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對組織影響之比較研究—以臺灣東華大學與大陸廣州大學為例
作者:陳光亮
作者(外文):CHEN, KUANG-LIANG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慶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兩岸大學大學整併變革組織影響比較研究Cross-StraitUniversity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Organizational ImpactComparative Stu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8
本研究採取比較研究法,輔以文件分析法及訪談法,進行臺灣東華大學與大陸廣州大學在大學整併變革後對組織影響之比較,以Bereday比較研究法之描述、解釋、並排及比較等四個步驟進行,並依據比較研究之結果與主要研究發現,歸納出研究結論及建議。
本研究獲致研究結論如下:
一、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人員角色知覺方面
(一)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在人力資源配置上,均納編整併各校所屬成員,初步達成整併最適經營規模效益。
(二)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校長均由中央遴派,其領導理念與風格,直接影響整個組織運作。
(三)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在人員管理流程上,均制定相關規定或處理原則,並以穩定人心為首要。
(四)臺灣東華大學在人員權益保障上,仍未符合多數成員需求;大陸廣州大學則較著重學生權益保障。
二、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資源配置方面
(一)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在組織結構重組上均朝單一校區辦學,以有效統合各項資源。
(二)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在學科配置上均納編整併各校原有系所,朝綜合性發展,且隨現實需要而調整。
(三)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有各自訂定相關章程規則及考評制度,但在資源管理流程上,感受程度卻不相同。
三、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組織文化方面
(一)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在物質制度文化層面建構過程中,仍有爭議產生;在精神文化上則漸進形成。
(二)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均努力促進組織氣氛融合,以提升成員對組織文化認同。
(三)臺灣東華大學在文化差異上,因整併時間短,仍有些許隔閡;大陸廣州大學則已無差異情形。
四、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組織運作效益方面
(一)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對學校未來發展及競爭力提升具正向性。
(二)兩岸大學整併變革後,學校各項成果及整體效益得到了提升,對外關係互動亦增強。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對我國大學未來整併變革提出八項建議以供參考:
(一)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應重視整併變革後,首任校長的遴派,以減少學校間的衝突產生。
(二)大學整併變革後,可採行如招聘新人才、參與評鑑考核等措施,來加速學校成員對組織的認同與歸屬。
(三)大學整併變革後,可朝單一校區辦學為發展方向,有利於各項資源統合及組織文化融合。
(四)大學整併變革後,以學科整併爭議最多,應充分溝通建構共同願景,以減少抗拒阻力。
(五)大學整併變革後,在精神文化層面,應確立辦學主軸的特色願景,不致因校長更替而有所變動。
(六)大學整併變革後,學校應建立一套內部溝通機制,來消弭文化間差異。
(七)大學整併變革後,師生應多加利用學校資源配置與管理,提升整體效益。
(八)大學整併變革後,政府仍應管控學生數量,以免學生學習成效及整體素質弱化。
Our research adopt comparative method, assist by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survey to conduct the effects of merging the universities on Taiwan DongHua University and China GuanZhou University, respectively, and include four phases of description, explanatory, juxtaposition, and comparison from the comparative method of George Z.F. Bereday. We offer th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via the discovery of the result about comparative study and main study as follows:
I. Withi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employee
1. 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to reach the efficiency of the economic level after merge, it affords the existed employee within the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2. 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the president is appointed from the government, his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are encountering the impacts of running the institute.
3. 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t is required to setup the regulations and related standard on operations to keep the employee steady within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4. For the DongHua University, some of the requirements are not fitted for its employee; China GuangZhou University focuses on the rights of the students.
II. Within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1. 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each one intends to assembly on one campus to do schooling as regarding to reach the resource management.
2. 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each one includes the individual curriculum to reach general development and to go tuning as if practically necessary within the curriculum allocation.
3. 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t feels different to accept the resource management flow, even though they have their own legal regulation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respectively.
III. Within the culture of organization
1. 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t argues part of the proces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system, & culture, and goes smoothly to achieve within the spiritual , and cultural level.
2. 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on the coalition of the institute assembly, it does the methods to do enforcements, in order to raise up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nstitute culture.
3. It has gap 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 of Taiwan DongHua University due to the merging period is short; China GuangZhou University has no difference.
IV. Within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of the organization
1. 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t is optimistic to increase the potential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for the institute.
2. 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t improves the whole efficiency of the institute, and enhances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acting with other institutes.
According to our research, we offer eight items to suggest as follows:
1.To redu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nstitutes,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level should be careful and serious to choose and appoint the initial president.
2.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t may enhance the sense of belongings and identifications via the recruit new talent and/or to jo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3.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t should be one campus-oriented to keep developing, easy to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and coalitions of the institute culture.
4.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most of the arguments focus the merge of curriculum, we should make our best to establish the future possibilit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esistance.
