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後教師工會時期的教師圖像-聖職已遠,典範在夙昔
作者:王鳳雄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Feng-Hsiung Wang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指導教授:翁福元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教師圖像聖職教師薪資勞動者建構深度訪談teacher’s imagedivine teachersalary labourconstructin-depth interview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教師圖像在傳統期待與多重法規的認定下,產生了不同的論述。從傳統觀點而言,教師具有聖職的地位;從「教師法」的角度來分析,教師應為專業人員;就「工會法」而言,教師是受僱主雇用,從事工作以獲取薪資的勞動者。教師依身分解讀的不同,其所擁有的圖像也會呈現本質上的差異。今日臺灣社會大眾對教師圖像的界定為何?本研究希望透過與不同教育相關人士的訪談互動,藉由省思、詮釋、批判等過程,來建構符合社會現狀的教師圖像。
教師工會是否衝擊教師傳統的聖職圖像,或者社會大眾對教師的尊重是否因此改變,在作者的訪談過程中,多數的研究參與者都不認為兩者間有直接的關係。聖職教師對中國人社會而言,永遠(至少目前)是個理想與期盼,而會鬆動教師聖職圖像的中介因素,在於工會是否能以學生受教品質及權益為最終目標。其次,有關教師圖像的期待,家長及社會大眾應了解聖職圖像可以作為我們對教師的理想期待,但我們不宜將其視為理所當然。然而,教師應自我惕勵並以聖職教師為標竿。
當代社會因環境急遽的變遷,傳統教師任務內涵,已無法全面描述當代教師的圖像。作者經由深度訪談與研究參與者,共同建構出當代臺灣教師社會圖像:(1)擁有教育專業知能的「教育從業者」;(2)擁有教育愛的「品德培育者」;(3)擁有反思、批判及創新能力的教學者;(4)教學的「行動研究者」;(5)擁有行動力並參與社會事務的「現代公民」;(6)社會價值觀的「倡議者」;(7)懷抱基本人權理念的行動者。
The teacher’s image has been defined by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expectations as well as multiple laws, thus generating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raditionally speaking, the teacher has a “divine” status. The teacher is a professional according to the “Teachers’ Law”. However, in “Labor Union Law”, a teacher is simply someone who is hired by an employer. He or She works and gets the salary. Owing to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eachers’ identities, the images that they have would also be different. What image does a teacher have in the eyes of the general public in Taiwan?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teachers’ images that conform to modern Taiwanese society through talking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related interviewees under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reflec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que.
Will the “Labor Union Law” imp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 “divine” image? Moreover, will it affect the respect the masses demonstrate towards the teachers? In this study,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observe no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 image of a “divine teacher” will always be an ideal and wishful projection in the Chinese society (at least for the time being). The factor that can undermine this “divine image” is whether the Labor Union will have students’ best interests at heart along with quality education as their ultimate goal or not. Furthermore, in regards to the notion of a teacher’s image, the society, especially par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at “being divine” can be an ideal expectation, but not a given. Teachers, on the other hand, should encourage themselves to consider this “divine image” as the benchmark for their profession.
Due to drastic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modern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description
of the teacher’s mission can no longer be fu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image that modern teachers should undertake. The authors and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have attempted to construct the following social images of the teachers in Taiwan nowadays
: (1) the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with educational expertise, (2) the “Character Breeders” with educational love, (3) the educators who have the ability to reflect, criticize and create, (4) the “Action Researchers” of teaching, (5) the “modern citizens” who have mobility and participate in social affairs, (6) the proponents of social values, (7) the activists who have the basic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參考資料
中文部分
丁永剛 (2007)。張之洞近代化思想研究。中國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北大方正中
文電子圖書。
于廣躍 (2010)。淺談程朱理學的義意與發展。東方企業文化,18,249。
王國維撰 (1971)。殷周制度史。臺北縣板橋市:藝文。
王任光編著 (1976)。西洋中古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思想史研究室編 (1987)。侯外廬史學論文選集。北
京:人民。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 (1998)。唐宋注疏十三經。北京:中華。
王曾才編著 (1990)。西洋近代史。臺北:正中。
王鳳喈 (1990)。中國教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王夢鷗註譯 (1990)。禮記今註今譯(王雲五主編)。臺北:商務。
王寧等譯 (1992)。走向後現代主義(Douwe Fokkema、Hans Bertens編)。臺北:淑馨。
方永泉 (1996)。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主義對於比較教育研究的挑戰及啟示。輯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頁145-164)。臺北:師大。new window
方永泉 (1999)。教師作為一種轉化的知識份子─教育史角度的考察。暨大學報,3(1),99-126。
王海龍 (2000)。導讀二:細說吉爾茲。輯於王海龍、張家瑄(譯),地方性知識:闡
釋人類學論文集(頁28- 63)。北京:中央編譯。
王文錦 (2001)。禮記譯解。北京:中華。
王春法主編 (2002)。劍橋歐洲經濟史第一卷:中世紀的農業生活(Postan & Habakkuk
主編)。北京:經濟科學。
王成濤 (2003)。養士制度和稷下學宮對當代大學的啟迪。理工高教研究,22(5),15-16。
方永泉 (2004)。詮釋學理論與教育研究的關係―以呂格爾的詮釋學理論為例。輯於
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191-222)。臺北:心理。
王雅各 (2004)。質性研究導論。輯於謝臥龍(策劃主編),質性研究(頁1-57)。臺北:
心理。
王天海 (2005)。荀子校釋。中國上海:上海古籍。
王麗雲 (2005)。學校教育的社會功能。輯於台灣教育社會學會(主編),教育社會學(頁
25-56)。臺北:巨流。
王佳煌 (2005)。都市社會學。臺北:三民。
王豪華 (2007)。社會變遷對國小教師地位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學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方永泉譯 (2007)。受壓迫者教育學(Freire, P.著)。臺北:巨流。
王 蕾 (2007)。試論宋明理學家的聖賢境界。濱州職業學院學報,4(1),63-66。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 (2008)。教師形象與專業倫理。臺北:心理。
毛子水註譯 (2009)。論語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
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2011.12.26)。兩件事都差最後一步。全國教師會會訊,53。引
自網址http://forum.nta.org.tw/v362/epaper/showepaper.php?period=53
王 芳 (2011)。張之洞與癸卯學制。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6(3),62-65。
王杰、顧建軍 (2012)。漢代神權政治的重新確立—董仲舒與儒學的神化。現代哲學,
3,120-128。
王 麗 (2012)。孔子教育思想成因探析。畢節學院學報,6(30),123-128。
王 濤 (2012)。論古代士大夫的處世哲學―「濟天下、善其身」。大眾文藝,20,
146-148。
牛秋實 (2012)。董仲舒與漢代的《春秋》學。衡水學院學報,14(5),17-20。
王晓生 (2013)。意識形態就是其意義為維持權力關係服務的話語(中譯序)。輯於郭
世平等(譯),意識形態理論研究(John B, Thompson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田培林 (1963)。教育史。臺北:正中。
幼獅編譯部主編 (1972)。宗教改革(Will Durant著)。臺北:幼獅。原著出版年:1957
司 琦 (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史習江 (2001)。中國古代的教育。臺北:文津。
史偉民 (2007)。做為思想史的歷史―柯靈烏命題的意義及侷限。臺大文史哲學報,new window
67,161-194。
皮連生主譯 (2007)。學習、教學和評估的分類學(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簡
縮本〕)。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史次耘註譯 (2009)。孟子今註今釋。臺北:臺灣商務。
石蘭榮 (2012)。知識人視角下的先秦教師角色。時代文學,7,205-207。
江炳倫、張世賢、陳鴻瑜合譯 (1981)。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Samuel P. Huntington
著)。臺北:黎明。原著出版年:1968。
朱雲漢、丁庭宇譯 (1981)。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Richard Wilson 著)。臺北:桂冠
朱雲漢 (1992)。寡占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輯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解剖臺灣經
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頁142-147)。臺北:前衛。
朱元鴻等譯 (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Best,S. & Kellner,D.著)。臺北:巨流。
羊憶蓉 (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桂冠。new window
江添輝 (1994)。教育社會學理論學派與發展。2013年12月8日,引自教育部數位教
