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詩中的意志與命運
作者:王正利
作者(外文):Jeng-Li W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方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意志命運唐詩衝突悲劇時間空間WillFateTang PoetryConflictTragedyTimeSpa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7
  意志與命運的關係,是人生命中無可迴避的問題。然而研究這個議題,必須選擇一個生命力、意志力最強旺的時代方能加以凸顯。在唐代,人類的精神與行動等同自然的雄偉與永恆,因此神話的開天闢地的豪健精神二度再現;所以意志與命運的主題在唐代似乎最能被凸顯,因其碰撞情形最為劇烈。
  其中,唐詩最為能動,更深入到無限定的世界,也就是可以在相同的永恆再現的困境中洞觀靈魂的深處,適合對於幽微人性及深層衝突作更深入的挖掘。在意志與命運的主題下,可延伸出五個探討角度,包含:故鄉──內在;京華──外在;盛衰──整體;成敗──個人;生死──時限。兼攝:內、外、整、個、時、空。其實就是唐代士人一生縮影。
  從中可以見到:唐人頑強精神,生命火花四射;回應時代之舉,能量空前絕後;展現人的力量,挺立非凡價值;最後,重要啟發則是:無論內、外、整、個、時、空如何不如人意,永遠必須有所堅持。因為只要守住意志,就有無限發展希望。意志命運一體兩面,正如宇宙二力一般相反相成,缺一不可。所以探討至此,或許生命奧祕亦可思過半矣。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ill and fate is the unavoidable issue of human life. However, we have to choose the era when the human vitality and the will were the most exuberant and vigorous to feature this issue. In Tang Dynasty, the spirit and action of humans equal the grandeur and eternity of nature. Therefore, the groundbreaking, heroic and forthright spirit was re-presented. And thus the main themes of the will and the fate seemed able to be highlighted mostly in Tang Dynasty for the collision at then was the most intensified.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 is the art form that contains the most momentum, and the momentum is powerful enough to enable Tang poetry to go deeply into the world of infinity. In other words, in the same predicament of re-presenting the eternity, Tang poetry could gaze into the depth of souls. Thus, Tang poetry is a suitable means to probe into the delicate human nature and the deeper conflict. Under the main themes of the will and the fate, five aspects of discussions could be extracted as follows: the homeland—inside; the capital—outside; vicissitudes—entirety; success and failure—individual; life and death—time limit. The aspects of inside, outside, entirety, individual, time and space are all covered, and they are in fact the miniature of the whole life of the scholars in Tang Dynasty.
From this miniature we could see the things as follows: Tang people’s tough spirit and the splashing sparks of their life; the time-responding actions and the unprecedented momentum; the demonstration of human power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xtraordinary values, and finally, the crucial inspiration is: no matter how disappointing the aspects of inside, outside, entirety, individual, time and space are, one should always be insistent. As long as the will is secured, there will be the infinite hopes of development. The will and fate are two sides of one body as the two sorts of power in the universe opposing and supporting each other; each power is necessary. Thus probing into the issue this far, it could be considered that we are thinking further than half way to the end.
一、古典文獻
戰國‧莊子著,清‧王先謙撰:《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戰國‧屈原著,金開誠、董洪利、高路明校注:《屈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999年)。
秦‧呂不韋著,漢‧高誘注,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臺北:華正書局,1995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王績著,金榮華校注:《王績詩文集校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
唐‧王梵志著,項楚校注:《王梵志詩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唐‧李世民著,吳云、冀宇:《唐太宗全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唐‧沈佺期、宋之問著,陶敏、易淑瓊校注:《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王勃著,清‧蔣清翊註:《王子安集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駱賓王著,清‧陳熙晉箋注:《駱臨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唐‧盧照鄰著,李雲逸校注:《盧照鄰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唐‧陳子昂著,彭慶生注釋:《陳子昂詩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唐‧張九齡著,熊飛校注:《張九齡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唐‧吳兢編著:《貞觀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唐‧李益著,王亦軍、裴豫敏編注:《李益集注》(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唐‧王維著,清‧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箋注:《孟浩然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唐‧岑參著,廖立箋注:《岑嘉州詩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高適著,劉開揚箋註:《高適詩集編年箋註》(北京:中華書店,2008年)。
唐‧李白著,瞿蛻園等校注:《李白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唐‧杜甫著,清‧錢謙益箋注:《錢注杜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唐‧韋應物著,孫望編著:《韋應物詩集繫年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錢起著,阮廷瑜校注:《錢起詩集校注》(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唐‧權德輿著,郭廣偉校點:《權德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唐‧李頎著,羅琴、胡嗣坤著:《李頎及其詩歌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2009年)。
