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五營」之空間概念研究
作者:方鳳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Feng-yu Fang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邱上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空間結構空間經驗空間概念「中心-四方」「五營」聯境空間union-border spacespatial experiencespatial conceptscenter-and-four-aspectfive-barrackspatial struc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8
本研究係以金門與雲嘉南地區的「五營」為主要探究主軸,並進行不同地區之間的比較性研究。研究思路係以實例分析的方法來探討「五營」與聚落物質空間的構成與發展規律,是以具有界定空間領域的實質元素為主要研究主體,探析「五營」的構成、形態與空間概念等課題。除了藉由論證方法的操作,本研究乃嘗試利用「空間邏輯」的分析方法,藉由種種聚落空間現象背後的規則性與邏輯性,透過「空間概念」的解析,提供一種思考的方法用以體認「五營」的現象,研議「空間結構解析」的操作方式,建立「五營」的空間結構圖示解析,揭示其形式背後的「空間—概念結構」模式與類型。
本研究依境域不同,將「五營」系統區分為『廟內五營』、『廟外五營』、『聚落五營』、『合境五營』與『聯境五營』五種類別。『廟外五營』與『聚落五營』各自包括『五營』與『五方』產生內、外層的境域關係;『合境五營』具備祭祀,信仰圈概念,而『聯境五營』則形塑多層的境域模式。其中,金門地區的『聯境五營』以及臺南縣境內的『外五方』均為該地區特有的「五營」類別。再者,關於『外五營』構築形式的演變可歸納為三個主要的「發展法則」,其一為始終維持「物化」的「器物」崇祀,金門地區係為代表;其二為轉變為「神化」的「小祠」崇祀,如雲林、嘉義沿海地區與部分臺南縣境內;其三則回歸「物化」的「器物」崇祀,此模式可以臺南地區為證。
整體而言,金門與雲嘉南地區的『外五營』除了受到「中心-四方」觀念支配外,尚有一種『五方(環)』的空間形式影響其設置佈局的概念類型。其中,雲嘉南地區『外五營』的佈局概念包含「中心-四方」與『五方(環)』的空間形式;而金門地區則係以『五方(環)』概念的呈顯為主,受「中心-四方」支配的程度較低。這種『五方(環)』空間形式的出現,某種程度上宣示了傳統空間觀念的支配能力似乎不若一般觀念或文獻記載般強烈而絕對。
金門與雲嘉南地區基於同一「五營」認同,但根據經驗法則可自行選擇適用之物、合宜之境,其間可依輕重、大小而適度調整;同樣的「五營」概念體系,又緣於不同的自然、人文環境,形成各異其趣的「五營」境域與概念,也就衍生殊異的文化符號,各自形成其有趣的「五營」象徵體系;這就是不同的空間概念決定了不同地區各自形成其「秩序」的需求。正因為如此,我們研究『五營』和人居環境不僅僅在於它們具有象徵意義和文化特性,更主要的是我們可以透過它們來認知空間概念,因為空間概念存在於聚落的空間組構之中,並且具有了可被識別的聚落空間形式。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five-barracks in Kinmen (Quemoy) and in the religion of Yunlin, Chiayi, and Tainan, and does the comparison of five-barracks among these areas. The main topics in this study are to investigate the rules between five-barracks and human settlement based on the field works, and to understand five-barrack''s construction, forms, and spatial concepts. Furthermore, a spatial logic analysis method is applied to this study in order to find the implicit logic of human settlement and five-barracks.
The five-barracks are classified into five categories; namely, five-barrack of inner temple, five-barrack of outer temple, five-barrack of human settlement, five-barrack of conjunction border, and five-barrack of union border. Five-barrack of outer temple and five-barrack of human settlement includes the borders of inner and outer layers set by five-barracks and five-aspects respectively. The five-barrack of conjunction border shares the concepts of ritual and religious territory. The five-barrack of union border forms multiple territories. The five-barrack of union border in Kinmen and outer five-aspect in Tainan County are special categories of five-barracks respectively. There are three major rules summed up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outer five-barrack''s forms. The first one is to keep the ritual based on the objects, and those in Kinmen are good examples. The second one is to promote a barrack to a small temple, and those can be found in Yunlin, coast of Chiayi, and some human settlements in Tainan County. The third one is to return to the object ritual, and those in Tainan are good examples.
