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學史上的一個切片 ——宋代梅花詩中梅花的形象及其象徵
作者:李心銘
作者(外文):Hsin-Ming Lee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周慶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宋代梅花詩梅花形象象徵崇高凡俗the Song Dynastythe plum blossom poetryplum blossomimagesymbolloftysecula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梅花詩不論是質還是量,在兩宋均產生極大的變化。《全宋詩》中詠梅的就有4700多首,這些梅花詩不再是感傷的寄託,而是有了道德意義的徵候。梅花的高標形象及其象徵從此也成了一種研究趨向。
  從先秦到兩宋梅意象隨著社會文化的積累不停的變動著,在不斷改變所承載旨意的同時,它原本的意義並不會消失,而是新的意義不時疊加,進而讓梅意象更多元豐富。宋代梅花詩數量龐大,梅花形象及其象徵應該是多樣性的,未必僅侷限在道德面向,然而目前大家對於宋代梅花詩缺少全面性的探析。
  本研究以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出版《全宋詩》中的梅花詩為材料,運用文化學方法、意象理論、美學方法、語境分析以及傳記研究法,綜合處理新訂的論題《文學史上的一個切片──宋代梅花詩中梅花的形象及其象徵》。試為探討梅花如何分布於宋代士人兼及庶民的食、衣、住、行和娛樂中,而士人更是透過寫詩的方式記錄梅花佔據了他們的物質生活。士人並自覺的運用各種文學技巧形塑梅花的崇高樣貌,作為道德精神的自我象徵,也使得梅花的高標形象一枝獨秀。但從整體上來看,宋代梅花詩中所出現的梅花形象十分多元,而各種形象也都象徵著詩人的情感,這是一種文人在不自覺間所製造出的梅花其他意象。人類的情感多樣且複雜,無法絕對區分,如同梅花的生長歷程從枯枝、冷蘂、滿開、搖落到著實,它的多元形象象徵高情、俗情和閒情,以表達詩人的生命際遇。這是本研究根據《全宋詩》中的詠梅作品輔以詩人的生平背景所歸納的結果,並由此觀察宋代士大夫的心態和他們的社會生活,也就是文學和社會的互動,則是本研究的結論,也是研究本身所欲達成的目的。
  宋代梅花詩中梅花的形象及其象徵在過去都被片面看待,如今當知梅花在兩宋具有崇高和凡俗兩類形象及其象徵。儘管梅花被庸俗化,但也不致於低下到不識梅花為何物的程度。由於是表現在詩作中,所以縱使平庸也依舊是一種精神象徵、是一種審美興味。可見梅花的中介性不可或缺,它是一種意象符號,可隨著創作者心思意念的投射改變它所寄寓的意義。這連結到研究者的目的,則是想要藉此發現回饋給其他研究者、創作者和教學者。
  The plum blossom poetry, either in quality or quantity, has witnessed extremely great changes in in the Two Song dynasties. There are over 4,700 poems about the plum blossom in The Whole Song Poetry. Instead of the sustenance of the sentimental moods, these poems carry the symptoms of moral significance. The high image and symbol of the plum blossom has hence become a research trend. However, among the various plum blossom poetry, the images and symbolic meanings of the plum blossom varies and should not necessarily be confined in the aspect of morality.
