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戰技到競技: 臺灣跆拳道運動與意識形態歷史社會學研究
作者:連恆欣
作者(外文):LIEN, HENG-HSIN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東治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跆拳道威權統治意識形態國家認同TaekwondoAuthoritarianismIdeologyNational Ident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跆拳道運動為近年來國際競技運動項目之一,並於1967年中國國民黨威權統治期間引進臺灣。特別的是,在臺灣跆拳道不僅僅是一項運動,也是在中國大一統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下的統治工具,隨著臺灣的社會發展與現代性的影響,跆拳道從國家機器的工具轉換成現今肩負著國族主義與國家認同的競技運動。近50年來,幾乎沒有透過歷史社會學的觀點與意識形態的社會學理論對於臺灣跆拳道運動發展作適切的研究與討論。本文中將探討幾個問題:臺灣為何引進跆拳道運動成為軍中的戰鬥技能?在引進當時統治者是如何建構社會文化的意識形態?跆拳道運動在臺灣威權統治期間以及民主化過程中如何發展?跆拳道運動為何在臺灣社會轉變成一項重點發展的競技運動並凝聚臺灣人的國家認同感?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文採用歷史社會學的研究途徑,透過相關報紙、文獻資料、歷史事件、圖像與理論概念來分析臺灣跆拳道運動的發展。最後提出:臺灣的跆拳道運動不僅僅是一項戰技,也是威權政治時期統治階級欲傳遞政治意識形態的工具,隨著政治的轉型、資本主義與民主化過程以及現代性的全球化影響成為承載著國家認同的一項競技運動。然而從軍中戰技轉型成為重點發展的競技運動過程當中依然深受著意識形態的影響。
Taekwondo is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events in recent years. It was introduced to Taiwan in 1967 during the authoritarian regime of the Kuomintang (KMT). In particular, Taekwondo was not only just a sport, it was also a dominant tool under ideological state machine in Taiwan.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odernity, Taekwondo has transformed from a tool of the state machine to a national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competitive sport in Taiwan. In the past 50 years, there was rarely discussed in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the ideological theory on Taiwan taekwondo. This study will explore several issues: Why was taekwondo introduced to become a military fighting skill in Taiwan? How to construct sociocultural ideology by the rulers in Taiwan? How was taekwondo developed during the authorization rule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Why was taekwondo changed into a competitive sport and gather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In order to answer aforesaid questions, this study adopts the research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taekwondo throug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newspapers, historical events, images, and theories. In conclusion, Taekwondo was not only a military fighting skill but also a tool for the ruling class to transmit political ideology during the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period in Taiwan. Nevertheless, with the political ideology shift, changes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form transition of capitalist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taekwondo becomes a competitive sport with national identity. However, the combat skill was transformed into a competitive sport which still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ideology.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75)。跆(莒)拳道講義。臺北: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76)。逢甲學院跆拳社。跆拳道季刊,創刊號,17。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76)。韓武道館招生。跆拳道季刊,創刊號,42。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91)。中華民國跆拳道手冊。臺北: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96)。中華跆協,適時成立。蔣經國先生創始跆拳道運動紀要,9,5。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96)。播種萌芽,蔚成風氣。蔣經國先生創始跆拳道運動紀要,9,7。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1999)。沿革簡史紀要,8,3。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1994)。1994年廣島亞運報告書。臺北:中華體總。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1998)。1998年曼谷亞運報告書。臺北:中華體總。
