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根本與世僕:清朝旗人的法律地位
作者:鹿智鈞
出版日期:2017
出版項: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秀威資訊科技
集叢:史地傳記類;PC0670
ISBN:9789863264774
主題關鍵詞:大清律例八旗制度
學門:歷史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
期刊論文
1.葉高樹(20061200)。「參漢酌金」:清朝統治中國成功原因的再思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6,153-1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建輝(1995)。關於清代生息銀兩制的興起問題--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考論之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1),76-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建輝(2004)。關於雍正對生息銀兩制的整頓及其在全國軍隊的推廣--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考論之三。清史研究,2004(1),84-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建輝(2004)。關於乾隆收撤「恩賞銀兩」與生息銀兩制的存廢問題--乾隆的生息銀兩理論和政策。咸陽師範學院學報,19(5),2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建輝(2005)。關於乾隆收撤「恩賞銀兩」與生息銀兩制的存廢問題--乾隆復行「公庫制」的失敗與清釐生息帑本的意圖。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1),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建輝(2009)。關於乾隆收撤「恩賞銀兩」與生息銀兩制的存廢問題--乾隆收撤生息帑本的時間、條件及其善後。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9(5),4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小萌(1987)。關於清代八旗中「開戶人」的身分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87(2),176-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韋慶遠(1990)。論「八旗生計」。社會科學輯刊,1990(5),8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韋慶遠(1990)。論「八旗生計」。社會科學輯刊,1990(6),8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建輝(1998)。關於康熙對生息銀兩制的初步推廣及其在八旗軍隊中的運用。清史研究,1998(3),23-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鹿智鈞(20100600)。近二十年來(1989-2009)八旗制度研究的回顧與討論。史耘,14,125-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賴惠敏(2011)。從法律看清朝的旗籍政策。清史研究,2011(1),3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乾(2004)。清代旗、民法律關係的調整--以「犯罪免發遣」律為核心。清史研究,2004(1),3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任玉雪(2007)。從八旗駐防到地方行政制度--以清代盛京八旗駐防制度的嬗變為中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2(3),103-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尤淑君(20051200)。從朱昌祚之死看康熙朝初年的圈地問題。政大史粹,9,37-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賴惠敏(20080600)。從杭州滿城看清代的滿漢關係。兩岸發展史研究,5,37-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蘇亦工(2007)。法學所館藏大清律提要。法律文獻信息與研究,2007(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金寶森(1989)。《揚州十日記》證訛。滿族研究,1989(4),19-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東平(2002)。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與伊斯蘭教法。回族研究,2002(4),44-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陶晉生(19691200)。金代的政治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4),567-5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徐凱(1989)。清代八旗制度的變革與皇權集中。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5),89-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葉高樹(20130600)。清朝的繙譯科考制度。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9,47-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韋慶遠(1986)。康熙時期對「生息銀兩」制度的初創和運用--對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過程研究之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3),60-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韋慶遠(1988)。乾隆時期「生息銀兩」制度的衰敗和「收撤」--對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研究之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3),8-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韋慶遠(1987)。雍正時期對「生息銀兩」制度的整頓和政策演變--對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興衰研究之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3),3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Rawski, Evelyn S.(1996)。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5(4),829-850。  new window
27.吳志鏗(19960600)。清代的逃人法與滿洲本位政策。歷史學報,24,77-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趙綺娜(19730300)。清初八旗漢軍研究。故宮文獻,4(2),55-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細谷良夫(19720600)。清代八旗制度之演變。故宮文獻,3(3),37-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國棟(19821200)。清代內務府包衣三旗人員的分類及其旗下組織:兼論一些有關包衣的問題。食貨月刊,12(9),325-3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管東貴(19681000)。滿族入關前的文化發展對他們後來漢化的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上),255-2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潘洪鋼(2006)。清代駐防八旗與當地文化習俗的互相影響--兼談駐防旗人的族群認同問題。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6(3),5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葉高樹(20141200)。繙譯考試與清朝旗人的入仕選擇。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2,95-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管東貴(19690600)。入關前滿族兵數與人口問題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1(2),179-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小萌(2010)。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清史研究,2010(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華立(1988)。從旗人編查保甲看清王朝「旗民分治」政策的變化。民族研究,1988(5),97-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李典蓉(20031200)。試論清太宗朝的「崇德會典」。法制史研究,4,281-3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Di Cosmo, Nicola(1999)。State Formation and Periodization in Inner Asian History。Journal of World History,10(1),1-40。  new window
39.Elliott, Mark C.(1990)。Bannerman and Townsman: Ethnic Tens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Jiangnan。Late Imperial China,11(1),36-74。  new window