5.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sense of main axis within the spiritual culture, not due to altering the president to change instead.
6.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it is not easy to avert the culture difference, and it takes time to solve.
7.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we should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to keep enhancing the whole efficiency.
8.After the institute consolidation of university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the government should keep limiting the amount of the students, in case it will decrease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quality.
一、中文部分
丁華、古允文(2007)。我國青壯年榮民就業研究: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的觀點。復興崗學報,90,129-154。new window
人民網(2014a)。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20723/782504.html
人民網(2014b)。2013中國港澳臺最佳大學排行榜。【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edu.people.com.cn/BIG5/n/2013/0619/c1053-21892475.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199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5/content_20688.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9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4.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95)。教師資格條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日取自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
e_620/200409/3178.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1.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4)。公報公告。【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4/index.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件(2000)。關於同意組建新的廣州大學的通知。廣州市:廣州市人民政府。
中興大學(2014)。興湖紀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archive.nchu.edu.tw/joomla/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60&Itemid=154
互動百科(2014)。國立東華大學。【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datang.hudong.com/viewDoc3GSimple.do?doc_title=%E5%9B%BD%E7%AB%8B%E4%B8%9C%E5%8D%8E%E5%A4%A7%E5%AD%A6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1-23)。高雄市:麗文。new window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王振寰、瞿海源(200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三版)。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王根順、陳蕾(2006)。新中國成立後兩次高校合併歷史經驗的理性探析。教育探索,6,33-35。
王偉權、彭金堂、楊麗芳(2012)。高科技在職進修學生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會計與財金研究,5(1),1-16。new window
王欽源、高瑞新(2009)。基層員警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認知關係之研究。警學叢刊,39(5),153-180。new window
王發明、蔡寧(2006)。中國與美國大學合併的比較分析。高等農業教育,3,83-86。
王瑞琦(2007)。百年來中國現代高等教育:國家、學術、市場之三角演變。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王麗雲(2002年12月)。高等教育整併與學術卓越。楊朝祥(主持人),大學整併與卓越學術發展。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王麗雲(2003)。高等教育整併—經驗與反思。教育研究資訊,11(4),103-133。new window
司法院(1995)。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82號。【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
expno=382
司徒達賢(2002年12月)。大學整併與經營管理。牟宗燦(主持人),大學整併與學校經營管理。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甘育瑋(2009年6月18日)。東大生靜坐抗議 系所整併暫緩。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18/today-north21.htm
申慧媛(2002年3月31日)。10所師大結盟 規劃明年聯招。自由電子新聞網。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mar/31/today-c7.htm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a)。大學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0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b)。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H0030053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c)。教師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H0020040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d)。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S0110014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e)。公務人員保障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85%AC%E5%8B%99%E4%BA%BA%E5%93%A1%E4%BF%9D%E9%9A%9C%E6%B3%9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f)。國立東華大學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personnel.ndhu.edu.tw/ezfiles/22/1022/img/373/lawL-2-1-1020104.pdf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g)。私立學校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7%A7%81%E7%AB%8B%E5%AD%B8%E6%A0%A1%E6%B3%95
池婉宜(2007)。我國國立大學整併政策之成效評估:以嘉義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牟宗燦(2004a)。自由、民主、卓越與制度-談校風的建立。載於國立東華大學校史文物管理委員會(主編),東之皇華—國立東華大學創校十周年特刊(12-13頁)。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牟宗燦(2004b)。東華十年。載於國立東華大學校史文物管理委員會(主編),東之皇華—國立東華大學創校十周年特刊(20-31頁)。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百度百科(2014)。校徽。【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1247.htm#5_2
