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本土詩反抗書寫之研究──以笠詩社為中心
作者:陳德翰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文欽博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笠詩社本土精神現實主義鄉土文學反抗詩學<Li>poet societynative spiritnativist literaturerealismrevolting poe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4
《笠》詩人的反抗書寫,在戒嚴時期是反國民黨一黨專政的威權體制,其性質是反對後殖民的壓迫;解嚴後隨著國會改革與總統直選,台灣的民主政治逐步落實,卻面臨更大的挑戰,中國崛起對台灣的打壓日甚一日,為追求台灣的自主性,反中國的霸權壓迫,乃是台灣當前最重要而且是最嚴肅的課題,也是《笠》為了實踐海洋國家願景,反殖民書寫的延續。
對《笠》而言,不論是反殖民的壓迫,抑或反中國的霸權打壓。反抗書寫只是手段,是彰顯台灣意識的過程,《笠》詩人體認被殖民的悲哀,在戒嚴時期,企圖透過詩文學對社會進行改造,以期實現公義社會的理想;解嚴後,則透過反中國霸權,以促進台灣人民的醒覺,進而實現海洋國家的新願景。因此《笠》的反抗書寫是手段與方法,企圖反抗後的平衡,與詩人的自我救贖是目的。《笠》一方面要傳承前世代的反抗精神,又要照應台灣的現實,因之其反抗書寫較日據時期的前輩廣泛深入,詩作的主題從個人的體物寫志,擴及對台灣的真實關懷,展現更多元的詩觀,《笠》以詩存史,已確立在台灣詩史上不朽的地位。
本論文命題為「台灣本土詩學反抗書寫之研究 ──以笠詩社為中心」,強調《笠》的反抗書寫,在台灣詩史上的意義,與對本土精神傳承的貢獻。本文聚焦於對《笠》反抗詩學的建構與省思,探討《笠》為何反抗,如何反抗,及其在台灣文學史的意義,本文企圖釐清:
一、《笠》如何從本土詩學出發,強化寫實與批判的反抗傳統。透過詩學的實踐,落實本土關懷,進而提升本土意識,經由諷諭與批判雙軌並行的書寫策略,展現反抗詩學的力度與強度。
二、《笠》現實詩的創作主題,在解嚴前後雖有疊加的現象,《笠》對現實關懷的脈絡則一貫,因而對台灣當今社會格外具有意義。
三、《笠》現實性與本土性,如何與藝術性相調和,彰顯《笠》詩人的作品特色與價值,《笠》在本土反抗詩學的傳承與意義,面臨世代斷層與網路世代的挑戰,走在本土詩學的十字路口,《笠》又該如何進行詩觀的深化。
四、面對全球化浪潮,《笠》所欲建立的海洋國家詩觀,具有多元包容的內涵,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尤其是中國崛起與全球化,《笠》所堅持的台灣主體性與台灣優先,該如何重新定位與審視,必然影響其反抗書寫與詩社的發展。
The revolting depiction in "Li-poetry society", the nature of which is the anti-colonial oppression, is opposed to one-party dictatorship of the Kuomintang regime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With the congressional reform and presidential direct elections after the post-Martial Law period, Taiwan's democracy is being gradually implemented. While the rise of China suppressing Taiwan is increasing, that actually makes Taiwan face more challenges. For the pursuit of Taiwan independence, the anti-hegemonic oppression in China is considered to be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in order to practice the vision of maritime countries and continuation of anti-colonial writing.
As far as "Li" is concerned, whether it is anti-colonial oppression or against the suppression of the Chinese hegemony, revolting depiction is only a means to highlight the process of raising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The "Li" poets recognized the sorrow of being colonized and used the poetry literature in attempt to reform the society during the Martial Law Period and to achieve the ideal of social justice. After the post-Martial Law period, the "Li" poets hoped that through anti-Chinese hegemony, they could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the Taiwan people to achieve a new vision of maritime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revolting depiction are aimed at the balance after rebellion and the poet's self-salvation. "Li", on the one hand, attempted to pass on the rebellious spirit from previous generation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o correlate to Taiwan's reality. Thus, the revolting depiction of Li-poetry is more widespread and profound than their predecessors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subjects of poems are written from individual body composition, extended to the real concern to Taiwan. The "Li" shows so diverse concepts of poetry that "Li" has established an immortal status in the Taiwanese poetry.
