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本漢文笑話教科書的編選訴求與敘事筆法探析--以「譯準開口新語」、「譯準笑話」為例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黃瑞玥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5
頁次:頁181-205
主題關鍵詞:日本漢文笑話譯準開口新語譯準笑話譯準笑文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6
  • 點閱點閱:3
根據史料中記載,笑話這個概念真正在日本人民心中普及,並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正式確立是在元和年間(1615-1624)。日本學者石崎又造這樣評價漢文笑話:「所謂漢文笑話,罕有完全創作之作,多為支那笑話的改寫,或將民間街頭巷尾之談改編為古代笑話。概觀彼等俗文學者的漢譯態度,並非把笑話作為笑話來進行文學性鑒賞的,而是借為作文入門之途徑,抱著所謂戲作的態度。」從元和年間歷經百餘年後,寶曆元年/寬延四年(1751)成為一道分界線,之後百餘年間日本大量湧現漢文笑話集,目前仍可見的數量多達十數部。在這些作品中,作者寫作笑話的目的並非純粹使人發噱,而是以「譯準」為主要目的,提供學習漢文階梯的,有《譯準開口新語》、《譯準笑話》、以及《譯準笑文選》。日本漢文笑話集開始源於對中國笑話的譯介與模仿,在此題材發展過程中,曾經作為「漢文階梯」之學習漢語訴求的教科書,以「譯準」為標題,編寫一系列笑話集,本文所要探討之《譯準開口新語》、《譯準笑話》為代表作。除了梳理漢文笑話與中國笑話的繼承關係,本文試從二書的序跋、編選,進一步探討笑話選材的傾向及教化意涵的呈現,從敘述手法與類型的繼承與改編,兼顧「笑」與「知」的雙重意旨,深化其作為漢文教科書的特質表現
期刊論文
1.王三慶(20070700)。東西交流史上漢文小說所表現的文化衝突。成大中文學報,17,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虎堂(2008)。略談日本漢文笑話集。古典文學知識,20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培懿(20100500)。笑話/文化.漢化/和化--江戶漢文笑話中所凸顯出的文化思想意涵。東吳中文學報,19,279-3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國良(19900300)。《歷代笑話集叢刊》計劃書。國文天地,5(10)=58,37-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雷(2016)。形同質異的日本江戶時代漢文笑話。甘肅社會科學,20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俞夢嬌(2011)。且談日本笑話的歷史變遷。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虎堂(2014)。日本漢文笑話集《譯準笑話》管窺。古典文學知識,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進益(1999)。《譯準開口新語》初探。域外漢文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瑞隆(2005)。日本近世漢文笑話集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孫虎堂(2010)。日本漢文小說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世界書局編輯所(1977)。中國笑話書。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清俊(2010)。中國古代笑話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加藤周一、葉渭渠、唐月梅(1995)。日本文學史序說。北京:開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三慶(2011)。日本漢文笑話叢編。樂學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姚一葦(19780000)。美的範疇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崎又造(1940)。近世日本に於ける支那俗語文學史。東京:弘文堂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磯部祐子(20170901)。從中國笑話到日本「小咄」--以《譯准笑話》和《笑府》為例,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7-09/01/node_1617.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黑格爾、朱光潛(20090701)。論「諷刺」。美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