40.李光濤(19480100)。論建州與流賊相因亡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2,193-2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李典蓉(2007)。由氏族到八旗--滿族民族認同中的矛盾現象。黑龍江民族叢刊(雙月刊),101,111-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王興亞(1993)。明代罰俸制度述論。中州學刊,1993(2),100-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衣保中(1993)。清代八項旗租地的形成、破壞與丈放。史學集刊,1993(4),28-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李光濤(19470000)。清入關前之真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2,129-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汪利平(2007)。杭州旗人和他們的漢人鄰居:一個清代城市中民族關係的個案。中國社會科學,2007(6),188-2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周遠廉(2003)。八旗制度和八旗生計。滿學研究,7,23-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胡祥雨(2007)。清前期京師初級審判制度之變更。歷史檔案,2007(2),42-52+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柏樺、葛荃(2005)。公罪與私罪--中國古代刑罰政治觀。政治與法律,2005(4),149-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姚大力、孫靜(2006)。「滿洲」如何演變為民族--論清中葉前「滿洲」認同的歷史變遷。社會科學,2006(7),5-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韋慶遠(1994)。《明清檔案》與順治朝官場。社會科學輯刊,1994(6),88-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唐彥衛(2015)。清初步軍統領設立淵源考。歷史檔案,2015(2),63-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馬社香(1982)。試論滿洲軍事賞罰制。江漢論壇,1982(11),5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張建(2009)。從方志看清代直隸地區旗人社會之演進--以順天、保定二府為中心。河北學刊,29(4),105-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梁治平(1986)。身分社會與倫理法律。讀書,1986(3),3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陳佳華(1984)。八旗制度研究述略。社會科學輯刊,1984(5),109-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陳佳華(1984)。八旗制度研究述略。社會科學輯刊,1984(6),113-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陳捷先(19980600)。略論清帝南巡揚州及其功過。故宮學術季刊,15(4),11-32+左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傅克東(1983)。八旗戶籍制度初探。民族研究,198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傅克東、陳佳華(1980)。八旗制度中的滿漢蒙關係。民族研究,1980(6),24-39+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黃源盛、黃琴唐、江存孝(20081200)。薪傳五十年--臺灣法學院法史學碩博士論文。法制史研究,14,163-2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雷炳炎(2008)。康熙時期八旗武官選任探論。學習與探索,2008(5),214-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劉曉(1996)。元代大宗正府考述。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2),6-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趙文坦(1995)。元代的刑部和大宗正府。歷史教學,1995(8),1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趙令志(2001)。清代直省駐防旗地淺探。黑龍江民族叢刊,2001(2),70-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劉小萌(1992)。乾、嘉年間京畿旗人的土地交易--根據土地契書進行的考察。清史研究,1992(4),40-4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劉鳳雲(2003)。清康熙朝漢軍旗人督撫簡論。滿學研究,7,350-3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劉小萌(2006)。關於清代北京的俄羅斯人--八旗滿洲俄羅斯佐領歷史尋蹤。清史論叢,2007,365-3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潘洪鋼(2005)。清代駐防八旗的民族關係研究--從荊州旗、民的幾次鬥毆事件入手的探討。江漢論壇,2005(2),72-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潘洪鋼(2006)。由客居到土著--清代駐防八旗的民族關係問題研究。黑龍江民族叢刊(雙月刊),2006(1),74-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鄭秦(1989)。清代旗人的司法審判制度。清史研究通訊,1989(1),2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杉山清彥、陳仲丹(2010)。作為滿人王國的清帝國:八旗制的統治結構。清史譯叢,8,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滋賀秀三(1998)。中國法文化的考察--以訴訟的形態為素材。比較法研究,1998(3),18-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葉高樹(20060600)。各抒所見--雍正十三年滿、漢文「條陳奏摺」的分析。故宮學術季刊,23(4),75-130+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葉高樹(20040600)。深維根本之重:雍正皇帝整飭旗務初探。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89-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葉高樹(20071200)。清雍乾時期的旗務問題:以雍正十三年滿、漢文「條陳奏摺」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8,69-1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賴惠敏(19991200)。從契約文書看清前期的旗地政策與典賣(1644-182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123-125+127-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Ho, Ping-ti(1998)。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7(1),123-155。  new window
78.吳志鏗(19940600)。清代前期滿洲本位政策的擬訂與調整。歷史學報,22,85-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歐立德(20061200)。滿文檔案與新清史。故宮學術季刊,24(2),1-18+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王景澤(1998)。關於穆昆與滿洲「前四旗」問題--兼析八固山的建立。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4),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馬協弟(1990)。清代滿城考。滿族研究,1990(1),2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朱永杰(2005)。「滿城」特徵探析。清史研究,2005(4),78-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劉小萌(1998)。清代北京內城居民的分布格局與變遷。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2),46-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謝景芳(1991)。八旗漢軍的名稱及含義沿革考釋。北方文物,1991(3),84-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黃一農(2004)。紅夷大炮與皇太極創立的八旗漢軍。歷史研究,2004(4),74-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孫靜(2005)。乾隆朝八旗漢軍身份變化述論。黑龍江民族叢刊(雙月刊),2005(2),5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趙秉忠、白新良(1991)。關於乾隆時期八旗政策的考察。史學月刊,1991(2),35-4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劉小萌(1996)。從房契文書看清代北京城中的旗民交產。歷史檔案,1996(3),83-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劉小萌(2001)。清前期北京旗人滿文房契研究。