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
作者:林巾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n-Li Li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游勝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他者現代性自我文學史鄉土文學論爭鄉土文學鄉土Literature historyOthersModernityDebate on Hsiang-tu literatureSelfHsiang-tuHsiang-tu 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3
台灣新文學自肇始以來,「鄉土」便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概念,然而,儘管「鄉土文學」數次在台灣的公共場域中成為論爭的焦點,甚至在文學史上也早已成為一個彷彿有著確切形貌的文學類別,但「鄉土」該如何定義?以及「鄉土文學」究竟所指為何?等等問題,即使是身處歷史現場的論者與創作者之間,也從來都沒有過一致的看法。因此本論文以文學場域中的「鄉土」與「鄉土文學」為研究對象,透過觀察人們討論以及爭奪「鄉土」的過程,來進一步理解台灣文學(史)何以是今天的樣貌。
本文嘗試從兩個面向來趨近:一是從「鄉土」的內部,亦即考察同是以「鄉土」為立論根據的論者們對於「鄉土文學」所投射的不同想像;另一則是從鄉土的外部──也就是將「鄉土」視為整體而將之推向與「現代」互為兩極的觀點──來考察「鄉土」與「現代」的關係。關於前者,筆者認為只有進入歷史的縱深來考察「鄉土」與「鄉土文學」在不同時代與不同脈絡中所被賦予的不同意含,才得以充分的釐清。後者則是意在打破向來的二元對立概念,而以對話的關係來掌握「鄉土」與「現代」之間的辯證過程。
本文的基本立論在於如下的觀察,亦即,台灣的文學歷史發展中,文學的現代性──如新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既是「鄉土文學」的發生前提,同時也是批判對象。出現於台灣文學場域中的兩波「鄉土文學」高峰,都是對文學現代性的正面衝撞,然其衝撞的方式並非以決裂作為方法,而是在面對「現代性」的橫向威脅中企圖從「地方」汲取資源,目的是在於以自身的方式躍入「現代」。而所謂的「鄉土回歸」,也並非簡單地回歸到過去,而是一種指向未來的再建構。於是這裡所觸及到的也是一個與「他者」交逢的過程,「鄉土」,或說將自己命名為「鄉土」的行動,所意味的是一場與「更大世界」的對話過程,「鄉土」的發現牽涉到它如何看待「他者」並定義「自我」的問題。
本論文也進一步從「鄉土文學」於不同時代所具體面臨的現代性課題來考察其所據以回應的在地資源究竟為何。有關於此,本文分別從戰前與戰後不同的時代條件提出解釋架構:「鄉土文學」在三0年代的產生背景,是當台灣已略具現代社會的雛形、且來自於中國與日本的西方新思潮正衝擊並改變著人們的思維與態度之時,但這時也正是台灣固有文化在殖民政府的教化政策下飽受威脅的時刻。因此,戰前的「鄉土」一方面描繪了台灣相對於西方、日本與中國的邊緣位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所屬」的意涵,亦即,「鄉土」是我們自己的,是根植於自己的故鄉、土地與人民。因此,戰前的「鄉土」所宣示的是與前述文化他者之間的「差異性」,而「鄉土文學」所指向的,則是從文學場域裡來探索並建構自身的文化特殊性。從如此的框架來看,戰前的「鄉土文學」主要涉及:語言標準化、文學的定義與台灣特殊性等不同卻相互關聯的面向。而戰後影響「鄉土」概念則有兩個重點,一是台灣在形式上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鄉土」成為收編在國家底下的「地方」;其二是台灣被納入以美國為首的經濟圈,工業化與都市化在六、七0年代臻於高峰,因而此時的「鄉土」也意含了在資本主義衝擊下面臨改變的「鄉村」處境。由此戰後的「鄉土」有兩大對話對象,其一是與「西方」的關係,也就是關注資本主義與工業化所帶來的社會鉅變等問題,而在美學課題上,則是面對以西方為追趕目標的「現代主義文學」;其二是與「中國」的關係,也就是思考中國與台灣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問題,而在文學上是則關於台灣文學史如何建構的問題。因此筆者從兩個面向來觀察戰後的「鄉土文學」:一是創作概念上的「鄉土文學」,二是文學史概念上的「鄉土文學」。
要言之,本論文透過「鄉土」概念史的研究,從連續性的角度觀察了「鄉土文學」的變化過程,也梳理了為「鄉土」提供意義投擲與碰撞處所的三次「鄉土文學論爭」,並且追溯了「鄉土」與「現代」的辯證軌跡。
Abstract
“Hsiang-tu” has been a lasting concept since New Taiwanese Literature began; however, though “Hsiang-tu literature” has been the focus of debates in the public and has belonged to a specific literature genre, the definitions of “Hsiang-tu” and “Hsiang-tu literature” are still unclear. Even people and literature creators who have been through the historical events cannot reach a consensus on such questions. Consequently, this research paper focuses on “Hsiang-tu” and “Hsiang-tu literature” in the literature arena, and trie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today’s Taiwanese literature through observing the process of people’s discussion and struggle for “Hsiang-tu”.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ocus on the following 2 aspects: (1) the internal part of “Hsiang-tu”—inspecting people’s different imaginations of “Hsiang-tu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Hsiang-tu”; (2) the external part of “ Hsiang-tu”—viewing “Hsiang-tu “ as an integrated subject and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siang-tu” and its opposite: “modernity”. From a personal viewpoint, the only way to explore the first aspect is to clarify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Hsiang-tu” and “Hsiang-tu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and even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history. The purpose of the latter aspect is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binary concept and to grasp the debate process of “Hsiang-tu” and “modernity”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logue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foundation: literature modernity dur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such as new literature and modernism literature is the premise of “Hsiang-tu literature” and the subject of criticism. The two peak periods of “Hsiang-tu literature”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arena both brought direct impacts on literature modernity. Such impacts were brought through absorbing “local” resources under the threat of “modernity” to step into literature modernity in its own way rather than through any destruction. The so-called “Hsiang-tu restoration” does not imply a simple returning to the past but a reconstruction towards the future. Hence, what is involved here is an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Hsiang-tu or movements under this title indicate a dialogue process with “a bigger world”. The discovery of “Hsiang-tu” involves its attitude toward others and self-definition.
This research also inspects the local resources responding to the issue of “modernity”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and provides explanation constructions under different time condition of prewar and postwar periods. The background of “Hsiang-tu literature” during the 30s was a Taiwanese society with slight modernity in which the western new thinking from China and Japan were greatly impacting and influencing the thinking style and attitude of Taiwanese people. It was also a period when the original culture of Taiwan was threatened by the policies of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For this reason, prewar “ Hsiang-tu literature”, on the one hand, describes the marginalized position of Taiwan compared to the western countries, Japan and China and the other hand, proposes the meaning of “Hsiang-tu”: “”Hsiang-tu is ours and is based on our own hometown, land and people. Prewar “Hsiang-tu” declares the above “differences” from others while “native soil literature” indicates a cultural unique of exploring the literature arena and self-construction. Under this framework, prewar “Hsiang-tu literature” mainly involves the following different but relevant elements: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and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aiwan. The concept of postwar “Hsiang-tu” is influenced by 2 factors: first of all, Taiwan is theoretically part of China and that “Hsiang-tu” becomes part of a country; second, Taiwan is included in the economic circle led by the U.S.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reached their peak in the 60s and 70s during which “Hsiang-tu” means the condition of “villages” which face the need of changing due to the impact of capitalism. From this aspect, postwar “”Hsiang-tu has 2 dialogue subjects: (1)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west”—focusing on problems such as the social impacts brought by capitalism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sm literature” which aims at the standard of western nations regarding aesthetic; (2) th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considering general and special problem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history. I therefore observe postwar “Hsiang-tu literature” from 2 aspects—creation concept and literature history concept.
In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observ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Hsiang-tu literature” from consecutive angles through researches on “Hsiang-tu” conceptual history, integrates “Hsiang-tu literature debate” which offers a place for meaning expression and arguing, and traces the debates on “Hsiang-tu” and “modernity”.
參考書目