學資源入口網,網址http://content.edu.tw/primary/society/ks_ck/lotus/a8.htm。
朱永嘉、蕭木注譯 (1995)。新譯呂氏春秋。臺北:三民。
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 (1996)。總諮議報告書。2013年1月23日,引自網址
http://www.cles. mlc. edu.tw/~cerntcu/099-curriculum/Compulsory%20education/
Education_Reform _1996.pdf
朱浤源 (2001)。從中華政治制度之類型史看臺灣解嚴前後的臺灣。輯於中央研究院
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頁213-248)。臺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成虹飛、顧瑜君 (2004)。行動研究。輯於謝臥龍(策劃主編),質性研究(頁127-176)。
臺北:心理。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 (2005.05.22)。宗旨任務。2014年4月10日,引自網址
http://www.napo.org.tw/aboutnapo/zong-zhi-ren-wu
江吟梓、蘇文賢合譯 (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Marilyn Lichtman)。臺北:
學富。原著出版年:2010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2011)。全教總成立宗旨及任務。2013.2.23,引自網址
http://www.nftu.org.tw/Profile/Profile0103.aspx
李大釗 (1920)。唯物史觀在史學上的價值。2013年3月24日,引自網址
http://zh.wikisource.org/wiki/Author:%E6%9D%8E%E5%A4%A7%E9%87%97
余英時 (1953)。近代文明的新趨勢。香港:自由。
李思涵 (1967)。清季同光自強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運動的比較。思與言,5(1),頁11。
李正富 (1968)。西洋近代教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余英時 (1976)。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
李豐斌譯 (1981)。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臺北:聯經。
李弘祺 (1981)。絳帳遺風―私人講學的傳統。載於林慶彰(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學
術篇(頁312-410)。臺北:聯經。
汪榮祖 (1983)。晚清變法思想論叢。臺北:聯經。
沈雲龍編 (1985)。戊戌政變記(梁啟超著)。臺北:文海。
余英時 (1987)。士與中國文化。中國上海:人民。
李永熾 (1987)。清末知識份子與民眾。輯於周陽山(編),知識份子與中國(頁315-328)。
臺北:時報文化。
何信全 (1988)。海耶克自由理論研究。臺北:聯經。new window
余英時 (1989)。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
李筱峯 (1991)。台灣民主運動40年。臺北:自立晚報。
李平曄 (1992)。宗教改革與西方近代社會思潮。北京:今日中。
李弘祺 (1993)。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new window
李國祥、李長弓、張三夕譯註 (1993)。史記。臺北:錦繡。
沈清松 (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
李幼蒸譯 (1994)。現象學與科學哲學(Edmund Husserl著)。台北:五南。
余安邦 (1996)。文化心理學的歷史發展與研究進路:兼論其與心態史學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new window
李國偉 (1996a)。教育基本法的理念分析。教改通訊,17/18,8-11。
李國偉 (1996b)。推動制訂「教育基本法」。教改通訊,23,4-5。
忻 平 (1997)。清末新政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社會科學戰線,2,214-224。
余敦康 (1997)。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中國上海:學林。
沈春生(1998)。中美日三國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孟生著 (1998)。左傳譯注。上海市:上海古籍。
余漢儀 (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輯於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new window
三民。
李文政 (1999)。教科書在學校政治社會化中的功能。國教世紀,185,29-34。
李奉儒 (2000)。批判理論即其在教育研究之應用。輯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編),
質的研究方法(頁335-368)。高雄:復文。
李双璧 (2000)。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再認識。輯於王曉清(主編),戊戌維新與近代中
國的改革-戊戌維新一百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26-38),中國北京:社
會科學文獻。
余德慧 (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心靈工坊。new window

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 (2001)。全球化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
與文化的衝擊(Held, D., McGrew, A., Goldblatt,D. and Perraton, J.著)。臺北:韋伯。
原著出版年:1999年
李新鄉 (2001)。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活動類別與辦理模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415-008),未出版,臺北市。
李園會 (2001)。台灣師範教育史。臺北:南天。
李奉儒 (2001)。教育基本法理念的解釋。教育研究月刊,86,28-43。new window
沈清松 (2001)。臺灣精神與文化發展。臺北:臺灣商務。new window
李嘉齡 (2002)。批判俗民誌與比較教育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211-232。new window
李奉儒 (2003)。Paulo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new window
集刊,49(3),1-31。
呂希臣、何敬文主編 (2003)。中國現代唯物史觀。中國天津:天津人民。
沈翠蓮 (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五南。
余仕麟 (2004)。倫理學概論。北京:民族。引自方正中文電子書
余英時 (2004)。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new window
李奉儒 (2004)。賈馥茗先生的教育哲學及其對臺灣教育改革的啟示。輯於張建成(主new window
編),文化、人格與教育(頁253-278)。臺北市:心理。
何明修 (2005)。社會運動概論:Introduction to social movement。臺北:三民。
沈春生(2005)。美日兩國教師組織工會化發展與運作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new window
學比教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李淑菁 (2006)。教育政策研究的傳統與批判:一個東方的性別觀點,收錄於黃乃熒(編
著)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頁89-106)。臺北:心理。
李猛、李康譯 (2008a)。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著)。臺
北:麥田。原著出版年:1992
李猛、李康譯 (2008b)。前言二(Wacquant著)。輯於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合著)
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頁27-106) 臺北:麥田。原著出版年:1992
何英奇 (2008)。批判研究方法的架構及其在教育與心理研究上的運用。輯於潘慧玲(主
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 pp.229-260)。臺北:心理。
李奉儒 (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的教育改革論述之評析。輯於蘇永明、方永泉(執
行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1-30)。臺北:學富。
何廷明 (2008)。論清末新政與中國現代化的起航。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1(4),33-36。
李建興 (2009.08.20)。教師組織工會的趨勢。國政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
會。引自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3/5753
呂素珍 (2009)。中西方文化視野下理想教師形象的比較及啟示。教育研究與實驗,6,
32-38。
李志厚 (2009)。變革課堂教學方式:建構主義學習理念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中國
廣州:廣東教育。
李宜樺 (2010)。國家認同與多元文化:新加坡小學公民與道德教育教科書分析。教
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2),113-144。
沈珊珊 (2010)。國際組織在世界教育發展的作用。輯於沈珊珊(主編),國際組織與教
育(頁1-48)。臺北:高等教育。
余承海、程晉寬 (2010)。士階層與智者派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
育科學版),12(9),61-64。
車槿山 (2011)。後現代狀態:關鍵知識的報告(Jean-Francois Lyotard著)。臺北:五南。
余 揚 (2011)。科舉考試制度的社會功能再論。教育與考試,5,45-50。
李 斌 (2011)。淺談《癸卯學制》中的教育現代化趨勢。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8(6),
99-102。
李惠宗 (2012)。憲法要義。臺北:元照。
李弘棋 (2012)。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吳文星 (1983)。日據時期台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師大史研所。new window
林清江 (1984)。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
林紀東等 (1984)。憲法戒嚴與國家動員論。臺北:漢林。
林尹注譯 (1985)。周禮今注今譯。中國北京:書目文獻。
林同濟 (1987a)。大夫士與士大夫―國史上的兩種人格型。載於周陽山(編),知識分
子與中國(頁37-44)。臺北:時報。
林同濟 (1987b)。士的蛻變。載於周陽山(編),知識分子與中國(頁45-52)。臺北:時
報。
林玉体 (1988)。西洋教育史專題研究論文集。臺北:文景。
吳根明譯 (1988)。批判理論與教育(Gibson, R. 著)。臺北:師大書苑。原著出版年1986
林安弘 (1988)。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臺北:文律。
周添城 (1992)。權力邊陲的中小企業。輯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解剖臺灣經濟:
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頁97-118)。臺北:前衛。
林瑞榮 (1992)。批判理論與教育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5,頁135-144。new window
吳明清 (1992)。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吳文星 (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new window
吳圳義 (1993)。西洋上古史。臺北:三民。
吳明清 (1993)。社會變遷中的教學模式及其應用。輯於中國教育協會、國立中正new window
大學成人教育中心(主編),文化變遷與教育發展。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吳洪成 (1994)。略論民初實利主義、實用主義教育思潮。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1(1),64-72。
周愚文 (1996)。宋代的州縣學作者。臺北:國立編譯館。
吳清山 (1996)。教師組織的定位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8,2-8。new window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Michael Quinn Patton著)。臺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年
林玉体 (1999)。西洋教育史。臺北:師大。
邱維誠 (1999)。解嚴後台灣地區教育改革工程之結構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
