 〈流放與文學的創世寓言〉 《中國時報》人間版,2001年2月3日。
思果 1975.12.21 〈落花一片天上來—讀琦君女士的散文〉 《中國時報》人間版,1975年12月21日。另收入隱地編《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頁161—165。
施美惠 1999.12.22 〈夏曼.藍波安探尋族群文化脈絡〉 《聯合報》14版,1999年12月22日。
施懿琳 1997.12 〈稻作文化蘊育下的農民詩人—試析吳晟新詩的性格特質與批判精神(上)〉 《臺灣新文學》9期,頁315—331。
1998.06 〈稻作文化蘊育下的農民詩人—試析吳晟新詩的性格特質與批判精神(下)〉 《臺灣新文學》10期,頁322—337。
柯慶明 1995.06 〈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 收入邵玉銘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頁85—146。new window
洛夫 1986.09.25 〈怒讀「臺灣作家的定位」〉 《中國時報》人間版,1986年9月25日。
胡秋原 1977.09 〈談「人性」與「鄉土」之類〉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313—331。原刊《中華雜誌》170期。
1978.03 〈中國人立場之復歸-為尉天驄先生「鄉土文學討論集」而作〉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1—44。
胡衍南 1993.06 〈捨棄原鄉鄉愁的兩個模式-談朱天心、張大春的小說創作〉 《臺灣文學觀察雜誌》7期,頁117-132。
唐文標 1973.07 〈論傳統詩與現代詩-甚麼時代甚麼地方甚麼人〉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95—118。原刊《龍族》「龍族評論專號」。
1973.08 〈詩的沒落—臺港新詩的歷史批判〉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46—94。原刊《文季》1期。
1973.08 〈僵斃的現代詩〉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46—50。原刊《中外文學》2卷3期。
唐捐 1999.06 〈《田園之秋》的辭與物—論陳冠學《田園之秋》〉 收入陳義芝編《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頁389—399。
夏志清 1977.07 〈現代中國文學史四種合評〉 收入隱地編《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頁149—152。原刊《現代文學》復刊號1期。
1979.05 〈余光中:懷國與鄉愁的延續〉 收入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純文學,頁383—390。
孫大川 1992.12 〈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摹寫—試論原住民文學的可能〉 《中外文學》21卷7期,頁153—178。new window
2002.07 〈蘭嶼老人的海〉 收入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臺北:聯合文學,頁5—8。
徐復觀 1977.10 〈評臺北有關「鄉土文學」之爭〉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332—333。原刊《中華雜誌》171期。
徐學 1993.12 〈《左心房漩渦》的憂患與昇華〉 收入齊邦媛等著《評論十家》,臺北:爾雅,頁211—219。
袁慕直 1989.07 〈《左心房漩渦》讀後〉 收入王鼎鈞《左心房漩渦》,臺北:爾雅,頁245—259。原刊《明道文藝》160期,頁154—162。
高上秦 1973.07 〈探索與回顧〉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162—171。原刊《龍族》「龍族評論專號」。
康原 1983.02 〈溫馨的鄉情:吳晟的散文集《農婦》〉 《明道文藝》83期,頁94—97。
1983.07 〈農婦與泥土—小論吳晟的詩與散文〉 《文訊》1期,頁98—101。
1996.02 〈建構臺灣農村圖像—論吳晟的散文集《不如相忘》(上)〉 《文訊》112期,頁7—10。
1996.03 〈建構臺灣農村圖像—論吳晟的散文集《不如相忘》(下)〉 《文訊》113期,頁10—13。
張大春 1992.03 〈以情節主宰一切的—說說「莫言高密東北鄉」的「小說背景」〉 《聯合文學》89期,頁56—61。
張尤娟 1997.05 〈永遠的山—陳列的玉山之旅〉 《新觀念》103期,頁70—71。
張文翊 1988.04 〈關渡與白金漢宮〉 收入劉克襄《小鼯鼠的看法》,臺北:合志,頁1—4。
張春榮 1992.09 〈細緻與真實—王鼎鈞散文的描寫藝術〉 《文訊》44期,頁97—99。new window
張道藩 1942.09 〈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815—845。原刊《文化先鋒》創刊號。
張寧 1990.01 〈尋根一族與原鄉主題的變形—莫言、韓少功、劉恆的小說〉 《中外文學》212期,頁155-166。new window
許南村 1983.06 〈試論吳晟的詩〉 《文季》2期,頁16—44。
許達然 1989.08 〈散文臺灣.臺灣散文—《臺灣當代散文精選》序〉 收入許達然主編《臺灣當代散文精選》,臺北:新地文學,頁7—17。