民族研究,2001(4),84-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刁書仁(1991)。略論清代東北旗界設置與管理。吉林師範學院學報,1991(3/4),84-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杜家驥(2006)。清入關後的八旗奴僕兵與軍事職能。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暨國際清史學術研討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47-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乾(2006)。五朝《清會典》纂修論述。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暨國際清史學術研討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469-4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鋒(1993)。清代八旗的戰時俸餉制度。第二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682-6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小萌(2006)。清代北京旗人社會中的民人。故宮博物院八十華誕暨國際清史學術研討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93-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承誌(2007)。分鎮巖疆‧駐衛內裏--清朝駐防八旗問題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傳南(2008)。乾隆朝八旗漢軍出旗述論(碩士論文)。遼寧師範大學,大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佳玲(1992)。清代乾嘉時期遣犯發配新疆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平(2006)。滿城興建與規劃建設研究(碩士論文)。四川大學,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炳濤(2004)。清代發遣制度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富翔(2008)。清代江寧滿城的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蔣良騏、鮑思陶(2005)。東華錄。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雷炳炎(2006)。清代八旗世爵世職研究。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晉藩(2005)。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轉型。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內蒙古典章法學與社會學研究所(2007)。《成吉思汗法典》及原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定宜庄(2002)。清代八旗駐防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成勉(2006)。沒有交集的對話--近年來學界對「滿族漢化」之爭議。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那思陸(2004)。明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杜家驥(2008)。清嘉慶朝刑科題本社會史料輯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祝慶祺、史春風(2000)。刑案匯覽三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振棫、童正倫(2005)。養吉齋叢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金毓黻(1985)。遼海叢書。瀋陽市:遼瀋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76)。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暻(1996)。左司筆記。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任桂淳(1994)。清朝八旗駐防興衰史。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滿文老檔研究會(1955)。滿文老檔。東京:東洋文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起居注冊‧雍正朝。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允祿(1976)。諭行旗務奏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戎生(1995)。清代全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袁閭琨、蔣秀松、滕紹箴、魏鑒勛、馮年臻(2004)。清代前史。瀋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85)。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986)。清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鄂爾泰(2004)。欽定八旗則例。香港:蝠池書院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杜家驥(1998)。清皇族與國政關係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經君健(2009)。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淑娉、龔佩華(2001)。廣東世僕制研究。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允祿(1976)。上諭旗務議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邱澎生(2008)。當法律遇上經濟: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鋒(1992)。清代軍費研究。湖北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鳳鳴(2007)。清代州縣官吏的司法責任。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小也(2007)。官、民與法:明清國家與基層社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1991)。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允祿(1993)。大清會典(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炳照、徐勇(2002)。中國科舉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郭建、姚榮濤、王志強(2006)。中國法制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1963)。清朝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986)。滿洲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楊若薇(1992)。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鄭玉波(1973)。法學緒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丁海斌、時義(2007)。清代陪都盛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吳豔紅(2003)。明代充軍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劉小萌(2007)。滿族從部落到國家的發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王振寰、瞿海源(2002)。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葉高樹(1993)。降清明將研究(1618-168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張偉仁(1986)。明清檔案。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陶晉生(2003)。女真史論。臺北: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5)。盛京刑部原檔。北京:群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定宜庄、郭松義、李中清、康文林(2004)。遼東移民中的旗人社會:歷史文獻、人口統計與田野調查。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劉小萌(2008)。清代北京旗人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孫家紅(2007)。清代的死刑監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定宜庄(1999)。滿族的婦女生活與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崑岡(1963)。欽定大清會典(光緒朝)。臺北:啟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1985)。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2009)。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徐元瑞(2002)。吏學指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羅振玉(1989)。天聰朝臣工奏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杜家驥(2008)。