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2000)。第二十七屆2000年雪梨奧運會考察報告書。臺北:中華體總。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2005)。中華臺北奧運代表團參加2004年第28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報告書。
臺北:中華奧委會。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2007)。中華臺北奧會參加2006年第十五屆杜哈亞洲運動會代表團報告書。臺北:中華奧委會。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2008)。中華臺北奧運代表團參加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報告書。臺北:中華奧委會。
中小學跆拳賽250人競技(1978年8月5日)。中國時報,4版。
尹章義(1986)。臺灣近代史論。臺北:自立報社。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尋找模式。臺北︰三民。
方瑞民、李志文、陳佑正(1988)。古巴的體育運動。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協會。
王杏慶(1992)。大學雜誌與現代臺灣:1971至73年的知識份子改革運動。臺灣自由民主的曲折歷程。臺北:自立晚報。
王甫昌(1996)。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1979~1989年兩波挑戰高峰的比較。臺灣政治學刊,1,129-210。
王佩莉(譯)(1998)。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I(原作者:N. Elias)。北京:三聯書店。(原書出版年:1976)
王幸慧(譯)(1997)。解釋過去,了解現在-歷史社會學(原編者:S. Kendrick; P. Straw; D. McCrone)。臺北︰麥田。(原書出版年:1990)
王建生、陳婉真、陳湧泉(1990)。1947臺灣二二八革命。臺北:前衛。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臺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臺北:唐山。new window
王振寰(2002)。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生問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55。new window
王振寰、瞿海源(2003)。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new window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臺北:揚智文化。
北市成立跆拳委會並舉行中韓對抗賽(1970年10月4日)。中央日報,5版。
史明(1992)。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北:前衛。
市警局跆拳柔道比賽高手出列(1997年3月21日)。中國時報,15版。
田弘茂(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臺灣的政治社會變遷。臺北:時報出版社。
朱國鑫(1993)歷代中韓關係演進(下)。今日生活,316,66。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蕭新煌(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139-160頁)。臺北:臺灣研究基金會。
江詩菁(2004)。宰制與反抗:兩大報系與黨外雜誌之文化爭奪(1975~1989)。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艾思明(1988)。名將孫立人。臺北:群倫。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2001)。2001年大阪東亞運報告書。高雄:體委會國訓中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2003)。2002年釜山亞運報告書。高雄:體委會國訓中心。
任育德(1999)。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朴世直(1992)。奧運精神。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朱立熙(2008)。韓國史:悲劇的循環與宿命。臺北市:三民。new window
吳三連(1991)。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報社。
吳永昌(譯)(1989)。意識形態(原作者:J. Servier)。臺北:遠流。(原書出版年:1982)
吳靖國(1995)。民間教育改革意識形態之研究。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燕妮(2016)。2014年世界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女子金牌選手得分技術分析。運動教練科學期刊,42,1-9。new window
杜章智(譯)(1990)。列寧和哲學: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原作者:Althusser Louis)。。臺北:遠流。(原書出版年:1969)
