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余光中高雄書寫詩作研究
作者:張忠進
作者(外文):CHANG,CHUNG-CHIN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余光中高雄時期高雄書寫高雄書寫詩作認同本土化Yu Kwang-chungPeriod of KaohsiungWritings on Kaohsiungpoetry writing on Kaohsiungidentificationloca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詩人余光中(1928-2017), 1985年移居高雄,迄2017年辭世為止,被稱為「高雄時期」(1985-2017)。32年來生活在高雄,工作在高雄,不斷書寫高雄,參與在地的文化活動,他的自覺「本土化」,創作了精彩而豐富的詩文。在詩作方面,「高雄時期」他一共出版了六本詩集,包括:《夢與地理》(1990)、《安石榴》(1996)、《五行無阻》(1998)、《高樓對海》(2000)、《藕神》(2008)、《太陽點名》(2015),詩作合計389首;每集皆見書寫高雄之詩作,六集合計90首,作品顯示其對高雄的風土人情及社會、政治、生態環保各層面的關注,成為高雄的重要文化資產。相對於在「台北時期」(1950-1974)與「香港時期」(1974-1985),中國意識一直是其詩文的核心主題,「高雄時期」則是余光中的「本土化時期」。
本論文將聚焦余光中的高雄書寫詩作,依主題內涵分為「人間情分」、「自然書寫」、「社會關懷」三部分,逐一探討高雄詩作表現對在地人、物、事的深切關懷,俾深入了解余光中對高雄港城的在地認同與深厚情感。
The timeframe during which Yu Kwang-chung moved to Kaohsiung in 1985 and stayed until the December of 2017 when he passed away is called the Yu’s Period of Kaohsiung. It is during this period of 32 years that Yu resided in Kaohsiung and worked for Kaohsiung. He started to write on Kaohsiung, and participated in a great variety of literary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immersing himself in the creative writing on a plenty of local themes and making himself like a “local person” of Kaohsiung. In poetry,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Yu published six volumes of poetry; they are Dream and Geography (1990), The Pomegranate (1996), Soil, Metal, Wood, Fire, and Water:Reincarnation (1998), A High Building against the Sea (2000), The Lotus Deity (2008), and The Sun Calling His Children (2015), totalizing 389 poems, with 90 of them on the theme of Kaohsiung spread over the respective volume. The theme of Kaohsiung embodied in Yu’s poems covers various topics ranging from local people, plants and creatures, soci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all the way to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us, Yu’s literary work has become a valuable cultural asset to Kaohsiung, witnessing the multifaceted outlook of Kaohsiung. In contrast with Yu’s poems of his two other periods of Taipei (1950-1974) and Hong Kong (1974-1985),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hinese Consciousness, his creative writing on the theme of Kaohsiung serves to justify his claim of the “ Period of Localization.” Focusing on Yu Kwang-chung’s poetry writing on Kaohsiung, this dissertation contains by topic three main parts: People and Affections, Writings on Mother Nature, and Social Concerns, with an aim to demonstrate Yu’s affections for and identification with local people, things, and affairs of Kaohsiung.
引用文獻

一、余光中著作
(一)詩集
《舟子的悲歌》,臺北:野風出版社,1952年。
《藍色的羽毛》,臺北:藍星詩社, 1954年。
《萬聖節》,臺北:藍星詩社, 1960年。
《鐘乳石》,香港:中外畫報社,1960年。
《蓮的聯想》,臺北:文星書店, 1964年。
《五陵少年》,臺北:文星書店, 1967年。
《天國的夜市》,臺北:三民書局, 1969年。
《敲打樂》,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1969年。
《在冷戰的年代》,臺北:藍星詩社,1969年。
《白玉苦瓜》,臺北:大地出版社,1974年。
《天狼星》,臺北:洪範書店, 1976年。
《與永恆拔河》,臺北:洪範書店, 1979年。
《余光中詩選》,臺北:洪範書店,1981年。
《隔水觀音》,臺北:洪範書店, 1983年。
《紫荊賦》,臺北:洪範書店, 1986年。
《夢與地理》,臺北:洪範書店,1990年。
《安石榴》,臺北:洪範書店,1996年。
《五行無阻》,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余光中詩選‧第二卷》,臺北:洪範書店,1998年。
《高樓對海》,臺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
《藕神》,臺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
《太陽點名》,臺北:九歌出版社,2015年。

(二)攝影詩文集
余光中、席慕蓉、張曉風、羅青、鍾玲詩,王慶華攝影:《墾丁國家公園詩文攝 影集》,屏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1986年。
余光中、羅青、鍾玲詩,王慶華攝影:《蘭嶼頌─—詩文攝影集》,臺北:行政 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1989年。
余光中、鍾玲詩,王慶華攝影:《游目騁懷─—玉山國家公園詩文之美攝影 集》,南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3年4月。
余光中、鍾玲詩,王慶華、王信誠攝影:《山海傳奇——高雄》,高雄:高雄市 政府新聞處,2001年。
余光中詩、王慶華攝影:《壽山之美攝影詩文輯》,台北:內政部營建署壽山國 家自然公園籌備處,2017年12月。