Generally, concepts of center-and-four-aspect and five-aspect-ring both influence the forms and settings of outer five-barracks in Kinmen, Yunlin, Chiayi, and Tainan. Obviously, the settings of outer five-barracks in Chiayi and Tainan are influenced by both concepts of center-and-four-aspect and five-aspect-ring, but those in Kinmen are subject to the concept of five-aspect-ring. Since the concept of five-aspect-ring is applied, it is no longer to be rigid that the traditional spatial concept always plays most important role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as the literature mentioned before.
Even though the five-barracks in Kimen, Yunlin, Chiayi, and Tainan are all based on the same understandings, they still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 the five-barracks represent different concept of territory and cultural symbols. Different spatial concepts decide difference needs of sequence in different area. This study not only to understand their meaning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five-barracks, but also to explore the spatial concepts through them because the five-barracks represent recognizable spatial form under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 human settlement.
【中文書籍】
1. 干寶。(晉)。《搜神記》。臺北:木鐸。
2. 尹建中。1992。〈文化人類學的回顧與前瞻〉。《大學人文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57-68。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
3. 孔穎達(疏)。(唐)。《禮記正義》。1980臺三版。臺北:臺灣中華。
4. 尤雅姿。1998。《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臺北:文史哲。
5. 方鳳玉。1999。《臺灣傳統聚落中的五營研究:以雲林地區為例》。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空間設計組。
6. 片岡巖。1987。《臺灣風俗誌》。陳金田(譯)。臺北:眾文。
7. 王唯仁。1985。《澎湖合院形式及其空間結構轉化》。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new window
8. 王貴祥。1998。《文化、空間圖式與東西方建築空間》。臺北:田園城市。
9. 王嵩興。1973。〈濁大流域的民族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 1- 10。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0. 王夢鷗(註譯)。1992。《禮記今註今譯》。增訂本。臺北:臺灣商務。
11. 王銘銘。1997a。〈村落視野中的家族、國家與社會:福建美法村的社區史〉。《鄉村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頁20- 127。王斯福﹙主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12. 王銘銘。1997b。〈民間權威、生活史與群體動力〉。《鄉村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頁258- 332。王斯福﹙主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13. 丘光庭。宋代。《兼明書》。2002。香港:迪志文化。
14. 司馬遷。(漢)。《史記附札記》。楊家駱(主編)。1986??印本。臺北:鼎文。
15. 史馬遷(撰)。王利器、張烈、曹相成等(譯)。1997。〈史記卷二•夏本紀第二〉。《史記•本紀》(上)。臺北:臺灣古籍。
16. 民族出版社(編)。1984。《傣族》(十一)。民族知識叢書《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中國:民族出版社。
17. 田允茂。1997。《澎湖舊奎壁澳聚落的領域層次》。碩士論文。中壢: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
18. 石萬壽。1985。《臺南府城防務的研究》。臺北:友寧。
19. 刑昺(疏)。(宋)。《爾雅注疏》。1985。臺四版。臺北:臺灣中華。
20. 江柏煒。1994。《宗族移民聚落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金門瓊林與澎湖興仁的比較研究》。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21. 池永歆。1996。〈聚落「存在空間」的貞定與詮釋:以嘉義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緣」巡境活動為例〉。《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34卷第2期)。頁199- 234。new window
22. 米復國。1995。《金門與澎湖地區傳統聚落及民宅之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3. 何新。1987。《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臺北:木鐸。
24. 吳永猛。1996。《澎湖宮廟小法的功能》。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25. 吳建興。1998。《澎湖舊網社聚落的領域層次》。碩士論文。中壢:中原大學。
26. 吳鴻森。1996。《清末臺南府城城市空間結構之研究:以聯境守城時期城市空間為例》。臺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27. 呂理政。1990。《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8. 呂理政。1992。《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new window
