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利益團體遊說活動之研究: 遊說法制化前後之比較分析
作者:葉東舜
作者(外文):Tung-Shun Yeh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紀俊臣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遊說遊說法利益團體陽光法案LobbyingLobbying ActInterest GroupSunshine Law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2
《遊說法》立法目的是為了使遊說活動公開化,防止不當的利益輸送,保障民眾參與政治的權利。《遊說法》實施迄今已逾七年,使用率不高,且受到學者及立委的質疑,遊說法—陽光法案曬死民間公益團體?一、遊說應以「登記或報備」為原則,被遊說人所屬機關不應做任何審查,以保障公民監督公共事務及自由表達之權利。二、重新界定被遊說對象的範圍,將助理、黨團等納入。三、取消社會公益團體自行遊說議題的限制。四、遊說法是否適用於政黨與其黨籍立委、政府首長之間的遊說,應儘速釐清。因此遊說法有進一步檢討修法之必要。
本研究係採文獻回顧、參與觀察,以及深度訪談與焦點團體座談為之。以《遊說法》、利益團體的理論、遊說活動以及相關的法律規範為主要研究的文獻。並且以多個利益團體案例當作深度訪談及焦點座談的案例探討之對象,瞭解遊說法實施後所面對的問題以及需要改進之處。
研究發現《遊說法》對於遊說者過度規範;被遊說者的定義範圍應該擴大;被遊說者及所屬機關能否決遊說者的遊說申請;遊說者還有其它表達意見之方式及文書作業繁雜的原因,可能是導致使用率偏低之成因。本研究針對法的實施狀況,進行廣泛性與比較性的研究,以做為決策單位與立法機關的修法參考。
《遊說法》需要進行修法,首先需要將立委助理納入被遊說者之規範;簡化遊說者的文書作業。推動以報備制為主的遊說制度,並且考慮可以改採網路申報的方式等等。遊說法施行後所發生問題:1.受託遊說登記少,實際遊說難規範。2.遊說准駁政府自由心證,民眾無所適從。3.政府機關帶頭違法:遊說資訊未公開。4.主管機關便宜行事,曲解書面遊說定義。5.文書作業繁瑣,徒增民間團體困擾。
立法修法工作達臻理想境界,絕非一蹴可幾,不是一次就可立馬到位,應當持續關注動態輿論,修法需要考量當前的政治經濟環境,社會時空背景,遊說活動情況,遊說專業程度等要素,尋求建構最適合國家發展之現時情況的遊說制度。
Through keeping lobbying public, the purpose of the Lobbying Act. is to prevent improper transfer of benefits and protect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It had been seven years since the legislation of the Lobbying Act. but it is not only rarely used but also criticized by scholars and Member of Congress, thus it would be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Lobbying Act.
The method of this research is literature review, mainly comprised of the Lobbying Act. , theories of the lobbying group, and the related laws. This research would also contains in-depth interview of many specific interest groups in the purpose of digging out the question of the Lobbying Act. and the possible improvements.
This paper found certain factors which would explain why the Lobbying Act. is so rarely used: the over regulation on l lobbyist, the definition of who to be lobbied, the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have the power to deny lobbying, and the complexity of records might make other ways more attractive than lobbying. 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result will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lawmakers to ponder the revision of the Law.
This paper suggest that the Lobbying Act. needs to be reformed. First, the assistant of Member of Congress must be considered as parts of who to be lobbied, and simplify the records of lobbying. The reform of the Lobbying Act. should beconsistent rather than one-time, we must take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to account to form the possible best Lobbying Act.