宋廣森(1987)。跆拳道運動的現狀與展望。跆拳道季刊,10,12。
何振盛、杜嘉芬(譯)(2004)。臺灣政治史(原作者:R. Denny)。臺北:商務。(原書出版年:2003)
李亦園(1987)。觀念史大辭典。臺北:幼獅。
李奎珩、李基都(1988)。跆拳道。臺北:武陵。
李建興、李佳融(2010)。永遠忠誠的陸戰隊精神一我國三位跆拳道九段者的敘說研究。大專跆拳道學刊,10,118-141。
李紹昌(1990)。圖解跆拳道。臺南:西北。
李震(2014)。跆拳道。長春:吉林文史。
李喬(1988)。臺灣人的醜陋面。臺北:前衛。
李敖(1997)。李敖回憶錄。臺北:商周文化。
李筱峰(2002)。快讀臺灣史。臺北:玉山社。
李筱峰(2004)。臺灣人應該認識的蔣介石。臺北:玉山社。
杜七一(2016)。跆拳道實用教程。武漢:湖北科學。
周志鴻(1976)。將門手下無弱兵,政大跆拳出高手。跆拳道季刊,創刊號,29。
周婉窈(2014)。少年臺灣史。臺北:玉山社。
周輝榮(譯)(2000)。歷史社會學的興起(D. Smith)。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出版年:1991)
杭之(1990)。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上冊。臺北:唐山。
林佳龍(1999)。解釋臺灣的民主化。林佳龍、邱澤奇(編),海峽兩岸的黨政關係與民主化(87-152頁)。臺北:月旦出版社。
林怡君(2008)。跆拳道道館學員參與行為、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新竹縣市為例。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臺中: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林俊宏(1976)。跆拳道在我國民間的發展史。跆拳道季刊,12,2。
林震(2008)。駕馭「第三波」:臺灣和韓國民主化比較研究。 二十一世纪,74,3。
青年盃跆拳賽分高下社男組警察學校稱霸(1980年4月28日)。中國時報,7版。
亞運不公楊淑君冤枉失格(2010年11月17日)。自由時報,A1版。
邱金松(1976)。體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臺北:正中。
邱金松(1988)。運動社會學。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邱金松、黃東治(2008)。運動世界的社會學。臺北:學富文化。
金牌路(2004年8月26日)。聯合報,1版。
金萬福(1989)。實用跆拳道。臺南:世峰。
金基哲(2009年2月5日)。韓國應要放棄狹隘的民族主義包
容多元文化—旅美學者申基旭痛批韓國的「單一民族主
義」。朝鮮日報。
侯緯星(1990)。海軍陸戰隊莒拳班歷屆畢業校友紀念冊。高雄:海軍陸戰隊學校。
首屆跆拳比賽定7日開打(1971年11月5日)。聯合報,8版。
首屆中小學跆拳分齡賽將在竹市舉行(1979年5月3日)。中國
時報,8版。
首屆中學跆拳比賽昨在三重競技多項冠軍產生(1982年3月28日)。聯合報,6版。
政治作戰學校(1983)。跆拳道(政治作戰學校預官班教材)。臺北:政治作戰學校。
施正鋒(1998)。臺灣族群結構及政治權力之分配。臺灣省政府文化處、臺灣省文獻會主辦「族群臺灣:臺灣族群社會事變遷研討會」。new window
施正鋒(1999)。臺灣政治建構。臺北:前衛。
柯志明(2005)。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臺灣社會學,10,149-170。new window
洪商來(1990)。圖解跆拳道新教材。臺南:世峰。
洪商來(1997)。最新跆拳道。臺南:世峰。
洪鎌德(1996)。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臺北:月旦。new window
洪鎌德(1997)。馬克思。臺北:東大。
洪鎌德(1986)。傳統與反叛—青年馬克思思想之探討。臺北:商務。
洪鎌德(2004)。當代主義。臺北:揚智。new window
洪鎌德(2010)。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興衰。臺北:揚智。new window
洪鎌德(2010)。全球化下的國際關係新論。臺北:揚智。new window
洪鎌德(2014)。個人與社會-馬克思人性論與社群觀的析評。臺北:五南。new window
洪鎌德(2016)。黑格爾哲學新解。臺北:五南。
胡麗琴(1976)。我對學習跆拳道的感想。跆拳道季刊,創刊號,26頁。
若林正丈(1987)。臺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臺灣座標」。當代。17,40-51。
若林正丈(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
若林正丈(2014)。戰後臺灣政治史。臺北:臺大。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臺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臺北:月旦。
孫建中(2010)。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發展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海軍陸戰隊學校(1989)。莒拳道高級班初級班教材。高雄:海軍陸戰隊學校。
海軍總司令部(1971)。海軍莒拳道訓練教材第一輯。臺北:海軍總司令部。
秦孝儀、張瑞成(編輯)(1990)。臺灣接管計劃綱要: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 第四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習韓國跆拳 已蔚成風氣(1969年7月19日)。中國時報,5版。
國軍莒拳研究發展小組(1969)。莒拳道教材(上冊)。臺北:陸軍總司令部。
國防部作戰參謀次長室(1970)。國軍體育訓練。臺北:國防部。
國軍英雄政士大會貫徹實踐毋忘在莒運動(1966年1月1日)。中央日報,3版。
張文雄(2007)。大專跆拳道選手運動傷害調查之研究。體育學系碩士班。新北:輔仁大學
張君玫、劉衿佑(譯)(2006)。社會學的想像。(原作者:C. W. Mills)。臺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96)
張明貴(2005)。意識形態與當代政治。臺北:五南。