一、文獻史料

戰前:

《台灣青年》(1920.7~1922.2)
《台灣》(1922.4~1923.10)
《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本論文主要參考1923.4~1932)
《南音》(1932.1~9)
《フォルモサ》(1933.7~1934.6)
《先發部隊》(1934.7)
《台灣文藝》(1934.11~1936.8)
《第一線》(1935.1)
《台灣新文學》(1935.12~1937.6)
《台灣時報》(本論文主要參考1936~1938)
《文藝台灣》(1940.1~1944.1)
《大政翼賛会会報》第3號(1941年1月1日)
《大政翼賛会会報》第10號(1941年2月19日)
《台灣文學》(1941.5~`943.12)
《民俗台灣》(1941.10~1945.1)

戦後:

《新新》(1945.11~1947..1)
《台灣新生報》(本論文主要參考1947.8~1949.12)
《中華日報》(本論文主要參考1947.8~1949.12)
《詩誌》(1952.8)
《現代詩》(1953.2~1964.2)
《藍星週刊》(1954.6~1958.8)
《創世紀》(本論文主要參考1954.10~1978.10)
《文學雜誌》(1956.9~1960.8)
《文友通訊》(1957.4~1958.9),收入《文學界》第五集(1983年1月)
《筆匯》(1959.5~1961.11)
《現代文學》(1960.3~1973.9)
《台灣文藝》(本論文主要參考1964.4~1980)
《笠》(本論文主要參考1964.6~1980)
《文學季刊》(1966.10~1970.2)
《中外文學》(本論文主要參考1972.6~1979.12)
《文季》(1973.8~1974.5)
《夏潮》(1976.2~1979.4)
《仙人掌》(1977.3~1978.5)

二、期刊論文

呂正惠,〈鄉土文學中的「鄉土」〉,《聯合文學》14卷2期,1997年12月。

呂正惠,〈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聯合文學》206期,2001年12月。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辨證〉,《中外 文學》34卷10期,2006年3月。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思想》6(台北:聯經出版,2007年)。

松永正義著,葉笛譯,〈關於鄉土文學論爭(1930~32年)〉,《台灣學術研究會誌》第4期,1989年12月。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卷2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洛夫,〈「詩專號」前記〉,《中華文藝》4卷13期,1977年6月。

張定璜,〈魯迅先生〉,《現代評論》1卷8期,北平:現代評論社,1925年1月。

陳少廷,〈五四與台灣新文學運動〉,《大學雜誌》53期,1972年5月。

陳芳明,〈檢討民國六十二年的詩評〉,《中外文學》3卷1期,1974年6月。new window

陳足英,〈日本的賴母子講(無盡)〉,《文藻學報》13期,1999年3月。

陳映真,〈向內戰•冷戰意識型態挑戰——七0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聯合文學》14卷2期,1997年12月。

陳翠蓮,〈去殖民與再殖民的對抗:以一九四六年「台人奴化」論戰為焦點〉,《台灣史研究》第9卷2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黃得時,〈關於台灣歌謠的搜集〉,《台灣文化》6卷3,4期合刊,台北:傳文文化,1950年12月。

楊雲萍,〈池田敏雄先生追悼辭〉,《台灣風物》31卷2期,台北:1981年6月。

廖毓文,〈台灣文藝協會的回憶〉,《台北文物》3卷2期,收於《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第二卷。


蕭阿勤,〈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第三期,1999年7月。new window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卷2期,2000年10月。new window

蕭阿勤,〈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台灣史研究》9卷1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蕭阿勤,〈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一九七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第五期,2003年。

蕭阿勤,〈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創刊號,2005年9月。

柄谷行人,〈歴史の終焉について〉,《季刊思潮》8號,1990年4月。

村田雄二郎,〈「文白の彼方」——近代中国における国語問題〉,《思想》853號,1995年6月。

Fredric Jameson, “The Ideology of the Text”. Salmagundi, no.31-32, Fall 1975-Winter 1976.

三、單篇論文
中島利郎,〈「西川滿」備忘錄——西川滿研究之現狀〉,黃英哲編,涂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王德威,〈國族論述與鄉土修辭〉,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new window

茅盾,〈導言〉,《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一集》,原版為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5年,複刻版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

邱貴芬,〈翻譯驅動力下的台灣文學生產〉,胡金倫主編,《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錢永祥總編輯,思想編委會編,《思想6:鄉土、本土、在地》,台北:聯經,2007年。new window

呂興昌,〈論鄭坤五的「台灣國風」〉,胡萬川編,《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大中文系,1998年6月。

林巾力,〈從「主知」探看楊熾昌的現代主義風貌〉,《第八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集》,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2年。

林淇漾,〈長廊與地圖──台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吳介民,〈鄉土文學論戰中的社會想像:文化界公共領域之集體認同的形塑與衝突〉,《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2004年。new window

柳書琴,〈誰的文學?誰的歷史?——論日治末期文壇主體與歷史詮釋 之爭〉,「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行政院文建會,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辦,2002年11月。new window

