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50 年代臺港兩種「現代」的開端:以《現代詩》與《文藝新潮》為觀察對象
書刊名:文史臺灣學報
作者:陳瀅州
作者(外文):Chen, Ying-chou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1
頁次:頁81-112
主題關鍵詞:文藝新潮現代詩現代派現代主義The Modernist PoetryNew Tides of Literature and ArtsModernistModer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9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張默(19851000)。風雨前夕訪馬朗:從「文藝新潮」談起。文訊,20,77-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pender, Stephen、雲夫(1956)。現代主義派運動的消沉。文藝新潮,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維陵(1956)。現代人.現代生活.現代文藝。文藝新潮,7,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無邪(19571020)。一九五七年春︰香港。文藝新潮,2(1)=13,3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晉民(1998)。論有香港特色的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兼談「綠背」文化。香港文學,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宗翰(20030900)。臺灣「現代詩」上的香港聲音--馬朗.貝娜苔.崑南。創世紀詩雜誌,136,140-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國球(20060300)。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與李英豪的文學批評。中外文學,34(10)=406,7-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秦賢次(19851000)。香港文學期刊滄桑錄。文訊,20,53-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也斯(1982)。從緬懷的聲音裡逐漸響現了現代的聲音--試談馬朗早期詩作。素葉文學,5,2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新潮社(1956)。發刊詞: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到我們的旗下來!。文藝新潮,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紀弦(1953)。宣言。現代詩,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崑南(1956)。布爾喬亞之歌。文藝新潮,7,3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洛楓(1990)。香港早期現代主義的發端。詩雙月刊,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皮力(2012)。現代主義與社會革命。藝術時代,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萬華(2007)。左右翼政治對峙中的戰後香港文學「主體性」建設。學術月刊,200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萬華(2013)。從《文潮》到《文藝新潮》:一條不可忽視的文學史線索。山東社會科學,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國球(2005)。現代主義與新批評在香港--李英豪詩論初探。作家,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區仲桃(2010)。試論馬朗的現代主義。文學評論,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盧昭靈(1989)。五十年代的現代主義運動--《文藝新潮》的意義和價值。香港文學,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57)。編輯後記。文藝新潮,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57)。編輯後記。文藝新潮,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957)。編輯後記。現代詩,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957)。編輯後記。文藝新潮,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56)。編輯後記。文藝新潮,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956)。編輯後記。文藝新潮,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956)。編輯後記。文藝新潮,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王良和(2008)。從《焚琴的浪子》到《江山夢雨》--與馬博良談他的詩。香港文學,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于而(1957)。關於詩和藝術的表現。現代詩,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Spender, Stephen、余光中(1957)。現代主義的運動已經沉寂。藍星詩選,2(天鵝星座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紀弦(1956)。現代派信條。現代詩,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紀弦(1957)。從現代主義到新現代主義--對於覃子豪先生〈新詩向何處去〉一文之答覆。現代詩,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杜家祁、馬朗(2003)。為什麼是現代主義?--杜家祁.馬朗對談。香港文學,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張默(19820500)。中國現代詩壇卅年大事記1952-1982。中外文學,10(12),206-2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馬博良(1983)。「文藝新潮」雜誌的回顧。文藝,1983(7),2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馬朗、鄭政恆(2011)。上海.香港.天涯--馬朗.鄭政恆對談。香港文學,3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黃用(1957)。從現代主義到新現代主義。藍星詩選,2(天鵝星座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羅繆、齊桓、方荻、東方儀、孟白蘭、巴亮、雲、唐舟(1956)。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五五年的世界文壇。文藝新潮,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覃子豪(1957)。新詩向何處去?。藍星詩選,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湯禎兆(1990)。馬朗和《文藝新潮》的現代詩。詩雙月刊,6,3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游勝冠(2016)。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瀅州(2014)。反共現代化與漢奸除罪化:戰後台灣「現代詩」的誕生。2014年戰後馬華、台灣、香港文學場域的形成與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拉曼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明諺(2008)。一九五○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子謙(2007)。馬博良新詩及文藝活動研究(碩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梅香(2005)。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 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梅香(2015)。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覃子豪(1976)。論現代詩。臺中:普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8)。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紀弦(2001)。紀弦回憶錄。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瀅州(2016)。戰後臺灣詩史「反抗敘事」的建構。台南:台南市文化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定銘(2011)。舊書刊摭拾。香港:天地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史書美、何恬(2007)。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佳嫻(20130000)。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青生(1995)。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以鬯(19840822)。三十年來香港與台灣在文學上的相互聯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樊善標(2007)。故事與散材--序。江山夢雨。香港:麥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永生(2007)。香港的殖民主義(去)政治與文化冷戰。殖民無間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