This thesis titled "The study of the revolting depiction in indigenous modern poetry of Taiwan: The "Li" poet society as the center" stresses the meanings of "Li" revolting depction in Taiwanese poetry history and the contribution to native spirit. Focusing on its construction and poetic reflection and exploring why to resist, how to resist, and the meanings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larify:
First, how "Li" started off from local poetry strengthens realism and criticism against tradition.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poetics, the "Li" implements local concern and enhances the local consciousness by means of a dual-track strategy of caricature and criticism to show the anti-poetics.
Second, the theme of creating realistic poetry, "Li" has been consisting with realistic care, which is of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in Taiwanese comtemporary society despite of the phenomenon of superposi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Martial Law period
Third, the reality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Li"poetry reconciled with the artistry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the "Li" poets' works. However, "Li" poetry faced challenges on generation gaps and and Net generation and how to deepen the concepts of poems.
Fourth, facing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era, and the rise of China, the diverse and inclusive concepts of the "Li" poetry on how to reposition and examine Taiwan subjectivity and putting Taiwan first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olting depiction and poetry.
keywords :<Li>poet society、native spirit、nativist literature、realism、revolting poetry
參考文獻
一、「笠」詩集
1. 江自得、鄭烱明、曾貴海合著《三稜鏡》,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12月。
2. 李敏勇編《傷口的花──二二八詩集》,台北:玉山社,1997年2月。
3. 李魁賢:《詩的反抗》,新北市: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6月。
4. 江自得:《台灣蝴蝶阿香與帕洛克》,高雄:春暉出版社,2011年11月。
5. 江自得:《遙遠的悲哀》,台北:玉山社,2006年。
6. 江自得等編《重生的音符──解嚴後「笠」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2009年7月。
7. 吳達芸編《蔡秀菊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4月。
8. 巫永福:《巫永福全集‧詩集》,台北:傳神福音文化事業,1996年5月。
9. 巫永福:《稻草人的口哨》,台北:笠詩社出版,1990年3月。
10. 李敏勇:《美麗島詩歌》,台北:玉山社,2012年5月。
11. 李敏勇編《白萩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12. 李敏勇編《陳明台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13. 李敏勇:《青春腐蝕畫》,台北:玉山社,2004年4月。
14. 李敏勇:《傾鈄的島》,台北:圓神出版社,1993年。
15. 杜文靖編《莊金國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16. 阮美慧編《江自得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17. 阮美慧編《郭成義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10年1月。
18. 岩上編《喬林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19. 岩上編《錦連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20. 笠詩社主編《美麗島詩集》,台北:笠詩社,1979年。
21. 莫渝編《李昌憲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4月。
22. 莫渝編《杜國清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1月。
23. 莫渝編《林盛彬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4月。
24. 莫渝編《林豐明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25. 莫渝編《非馬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26. 莫渝編《拾虹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27. 莫渝編《陳千武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28. 莫渝編《陳秀喜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29. 莫渝編《陳坤崙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1月。
30. 莫渝編《陳明克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4月。