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施懿琳,〈周定山對民間文學的采錄及素材之運用〉,《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清華大學中文系,1998年12月。

孫清山,〈第三章 戰後台灣都市之成長與體系〉,蔡勇美、章英華主編,《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出版社,1997年。

陳正醍著,陳炳崑譯,〈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曾健民主編,《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台北:人間,1998年。

陳芳明,〈余光中的現代主義精神——從《在冷戰的年代》到《與永恆拔河》〉,林明德編,《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2001年。

陳明成,〈永遠的革新號 — 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台南: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2005年。

陳培豐,〈大眾的爭奪——〈送報伕〉《國王》〈水滸傳〉〉,台中: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楊逵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4。

陳翠蓮,〈「大中國」與「小台灣」的經濟矛盾——以資源委員會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資源爭奪為例〉,《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出版,1998年。new window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胡適作品集3 文學改良芻議》,台北:遠流,1986年。

陳曉明,〈現代性與文學研究的新視野〉,楊春時、俞兆平主編,《現代性與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彭瑞金、黃英哲,〈《橋》副刊爭論與戰後初期台灣文學重建〉,《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年。

廖炳惠,〈泰勒論現代性與多元文化〉,廖炳惠主編,《回顧現代文化想像》,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魯迅,〈導言〉,趙家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原版為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5年,複刻版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

劉紀蕙,〈前衛的推離與淨化〉,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應鳳凰,〈第二章 「反共+現代」:右翼自由主義思潮文學版〉,胡金倫主編,《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橋本恭子,〈南方外地文学の樹立に向けて——在台日本人の郷土主義を中心に〉,《台日台灣文學研究者交流會議論文集》,台南:成功大學,2006年。

大石紀一郎,〈「モデルネ」の両義性と非同時性——ドイツにおける「モダン」の概念をめぐって〉,モダニズム研究会編,《モダニズム研究》,東京:思潮社,1994年。

小熊英二,〈金関丈夫と『民俗台湾』——民俗調査と優生政策〉,篠原徹編,《近代日本の他者像と自画像》,東京:柏書房,2001年。

清水昭俊,〈日本における近代人類学の形成と発展〉,篠原徹編,《近代日本の他者像と自画像》,東京:柏書房,2001年。

工藤明美,〈郷土文学の興りと語源〉,《野草》47號,1991年2月。

中島隆博,〈鬼を打つ〉,收於村田雄二郎,C.ラマール編,《漢字圏の近代:ことばと国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会,2005年。

山口守,〈郷土文学から台湾文学へ〉,黃春明等著,山口守等編譯,《鹿港からきた男》,東京:国書刊行会,2001年。

後藤總一郎,〈柳田國男小傳〉,《柳田國男》,東京:河出書房,1992年。

柳田國男,〈四、日本における産業組合の思想〉,《時代と農政》,東京:聚精堂,1910年,收入《柳田國男全集》第二卷,東京:筑摩書房,1997年。

柳書琴著,中島利郎譯,〈戦争と文壇——事変後の台湾文学活動の復興〉,《よみがえる台湾文学——日本統治期の作家と作品》,東京:東方書店,1995年。

Appiah, Kwame Anthony. “Race”,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Frank Lentricchia and Thomas McLaughlin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1990.

Taylor,Charles著,蔡佩君譯,〈現代性與公共領域的興起〉,《回顧現代文化想像》,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Wilson, William A. “Herder, folklore and romantic nationalism”. The Founders of Folklore. Folklore :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Edited by Alan Dundes. London: Routledge, 2005.


四、學位論文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0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俐瑩,《台灣寫實小說中的風塵書寫——以王禎和、黃春明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3年。

李敏忠,《日治初期現代性研究——以台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周永芳,《七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周志煌,《民族的想像與現代性的追求——中國現代民俗研究的歷史意義(1918-1937)》,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new window

徐秀慧,《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的考察(1945~1949)》,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許詩萱,《戰後初期(1945/8~1949/12) 台灣文學的重建——以〈台灣新生報〉「橋」副刊為主要探討對象》,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陳曉娟,《楊青矗小說中的抗爭主題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瀅州,《七0年代以降現代詩論戰之話語運作》,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張安琪,《日治時期台灣白話漢文的形成與發展》,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游勝冠,《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new window

蔡明諺,《龍族詩刊研究:兼論七0年代台灣現代詩論戰》,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詹茜如,《日據時期台灣的鄉土教育運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趙勳達,《〈台灣新文學〉(1933-1935)的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藍博堂,《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1971~1987》,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大塚ゆう美,《台湾の戦前と戦後を繋いだ文学活動——楊逵と銀鈴会を中心に》,東京:お茶の水女子大学人間文化研究科博士論文,2006年。

李承機,《台湾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説——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大学総合文化研究科博士論文,2004年。


Hsiau, A-chin, Crafting a natio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cultural nationalism (nationalism, identity,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and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1998.

