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臺灣農會的制度改革(1950-1954)
書刊名:玄奘人文學報
作者:程朝雲
作者(外文):Cheng, Zhao-yu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8
頁次:頁279-308
主題關鍵詞:農會農復會國民黨地方派系The farmers' associationsJCRRKuomintangLocal fa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4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王奇生(2003)。清黨以後國民黨的組織蛻變。近代史研究,2003(5),38-79+315-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雷柏爾(1953)。臺灣目前之農村問題與其將來之展望。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特刊,6,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瑞堅(195309)。農會改進與耕者有其田。臺灣農林,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慶鐘。改進臺灣省農會的意義。臺灣農林,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有嶽(1952)。臺灣農會的演變與特質。農友,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玉昆(1967)。如何領導農會發展事業。農友,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農林廳農民組織科(1953)。臺灣省各級農會改進工作的籌備經過。臺灣農林,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清源(19510816)。新農會絕對不允許分化。農友,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世昌(19520916)。改進農會暫行辦法。農友,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魯鎮湘(1952)。農會與合作社分合的檢討與今後應有的政策。中國經濟,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顏昆智(1998)。戰後臺灣農會之研究--以臺灣省農會爲中心(碩士論文)。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靜儀(1994)。臺中縣地方派系發展史:以縣長及省議員選舉分析為例(1951-1987)(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坤煌(2001)。戰後糧政體制建立過程中的國家與農民組織(1945-1954)(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淑莉(1995)。台灣地區農會之政治經濟分析(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登輝(1985)。臺灣農地改革對鄕村社會貢獻之研究:三民主義在臺灣的見證。李登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夢麟(2000)。西潮•新潮。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承彬(1955)。土地改革與農會改進。臺北:中國農民服務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宏進(1967)。臺灣農地改革對社會經濟影響的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時可、張力耕(2000)。臺灣土地改革文集。臺北:內政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明通(2001)。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臺北:新自然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 : 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臺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忠俊(1997)。臺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沈宗瀚(1972)。農復會與我國農業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860000)。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沈宗瀚(1975)。晚年自述。于沈宗瀚自述。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穀正綱(1978)。對於總章審查報告之說明。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雲漢(1989)。寡占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1970年代國民黨派系替代政策重探:兼論1977年黨外崛起的因素
2. 當代臺灣農業的動力:斗南、美濃和池上的市場交換、再分配與互惠
3. 農村產業發展實踐途徑:以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為例
4. 民進黨為何攻不下農會?以2017年臺中市潭子區、大雅區農會選舉為例
5. 原住民部落推展農村再生計畫的集體行動--以花蓮縣光復鄉阿美族南富社區為例
6. 從文化復興到文化重塑:戰後臺灣高級中學「中國文化史」書寫的轉折與蛻變
7. 臺灣在戒嚴時期國民黨與地方派系的互動--以二林鎮地方派系的發展與選舉為例
8. 作為制度舒緩的三生農業:臺灣農地新自由化、調節過程與農業體制再結構
9. 企業管理、性別分工與本土資產階級的想像:楊青矗與陳映真比較研究
10. 臺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
11. 戰後臺灣的環境治理進路:一個生態現代化視角的考察
12. 國家的內卷化[評1.趙泉民,《政府‧合作社‧鄉村社會--國民政府農村合作運動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 2.魏文享,《國民黨、農民與農會:近代中國農會組織研究(1924~194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3.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13. 臺灣女性在客家群居縣市參與地方政治之初探
14. 寫實敘事的意識形態與市場機制的再現:論宋澤萊、林雙不的農民小說及其政治轉向
15. 寺廟分合與風水--以臺灣彰化縣田尾鄉鎮化堂與聖德宮為例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