31. 莫渝編《黃騰輝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32. 莫渝編《詹冰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33. 莊金國編《李魁賢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34. 莊金國編《黃樹根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35. 方耀乾編《林宗源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36. 向陽編《趙天儀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37. 陳昌明編《林亨泰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38. 陳明台編《陳鴻森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10年1月。
39. 陳明台編《鄭烱明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40. 彭瑞金編《羊子喬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1月。
41. 彭瑞金編《利玉芳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1月。
42. 彭瑞金編《莫渝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1月。
43. 彭瑞金編《郭楓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44. 彭瑞金編《曾貴海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45. 趙天儀編《吳瀛濤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46. 趙天儀編《巫永福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47. 趙天儀編《葉笛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48. 劉維瑛編《杜潘芳格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49. 劉維瑛編《張芳慈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50. 鄭烱明:《凝視》,高雄:春暉出版社,2015年6月。
51. 鄭烱明編《李敏勇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52. 鄭烱明編《穿越世紀的聲音:「笠」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2005年9月。
53. 曾貴海:《台灣男人的心事》,高雄:春暉出版社,1995年9月。
54. 曾貴海:《浪濤上的島國》,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年11月。
55. 趙天儀等編《混聲合唱─「笠」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1992年9月。
56. 葉笛編《許達然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9年7月。

二、「笠」詩論
1. 笠詩刋‧東海大學中文系編《「笠對七、八0年代台灣詩壇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8年8月。
2. 白萩:《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書局,1972年5月。
3. 白萩:《觀測意測》,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1年7月。
4. 白萩策劃,張信吉記錄《詩與台灣現實》,台中:笠詩社,1991年1月。
5. 陳鴻森編《笠詩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6. 曾貴海:《文學台灣》,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5月。
7. 曾貴海:《留下一片森林》,台中:晨星出版社,2001年9月。
8. 曾貴海:《憂國》,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2月。
9.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4月。
10. 陳千武:《現代詩淺說》,台中:學人文化,1979年12月。
11. 陳明台:《抒情的變貌》,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0年11月。
12. 陳明台編:《桓夫詩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年 4月。
13. 鄭烱明編:《笠之風華──創社50週年《笠》特展》,高雄:笠詩社、春暉出版社,2015年7月。
14. 鄭烱明編:《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雜誌,1989年。
15. 杜國清:《心雲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3年。
16. 杜國清:《詩論‧詩評‧.詩論詩》,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12月。new window
17. 林亨泰編《台灣詩史「銀鈴會」論文集》,彰化:磺溪文化協會,1995年。
18. 莫渝:《台灣新詩筆記》,新北市,桂冠圖書,2000年11月。
19. 莫渝:《笠詩社演進史(1964-2014》,高雄:春暉出版社,2014年5月。
20. 李敏勇:《李敏勇隨筆集──詩之志》,高雄:春暉出版社,2012年3月。
21. 李敏勇:《綻放語言的玫瑰》,台北:玉山社,1997年。
22. 李敏勇:《戰後台灣文學反思》,台北,自立晚報,1994年。
23. 李敏勇:《戰慄心風景:當代世界對話》,台北:聯合文學,2008年4月。
24. 李敏勇編《心的風景五十選》,台北:玉山社,2005年。
25. 李魁賢:《李魁賢文集‧壹至拾冊》,台北:文建會,2002年10月。

三、專書
1. 丁旭輝:《台灣現代詩圖像技巧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
2. 丁威仁:《戰後台灣現代詩的演變與特質》,台北:新銳文創,2015年5月。
3.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上)戰前篇》,台北:玉山社,1999年10月。
4. 李筱峰:《台灣史100件大事(下)戰後篇》,台北:玉山社,1999年10月。
5.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台北:元照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6. 中國修辭學會、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主編《修辭論叢(第一輯)》,台北:洪葉文化,1999年8月。
7. 中國修辭學會、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主編《修辭論叢(第二輯)》,台北:洪葉文化,2000年7月。
8. 王柯平:《「理想國」的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9. 王嘉弘:《如此江山》,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12月。
10.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圖書,1984年7月。new window
11. 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月。