Wu, Rwei-ren. The Formosan Ideology: Oriental Colonialism and The Rise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1895-1945. Ph.D.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3.

五、專書
(中文)
丁帆,《中國鄉土小說史論》,江蘇:江蘇文藝,1992年。

王拓,《金水嬸》,台北:九歌,2001。

王哲甫,《三十年代文學史料》,台北:泰順書局,1972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1978年。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1995年。

古繼堂等著,〈20世紀50年代台灣的「反共文學」〉,《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2003年。

芝加哥「釣魚快訊」編,《釣運以來台灣的青年人》,香港:七十年代雜誌社,1974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1992年。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台北:聯經,2004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年。new window

宋澤來,《打牛湳村》,台北:草根出版,2000年。

李獻章,《台灣民間文學集》,復刻版,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年。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編,《中國俗文學七十年:紀念北京大學〈歌謠〉周刊創刊七十周年暨俗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4年。

吳濁流,〈自序〉,《瘡疤集》上卷,台北:集文書局,1963年,收於張良澤編,《吳濁流作品集6 台灣文藝與我》,台北:遠行版社,1977年。

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學論集》,吳平,邱明一編,上海:上海文藝。1999。

周作人,《自己的園地》,石家莊市:河北教育,2002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台北:允晨。2002。new window

林巾力,《福爾摩沙詩哲》,台北:印刻出版社,2007年。

林梵,《楊逵畫像》,台北:筆架山出版社,1978年。

林瑞明,《少尉的兩個世界》,台南:台南市立化中心,1995年。

林瑞明,〈戰後台灣文學的再編成〉,《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年。

林淇漾,《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2001年。

范泉,《遙念台灣:范泉散文集》,台北:人間出版社,2000年。

紀弦,《紀弦詩論》,台北:現代詩社,1954年。

紀弦,《紀弦回憶錄》第二部,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胡適,《胡適作品集3 文學改良芻議》,台北:遠流,1986年。

胡適,《胡適作品集19 白話文學史》,台北:遠流,1986年。

郭沫若著,張澄環編,《郭沫若論創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

凃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李明峻譯,台北:人間,1993年。

施淑,高天生主編,《楊青矗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施淑,高天生主編,《宋澤萊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尉天驄,《眾神》,台北:遠行,1976年。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1978年。

郭紀舟,《七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1999年。

高上秦主編,《龍族》第9期「評論專號」,1973年7月。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new window

陳淑容,《1930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4。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new window

陳德錦,《中國現代鄉土散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台北:麥田,2004年。

張良澤,《四十五自述》,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

張素玢編注,陳弼毅譯,《北斗鄉土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年,頁Ⅲ,原版日文,北斗公學校編,《鄉土調查》,1931年。

張道藩,《張道藩先生文集》,台北:九歌。1999年。

葉石濤,《葉石濤作家論集》,高雄:三信出版社1973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1。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台灣文學五十七問》,高雄:春暉,1997年。

葉笛著,戴文鋒主編,《葉笛全集》12,臺南市: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年。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new window

葉榮鐘,〈台灣省光復前後的回憶〉,《小屋大車集》,台中:中央書局,1977年。

游珮芸,《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台北:玉山社,2007年。new window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年。new window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1995年。

彭歌等著,《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清溪新文藝學會,1977年。

曾健民編,《1947-1949台灣文學問題論議集》,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年。

曾健民編,《1945光復新聲——台灣光復詩文集》,台北:印刻出版社,2005年。

楊熾昌著,呂興昌主編,《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

趙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國現代民俗學思學史論(1918-1937)》,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9年。

趙知悌編,《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年。

趙遐秋、呂正惠主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症狀式閱讀》,台北:立緒出版,2000年。

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年。

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顏元叔,《談民族文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3年。

顏元叔,《社會寫實文學及其他》,台北:巨流,1978年。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出版,1989年。