一、中文文獻
工商時報,1994,社論:〈遊說法應儘速制定〉,10月23日,第2版。
王文宇,1998,〈評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草案〉,《經濟日報》,07月17日,2版。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師大書院。new window
王正寧,2008,〈這個法防君子不防小人〉,《聯合晚報》,8月8日,版A5。
______,2010,〈產創條例重檢討:學者拜會王金平建議取消30條〉,《聯合晚報》,1月26日,版A2。
王振寰,1993,〈臺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期14,頁123-163。new window
王塗發,1991,〈核四廠非建不可?〉,收錄於《核電夢魘》,臺灣環保聯盟編,臺北:臺灣環保聯盟出版,頁146-153。
王業立,2001,〈再造憲政運作的理想環境-選舉制度、國會運作與政黨協商機制的改革芻議〉,《新世紀智庫論壇》,期16,頁29-39。
______,2001,〈國會中的政黨與黨團協商-民主政治的基石還是障礙?〉,《當代》,期171,頁78-85。
______,2001〈國會改造-民主化必經歷程〉,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______,2002,〈國會中的政黨角色與黨團運作〉,《月旦法學》,期86,頁82-96。
王榮德,1994,〈核四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問題初探〉,收錄於《核四決策與輻射傷害》,鄭先祐編,臺北:前衛出版,頁77-86。
王鐵生譯、葛拉罕.威爾森 (Graham K. Willson)著,1994,《利益團體》,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丘昌泰,1996,《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冉亮,1998,《場外戰爭-公關與遊說》,臺北:時報文化。
石振國,2010,〈影響政治vs.干涉政治:臺灣遊說制度的解剖〉,《文官制度季刊》,卷2期2,頁55-75。
朱志宏,1999,《公共政策》,臺北:三民書局。
朱志宏、謝復生,1989,《利益團體參與政治過程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江岷欽、劉坤億,1999,《企業型政府-理念、實務、省思》,臺北:智勝文化出版。
江金山,1985,〈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個案分析〉,臺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前良,1996,《國際BOT方式理論與實務》,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
吳仕吉,1999,〈拜爾案與石化政策---政策網絡觀點〉,臺中:中興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
吳定,1996,《公共政策》,臺北:華視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______,1998,《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出版社。
______,1999,《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定等編著,2000,《行政學(一)(二)》,臺北:空中大學用書。
吳英明,1995,《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臺北:復文圖書出版社。new window
吳瓊恩,1996,《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吳致緯,2013,〈我國遊說法實施之檢討分析:從遊說團體角度探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文玲,<遊說法實務問題與修法方向研析>,立法院法制局專題研究報告,第654號,2009年8月。
呂文玲,2009,《遊說法實務問題與修法方向研析》,臺北:立法院法制局。
呂亞力,1999,《政治學》,臺北:三民書局。
李宗勳,1999,〈公共服務民營化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北高兩市市政及臺灣省政簽約外包的檢證〉,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炫陞,2003,〈我國利益團體遊說活動之研究〉,臺北: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素貞,2000,〈立法過程中行政機關之合法化策略〉,《立法院院聞》,卷28期11,頁52-59。
李禮仲,2001,〈國會遊說法制的比較研究〉,台北:國家政策基金會,財金(研)090-054號。
周芬姿,1990,〈臺灣反污染自力救濟行動與地方派系〉,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萬來,2001,《議案審議-立法院運作實況》,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水波,1999,《公共政策論衡》,臺北:智勝文化出版。
______,1999,《政府再造》,臺北:智勝文化出版。
林忠正等,1989,《威權主義下弱勢團體相互剝削的循環》,收錄於《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臺灣研究基金會。
林博文,1989,〈核能發電與政策分析:以我國核能發電為例〉,臺中:中興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
林嘉誠、與朱浤源,2001,《政治學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邱建宏著,1997,〈利益團體運作下的政治均衡之理論探討〉,臺北:臺北大學財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邱燕玲、林毅璋,2009,〈遊說法的陽光,照不進檯面下〉,《自由時報》,7月15日,版A04。