八旗與清朝政治論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劉小萌(2008)。清代八旗子弟。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1986)。清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昭槤、何英芳(2006)。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允祿(1986)。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黃彰健(1994)。明代律例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李治安(2003)。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那思陸(2004)。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張晉藩(1998)。清代民法綜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Lattimore, Owen、唐曉峰(2005)。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Rhoads, Edward J. M.、王琴、劉潤堂、李恭忠(2010)。滿與漢:清末民初的族群關係與政治權力(1861-1928)。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林乾(2004)。中國古代權力與法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阿風(2009)。明清時代婦女的地位與權利:以明清契約文書、訴訟檔案為中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張德澤(2001)。清代國家機關考略。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1985)。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伊桑阿(1992)。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Struve, Lynn A.、李榮慶、郭孟良、卞師軍、魏林、嚴壽澂(2007)。南明史:1644-1662。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薛允升、黃靜嘉(1970)。讀例存疑。台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艾永明(2003)。清朝文官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瞿同祖(2005)。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于敏中(2004)。欽定戶部則例(乾隆朝)。香港:蝠池書院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劉景輝(1968)。滿洲法律及其制度之演變。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張晉藩、郭成康(1988)。清入關前國家法律制度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9)。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福格、汪北平(2007)。聽雨叢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黃仲夫(2005)。刑法精義。元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談遷、汪北平(2006)。北游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張偉仁(2007)。清代法制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黃季陸(1969)。民報。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2009)。清代起居注冊‧康熙朝。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Chang, Michael G.(2007)。A Court on Horseback: Imperial Tour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Qing Rule, 1680-1795。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new window
89.姚文燮(2000)。無異堂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1985)。清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承啟、英傑(2004)。欽定戶部則例(同治朝)。香港:蝠池書院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趙令志(2001)。清前期八旗土地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張中秋(1999)。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蒙思明(2006)。元代社會階級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宮中檔康熙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陳國平(1998)。明代行政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杜文忠(2004)。邊疆的法律--對清代治邊法制的歷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8)。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鄭秦、田濤(1998)。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那彥成(2002)。那文毅公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琴川居士(2002)。皇清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馮爾康(1992)。雍正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蘇亦工(1999)。明清律典與條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蘇嘉宏、洪榮彬(1999)。行政法概要--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行政作用法、行政組織法。臺北:永然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賴惠敏(20070000)。但問旗民:清代的法律與社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魏源(2002)。聖武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沈啟亮(2008)。大清全書。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姚念慈(2008)。清初政治史探微。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弘晝(2002)。八旗滿洲氏族通譜。瀋陽:遼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1999)。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呂寬慶(2008)。清代立嗣繼承制度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梁治平(1997)。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沈書城(2000)。則例便覽。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王彥章(2006)。清代獎賞制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de Palafox y Mendoza, Juan、何高濟、吳翊楣(2008)。韃靼征服中國史‧韃靼中國史‧韃靼戰紀。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Bernhardt, Kathryn、劉昶(2007)。中國的婦女與財產:960-1949年。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王明珂(2006)。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賴惠敏(2009)。天潢貴胄: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杜受田、英匯(2002)。欽定科場條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孫靜(2008)。『滿洲』民族共同體形成歷程。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允祿(1986)。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李顒(2002)。二曲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1986)。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1985)。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崑岡(1963)。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臺北:啟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Allee, Mark A.、王興安(2003)。晚清中國的法律與地方社會:十九世紀的北部臺灣。臺北:播種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王海南(1999)。法學入門。臺北市: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9)。