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吳靖國 (2000)。創新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師大。
邱秀香 (2000)。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堂興辦為中心的探討。臺
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林天祐(2000)。從知識經濟思維教育人員專業成長與發展。學校行政,9,24-27。
周桂田 (2000)。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現代的弔詭,2000年8月2日,中央日報。
周德禎 (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周愚文 (2001)。中國教育史綱。臺北縣:正中。
周建波 (2001)。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中國濟南:山東人民。
周桂鈿主編 (2001)。中國傳統政治哲學。中國石家庄市:河北人民。
吳清山 (2003)。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臺北:師大。new window
吳天泰 (2004)。民族誌。輯於謝臥龍(策劃主編),質性研究(頁178-236)。臺北:
心理。
周險峰、周訓梅 (2004)。士的崛起及其教育影響。船山學刊,2,82-85。
林玉体編著 (2005)。西洋教育史。臺北:三民。
林玉体 (2005)。西洋教育史(修訂十二版)。臺北:文景。
吳光輝譯 (2006)。近代之挫折:東亞社會與西方文明的碰撞(高坂史郎著)。河北石家
庄市:河北人民。
林玉体 (2006)。西方教育思想史。北京:九州。
吳洪成主編 (2006)。中國小学教育史。中國太原:山西教育。
周珮儀 (2007)。後現代課程論述的省思。載於黃乃熒(主編),,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
展(71-88頁)。臺北:心理。
吳武典 (2007)。品格教育的反思。研習資訊,24(1),17-32。
吳清山 (2007)。後現代思潮與教育改革。輯於黃乃熒(主編),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new window
(29-56)。臺北:心理。
林福岳 (2008)。亟需養分的公民社區─評介《公民的新聞與社群想像》。新聞學研new window
究,94,211-215。
林玉体 (2008)。西洋教育史(十三版)。臺北:文景。
吳清山、王令宜 (2008)。從認可評鑑走向品質保證。評鑑雙月刊,18,31-35new window
吳清山 (2008)。解讀台灣教育改革。臺北:心理。new window
林國楨 (2008)。後現代與全球化趨勢下班級經營本土化的取向。教育資料與研究,83,181-200。new window
周愚文 (2008)。序文。載於蘇永明、方永泉(執行主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
思(頁Ⅴ-Ⅵ)。臺北:學富。
林 斌 (2009)。教師工會與教師工作條件:教師必須面對的真相。發表於全國高中
職校務研討會。2003.3.16,引自高雄市教師會工會Q&A及全國教師會工會文宣
網址http://tnta.tnc.edu.tw/tntaxoops2/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528。
周家弘 (2009)。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角色認知、對教師工會功能看法與其參與教師
工會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
易中天 (2009)。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臺北:泰電電業。
金兆梓 (2010)。尚書詮釋。中國北京:中華。
林珮瑾 (2010)。教師組織在教師專業的意義:英國教師組織的發展以及對臺灣教師
會的啟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吳怡萍 (2010)。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輯於沈珊珊(主編),國際組織與教育(頁
136-184)。臺北:高等教育。
周保平 (2011)。書院的佈局及釋奠、釋菜之禮―以河南書院廟學為視閾。首都師範
大學學報,3,127-129。
林佳和 (2011)。新工會法下的工會組織。全國教師工會會訊第一期。2013.2.21,引
自網址http://www.nftu.org.tw/FileStorage/files/MemberInfo
林上洪 (2012)。「科舉流動」爭議中的標準合條件問題。寧波大學學報,25(4),
109-114。
李惠宗 (2012)。憲法要義。臺北:元照。
卓福寶、張建中、劉曉軍 (2012)。芻議宋明理學中蘊涵的人文精神及其時代價值。
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4(3),68-70。
吳造軍 (2012)。洋務運動中的教育近代化。青春歲月,18,382-385。
林 杰 (2012)。民國時期的公民教育。博覽群書,5,110-114。
吳福濱 (2013.09.06)。實施教師評鑑、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台灣新生報。
侯外盧 (1980)。中國思想史綱(上、下冊)。北京:中國青年。
俞啟定 (1987)。先秦兩漢儒家教育。中國山東:齊魯書社。
胡昌智 (1988)。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new window
洪 謙 (1990)。邏輯經驗主義論文集。臺北:遠流。
洪惟仁 (1992)。臺灣語言危機。臺北:前衛。
洪漢鼎 (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Hans_Georg Gadamer 著)。
臺北:時報。
胡美琦 (1995)。中國教育史(四版)。臺北:三民。
胡幼慧、姚美華 (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
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輯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
主義研究實例(頁141-158)。臺北:巨流圖書。
段玉裁 (1997)。說文解字註。上海:上海古籍。
姜添輝 (1998)。教師組織是否是教師專業要件:英國全國教師聯合會的個案研究。
八十七學年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548-1576頁)。台北市立師院。
施良方、崔允漷主編 (1999)。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上海:華
東師範大學。
胡宗澤、趙力濤譯 (2002)。民族-國家與暴力(Giddens, Anthony 著)。臺北縣:左岸。
姜瑞璋譯 (2002)。古羅馬風化史(Otto Kiefer著)。河北:遼寧教育。
姜添輝 (2003)。英國教師組織的政治特性。南師學報,1(37),55-81。new window
姜添輝 (2004)。各國教師組織發展取向與教師專業發展。現代教育論壇,10,498-522。
范麗娟 (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1-126)。臺北:心理。
胡祖慶 (2006)。憲政民主與改革。臺北:五南。
洪雯柔 (2008)。批判俗民誌的跨國研究—比較教育方法論之再思。臺北:五南。
洪雯柔 (2009)。批判俗民誌-比較教育方法論。臺北:五南。
范熾文 (2008)。教育行政研究-批判取向。臺北:五南。
洪鐮德 (2009)。人文主義與人文科學。臺北:五南。
侯元鈞 (2010)。解嚴前後台灣國語文課程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new window
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施宜煌(2010a)。打開台灣孩子的國際視野-從發展優質的幼兒英語教學開始。北縣
教育,72,11-16。
施宜煌 (2010b)。教育即進步-田培林的觀點。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5,1-16。new window
胡秋原 (2010)。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份子(上冊)。中國北京:中華。
洪如玉 (2010)。全球化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另類思考:地方本位教育。幼兒教保new window
研究期刊,5,73-82。
唐君毅 (1978)。中國教育史上之私學與官學,載於唐君毅(編),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
(573-580頁)。台北:學生。
孫廣德 (1982)。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臺北:台灣商務。new window
孫鐵剛 (1982)。書生議論―士人與士風。輯於杜正勝(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
吾土與吾民(頁89-139)。臺北:聯經。
高明士 (1984)。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東亞世界形成史的一個側面。臺北:編譯
館中華叢書編委會。
孫國棟、魏斐德 (1987)。中國歷代自強運動的省察。輯於周陽山(編),知識份子與中
國(頁255-270)。臺北:時報。
唐小兵譯 (1989)。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Jameson,F著)。臺北:當代。原著出版年:
1985
徐宗林 (1991)。西洋教育史。臺北:五南。
高宣揚 (1994)。德國哲學的發展。臺北:遠流。new window
唐宗清譯 (1994)。教師與階級:馬克思主義分析(Kevin Harris著)。臺北:桂冠;原
著出版年:1982
孫顯元 (1994)。我國古代國家考試制度。教育與現代化,1,74-77。
翁豊珍 (1995)。我國教師組織專業團體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北。
高敬文 (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
夏林清 (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輯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
土女性研究實例(頁99-120)。臺北市:巨流。
馬寶珠 (1996)。中國新文化運動史。臺北:文津。
孫有中、藍克林、斐雯譯 (1997)。新舊個人主義:杜威文選。中國上海:上海社會
科學文獻。
高博銓 (1999)。教學的發展與革新。國教新知,45(5),82-87。
高明士 (1999)。中國教育制度史論。臺北:聯經。
桂冠前瞻教育叢書編譯組譯 (1999)。教師角色(Heck & Williams著)。臺北:桂冠。原
著出版年:1984
高希均 (2000)。知識經濟的理念核心。輯於高希均、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頁
1-25)。臺北:天下遠見。
秦夢群、黃貞裕 (2001)。教育行政研究方法論。臺北:五南。
姚朋譯 (2001)。歷史學與社會理論(Burke, P.)。中國上海:上海人民。
席代麟、李宗哲、劉國兆 (2001)。教育改革過程中的民主實驗─教師會功能之研析。
輯於「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頁111-146)。彰化縣:彰化師範大學。
唐錫海 (2002)。教師的新角色定位及角色轉換。廣西社會科學,4,260-263。
秦夢群 (2002)。知識經濟在教育發展上的角色與策略。中等教育,53(3),64-81。new window
翁福元 (2002)。國家、市場與高等教育:台灣的挑戰。輯於戴曉霞、莫家豪、謝安
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台、港、中趨勢比較(頁90-117)。臺北:高等教育。
高明士 (2003)。中國傳統政治與教育。臺北:文津。
高明士 (2004a)。中國教育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高明士 (2004b)。東亞古代的正制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
高明士 (2005)。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臺灣大學。new window
徐孟弘 (2006)。宗教信仰影響教師生活的敘述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new window
高思謙譯 (2006)。尼各馬科倫理學(Aristotle著)。臺北:臺灣商務。
馬立民 (2007)。癸卯學制對中國教育近代化的作用。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版),25(2),77-82。
夏志強 (2007)。高校獨立學院市場化營運研究。四川:巴蜀書社。
孫適民、蔣玉蘭 (2008)。中國古代士文化與知識份子現代化。中國長沙:湖南人民。
郝曉毓、李世海 (2008)。略論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教育。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2(3),
16-18。
馬澤民 (2010)。論清末教育改革的實用特徵。職業技職教育,31(10),86-89。
孫立群 (2010)。古代士人的精神傳統。國學,9,44-46。
孫開泰 (2010)。先秦諸子精神:百家爭鳴、融合與傳統文化整體觀。南京:鳳凰。
秦夢群 (2010.12)。校長培育制度與學校專業能力之探究。新世紀學校革新之挑戰與
展望國際研討會,學校行政研究學會。
孫佳梅、李躍利 (2011)。淺論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增刊1,78-84。
秦夢群、劉家維 (2011)。教師工會成立發展與相關爭議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203,new window
5-16。