長生國際公司,1998,《獎勵民間投資中正機場至臺北捷運系統建設計畫-社會關心事項問題說明》,臺北:長生國際公司。
______,2000,《獎勵民間投資中正機場至臺北捷運系統建設計畫-規劃報告書簡介》,臺北:長生國際公司。
______,2000,《獎勵民間投資中正機場至臺北捷運系統建設計畫-甄審及籌備過程說明》,臺北:長生國際公司。
______,2000,《獎勵民間投資中正機場至臺北捷運系統建設計畫-整體規劃策略說明》,臺北:長生國際公司。
紀俊臣,1999,《精省與新地方制度─始末‧設計‧發展系論》,臺北:時英出版社出版。new window
______,2000,《地方政府再造─機制建構‧發展願景系論》,臺北:時英出版社出版。
______,2001,〈預算審議程序迫切需要的改革〉,《中國地方自治月刊》,卷9期54,頁45-54。
胡仲英,1999,《BOT理論與實務-兼論我國BOT政府策之推動》,臺北: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
胡健蘭,1999,〈解嚴後利益團體活動方式及其規範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珍輝等著,1999,《社會運動》,臺北:空中大學。
孫本初,1998,《公共管理》,臺北:時英出版社。
______,2000,《公共管理》,臺北:智勝文化事業公司。
孫本初、江岷欽主編,2000,《公共管理論文精選I》,臺北:元照出版。
孫鳳珍,1996,〈企業關係對立委問政態度之影響:三個財經法案的餒榮分析〉,《東吳政治學報》,期5,頁77-102。
席代麟,1990,〈外資與政治變遷—臺灣個案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仁輝,2002,《公共財務管理-公共預算與財務行政》,臺北:智勝文化事業公司。
徐瑞希,1991,《政商關係解讀》,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桂宏誠,2002,《遊說為民主機制-卻難以法律有效規範》,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______,2003,《刑不上士大夫的遊說法制》,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涂照彥,1991,《日本帝國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
翁岳生,1994,《論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之功能》,收錄於氏著,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月旦出版社,頁351-369。new window
翁興利,1996,《公共政策-知識應用與政策制訂》,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張世熒,2000,〈利益團體影響政府決策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卷9期3,頁23-52。new window
張世賢、陳恆鈞,1997,《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埸的觀點》,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張茂桂,2011,《臺灣政治民主化與「公民社會」的發展》,台北: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
張戌誼,1997,〈「臺灣」、「中華」高鐵聯盟較勁——奪標容易,風險難扛〉,《天下雜誌》,期197,頁78-86。
張有恒,1998,〈軌道運輸BOT政策分析〉,《台鐵資料》,期298,頁1-34。
張振峰,2009,〈遊說法上路一年:社運團體批形同虛設,綠委盼修法〉,《臺灣時報》,7月15日,版2。
張彩玲、吳姿嫺,2009,《遊說接觸與遊說活動之運作與管理考察報告》,台北:監察院。
張祥暉,2000,〈政府採購法爭議處理機制之問題探討〉,《月旦法學》,期56,頁119-130。
張潤書,1997,《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______,2000,《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曹俊漢,1994,〈公民遊說公共政策立法過程之評估:美國公民行動組織(Common Cause)之結構與功能的分析〉,彭錦鵬主編,《美國政黨與利益團體》,1994,頁63-117。
梁嘉樂,1996,〈公共投資財源籌措之研究--以國建六年計畫中之大型交通建設計畫個案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莊隆昌,2007,我國商業會政治參與行為之研究:台北縣個案之分析,中 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隆昌,2013,大陸地區台商協會遊說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許宗力,1998,《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修正草案之檢視—以大法官釋憲權行使之程序及範圍的相關規定為中心》,「大法官釋憲五十週年」學術研討會,憲政時代,卷24期3,頁144-169。
許時珍,2000,〈憲政發展與民主化---以臺灣經驗為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卷8期2,頁63-93。
許耿地,1994,〈政策形成與政策變遷:我國高速鐵路建設計畫個案研究〉,臺中: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國賢,2001,〈少數權利與民主〉,《臺灣大學政治科學論叢》,期15,頁63。new window
許劍英,2000,《立法審查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new window
郭碧純,2003,〈高鐵採BOT進行簽約時沒問題林豐正:有問題執政黨要解決〉《臺灣日報》,2月28日,第2版。