  This research takes the plum blossom poetry in The Whole Song Poetry published by the Center for 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 Archives, Peking University (CACC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ing cultural methodology, imagery theory, aesthetics methods, as well as contextual analysis and biographical methods to comprehensively develop a new thesis--A Corner of Literary History: the Image and Symbol of Plum Blossom in Plum Blossom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which explores the roles that the plum blossom plays in the lives of scholars and the common people in terms of food, clothing, housing, transportation and entertainment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By writing poems, scholars recorded how plum blossoms has occupied their material life, as well as consciously employed different literary techniques to shape the lofty image of the plum blossom. As a self-symbol of morality, the high image of the plum blossom hence became unique. But overall, the images of plum blossoms as depicted in plum blossom poetry in the Song Dynasty are very diverse, with each image being a symbol of the poets’ emotions. This is a result of literati’s unconscious generation of other plum blossom images. Human emotions are varied, complex and cannot be absolutely classified, which can be likened to the growth of the plum blossom, which experiences from being serene, blooming, full blooming, blowing off and bearing. Its diversified images symbolize deep love, common human feelings and leisure moods so as to express the poets’ life and experience. These are the research results concluded from the plum blossom poetry in The Whole Song Poetr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ackgrounds of the poets. In turn this is then utilized to observe the scholars’ mental states and their social life, which in other words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society, ultimately enabl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一、古代文獻部分
丁仲祜編:《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臺北:藝文,1983年。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1986年。
孔安國傳:《尚書》,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方回:《瀛奎律髓》,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1986年。
方岳:《深雪偶談》,北京:中華,1985年。
王充:《論衡.四緯》,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王冕:《竹齋集》,收錄於壽勤澤點校:《王冕集》,杭州:浙江古籍,2012年。
王惲:《秋澗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王弼撰,邢濤註:《周易略例》,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
  年。
王鞏:《聞見近錄》,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王觀:《揚州芍藥譜》,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王水照:《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2014年。
王安石:《臨川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王國維:《人間詞話》,臺北:金楓,1991年。
王國維:《靜庵詩詞稿》,臺北:藝文,1974年。
王象晉:《二如亭群芳譜》,收錄於《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2001年。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71年。
王闢之:《澠水燕談錄》,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文震亨:《長物志》,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司馬光:《傳家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司馬遷:《史記》,臺北:明倫,1972年。
白居易:《白孔六帖》,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朱彧:《萍洲可談》,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收錄於《國學基本叢書》,臺北:臺灣商務,1968年。
朱翼中:《北山酒經》,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江永:《儀禮釋宮增注》,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
  年。
何晏集解,陸德明音義,邢昺疏:《論語注疏》,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
  京:商務,2006年。
何景明:《大復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吳喬:《圍爐詩話》,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吳自牧:《夢梁錄》,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宋伯仁:《梅花喜神譜》,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李昉等編:《太平御覽》,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李昉等編:《文苑英華》,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李覯:《旴江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李日華:《紫桃軒雜綴》,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年。