許碧純 1996.12 〈為自然立傳的人—劉克襄〉 《講義》117期,頁160—164。
郭明福 1989.06 〈讓人心柔念淨:試評陳列《地上歲月》〉 《文訊》44期,頁46—48。
郭楓 1990.12 〈地上歲月.人間文學—初讀陳列《地上歲月》〉 《新地》5期,頁194—203。
郭慧華 1998.07 〈劉克襄文學中的終極關懷〉 《臺灣人文》2期,頁41—56。
陳正醍 1982.08 〈臺灣的鄉土文學論戰(上)〉 《暖流》2卷2期。
1982.09 〈臺灣的鄉土文學論戰(下)〉 《暖流》2卷3期。
陳列 1987.01.11 〈一切都是為著美—二訪陳冠學先生〉 《中國時報》人間版,1987年1月11日。
陳克環 1974.12.07 〈淡淡的「煙愁」〉 《中華日報》,1974年12月7日。
陳其南 2002.07 〈與海相戀的雅美人〉 收入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臺北:聯合文學,頁13—15。
陳芳明 1973.09 〈「龍族」命名緣起〉 收入陳芳明《詩和現實》,臺北:洪範,頁199—200。原刊《龍族》10期。
1979.05 〈冷戰年代的歌手〉 收入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純文學,頁90—120。原刊《龍族》6期。
陳映真 1977.06 〈「鄉土文學」的盲點〉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93—99。《臺灣文藝》革新第2期。
陳益源 1986.02 〈訪吳晟,談「負荷」〉 《國文天地》9期,頁90—93。new window
陳健一 1998.10.12 〈記錄大地之心─自然觀察作家的心路歷程〉 《中央日報》26版,1998年10月12日。
陳萬益 1993.04 〈囚禁的歲月—論陳列的〈無怨〉與施明德的〈囚室之春〉〉 《文學臺灣》6期,頁79—95。
1998.05 〈原住民的世界—楊牧、黃春明與陳列散文的觀點〉 收入李瑞騰編《臺灣文學二十年集:評論二十家》,臺北:九歌,頁35—45。原刊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輝龍 1987.03 〈急水溪岸來的人─楊敏盛〉 《幼獅》月刊411期,頁56—59。
喻麗清 1980.01 〈失去的一角—重讀《煙愁》〉 《書評書目》81期,頁88—89。另收入隱地編《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頁209—210。
彭小妍 1994.06 〈族群書寫與民族/國家〉 《當代》98期,頁48—63。
彭瑞金 1982.04 〈臺灣文學應以本土化為首要課題〉 《文學界》二期,頁1—3。
彭歌 1974.06.22 〈東方的寬柔〉 收入隱地編《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頁143—144。原刊《聯合報》副刊,1974.6.22。
1977.08 〈不談人性,何有文學〉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245—263。原刊《聯合報》副刊,1977.08.17—19。
曾健民 1982.08 〈變異中的農鄉─序《農婦》〉 收入吳晟《農婦》,臺北:洪範,頁1—6。
1985.02 〈讀「店仔頭開講」草稿〉 收入吳晟《店仔頭》,臺北:洪範,頁1—11。
1992.10 〈強權與貪慾支配下的良知─序《無悔》系列〉 收入吳晟《無悔》,臺北:洪範,頁3—12。
1994.11 〈吾鄉共同的追憶與深思─序《不如相忘》〉 收入吳晟《不如相忘》,臺北:洪範,頁3—9。
游喚 1975.03 〈明月與溝渠-淺顧現代詩〉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189—213。原刊《臺大青年》73期。
1992.07 〈八十年代臺灣文學論述之變質〉 《臺灣文學觀察雜誌》第五期,頁29—54。
焦桐 1999.06 〈臺灣心和中國結—余光中詩作裡的鄉愁〉 收入蘇其康主編《結網與詩風—余光中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臺北:九歌,頁43—53。
項秋萍 1996.12 〈講義人物─劉克襄〉 《講義》117期,頁166。
黃國彬 1999.06 〈余光中的大品散文〉 收入蘇其康主編《結網與詩風—余光中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臺北:九歌,頁55—81。
黃維樑 1979.05 〈余光中:最出色最具風格的散文家〉 收入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純文學,頁325—336。
楊光 1996.12 〈逐漸建立一個自然寫作的傳統—李瑞騰專訪劉克襄〉 《文訊》134期,頁93—97。
楊牧 1980.09.13 〈留與他年說夢痕〉 《聯合報》副刊,1980年9月13日。另收入隱地編《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頁247—251。
楊照 1995.07.29 〈地理景物的人文縱深—讀劉克襄《臺灣舊路踏查記》〉 《中國時報》34版,1995年7月29日。
楊錦郁 1987.02 〈抓住人性做文章〉 收入《阿盛別裁》,臺北:希代,頁248—254。原刊《幼獅文藝》398期。
葉石濤 1977.05 〈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69—92。原刊《夏潮》14期。new window
1982.01 〈臺灣小說的遠景〉 《文學界》第一集,頁1—3。
1983.02 〈《田園之秋》代序〉 收入陳冠學《田園之秋》,臺北:前衛,頁1—6。