徐 賁 (2012)。統制與教育―從國民到公民。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na) Limited。
教育部 (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
梁漱溟 (1982)。中國文化要義。臺北:里仁。new window
陸有銓譯 (1984)。民主社會中教育的衝突(Robert M. Hutchins著)。臺北:桂冠;原著
出版年:1972
陳秉璋 (1985)。社會學理論。臺北:三民。
梁啟超 (1985)。論戊戌維新運動及康有為、梁啟超。中國廣東:廣東人民。
陳學恂 (1986)。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中國北京:人民教育。
陳德禹 (1987)。晚周至唐中國知識分子與政治。載於徐復觀、周陽山(編),知識分子
與中國(頁221-246)。臺北:時報。
陳文團 (1988)。意識型態的教育與道德教育。輯於陳伯璋(編著),意識形態與教育(頁new window
65–130)。臺北:師大。
陳忠信 (1989)。國家政策與批判的公共論述。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new window
梁啟超 (1989a)。飲冰室合集第二冊《新民說》。中國北京:中華。
梁啟超 (1989b)。飲冰室合集第一冊《古議院考》。中國北京:中華。
陳璋津 (1989)。文化霸權:觀念與反省。中國論壇,333,38-48。
陳伯璋 (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
梁志學主編 (1990)。費希特著作選集。中國北京:商務。
陳榮灼 (1992)。「現代」與「後現代」之間。臺北:時報。new window
陳奎喜(1992)。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
郭齊家 (1994)。中國古代學校。臺北:台灣商務。
陳伯璋 (1995)。學前至高中階段課程教材的主要問題。臺北:行政院教改革審議委
員會。
教育部 (1996.07.06)。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教育部:作者。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6a)。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1996b)。第四期諮議報告書。臺北:教育部。
畢恆達、謝慧娟 (1998)。田野研究中的性別。探索台灣田野的新面向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5.5-1998.5.8。
陳光輝、詹棟樑 (1998)。各國公民教育。臺北:水牛。
陳 列 (1998)。市場經濟與高等教育-一個世界性的課題。北京:人民教育。
陳文團 (1999)。意識形態教育的貧困。臺北:師大。new window
陳伯璋 (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輯於「教育學門研究生『質的研究方法』
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
梁福鎮 (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輯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
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51-166)。高雄:麗文。
陳向明 (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new window
郭璽瑜 (2000)。尋找一個位置―中國古代士階層的角色問題。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秉璋 (2000)。道德規範與倫理價值。臺北:業強
許維素 (2001)。小班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輯於國立暨南大學教育學程中心(主編),教
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頁53-69)。高雄:復文。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教育部 (2002)。教師組織工會問題之研析。「教師與教師團體之定位與合理協商、
協議權」工作小組。引自網址http://www.edu.tw/secretary/e2008/910920-1.htm.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new window
許瑞浩、曾品滄、薛月順編註 (2002)。從戒嚴到解嚴: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
臺北縣:國史館。
陳學舉 (2002)。論士階層之形成。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65-68。
莫家豪、羅浩俊 (2002)。市場化與大學理治模式變遷-香港與台灣比較研究。載於new window
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台•港•中趨勢之比較(頁183-220
)。臺北:高等教育。
郭至和 (2002)。誰抓得住我—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和定位。花蓮師院學報,14,new window
1-24。
梁漱溟 (2002)。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原著出版年:1921new window
郭丁熒 (2003)。教師的多維影像:教師角色之社會學論述。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new window
16(2),161-186。
教育部 (2003)。「為工會法修法取消教育事業組工會之限制後,對我國教育之後續影
響及教育部因應政策」報告。2003年4月16日立法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報告。
莊明貞、潘志煌 (2004)。批判理論及其在課程研究上之應用。輯於潘慧玲(主編)教育new window
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309-340)。臺北:心理。
莊明貞、陳怡如譯 (2005)。質性研究導論(Qualitative Researchers:An Introduction;
Corrine Glesne著)。臺北:高等教育。
郭丁熒 (2006)。是「連續」還是「斷裂」〜台灣小學教師角色變遷知覺之研究。師
大學報:教育類,51(1),41-62。
陳曉律 (2006)。歐洲民族國家演進的歷史趨勢。2014年4月1日,引自網址
www.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academia
陳文團、溫明麗 (2006)。後現代狀況下的全球化教育:隱憂與出路。教育資料集刊,31,265-294。new window
許智香 (2006)。壓抑年代下的教育―威權體制時期的台灣教育。經典雜誌,94。
引自網址 http://taipei.tzuchi.org.tw/rhythms/magazine/content/94/edu11.htm
莊國銘 (2007)。公民教育與現代國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new window
郭諭陵 (2007)。各國教師組織概況及其政治性。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1),new window
127-152。
莊國銘 (2007)。公民教育與現代國家(Civic Education and Modern State)。臺北:國new window
立台灣大學政治系。
陳國樑譯 (2009)。中世紀的城市:經濟和社會史評論(Henri Pirenne著)。北京:商務。
陳青之 (2010)。中國教育史。中國長沙:嶽麓書社。
教育部 (2010)。立法院三讀通過工會法修正草案開放教師籌組工會政策立場說明。
引自網址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3520
陳秀娟 (2011)。洋務運動淺議。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9(4),85-86。
陳明達 (2011)。國民中小學教師籌組教師工會態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
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南投,未出版。
教育部 (2012)。行政院院會通過「教師法」修正草案。2014年4月6日,引自網址
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F8BAEBE9491FC830&s=
F1838CAD76CC1343
許智偉編著 (2012)。西洋教育史新論-西洋教育的特質及形成與發展。臺北:三民。
教育部 (2012)。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2013年2月23日,
引自教育部統計處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731&Page
=5314&Index =4&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許育典 (2013)。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臺北:元照。new window
黃俊傑 (1977)。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問學。
黃俊傑撰 (1977)。古代希臘城邦與民主政治。臺北:台灣學生。
黃光雄 (1982)。蘭開斯特與導生學校運動。高雄:復文。
黃瑞祺編譯 (1984)。現代社會學:結構功能論選讀。臺北:巨流。
黃瑞棋編著 (1985)。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臺北:巨流。
張鈿富 (1986)。我國教師專業組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
張恭啟、于嘉雲譯 (1989)。人類學緒論(R. Keesing著)。臺北:巨流。
舒新城 (1990)。近代中國教育史料。中國上海:上海。
彭懷恩 (1990)。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風雲論壇。new window
傅筑夫編 (1990)。中國經濟史.先秦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黃汝成集釋 (1990)。日知錄集釋(顧炎武著)。石家莊市:花山文藝社。
黃宣範譯 (1991)。歷史的理念(Collingwood, Robin George著)。臺北:聯經。
張華青等譯 (1991)。政治社會學(Anthony M. Orum著)。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
1987
彭懷恩 (1991)。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風雲論壇。new window
黃坤錦 (1992)。各國教師專業之比較研究。輯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
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17-637)。臺北:師大。
馮友蘭 (1993)。中國哲學史。臺北:台灣商務。
張華葆 (1993)。歷史社會學。臺北:三民。
張錦華 (1993)。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臺北:正中。
馮爾康主編 (1994)。中國社會結構的演變。中國鄭州:河南人民。
湯志鈞 (1994)。西漢經學與政治。中國上海:上海古籍。
喻本伐、熊賢君 (1995)。中國教育發展史(伍振鷟校訂)。臺北:師大。
張蔭麟 (1995)。中國上古史綱。臺北:里仁。
張君玫、劉鈐佑譯 (1996)。社會學的想像(Mill, C. Wright著)。臺北:巨流。
程方平、畢誠 (1996)。中國教育史。臺北:文津。
馮朝霖、薛化元 (1996)。主體性與教育權。國家政策雙週刊,131,6-8。new window
黃瑞祺 (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臺北:三民。new window
湯梅英 (1996)。從教師法談教師組織的困境。教育資料與研究,8,15-17。new window
焦潤明 (1997)。救亡求存―清末維新潮。中國瀋陽:遼寧人民。
張慈莉 (1998)。生命主題的敘說與理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文軍 (1998)。後現代教育。臺北:揚智。
黃淑清 (1998)。失落的因應歷程之探討—以青少年期父(母)親過世的成人為例。new window
政治大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建成 (1998)。教育政策。輯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83-118)。臺北:
師大。
張文軍 (1998)。後現代教育。臺北:揚智。
張清楚 (1999)。正視中小學校長之培育、任用與評鑑—現職校長的看法。教育資料new window
與研究,28,22-28。
張廣智、陳新 (1999)。年鑑學派。臺北:揚智。
彭懷恩 (2000)。台灣政制發展的反思。臺北:風雲論壇。
舒緒緯 (2001)。教育基本法與學發展。屏東師院學報,14,153-178。new window
黃光雄主譯 (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張明明譯 (2002)。民族主義(Kedourie, Elie 著)。北京市:中央編譯。
黃煜文譯 (2002)。論歷史(Eric J. Hobsbawm 著)。臺北:麥田。
黃嘉雄 (2002)。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省思與實踐。臺北:心理。
黃文振 (2002)。教師專業「證、照、用」制度建立的思維。2012年2月12日,引自
網址http://www.nihs.tp.edu.tw/2006/administration/principal/teacheridcard.pdf。