陳佩君,1999,〈公私部門協力理論與應用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陳佳吉,2000,〈我國政治獻金規範之研究〉,《立法院院聞》,卷28期12,頁73-99。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臺灣變遷》,臺北:月旦出版社出版。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出版。
陳恆鈞,2001,〈團體在決策過程中的運作分析模式〉,《臺灣大學政治科學論叢》,期15,頁241-264。new window
陳淞山,1994,《國會制度解讀》,臺北:月旦出版社出版。
陳景寧,2003,〈挑戰公關人的政治神經:遊說公關〉,《公關雜誌季刊》,期53,頁16-18。
陳朝建,2008,〈遊說法適用的十道難題〉,《月旦法學雜誌》,期163,頁113-120。
陳欽洲,1996,〈BOT計畫成本風險之財務評估架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華昇,1993,〈威權轉型地方派系與選舉的關係─臺中縣地方派系之分析〉,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彥、冷則剛、吳重禮、耿曙、高永光、盛杏湲、陳陸輝、游清鑫合著,2006,《政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鴻達,1994,〈遊說法的精神、範圍〉,《自立晚報》,4月6日,第14版。
陸以正,2002,《寄望下屆立委讓陽光照耀國會》,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彭錦鵬,2002,〈政治行政之虛擬分際:由「兩分說」到「理想型」〉,《臺灣大學政治科學論叢》,期16,頁89。new window
彭懷恩,1996,《比較政治—當代各國政體導讀》,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曾明發,2006,《遊說法草案評估報告》,臺北:立法院法制局,6月。
舒成光,1996,《BOT、BOO及BOOT理論與實務》,臺北,曉園出版社。
費工信,1998,〈解嚴後利益團體活動方式及其規範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仁俊,1999,〈政策網絡中弱勢團體的地位和影響--以原住民參與能丹國家公園設置之規劃過程為例〉,臺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霖主編,1998,《公共建設民營化》,臺北:中華民國營建管理協會出版。
黃東益,1990,〈多元政治與少數人的民主〉,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煥榮,1999,〈立法委員與助理互動關係初探─質化研究方法之應用〉,《立法院院聞》,卷27期11,頁62-77。
______,1999,〈立法委員與助理互動關係初探─質化研究方法之應用〉,《立法院院聞》,卷27期11,頁62-77。
黃錦堂,1998,〈論立法院預算審議權之界線—兼論司法院大法官之功能定位與應有之解釋立場〉,《台大法學論叢》,卷27期2,頁1-45。
黃瀚鋒,1994,〈利益團體在立法院活動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日青等譯,1999,Andraw Heywood著,《政治學新論》,臺北:韋伯出版社。
楊泰順,1990,〈民意代表的本質與我國選舉的檢討〉,《理論與政策》,第卷4期2,頁85-102。
______,1991,《到憲政之路》,臺北,永然出版社。
______,1992,〈利益團體的理論〉,《中山社會科學季刊》,卷7期4,頁1-14。
______,1992,《建立遊說活動管理制度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______,1994,《利益團體政治:一本討論金權政治的書》,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______,1994,《利益團體政治》,臺北,民主基金會印行。
______,2002,〈性別差異下的立法院〉,《臺灣大學政治科學論叢》,期16,頁135-170。
______,2002,《遊說管理法:火中取粟的民主理想?》,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憲政(研)091-015號。
______,2002,《遊說管理的理想與前提》,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______,2009,《我國與美國、加拿大遊說規範之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______,2013,〈司法活鬧劇人民喪信心〉,《聯合報》,9月7日,A27版。
______,2013,〈政治鬥爭,竟如小孩鬥氣〉,《聯合報》,9月19日,A27版。
______,2013,〈議程都能協商,要議長幹嘛?〉,《聯合報》,10月4日,A27版。
楊泰順、朱彥華、郭惠雯、與謝國璋,內政部委託研究計畫案,我國遊說法與美國、加拿大遊說規範之比較研究,2009年12月。
楊泰順、徐瑞希等,1993,《建立遊說活動管理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
楊婉瑩,2000,〈選舉制度對婦女參政影響之評估〉,《理論與政策》,卷14期4,頁71-90。new window
楊朝祥、吳阿明主持,1998,〈政府再造的努力方向座談會〉,《自由時報》,6月8日,第4版。
葉卉軒,2003,〈高鐵搶月台臺鐵今抗爭〉,《中央日報》,2月24日,2版。
葉永文,2005,〈論臺灣民主發展中的醫政關係〉,《臺灣民主季刊》,卷2期4,頁99-126。new window
葉東舜,2002,〈臺北縣地方派系與自治選舉之研究〉,臺北: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___,2008,〈我國利益團體遊說活動初探(1998年至2008年)〉,《育達學院學報》,期17,頁162-193。
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金錢政治的法律因應〉,《國家發展研究》,卷2期2,頁1-29。new window