李東陽:《懷麓堂詩話》,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李夢陽:《空同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汪灦等編:《御定佩文齋廣群芳譜》,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
  2006年。
沈括:《本朝茶法》,收錄於《中國古代茶道秘本五十種國家圖書館古籍文獻叢
  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3年。
阮閱:《詩話總龜》,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周密:《武林舊事》,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周密:《癸辛雜識》,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周密:《齊東野語》,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周輝:《清波雜志》,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周必大:《二老堂詩話》,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房玄齡等:《晉書》,臺北:臺灣中華,1981年。
林洪:《山家清事》,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林洪:《山家清供》,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林逋:《省心錄》,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9年。
邵伯溫:《邵氏聞見錄》,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金盈之:《新編醉翁談錄》,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年。
姚寬:《西溪叢語》,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9年。
段成式:《酉陽雜俎》,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洪邁:《夷堅支志》,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洪邁:《夷堅志》,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頂淵,2005年。
耐得翁:《都城記勝》,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胡應麟:《詩藪》,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范成大:《梅譜》,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范成大撰,沈欽韓注:《范石湖詩集注》,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范應元撰:《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
  1995年。
倪其心、傅璇琮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1991年。
唐庚:《鬥茶記》,收錄於《中國古代茶道秘本五十種國家圖書館古籍文獻叢刊》,
  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3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明倫,1970年。
孫奕:《履齋示兒編》,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孫光憲:《北夢瑣言》,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孫希旦撰:《禮記集解》,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
徐堅等編:《初學記》,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徐鍇傳釋:《說文解字繫傳》,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班固:《白虎通義》,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馬永卿輯,王崇慶解:《元城語錄解》,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
  1985年。
張岱:《西湖夢尋》,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年。
張戒:《歲寒堂詩話》,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張湛注:《列子》,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
張鎡:《梅品》,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張鎡:《南湖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張世南:《游宦紀聞》,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張玉書:《御定佩文齋詠物詩選》,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張邦基:《墨莊漫錄》,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張端義:《貴耳集》,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扈仲榮、程遇孫等編:《成都文類》,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曹學佺:《蜀中廣記》,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脫脫撰:《宋史》,臺北:臺灣中華,1981年。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1999年。
郭熙:《林泉高致》,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郭璞注:《爾雅》,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郭茂倩編:《樂府詩集》,臺北:里仁,1980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商周,2018年。
郭豫亨:《梅花字字香》,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陳衍評點:《宋詩精華錄》,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陳著:《本堂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陳景沂:《全芳備祖集》,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陸游:《老學庵筆記》,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陸游:《南唐書》,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陸游撰,錢仲聯校:《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2005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1983年。
彭乘:《續墨客揮犀》,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年。
彭定求編:《全唐詩》,北京:中華,2003年。
曾棗庄、劉琳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2006年。
湯垕:《古今畫鑑》,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程棨:《三柳軒雜識》,收錄於《五朝小說大觀》,臺北:新興,1985年。
費袞:《梁溪漫志》,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黃大輿:《梅苑》,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年。
楊萬里撰,辛更儒校:《楊萬里集箋校》,北京:中華,2007年。
葉清臣:《述煮茶小品》,收錄於《中國古代茶道秘本五十種國家圖書館古籍文獻
  叢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3年。