(日文)
相賀徹夫編,《教育事典》,東京:小學館,1966年。

伊藤幹治,《柳田國男と文化ナショナリズム》,東京:岩波,2002年。

伊藤純郎,《郷土教育運動の研究》,京都:思文閣,1998年。

イーフー トゥアン(Yi-Fu, Tuan),山本浩譯,《空間の経験》,東京:筑摩書房,1993年。

イポリト・テーヌ(Taine, Hippolyte),平岡昇譯,《英國文學史》,東京:創文社,1940-43年。

イヨンスク(Lee Yeounsuk),《国語という思想:近代日本の言語認識》,東京:岩波,1996年。

植村邦彥,《近代を支える思想:市民社会•世界史•ナショナリズム》,京都:ナカニシヤ出版,2001年。

梅原猛編,《近代日本思想大系25 和辻哲郎集》,東京:筑摩書房,1974年。

栄沢幸二,《大東亜共栄圏の思想》,東京:講談社,1995年。

奧野健男,《日本文學史——近代から現代へ》,東京:中央公論社,1970年。

小熊英二,《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東京:新曜社,1995。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東京:新曜社。1998。

小田內通敏,《日本鄉土學》,東京:日本評論社,1940年。

嘉義市玉川公學校編,《嘉義鄉土概況》(1933年),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何義麟,《二•二八事件:「台湾人」形成のエスノポリティクス》,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出版,2003年。

柄谷行人,《日本近代文学の起源》,東京:講談社,1988年。

北河賢三編,《資料集 総力戦と文化:大政翼賛会文化部と翼賛文化運動》第一卷 ,東京:大月書店,2000年。

後藤總一郎,《柳田國男》,東京:河出書房,1992年。

駒込武,《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1996年。

酒井直樹,《日本思想という問題:翻訳と主体》,東京:岩波,1997年。

佐藤康邦等著,《甦る和辻哲郎人文科学の再生に向けて》,京都:ナカニシヤ,1999年。

篠原徹編,《近代日本の他者像と自画像》,東京:柏書房,2001年。

大甲公學校編,《大甲郷土の概観》(1933年),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台灣教育研究會編,《台南市讀本》(1939年),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編,《臺灣史料集成》,台南:編者印行,1931年。

田中克彥,《ことばと国家》,東京:岩波書店,1981年。

ダンテ(Dante Alighieri),岩倉具忠譯註,《ダンテ俗語詩論》,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4年。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 日本統治下台湾の国語教育史再考》,東京:三元社,2001年。

手塚富雄,《ドイツ文学案内》,東京:岩波,1991年。

トーマス・マン(Mann, Tomas),青木順三譯,《講演集 ドイツとドイツ人 他五編》,東京:岩波書店,1990年。

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等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文藝評論集》第一 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東京:綠蔭書房,2001年。

日本教育社會學會編,《教育社會學辭典》,東京:東洋館,1967年。

橋川文三,《橋川文三著作集2》,東京:筑摩。1985年。

橋川文三,《柳田國男論集成》,東京:作品社,2002年。

廣松涉,《「近代の超克」論——昭和思想史への一視角》,東京:講談社,1989年。

モダニズム研究会編,《モダニズム研究》,東京:思潮社,1994年。

宮田登,《土の思想》。東京:創文社,1977年。

矢內原忠雄,《帝国主義下の台湾》,東京:岩波,1988年。

柳田國男,《郷土生活の研究法》,東京:刀江書院,1935年。

柳田國男,《柳田國男集》,東京:筑摩書房,1975年。

柳田國男,《青年と学問》。東京:岩波書店。1976年。

山田英世編,《風土論序説》,東京:国書刊行會,1978年。

山本武夫,《詳解日本史》,東京:旺文社,1991年。

湯淺泰雄,《近代日本の哲学と実存思想》,東京:創文社,1970年。

ルカーチ(Lukács, Georg.),佐佐木基一等譯,《ルカーチ著作集》3,東京:白水社,1969年。

若林正丈,《台湾海峡の政治》,東京:田畑書店,1991年。

和辻哲郎,《風土》,東京:岩波,1979年。


(英文)
Anderson, Marston. The Limits of Realism: Chinese Fiction in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Bradbury, Malcolm; McFarlane James, Modernism: 1890-1930.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1.

Barnard, F. M. Self-Direction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Rousseau and Herd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1988.

Barthes, Roland. Writing Degree Zero. Trans. Annette Lavers and Colin Smith. New York :Noonday Press,1968

Berlin, Isaiah. Vico and Herder: Two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76.