詹中原,1994,《民營化政策-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之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______,1999,《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出版社。
詹火生,1993,「民營化政策——公共行政理論與實務之分析」,臺北,五南。
詹火生、李宗勳等著,2000,《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詹火生、陳小紅、陳東升、吳淑瓊、龐建國等著,1997,《社會學概論》,臺北:匯華圖書出版。
廖忠俊,2000,《臺灣地方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物》,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廖達琪,1997,《立法院衝突現象論衡》,高雄:復文。new window
廖慶隆,1998,《以興建、營運暨移轉模式(BOT)執行國家建設之研究-以高速鐵路投為例》,臺北:臺灣高速鐵路工程局。
趙永茂,1998,《臺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臺北:翰蘆出版社。new window
劉世忠譯,Alan Grant 著,1996,《美國政府與政治》,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劉光復,2002,〈淺論「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申請及審核程序爭議之處理〉,《立法院院聞》,卷30期7,頁27-34。
劉昊洲,2000,《革故鼎新-進步的行政》,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______,2002,〈遊說與關說情形之處理〉,《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研習論壇》,期16(4月),頁29-35。
______,2002,遊說與關說情形之處理,《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研習論壇》,期16,頁29-35。
______,2003,〈如何進行遊說與關說〉,《公關雜誌季刊》,期53,頁6-8。
劉阿榮,2003,〈跨世紀的臺灣政商關係-1990年迄今〉,《社會文化學報》,期16,頁97-126。
劉青雷,1988,《衝突與妥協-美國利益團體與遊說活動》,臺北:時報文化。new window
劉省作,2005,《決勝廟堂-行政與國會合與戰的真相》,臺北:揚智文化。
劉淑惠,2000,〈遊說法的立法重點與評估〉,《月旦法學雜誌》,期63,頁43-50。
劉鳳珍,1996,〈企業關係對立委問政態度之影響:三個財經法案的內容分析〉,《東吳政治報》,期5,頁77-102。new window
劉廣華,2003,〈從「遊說法」談遊說公關〉,《公關雜誌季刊》,期53,頁8-11。
劉憶如,1996,〈高鐵BOT必須把握透明性、確定性〉,《工商時報》,1月15日,第2版。
______,1997,〈BOT特許權應與風險相稱〉,《工商時報》,11月20日,第4版之評論。
劉憶如、王文宇、與黃玉霖,1999,《BOT三贏策略》,臺北:商鼎財經顧問出版。
劉靜怡,1996,〈美國一九九五年遊說公開法簡介〉,《月旦法學》,期9,頁131-134。
蔡佩芳,2010,〈上路快一年半了:遊說法約束力幾乎=零〉,《聯合晚報》,1月17日,版A2。
蔡維仁,2003,〈遊說法:遊說專業化的契機還是危機?〉,《公關雜誌季刊》,期53,頁24-25。
鄭任汶,2001,〈解構民進黨派系共治新政商結構〉,《中央月刊》,卷34期4,頁55-57。
______,2002,〈民進黨的綠色利益共同體〉,《中央月刊》,卷35期10,頁61-62。
______,2014,〈新多元主義的利益團體政治?-從我國立法院之法案審查過程探析(2000-2012)〉,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任汶、馮美瑜,2010,〈我國國會委員會制度之法制規範研究〉,《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期6,頁181-194。new window
鄭光遠,2000,《我國高速鐵路之建設概況與未來營運構想》,臺北:臺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鄭維宏,2002,〈我國公職人員選舉競選經費制度改革之研究〉,臺北:私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錫鍇,1999,〈BOT統理模式的研究—兼論我國興建南北高速鐵路政策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蕭全政,1998,〈從政治學三種觀點看當前的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理論與政策》,卷12期2,頁83-95。new window
蕭武桐,1995,《行政倫理》,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戴金龍,1995,〈我國大眾捷運系統組織民營化之研究-經營自主型捷 運公司案例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聯合報,1996,社論:〈籲政黨合作加速制定遊說法〉,11月20日,第2版。
______,2000,社論:〈陽光四法案流產:國民黨寧要鈔票,不要選票?〉,2月25日,第二版。
謝明瑞,2002,〈變調的BOT〉,《中央日報》,4月16日,第十一版全民論壇。
瞿海源,2003,《透視立法院—監督國會報告》,臺北:允晨文化。
簡徐芬,1994,〈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以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例〉,臺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志淵主編,1992,《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政治學》,臺灣商務印書館。
