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屏東縣地方派系與政黨、縣行政權以及縣立法權之關係(2006~2010)
作者:趙永茂 引用關係
書刊名:社會代議的崛起:臺灣政治與社會的平行發展
頁次:313-367
出版日期:2018
出版項:臺北:翰蘆圖書
主題關鍵詞:地方派系縣市自治行政權立法權
學門:政治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Bosco, Joseph(1992)。Taiwan Faction: Guanxi, Patronage, and the State in Local Politics。Ethnology,31(2),157-183。  new window
2.王金壽(20040600)。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東為例。臺灣社會學,7,177-2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永茂(19890900)。地方派系與選舉之關係:一個概念架構的分析。中山社會科學季刊,4(3),58-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德福(19900300)。選舉、地方派系與政治轉型:七十八年底三項公職人員選舉之省思。中山社會科學季刊,5(1),8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永茂(19930200)。臺灣地方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與選舉之關係。理論與政策,7(2)=26,19-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佛(19910600)。臺灣威權政治的傘狀結構。二十一世紀,5,36-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佳龍(19890300)。威權侍從政體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17-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茂桂、陳俊傑(1986)。現代化、地方派系與地方選舉投票率之關係--自由派理論的再檢討。投票行為與選舉文化研討會,中國政治學會主辦 。台北:中國政治學會。487-5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業立(1998)。台灣地方派系的轉變:從解嚴到精省。修憲後地方政治與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主辦 3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乃德(1989)。不確定的民主未來:解釋臺灣政治自由化現象。「中國民主前途」研討會,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佩怡(2002)。台灣發展經驗中的國家、地方派系、信用合作社的三角結構分析(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致源(1996)。嘉義縣地方派系結構變遷過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苗蕙敏(1991)。臺灣地區地方選舉中派系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七十八年屏東縣縣長選舉個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程俊(1994)。臺灣地方派系與政黨聯盟關係之研究--屏東縣個案分析(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華昇(1993)。威權轉型期地方派系與選舉之關係:臺中縣地方派系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陽德(1978)。台灣民選地方領導人物變動之分析(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樹圍(2009)。台灣基層選舉鄉鎮市長勝選因素之研究--屏東縣高樹鄉個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寬忠(2004)。屏東縣地方派系對選舉影響之研究--以1981-2001年縣長立法委員及省議員選舉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明祓(2005)。臺灣鄉鎮層級地方派系之研究--以屏東縣鹽埔鄉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郁琇(1999)。戰後台灣地方派系之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乃德(1987)。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Chicago。  new window
圖書
1.Belloni, Frank P.、Beller, Dennis C.(1978)。Faction Politics: 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anta Barbara, California:ABC-Clio Press。  new window
2.趙永茂(1978)。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的關係。高雄:德馨室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陽德(1987)。轉變中的台灣地方政治。台北:洞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振寰、瞿海源(2009)。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威全(19960000)。地方派系。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永茂(20020000)。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臺北:翰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臺北:久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Chambers, William Nisbet(1967)。Party Development and the American Mainstream。The American Party System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黃德福(1989)。政黨競爭與民主發展:台灣地區解嚴後的政黨政治。現代化的困境與調適:中華民國轉型期的經驗。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Jacobs, Bruce J.(1992)。中國政治聯盟特殊關係的初步模式:臺灣鄉鎮中的人情和關係。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永茂(1996)。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與地方民主化的關係。台灣的民主化:回顧、檢討、展望。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