張曉蕙 (2002)。中英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張建成 (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學富。
張曉蕙 (2002)。中、英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舒緒緯 (2003)。台灣地區教師會教育專業權運作之探討。輯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
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頁397-426)。臺北:高等教育。
黃紹恆譯 (2003)。現代經濟史的基礎:資本主義的生成、發展與危機(後藤靖、盧田
文夫本和一編)。臺北:經濟新潮社。
張永宗 (2003)。批判理論與質的研究。生活與科技教育月刊,36(2),15-26。
黄濟、郭齊家主編 (2003)。中國教育傳統與教育現代化:基本問題研究。中國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
湯志鈞 (2003)。戊戌變法史。中國北京:人民。
黃 藿 (2003)。我國近年來教改的成效與問題癥結―教育哲學角度的省思。中央大
學社會文化學報,16,1-22。
張鳳陽 (2004)。現代性的普性。南京:南京大學。
張端穗 (2004)。董仲舒思想中三統說的內涵、緣起及意義。東海中文學報,16,55-103。new window
黃光雄 (2004)。科學哲學與學術創造力。輯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
方法(頁45-76)。臺北:心理。
黃崑巖 (2004)。黃崑巖談教養。臺北:聯經。
彭富春 (2005)。美學。中國武漢:武漢大學。
彭懷恩 (2005)。台灣政制發展與民主化。臺北:風雲論壇。
彭秉權譯 (2005)。批判教育學的議題與趨勢(貝瑞.康柏著)。高雄市:麗文。
張平海 (2006)。現代化視野下的中國教育(頁1862-1922)。中國昆明:雲南大學。
張錦弘 (2006.09.27)。9成小學老師,覺得不受尊重。聯合晚報。
馮天瑜 (2007)。封建考論(二版)。中國武昌:武漢大學。
張木雄、徐永熹、周宗憲 (2007)。憲法與國家發展。臺北:元照。
馮契主編 (2007)。哲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
黃曉玲 (2007)。屏東縣教師對教師組織工會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
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盈堃、郭瑞坤 (2007)。何謂「好」老師:文化互動論觀點的嘗試,輯於陳伯璋、
張盈堃(主編),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頁27-64)。臺北:new window
師大書苑。
彭煥勝 (2008)。台灣政治解嚴以來國民教育的變革。輯於蘇永明、方永泉(執行主編),
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30-75)。臺北:學富。
黃嘉莉 (2008)。教師專業制度的社會學分析。師大學報:教育類,53(3),125-151。new window
馮廣宜、郭繼榮主編 (2008)。西方文化淵源。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北大方正中文
電子圖書。
張琮軍 (2008)。從民權到人權—清末民初權(利)力理念演化研究。三峽大學學報(人
文社會科學版),30(1),94-98。
黃瑞祺、黃之棟 (2008)。因應全球跨文化挑戰之教學案例。教育資料與研究,83,new window
153-180。
葉文憲 (2008)。論封建的內涵。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61(5),528-534。
黃乃熒 (2008)。台灣高等教育政策領導之全球在地發展的建構。教育資料與研究,new window
83,1-24。
馮樹勳 (2008)。董仲舒與黃老學派辨。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0,1-50。new window
傅恆德、林文謙 (2009)。二十一世紀政治科學研究途徑之展望。「動盪年代中的政治
學: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台灣政治學會。
程舒偉、吳秦風翻譯 (2009)。西方哲學史(Russel, B. 著)。中國:中國商業。原著出
版年:1945
黃俊儒 (2009)。台灣鄉土課程論述之系譜學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new window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傅潔瑩,龔萍,周平譯 (2010)。古希臘政治、社會和文化史(Sarah B. Pomeroy著)。上海:
上海三聯。
黃飛臺 (2011)。臺灣地區小學教師加入教師工會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與
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馮 芸 (2012)。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模式的現代價值。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8(157),5-9。
張楚楚 (2012)。論洋務運動指導思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合理性。紅河學院
學報,10(3),54-57。
張 晶 (2012)。公民教育: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5,22-24。
曾 華 (2012)。廢科舉的歷史反思。昆明學院學報,34(4),121-125。
婁嶴菲 (2012)。從取士到育才—癸卯學制的落實與社會人才基礎的變革。湖南師範
大學教育科學學報,11(5),91-96。
雷通羣 (1934)。西洋教育通史,民國叢書(二)。上海:上海。
楊亮功 (1965)。西洋教育史。臺北:協志。
鄒文海 (1972)。西洋政治思想史稿。臺北:鄒文海先生獎學基金會。
雷通羣 (1980)。西洋教育通史。臺北:台灣商務。
楊懋春 (1987)。中國社會思想史。臺北:幼獅。
楊深坑 (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 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臺北:師大。new window
詹志禹、吳碧純 (1992)。邏輯實證論的迷失。思與言,30(1),101-122。new window
楊大春 (1995)。德希達。臺北:生智。
甄曉嵐(1996)。應用建構教學理念於教育專業發展之課程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嘉
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甄曉蘭、曾志華(1997),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報,3,new window
179-208。
楊深坑 (1997)。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與教育。臺new window
北:師大。
溫明麗 (1998)。批判性思考教學:哲學之文化。臺北:師大。new window
楊 寬 (1999)。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
楊洲松 (2000)。後現代知識論與教育。臺北:師大。new window
董麗楠 (2000)。對「中體西用」的再思考。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學報,3,39-43。
甄曉蘭 (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
編),質的研究方法(頁369-393)。高雄:麗文。
鄭明長 (2001)。從授與權能邁向集體締盟。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277-292)。高雄:復文。
楊俊鴻 (2001.5.3)。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身分認同:文化研究與批判教育學的
觀點。載於教育部(主辦),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承辦,第三屆課
程與教學論壇研討會論文集(頁33-47)。
楊慧鉑 (2001)。建構論地理環境資源教學研究:一個高中教師的行動研究。國立臺
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甄曉蘭 (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元照。new window
楊錦鸞 (2001)。戊戌維新時期中體西用論的分流。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6,76-82。
楊朝祥 (2001)。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新主張。國家政策論壇,1(6),11-21。new window
楊朝祥 (2001.10.5)。悠悠教改路 諄諄師鐸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
研究報告。網址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0/EC-P-090-041.htm.
詹棟樑 (2001)。知識經濟與教育。臺北:師大。
楊朝祥 (2002.8.16)。教師退休,所謂何來?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
究報告。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1/EC-R-091-023.htm
楊深坑 (2002)。科學理論與教育學發展。臺北:心理。new window
楊德睿譯 (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Clifford Geertz著)。臺北:麥田。
詹棟樑 (2002)。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臺北:渤海堂。new window
楊洲松 (2002)。教育哲學研究新議題-全球化理論初探。教育研究月刊,93,116-122。new window
詹棟樑 (2002)。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臺北:渤海堂(國立編譯館主編)。new window
賈馥茗等譯 (2002)。論教育(Immanuel Kant著)。臺北:五南。
楊深坑 (2003)。德國教師組織與教育專業權運作之研究。輯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
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頁271-302)。臺北:高等教育。
溫明麗 (2004)。詮釋典範與教育研究。輯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
方法(頁155-186)。臺北:心理。
楊振富譯 (2004)。高等教育商業化?大學何價(德瑞克.伯克著)。臺北:天下文化。
原著出版年:2003
楊深坑 (2005)。全球化衝擊下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3),1-25。new window
詹素平 (2005)。試論洋務運動對中國教育近代化的影響。井岡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26(2),42-47。
溫明麗 (2006)。後現代主義對學校行政領導之啟示。現代教育論壇,14,338-353。
溫家青 (2007)。婆媳角色期待的差異性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楊朝祥 (2007)。高等教育理想價值與市場邏輯的爭議。國政研究報告。臺北:財團
法人國家策研究基金會。2007年5月28日,網址ttp://www.npf.org.tw/post/2/1715。
溫明麗 (2007)。後現代對教育專業的衝擊-打造一個既批判又感恩的教育希望。載
於黃乃熒(主編),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頁139-160)。臺北:心理。
楊樹增 (2009)。中國早期知識階層的形成及其傳統精神。南方論叢,3,68-76。
靳希濱主編 (2010)。人力資本學說與教育經濟學新進展。北京:教育科學。
鄒水傑 (2011)。教科書裡沒有的秦漢史。上海:中華。
楊國榮 (2012)。儒家是域中的人格理想。道德與文明,5,44-48。
鄒之坤、劉成林 (2012)。中國古代的士階層與先秦政治哲學。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
文社會科學版),4,18-21,
溫海明 (2012)。評價科舉考試制度及對我國教育的影響。赤峰學院學報,28(9)(下),
213-215。
楊啟光 (2012)。國際教育組織及其對國家教育發展的影響論析。西南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報),38(6),54-61。
詹政道 (2012.06.11)。教師你就是「受雇者」。全國教師工會會訊,2,13。
劉 真 (1979)。教育與師道(上冊)。臺北:正中。
趙光賢 (1980)。周代社會辨析。北京:人民。
劉澤華 (1984)。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天津:南開大學。
廖立文譯 (1986)。當代社會理論-從派森思道哈伯瑪斯-(Ian Craib著)。臺北:桂冠。
原著出版年:1984
劉澤華主編 (1988)。士人與社會(先秦篇)。天津市:天津人民。
廖仁義譯 (1995)。批判的社會學導論(Anthony Giddens著)。臺北:唐山。原著出版年:1982
劉春榮 (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知覺與教師組織功能需求及其關聯之研究。new window
初等教育學刊,5,65-122。
劉增泉譯 (2000)。簡明西洋近代史(André Corvisier著)。臺北:國立編譯館。
劉惠珍、張弛、黃宇紅 (2002)。跨越邊界:文化工作者與教育政治學(Giroux, Henry A.