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1967)。大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奈良:天理時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2004)。欽定吏部處分則例(乾隆朝)。香港:蝠池書院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2005)。欽定兵部處分則例(道光朝)。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刑部現行則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2000)。欽定武場條例。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1987)。清朝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胡祇遹(1988)。雜著‧紫山大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茅瑞徵(2005)。東夷考略。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2000)。新例要覽。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2000)。州縣須知。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王明德、何勤華(2000)。讀律佩觿。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希元、馬協弟(1990)。荊州駐防八旗志。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沈家本(2006)。刑法分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沈家本(2006)。充軍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沈家本(2006)。寄簃文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沈家本(2006)。漢律摭遺。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長順(2002)。(光緒)吉林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林則徐(2002)。林文忠公政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奕賡(2002)。管見所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黃恩彤。大清律例按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張集馨、杜春和(1993)。道咸宦海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張之洞(2002)。張文襄公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楊錫紱(2000)。漕運則例纂。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蔣超伯(2014)。爽鳩要錄。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王宏治(2002)。大清律集解附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王景澤(2002)。清朝開國时期八旗研究(1583-1661)。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王明珂(2009)。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林詮紹(2005)。民法概要。臺北:新文京開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祁美琴(2008)。清代內務府。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胡祥雨(2016)。清代法律的常規化:族群與等級。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孟姝芳(2009)。乾隆朝官員處分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烏廷玉(1992)。清代滿洲土地制度研究。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高中華(2015)。清朝旗民法律關係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劉兆璸(1979)。清代科舉。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韓忠謨(1968)。法學緒論。臺北:韓忠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魏道明(2006)。始於兵而終於禮--中國古代族刑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織田萬(1979)。清國行政法汎論。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賀長齡(1972)。皇朝經世文編。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葉高樹(2002)。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2000)。嘉慶道光兩朝上諭檔。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莊吉發(19850000)。清世宗與賦役制度的改革。臺北:臺灣學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應檟(2002)。大明律釋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王士禎、靳斯仁(1997)。池北偶談。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1979)。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李燕光(1978)。清太宗實錄稿本。遼寧大學歷史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吳壇、馬建石、楊育棠(1992)。大清律例通考校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沈之奇、懷效鋒、李俊(2000)。大清律輯註。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91)。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Kuhn, Philip A.、陳兼、劉昶(2000)。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時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Elliott, Mark C.(2001)。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80.徐珂(1984)。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鐵保(2002)。欽定八旗通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沈大明(2007)。大清律例與清代的社會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5)。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王小虹(1996)。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邱澎生(20031200)。「動態制度史」研究如何可能?--評介<明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那思陸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定宜庄(1996)。清代綠營中的八旗官兵。滿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佟永功、關嘉祿(2002)。雍正皇帝整飭旗務述論。八旗制度與滿族文化。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高樹(2007)。習染既深,風俗難移:清初旗人「漸染漢習」之風。近世中國的社會與文化(960-1800)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啟慶(2007)。忽必烈「潛邸舊侶」考。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岸本美緒(2008)。明代的應考資格和身分感覺。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文石(1991)。清代的筆帖式。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小萌(1998)。八旗戶籍中的旗下人諸名稱考釋。滿族的社會與生活。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英時(1976)。「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餘論。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屈六生(1993)。論清代的翻譯科考試。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夫馬進、范愉、王亞新(1998)。明清時代的訟師與訴訟制度。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irge, Bettine、柳立言(2001)。元代的收繼婚與貞節觀的復興。宋元時代的法律、思想和社會。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莊吉發(1997)。清初諸帝的北巡及其政治活動。清史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捷先(1997)。從清初中央建置看滿洲漢化。清史論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秦(2000)。