考試院詮敘部(2014)。公務人員俸給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mocs.gov.tw/exhibits/invite_detail.aspx?Node=548&Page=1624&Index=3
行政院(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政院(2003)。規劃因應高等教育發展專案小組研議報告。臺北市:行政院。
吳和堂、張耿瑋(2005)。大學整併之研究-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之學生為例。高雄師大學報,19,21-41。new window
吳武典(2003)。多元智能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10,20-40。new window
吳金春(2009年1月)。從外國經驗看台灣大學整併。楊振昇(主持人),高等教育永續發展。海峽兩岸高等教育永續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學大樓圓形劇場。
吳炳銅(2009)。教育經濟學。臺北市:冠學。
吳清山(2003)。當前學校組織變革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3,4-16。new window
吳靖國(2005)。教育理論(初版三刷)。臺北市:師大。
呂巧華(2003)。我國大學校院整併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呂勝瑛(2006)。台灣的人力資本及其競爭力之分析。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2(1),7-17。new window
李宏鎰(2007)。心理學。臺北市:鼎茂。
李欣怡(2012)。國立東華大學教師對學校合校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英明(1995)。中國大陸研究。臺北市:五南。
李家同(1999)。大學理想之實踐。載於劉安之、黃俊傑(主編),大學理念與實踐(13-20頁)。臺中市:逢甲大學。
李隆盛、松金公正(2005)。日本可供臺灣借鑑的大學整併經驗。高教簡訊,179, 13-14。
李新鄉、楊成業(2009)。金門地區國中小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1(2),1-23。new window
李齊放、沈紅(2004)。中國高校合併的政策學思考。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111-113。
沈育如(2013年5月25日)。與護專合併 康寧大學將轉型科大。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57416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臺北市:正中。
肖謙、侯清麟(2009)。合併高校文化要素的整合路徑探析。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1(3),32-34。
周祝瑛(2002a)。全球化潮流中的臺灣高等教育。載於馮增俊(主編),WTO與中國教育。廣東省:中山大學。
周祝瑛(2002b)。高等教育整合模式之初探。楊朝祥(主持人),大學整併與卓越學術發展。「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發表之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周祝瑛(2005)。新自由主義對高等教育之影響-以紐西蘭爲例。教育研究月刊,136,148-158。new window
岳經綸、陳建強(2000)。終身教育與學習型城市:面向21世紀的上海教育改革與發展。教育政策論壇,3(2),80-98。new window
東華大學(2008a)。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併準備會議簡報。【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faculty.ndhu.edu.tw/~committee9/docs/20080709.2.pdf
東華大學(2008b)。「國立東華大學校務規劃委員會」組織與運作要點。【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faculty.ndhu.edu.tw/~committee9/docs/970723.pdf
東華大學(2011)。國立東華大學校區合併搬遷計畫。【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ga.ndhu.edu.tw/ezfiles/8/1008/img/1150/ndhu-D-S.pdf
東華大學(2014a)。教學單位。【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ndhu.edu.tw/files/11-1000-8824.php?Lang=zh-tw
東華大學(2014b)。關於東華。【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ndhu.edu.tw/files/13-1000-45037.php?Lang=zh-tw
東華大學(2014c)。東華優勢。【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ndhu.edu.tw/files/13-1000-51544.php
東華大學(2014d)。校園導覽地圖。【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ndhu.edu.tw/files/15-1000-47512.php
東華大學(2014e)。花師教育學院。【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education.ndhu.edu.tw/ezfiles/18/1018/attach/45/pta_983_5717679_55896.pdf
東華大學人事室(2014a)。國立東華大學組織規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personnel.ndhu.edu.tw/ezfiles/22/1022/img/925/lawA-2-1-1021107.pdf
東華大學人事室(2014b)。國立東華大學職員遴用陞遷作業要點。【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personnel.ndhu.edu.tw/ezfiles/22/1022/img/928/lawD-2-1-980610.pdf
東華大學人事室(2014c)。國立東華大學校務基金工作人員僱用要點。【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personnel.ndhu.edu.tw/ezfiles/22/1022/img/928/lawD-2-3-1010613.pdf
東華大學主計室(2008a)。97年度預算書(全部版)-美崙校區。【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accounting.ndhu.edu.tw/ezfiles/23/1023/attach/4/pta_306_3844275_85496.pdf
東華大學主計室(2008b)。97年度預算書(全部版)-壽豐校區。【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accounting.ndhu.edu.tw/ezfiles/23/1023/attach/3/pta_305_7431164_85470.pdf
東華大學主計室(2008c)。財務資訊公開專區。【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accounting.ndhu.edu.tw/files/11-1023-1771-1.php
東華大學主計室(2014)。財務資訊公開專區。【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accounting.ndhu.edu.tw/ezfiles/23/1023/attach/5/pta_25
5052_8761808_25305.pdf
東華大學研究發展處(2011)。國立東華大學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99學年度至103學年度)。【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rdoffice.ndhu.edu.tw/ezfiles/5/1005/img/440/99-103new.pd
東華大學研究發展處(2014a)。國立東華大學專任教師SCI、SSCI、A&HCI期刊論文發表統計。【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rdoffice.ndhu.edu.tw/bin/home.php
東華大學圖書資訊中心(2014)。簡史。【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lib.ndhu.edu.tw/ct.asp?xItem=69719&CtNode=366&mp=100
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2008a)。國立東華大學96學年度第2學期第3次「校長與同學有約」座談會會議記錄。【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student.ndhu.edu.tw/ezfiles/7/1007/attach/18/pta_1860_8049256_04534.pdf