29. 宋錦秀。1994。《傀儡、除煞與象徵》。臺北:稻鄉。
30. 李甲孚。1989。《中華文化故事》。臺北:聯合報。
31. 李亦園。1978。《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new window
32. 李亦園。1985a。〈現代化過程中的傳統儀式〉。《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李亦園 等編﹚。臺北:桂冠。new window
33. 李亦園。1985b。〈民間宗教儀式之檢討:討論的架構與重點〉。《民間宗教儀式之檢討研討會論文集》﹙李亦園與莊英章合編﹚。臺北:中國民族學會。
34. 李亦園。1987。〈宇宙觀與宗教文化〉。《社會變遷中的幼兒教育》。泰豐文化基金會;又刊於1992,《文化的圖像》﹙下冊﹚。
35. 李亦園。1988。〈和諧與均衡:民間信仰中的宇宙詮釋與心靈慰藉模型〉。《現代人心靈的真空及其補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林治平主編﹚。臺北:宇宙光。
36. 李亦園。1990。《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
37. 李亦園。1999。《宇宙觀、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稻鄉。new window
38. 李志超。2002。《國學薪火:科技文化學與自然哲學論集》。中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39. 李乾朗。1995。《臺灣建築史》。臺北:雄師。new window
40. 李乾朗。1980。《臺灣近代建築:起源與早期之發展1860- 1945》。臺北:雄獅。new window
41. 李國祈。1978。〈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臺灣史研討會記錄》。王曾才(編)。
42. 李豐楙。〈辟邪、安鎮與吉祥〉。《傳藝月刊》(第42期)。http://www.ncfta.gov.tw/portal/alias__tw/tabID__3380/ItemID__493/DesktopDefault.aspx/ModuleID__10312
43. 李豐楙。1998。〈道、法信仰習俗與臺灣傳統建築〉。《聚落與社會》(郭肇立主編)。臺北:田園城市文化。頁107- 129。
44. 李豐楙。2003。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中心(主編)。〈五營信仰與中壇元帥:其原始及衍變〉。《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營:新營太子宮管理員會。
45. 邢義田。1981。《永恆的巨流》。臺北:聯合報文化基金會。
46. 周元文。(不詳)。《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大通。
47. 岡田謙。1938。〈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陳乃蘗(譯)。(本篇原文載於日本《民族學研究》第四卷第一號)。
48. 林泓祥。1989。《清末新埔客家傳統民宅空間構成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49. 林品石(註譯)。1990。《呂氏春秋今註今譯》。四版。臺北:臺灣商務。
50. 林美容。1986。〈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 53- 114。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51. 林美容。198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張炎憲(編)。頁95- 126。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new window
52. 林美容。1989。〈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 41- 104。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53. 林美容。1991。〈歷史文化與臺灣(三):臺灣研究研討會記錄〉。《從祭祀圈來看臺灣民間信仰的社會面》。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new window
54. 林美容。1993。《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new window
55. 林美容。1997。〈彰化媽祖的信仰圈〉。http://com5.iis.sinica.edu.tw:8000/~rita/mazu/mazu.html。new window
56. 林峰田。2003。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ftlin/course/CAAD/cad.htm。
57. 林國平。1996。《閩臺民間信仰源流》。臺北:幼獅。
58. 林富士。1995。《孤魂與鬼雄的世界》。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59. 林會承(編撰)。1998。《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傳統聚落與傳統建築類》。臺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60. 林會承。1987。《清末鹿港街鎮結構》。臺北:境與象。new window
61. 林會承。1990。《「臺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臺北:藝術家。
62. 林會承。1990。《從儀式行為看臺灣傳統建築的意義及空間觀念》。〈歷史文化與臺灣(三):臺灣研究研討會記錄〉。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new window
63. 林會承。1995。〈漢民族空間模型之建立概說〉。《賀陳詞教授紀念文集》(陳格理、關華山編)。臺中:東海大學建築系所。頁89-117。
64. 林會承。1999。〈澎湖社里的領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65. 邱上嘉。2003。《傳統建築文化與運算之研究》。臺北: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66. 邱上嘉。1998。《臺灣傳統聚落中「五營」的初步研究:以雲林地區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67. 邱上嘉。1999。《「五營」在臺灣傳統聚落空間結構上的意義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68. 邱上嘉。2000。《「五營」的境域觀念研究:以雲林縣傳統聚落及臺南府城聯境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69. 邱上嘉。2001。《聚落「空間貞定物」之研究:以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70. 邱宜文。2002。《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臺北:文津。new window