12.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13. 石之瑜:《文明衝突與中國》台北:五南圖書,2000年1月。new window
14. 朱光潛著,傅佩榮導讀:《談美》,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4月。
15.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社,2002年2月。
16. 江寶釵、林鎮山主編《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年3月。
17. 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台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復文書局,1996年6月。
18. 羊子喬編輯:《郭水潭集》,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12月。
19.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1989年8月。
20. 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4年9月。
21. 吳三連、蔡培火等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1986年4年。
22.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
23.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纂《吳新榮日記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7 年11月。
24. 吳潛誠:《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文化,1999年11月。
25. 吳潛誠:《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與介入》,台北:立緒文化,1994年8月。
26.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1992年。
27. 呂興昌主編《台語文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1月。
28. 呂興昌編《吳新榮選集(一)》,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3月。
29. 呂興昌編《林亨泰研究資料彙編‧上冊》,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6月。
30. 宋冬陽(陳芳明):《放膽文章拚命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年。
31. 李元洛:《詩美學》,台北:東大圖書,2007年。new window
32. 李功勤:《百年大業──中華民國發展史》,台北:幼獅文化,2010年3月。
33.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圖書,1978年。new window
34. 阮美慧:《戰後台灣「現實詩學」研究:以笠詩社為考察中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年8月。
35. 阮美慧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0陳千武》,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3月。
36. 初安民總編輯:《遠方的歌詩──十二場台灣當代詩、散文與兒童文學的心靈饗宴》,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9月。
37.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 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38. 孟樊:《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1998年5月。
39. 季水河:《美學理論綱要》,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40. 林川夫編《台灣鄉土文學選集(一)、(二)、(三)》,台北:武陵出版社,1991年10月。
41. 林文寶等著《台灣文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42. 林宗源等著《鹹酸甜的世界》,台北:台笠出版社,1991年8月。
43. 林師文欽:《中國美學研究補充教材‧美學引論》,國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10年。
44. 林師文欽:《現代詩鑑賞教學研究》,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4月。
45. 林淇瀁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4‧白萩》,台南:國立台灣 文學館,2013年12月。
46. 林朝成:《2011鹽分地帶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9月。
47. 林瑞明‧許雪姬主編《楊雲萍全集‧文學之部(一)》,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年2月。
48.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二)新詩散文卷》,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6月。
49.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五)漢詩卷(下)》,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6月。
50. 林嘉誠:《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文化,1992年。
51. 林耀德:《觀念與對話》,台北:漢光出版社,1989年。
52. 邱明正、朱立元主編:《美學小辭典》(增定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53. 柳鳴九主編《二十世紀現實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1992年。
54.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7年。new window
55.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一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一)》,台北:文建會,1996年6月。
56. 封德屏主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出版社,1996年3月。
57. 思想編輯委員會編《台灣的七十年代》,台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1月。
58. 思想編輯委員會編《走過八十年代》,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11月。
59.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60. 胡家祥:《審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61. 孫陵:《大風雪》,台北:作者自印,1965年。