張炎憲(1993)。臺灣史上的政治運動與國家認同。國家認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7-113。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張榮三(2017)。跆拳道旋踢動作不同踢擊角度與位置對電子護具得分判定之影響。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博士。桃園:國立體育大學。new window
張慧芝、張露璐(譯)(2010)。意識形態—起源和影響(原作者:Leon P. Baradat)。北京:世界圖書。(原書出版年: 2009)
張孝銘(1998)。論現代運動中之意識型態。中華體育,12(2),26-33。new window
教育部體育司(1979)。國防體育。臺北:教育部體育司。
許明禮、龍柏安、梁偉銘(2010年11月18日)。亞運不公楊淑君冤枉失格。自由時報,A1版。
許極燉(2000)。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new window
許義雄(1995)。開創學校體育的新紀元。第一屆東北亞體育運動史學術研討會,臺灣師範大學。
許義雄(2007)。遊戲與狂歡-古代奧運的身體意涵。運動文化研究,2,7-26頁。new window
許世楷、盧千惠(2008)。臺灣是臺灣人的國家。臺北:玉山社。
郭慎(1988)。國軍體育發展之研究。臺北:覺園。
陳一凡(2015)。補充支鏈胺基酸、精胺酸與瓜胺酸對跆拳道反應式技術表現與中樞疲勞的影響。體育學系運動教練博士班。臺北: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陳世雄(1984)。跆拳道。臺南:正業。
陳良俊(2006)。臺灣警界應用武術之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3),99-108。
陳芳明(1998)。殖民地臺灣左翼運動史論。臺北:麥田。
陳國榮(1993)。實用跆拳道。北京:人民體育。
陳隆志(1993)。臺灣的獨立與建國。臺北:月旦。
陳順義 (2013)。運動員參賽表現風險因子之探討-以跆拳道、網球為例。體育學系運動教練碩博士班。臺北: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陳鴻圖(2008)。臺灣史。臺北:三民書局。
陳佑正(1988)。蘇聯的體育運動。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
陳懷恩、李炳昭、林建宇(2013)。臺灣頂尖運動選手的國家認同。體育學報,46,3,273-290。new window
陸軍總司令部(1971)。陸軍莒拳道。臺北:陸軍總司令部。
跆拳晉級檢定今天舉行測驗(1969年8月17日)。中國時報,5版。
跆拳賽揭幕(1970年12月13日)。中國時報,8版。
跆拳在山地蔚成風氣 道館普設立發掘潛力(1978年7月4日)。中國時報,4版。
跆拳道協會昨正式成立(1973年5月11日)。聯合報,8版。
跆拳突破奧運零金(2004年12月31日)。中國時報,C7版。
彭懷恩(1990)。臺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風雲論壇。new window
彭懷恩(1997)。認識臺灣-臺灣政治變遷五十年。臺北:風雲 論壇。
彭懷恩(2000)。臺灣政治發展的反思。臺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2005)。臺灣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臺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2008)。臺灣政治變遷史。臺北:風雲論壇。
黃光洛、汪茂鈞(1983)。跆拳道。臺北:政治作戰學校。
黃東治(2006)。運動文化與國家認同初探。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學術研討會。
黃東治(2007)。臺灣運動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36,2,21-31。
黃東治、連恆欣、何金樑(2011)。韓國體育運動歷史演進與民族主義之形成。臺灣國際研究季刊,7,1,79-112。new window
黃金麟(2003)。文化。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52-73頁)。臺北:巨流。new window
黃俊傑(2012)。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臺大。new window
黃昭堂(1989)。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new window
黃昭堂(1996)。臺灣淪陷論文集。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新力體育中心辦跆拳訓練班(1970年6月6日)。聯合報,3版。
楊淑閔(2013)。運動國族主義中的性別再現─以楊淑君事件及曾敬翔事件中的反韓情緒為例。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楊逸舟(1991)。二.二八民變。臺北:前衛。
楊聰榮(1993)。從民族國家的模式看戰後臺灣的中國化。吳密察、張炎憲等著,建立臺灣的國民國家(144-175)。臺北:前衛。new window
詹麗茹、柯翠園(譯)(2014)。重譯校註被出賣的臺灣。(原作者:George H. Kerr)。臺北:臺灣教授協會。(原書出版年:1965)
葉霽翔(2000)。跆拳道運動在臺灣發展過程之研究。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國立師範大學。
雷震(2003)。新黨運動黑皮書。臺北:遠流。
臺灣省政府(1950)。臺灣省政府公報,39,470頁。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8)。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目。臺中: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45頁。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王乃信等(譯)(1989)。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二編,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臺灣社會 運動史。第三冊。臺北:創造。(原書出版年:1939)