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2008b)。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97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校長與同學有約」座談會會議記錄。【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student.ndhu.edu.tw/ezfiles/7/1007/attach/46/pta_1848_6059613_03789.pdf
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2008c)。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97學年度第1學期第1次「校長與同學有約」座談會會議記錄。【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student.ndhu.edu.tw/ezfiles/7/1007/attach/48/pta_1843_8063433_03424.pdf
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2008d)。國立東華大學96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校長與同學有約」座談會暨「合校說明會」會議記錄。【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student.ndhu.edu.tw/files/14-1007-9526,r989-1.php
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2009)。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98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校長與同學有約」座談會會議記錄。【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student.ndhu.edu.tw/files/14-1007-8187,r987-1.php
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2014a)。國立東華大學學生自治會組織章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c073.ndhu.edu.tw/ezfiles/102/1102/img/1360/162321243.pdf
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2014b)。社團總覽。【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student.ndhu.edu.tw/files/13-1007-8122.php
東華大學學生事務處(2014c)。校友交流資訊平臺。【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student.ndhu.edu.tw/files/11-1007-493.php
林天祐(2009)。學校特色發展的概念與理論。教師天地,158,8-14。new window
林文瑛(2001)。行到水窮處,展望大學之道。載於楊國樞、瞿海源、林文瑛(主編),新世紀大學教育(5-18頁)。臺北市:前衛。
林邦傑、陳美娟(2006)。學校組織與教職人員心理契約量表的建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4),39-68。new window
林明地、王如哲、黃宗顯、何宣甫、簡玉敏、江盛、湯堯、魏惠娟、王瑞壎、謝文豪、張明輝、林純雯、李安明等(譯)(2003)。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原作者:W. K. Hoy & C. G. Miskel)。高雄市:麗文。(原著出版年:1978)
林清江(1999)。教育改革的理想與實踐。臺北市:教育部。
林傑毓、莊春蘭、郭莉雯、林漢瓊(2006)。網路學習方式、學習評量方式與醫療人員網路學習成效之關係。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2(1), 41-50。new window
林朝夫(2000)。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林維明(2002)。學校工作報告。廣州市:廣州大學。
林慧亭、林明宗、邱翼松(2006)。參與體育志工動機之初探。輔仁大學體育學刊,5,276-286。new window
林明地(2002)。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臺北市:五南。
花孟璟(2009年6月4日)。東華大學新校徽,未推出先招嫌。自由電子新聞網。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308484
邱如美(譯)(2002)。領導人的變革法則-組織轉型成功八步驟。(原作者:J. P. Kotter)。臺北市:天下。(原著出版年:1995)
邱紫文(2009)。國立東華大學與花蓮教育大學合校經驗分享。【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docin.com/p-95421140.html
金耀基(2001)。在世紀之交談大學之理念與角色。載於楊國樞、瞿海源、林文瑛(主編),新世紀大學教育(343-360頁)。臺北市:前衛。
侯世昌(2005)。學校組織變革的芻議。學校行政雙月刊,112,60-64。
姚麗娜(2009)。從衝突理論視角看合併高校組織文化建設。管理觀察,23-28。
姚麗娜、方志華(2008)。論合併高校的組織文化整合—以浙江海洋學院為例。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5(4),129-134。
屏東教育大學(2014)。新聞剪報。【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president.npue.edu.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721&Cg=1
柯淑慧(2003)。1994年以後南非高等教育機構整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禹奇才(2009)。廣大胸懷造就新的廣大。廣州市:廣東高等教育。
紀純(2007)。廣州大學合併後新圖書館的建設。農業圖書情報學刊,19(4),88-90。
范熾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的策略與做法:知識經濟觀點。現代教育論壇研討會(50-56頁)。臺中市:臺中師範學院。
范熾文(2006)。學校經營與管理-概念、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紐芳怡、曾滿超(2007)。發達國家高校合併研究。教育發展研究,11,1-9。
倪周華(2012)。縮短學用落差-終身學習平台能力加值。高教技職簡訊電子報。取自http://www.news.high.edu.tw/pages_d.php?fn=topic&id=48
孫本初(2010)。新公共管理。臺北市:一品。new window
孫志麟(2005)。探究跨越科層:學校組織對教師自我效能的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8(1),29-62。new window
孫志麟、陳建銘(2007)。學校組織變革中的教師關注:發展階段與類型分析。師大學報,52(1),159-180。new window
孫瑞霙(2002)。競值架構下領導型態、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徐小洲(2002)。論我國高層次大學合併的利弊與發展策略。教育研究,8,59-65。
徐明珠(2002)。提綱挈領 整併技職院校。【線上論壇】。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201/theme-236.htm
徐明珠(2003)。全球化時代,臺灣高等教育之改革與創新。【電子論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R-092-008.htm
徐明珠(2006)。校慶活動之教育功能與意義。中國童子軍,43(9),12-14。
徐國興(2007)。21世紀初日本大學合併的模式與動力。高等教育研究,28(3),106-109。
馬發輝(2003)。高等技職教育整併策略之研究—以台中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馬傳鎮(2003)。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與標準化研究。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1-36。
高鳳數位內容學院(2014)。本校停辦作業及學生轉學安置聲明。【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kfcdc.edu.tw/system/newssystem/newsopen.asp?news_id=15033