葉維廉 1986.10.22 〈憤怒之外-「現代中國文學大同世界」會議的補述〉 《中國時報》人間版,1986年10月22日。
詹宏志 1981.01 〈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獎得獎作品〉 《書評書目》第93期,頁23—32。
1985.09 〈城鄉暗角的采風者─札記阿盛及其文學〉 收入阿盛《綠袖紅塵》,臺北:前衛,頁195—205。
廖炳惠 1993.09 〈母語運動與國家文藝體制〉 《中外文學》256期,頁9—17。new window
銀正雄 1977.04 〈墳地裡哪來的鐘聲?〉 收入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頁193—203。原刊《仙人掌雜誌》2號。
齊邦媛 1978.05 〈散文裡的兩個世界—由王鼎鈞的《碎琉璃》、蕭白的《響在心中的水聲》談起〉 《幼獅文藝》293期,頁46—52。
樓肇明 1994.09 〈談王鼎鈞的散文〉 收入改版王鼎鈞《碎琉璃》,臺北:吳氏圖書。
蔣勳 1977.04 〈起來接受更大的挑戰!-從文化學院地方戲劇社子弟戲演出談起〉 《仙人掌雜誌》2號,頁75—81。
蔡文甫 1978.03 〈「硫璃」不碎─序《碎琉璃》〉 收入王鼎鈞《碎琉璃》,臺北:九歌,頁1—3。
蔡源煌 1984.05 〈五四看臺灣文壇-一個理論架構的省察〉 《中國論壇》207期,頁8—14。
鄭明娳 1975.11 〈一花一木耐溫存〉 《幼獅文藝》263期,頁56—73。另收入隱地編《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頁27—40。
1976.03 〈談琦君散文〉 《文壇》189期,頁34—42。另收入隱地編《琦君的世界》,臺北:爾雅,頁169—178。
1979.05 〈從余光中的散文理論看其作品〉 收入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純文學,頁344—361。
1994.07 〈當代臺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 收入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頁13—68。
1994.10 〈余光中散文論〉 收入黃維樑編《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九歌,頁257—303。
鄭穗影 1983.08 〈吾友陳冠學先生─夜讀《田園之秋》後鉤起的回憶〉 《文學界》7期,頁108—123。
蕭新煌 1986.10 〈當代知識分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 《中國論壇》265期,頁56—67。
蕭義珍 1998.10 〈「臺灣主體」的再建構—回歸原鄉與原住民文學〉 《臺灣文藝》165期,頁120—131。
蕭錦綿 1987.03.14 〈大陸阿城與臺灣阿盛〉 收入阿盛《綠袖紅塵》,臺北:遠景,頁1—15。原刊《自立》副刊,1987年3月14日。
龍應台 1987.04.27 〈臺灣作家那裡去?〉 《中國時報》人間版,1987年4月27日。
隱地 1991.07 〈關於《一襲青衫萬縷情》〉 收入琦君《一襲青衫萬縷情》,臺北:爾雅,頁1—2。
簡政珍 1994.10 〈余光中:放逐的現象世界〉 收入黃維樑編《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九歌,頁88—124。new window
簡義明 1997 〈在山林與都市之間—論劉克襄的自然寫作〉 「臺灣現代散文研討會」論文,臺北:九歌文教基金會。
簡義明、陳佳文 2000.07.29 〈尋找風鳥的身世—專訪劉克襄〉 《自由時報》39版,2000年7月29日。
顏元叔 1973.06 〈期待一種文學〉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234—238。原刊《中外文學》2卷1期。new window
1973.10 〈唐文標事件〉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119—124。原刊《中外文學》2卷5期。
1979.05 〈余光中的現代中國意識〉 收入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純文學,頁69—89。
羅茵芬 1996.02.06 〈寫時代,寫社會,寫中國人—王鼎鈞細說創作里程〉 《中央日報》,1996年2月6日。
關傑明 1972.09.10 〈中國現代詩的幻境(上)〉 《中國時報》人間版,1972年9月10日。
1972.09.11 〈中國現代詩的幻境(下)〉 《中國時報》人間版,1972年9月11日。
1972.02.28 〈中國現代詩的困境(上)〉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137—142。原刊《中國時報》人間1972.02..28。
1972.02.29 〈中國現代詩的困境(下)〉 收入趙知悌主編《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景,頁137—142。原刊《中國時報》人間1972.02..29。
關曉榮 1997.05 〈從施努來到夏曼.藍波安〉 收入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臺北:聯合文學,頁5—14。
鐘麗慧 1987.04 〈民國三十八年以後臺灣地區的文學社團〉 《文訊》29期,頁61—7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