62. 孫陵:《論反共精神戰線》,台北:火炬出版社,1951年。
63. 秦賢次編《張我軍評論集》,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1993年6月。
64. 馬世芳:《地下鄉愁的藍調》,台北:時報出版社,2006年。
65. 國立台灣文學館主鍽:《天‧光──二二八本土母語文學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2月。
66.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主鍽:《2005台中學研討會論文集:文采風流》,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5年。
67. 尉天驄:《理想的追尋》,台北:新地文學,1985年。
68.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10月。
69.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70. 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
71. 張光直編《張我軍詩文集》,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9年。
72. 張我軍;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
73. 張恆豪編《台灣文學作家全集──賴和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2月。
74.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年8月。
75. 許俊雅:〈當文學遇上解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出版,2000年。
76. 許俊雅:《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台北:南天書局,1997年10月。
77. 許俊雅:《台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1985-1945》,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78. 許俊雅:《島嶼容顏──台灣文學評論集》,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00年12月。
79. 陳芳明:《台灣人的歷史與意識》,高雄:敦理出版社,1988年8月。
80.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10月。
81. 陳芳明:《台灣對外關的窺探》,台北:自立晚報,1990年9月。
82.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2月。
83.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2月。
84. 陳芳明:《鞭傷之島》,台北:自立晚報,1989年。
85. 陳芳明等主編《張我軍全集》,台北:文經出版社,1998年1月。
86. 陳冠學:《台語之古老與古典》,高雄:第一出版社,1984年3月。
87. 陳虛谷著,陳逸雄編《陳虛谷作品集(上)》,彰化:彰化文化中心,1997年12月。
88. 陳瑜霞:《郭文潭生平及其創作研究》,台南:台南縣文化中心,2010年10月。new window
89. 陳瑞文:《美學革命與代徵候評述》,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2年12月。new window
90. 陳萬益:《台灣文學論說與記憶》,台南:台南縣政府,2010年10月。
91.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0-一九五0》,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2年5月。
92. 陳謙:《反抗與形塑》,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2011年11月。
93.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8月。new window
94.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4月。
95. 彭小妍主編《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40週年紀念文集》,台北:文建會,1996年5月。
96. 彭瑞金:《文學評論百論》,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8月。
97. 彭瑞金:《台灣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3月。
98.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起》,台北:群學出版,2009年4月。new window
99. 黃文成:《黑暗之光──美麗島事件至解嚴前的台灣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10月。
100. 黃文車編:《曾貴海研究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14年9月。
101. 黃俊傑:《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102. 黃勁連、莊柏林等著《抱著咱的夢》,台北:台笠出版社,1992年10月。
103. 黃春貴:《文心雕龍之創作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104. 黃樹根:《讓愛統治這塊土地》,高雄:春暉出版社,1984年4月。
105. 楊四平:《中國新即物主義代表詩人李魁賢》,出版地不詳:中國文獻資料出版社,2001年8月。
106. 楊牧:《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出版社,2011年10月。
107.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108. 楊碧川:《台灣歷史辭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109.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12月。
110.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1990年。
111. 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出版社,1985年6月。
112. 葉石濤原著,中島利郎、澤井利之日譯,彭萱漢校釋:《台灣文學史綱》(註解版),高雄:春暉出版社,2010年9月。
113. 葉笛:《台灣早期現代詩人論》,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10月。
114.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年8月。new window
115.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運動史(下)》,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年8月。
116. 漢寶德:《漢寶德談美》,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4月。
