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動畫教材探討技術型高中媒體識讀之研究
書刊名:中科大學報
作者:吳知霈
作者(外文):Wu, Zhi-pe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7:2
頁次:頁151-169
主題關鍵詞:媒體識讀霸凌動畫技術型高中媒體再現Media literacyBullyingAnimationTechnical high schoolMedia reprodu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
  • 點閱點閱:11
期刊論文
1.陳利銘(20130600)。霸凌事件旁觀者的影響與防制策略探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3),56-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洲松(20041000)。解放與賦權--媒體素養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臺灣教育,629,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信務(20070900)。營造友善校園--「從去霸凌開始」。北縣教育,61,3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祖輝(20140600)。建構和平友善的校園文化:校園修復式取向的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46,262-2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素秋(20181200)。差異化的公民養成--高職與高中的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比較。教科書研究,11(3),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承宇(20181000)。傳播通識教育的創新與反思:以「媒體識讀」課程教學規劃與實踐為例。通識學刊:理念與實務,6(2),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邱華慧(20161200)。以臺灣教育長期資料分析高中階段校園霸凌情形。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6,35-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崇銘、范熾文(20180800)。高中、職校園霸凌原因與解決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8),133-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雷新俊(20090300)。校園霸凌事件的防治與輔導。學生事務,48(1),19-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教育部統計處(2019)。107年教育統計指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邱民才(2003)。高中實施媒體識讀教育之評估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君玲(2005)。動畫電影之價值認知結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秀桃(2007)。教室電影院之生命故事影展--以小三國語文領域教學行動研究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雅玲(2010)。從媒體識讀落實人權法治教育--以線上遊戲廣告識讀教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筠(2010)。台灣民眾生活型態與其媒體識讀能力之研究--以2006、2007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古雅馨(2009)。台北市高中職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志成(2012)。不同性別青少年對卡通圖像之審美與偏好差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怡萱(2004)。女性主義教育學與媒體識讀教育:一個行動研究的成果(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凱雯(2016)。校園霸凌事件中旁觀者認知與實際作為(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坪修(2020)。影響現代漫畫讀者之奇幻故事題材偏好研究(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靜宜(2013)。從安全管理探討國中校園霸凌問題之防治對策(碩士論文)。佛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庭歡(2014)。師資培育學生流行文化表現與批判媒體識讀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許心怡(2013)。雙北地區國中學生媒體識讀能力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俐伶(2013)。解讀新聞中的媒體再現:一所國民中學媒體識讀教學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棠詠(2013)。高中媒體識讀課程與媒體識讀能力之探討:以收視壹電視新聞台為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游明哲(2020)。宮崎駿電影的符號學分析--以電影《風之谷》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柏偉(2015)。臺中市國中生媒體識讀能力調查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啟民(2008)。前置因素、產品涉入程度、與影片類型對體驗品質、情緒、以及體驗滿意度之影響--以電影產業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潘詩婷(2017)。電視偶像劇職業類型再現與閱聽人職業認知及選擇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鍾茗慧(2016)。高中職學生對性別平等認知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國立高中職學生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羅介妤(2012)。廣告識讀與公民身份實踐:以世新大學媒體識讀課程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蘇偉嵐(2014)。「哆啦A夢」漫畫中同儕關係之批判論述分析--以「瓶蓋蒐集家」和「忽視蟲」2篇故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康照祥(2005)。媒體識讀。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成露茜、羅曉南(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德祥(201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O'Moore, Mona、Minton, Stephen James、李淑貞(2012)。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富邦文教基金會(2018)。迴映誌:影像年代下的教育現場。沃時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丰苓(2012)。Safe班級輔導模式:不再霸凌,也不再受凌。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林子斌,楊邵琦(2016)。數位影像時代的教育:電影教育於十二年國民教育階段實施之可能性與策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http://www.children.org.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http://163.21.249.63/joomla/upload/cht/attachment/5c238ec6a6c330567e19e788e24743e1.pdf。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尚軒(20200107)。課堂看片純屬娛樂?高中導入電影教育:媒體識讀、性別意識向下扎根,https://www.storm.mg/article/21225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欣恬(20131107)。媒體識讀教學,學生:實作最適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哆啦A夢中文網(20160220)。電影版聲之形,https://chinesedora.com/anime/animation/newdoraemon/2010/379.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粘湘婉(20170416)。《聲之形》刷新動畫片票房紀錄,全臺飆破6千萬登No. 5,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0382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馮靖惠(20180804)。新課綱科技領域要教媒體識讀,師資、課程到位沒?,https://udn.com/news/story/12401/3290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偉翔(2019)。【108課綱高職篇1】高職5大改變:在地產業連結,跨班、跨科、跨群、跨校選課,發展職涯力,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5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欣宜、洪詠善(2016)。高中職學校發展特色課程之課綱問題分析。高中職課程發展與設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社會問題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