葉楚傖編,《三國晉南北朝文選》,臺北:正中,1991年。
董誥等編:《全唐文》,臺北:華聯,1965年。
趙岐注:《孟子》,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厲鶚撰:《宋詩紀事》,臺北:鼎文,1971年。
劉向:《說苑》,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劉邵:《人物志》,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劉勰:《文心雕龍》,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劉克莊著,辛更儒校注:《劉克莊集箋校》,北京:中華,2011年。
劉辰翁:《劉須溪先生記鈔》,《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1996年。
劉義慶著,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2007年。
撰人不詳:《南窗紀談》,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撰人不詳:《宣和遺事》,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歐陽修:《洛陽牡丹記》,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歐陽修:《歸田錄》,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歐陽詢等編:《藝文類聚》,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潛說友:《咸淳臨安志》,收錄於《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1990年。
蔡絛:《西清詩話》,收錄於《風月堂詩話》,臺北:廣文,1973年。
鄭玄箋:《毛詩》,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1965年。
戴表元:《剡源集》,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薛瑞生:《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1998 年。
鍾嶸:《詩品》,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馮茂源編次:《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頂淵,2005年。
羅大經:《鶴林玉露》,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嚴羽:《滄浪詩話》,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1985年。
竇苹:《酒譜》,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蘇軾:《蘇東坡全集》,臺北:世界,1964年。
蘇軾撰,孔凡禮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1982年。
釋普濟:《四祖大鑒禪師旁出法嗣》,收錄於《五燈會元》,臺北:文津,1986年。
顧鎮:《虞東學詩》,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顧嗣立:《寒廳詩話》,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9年。
龔明之:《中吳紀聞》,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2006年。

二、現代中文專書部分
于北山:《范成大年譜》,上海:上海古籍,1987年。
孔凡禮、齊治平編:《陸游資料彙編》,北京:中華,2004年。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1998年。
王萬象:《中西詩學的對話──北美華裔學者中國古典詩研究》,臺北:里仁,2009
  年。
白壽彝:《中國交通史》,長沙:嶽麓書社,2011年。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2012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頂淵,2008年。
朱雅琪:《六朝詠物詩的興盛發展》,臺北:中國文化大學,2012年。
巫仁恕:《品味與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2007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1987年。
吳戰壘:《中國詩學》,臺北:五南,1993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杜維運,2008年。
沈冬梅:《宋代茶文化》,新北:學海,1999年。
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臺北:文津,1999年。
吳小如等編著:《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周明強:《現代漢語實用語境學》,杭州:浙江大學,2005年。
周慶華:《語文研究法》,臺北:洪葉,2004年。
周慶華:《語用符號學》,臺北:唐山,2006年。
周慶華:《語文教學方法》,臺北:里仁,2007年。
周慶華:《文學經理學》,臺北:五南,2016年。 
周慶華:《走上學術這條不歸路》,新北:生智,2016年。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2002年。
侯迺慧:《宋代園林及其生活文化》,臺北:三民,2010年。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三民,1991年。
姚一葦:《美的範疇論》,臺北:開明,1997年。
姚一葦:《審美三論》,臺北:開明,1993年。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臺北:雲龍,1995年。
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高昕丹、陳恒譯:《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
  化與社會狀況》,北京:三聯,2015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大安,2000年。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著,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
  論》,臺北:巨流,2003年。
約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著,何道寬譯:《遊戲的人:文化中遊戲成
  分的研究》,廣州:花城,2007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1989年。
張聰:《行萬里路:宋代的旅行與文化》,杭州:浙江大學,2015年。
張建軍、周延:《踏雪尋梅:中國梅文化探尋》,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張高評:《唐宋題畫詩及其流韻》,臺北:萬卷樓,2016年。
張錦鵬:《宋代商品供給研究》,昆明:雲南大學,2003年。
曹順天、李天道:《雅論與雅俗之辨》,南昌:百花洲文藝,2005年。
許總:《宋詩──以新變再造輝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9年。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1年。 
陳慶輝:《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1994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1977年。
程杰:《中國梅花審美文化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程杰:《梅文化論叢》,北京:中華,2007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2005年。
愛德華.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
  海文藝,1992年。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新竹:清華大學,2011年。