117. 臧汀生:《台語書面化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4月。new window
118. 劉心皇:《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86年。
119. 劉烱朗:《國文課沒教的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15年4月。
120. 劉福增:《老子哲學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3月。new window
121.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122. 蔡偉鼎譯:《海德格》,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123. 蔡詩萍:《騷動島嶼的論述反抗》,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10月。
124. 蔡儀:《美學原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5. 蔣勳:《美的曙光》,台北:有鹿文化,2009年7月。
126.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7月。
127.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集》,台北:中央研究院,2010年。new window
128. 蕭蕭:《台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2月。
129. 蕭蕭:《現代詩縱橫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年2月。
130. 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彰化:彰化文化中心,1994年6月。
131. 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下)》,彰化:彰化文化中心,1994年6月。
132. 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主編《平等、正義與社會福利》,台北:桂冠圖書,2002年12月。
133. 藍博洲:《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份)》,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年。
134. 羅青:《詩的風向球》,台北:爾雅出版,1994年8月。
135. 龔鵬程編:《台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136. 王國維:《人間詞話》台四版,台北:開明書店,1961年3月。
137. 王煥鏕編註《中國文學批評論文集》,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
138.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上‧下)》,台北:聯經出版,2009年8月。
139. 朱守亮:《詩經評釋(上‧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8月。
140. 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台北:啟明書局,1952年。
141. 余培林注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15 年10月。
142. 金民那《文心雕龍的美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年7月。
143. 清‧趙翼撰,曹光甫校點:《趙翼全集‧甌北詩鈔》第四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12月。
144.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台北:頂淵文化,2004年。
145. 劉勰著,羅立乾注譯《文心雕龍》,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2月。
146. 劉瀚平:《話解易經(上‧下)》,台北:五南書局,1996年5月。

四、詩集
1. 丁旭輝編《紀弦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12月。
2. 中華民國新詩學會編《永遠的懷念》,台北:濂美出版社,1984年4月4日。
3. 許俊雅編《楊守愚詩集)》,台北:師大書苑,1996年。
4. 楊華著,莫渝編《黑潮集》,台北:桂冠圖書,2001年。
5. 路逾(紀弦):《在飛揚的時代》,台北:現代詩社,1953年。
6. 路逾(紀弦):《摘星的少年》,台北:現代詩社,1963年。
7. 龔萬灶、黃恆秋編選《客家台語詩選》,台北:客家台灣雜誌社,1995年。

五、翻譯著作
1.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
2. 史提華(David Stewart)、米庫納(Algis Mickunas)合著,范庭育譯:《現象學入門》,台北:康德人智能科技,1990年3月。
3.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4. 布魯姆(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詩歌理論》,台北:久大文化,1990年。
5. 汀‧柯瑞斯威爾(Tim G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06年。
6. 艾倫普列德(Allan Pred)著,許坤榮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3年3月。
7. 艾略特(T.S.Eliot)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集》,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3月。
8. 艾德華‧薩伊德(Edward W.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9. 西爾格德(Hilgard. E. R.)等著,張東峰、鄭伯壎合譯,楊國樞、張春興合編《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
10. 托洛斯基著,王凡西譯《文學與革命論》,香港:信達出版社,1971年。
11. 村野四郎著,陳千武譯《現代詩的探求》,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12.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著,劉效鵬譯註《詩學》,台北:五南圖書,2014年7月。
13. 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著,嚴慧瑩譯《反抗者》,台北:大塊文化,2015年7月。
14.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15. 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著,何懷碩、何包鋼、廖中白譯:《正義論》,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88年。