(三)散文集
《左手的繆思》,臺北:文星書店,1963年。
《逍遙遊》,臺北:文星書店,1965年。
《望鄉的牧神》,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68年。
《焚鶴人》,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2年。
《聽聽那冷雨》,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4年。
《青青邊愁》,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7年。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臺北:洪範書店,1987年。
《憑一張地圖》,臺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
《隔水呼渡》,臺北:九歌出版社,1990年。
《日不落家》,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青銅一夢》,臺北:九歌出版社,2005年。
《粉絲與知音》,臺北:九歌出版社,2015年。

(四)評論集
《掌上雨》,臺北:文星書店,1964年6月。
《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年。
《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
《井然有序——余光中序文集》,臺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
《藍墨水的下游》,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含英吐華》,臺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舉杯向天笑》,臺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
《從杜甫到達利》,臺北:九歌出版社,2018年。

(五)翻譯集
《老人和大海》,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7年。
《梵谷傳》,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57年。
《英詩譯註》,臺北:文星書店,1960年。
《美國詩選》,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61年。
《New Chinese Poetry》(中國新詩選),香港:The Heritage Press,1961年。
《英美現代詩選》,臺北:學生書局,1968年。
《Acres of Barbed Wire》(滿田的鐵絲網),臺北:美亞出版公司1971年。
《錄事巴托比》,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2年。
《不可兒戲》,臺北:大地出版社,1983年。
《土耳其現代詩選》,臺北:林白出版社,1984年。
《溫夫人的扇子》,臺北:大地出版社,1992年。
《The Night Watchman 》 (守夜人), 臺北:九歌出版社,1992年。
《理想丈夫》,臺北:大地出版社,1995年。
《不要緊的女人》,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
《The Night Watchman 》(守夜人)增訂版,臺北:九歌出版社,2017年。
《英美現代詩選》增訂版,台北:九歌出版社,2017年。
二、專書
(一)專著
流沙河選釋:《余光中100首》,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年。
古遠清:《詩歌分類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李瑞騰:《新詩學》,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李漢偉:《臺灣新詩的三種關懷》,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錢學武:《自足的宇宙——余光中詩題材研究》,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孟樊:《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傅孟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999年。
林文欽:《現代詩鑑賞教學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
葉振輝主訪、陳慕貞記錄:《口述歷史:讓春天從高雄出發──余光中教授專訪》。 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1年。
傅孟麗:《水仙情操——詩話余光中》,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2年。
陳幸蕙:《悅讀余光中——詩卷》,臺北:爾雅出版社,2002年。
徐學:《火中龍吟:余光中評傳》,廣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
林于弘:《臺灣新詩分類學》,台北:鷹漢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5年。
丁旭輝編:《臺灣詩人選集‧余光中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古遠清編:《余光中評說五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
古遠清:《余光中詩書人生》,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芳明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余光中》,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
黃維樑:《壯麗:余光中論》,香港:文思出版社,2014年。
劉正偉:《早期藍星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年。
渡也:《新詩新探索》,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李元洛、黃維樑:《壯麗余光中》,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年。
(二)外文譯本
〔美〕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Space and Sp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美〕汀‧柯瑞斯威爾(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6年)。
〔英〕麥克‧克萊(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5年)。
〔英〕邁克‧克朗(Mike Crang)著;楊淑華、宋慧敏譯:《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日〕古川 渥(Tanigawa Atsushi)著;許菁娟譯:《幻想的地誌學》( Phantastica Topography)(台北:邊城出版(城邦事業文化公司),2005年)。
李查‧彼得( Richard Peet)著;王志弘等合譯:《現代地理思想》(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 (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6年)。
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合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Gender, Identity and Place: Understanding Feminist Geographies) (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6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10年)。
〔美〕段義孚(Yi-Fu Tuan)著;王志標譯:《空間與地方:經驗的視角》(Space and Sp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
(三)論文集
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79年。黃維樑編:《璀璨的五采筆:余光中作品評論集(1979-1993)》,臺北:九歌出版 社,1994年。