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整併推動小組(2008)。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併計畫書(修訂版)。【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faculty.ndhu.edu.tw/~committee9/970625.pdf
國立體育大學(2014)。體大簡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ntsu.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56
崔光宙(2004)。我在東華 我譜東華-〈東華頌〉譜曲回憶。載於國立東華大學校史文物管理委員會(主編)。東之皇華—國立東華大學創校十周年特刊(17-18頁)。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張弘憲(2007)。國軍軍事院校高等教育整併問題之研究-以政治作戰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臺北市。
張芊、龐青山(2004)。建國以來高校合併歷史經驗的追蹤思考。現代大學教育,1,81-84。
張明輝(2009)。教育組織變革。載於謝文全(主編),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251-285頁)。臺北市:五南。
張芳全(2012)。邁向科學化的國際比較教育。臺北市:心理。
張建邦(2002年12月)。「狐狸世紀」大學的整併與發展。「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發表之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張朔(2007)。中國高校合併的反思與前瞻。三峽大學學報,29(3),103-106。
張萬春(2008)。大學整併之組織變革—內部人員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張漢宜(2008)。掌握企業變革的5大關鍵。【線上論壇】。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emba99/article?mid=231&prev=232&next=230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行為(初版五刷)。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張慶勳(2011)。論文寫作軟實力:悠遊在研究寫作天地中。臺北市
:五南。
張艷敏、趙宏格(2007)。發達國家合併的發展經驗及效果分析。教育科學,23(1),73-77。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地區性國立大學院校整併試辦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a)。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b)。全面提升大學整體競爭能力計畫(草案)。臺北市
:教育部。
教育部(2001c)。國立大學校院區域資源整合發展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推動研究型大學整合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研究專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教育部推動師範大學及教育大學轉型發展補助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大學總量發展規模與資源條件標準。【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9460
教育部(2013a)。102年1月3日國立大學合併推動審議會會議決議事項函。【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s://onedrive.live.com/view.aspx?cid=0A17D197F09AB45D&resid=A17D197F09AB45D%21549&app=WordPdf&wdo=1
教育部(2013b)。中華民國教育統計。【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52&Page=19984&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Index=1
教育部(2014a)。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7
教育部(2014b)。中華民國教育統計。【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52&Page=19984&Index=3&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教育部(2014c)。國立大學校務基金進用教學人員研究人員及工作人員實施原則。【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8658&KeyWordHL=&StyleType=1
教育部統計處(2007)。各級學校基本資料。【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752&Page=16044&Index=7&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教育部統計處(2008)。各級學校基本資料。【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752&Page=16043&Index=7&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教育部統計處(2014)。各級學校基本資料。【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752&Page=22203&Index=7&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梁金盛(2001)。台灣地區大學校院整併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梁金盛(2002)。大學校院整合問題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5,1-24。new window
梁金盛(2011)。美崙校區搬遷事宜暨新興大樓內部設備需求說明會。【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ga.ndhu.edu.twezfiles81008img1150report2.ppt
莫家豪(2002年12月)。全球化與大學整併:國際的經驗。楊國賜(主持人)大學整併理念與國際化趨勢。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莫家豪、盧一威(2004)。大學整併與中國高等教育治理變遷。教育政策論壇,7(1),83-100。new window
許士軍(2009)。企業組織變革新趨勢。研考雙月刊,33(3),14-21。
許立一(2002)。新公共管理的省思:以黑堡觀點為基礎。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6,29-65。new window
許彩禪(2008年11月)。新公共管理對法國高等教育的影響。「第七屆臺灣學者暨博士生教育經營與管理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啟明苑演講廳。
許智香(2006)。政權更迭後的教育方針-台灣光復至九年國教。載於王志宏(主編),臺灣教育四百年(122-135頁)。臺北市:經典。
許朝信(2002)。國小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new window
郭建志(2003)。組織文化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20,83-114。new window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市:師大。
陳玉葉(2010)。國立東華大學學生對學校整併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new window
陳伯璋(2001)。新世紀我國大學教育目標與課程的改革方向。載於楊國樞、瞿海源、林文瑛(主編),新世紀大學教育(1-29頁)。臺北市
:前衛。
陳伯璋(2004)。大學整併的省思與前瞻。載於張明輝(主編),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65-80頁)。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陳佳儀(2008)。國中校慶行銷對學校的影響—個案研究。研習資訊,25(3),95-103。
陳佳鴻(2008)。以都市設計觀點探討校園規劃的遠景與機制-以成功大學光復校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陳思靜(2007)。四川大學兩次併校過程中學科建設情況的調查與分析。科協論壇,12(下),154-155。
陳家倫(2012年11月2日)。臺灣觀光學院進修部搬遷。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www.tht.edu.tw/CampusSys-1.asp?count=1939