順治三年律考。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蕭啟慶(2007)。內北國而外中國:元朝的族群政策與族群關係。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文石(1991)。清初的奴僕買賣。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定宜莊(1993)。清代理事同知考略。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島田正郎、李明仁(2002)。征服王朝乎?胡族國家乎?。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葉高樹(2002)。滿洲統治中國的特徵:對「征服王朝」理論與「漢化」觀點的省思。邁向21世紀的台灣歷史學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蕭啟慶(2007)。說「大朝」:元朝建號前蒙古的漢文國號。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昭揚(2011)。金代的杖、刑杖具與用杖規範。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吉田順一、鄭欽仁(2002)。北亞的歷史發展與魏復古的征服王朝理論。征服王朝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麗月(2005)。科場競爭與天下之「公」:明代科舉區域配額問題的一些考察。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社會變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蕭啟慶(2007)。元代科舉與菁英流動:以元統元年進士為中心。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蕭啟慶(2007)。元代的宿衛制度。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鞏濤(20090000)。地毯上的圖案:試論清代法律文化中的「習慣」與「契約」。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Birge, Bettine(20080000)。遼金元法律及其對中國法律傳統的影響。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形成與轉變。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志強(2003)。清代的喪娶、收繼及其法律實踐。法律多元視角下的清代國家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鍾翰(2004)。滿文老檔中計丁授田商榷。王鍾翰清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王鍾翰(2004)。關於滿族形成中的幾個問題。王鍾翰清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田濤(2002)。虛假的材料與結論的虛假--從《崇德會典》到《戶部則例》。批判與重建:中國法律史研究反撥。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朱勇(2003)。清朝宗族法考。中國法制史考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吳志鏗(2006)。晚清有關清除滿漢畛域的討論--以光緒三十三七月諭令建言為中心。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汪榮祖(2006)。論多民族中國的文化交融。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嘉義: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孟森(2008)。八旗制度考實。清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定宜庄(2004)。遼東旗人社會的基層組織:族與宗族。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定宜庄(2001)。美國與臺灣學者近年來對滿族史與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簡述。八旗制度與滿族文化。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姚大力、郭曉航(2001)。金泰和律徒刑附加决杖考--附論元初的刑政。宋元時代的法律思想和社會。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姚大力(2001)。論元朝形法體系的形成。宋元時代的法律思想和社會。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姚從吾(1973)。契丹漢化的分析--從契丹漢化看國史上東北草原文化與中原農業文化的合流。中國通史論文選輯。臺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韋慶遠(2003)。清代的抄家檔案和抄家案件。中國法制史考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孫進己(2006)。蒙古族的多源多流。蒙元史暨民族史論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徐忠明(2006)。小事鬧大與大事化小:解讀一份清代民事調解的法庭記錄。案例、故事與明清時期的司法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徐忠明(2003)。關於中國古代「民法」問題:借題發揮--張晉藩《清代民法綜論》讀後之隨想。《崇德會典》、《戶部則例》及其他--張晉藩先生近期研究論著一瞥。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張晉藩(2003)。再論崇德會典。《崇德會典》、《戶部則例》及其他--張晉藩先生近期研究論著一瞥。北京: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張建(2010)。變革時代‧近畿地域‧特殊群體--清初三朝直隸旗人群體淺探。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張佳生(2008)。八旗制度對滿洲的整合三論。八旗十論。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張佳生(2008)。八旗中「漢人滿化」現象論析。八旗十論。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張晉藩(2007)。論中國古代民法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張晉藩文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張晉藩、郭成康(2003)。由崇德三、四年刑部滿文原檔看清初的刑法。中國法制史考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張晉藩(2007)。中國古代的行政管理與行政法。張晉藩文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陳文石(1991)。滿洲八旗的戶口名色。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莊吉發(1998)。清高宗乾隆時代的鄉試。清史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許富翔(2011)。清代的旗、民關係:以江寧駐防為例。清代滿漢關係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陳文石(1991)。清代滿人的政治參與。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陶晉生(1973)。歷史上漢族與邊疆民族關係的幾種解釋。中國通史論文選輯。臺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黃源盛(1998)。從傳統身分等差到近代平權立法。中國傳統法制與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劉小萌(2002)。近年來日本的八旗問題研究綜述。八旗制度與滿族文化。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鄭天挺(1980)。清史語解‧土黑勒威勒。探微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鄭秦(2000)。清代法制史研究綜評。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鄭秦(2000)。乾隆五年律考。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鄭秦(2000)。雍正三年律考。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鄭秦(2000)。康熙現行則例考。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蕭啟慶(2007)。元代幾個漢軍事世家的仕宦與婚姻。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謝景芳、趙洪剛(2007)。「三王」、續順公及所部「隸旗」考辦。明清興替史事論考。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蘇欽(2003)。民族法規考。中國法制史考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島田正郎、姚榮濤(1992)。清律的成立。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村上正二、李明仁(2002)。征服王朝論。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村上正二、鄭欽仁(2002)。征服王朝。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護雅夫、李明仁(2002)。再論征服王朝。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護雅夫、鄭欽仁(2002)。內陸亞世界的展開總說。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Wittfogel, Karl A.、蘇國良(2002)。中國遼代社會史(907-1125)總述。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