鍾玲編:《與永恆對壘-—余光中七十壽慶詩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 年。
蘇其康編:《結網與詩風-—余光中七十壽慶論文集》,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
蘇其康主編:《詩歌天保——余光中教授八十壽慶專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 年。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主編:《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余光中先生八十大壽 學術研討會》,2008年。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外語學院主編:《應用外語學報:余光中翻譯作品學術論 文專刊》第24期,2015年。
三、單篇論文
劉裘蒂:〈論余光中詩風的演變〉,台北:《文訊》25期,1986年8月。
黃維樑:〈禮贊木棉樹和控訴大煙囱──論余光中八○年代的社會詩〉,《中外文 學》17卷7期,1988年12月。
蕭蕭:〈余光中結台灣結──《夢與地理》的深情〉,台北:《藍星詩刊》25期,1990年10月。
陳素雲:〈余光中詩中的臺灣關懷──民國七十四年定居高雄之後‧上〉,高雄: 《國文天地》12卷2期(總號134),1996年7月。
陳素雲:〈余光中詩中的臺灣關懷──民國七十四年定居高雄之後‧下〉,高雄: 《國文天地》12卷3期(總號135),1996年10月。
吳潛誠:〈地誌書寫:楊牧與陳黎〉,台東:《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1997 年11月9日。
李瑞騰:〈余光中的高雄情──以詩為例〉,台北:《聯合文學》14卷12期(總號 168),1998年。
焦桐:〈臺灣心和中國結──余光中詩作裡的鄉愁〉,台北:《幼獅文藝》85卷6期(總號534),1998年6月。
陳淑彬:〈「妻」的解讀──余光中的臺灣書寫〉,台北:《藍星詩學》20期,2003 年 12月。
黃維樑:〈鄉土詩人余光中〉,香港:《當代詩學》2期,2006年9月。
黃維樑:〈余光中詠臺灣水果〉,香港:《詩探索》(作品卷)2006卷2期,2006年12月。
黃維樑:〈20世紀80年代以來余光中的鄉土詩〉,香港:《華文文學》,2007年2 月。
陳芳明:〈詩藝追求,止於至善〉,台北:《印刻文學生活誌》第肆卷第玖期,2008 年5月。
蕭蕭:〈角落調適與角度調整——論余光中呈現的地方書寫〉,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主編,《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余光中先生八十大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年9月。
梁笑梅:〈文學地理學:華文詩歌空間形態研究的新視境——以余光中為個案研究〉,《詩歌天保——余光中教授八十壽慶專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10月7日 。
古遠清:〈論余光中的現代詩〉,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卷2期,2009年。
丁旭輝:〈詩寫臺灣:余光中詩中的臺灣書寫〉,《現代詩的風景與路徑》,高雄:春暉出版社,2009年7月。
羅任玲:〈與南臺灣的波浪相連──「完美主義者」余光中〉,台北:《文訊》302 期, 2010年12月。
劉正偉:〈試論余光中詩中的鄉愁〉,《聯大學報》9卷1期,2012年6月。
林明理:〈簡潔自然的藝術風韻——讀余光中的鄉土詩〉,《用詩意開拓美》, 台北:秀威科技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丁旭輝:〈余光中詩作的古典傳承與開創〉,高雄:《高雄師大國文學報》17期, 2013年1月。
陳幸蕙:〈變成一個更高明的你!──訪余光中先生談創作與人生〉,台北:《文 訊》332期,2013年6月。
丁旭輝:〈余光中台灣書寫詩作繫地〉,《文苑天地》58期,2011年12月。
黃維樑:〈「回到壯麗的光中」—─ 余光中的作品和生活〉,香港:《香港評 論》第54期(2018年3月15日)。
劉正偉 :〈哀其往生,慶其脫解—— 悼余光中先生〉,香港:《文學評論》第54期(2018年3月15日)。
古遠清:〈葬他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悼余光中〉,香港:《文學評論》第54期(2018 年3月15日)。
四、學位論文
陳秀貞:《余光中詩的語言風格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3年。
湯玉琦:《詩人的自我與外在世界:論洛夫、余光中、簡政珍的詩語言》,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陳大為:《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1980-199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陳葆玲:《余光中高雄時期現代詩創作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所碩 士論文,2003年。
謝嘉琪:《余光中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03年。
曾香綾:《余光中詩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 文,2004年。
簡惠貞:《余光中文學理論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6年。
梁笑梅:《壯麗的歌者:余光中詩論》,蘇州: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王慈憶:《戰後台灣現代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以「跨語詩人」及「渡台詩人」 為觀察比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政彥:《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2007年。
王浩翔:《臺灣現代詩旅遊書寫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博士論文,2008年。
蔡明諺:《一九五○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 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陳杏芬:《余光中海洋詩研究(1948-2008)》。台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許淑椒:《余光中詩中的臺灣書寫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 論文,2013年。
鄭禎玉:《余光中臺灣詩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劉靜媛:《余光中與洛夫「傳統回歸」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 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13年。
簡婉:《臺灣現代詩的中國書寫──二十世紀五○年代到八○年代》,蘇州:蘇州 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王雅芳:《余光中紀遊詩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博士論文,2013年。
莊千慧:《詩人自我形象書寫研究──以紀弦、余光中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年。
柯貞如:《華語旅遊文學的閱讀教學設計研究──以余光中南台灣旅遊詩為討論 範圍》,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陳小燕:《「余光中詩園」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陳玉娟:《余光中幽默詩創作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2015年。
五、網路資源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查詢系統‧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