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愈本土,愈國際:臺灣在地元素運用在視覺意象上的轉變與反思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陳怡
作者(外文):Chen, Yi
出版日期:2013
卷期:91
頁次:頁76-87
主題關鍵詞:臺灣美術地方元素全球在地化身分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8
  • 點閱點閱:28
人們依賴與他人相處來發展自我意識。在空間中詢問身為藝術家、社會的一員、世界體系中社會的一份子,當村落或所謂居住的家園遭受威脅,我們必須考慮自身與那些流經和殖民我們所處之地的他人,以及與他們之間的關係。其中知識、人群和政治的物質性流動,以及文化意識的出口與自我概念轉變的貿易這種無形的流動,因而不得不問自己該如何定位,又該在何處的認同問題。 對西方理論的引入,同時也引起反思,臺灣的藝術史研究如何善用來自西方之理論工具,進行「本土」資料的研究,以及如何開創一個具有「在地特色」的不同理論架構來安頓自己的藝術史研究。 本文延伸廖新田在〈近鄉情更怯〉一文總結:本土是種形式,應需求填裝不同內容,本土不是原鄉,而是詮釋與再詮釋的反思。 我們將觀看的立足點提升到全球化的視角,回眸臺灣美術史上對於在地元素的使用進程。同樣的題材,在不同年代從殖民者窺視(被看)到自我意識展示(秀給人看)之中,臺灣美術本土元素的應用與轉變。
期刊論文
1.石守謙(20120200)。臺灣的藝術史研究。漢學研究通訊,31(1)=121,7-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喆(19650400)。這一代與上一代--論劉國松,和他的背景。文星,15(6)=90,5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新田(20101231)。直接的自然和扭曲的自然:殖民時期臺灣視覺藝術與超現實詩的風景觀比較。臺灣文學學報,17,159-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瓊瑞(201205)。戰後臺灣美術史連載五--郷土運動與現代藝術生活化1970-1983。藝術家,444,164-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lark, John(1988)。Taiwanese painting under the Japanese occupation。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25,63-104。  new window
6.廖新田(20060300)。近鄉情怯:臺灣近現代視覺藝術發展中本土意識的三種面貌。文化研究,2,167-2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柏亭(198903)。臺灣東洋畫的興起與臺、府展。藝術學,3,91-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崔詠雪(2009)。臺展、府展1927-1943年東洋畫--臺灣人物畫創作背景的觀察。兩岸重彩畫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吉峰、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究會論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蕭瓊瑞(200701)。「閩習」與「台風」:對臺灣明清書畫美學再思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聖秋(2002)。70年代臺灣鄉土美術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Philip Lee Ralph等、文從蘇等(2009)。世界文明史後篇。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淑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臺灣歴史辭典。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1993)。臺灣美術新風貌展(1945-1993)。臺北:北市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洛華笙(1999)。臺灣畫壇風雲。臺北:歷史博物館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alhoun, Craig et al.(2005)。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ology。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lhi:Sage:Sage:Sage。  new window
6.Davis H.V.(2001)。Culture: Landmark Battles in the Rise of Western Power。New York:Doubleday。  new window
7.Robert D.(1986)。Territoriality: it Theory and 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謝里法(1992)。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藝術家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Roland, Robertson(1992)。Globalization: Society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  new window
11.顏娟英(20010000)。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Giddens, Anthony(1990)。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李永熾(1992)。日本近代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大村西崖(1921)。文人畫の復興。東京:巧藝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鍾梅音(19641212)。畫的趣味--談新象畫會的作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美術丹露主題網站,http://taiwaneseart.ntmofa.gov.tw/page06.htm1, 2012/06/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12528)。廖修平「異域.原鄉」--回溯創作源頭,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51303652/112012052800329.html, 2012/06/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