唐‧劉長卿著,儲仲君箋注:《劉長卿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唐‧劉長卿著,阮廷瑜:《劉隨州詩集校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
唐‧王建著,尹占華校注:《王建詩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唐‧張籍著,李建崑校注:《張籍詩集校注》(臺北:華泰文化公司,2001年)。
唐‧張繼著,周義敢注:《唐詩小集‧張繼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唐‧張祜著,尹占華校注:《張祜詩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唐‧李紳著,盧燕平校注:《李紳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唐‧戴叔倫著,蔣寅校註:《戴叔倫詩集校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唐‧劉禹錫著,高志忠校注:《劉禹錫詩編年校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5年)。
唐‧元稹著,楊軍箋注:《元稹集編年箋注詩歌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唐‧白居易著,謝思煒撰,《白居易詩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唐‧韓愈著,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唐‧韓愈著,屈守元、常思春主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唐‧柳宗元著:《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柳宗元著,王國安箋釋:《柳宗元詩集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唐‧戎昱著,臧維熙注,《唐詩小集‧戎昱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唐‧賈島著,李嘉言校:《長江集新校》(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唐‧孟郊著,邱燮友、李建崑校注:《孟郊詩集校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唐‧項斯著,徐光大校注:《項斯詩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李賀著,葉&;#33905;奇編訂:《李賀詩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唐‧李商隱著,劉學鍇、余恕誠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臺北:洪葉文化,1992
年)。
唐‧鄭谷著,嚴壽澂、黃明、趙昌平箋注:《鄭谷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唐‧羅鄴著,何慶善、楊應芹注:《羅鄴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羅隱著,潘慧惠校注:《羅隱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雍陶著,周嘯天、張效民注:《雍陶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溫庭筠著,劉學鍇撰:《溫庭筠全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唐‧許渾著,江聰平校注:《許渾詩校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年)。
唐‧杜荀鶴著,胡嗣坤、羅琴著:《杜荀鶴及其《唐風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唐‧皮日休著,蕭滌非、鄭慶篤整理:《皮子文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唐‧杜牧著,吳在慶撰:《杜牧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唐‧韓偓著,陳繼龍註:《韓偓詩註》(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五代‧韋莊著,聶安福箋注:《韋莊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五代‧王定保著,姜漢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2
年)。
宋‧洪邁著:《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洪興祖著:《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惜陰軒叢書」,1999年)。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明‧王嗣奭著:《杜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明‧胡應麟著:《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明‧胡震亨著:《唐音癸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王夫之著:《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清‧沈德潛選編:《唐詩別裁集》(長沙:岳麓書社,1998年)。
清‧方玉潤著,李先耕點校:《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黃生著,諸偉奇主編:《杜詩說》,《黃生全集》第2冊(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9年)。
清‧浦起龍著:《讀杜心解》(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0月)。
清‧楊倫著:《杜詩鏡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
清‧金聖嘆著:《金聖嘆批唐才子書‧杜詩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劉熙載著,袁津琥校注:《藝概注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二、近人論著
方瑜著:《唐詩形成的研究》(臺北:牧童出版社,1975年)。
方瑜著:《杜甫夔州詩析論》(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85年)。
方瑜著:《不隨時光消逝的美──漢魏古詩選》(臺北:洪建全文化基金會,2001
年)。
方瑜著:《唐詩論文集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方東美著:《科學哲學與人生》(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82年)。
王叔岷著:《陶淵明詩箋證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瑤著:《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立著:《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年)。
王立著:《永恆的眷戀──悼祭文學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王永平著:《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宏維著:《命定與抗爭──中國古典悲劇及悲劇精神》(北京:三聯書店,1996
年)。
朱光潛著:《悲劇心理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李炳武總主編:《長安學叢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09
年)。
李長之著:《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new window
李志慧著:《唐代文苑風尚》(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余英時著:《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11年)。