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賞析》,臺北:大安,2007年。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1997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史》,臺北:華正,2010年。
劉若愚:《中國詩學》,臺北:幼獅,1977年。
歐純純:《陸游與楊萬里詠梅詩較析》,臺南:漢風:2006年。
鄭永曉:《黃庭堅年譜新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7年。
蔡英俊主編:《意象的流變》,臺北:聯經,1997年。
蕭翠霞:《南宋四大家詠花詩研究》,臺北:文津,1994年。
羅洛.梅(Rollo May)著,朱侃如譯:《焦慮的意義》,臺北:立緒,2010年。
顧隨:《駝庵詩話》,天津:天津人民,2007年。

三、現代海峽兩岸學位論文部分
于志鵬:《宋前詠物詩發展史》,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
  年。
王厚傑:《陸游詩中花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年。
吳月嫦:《陸游詩歌「花」意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
  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年。
吳家茜:《高啟梅花詩探微──兼論歷代梅花詩之發展》,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
  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吳雅婷:《移動的風貌:宋代旅行活動的社會文化內涵》,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
  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李之君:《花神的饗宴──李商隱詠花詩探析》,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
  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李英華:《黃庭堅詠物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
李珮慈:《采菊:「菊」的原始意象與文學象徵──以屈賦陶詩為主》,花蓮:國
  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李燕新:《王荊公詩探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1978年。陳聖萌:《唐人詠花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2
  年。
凃美婷:《唐代牡丹文化與牡丹詩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09年。
柳品貝:《范成大詠花詩研究》,臺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8年。
紅霞:《唐詩菊意象論略》,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
  2015年。
胡先枝:《唐代牡丹詩研究》,武漢:湖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年。
胡惠君:《王冕詠梅詩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
  年。
徐文助:《淮海詩注附詞校注.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
  1967年。
殷三:《梅堯臣詠物詩研究》,合肥:安徽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張學波:《孟浩然詩校注》,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1968年。
陳弘治:《李長吉歌詩校釋.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1967
  年。
陳怡玲:《白居易花木詩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年。
陳威伯:《花卉在中國傳統詩歌中之意涵及其演變》,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
  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陳貞俐:《蘇軾詠花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
陳淑芬:《唐詩菊花意象研究》,臺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
  文,2014年。
陳麗娜:《李白詠物詩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7
  年。
曾淑巖:《李商隱詠物詩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年。
馮女珍:《唐人詠牡丹詩之審美意識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
  碩士論文,2008年。
黃丹妹:《漢魏六朝詠花詩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
  2011年。
黃怡真:《上古至中古神仙形象的轉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5年。
黃偉龍:《齊梁詠物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2
  年。
楊帆:《中韓古典詩歌中的梅意象比較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亞非語言文學碩士
  論文,2016年。
廖雅婷:《宋代梅花詞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年。
劉國蓉:《晚唐詠物詩論》,西安: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
  年。
歐純純:《陸游與楊萬里詠梅詩比較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論文,2003年。
蔡幸吟:《唐詩中牡丹、菊花、蓮花之意象探討》,新竹:私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
  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盧先志:《唐詠物詩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6年。
蕭翠霞:《南宋四大家詠花詩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3年。
謝新香:《元祐文人的詠物詩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
  年。
簡恩定:《杜甫詠物詩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3
  年。

四、現代中文期刊論文部分
王博:〈試析陳與義梅花詩的審美心態〉,《科技信息.學術研究》,第6期(2007
  年),頁132—133。
王天嬌:〈論蘇軾詠梅詩中的「美人」擬象及其象徵意義〉,《中華文化論壇》,第
  3期(2017年),頁47—54。
王文進:〈南朝山水詩中「游覽」與「行旅」的區分──以「文選」爲主的觀察〉,
  《東華人文學報》,第1期(1999年7月),頁103 —113。
王文進:〈謝靈運詩中「遊覽」和「行旅」的區分〉,收錄於《第二屆魏晉南北朝
  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1993年),頁1—21。
王基倫:〈蘇軾惠州時期的思想變遷與會通〉,《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5卷,第1 期(2015年2月),頁6—36。
王樹范:〈關於白居易「草」的主題〉,《四平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
  期(1981年),頁43—45。
白秀珍:〈梅花詩的發展及張道洽的梅花詩創作〉,《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
  報》,第27卷,第2期(2015年6月),頁69—72。
吉川幸次郎、 鄭清茂:〈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上〉,《中外文學》,