著)。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
銘傳大學編輯中心 (2002)。知識經濟與教師角色的轉變。銘傳一週,496,社論。
趙文衡 (2003)。從反全球化浪潮看全球分配問題。2003年9月23日,台灣日報。
劉增泉 (2003)。希臘史-歐洲文明的起源。臺北:三民。
劉國兆 (2004)。地方教師會影響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之研究 ─以臺北市國中小校長
遴選自治條例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海峰 (2005)。科舉學導論。中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劉德喜、錢鎮、林喆主 (2005)。全球背景下的中國民主建設。重慶:重慶。
劉俊裕 (2007)。文化全球化:一種在地化的整合式思維與實踐。國際文化研究,3(1),new window
1-30。
劉增泉 (2007)。西洋文化史。臺北:五南。
劉世閔 (2008)。全球化與本土化衝擊下教育政策研究方法之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new window
83,71-110。
蔡伸章譯 (1976)。未來的衝擊(Alvin Toffler著)。臺北:志文。原著出版年:1971
蔡文輝 (1983)。行動理論的奠基者。臺北:允晨。
鄭欽仁 (1991)。追尋自我定位的臺灣。台北縣:稻鄉。
歐用生 (1995)。教師成長與學習。台北縣: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臧國仁 (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new window
衛 民 (1999)。從勞動三權觀點論公共部門教師會協商權與罷工權。人文及社會科
學季刊,11(2),265-299。
蔡清田 (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歐用生 (2000)。課程改革。臺北:師大。
黎仁凱 (2000)。洋務派與戊戌維新運動。輯於王曉清(主編),戊戌維新與近代中國的
改革-戊戌維新一百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56-70),中國北京:社會科
學文獻。
潘慧玲、陳怡錚 (2001)。教師生涯的再概念化。教育研究月刊,87,51-60。new window
鄭明長 (2001)。從授與權能邁向集體締盟。輯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育改革議題-教育社會學取向的分析(頁277-292)。高雄:復文。
鄭彩鳳 (2003)。美國教師工會之發展:兼論對台灣組織教師工會之啟示。教育政策new window
論壇,6(2),21-42。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歐用生 (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麗文。new window
鄭彩鳳、林漢庭 (2004)。中小學教師組織工會相關問題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new window
報,17(1),459-492。
蔡文山 (2004)。九年一貫課程之後現代觀。研習資訊,21(6),7-15。
蔡篤堅 (2004)。歷史社會學的後現代轉向:敘事認同分析簡介。輯於謝臥龍(策劃主
編),質性研究(頁237-270)。臺北:心理。
鄭同僚審定 (2004)。教育研究的批判俗民誌-理論與實務指南(Phi Francis Carspecken
著)。臺北:高等教育。
蔡榮貴 (2005)。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輯於台灣教育社會學會(主編),教育社會學
(頁166-220)。臺北:巨流。
範慕龍、楊曦譯 (2007)。民族主義思想與殖民地世界:一種衍生的神話?(Partha
Chatterjee 著)。南京:譯林。
潘宗億 (2007)。論心態史的歷史解釋︰以布洛克《國王神蹟》為中心探討。輯於陳
恒、耿相新(主編),新文化史(頁87-112)。臺北:胡桃木。
鄭淑惠 (2007)。探究評鑑如何影響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個案研究為例。輯於中華民
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評鑑與專業成長(頁93-126)。臺北:心理。
蔡清田 (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中小學課程的變革。輯於蘇永明、方永泉(執行主
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161-193)。臺北:學富。
潘志煌、莊明貞(2008)。批判理論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輯於潘慧玲(主編),教
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309-341)。臺北:心理。
歐陽敏譯 (2009)。科學哲學的論證(Alex Rosenberg 著)。臺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樊繼軒 (2010)。從「養士用士」道稷下學宮―兼論先秦時期私立大學形成的過程。
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23-28。
衛 民 (2010)。教師工會與勞動三法。勞動與就業關係季刊,12,35-51。
鄭方磊、任軼譯 (2011)。資本主義的歷史:從1500年至2010年(Beaud著)。上海:
上海辭書。
鞏玉麗 (2011)。從「百家爭鳴」到「獨尊儒術」―先秦諸子的繁盛與兩漢諸子的衰
落。赤峰學院學報,32(7),48-49。
鄧 凡 (2012)。教育:民主社會實現的途徑―杜威民主社會理想分析。教育學術月
刊,11,15-17。
駢宇騫編輯 (1988)。顧頡剛古史論文輯(第二冊)。北京:中華。
錢宗範 (1989)。周代宗法制度研究。中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錢 穆 (1991)。國史大綱(上冊)。臺北:臺灣商務。
閻步克 (1996)。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中國北京:北京大學。
賴建誠譯 (2003)。年鑑學派管窺。臺北:左岸文化。
賴雨陽 (2004)。全球化、在地化與社區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07,120-133。
霍明悅 (2009)。戰國四公子與養士文化。邊疆經濟與文化,10,103-104。
劉振佳 (2010)。孔廟學芻議。濟寧學院學報,31(4),11-15。
賴鶴明 (2011.7.26)。中國古代教育。2013年8月1日,引自網址
http://blog.yahoo.com/_QYE5PQCFXBMHKIXCYP2XT7KRA4/articles/58461
謝石、沈力譯 (1989)。批判理論(Hokheimer, M.著)。臺北:結構群。原著出版年:1968
薛化元 (1990)。教師地位與權利義務。臺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璩鑫圭、唐良炎編 (1991)。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
謝文全 (1992)。美國教師專業組織。台灣教育,500,25-33。
薛曉華 (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臺北:前衛。
鍾宜興譯 (1997)。比較教育學(Majibkoba Ajiekceebha & Byjibdbcoh Jibbobhy著)。
臺北:麗文。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編註 (2000)。從戒嚴到解嚴。臺北:國史館。
龍秀清、孫立田 (2005)。1150-1400年農民生活狀況研究(亨利.斯坦利.貝內特著)。上
海:上海人民。
薛絢譯 (2006)。民主與教育(Dewey著)。臺北:網路與書。原著出版年:1916
謝德風譯 (2009)。羅馬史(Appianus, of Alexandria著)。北京:商務。
謝國清 (2009.4.8)。090408新聞稿-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反對修法讓教師可以組工會。
2003年2月26日,引自https://sites.google.com/a/napo.org.tw/home/aboutnapo/
xin-wen-gao-ji-sheng-ming-1/090408xin-wen-gao_quan-guo-jia-zhang-tuan-ti-lian
-meng-fan-dui-xiu-fa-rang-jiao-shi-ke-yi-zu-gong-hui
鍾憲瑞 (2012)。商業模式- 創新與管理。新北市:前程。
瞿同祖 (1979)。中國的階層結構及其意識形態。輯於段昌國、劉紉尼、張永堂(譯),
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頁267-292)。臺北:聯經。
蕭公權 (1982)。憲政與民主。臺北:聯經。
瞿同祖 (1984)。中國封建社會-周代社會組織。臺北:里仁。
鄺士元 (1981)。國史論衡(第二冊)―隋唐至民國篇。臺北:里仁。
薩孟武 (1982)。儒家政論衍義―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體系及其演變。臺北:東大。new window
蕭公權 (1982)。蕭公權全集之四―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下)。臺北:聯經。
蕭全政 (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臺北:桂冠。new window
蕭全政 (1989)。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顏良恭 (1994)。典範概念與公共行政理論科學哲學的應用與反省。臺北:時英。
顏國樑 (2000)。教育基本法的立法過程與立法精神。教育資料與研究,32,11-18。new window
蕭全政 (2001)。臺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輯於中央研究院臺灣
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頁63-88)。臺北:中央
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瞿立鶴 (2002)。清末教育西潮―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萌芽。臺北:國立編譯館。
蕭昭君、陳巨擘譯 (2003)。批判教育學-Life in School: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Peter McLaren著)。臺北:巨流。
蕭俊明 (2004)。文化轉向的由來:關于當代西方文化觀念、文化理論和文化研究的
考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蕭高彥 (2005)。解構解構者,確立主體性?。台灣民主季刊,2(3),147-153。
瞿世英編 (2011)。西洋教育思想史。福州:福建教育。
魏忠英 (2004)。自然辯證法和歷史唯物論。中國北京:群眾。
譚鍾瑜譯 (2004)。文藝復興-從黑暗中誕生的黃金年代(Paul Johnson 著)。臺北:左
岸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譚光鼎 (2007a)。批判種族理論及其對台灣弱勢族群教育之啟示。教育資料集刊:new window
教育變革與發展,36,1-24。
譚光鼎 (2007b)。正義何處覓—批判種族理論及其對台灣弱勢族群教育之啟示。教育new window
資料集刊,36輯,1-24。
藤春興 (2009)。西洋教育-中世紀及其過渡世代。臺北:心理。
滕春興 (2010)。西洋近世教育史。臺北:心理
羅 青 (1989)。什麼是後現代主義。臺北:五四。
蘇國勛 (1989)。理性化及其限制:韋伯思想引論。臺北:桂冠。
蘇永明 (1996)。國家與教育:現代與後現代的觀點。輯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new window
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頁45-64)。臺北:師大。
嚴復譯 (2002)。天演論(赫胥黎撰)。中國上海:上海古籍。
饒見維 (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蘇峰山 (2003)。對抗中的語言:教育改革論述之分析。教育社會學通訊,43,3-10。
饒邦安、周志宏 (2004)。教師組織運作之考察。2013年2月24日,引自網址
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305217
蘇美麗 (2005)。從後現代主義論質化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57-78。new window
嚴春財 (2006)。原住民教育研究方法新論-批判俗民志的觀點。研習資訊,23(6),
119-124。
蘇云峰 (2007)。中國新教育的萌芽與發展。中國北京:北京大學。
蘇永明 (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的教改趨勢與檢討。輯於蘇永明、方永泉(執行主
編),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311-330)。臺北:學富。
羅德水 (2010.7.7)。教育論壇:再論教師工會與教育專業。2013年2月24日,引自
網址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40351
羅德水 (2013.07.24)。教育論壇:從高考試題談教師會困境,台灣立報。
羅德水 (2013.07.07)。教育論壇:再論教師工會與教育專業,台灣立報。
顧頡剛 (1963)。史林雜識初編‧武士與文士之蛻化。北京:中華。
顧頡剛等著 (1970)。中國古史研究叢書(第二冊)。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
顧忠華 (2000.06)。社會價值重建的機制與困境。災後社會價值與倫理重建論文集。
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顧 准 (2005)。讀希臘史筆記:希臘城邦制度。臺北:網路與書。
外文部分
Anderson, G. L. (1989). Critical Ethnography in Education: Origins, Current Ststus, and
New Direc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9(3), pp.249-270.