16. 埃斯卡皮(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17. 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8. 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9.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台北:久大、桂冠圖書,1990年元月。
20. 馬克思(德語:Karl Marx)著、劉丕坤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1. 強納生‧雷 (Jonathan Ree)著,蔡偉鼎譯:《海德格》,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22. 梭維斯特(Emile Souvestre)著,黎烈文譯:《屋頂間的哲學家》,高雄:大業書店,1967年1月。
23. 喬治‧桑塔耶納(Santayana, George,,1863-1952)著、繆靈珠譯:《美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24. 黑格爾(德語: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朱光潛(孟實)譯《美學(一)》,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5月。
25. 漢娜‧阿倫特( Hannah Arendt)著,陳聯營譯《反抗「平庸之惡」》,北京:世紀出版集團,2015年4月。
26. 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著,蔡佩君譯《責任與判斷》,新北市:左岸文化,2008年4月。

六、期刋雜誌
1. 吳濁流:〈《台灣文藝》雜誌的產生〉,《台灣文藝》第1期,1964年4月,頁46。
2. 李敏勇:〈揹著愛的真理與行囊,追求良心與正義的世界——鄭烱明的詩路之旅〉,《文學界》第 1 期,1982年1月,頁 34。
3. 李瑞騰:〈張道藩先生「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試論〉,《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988年9月,第6卷第1期,頁96-103。new window
4. 李禎祥:〈「銀鈴會」再探〉,《新台灣週刋》第629期,2008年4月10。
5. 李禎祥:〈詩友走出一片天銀鈴精神依舊在〉,《新台灣新聞週刋》第630期,2008 年4月17日。
6. 林亨泰:〈「銀鈴會」史話〉,《台灣文藝》第118 期,1987年7月,頁9。
7. 林淇瀁:〈八0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台灣史料研究》9期1997年5 月,頁105-112。new window
8. 林曙光:〈文史雙棲楊雲萍〉,《文學台灣》第8期,1993年10月,頁12。
9. 林曙光:〈難忘的回憶──記台語劇先驅蔡德本〉,《文學台灣》第9期,1994年1月,頁21-24。
10. 紀弦:〈把熱情放到冰箱裏去吧!〉,《現代詩》第6期,社論,1998年。
11. 徐秀霞:〈詩人之眼,客土之情:台灣客語詩的土地書寫研究初探〉,《笠》259期,2007年6月,頁130-163。
12. 翁文嫻:〈《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探研,收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編《中國文哲研究集刋》第31期,2007年9月,頁121。new window
13. 張光正:〈父親遺作尋訪記略〉,《文訊雜誌》革新號,第45期,1987年,頁79-80。
14. 張彥勳:〈我的詩歷—萌芽、追尋、迷惘、再生〉,《笠》第132期,1986年4月,頁6。
15. 莊金國:〈莊金國訪詹冰〉,《笠》第129期,1985年10月,頁11。
16. 許達然:〈論介入詩學〉,《新地文學》季刋第一期,2007年9月,頁38。
17. 許達然:〈鄭烱明詩「主體性」的尋求和建構〉,《笠》265期,2008年6月,頁188-195。
18. 陳千武:〈談《笠》的創刋〉,《台灣文藝》第102期,1986年9月。
19. 陳炘:〈文學與職務〉,《台灣青年》創刋號,漢文之部,頁42-43。
20. 陳建忠:〈在毀滅中頌揚新生──賴和敘事詩與台灣的反抗詩學〉,《台灣文學館通訊》第6期,2004年12月,頁6。
21. 陳銘城:〈四十八年前的校園大逮捕──四六事件,清鄉「白色恐怖」的序幕〉,《百合台灣》第2期,1997年4月。
22. 陳謙:〈詩永不死」──訪林亨泰〉,《台灣文藝》第135期,1993年2月,頁62。
23. 葉笛:〈詩、真實和歷史--詩人楊雲萍的《山河集》和《山河新集》〉,《創世紀詩刋》,2002年3月,頁44。
24. 趙天儀:〈陳千武的詩與詩論──現實經驗的藝術導向〉,「笠」詩刋,209期,1999年2月,頁102。
25. 趙天儀:〈對台灣現代詩的期望〉,《台灣現代詩》第20期,2011年。
26. 劉心皇:〈自由中國文學三十年〉,《國立編譯館館刋》9卷2期,1980年。
27. 劉幸義:〈法治國家、反抗權與人民不服從〉,《月旦法學》237期,2015年2月,頁108-127。
28. 劉滌凡:〈六0年代以台灣新詩本土意識的研究──以「笠詩社」為考查對象〉,《中外文學》第349期,2001年6月,頁95。new window
29. 蔡茂寅:〈國務機要費與特別費之評析〉,《月旦法學》42期,2007年3月,頁136-148。
30. 鄭慧如:〈狂戀福爾摩沙——詩社‧詩選與族羣認同(上)〉,《台灣詩學季刋》20期,1997年9月,頁 54。new window
31. 簡政珍:〈現實與比喻──台灣當代詩的意象空間〉,原載《台灣詩學》學刋8號,2006年11月,頁14。new window

七、工具書
1. 《光復百科大典》,台北:光復書局。1982年11月。
2. 李亦園等主編:《觀念史大辭典》,台北:幼獅文化,1987年。
3. 高點法學研究室編:《學習式六法》,台北:高點文化,2006年8月。
4.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n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台北:巨流圖書,2004年2月。
5.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13年12月。
6. 顏元叔主編:《美學辭典》,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

六、報紙
1. 張麗伽:〈禁歌滄桑史〉,《聯合報》,1988年3月13日,17版。
2. 杜潘芳格:〈詩的教養──我對客語詩的創作觀〉,《民眾日報》,1994年6月4日,24版。
3. 盧素梅:〈回首那個連「橄欖樹」都是禁歌的年代〉,《中國時報》,2007年7 月13日專題報導。
4. 江春男:〈雙橡園升國旗〉,2015年1月7日《蘋果日報‧司馬觀點》A8版。
5. 《蘋果日報》2015年9月19日社論,A6版。

七、網路
1. 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年鑑檢索系統:
http://almanac.nmtl.gov.tw/opencms/almanac/index.html
2.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電子檔:http://www.archives.gov.tw,最後瀏覽日2014年10月5日。
3. http://mypaper.pchome.com.tw/kuan0416/post/1281895778,最後瀏覽日,2015年8月15日。
4. http://literature.ihakka.net/hakka/author/zhong_zhao_zheng/zhao_composition/zhao_onlin/taiwan/Taiwan-2.html,最後瀏覽日2015年7月8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