  第6卷,第4期(1977 年10月),頁24—54。
吉川幸次郎、 鄭清茂:〈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下〉,《中外文學》,
  第6卷,第5期(1977 年10月),頁113—131。
朱海萍:〈北宋梅堯臣的詠梅詩探析〉,《河池學院學報》,第29卷,第3期(2009
  年6月),頁36—40。
何映涵:〈陸游晚年人生志趣新探〉,《中國文學研究》,第36期(2013年7月),
  頁75—116。
何鳳奇:〈讀李賀的馬詩二十三首──兼談詠物詩的寄托〉,《齊齊哈爾師范學院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Z1期(1980年),頁83—88。
呂皓渝:〈朱淑真梅花詩探析──兼論梅花詩發展略述〉,《人文與社會學報》,第
  3卷,第1期(2012年12月),頁63—89。
李秀敏:〈林逋的隱逸:仕進欲求的變形〉,《保定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2006
  年),頁13—14。
李開林:〈宋詩「寄梅」的文化意蘊及現實思考〉,《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32卷,第1期(2016年),頁82—85。
李開林:〈宋詩「折梅」行為的文化意蘊〉,《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14卷,第6期(2015年),頁86—89。
汪中講:〈從「落花詩」談李商隱淒迷的身世〉,《華文世界》,第6期(1976年4
  月),頁84—87。
周靜:〈論楊萬里的梅花情結〉,《贛南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2007年),頁68—
  71。
周雲龍:〈中國古代詠物詩移情現象探討〉,《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期(1987年),頁96—101。
孟暉:〈梅花紙帳〉,《繽紛家居》,第2期(2008年)頁40—41。
武二炳:〈「一樹梅花一放翁」──論陸游的梅花詩〉,《包頭師專學報》,第1期
  (1987年),頁41—47。
金啟華:〈杜甫的花鳥詩闡微〉,《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
  期(1979年),頁13—21。
洪順隆:〈六朝詠物詩研究〉,《大陸雜誌》,第56卷,第3/4期(1978年4月),
  頁62—80。
馬美娟:〈詩歌「詠物寄託」之探討〉,《南臺科技大學學報》,第26期(2002年
  3月),頁97—116。
張君如:〈冬賞梅花春海棠──談南宋四大家的詠花詩〉,《育達學報》,第12 期
  (1998年12月),頁10—16。
張高評:〈墨梅畫禪與比德寫意:南北宋之際詩、畫、禪之融通〉,《中正漢學研
  究》,第1期(2012年),頁135—174。
張清發:〈論李義山詠植物詩的題材運用與情感意蘊〉,《語文學報》,第10期(2003
  年12月),頁219—240。
許竹宜、鄭定國:〈梅花吐蕊綻幽香──南宋詩人方岳詠梅詩之探析〉,《漢學研
  究集刊》,第16期(2013年6月),頁65—88。
郭春林:〈從張道洽的詠梅詩看「瀛奎律髓」的評選缺陷〉,《古典文學知識》,第
  3期(2009年),頁59—65。
陳昌明:〈遊於物:論六朝詠物詩之「觀象」特質〉,《中外文學》,第15卷,第
  5期(1986年10月),頁139—160。
陳貽焮:〈談李商隱的詠史詩和詠物詩〉,《文學評論》,第6期(1962年),頁97—
  109。
麻守中:〈試論古代詠物詩〉,《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期(1983年),頁
  73—79、11。
彭遠利:〈論黃庭堅的詠梅詩〉,《遵義師範學院學報》,第14卷,第5期(2012
  年10月),頁50—53。
曾棗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蘇軾貶官黃州、惠州、儋州的心路
  歷程和文學成就〉,《月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14年),
  頁1—8。
程杰:〈宋代詠梅文學的盛況及其原因與意義.上〉,《陰山學刊》,第15卷,第
  1期(2002年2月),頁29—33。
程杰:〈宋代詠梅文學的盛況及其原因與意義.下〉,《陰山學刊》,第15卷,第
  2期(2002年2月),頁14—18。
程杰:〈杜甫與梅花〉,《北京林業大學學報》,S1期(2015年),頁90—93。
程杰:〈林逋詠梅在梅花審美認識史上的意義〉,《學術研究》,第7期(2001年),
  頁05—109。
程杰:〈從魏晉到兩宋──文學對梅花美的抉發與演譯〉,《淮陰師範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1年),頁753—762、781。
程杰:〈梅花的伴侶、奴婢、朋友及其他〉,《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
  期(2001年3月),頁141—147。
程杰:〈梅花意象及其象徵意義的發生〉,《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
  (1998年),頁112—118。
程杰:〈梅與水、月──一個詠梅模式的發展〉,《江蘇社會科學》,第4期(2000
  年),頁112—118。
程杰:〈梅與雪──詠梅範式之一〉,《陰山學刊》,第13卷,第1期(2000年3
  月),頁29—33。
程杰:〈滁州醉翁亭歐公手植梅花考〉,《滁州學院學報》,第14卷,第1期(2012
  年2月),頁1—4、23。
程杰:〈論花光仲仁的繪畫成就〉,《京南術藝院學報》,第1期(2005年),頁13—
  19。
程杰:〈論庾嶺梅花及其文化意義──中國古代梅花名勝叢考之三〉,《北京林業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2期(2006年),頁46—52。
程杰:〈蘇軾與羅浮梅花仙事〉,《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9
  年),頁127—132。
舒紅霞:〈李清照朱淑真的梅花妝情結〉,《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
  第5期(2000年10月),頁80—81。
舒曼麗:〈姜夔「次韻吏部梅花八詠」析論〉,《中州學報》,第21期(2005年6
  月),頁161—171。
黃永武:〈散文──詩人眼中的梅蘭竹菊〉,《幼獅文藝》,第46卷,第1期(1977
  年7月),頁129—138。
黃永武:〈詠物詩的評價標準〉,《古典文學》,第1期(1979年12月),頁159—
  178。
黃盛雄:〈李義山詠物詩中的柳〉,《臺中師專學報》,第14期(1985年8月),
  頁113—125。
黃智蘋:〈林逋的人品及詩品〉,《嶺東學報》,第24期(2008年12月),頁87—
  112。
楊慶華、尹仲文:〈詠物詩芻議〉,《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84
  年),頁73—79、86。
趙桂芬、周明儀:〈試析白居易詠花詩中的情與志〉,《臺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
  刊》,第10期(2011年1月),頁1—21。
趙雅娟:〈論陶淵明對蘇軾貶謫生活之影響〉,《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9
  卷,第2 期(2010年6月),頁43—45、51。
劉蔚:〈陸游的村居心態及其田園詩風的嬗變〉,《浙江社會科學》,第11期(2009
  年),頁100—104、89。
劉昭明、彭文良:〈論蘇軾黃州紅梅詩詞的書寫策略〉,《文與哲》,第20期(2012
  年6月),頁205—238。
劉漢初:〈姜夔詞的情性與風度──從「卜算子」梅花八詠說起〉,《國文學誌》,
  第12期(2006年6月),頁193—220。
劉繼才:〈略論中國古代詠物詩〉,《遼寧師大學報》,第3期(1984年),頁74—
  79。
歐純純:〈林和靖詠梅詩對後世相關詩題創作的影響〉,《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
  第44期(2003年7月),頁90—107。
盧崇善:〈讀陸放翁詠梅花詩〉,《建設雜誌》,第12卷,第2期(1963年7月),
  頁37、43。
謝新香:〈論蘇軾詠梅詩對梅花審美意蘊的提升〉,《社會科學論壇》,第11期(2006
  年),頁143—146。
簡恩定:〈試論杜甫詠物詩中的興〉,《東海文藝季刊》,第7期(1983年3月),
  頁25—36。
顏崑陽:〈淺談宋詞中三個梅花意象──美人姿態、隱者風標、貞士情操〉,《明
  道文藝》,第64期(1981年7月),頁90—97。
顏智英:〈論東坡詠物詞意象之開拓──以詠梅、詠荔枝為例〉,《師大學報》,第
  56卷,第2期(2011年9月),頁67—9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