71. 金正耀。1993。《中國的道教》。臺北:臺灣商務。
72. 金開誠。1980。《楚辭選注》。北京:北京出版社。
73.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六期)。頁191- 208。
74.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new window
75. 柯俊成。1991。《清代臺灣(南)府城大街空間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76. 柯斯文。(俄)。《原始文化史綱》。中國:人民出版社。1955年張錫彤中譯本。
77. 柳肅。2001。《中國建築:禮制與建築(003)》。臺北:錦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78. 段義孚。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
79. 洪佳慧。1998。《傳統聚落保存方式之研究 : 以北埔客家聚落為例》。碩士論文。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都市計畫研究所。
80. 胡厚宣。〈卜辭零問〉(二卷十八期)。轉引自李漢三(1981)。《先秦兩漢陰陽五行學說》。頁19。臺北:維新。
81. 范曄。(南朝.宋)。《後漢書》。楊家駱(主編)。1983重印本。臺北:鼎文。
82. 倪漢忠。1995。《 鹿港傳統街屋的型態構成》。
83. 夏鑄九。1983。《臺灣傳統長形連棟式店鋪住宅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臺北: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都市計劃研究室。
84. 夏鑄九。1995。《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 1992》。第二版。臺灣社會研究叢刊:03。new window
85. 孫全文、邱肇輝。1992。《臺灣傳統都市空間之研究》。臺北:詹氏。
86. 徐明福。1990。《臺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臺北:胡氏圖書。new window
87. 徐雨村。1996。〈宗教與宗教組織原則的轉換與並存:以雲林六房天上聖母祭祀組織為例〉。《思與言》34(2): 175- 198。new window
88. 烈嶼鄉公所。2002。《烈嶼鄉誌》。金門:烈嶼鄉公所。
89. 班固。(漢)。《漢書》。楊家駱(主編)。1987重印本。臺北:鼎文。
90. 郝懿行(撰)。(清)。《爾雅義疏》。1972臺三版。臺北:臺灣中華。
91. 馬書田。1993。《華夏諸神:道教卷》。臺北:雲龍。
92. 高怡萍。1998。《澎湖群島的聚落、村廟與犒軍儀式》。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93. 高賢治。1985。《臺灣宗教》。臺北:眾文。
94. 崔伊蘭。1997。〈人類學在臺灣發展的檢討與展望〉。《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2: 186- 208。臺北:臺灣大學。new window
95. 康豹(Katz, Paul R.)。1997。《臺灣的王爺信仰》。臺北:商鼎文化。new window
96. 張珣。1996。〈光復後臺灣人類學漢人宗教研究之回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1: 163- 215。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97. 張珣。2001。〈人類學與漢人宗教研究:以祭祀圈研究及其反省為例〉。《人類學與漢人宗教研究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98.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99. 曹雪芹。(清)。《紅樓夢》。1984初版。臺北:黎明。
100. 許木柱。1993。〈臺灣民族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政治大學民族學報》20: 143- 150。臺北:政治大學。new window
101. 許慎(撰)。(漢)。《說文解字》。(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1986(增訂二版)。臺北:黎明。
102. 許嘉明。1973。〈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 165- 190。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103. 郭淨。1993。《儺:驅鬼•逐疫•酬神》。臺北:臺灣珠海。
104. 郭肇立。1998。〈傳統聚落空間研究方法〉。《聚落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105. 郭璞(注)。(晉)。《爾雅郭注》。1986臺四版。臺北:臺灣中華。
106. 郭璞。(晉)。《山海經》。18卷。1919。上海:商務印書館。
107. 陳丁昆。1997。〈樹形象及其象徵〉。《民族文學研究》。第1期。
108. 陳怡瑾。2003。《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性》。
109. 陳俊宏。2003。《臺灣傳統住居空間組構型態研究:以外埔農宅與大溪、淡水街屋為例》。碩士論文。臺中: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劃研究所。
110. 陳炳容。1996。《金門風獅爺》。臺北:稻田。
111. 陶思炎。1993。《祈禳:求福•除殃》。臺北:珠海。
112. 陶思炎。1998。《中國鎮物》。臺北:東大。
113. 陶淵明。(晉)。《搜神後記》。臺北:木鐸。
114. 章海榮。1995。《西南石崇拜:生命本原的追思》。昆明:雲南教育。
115. 富田芳郎。1955。〈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七卷第三期)。頁86-109。new window
116. 曾光棣。1996。《澎湖的五營:以空間角度來看》。碩士論文。中壢:中原大學。
117. 程靈凡。1982。《符咒研究》。臺北:龍吟。
118. 華昌琳、狄瑞德。1970。《臺灣傳統建築之勘查》。臺中:東海大學住宅及都市研究中心。
119. 黃文博。1988。《臺灣民間信仰見聞錄》。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20. 黃文博。1989。《臺灣信仰傳奇》。臺北:臺原。
121. 黃文博。1996a。《南瀛歷史與風土》(上冊)。臺北:常民。
122. 黃文博。1996b。《南瀛歷史與風土》(下冊)。臺北:常民。
123. 黃文博。1996c。《南瀛民俗誌》(上卷:歲時信仰篇)。三版。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24. 黃文博。1997。《臺灣民間信仰與儀式》。臺北:常民文化。new window
125. 黃文博。2004。《南瀛五營誌:溪北篇》(上卷)。臺南:臺南縣政府。
126. 黃文博。2004。《南瀛五營誌:溪北篇》(下卷)。臺南:臺南縣政府。