羅清俊,2000,〈政策利益分配:最小獲勝聯盟?還是通通有獎?〉,《臺灣大學政治科學論叢》,第13期,頁201。new window
______,2001,《臺灣分配政治》,臺北:前衛。
羅傳賢,2000,〈立法計畫之基本原理〉,《立法院院聞》,卷30期12,頁71-78。
______,2001,《立法程序與技術》,臺北:五南。
龐家驊,1999,《BOT與專案融資》,臺北:高速鐵路工程局。

二、英文文獻
Almond, Gabriel A. and Bingham G. Powell. 1996.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View. 6th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Bentley, Arthur F. 1908.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A Study of Social Pressur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legg, Stewart, 1993, Frameworks of Power, London: Sage.
Cox, Gary W. and Mathew D. McCubbins. 1993. Legislative Leviathan: Party Government in the House. Los Angele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ahl, Robert. 1956. A Preface to Democratic The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ahl, Robert. 1961. Who Governs?New Haven: The Yale University Press.
______. 1976. Pluralist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cago: Rand McNally.
______.1982. Dilemmas of Pluralist Democracy. New Haven: The Yale University Press.
Danziger, James N. 2009.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World: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9th ed.,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Dodd, Lawrence C. and Bruce I. Oppenheimer. 2001. Congress and Its Members. 8th ed. Washington, D.C.: 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Doorenspleet, Renske, 2005, Democratic Transitions: Exploring the Structure Sources of the Fourth Wave.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
Easton, David, 1953,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Alfred Knopf.
Evans, Peter,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and New York: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milton, Alexander, James Madison and John Jay. 1982. The Federalist Papers. Number 10 and 51. New York: Bantam Books.
James M. Buchanan, & Tullock Gordon, Truman, David B., 1971.The Governing Process:Political Interests & Public Opinion, New York:Alfred A. Knopf,.pp.33.
Joewenberg, Gerhard, Peverill Squire, and D. Roderick Kiewiet. 2002. Legislature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Representative Assemblies. Michiga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oewenberg, Gerhard, Samuel C. Patterson and Malcolm E. Jewell. 1985. Handbook of Legislative Research. Massachusetts: The Harvard University.
Loewenberg, Gerhard, Samuel C. Patterson. Comparing Legislature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Lowi, Theodore J. 1979. The End of Liberalism: the Second Republic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Luke, Steven. 1974. Power: A Radical View. London: Macmillan.
Olson, Mancur. 1968.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______. 1982.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 Economic Growth, Stagflation, and Social Rigidities, New Haven: The Yale University.
