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長廊與地圖:臺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林淇瀁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9
卷期:28:1=325
頁次:頁70-112
主題關鍵詞:臺灣新詩發展主體性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5)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78
期刊論文
1.廖漢臣(1964)。台灣文學年表。台灣文獻,15(1),245-2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孫傑(1999)。喬伊斯,語言,和後殖民情境。中外文學,27(9),45-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光中(1972)。第十七個誕辰。現代文學,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佩芬(1984)。永不停息的風車:訪楊熾昌先生。文訊,9,403-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紀弦(1953)。宣言。現代詩,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草根(1985)。草根宣言第二號。草根,復刊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桓夫(1970)。台灣現代詩的演變。笠,99,3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我軍(1973)。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欉中的破舊殿堂。台灣民報,3(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我軍(1973)。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台灣民報,2(24),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我軍(1973)。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台灣民報,2(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連溫卿(1973)。將來之台灣語。台灣民報,2(2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連溫卿(1973)。言語之社會的性質。台灣民報,2(19),1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炘(1973)。文學與職務。台灣青年,創刊號,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端明(1973)。日用文鼓吹論。台灣青年,3(6),3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黃呈聰(1923)。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台灣,4(1),1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呈聰(1973)。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台灣,4(1),1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呈聰(1924)。應該著創設台灣特種的文化。台灣民報,3(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呈聰(1973)。應該著創設台灣特種的文化。台灣民報,3(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朝琴(1973)。漢文改革論。台灣,4(1),2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得時(1954)。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臺北文物,3(2),1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默(1972)。「創世紀」的發展路線及其檢討。現代文學,46,113-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廖毓文(1954)。台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台北文物,4(1),107-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廖毓文(1954)。臺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臺北文物,3(3),107-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芳明(19740600)。檢討民國六十二年的詩評。中外文學,3(1),3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淇瀁(1995)。台語文學傳播的意識型態建構:以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文運動為例。台灣文學研討會,淡水工商管理學院 。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淇瀁(1998)。五O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兩岸詩刊學術研討會。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淇瀁(1997)。八O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第三屆現代詩學術會議。彰化:彰師大國文系。65-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明台(1997)。論戰後台灣現代詩所受日本前衛詩潮的影響。第三屆現代詩學術會議。彰化:國立彰師大國文系。99-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俊傑(1995)。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新文化:內涵、問題與前瞻。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紀蕙(1998)。前衛的推離與淨化:論林亨泰與楊熾昌的前衛詩論以及其被遮蓋的際遇。台灣文學研討會,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主辦) 。紐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守禮(1955)。近五十年來台語研究之總成績。台北:吳守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羊子喬、陳千武(1982)。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9:亂都之戀。台北:遠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文標(1976)。天國不是我們的。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我軍(1987)。亂都之戀。瀋陽:遼寧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引馳、Barker, F.(1996)。文學.政治與理論。台北:駱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映真(1976)。知識人的偏執。台北:遠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培火(1973)。《台灣青年》雜誌。台北:東方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anon, F.(1965)。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London:Macgibbon and Kee。  new window
9.Yeh, Michelle(1992)。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New Haven:London:Yale UP。  new window
10.Lacan, Jacques、Sheridan, A.(1977)。Merits: A Selection。London:Tavistock Press。  new window
11.麥穗(1998)。詩空的雲煙:台灣新詩備忘錄。台北:詩藝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炯明(1989)。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孟樊(1995)。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奚密(1998)。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亨泰、呂興昌(1998)。林亨泰全集五:文學論述。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世旭(1998)。新詩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覃子豪(1969)。論現代詩。台中:普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洛夫(1977)。洛夫詩論選集。臺北:開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鄭良偉(1990)。台語詩六家選。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古繼堂(1989)。臺灣新詩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紀弦(1970)。紀弦論現代詩。藍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熾昌(1995)。土人的嘴唇,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關傑明(19920910)。中國現代詩的幻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關傑明(19920228)。中國現代詩人的困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向陽(1996)。微弱但是有力的堅持:七O年代台灣現代詩壇本土論述初探。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向陽(1985)。七十年代台灣現代詩風潮試論。七十三年文學批評選。台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錦江(1979)。賴懶雲論。賴和先生全集。台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村義一(1995)。台灣的超現實主義。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羊子喬(1982)。光復前台灣新詩論。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9:亂都之戀。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亨泰(1990)。從八〇年代回顧台灣詩潮的演變。世紀末偏航:八O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燿德(1996)。八〇年代現代詩世代交替現象。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錯(1996)。抒情繼承:八十年代詩歌的延續與丕變。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上秦(1993)。探索與回顧。中國現代詩評論--龍族評論專號。台北:林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千武(1989)。台灣現代詩的歷史和詩人們:華麗島詩集後記。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千武(1989)。談「笠」的創刊。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明台(1989)。鄉愁論:台灣現代詩人的故鄉憧憬與歷史意識後記。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文雄(1996)。風雨中的一線陽光:試論〈陽光小集〉在七、八十年代詩壇的意義。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廖咸浩(1996)。離散與聚焦之間:八十年代後現代詩與本土詩。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葉笛(1996)。日據時代台灣詩壇的超現實主義。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素玉(1987)。三十年台灣脈動,三十本暢銷好書。從《藍與黑》到《暗夜》--三十年來的暢銷書。台北:久大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天儀(1989)。從荊棘的途徑走出來:笠百期的回顧與展望。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廖毓文(1979)。台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蕭新煌(1989)。當代知識分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Bhabha, H. K.(1994)。DissemiNation: Time, Narrative and the Margins of the Modern Nation。The Location of Culture。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21.台灣總督府(1939)。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Hall, S.(1990)。Culture, the Media and the Ideological Effect。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Berverly Hills, CA:Sage。  new window
23.Grossberg, L.(1993)。The Formations of Cultural Studies: An American in Bimingham。Relocating Cultural Studies: Developments in Theory and Research。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24.Fiske, J.(1992)。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d Television。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new window
25.Barker, Francis、Hulme, Peter(1985)。Nymphs and Reapers Heavily Vanish: The Discursive Contexts of The Tempest。Alternative Shakespeares。London:Methuen。  new window
26.杜國清(1989)。「笠」詩社與台灣詩壇。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市:文學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鄭明娳(1994)。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耀德(1988)。不安海域:八○年代前葉現代詩風潮試論。不安海域。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奚密(1996)。邊緣,前衛,超現實:對臺灣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的反思。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