趙光聖、劉宏偉(2015)。跆拳道運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
趙建民(1994)。威權政治。臺北:幼獅文化。
蔣部長勉國軍官兵沉著勇敢堅定為勝利而奮鬥(1966年1月1日)。中央日報,1版。
劉昌德(2015)。國族主義的娛樂化與經濟邏輯:臺灣媒體運動報導中「仇韓」與「仇中」言論的轉變。新聞學研究,122,79-120。new window
劉建基(譯)(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辭彙(原作者: R.Williams)。臺北:巨流。(原書出版年:1983)
歐陽弘(2007)。聖經與老子之道:論跆拳道之道與文化。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蔡明志、邱共鉦(2004)。2003年世界大學運動會跆拳道男、女國手與非國手身高、體重、體脂肪之探討。大專跆拳道學刊,1,89-96。
蔡明志(2007)。2006年杜哈亞洲運動會參賽報告書。臺北: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蔡葉榮(2008)。跆拳道兩種預備站姿跳後踢之生物力學分析。 體育學系博士班。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鄭錦玉(2005)。碧海鈎沈回憶思錄-孫立人將軍功業與冤案真相紀實。臺北:水牛。
盧孝永(2011)。永無止盡的挑戰。桃園:賀中慧。
盧修一(1989)。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1928-1932)。臺北:前衛。
盧熙悳、鄭燦謨(1995年12月)。高麗時代跆拳道發展過程之研究。第一屆東北亞體育運動史學術研討會,臺灣師範大學。
盧義輝(2001)。臺灣意識的多面向。臺北:黎明文化。
蕭阿勤(2010)。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研院社研所。new window
蕭阿勤(2012)。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new window
賴澤涵、黃富三、吳文星、黃秀政、許雪姬(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文化。
總統書告全國同胞(1966年1月1日)。中央日報,1版。
韓陸軍跆拳隊明來臺訪問(1959年3月10日)。聯合報,3版。
戴國煇、葉芸芸(1992)。愛憎二.二八。臺北:遠流。
簡炯仁(1995)。臺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前衛。new window
羅慎平(譯)(1999)。當代意識形態(原作者:A.Vincent)。臺北:五南。(原書出版年:1995)
蘇勝宏(2015)。化育奧運跆拳道華人男子第一金—忠武道館營運策略之研究。體育學系碩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蘇麗文打死不退臺灣新驕傲(2008年8月26日)。中國時報,D6版。
警界特別重視跆拳(1987年6月4日)。中央日報,6版。

Abrams, P. (1982). Historical Sociolog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Althusser, L. (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Allison, L. (1993). The Changing Politics of Sport.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Bairner, A. (2012). “For a sociology of sport”.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29, 102-117.
Breuilly, J. (1996). “Approaches to Nationalism.” in Mapping the Nation, edited by Gopal Balakrishnan, pp.146-174. London: Verso.
Cashman, R. (1995). Paradise of Sport: The Rise of Organised Sport in Australia. 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nning, E. (1972). ”Some conceptual dilemmas in the sociology of sport”. In E. Dunning &; D. Malcolm (Eds.), Sport: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1, 100-117.
Dunning, E. & Sheard, K. (1979). Barbarians, Gentlemen and Players: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gby Football. Oxford, England: M. Robertson.
Dunning, E. & Sheard, K. (2005). Barbarians, Gentlemen and Players: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gby Football. London: Routledge.
Eichberg, H. (1990). Stronger, Funnier, Deadlier: Track and Field on the Way to the Ritual of the Record. In Carter, J. M.& Krueger, A. (Eds. ), Ritual and Record: Sports Records and Quantification in Pre -Modern Societies (pp. 123-134).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Elias, N. (1978). The History of Manners: The Civilizing Process, Vol. 1. New York: Pantheon.
Elias, N. & Dunning, E. (1986). Quest for Excitement – Sport and Leisure in the Civilizing process. Basil: Blackwell.