Petracca, Mark P. ed. 1992.The Politics of Interests: Interest Group Transformed.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Ranney, Austin. 2001.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Rush, Michael ed. 1990. Parliament and Pressure Politics, New York: 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attschenider E.E. 1960. 1975. The Semi-Sovereign People: A Realist’s View of Democracy. New York: Holt, Reinhart and Winston.
Sorensen, George, 1998.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Processes and Prospects in a Changing World. Oxford: Westview Press.
Tocqueville, Alexis de, 1988. 1850. Democracy in America, 13theds.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Truman, David, 1971. 1993.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 2nd eds. Los Angeles: Institute of Governmental Studies.
Wiarda, Howard ed. 2004. Authoritarianism and Corporatism in Latin America- Revisited. Florida: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Fordia.
Wilson, Frank L. 1987. Interest-group Politics in France. Cambridge, U.K.: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Wilson, Graham K. 1990. Interest Group.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Wilson, James W. 1993, American Government: Institution and Policy, 5th ed.Lexington: D.C. Health.

三、網路檢索
人間福報,http://www.merit-times.com.tw/。
中央日報,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
中央通訊社,世界年鑑專屬網站,http://210.69.89.41/。
中時電子報,2015,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國文化大學,2015,http://www.pccu.edu.tw/indexc.htm。
中華醫師公會聯合會網站,http://www.tma.tw/。
中廣新聞網,2015,http://www.bcc.com.tw/news/index.htm。
今周刊,2015,http://www.winwin.com.tw/。
內政部,2015,http://www.moi.gov.tw/。
公平稅改聯盟,http://blog.yam.com/user/fairtax.html。
天下文化,2015,http://rs.bookzone.com.tw/book/seek.asp。
立法院,2015,http://www.ly.gov.tw/。
交通部,2015,http://www.motc.gov.tw/welcome.htm。
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2015,http://www.hsr.gov.tw/。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自由電子新聞網,2015,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
行政院,2015,http://www.ey.gov.tw/web/index.htm。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15,http://www.pcc.gov.tw/。
行政院文建會,2015,http://www.cca.gov.tw/。
行政院研考會網站,2015,http://www.rdec.gov.tw/home/。
行政院經建會,2015,http://www.cepd.gov.tw/index.jsp。
東吳大學,2015,http://vschool.scu.edu.tw/。
東森新聞報,2015,http://www.ettoday.com/。
法政讀書會,201,http://www.lawstudio.idv.tw/index.htm。
法務部,2015,http://www.moj.gov.tw/。
邱政宗,2000,《遊說法草案》,立法院法制局網站,法案評估。
政治大學,2015,http://www.nccu.edu.tw/indexc.htm
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
桂宏誠,2002,《制定「遊說法」之背景分析-以美國「聯邦遊說管理法」及「遊說公開法」為例》,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上網檢視日期:2015年4月26日。
商業週刊,2015,http://magazines.sinanet..com/index.html。
國民健康局(現為國民健康署)http://www.hpa.gov.tw/BHPNet/Web/Index/。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5,www.npf.org.tw
張琬琳,2003,《目睹國會遊說怪現狀》,新新聞網站。
陳朝建,〈行政法教室:名詞解釋—請願、遊說、陳情、陳訴〉,見部落格化的臺灣政治法律學院,(新浪部落),上網檢視:2015年3月10日,http://blog.sina.com.tw/macotochen/article.php?pbgid=423&entryid=598098。
新新聞,2015,http://www.new7.com.tw。
臺灣大學,2015,http://www.ntu.edu.tw/indexc.htm。
銘傳大學,2015,http://www.mcu.edu.tw/indexc.htm。
鄧志松,2015,臺灣大學超級資料庫http://ceiba.cc.ntu.edu.tw/demo_theo_prac/
鄭任汶,2011,〈國會運作〉,新臺灣人基金會網站,http://blog.yam.com/NTF2012/article/37007271,檢索日期:2010年4月30日。
聯合知識庫,2015,http://udndata.com/main.php3。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