127. 黃有興。1992。《澎湖的民間信仰》。臺北:臺原。
128. 黃昭瑾。2001。《合院空間形式與日常生活之研究:臺灣鄉村性之展演與變遷》。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
129. 黃郁文。1990。《鹿港寺廟空間研究:俗民文化與空間形式探微》。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
130. 黃皓如。1990。《傳統合院民宅空間組織之量化解析:以安平與新埔為例》。碩士論文。臺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131. 黃瑜。2000。《漚汪庄祭祀領域空間性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南: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132. 黃應貴(主編)。1993。《人觀、意義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133. 黃應貴(主編)。1995。《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134. 黃應貴(主編)。1999。《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135. 黃應貴。1984。〈光復後臺灣地區人類學研究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 105- 146。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136. 黃應貴。1999。〈導論:幾個有關人類學在臺灣之發展的議題〉。《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25- 57。徐正光、黃應貴﹙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137. 溫振華。1980。〈清代一個臺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1: 91-107。
138. 葉鈞培。1999。《金門辟邪物》。臺北:稻田。
139. 虞伯樂。1996。〈試析宗教組織:魅力領袖與組織科層化〉。《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34卷第2期)。頁109- 136。new window
140. 鈴木清一郎。1984。《臺灣舊慣習俗信仰》(原名:《臺灣舊慣冠婚葬祭及年中行事》)。高賢治(編)、馮作民(譯)。臺北:眾文。new window
141. 靳之林。1998。《綿綿瓜瓞》。臺北:漢聲。
142. 綿貫勇彥。1935。《聚落型態論》。日本東京:古今書院。
143. 劉安。(漢)。《淮南子•墜行訓》。
144. 劉枝萬。1974。《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45. 劉枝萬。1983。《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new window
146. 劉敏耀。1995。《「地理」對澎湖聚落空間的影響》。碩士論文。中壢:私立中原大學。
147. 劉還月。1986。《臺灣民俗誌》。臺北:洛城。
148. 劉還月。1994a。《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迎神卷〕》。臺北:臺原。
149. 劉還月。1994b。《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節慶卷〕》。臺北:臺原。
150. 劉還月。1994c。《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醮事卷〕》。臺北:臺原。
151. 劉還月。1996a。《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廟祀卷〕》。臺北:臺原。
152. 劉還月。1996b。《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靈媒卷〕》。臺北:臺原。
153. 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1996。《辭源》(大陸版)(單卷合訂本)。初版。臺北:遠流。
154. 歐陽詢。(唐)。《藝文類聚》(卷三十九)。《社稷》引《尚書》。
155. 歐陽詢。(唐)。〈帝王部〉。《藝文類聚》(卷一)。引《帝王世紀》商湯"禱于桑林之社"。
156. 潘朝陽。1994。《臺灣傳統漢文化區域構成及其空間性:以貓�堸炾鴐馬猁漱憭ず�史地理詮釋》。
157. 蔣瓊徽。1997。《澎湖聚落民間信仰空間防禦體系之探討》。碩士論文。中壢:中原大學。
158. 蔡智仁。1998。《澎湖社里領域之再省思:以望安島及將軍澳兩島七社里為比較》。碩士論文。中壢:中原大學。
159. 鄭志明。1999。《臺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new window
160. 鄭志明。2001。〈人類學與宗教學的對話:臺灣人類學對漢人宗教精神領域的研究〉。《人類學與漢人宗教研究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161. 鄭振滿。1997。〈神廟祭典與社區空間秩序:莆田將口平原的例證〉。《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頁171- 204。王斯福﹙主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162. 蕭梅。1968。《臺灣民居建築的傳統風格》。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建築系。
163. 蕭登福。1989。〈漢魏六朝道教天界諸神之階次及其職司〉。《臺中商專學報》。21: 33- 76。
164. 應劭。(漢)。〈祀典•社神〉。《風俗通義》(卷八)。
165. 戴炎輝。1979。《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166. 謝繼勝。1996。《風馬考:西藏民間宗教、儀軌與神話》。臺北:唐山。
167. 鍾華操。1988。《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三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168. 鄺芷人。1982。《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new window
169. 譚曉健(主編)。2001。《雲南民族村寨調查-布朗族:猛海布朗山鄉新曼》。昆明:雲南大學。
170. 關華山。1989。《民居與社會、文化》。臺北:明文。new window
171. 關麗文。1987。〈澎湖傳統聚落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三卷第一期)。頁57- 85。new window

【外文書籍】
1. Batty, M. 2004 . A new theory of space syntax, Working paper 75, Centre for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 UCL, London.