Apple, M. (1993). Official knowledge: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
New York: Routledge.
Atkinson, P. & Hammersley, M. (1994). Ethnography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Dezin, N. & Lincoln, Y.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248-261).
Thousand Oaks, CA: Sage.
Apple, M. (1996).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Apple, M. (2001). Educating The“Right”Way:market,standards,God, and inequality.
New York:Routledge Falmer.
Apple, M. (2004). Ideology and curriculum(thir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Anderson, B.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New York: Verso.
Allen, H. (2009). Building party systems in developing democracies.Lond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rtrand, R. (1961).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politic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Routledge.
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Doubleday.
Brubacher, J. S. (1966).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Becker, H. S. (1970). Sociological work. Chicago: Aldine.
Bush, D. (1977). The Renaissance and English humanism. Taipei Taiwan: Gig Wave.
Barraclough, G. (1979). Main Trends in History. New York: Holmes and Meier.
Braudel, Fernand. (1979). 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15th-18th century(Vol.1) .New York:
Harper &Row.
Baudrillard, J. (1983). Simulation. Translated by Paul Foss, 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 New York: Semiotext(e), Inc.
Ball, S. J. (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New York:Routledge.
Bourdieu, P.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translated by
Matthew Adams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ber, M. (1992). Education and the Teacher Unions. London: Cassell.
Bogdan, R. C., Biklen, S. K. (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ll, S. J. (1994). Education reform: a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 approach.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assey, M. (1995). Creating education through research. New York: Kirklington Press.
Blumenfeld-Jones, D. S. (1995). Fidelity as a criterion for practicing and evaluating
narrative inquiry, in J. Amos Hatch & Richard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 25-36).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Ballantine, J. H. (2001).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Upper Saddle
River New York: Prentice Hall.
Barton,A.C. (2001).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urban setting:Seeking new ways of praxis
through critical ethnography.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8(8) ,899-917.
Breuer, F. Mruck, K., & Roth, W. (2002). Subjectivity and reflexivity: An introduction.
Forum: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 3(3). Retrieved April 14, 2013 from http://
www.qualitative research.net/fqs-texte/3-02/3-02/3-02hrsg-e.htm.
Blake, N., & Masschelein, J. (2003). Critical Theory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Nigel Blake, Paul Symeyers, Richard Smith, and Paul Standish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MA, USA: Blackwell.
Benedict, A.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
Bradley, J. (2010). The shortest history of Europe. London: Old Street.
Comte, A. (1908/1953). A general view of positivism. Stanford, CA: Academic Re-prints.
Cubberley, E. P. (1920).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台灣翻印版
Clough, S. B. (1969). A History of the Western Word:1715 to the Present. Levington,
Mass, D. C.: Heath.
Cordasco, F. (1976). A brief history of education : a handbook of information on Greek,
Roman, medieval, Renaissance, and modern educational practice. Totowa, N.J.:
Littlefield Adams.
Cook, T. D., & Campbell, D. T. (1979). Quasi- Experimentation: Design & Analysis Issues
for Field Setting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Craib, I. (1984). Modern social theory: from Parsons to Habermas. Sussex: Wheatsheaf
Books.
Connor, S. (1989). Postmodernist Cul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Inc.
Cooper, B. S. (1992). Labor relations in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Clapp, B. W. (1994).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London New York: Longman.
Collingwood, R. G (1994). The Idea of History: Revised Edition with Lectures 1926-1928.
Cambrid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specken, P. F.(1996). Critical ethnograph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e. N.Y.:Routlege.
Coffey, A., & Atkinson, P. (1996). Making sense of qualitative data: Complementary
research strateri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rabtree, B. D., & Miller, W. L.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Sage.
Carspecken, P. (2001).Critical ethnography and education. In Phil Francis Carspecken &
Geoffrey Walford (Eds). Amsterdam New York: JAI.
Callhoun, C. (2003). Why is Historical Sociology. In Gerard, D., & Engin, F. I. (Eds.)
Handbook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 Sage.
Davis, D. K. & Robinson, J. P. (1989). News flow and democratic society in an age of
electronic media. In G. Comstock, (Ed.).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Behavior, vol. 2.
Orlando, FL: Academic Press.
Demeterio, F. P. A. (2001). Introduction to hermeneutics. Retrieved April 9, 2013, from http:// www.geocities.com/philodept/diwatao/introduction_to_hermeneutics.htm.
David, M. (2002). Daily life of the ancient Roman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Dobratz, B. A. & Waldner, L. K. (2012). Power, politics, and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Boston:Pearson/Allyn & Bacon.
Eric, G (1987).Toward a critical paradigm for change:Habermas'“Ideal speech situation”as a Meta-Model of development communation.Paper presented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73rd Boston, MA,1987).
Elliot, J. (1988).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outsider-insider relations.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 1(2), 155-166.
Erickson, F. (2004). Talk and social theory: ecologies of speaking and listening in everyday life. Cambridge Malden, MA: Polity Press.
Fowler, W. W. & Charlesworth, M. P. (1947). Rome.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ire, P. (1973).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ontinuum.
Francesco, C. (1976). A brief history of education : a handbook of information on Greek,
Roman, medieval, Renaissance, and modern educational practice.Totowa, N.J.:
Littlefield Adams.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In C Gordon, (Ed.). Great Britain: Harvester Press.
Finer, S. E. (1985). Comparative Government. New York: Penguin.
Ferraris, M. (1996). History of hermeneutics. Translated by Somigli, B.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Flynn, N. (1997).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New York : Prentice Hall.
Goulder, A. W. (1970). 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Geertz, C.(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adamer, Hans-Georg. (1975).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Continuum.
Gintis, H. (1978).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ization. In Richard C. Edwards, Michael
Reich, Thomas E. Weisskopf (Eds), The capitalist system: a radical analysis of
American societ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Gareth, M. (1983). Research strategies: modle of engagement. In Morgan Gareth (Ed),
Beyond Method. California: Sage.
Gellner, E. (1983). Nation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old, T.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M. E. Sharp.
Guillermo, O’Connor & Schmitter, P. C. (1986).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 About Uncertain Democratives.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Gray, J. (1986). Liberalis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Giroux, H. A. (1988). Critic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voice: Rethinking the
discourse of education research. In R. R. Sherman & R. B. Webb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Focus and methods. Philadelphia: Falmer Press.
Guba, E. G. (1990).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s. In Guba (Ed.). The paradigm Dialo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Giddens, A. (1992). Human societies: an introductory reader in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ddens, A. (1994). Beyond left and right : 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roux, H. (1995). Talk radio, public intellectuals and right wing pedagogy. The Cultural
studies Times, 1, 3,Fall.
Gallagher, S. (1997). Hermeneutical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Helmut
Danner(Ed), Hermeneutics & Educational Discourse(129-148). Johannesburg:
Heinemann.
Ghaye, A. & Ghaye, K. (1998).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critical reflective practice.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Geetrz, C. (2000).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bs.
Gilgun, J. F. (2005). The four cornerstones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5(1), 52-61.
Graham, S. (2009). Democratic innovations: designing institutions for citizen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nson, N. (1958). Pattern of Discover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S. P & Moore, C. H. (1970). 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New York: Basic Press.
Hutchins, R. M. (1972). The Conflict in Education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Habermas. (1979).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Boston: Beacon press.