Eriksen, T. H. (1993).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Pluto Press.
Gellner, E.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 (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Action, 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Vol. 24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runeau, R. S. & Cantelon, H. ed. (1982). Sport, Culture and the Modern Stat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Gruneau, R. S. (1983). Class, Sport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Gruneau, R. S. (1988). “Modernization or hegemony? Two views of sport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J. Harvey & H. Cantelon (Eds.), Not Just a Game: Essays in Canadian Sport Sociology. (pp.9 - 32).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Gruneau, R. S. (1999). Class, Spor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uman Kinetics.
Guttmann, A. (1978). From Ritual to Recor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uttmann, A. (1994). Games & Empires: Modern Sports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amilton, M. B. (1987). “The Elements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in Political Studies , xxxv, no .l, p-38.
Hargreaves, J. (Ed.). (1982). Sport Culture and Ideology. Routledge.
Henning, C, (2007). Ideology, in: Ritzer, George (Hrsg.):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Oxford, Blackwell.
Hobsbawm, E. (1989). The Age Of Empire: 1875-1914. New York Vintage/Random House.
Hobsbawm, E.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erman, J. M. (1984). Sport and Political Ideology. London: Heinemann.
Houlihan, B. (1994). Sport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Hwang, D. J. (1992). Sport and Social Change in ModernChina 1860-Present. Unpublished Maste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rwick, UK.
Hwang, D. J. (1998). “Sport and imperialism.”Chung Yuan Journal., 26(2), 67-74.
Hwang, D. J. (2003). Sport, Imperialism and Postcolonialism: A Critical Analysis of Sport in China 1860-1993.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tirling, UK.
Jarvie, G. (1985). Class, Race and Sport in South Africa's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RoutJedge and Kegan Paul Press.
Jarvie, G. (1991a). Highland Games: The Making of the Myth.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Jarvie, G. (1991b). Sport, Racism and Ethnicity. London: Falmer.
Lai, Tse-han, Ramon H. Myers, & Wei Wou. (1991). A Tragic Beginning: The Taiwan Uprising of February 28, 1947.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guire, J. & Donnelly, P. (2000). Sociology of Sport in Vade Mecum: Directory of Sport Science. Berlin, German: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port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Maguire, J. A, Jarvie, G, Mansfield, L. & Bradley, J. (eds.) (2002) Sport Worlds: A S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First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Mangan, J. A. (1986a). Athleticism in the Victorian and Edwardian Public School.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Mangan, J. A. (1986b). The Games Ethic and Imperialism. Middlesex, Viking.
Mangan, J. A. (1992). The Cultural Bond: Sport, Empire, Society. London, Frank Cass.
Marx, K. & Engels, F. (1932). The German Ideology. Moscow: Marx-Engels Institute was published in 1932.
Marx, K. & Engels, F. (1955). Selected Correspondence. Moscow: Progress.
Mills, C. W. (1959).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k, G. (2007).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Korean Sport: Imperialism,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New Jersey: Hollym.
Sage, G. H. (1998). Power and Ideology in American Sport: A Critical Perspective.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Smith, A. D. (1993).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ined, Reconstructed? ” Pp.9-28 in Reimagining the Nation, edited by Maijorie Ringrose and Adam J. Lerner. Bristol,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Smith, D. (1991). The 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toddart, B. (1982). “Sport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Some Explanatory Thoughts”in Procejceedings of the 7th Commonwealth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rt, PE, Recreation and Dance, Vol. 9, 1982.
Szakolczai, A. (2003). Reflexive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85 ed.) vol.20.
Tomlison, A. & Whannel, G. (1984). Five Ring Circus. London: Pluto.
Trachtenberg, M. (2006).The Craft of International History: A Guide to Metho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Vincent, A. (1995). Modern Political Ideologies. Oxford: Blackwell.
Whannel, G. (1983). Blowing the Whistle. London: Pluto.
Wheaton, B. (2009). Key Concepts in Sports Studies. Sag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Edited by: George Ritzer, 2007.
Williams, R. (1985). Keywords. London: Fontana.
Winckler, E. A.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The China Quarterly, 99, 481-49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