余恕誠著:《唐詩風貌》(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尚永亮著:《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沉》(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尚永亮著:《唐代詩歌的多元觀照》(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尚永亮、李乃龍著:《浪漫情懷與詩化人生──唐代文人的精神風貌》(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尚永亮著:《元和五大詩人與貶謫文學考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尚永亮著:《貶謫文化與貶謫文學──以中唐元和五大詩人及其創作為中心》(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
林庚著:《唐詩綜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林正弘主編,林鎮國等著:《想一想哲學問題》(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沈松勤、胡可先、陶然著:《唐詩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余英時著:《士與中國文化‧新版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杜維明著,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文集》第一卷(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杜維明著:《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12月)。new window
杜曉勤著:《隋唐五代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吳宗國著:《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年)。
姚一葦著:《美的範疇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8年)。new window
胡雲翼著:《唐詩研究》(臺北:華聯出版社,1967年)。
柯慶明著:《境界的再生》(臺北:幼獅文化,1977年)。
柯慶明著:《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new window
柯慶明著:《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0年)。new window
馬小朝著:《歷史與人倫的痛苦糾纏──比較研究中西悲劇精神的審美意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啟功著:《啟功講唐代詩文》(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唐君毅著:《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60年)。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黃永武著:《新增本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年)。
黃新亞著:《消逝的太陽──唐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畢恆達著:《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2001年)。new window
康震著:《長安文化與隋唐詩歌》(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袁行霈著:《中國文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莫礪鋒著:《莫礪鋒說唐詩》(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陳世驤著:《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
陳伯海著:《唐詩學引論》(上海:知識出版社,1988年)。
陳伯海主編:《唐詩彙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陳中梅著:《荷馬的啟示──從命運觀到認識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梁啟超著:《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葉嘉瑩著:《詩馨篇》(上)(臺北:書泉出版社,1993年)。
葉嘉瑩著:《風景舊曾諳:葉嘉瑩談詩論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葉嘉瑩著:《葉嘉瑩說初盛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卷15「長安學」研究專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楊希義:〈唐代君臣朝參制度初探〉,《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第10輯。
閻克步著:《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許總著:《唐宋詩宏觀結構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張淑香著:《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張哲俊著:《吉川幸次郎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張國剛著:《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程孟輝著:《西方悲劇學說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葛兆光著:《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傅紹良著:《盛唐文化精神與詩人人格》(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傅璇琮著:《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廖蔚卿著:《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鄧小軍著:《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盧建榮著:《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臺靜農著:《中國文學史》上下冊(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樂蘅軍著:《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樂蘅軍著:《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new window
年)。
錢鍾書著:《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9年)。
錢鍾書著:《七綴集》(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錢穆著:《中國學術通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錢穆著:《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錢志熙著:《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羅宗強著:《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鄭臨川記錄,徐希平整理:《笳吹弦誦傳薪錄──聞一多、羅庸論中國古典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韓成武著:《少陵體詩選》(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年)。
劉述先著:《生命情調的抉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謝柏梁著:《世界悲劇文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龔鵬程著:《唐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龔剛著:《錢鍾書──愛智者的逍遙》(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三、翻譯書籍
日‧鈴木虎雄著,許總譯:《中國詩論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陳順智、徐少舟譯:《中國文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譯:《中國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日‧松浦友久著,陳植鍔、王曉平譯:《唐詩語&;#28377;意象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