Harris, K. (1982). Teachers and Classes: A Marxist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Husserl, E. (1982). 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First Book):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Howard, R. J. (1982). Three faces of hermeneutics. New York: Routeledge.
Hassan, I. (1987).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on of
Culture Change.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Inc.
Headland, T. N., Pike, K. L and Harris, M. (1990). Emics and etics: The insider/outsider
debet. Newbury Park, CA: Sage.
House, E. R. (1990).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Social Impact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Newbury Park, CA: Sage.
Huntington, S. P.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Honneth, A. (1991). The critique of power: reflective stages in a critical social theory
Translated by K. Baynes . London: The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5)
Hilber, R. A. (1992). The classical roots of ethnomethodology.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Hannerz, Ulf. (1992). Cultural Complexity: Studies i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Mean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olstein, J. A. & Gubrium, J. F. (1994). Phenomenology, ethnomethodology, and
Interpretive practice. In Dezin, N. & Lincoln, Y.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pp.262-272). Thousand Oaks, CA: Sage.
Habermas, J. (2002). On John Dewey’s The quest for certainty. In M. Aboulafia, M.
Bookman, & C. Kemp (Eds.), Habermas and pragmatism(pp.229-234). London:
Routledge.
Hendeson, K. A. (2006). Dimensions of choice: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parks,
recreation, sport, and leisure research.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Hirschi, C. (2012). The origins of nationalism : an alternative history from ancient Rome to early modern German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ggers, G. G. (2005). 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Londo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Judges, A. H. (1952). Pioneers of English Education. London: Faber & Faber.
Jay, M. (1973). The dialectic imagination: A history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and the institude of social research 1923-1950.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Janowitz, M. (1976). Social control of the welfare state. New York: Elsevier.
Jessup D. K. (1985). Teachers, unions and chang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Johson, R. (1990). A new road to serdom? A critical history of the 1988 Act. In Department
of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Ed.), Education limited: Schooling,
training, and the New Right since 1979. London: Unwin Hvman.
Jordan, S. & Yeomans, D. (1995). Critical Ethnography: Problems in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6(3), pp.389-408.
Johnson, P. (2000). The renaissance: a short history. Great Britain: Weidenfeld & Nicolson
Book.
Joyal, M. et al. (2009). Greek and Roman Education: A Sourcebook. London: Routledge.
Kellner, D. (1984). Movements of Thought in modern Educ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Kerchner, C. T., & Mitchell, D. E. (1988). The changing idea of a teachers' union. New
York: Falmer Press.
Lipset, S. M. (1981).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yotard, J. F.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rsota Press.
Lincoln, Y. 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Lanenburg, F. C.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alifornia: Wadsworth.
Lather, P. (1992). Critical fram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Feminist and poststructural
perspectives. Theory into Practice, 31, 2-13.
Lipson, J. G. (1994). Ethical Issues in Ethnography. In Morse. J. M. (Ed), Critical 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Lewis, C. S. (1994). The discarded image: an introduction to medieval Renaissance
literatur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compte, M., Preissle, J., & Tesh. R. (200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ichtman, M. (2010).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user’s guide(2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Liu, N. R. (2010). Decentr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China's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New York:Nova Science.
Marcuse, H. (1941). Reason and Revolu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rou, H. I. (1956). 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Antiquity. New York: Sheed and Ward.
Max Weber (1970). Politics As a Vocation. In H.H. Gerth and C. Wright Mills (Eds),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McLaren, P. (1993). Life in School-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New York : Longman.
Morrow, R. (1994). Non-Empirical Method-Reflexive Procedures. In R. A. Morrow & D.
D. Brown (Eds). Critic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Thousand Oaks: SAGE.
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Marsh, C. J. (1997).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ideology: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2. London: Falmer Press.
McLaren, P. (2002). Life in school: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fourth edition). Boston: Pearson Allyn & Bacon.
Mok, K. H. and Tan, J. (2004).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in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Northampton, MA, USA:
Edward Elgar.
Morgan, K. (2004). The birth of industrial: social change. Harlow, England: Pearson
Longman.
Moore, J. B. (2010).The history of European diplomacy :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uropean concert prior to the Peace of Westphalia to the Treaty of Berlin, 1878. U. S.A: Nabu Press.
Neuman, W. R. et al. (1992). Common Knowledge: New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Mean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rum, A. M. (1983).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OECD (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Paris: the auther.
OECD (2000).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Paris: the auther.
Olssen, M. and Peters, M. A. (2005). Neoliberalism,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from the free market to knowledge capitalism,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0(3), 313-345.
Paul, M. (1948). Source book of the history for the Greek and Roman period. New York:
Macmillan.
Parsons, T. (1966). Society: Evolutionary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Paul, W. (1974). Social movement. 臺北:文景。
Popkewitz, T. S.(1990). Whose Future? Whose Past? Notes on Critic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n Guba, E. G. (Ed), The Paradigm Dialog. London: Sage.
Parsons, T. (1993). Introduction. In Max Weber,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introduction by
Talcott Parsons with a new foreword by Ann Swidler. Boston: Beacon Press.
Pickering, M. (1993). Auguste comte: A intellectual biograph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wer, E. J. (1996).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 history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modern
America. New York : Garland Pub.
Punch, M. (1998). Politics and ethic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dnd Oaks, CA: Sage, pp. 83-97.
Plutarch. (1998). Greek lives: a selection of nine Greek lives. Translated by Robin,
Waterfie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tton, M. (2003).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ickering, W. S. F. (2006). Selected writings on education, translated by H. L. London
Sutcliffe: Routledge & Kegan Paul.
Rawson, E. (1965). The Spartan Tradition in European Though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Rorty (1979).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itzer, G. (1983).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Rosenberg, A. (1995).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Reis, E. P. (1997).Nationalism and Citizenship: The Crisis of Authority and Solidarity in
Latin America. In T. K. Oommen (Ed.),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From
Colonialism to Globalism.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
Redmond, B. (2006). Reflection in action: developing reflective practice in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s. Hampshire: Ashgate.
Schutz, A. (1962). Collected Papers: The problem of social reality. Volume I .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Sweezy, P. M. (1968). The the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principles of Marxian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Modern Reader Paperbacks.
Sizer, T. R. (1973). Places for Learning, Places for Joy: Speculations on American School
Reform.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pindler,G. (1982).Doing the ethnography of schooling: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action. New York: Holt,Rinehart&Winston.
Skocpol, T. (1984).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velson, R. J. (1985). Teachers organization. In T. Husen, & N.Postleng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pp.56-107).
Perganpn press.
Staniland, M. (1985). What is political economy? a study of social theory and
underdev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trauess, A and Corbin, J. (1990).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Smith, J. K. (1990). Alternative research paradigms and the problem of criteria. In Guba
(Ed.). The paradigm Dialo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Schwartz, S. H., & Bilsky, W. (1990). Toward a theory of the universal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Extensions and cross-cultural replic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878-891.
Schön, D. A. (1991).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Hampshire: Ashgat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3)
Steve, Tsang and Tien, Hung-mao. (1999).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Implication for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Sim,S. (2005). Postmodernism and philosophy, in Stuart Sim(Ed.),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ostmodernism(pp.3-12). London: Routledge.
Storey, J. (2005). 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 in Stuart Sim(Ed.),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ostmodernism(pp.133-142). London: Routledge.
Thomas, J. (1993). Doing Critical Ethnography. Newbury Park: SAGE.
Turner , B. S. (1993). Citizenship and social theory.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Terry, P.,& Christopher, R. (2005). Plato’s 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sation &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 (1966).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eachers. Adopted
in Paris on 5 October 1966 by the Special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the Status
of Teachers, convened by UNESCO,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IL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sation (2003).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3/4. Gender and education for all: The leap to equality. Paris:
Author.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sation (2009).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9. Overcoming inquality: why governance matters. Paris:
Author.
Vygotsky, L. (1986). Thought and language. Translation newly rev. and edited by Alex
Kozuli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Van Zoonen, L. (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Sage.
Vilas, B. P. (2004). The music of European nationalism : cultural identity and modern
history. Santa Barbara, Calif. : ABC-CLIO.
Wolcott, H. F. (1994).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data: descrip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Yosso, T. J. (2002). Toward a critical race curriculum. Equity & Excellence in Education,35 (2), 93-107.
伊藤和衛 (1974)。現代公教育原論。東京:教育開發研究所。


三、經典文獻部分
司馬遷(漢)。《史記》。西安市:西安出版社,2009。
左丘明(周)傳、杜預(晉)注、孔穎達(唐)疏。《春秋左傳注疏》。上海:上海古籍,1987。
朱熹(宋)。《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1999。
范曄撰(南朝劉宋)。《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1988。
班固撰(漢)。《漢書.董仲舒傳》。中國北京:中華書局,1962。
馬端臨(元)。《文獻通考》。中國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05。
乾隆十二年敕撰(清),《皇朝文獻通考》。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許慎(東漢)。《說文解字》,卷七下。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23冊。臺北:
商務印書館,1983。
張之洞(清)。《勸學篇》。中國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2002。
馮桂芬(清)。《校邠廬抗義》。中國上海:上海書局出版社(世紀出版集團),2002。
劉向(西漢)。《戰國策》。中國上海:齊魯書社,20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