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陣頭擁抱森巴:崙北社區文化互文性之研究
書刊名:社會發展研究學刊
作者:武其融江順哲林俊男
作者(外文):Wu, Qi-rungJiang, Shun-jheLin, Chun-na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
頁次:頁98-114
主題關鍵詞:陣頭森巴互文性Local temple troupesSambaTanstexual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2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陳世霖(20061200)。從民俗藝陣到臺灣跳鼓陣之探究。身體文化學報,3,17-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泊洲(20060700)。臺灣傳統民俗藝陣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0,208-2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俊裕(20070600)。文化全球化:一種在地化的整合式思維與實踐。國際文化研究,3(1),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曉玲(20060700)。臺灣民俗體育與傳統民間工藝藝術之相關性與展望。屏東教大體育,10,289-2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華君(20051200)。臺灣跳鼓陣發展過程與現況探析。身體文化學報,1,107-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慈宜(20100300)。邊界上的演出者:在「文明」社會中撐出抵抗與創造的空間。應用心理研究,45,149-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慧瑛、洪秀如、張琬祺、林欣樺(20110300)。藝術陣頭臉譜彩繪之創作--以八家將為例。美容科技學刊,8(2),205-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hen, Y. G.(2003)。Intertextuality。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1,72-78。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雅婷(2005)。台灣陣頭鑼鼓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依晴(2010)。傳統與創新:跳鼓陣傳承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春燕(2011)。台南市安南區陣頭與村落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文博(19970000)。臺灣民間信仰與儀式。臺北:常民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芝儀、李奉儒、Patton, Michael Quinn(1997)。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騰達(2002)。臺灣民間藝陣。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loke, Paul、Crang, Philip、Goodwin, Mark、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石尚久、陳毅峰、趙綺芳(2006)。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騰達(1996)。臺灣民間雜技。台北:漢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玉平(2006)。互文性新論。天津:南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erbner, G.、林麗雲(2004)。文化指標。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Jenks, Chris、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1993)。文化。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文博(2005)。台灣信仰傳奇。臺北:臺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聰明(2011)。我是天生狂.嘉年華朝聖趣。台北:墨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瑾(2005)。互文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嚴祥鸞(2007)。參與觀察。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Dong, S. W.、Cuei, K.(2009)。The Theory of Julia Kristeva's Intertextuality。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new window
14.Cai, C. M.(2011)。I'm a madman: The Interest of go on a pilgrimage to Carnival。Taipei:Mook Publishing。  new window
15.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Samoyault, Tiphaine、邵煒(2003)。互文性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Lofland, John、Lofland, Lyn H.、任凱、王佳煌(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臺北:學富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Geertz, Clifford、韓莉(1999)。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