年)。
日‧松浦友久著,劉維治等譯:《李白的客寓意識及其詩思──李白評傳》(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波斯‧奧瑪珈音(Omar Khayyam)著,英‧菲茨杰拉德(Edward Fitzgerald)英譯
,黃克孫中譯,《魯拜集》(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年)。
英‧特里‧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著,方杰、方宸譯:《甜蜜的暴力:悲劇的
觀念》(Sweet Violence: The Idea of the Tragic)(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英‧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著,丁爾蘇譯:《現代悲劇》(modern tragic)(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年)。
英‧提姆‧克利威爾(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A Short Introduction)(臺北:群學出版公司,2006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
(The Poetic of Space)(臺北:張老師文化公司,2003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An essay on man)
(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年)。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關之尹譯:《人文科學的邏輯》
(The logic of cultural sciences)(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義大利‧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吳潛誠譯:《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01年)。
義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黃燦然、李桂蜜譯:《為什麼讀經典》(Why read the classics)(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年)。
羅馬尼亞‧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羅馬尼亞‧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Le Mythe de 1’eternel retour:archetypes et repetition)(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臺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年)。
美‧羅洛‧梅(Rollo May)著,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Freedom and
Destiny)(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3年)。
美‧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美‧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 AIDS and Its Metaphors)(臺北:大田出版,2000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
再現》(Remembrans)(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賈晉華譯:《盛唐詩》(北京:三聯書店,2004
年)。
加拿大‧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批評的剖析》(Anatomy Of Criticis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阿根廷‧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著,陳重仁譯:《波赫士談詩論藝》(This craft of verse)(臺北:時報文化公司,2001年)。

四、單篇論文
方瑜:〈唐詩的藝術特質〉,《中國文學新詮釋》(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6年)。
方瑜:〈寂寞與超越──試論杜甫長安出遊詩四首〉,收入《唐詩論文集及其他》(new window
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方震華:〈唐宋政治論述中的貞觀之政──治國典範的論辯〉,《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王邦雄:〈儒學的生死智慧〉,《北縣教育》第33期,2000年3月。
王立:〈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遠與中國古代思鄉文學主題〉,
《文史雜誌》1999年第4期。
王立:〈千古文人伯樂夢──中國古典文學中的馬意象〉,《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
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王佺:〈唐代薦舉之制與文人干謁之風〉,《齊魯學刊》2010年第5期,總第218期。
毛漢光:〈中古統治階層之社會成分〉,《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年)。new window
甘懷真:〈唐代官人的宦遊生活──以經濟生活為中心〉,《第二屆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林政華:〈周詩的悲劇性蘊涵〉,《古典文學》第一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林啟屏:〈先秦儒學思想中的「遇合」問題──以〈窮達以時〉為討論起點〉,《鵝湖學誌》第31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林啟屏:〈限制與自由:從〈窮達以時〉論起〉,《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new window
林安梧:〈「是,我在這裡」:體驗的起點〉,《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文海基金會出版,1996年)。new window
余英時:〈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二十一世紀》,總第89期,2005年6月。new window
杜維明:〈超越而內在──儒家精神方向的特色〉,楊春梅主編:《儒家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吳旻旻:〈試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第8期(2000年7月)。
邢義田:〈奉天承運──皇帝制度〉,收入鄭欽仁主編:《中國文化新論 制度篇──
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邵祖平:〈唐詩通論〉,《學衡》第12期,1922年12月。
胡雲薇:〈千里宦遊成底事,每年風景是他鄉──試論唐代的宦遊與家庭〉,《臺大歷new window
史學報》第41期,2008年6月。
胡寶華:〈從「君臣之義」到「君臣道合」──論唐宋時期君臣觀念的發展〉,《南開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李文鈺:〈流逝與尋回──試論韋莊〈菩薩蠻〉五首中的春意象〉,《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01年3月。new window
李必忠:〈論唐玄宗時期的社會矛盾──兼論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原因〉,《唐史論叢》
第二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
李炳海:〈帝都中心論的文化承載──古代京都賦意蘊管窺〉,《齊魯學刊》2002年
第2期,總期155,頁4-10。
李樹桐:〈開元盛世之研究〉,《唐史研究》(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new window
周曉琳:〈中國古代作家的「長安情結」〉,《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年第5期,頁28-31。
高天成:〈唐詩中的長安文化符號及其意蘊之美〉,《唐都學刊》卷27期1(2011年1月),頁1-4。