2. Batty, M. 2004. Distance in space syntax. Working paper 80, Centre for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 UCL, London.
3. Buchanan, Mark。胡守仁(譯)。2003。Nexus(連結)。臺北:天下文化。
4. Cassirer, Ernst。黃龍保、周振選(譯)。1992。《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5. Chiou, S.-C and Krishnamurti. 1995. The Grammar of Taiwanese Traditional Vernacular Dwelling.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 vol. 22, No.6, Nov.1995): 698- 720.
6.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1980。Existence, Space & Architecture。《實存•空間•建築》。三版。臺北:臺隆。
7. Conway, Hazel; and Rowan Roenisch. 1994. 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 A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8. Crang, Mike。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Culture Geography(《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
9. Fraser, Douglas。張岱文(譯)。1972。Village Planning in the Primitive World。《原始世界的村落計劃》。臺北:境與象。
10. Glassie, Henry. 1975. Folk Housing in Middle Virginia: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Historic Artifacts.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1. Hillier, Bill and Julienne Hanson. 1984.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Zeisel, John。關華山(譯)。1996。Inquiry by Design-Tools For Environment -Behavior Research.(《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臺北:田園城市。
13. Jordan, David K. 1985.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Folk Religion in Taiwanese Village. Second Edition.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4. Knapp, Ronald G. 1980.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Honolulu, Hawaii: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5. Kostof, Spiro. 1991. The City Shape: Urban Patterns and Meanings through History.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Press.
16. Lynch, Kevin。宋伯欽(譯)。1986。The Image of the City。《都市意象》。五版。臺北:臺隆。
17. Featherstone, Mike& Lash, Scott. 1999. Spaces of Culture, City, Nation, World. London: SAGE.
18. Mircea Eliade。楊素娥(譯)。 2001。 The Sacred &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
19.Mitchell, William John。劉育東(譯)。1995。The Logic of architecture: design, computation, and cognition. (《建築的設計思考:設計、運算與認知》)。臺北:胡氏。
20. Norberg- Schulz, Christian。王淳隆(譯)。1980。Existence, Space & Architecture。《實存•空間•建築》。臺北:臺隆。
21. Rapoport, Amos。張玫玫(譯)。1987。《住屋形式與文化》。臺北:境與象。
22. Sangren, P. Steven. 1987.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3. Schipper, Kristofer. 1993. The Taoist Body. Translated by Karen C. Duval.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4. Thompson, Laurence G. 1989. Chinese Religion: An Introduction. Fourth Edition.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5. Tuan, Yi-Fu. 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26. Weber, Max。簡惠美(譯)。1989。The Religion of China。《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源流。
27. Yang, C.K. 1994.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28. Zeisel, John. 1984. Inquiry by Design: Tools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臺北:六合,1984翻印)。

【地圖】
1.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堡圖》。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
2. 臺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隊。1981。《臺灣地區相片基本圖第一版》(1:5000)。臺北:聯勤總部測量署。
3. 臺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隊。1987。《臺灣地區相片基本圖第二版》(1:5000)。臺北:聯勤總部測量署。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