陳素琴(2012)。當代大學面臨之挑戰與發展機會及對國內高等教育發展之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1),189-214。new window
陳智華(2010年12月26日)。港校長:台灣私立大學應整併。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290710
陳詠霖(2013)。管理學。新北市:三和。
陳萬鵬、林維明(2001)。以合併為契機 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中國高等教育(半月刊),12,35-36。
陳榮方(2006)。中國大陸大學院校合併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市。
陳維昭(2002年12月)。大學整併的理念與實踐。「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發表之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陳慶瑞(2011)。【領導--在山林野趣之間】。未初版之原始資料。
章勝傑(2002)。台東-布農部落國中中輟學生歸因歷程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3,91-136。new window
曾清璋(2008)。臺灣高等體育教育機構整併因素之探討-以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曾淑惠(2006)。評鑑專業化的概念與發展對我國教育評鑑專業化的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71-192。new window
湯志民(2003年10月)。臺灣高等教育擴張與整併之探析。「卓越與效能―21世紀兩岸高等敎育發展前景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敎育學院教育學系。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學校規畫。臺北市:五南。
程啟峰(2013年12月20日)。高雄首例 第一科大海科大合併。中央社。取自http://www.sunchi.idv.tw/gscity/gscity/forum.php?mod=viewthread
&tid=15580
黃光雄、蔡清田(2009)。課程發展與設計(2版1刷)。臺北市:五南。
黃宗顯(2002)。從「文化習性」反省台灣推動教育改革的問題與出路。教育研究月刊,101,27-38。new window
黃昆輝(200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俊傑(2006)。通識教育與大學卓越之關係。通識在線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esege.org.tw/geonline/html/uploads/epaper/01-04/zhtw/epaper2-04.html
黃政傑(2008)。大學治理:理念與實踐。新北市:冠學文化。
黃哲彬(2003)。科層體制理論在學校經營上之分析。教育學苑,4,73-78。
黃桂芝(2003)。台灣國立大學校院整併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黃國泰(2010)。論高校合併與新大學的改革、創新和發展。海南大學學報,28(1),103-109
黃蓉生、趙伶俐(2009)。合併高校問題及觀念整合研究。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5(1),118-124。
黃豪臣(2002)。大學校院合併後績效評估之研究—以學生顧客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管理學院,桃園縣。
黃儒傑(2009)。新手與資深教師成就目標導向、自我調整策略及其教學表現之研究:以台中縣市幼稚園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2),141-174。new window
楊宜穎(2009)。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整併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楊思偉(2004)。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之研究-國立大學整併問題為主(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3-2413-H-003-018),未出版。new window
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市:心理。
楊振昇(2005)。教育組織變革與學校發展研究。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楊振昇(2010)。由組織變革觀點析論縣市合併後之教育發展議題。藍順德(主持人),中央教育行政組織再造,2010年教育行政創新與組織再造學術研討會,私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new window
楊振富、潘勛(譯)(2005)。世界是平的。(原作者:Thomas L. Friedman)。臺北市:雅言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楊國樞(1999)。大學之理念及其實踐。載於劉安之、黃俊傑(主編),大學理念與實踐(1-12頁)。臺中市:逢甲大學。
楊國賜(2003)。大學整併理念與經驗談。【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nctu.edu.tw/National/info/931201.doc
楊惠琪、許敏溶(2013年5月24日)。大學退場鎖定6私校。蘋果電子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
0524/35038055
楊景堯(2003)。中國大陸高等教育之研究。臺北市:高等。
楊雅婷(譯)(2009)。大學的功用。(原作者:Clark Kerr)。新北市:韋伯。(原著出版年:2001)
楊裕仁(2009)。實用主義在學校課程與教學之應用。城市發展,7,117-136。new window
溫世頌(2007)。心理學導論。臺北市:三民。
葉至誠(2002)。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與願景。臺北市:揚智。
詹中原(2006)。新公共管理發展歷史系絡之初探。【線上論壇】。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CL/095/CL-R-095-049.htm
詹棟樑(2003)。當代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教育哲學(129-161頁)。臺北市:師大。new window
廖春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發展整合模式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7(2),131-166。new window
廖春文、林淑貞(2005)。組織變革浪潮中國民小學校長變革領導行為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17-35。new window
榮泰生(2012)。管理學。臺北市:三民。
網大(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2013。【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rank2013.netbig.com/
維基文庫(20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zh.wikisource.org/wiki/%E4%B8%AD%E5%8D%8E%E
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85%AC%E5%8A%A1%E5%91%98%E6%B3%95
維基百科(2011)。廣州大學簡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5%B7%9E%E5%A4%A7%E5%AD%A6
維基百科(2012)。校歌。【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0%A1%E6%AD%8C
維基百科(2014)。私立廣州大學。【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7%81%E7%AB%8B%E5%B9%BF%E5%B7%9E%E5%A4%A7%E5%AD%A6
翟本瑞、薛淑美(2006)。教育部推動國立大學整併之政策評估:以嘉義大學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10,163-199。new window
劉兆漢(2005)。對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一些看法。載於黃俊傑(主編),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21-28頁)。臺北市:臺大。
劉妙珍(2006)。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劉育光(2007)。中國大陸高等院校合併過程、策略與問題之研究:以華東師範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劉惟中(2004)。台海兩岸大學合併之比較研究---以嘉義大學與浙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劉暉(2007)。轉型期的地方大學治理(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廈門大學,廈門市。