Berman, Antoine.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in Romantic Germany. translated by S. Heyvaert,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Blickle, Peter. Heimat: A Critical Theory of the German Idea of Homeland. New York: Camden House, 2002.

Boa , Elizabeth; Palfreyman, Rachel. Heimat: A German Drea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2000.

Bourdieu, Pierre.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Trans. Gino Raymond and Matthew Adams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Bourdieu, Pierre.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Randal Johnson. Cambridge: Poly Press, 1993

Ca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atterjee, Partha.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Chatterjee, Partha. 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i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1993.

Chow, Tse-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 Pr., c1960.

Ergang , Robert Reingold, Herder and the foundations of German nationalis.,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76 [c1931], Reprint of the author's 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

Eysteinsson, Astradur. The Concept of Modernis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0.

Fasold, Ralph.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4.

Fuller, Steven Nyole. The Nazis Literary Grandfather: Adolf Bartels and Cultural
Extremism. 1871-1945. New York: Peter Lang, 1996.

Fulbrook, Mary, A Concise History of German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New York, 2nd ed.

Harvey, Davi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9.

Harvey, David.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Herder, Johann Gottfried. J. G. Herder on Social and Political Culture. translate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F. M. Barnard. London : Cambridge U.P., 1969.

Hohendahl, Peter Uwe. The Institution of Critic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2.

Hung, Chang-tai. Going to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folk literature,
1918-193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Jameson, Fredric.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1.

Jusdanis, Gregory. The Necessary N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2001.

Jusdanis, Gregory. Belated Modernity and Aesthetic culture: Inventing National
Literatur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1.

Kaes , Anton. From Hitler to Heimat : The Return of History as Film.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Kelly, Donald R. Faces of History: From Herodotus to Herder.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Kohn, Hans.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51.

Kristeva, Julia. Nations without Nationalism. Translated by Roudiez Leon 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Liu, Lydia H.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 China, 1900-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Lukács, Georg.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Realism. London: Merlin Press, 1963.

Lukács, Georg. Studies in European Realism : a Sociological Survey of the Writings of
Balzac, Stendhal, Zola, Tolstoy, Gorki, and others. London : Merlin Press, 1972.

Lukács, Georg. Essays on Realism.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80.

Stern, J.P. On Realis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3.

Tönnies, Ferdinand. Community and civil society. Edited by Jose Harris ; translated
by Jose Harris and Margaret Holl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Wellek, René. Concepts of Critic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3.

六、中譯書籍

Adorno, Theodor W.著,王柯平譯,《美學理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Bell-Villada, Gene H.著,陳大道譯,《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台北:昭明出版,2004年。

Best, Steven; Kellner, Douglas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1994年。

Bürger, Peter著,蔡佩君、徐明松譯,《前衛藝術理論》,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

Ching, Leo T.S.(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

Crang, Mike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出版社,2003年。

Eliot, T.S.著,杜國清譯,〈傳統和個人的才能〉,收於《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市:田園,1969年。

Goethe, Johann Wolfgang von著,郭沫若譯,《浮士德》(台北:仰哲出版社,1987年

Hobsbawm, Eric J.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1997年。

Montesquieu, Charles-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La Brède et de著,張雁深譯,《論法的精神》,台北:台灣商務,1998年。

Shi, Shumei(史書美),何恬譯,《現代的誘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Stromberg , Roland N.著,蔡伸章譯,《近代西方思想史》,台北:桂冠,1993年。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東亞與儒學:批判與方法》,台北:台灣大學,2004年。

七、網路資料

日本戰爭時期農民文學:
http://mcg-j.org/mcgtext/bunron/bunron.htm

恩格斯,《共產主義宣言》義大利版英譯: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48/communist-manifesto/preface.htm#preface-1893

音樂數位博物館http://archive.music.ntnu.edu.tw/music/history03-people/wlsi/wlsi_01.html

瑞士德語區:http://www.all-about-switzerland.info/swiss-german-dialects.html)

G.W.F Hegel. Philosophy of Right. Trans. S.W Dyde. 2001. http://libcom.org/library/files/Philosophy_of_Right.pdf

Heimat onBBC:
http://www.bbc.co.uk/bbcfour/cinema/features/heimat.shtml)

L'Ordonnance de Villers-Cotterets:
http://www.orbilat.com/Languages/French/Texts/Period_04/1539-L'Ordonnance_de_Villers-Cotterets.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