歐明俊、陳&;#22531;著:〈長安——唐代詩人的「精神家園」〉,《長安學術》輯1(2010年11月),頁85-91。
康震:〈唐代詩歌與長安城建築文化──以「北闕──南山」的意象解讀為中心〉,
《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3期6(2004年11月)。
袁行霈:〈唐詩風神〉,《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5期,2004年9月。
陳貽焮:〈談李商隱的詠史詩和詠物詩〉,《文學評論》,1962年第6期。
陳文龍:〈唐「通籍」考〉,《中華文史論叢》總期102,2011年第2期。
陳伯海:〈「唯天為大,唯人為靈」──「天人關係」的再思考〉,《學術月刊》第41卷1月號,2009年1月。
陳建民:〈希臘英雄與命運〉,《歷史月刊》第217期,2006年2月。
陳怡良:〈楚歌巨星,悲壯一生〉,《屈原文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陳炳良:〈「離騷」的悲劇主題〉,《中西比較文學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980年)。
陳逸根:〈論〈離騷〉之悲劇快感〉,《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1期,2008年3月。new window
陳昭瑛:〈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臺灣東亞文明研
究學刊》第3卷第2期,總第6期,2006年12月。
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陶東風:〈中國文學的思鄉主題〉,《求索》1992年第4期。
葛景春:〈杜甫懷鄉憂國的思想情結〉,《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總107期),2007年第3期。
張端穗:〈天與人歸──中國思想中政治權威合法性的觀念〉,收入黃俊傑主編:《中
國文化新論 思想篇一──理想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張希清:〈科舉制度的定義與起源申論〉,《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
第5期。
張惠民:〈論知己意識的歷史文化內涵〉,《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10卷第4期,1994年。
傅葆良:〈中國古代文人的政治情結及其政治悲劇的分析與反思〉,《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連清吉:〈吉川幸次郎的中國文學論〉,《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2005年6月。new window
歐麗娟:〈唐詩裡的「失樂園」──追憶中的開元盛世〉,《漢學研究》17卷2期,new window
1999年12月。
尉天驄:〈中國古代神話的精神〉,《中國古典文學論叢冊三:神話與小說之部》(臺北
:中外文學月刊社,1975年)。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年)。new window
葉維廉:〈「比較文學叢書」總序〉,《主題學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4年)。
齊邦媛:〈希臘神話與史詩中的悲劇英雄〉,《中外文學》第4卷第3期,1975年8月new window

黎平:〈由「尋覓知音」探微古代文人文化心理〉,《湖北社會科學》,2003年11期。
曾守正:〈中國「詩言志」與「詩緣情」的文學思想──以漢代詩歌為考察對象〉,《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0期(2002年3月)。new window
薛天緯:〈干謁與唐代詩人的心態〉,《唐代文學研究》第五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4年)。
鄭志明:〈神話研究趨勢綜論〉,《古典文學》第十三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new window
鄭志明:〈唐代古文家的天命觀念初探〉,《鵝湖》第10卷第3期,總113期,1984年9月。new window
鄭欽仁:〈帝國遺規兩千年──中國政治制度的特色〉,收入鄭欽仁主編:《中國文化
新論 制度篇──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與酒之關係〉,《魯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臺靜農:〈論唐代士風與文學〉,《唐代研究論集》第一輯(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趙映誠:〈中國古代諫官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總199期),2000年第3期。
賴錫三:〈《莊子》的死生隱喻與自然變化〉,《漢學研究》第29卷第4期,2011年2月。new window
劉德玲:〈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7期
,2011年7月。
蔡瑜:〈陶淵明的生死世界〉,《清華學報》新38卷第2期,2008年6月。new window
蔡振念,〈中國詩中之懷鄉主題──以唐詩為中心之研究〉,《中山人文學報》第2期,1994年4月。new window
蔡振念:〈李白求仙學道的心路歷程〉,《文與哲》第九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蔡玲婉:〈論盛唐送別詩的知己意識〉,《南師學報》第36期,2002年10月。new window
蔡翔:〈渴望理解—中國文學中的「知己」問題〉,《文藝評論》第5期,1992年。
錢基博:〈古詩十九首講話〉,《光華大學半月刊》第3卷第4期(1934年11月)。
錢穆:〈記唐文人干謁之風〉,《中國文學講演集》(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潘朝陽:〈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收入潘朝陽著:《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05年)。new window
顏元叔:〈原始類型及神話的文學批評〉,《何謂文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
年)。
顏崑陽:〈中國古典詩中的鄉愁〉,《古典詩文論叢》(臺北:漢光文化,1983年)。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收入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漢代學術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嚴耕望:〈唐代文化約論〉,《唐代研究論集》第一輯(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2年
)。
羅聯添:〈從兩個觀點試釋唐宋文化精神的差異〉,《唐宋史研究──中古史研討會論
文集之二》(香港:香港大學亞洲中心,1987年)。
韓鶴進、黃梅:〈唐代落第士人心態探微〉,《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9月,第25卷第5期。
龔鵬程:〈唐傳奇的性情與結構〉,《古典文學》第三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叢玲玲:〈唐人及第詩發微〉,《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1期,2010年3月。
陳世驤著,古添洪譯:〈論時:屈賦發微〉,《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孫昌武譯:〈杜甫的詩論與詩──在京都大學文學部的最後一課〉
,《唐代文學論叢》總第7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1986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上)──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new window
文學》第6卷第4期(1977年9月)。
美‧漢米爾頓(Edith Hamilton)著,曾珍珍譯:〈悲劇的理念〉(The Idea of Tragedy)
,《希臘悲劇》(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6年)。

五、學位論文
金善子撰:《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悲劇英雄》,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許銘全撰:《唐前詩歌中「抒情空間」形成之研究──從空間書寫到抒情空間》,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1月。
陳清俊撰:《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
廖宜方撰:《唐代的歷史記憶》,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