劉暉(2011)。兩岸大學整併政策之分析-以組織文化融合為例訪談大綱。廣州大學,廣州市。
廣州大學(2002)。廣州大學年鑑2000-2002。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2006a)。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自評報告。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2006b)。廣州大學學生申訴處理辦法。【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xsc.gzh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
&catid=14&id=407
廣州大學(2009)。廣州大學年鑑2009。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2011)。廣州大學年鑑2011。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2013)。廣州大學2012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廣州市:
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2014a)。學校簡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gzhu.edu.cn/xuexiaogaikuang/xuexiaojianjie/
廣州大學(2014b)。歷史沿革。【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www.gzhu.edu.cn/xuexiaogaikuang/lishiyange/
廣州大學工作會議紀要(2005)。新校園圖書館建設協調會議紀要。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文件(2005a)。廣州大學院(所)資料室整合方案的通知。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文件(2005b)。關於做好學校整體搬遷工作的通知。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委員會(2006)。關鍵是在處理好三個關係上下功夫-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探討與實踐體會。廣州市: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校友會(2014a)。廣州大學校友會概況。【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xyh.gzhu.edu.cn/xyh/contents/55/244.html
廣州大學校友會(2014b)。廣州大學校友會章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xyh.gzhu.edu.cn/xyh/contents/57/282.html
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管理辦公室(2014)。校區簡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ghgxqb.gzhu.edu.cn/
廣州大學報編輯部(2013年12月30日)。我們這十年。廣州大學報,271、272版,1-4。
廣州大學圖書館(2014)。本館簡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lib.gzhu.edu.cn/libweb/bggk/Document/253/253.aspx
廣州大學學生處(2014)。廣州大學學生會章程。【電子郵件清單訊息】。取自http://xsc.gzh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
&catid=14&id=407
廣州市人民政府(無日期)。合併組建廣州大學(新)的方案(送審稿)。廣州市,廣州市人民政府。
歐用生(2008)。日本新自由主義及其教育改革。教育資料集刊,36,79-100。new window
蔡秀英(2001)。我國高等教育整併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蔡佩雯(2012年11月2日)。東華大學美崙校區創意園區正式啟動。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取自http://www.tht.edu.tw/CampusSys-1.asp?count=1941
蔡毓慧(2012)。台灣少子化社會企業組織之領導風格、組織氣氛與組織效能之關聯性研究-以彰化縣特色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康寧大學,臺南市。
鄭世忠(2010)。軍事院校整併策略遴選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桃園縣。new window
鄭造桓、陳偉(2002年12月)。全球化與大學整併: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明智選擇。牟宗燦(主持人),「大學整併理念與策略研討會」發表之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台北校園二樓中正堂。
鄭偉修、黃鴻程(2003)。預測變革—21世紀企業變革之道。臺北市
:水星。
鄧盈嘉(2005)。後現代情境對組織結構之影響:以客服產業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new window
盧偉斯(1998)。科層型政府困境的解讀-語意、組織論與行政價值的認知。警學叢刊,29(2),231-250。new window
盧增緒(1990)。高等教育的根本問題-意義的問題。師大學報,35,29-54。new window
蕭唯善(2004)。台灣地區高等教育發展之校際整合與地區均等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賴文惠(2009)。學習型組織氣候與組織效能之研究-以中區國稅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臺北市。
戴曉霞(2003)。高等教育整併之國際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9(2),141-173。new window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
簡成熙(2004)。教育哲學:理念、專題與實務。臺北市:高等。new window
簡成熙(譯)(2010)。教育哲學導論。(原作者:G. R. Knight)。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2)
聶會平、王培根(2003)。對高校合併的思考。大學教育科學,4,20-23。
顏朱吟(2004)。大學整併政策之組織理論應用及問題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2,56-63。
顏素霞(2001)。我國大學生對大學教育功能態度取向之縱貫分析(1985-1999)。屏東教育大學學報,14,41-74。new window
顏崑陽(2004)。我在東華 我歌東華-校歌〈東華頌〉歌詞創作過程及其義涵。載於國立東華大學校史文物管理委員會(主編)。東之皇華—國立東華大學創校十周年特刊(14-16頁)。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羅仁權(2005)。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新時代中大學與社會的互動。載於黃俊傑(主編),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285-296頁)。臺北市:臺大。
羅雅蘋(2012)。公部門建立學習型組織策略方案之研究-以花蓮縣政府暨所屬一級機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關友鈞(2001)。中國大陸高等院校合併之研究:以浙江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蘇孟娟(2012年6月11日)。M6中臺灣大學系統成立。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11/today-center
6.htm
鐘玉池(2008)。我國地方高校學院制改革研究—以A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南師範大學,廣州市。
顧建新、王琳璞(2007)。南非高校合併:成效與經驗。高等教育研究,28(8),105-109。
顧慕晴(2009)。新公共管理理論下行政倫理的強化-新公共服務的理念。T&D飛訊,87,1-25。

二、英文部分
Bartle-Haring, S., Brucker, P., & Hock, E. (2002). The impact of parental separation anxiety on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7(5), 439-450.
Bertschek, I., & Kaiser, U. (2004).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icroeconometric evidence. Management Science, 50(3), 394–404.
Berger, B. G., Pargman, D., & Weinberg, R. S. (2002). Foundations of exercise psychology.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Becker, G. S. (1993).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Brannon, L., & Feist, J. (2000). Health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and health (4th ed.). Belmont, CA: Brooks/Cole.
Bruce, H. K., & Scott, D. (2000). Forces driv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A business schoo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75(3), 133-137.
Daft, Richard. L. (2001).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7th ed). Cincinnati, Ohio: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Dimovski, V., & Skerlavaj, M. (2005). Management in firms and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in Management, 4, 56-67.
Eastman, J., & Lang, D. (2001). Mergers in higher education: Lessons from theory and experienc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Fidler, B. (1996). Strategic planning for school improvement. London: British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Society.
Fincher, C. (1993).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in the 21st century: An American perspectiv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41(1), 26-45.
Greenberg, J., & Baron, R. A. (2003).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human side of work (8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Hanson, E, M. (200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arman, K., & Meek, V. L. (2002).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issue: Merger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mergers i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44(1), 1-4.
Hooijberg, R. & F. Petrock. (1993). On Cultural Change: Using the 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to Help Leaders Execute a Transformational Strategy.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2, 29-50.
Hoy, W. K., & Miskel, C. G. (200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 (6th ed). New York: Mc Graw-Hill.
Jackson, D. S. (2000). The school improvement journey: Perspective on leadership.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0(1), 61-78.
Kim, H., & Markus, H.R. (1999). Deviance or uniqueness, harmony or conformity? A cultur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785-800.
Kogan, M., Moses, I., & El-Khawas, E. (1994). Staffing Higher Education: Meeting New Challenges. London, England: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unenburg, F. C., & Ornstein, A. C. (2000).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3r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Malopinsky, L.V. (2008). Facilitat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The use of activity theory as a framework for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trategic knowledg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Meyer, J. P., & Allen, N. J. (1991).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1), 61-89.
Meyer, J. P., Stanley, D. J., Herscovvith, L. & Topolnytsky, L. (2001). Affective, 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A meta-analysis of antecedents,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8(1), 31-56.
Mitchell, M. A., & Yate, D. (2002). How to use your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s a competitive tool. Nonprofit World, 20(2), 33-34.
Mowday, R. T., Porter, L. W., & Steers, R. M. (1982). Employee 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ulki, J, P., Locander, U. B., Marshall, G. W., Harris, E. G., & Hensel, J. (2008). Workplace isolation, salesperson commitment,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mnal Selling & Sales Management, 28(1), 67-78.
Ngai, N. P., & Cheung, C. K. (2005). Predictors of the likelihood of delinquency: A study of marginal youth in Hong Kong, China. Youth and Society, 36(4), 445-470.
Olssen, M. (2002). The restructuring of tertiary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 Governmentality, Neo-liberalism, Democracy. McGill Journal of Education, 37(1), 57-88.
Ortenblad, A. (2004).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Towards an integrated model.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11(2), 129-144.
Patterson, J. (1997). Coming clean about organizational change: Leadership in the real world. Arlington, VA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24662).
Robbins, S. P. (199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controversies, applications. Englewood Gliffts, NJ: Prentice Hall.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 Coulter, M. (2002).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Inc.
Robbins, S. P. (200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Rosenbloom, David H, Kravchuk, Robert S., & Clerkin, Richard M. (2009).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New York: McGraw-Hill.
Rowden, R. W. (2001).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strategic change.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66(3), 11-17.
Sarafino, E. P. (2002). Health psychology: Biopsychosocial interactions (4th ed.). New York: Wiley.
Sporn, B. (2006). Gover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al and Structural Trends. In James J. F. Forest & Philip G. Altbach(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higher education (p141-157). Netherlands: Springer.
William, R. K. (1997).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Mamagement, 14(2), 63-65.
Zaharia, S. E., & Gibert, E. (2005).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30 (1), 31-4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